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内部心理转化过程与外部社会环境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体。相对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外因,内部心理因素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人的内部心理转化过程推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人的内部心理因素的构成包括知、情、信、意、行等五个方面。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等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知,即思想品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评价。思想品德认识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人们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思想品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形成的根据。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基于思想品德认识的基础上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时形成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感。思想品德情感决定人们对事物或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思想品德情感对思想品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起着催化、强化的作用,是将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观念、准则的真诚信仰。信念是一种被个体理性所理解和情感所肯定的认识,并带有执着的意志成分,是知、情、意的统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现思想品德理想、履行思想品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思想品德意志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对符合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情感和思想品德信念,往往就自觉地、坚决果断地付诸行动;否则,则自觉地、果断地抑制。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品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思想品德意义的行动。思想品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环形成发展过程的归宿,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这五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可见,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都包含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形成完美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所设置的四门课程,就其内容和功能定位来说,各有各的特点。但从总体来说是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相契合,或者说,是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四个环节来设置的。这可以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得到说明。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意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明确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道什么能做和不能做、该做和不该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水平、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

根据《意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用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事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情。

按《意见》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信念。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该课程的特点是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历史事实说明,不管在怎样复杂、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只有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相反,只要我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

由此可见,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课程,是针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知、情、信、意四个环节而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地说,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的顺序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应该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四门课程的安排顺序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只有按这个顺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第二,教学的定位问题。课程的定位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告诉学生什么,使学生懂得什么,从而让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既然四门课程的定位分别是知、情、信、意,那么,教学活动就应该围绕这一定位而展开。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应讲清思想品德规范,使大学生明确什么能做和不能做、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应讲得很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应讲得很理性,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演,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使大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从而坚定思想道德信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应讲得很坚决、很肯定,就要讲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命运,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只有各门课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才能实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目标。

第三,实践教学的安排问题。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定位不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也应围绕课程的定位而展开。比如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展开,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规范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反映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影视资料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通过参观、考察、调研等形式,使学生深切地体验到我国革命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从而坚信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是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而设置的,有内存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它的逻辑顺序行进教学安排,并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定位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占安,秦宣.关于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06(8).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以德治校 势在必行

1.“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

江泽民同志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历史条件下,于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先使用了德治的概念,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并明确赋予德治以新的内容,把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①这是对治国理论的全面总结和阐述,也是对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中国共产党治国学说的理论创新。宣传落实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德治国,其核心是德治。德治,即用德去治理,其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确立社会主体道德规范;二是要用它们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行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体现共产主义方向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其道德觉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德治国,落实到学校就是以德治校。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里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2.“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特殊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客观实际,符合教育本质与规律。

3.“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实行以德治校,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践的呼唤,势在必行。

二、以德治校,系统施工

实行以德治校,涉及组织领导、内容构建、活动载体、督导评估和保障机制等正位、正德、正行方面因素的重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系统工程,重在规划好、建设好和管理好。在加强学习、树立以德治校理念的基础上,应加强六大体系的建设,做到系统组织,科学运作,精心施工,整体建设。

1.构建以德治校的领导体系

这是实行以德治校、摆正德育位置,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时、空的统一调动与管理,必须实行学校一把手工程责任制,即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研等有关部门配合抓,校、系、班(队)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与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构建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

实行德治,必须先行治德,即正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构建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应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具体内容应体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和框架。学校公德,既要体现社会道德关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又要体现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干部教师道德,既要体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统一职业道德的要求,又要具有学校职业道德的特点。

制定学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具体安排实施细则,要体现并解决市场经济提出的道德问题,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要体现正确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德治传统与传统美德,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体现积极吸收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道德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中西融合。

3.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

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一般来讲,学校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伦理课及其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文体美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设计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入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香化、亮化等建设方面的公益劳动活动以及科研部门、学术团体举办的德育科研活动,等等。

关于校内外结合,中小学、幼儿园主要是设计搞好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有机结合的活动;大学主要是设计搞好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的有机联系活动。

4.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

建设德行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可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渴望圆满,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追求。建立导向机制,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人们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以激励先进,鼓舞高尚。要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实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形式,让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欺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而有信。如宣誓就职、宣誓入党入团,宣誓承诺、宣誓决心书,宣誓志愿某种活动,就是一些比较有效的举措。宣誓是自律机制,强调道德素质的内化,唤起人们的自觉,具有民主性、实效性、长效性,有普遍应用价值。

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需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化情愫。

5.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

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可使评判者依据道德评价指标,判断对象到达道德目标的状况,从而推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6.建设以德治校的教育队伍体系

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带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中小学还应重视家长德育队伍及社区德育队伍的建设,齐抓共管,搞好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以德治校 重在驱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以德治校,依改促教、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同属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动力系统的策略,实行以德治校,离不开依改促教、依法治校和科研兴校的有机结合与驱动。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改促教,坚持综合改革

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行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处理好德治与改革的关系。笔者认为,正确方法应是依靠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与法的结合

“法制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学校总体效益不断提高。目前有些校长对德治忽视,对法制重视,花很多钱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坐在办公室里监控学校员工,动辙以炒鱿鱼或下岗去“法治”教师,把校长与教师关系搞成老板与打工仔之间的雇佣关系。法治不是人治,人治也不是德治。没有了尊重、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的氛围就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实行以德治校,必须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德治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索与解决,所以,应将德治难题作为科研课题,通过对德治难题的研究,去解决德育如何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目前,由于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带来了价值观与道德观取向多元化。

干部、教师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德治实效的高低问题。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是“执政者”,其道德影响力非常重要。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③所以,在干部、教师队伍中亟待开展“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育和有效机制的建设,以规范干部教师的教育道德,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当前,教育科研兴校(教)已经成为众多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和托起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重要对策与实践,所以,实行以德治校需要教育法制与科研来加盟。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用法治、德治研究成果去推进与提高以德治校的质量与水平。

实行以德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是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是世界科学、民主与法治发展的潮流,其实践经验尚待探索与总结。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去实行、去实践,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落实以德治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就能不断前进,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注释:

①《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1年1月11日。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范文第3篇

1、整合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紧密相连,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切实把加强基础能力培养、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础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思想教育综合效应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影响深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家长积极配合,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推进以德治校,是由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由我国当前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高校师生的心理特点所要求的。加强学校领导的“官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首要内容;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重要内容;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以德治校的落脚点和归宿。在以德治校的实践中,要坚持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德育、智育与体育结合起来,把建设道德环境和完善道德运行机制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今年1 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总书记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党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这一思想,高等学校就必须大力推进以德治校,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

一 实施以德治校的重要性

以德治校是指对学校管理的总体活动中,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因素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校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方针,也是治理学校的基本方略。

实施以德治校首先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十分激烈,西方敌对势力时刻妄图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担当起迎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而且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经得起中西文化的碰撞,在国际交往中能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学校只有实施以德治校,坚持以德育人,才能实现上述培养目标。

实施以德治校也是由我国当前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决定的。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的情况是好的,师生员工的素质是高的。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某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也必然影响到学校。如有的领导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以权谋私,管理混乱;有的教师敬业精神差,工作不负责任,上课迟到早退,东扯西拉,误人子弟;有的学生好逸恶劳,吸烟酗酒,学习不用功,考试靠舞弊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败坏了高校的声誉,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果任其发展,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要克服这些现象,不仅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更要推进以德治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调动全体师生员工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以德治校还是由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师生的身心特点所要求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独立劳动:教学中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针对不同学生在知识、思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而且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如备课、讲授、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毕业论文指导等又都是独立完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技艺,更要有高尚的师德。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去学习、去钻研、去锤炼。这也必需推进以德治校,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同时,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般自尊心强,能洁身自好,很爱面子,自视清高。中国封建社会就有“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而不可侮”的说法。因此,实施以德治校,给知识分子更多的尊重、关怀,用道德人格的力量去激励他们内心的工作热情,会比制度约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意识较浓。但由于涉世不深,缺乏社会实际锻炼,对国情不甚了解,把社会上的一切想得过于理想化。当实际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出现反差时,就会感到迷茫,容易急躁冲动,甚至上当受骗。这也需要推进以德治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转道上来。

二 以德治校重在道德建设

以德治校是要充分发挥道德在治理学校中的作用。以德治校的“德”,既包括学校领导“为政以德”,也包括全体教职工为人师表,还包括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以德治校着重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首要内容。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师生员工的带头人。他们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好坏。领导者只有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对师生员工起教育、影响和感化作用。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领导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会对师生员工起良好的表率作用,而且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得到师生员工的拥护与支持,引导学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加强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育人的主体。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如前所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千万不能做。学校对师德建设应常抓不懈,在教师中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开展养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不失手,不失言,不失礼,不失信,以良好的师德修养作学生的楷模。行政、后勤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吃苦耐苦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落脚点。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实施以德治校的目的和归宿。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应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与信念教育,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还有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等。应采用多种形式,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各处室、各部门、各系科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真正达到以德治校的目的。

三 以德治校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以德治校是治理学校的基本方略,工作千头万绪,在实践中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治理国家是如此,治理学校也是这样。众所周知,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都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服务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是以权威性、强制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是靠说服力、引导力来提高人们的修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不违法的人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但违法者一般是不道德的。因此,可以说法治是德治的基础,德治是法制的升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学校治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依法治校,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强制人们遵纪守法,这是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的前提。但规章制度只能从外部对人们起约束作用,并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人们才会从内心里不去做违反道德的事情,因此,在坚持法治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德治。只有学校领导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提高了,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依法治校,才能收到实效。

2、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他要求知识分子正确处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努力做到又红又专。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这一思想。在新时期对红与专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决定了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对师生员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毛泽东、邓小平提出的“红”的标准。“但是,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2]因此,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一定要狠抓科学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德育与智育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思想教育对文化教育、德育对智育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动力的作用。思想觉悟越高,越能自觉、刻苦地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越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智育是德育的基础,文化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前提。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更快地接受真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在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德育、智育与体育的关系。良好的身心、健康的体魄是进行德育和智育的身体基础。如果一个人身体孱弱,或心理素质差,承受不了任何波折,就难以完成德育和智育的任务。即或有较好的思想和较多的知识,也难以成为合格人才。可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师生身心素质也是以德治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道德环境和完善道德运行机制的关系。道德环境既包括物资设备等硬环境,也包括制度建设,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软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能使人在其中受到感染、熏陶,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诸如美观爽心的学校宿舍,文明卫生的师生食堂,整洁干净的校园大道,明亮、宁静的教室、阅览室,生动醒目的名人名言等,会形成一种催人奋进,开拓进取的育人氛围。为此,学校不仅应对校园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使每栋校舍,每个路段都高雅、别致,而且要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井然的育人小区。

道德运行机制包括道德评价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要用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要在师生中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将师生的道德水平、精神文明状况与其利益挂钩。对道德水平高、精神文明状况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在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违反道德规范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批评甚至处分,在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以激励人们自觉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道德环境与道德机制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良好的道德环境,正确的道德舆论是实行科学道德评价的前提,而正确的道德评价既有利于约束不道德的行为,又有利于激励人们趋善避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科学的道德运行机制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且就某种意义上讲,道德评价机制也可说是一种道德舆论环境。因此,实施以德治校,既要建设好良好的道德环境,又要完善科学、正确的道德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通过对以德治校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以德治校背景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须着力关注的几个问题。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重要思想对以德治校和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道德建设,是高校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首先,以德治校顺应了时展潮流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展潮流。在这样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问题更突出、更尖锐、更紧迫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国家、民族、社会负责,更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的未来负责。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与人文道德素质的日益不和谐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国家或世界事务管理的良性运行,都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即将形成,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节奏将日趋加快,对此,如何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高道德判断力,避免人们在急剧变化的形势面前出现道德困惑、理想错位和信念迷失,是德治的使命所在。高校要在未来的人才和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社会责任感及自我约束能力,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攀登和探索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无疑需要高校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去培养和塑造,方能实现。

其次,以德治校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的道德既有共性,又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因此,高校讲以德治校,这个“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而是既涵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高校以德治校,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校,而决不是以腐朽没落的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去治校,这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时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将不断向高校提出新的道德问题,高校德育这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帮助学生探讨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问题,并不断开辟新的道德途径,使高校以德育人更能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再次,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贡献,对高校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德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任,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化、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等渠道,充分借助道德的力量去培育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他们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以德治校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大氛围。把高校德育工作置于以德治校背景下的不同视角加以科学的审视和正确定位,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目标确立及模式构建、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中开辟高校德育新视野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所展现的全方位的彼此沟通和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一种社会文化相互激荡和融合的具有人类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出现,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将日益国际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冲撞和整合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程度也将更加激烈,全方位的文化互动将更加频繁。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无疑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既要立足于适应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着眼于适应国际化大生产大合作的时代要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道德观,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社会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还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去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善于借鉴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把高校德育放在世界视野中加以科学定位和正确抉择。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占领好高校德育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

第二,高校德育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力构建高校德育目标模式和运作机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第三,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国与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从这一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必然是21世纪现代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目标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把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是时展、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学生各种素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高等教育就要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产品。对此,高校德育要注重与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教育学生学会以正确做人为立足点,把“会做人”与“善做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实效和创新,保持高校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高校德育客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德育低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脱节,历史、传统与现实教育不相协调,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正气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存在问题,高校德育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道德建设。其二,大力倡导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确立新时期的理想人格或道德典范。其三,把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起来。其四,道德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其五,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德育新载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新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五,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影响,把大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注入德育工作,促其与社会“正位对接”

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独立王国,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德育就必须趋利避害,尤其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转型时期和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的种种消极因素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摒弃,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为高校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和展示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帮助学生通过对社会文化进行理性的筛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判断力,使高校道德建设更贴近社会文化环境,达到和谐与一致,共同唱响社会与校园的主旋律,这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同时,高校要树立大德育观,建立起社会、社区与校园德育联合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进德育社会化进程,开展全社会的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事业心、责任感,更有协作精神和顽强意志,更富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六,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两手抓”,努力营造高校内部良好的道德环境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条例来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并把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育人的各项具体活动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高校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发挥道德在治校、育人中的作用,并最终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

第七,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体现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