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课论文

思想政治课论文

思想政治课论文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第1篇

1.1学生听课的随意性太大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五年制大学生是高职学院的特殊群体。首先,在年龄上,他们大都是初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院,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年龄偏小,大都是十六七岁,心理不够成熟,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承受能力弱,做事缺乏思考,但是他们自尊心又很强,难以接受老师、家长、别人的批评建议和教育;其次,在知识方面,他们大都是初中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苦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差,基础知识匮乏,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对大部分课程都不感兴趣,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等现象很普遍。他们在心中根本就没有纪律观念,缺乏最根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精神。他们追求时尚、认识肤浅,缺乏崇高追求,幼稚天真、说话童真。他们这样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和年龄现实就决定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与高职学院三年制学生一个模式也不可能一样。因此,担任五年制教学任务的老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让五年制学生有兴趣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1.2课堂教学方法

单一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尽量组织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常遭遇无人问答的尴尬场面,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困难。

1.3课堂教学内容

枯燥政治理论课本身承载着多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窗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鉴于上述任务,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显得较为抽象,哲理性比较强,尤其是哲学方面的内容,这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在中学时大部分老师偏重于概念的教学,对于知识点也是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时间长了就认为这些内容离现实较远,没有太大的意义,可学可不学;到了五年制之后学生开始划分专业,政治理论课成为基础学科,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多记点知识点,通过考试即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是被学生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进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2.1适当拓宽知识面

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五年制学生因为基础较差,且自主意识不强,进入高校之后,尽管部分学生希望重新开始新的一页,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消化不透,逐渐失去信心。因此在期末评教时以教师讲课是否能听懂为依据来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通俗易懂的即为优秀教师,反之则为差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同时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很多学生甚至不明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党代会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一定非要完全照搬课本内容,一方面要带领学生熟悉中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利用教材、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只有在基础牢固之后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上单纯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别提基础差的学生了。要想改变教学效果,就需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就是当今提倡的较为先进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积极参与其中,并能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采取情境式教学时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同时情境教学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在课堂上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在课堂上经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需要有电教设备的投入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跟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比起来,多媒体教学集文字与画面、声音于一体,具有更强的直观性,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与网络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网络资料与学生共享,信息量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样多媒体教学也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同时处理好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3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第2篇

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内容,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策划团队,经过调研和分析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根据其需求性制定翔实系统的教学方案,通过精选素材———设计方案———制作课件的科学流程,整合与优化各类教学资源,使整个教学设计呈现出科学、完整、系统化过程,确保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一)精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素材是通过对生活的收集和整理,发掘出未经加工的各种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原始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感性的、分散的材料。科学地运用素材,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也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的有力支撑。其一,素材要有深度和广度。素材的选取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每一种素材都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宝贵的教学资源。以现实素材为依据,对素材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充分挖掘和整合,使教学内容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客观说服力。以“鸦片战争”内容为例,可以精选具有代表性、反映国情的历史事件、人物、影像以及背景文化,从鸦片战争的横向和纵向进行素材组合。如选取贝青乔的诗“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与反映当时战争的真实影像片段相结合,使精选的文学素材结合声情并茂的视频影像,形象地描述当时列强入侵,官兵吸食鸦片而不理战事,百姓流离失所的国情,说明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使素材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其二,素材要精准求实。鉴于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素材可选取的范围较广,在选取素材时一定要选取现实生活真实、准确的素材。借助网络平台,将多媒体、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整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度,能够使形象实际的素材更好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其三,素材要推陈出新。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紧跟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因此,其素材的选取应注重时效性。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为主线,选取国际、国内最新时事问题和热点、焦点新闻;以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入备受关注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为素材资;以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为依据,采用有理、有利、有据的最新数据。

(二)设计方案,细化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是依据对受教育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策划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使教学效果呈现出技术化、艺术化、科学化和最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设计方案应注意素材与理论的配合、前后的逻辑顺序等具体设计问题。第一,素材与理论的配合。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要与选取的素材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素材与理论的搭配设计可以打造轻松愉悦的授课环境和习得氛围,可以使枯燥的理论通俗易懂,形象自然,更具有说服力。不仅易于受教育者对理论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而且易于被思想政治理论教化和引导,愿意“听”,乐于“做”。例如,李海洋教授用“吃烧鸡”的例子来讲述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用途:图文并茂,令人垂涎欲滴的烧鸡可以理解为两只鸡———一只具体的鸡和一只抽象的鸡,简单的话语和诱人食欲的视频图片便生动地说明了哲学是抽象和具体的,哲学就是把握生活,把握事物,把握对象的方式,是平凡生活中的深沉智慧。简单朴实的生活素材,既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又深刻地反映物质生活是每个人生活的客观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的客观基础这一哲学理论。。第二,循序渐进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前后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逻辑关系的一个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其方案应遵循“主题设定———素材植入———理论阐释”的逻辑脉络来设计。设定的主题统领和指导植入的素材,植入的素材依赖和从属于确定的主题,而理论的阐释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素材。三者逐级递进,环环相扣,富有条理,使教学设计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呈现的先后顺序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认知过程规律。

(三)制作课件,增强教学

效果课件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环境,融合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元化媒体元素,使各种媒体信息建立起有机逻辑连接,集成一个为课程服务的良好交互系统技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课件是将传统的教学课堂表现转化为网络媒介多元表现的飞跃,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件的制作是实现这一飞跃的具体过程。其作用是使主题寓于课件之中,活化理论内容,把抽象深奥的理论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通俗化,便于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领悟和感知。

二、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

实效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是教学表现的基石,教师是教学表现的主导者。教师犹如舞台的艺术家,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受教育者,用极富色彩的语言艺术洗涤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可见,教师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的重要表演者,其课堂驾驭能力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成败。

(一)人格魅力,彰显内在吸引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情感和道德修养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内在与外在吸引力。教学魅力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师是政治性、榜样性、道德性等综合人格魅力的集合体,其内外兼修的气质、独具特色的精神境界,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与领悟程度。

(二)语言表达,体现言语技巧

教学语言可以称之为课堂艺术,是指教师运用富含情感、思想和审美原则的口头语言规律进行艺术性的教学表达,是教师与受教育者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授课语言体现在教师与受教育者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一种信息化语境下语言艺术的运用。高质量、高水平的语言表达应体现严谨性、灵活性和艺术性。第一,严谨性。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且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具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所以,教学语言要科学严谨。首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用词用句要精准干练,理论概括要言简意赅,引用材料要真实恰当,言之有物,富含哲理。其次,教学语言要系统严密。语言的推理要符合逻辑,论证要有根有据,使教学语言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第二,灵活性。受教育者具有个性差异,灵活多变的教学语言可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机智敏捷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情具体分析,掌握受教育者的语言规律,勤于观察其听课状态,明确不同教学时间采用的语言基调,在其习得疲劳期及时调整语言表达方式,注意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和节奏的变换,要缓急协调、重轻搭配、强弱交替,使教学语言由始至终符合其需要,使其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的整体效果。第三,艺术性。艺术感较强的语言表达对受教育者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首先,语言表达要新颖、潮流。与时俱进而又不失精准的语言风格备受受教育者的喜爱,可以适当地借鉴一些充满活力并经得起推敲的网络语言,这使语言表达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可以更好地迎合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拉近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其次,语言表达要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蕴含艺术的语言表达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增添几分灵动,使其更显生命力。

(三)课堂驾驭,突显调控艺术

课堂驾驭是指教师具备雄厚的理论素养,能够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艺术对课堂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控制。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教授知识、课堂管理、引导学生等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使课堂有真实感,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和价值观的波动调整价值观引导策略,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展现雄厚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修养,通过不断钻研和学习而形成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独特的人格品质和学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素养表现在驾驭课堂和授课能力等多方面,这些素养通过教学语言、行为、方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因为通晓机理而游刃有余,能够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且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使受教育者知名达意,了然于心;教师因为博学多识而引经据典,能够结合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丰富真实的素材和多媒体网络课件深入浅出地剖析理论,使受教育者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教师因为学贯中西而与时俱进,能够紧跟学术前沿动态。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第3篇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民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此后,又多次重申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其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又一次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当前,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以及对市场经济片面的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生了怀疑和动摇,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损国格、人格的丑恶现象。这些问题对正在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中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进行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未来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未来世纪我国经济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精神文明能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关键取决于我国是否能积蓄起巨大的潜能来保持快速发展,而这个潜能就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优良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现在的中学生是我国未来世纪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因此,积蓄潜能的过程就是对中学生的培育过程,能否把他们培养成“四有”新人,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我们必须吸取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既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要从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做好奠基性工作,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政治坚定,品德优良,技术过硬的合格接班人。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是正因为年轻、好奇,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和分析能力,一些不良的影响会冲击青年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目前,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厌学。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是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社会集体的束缚,个人主义泛滥;三是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四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些都从反面说明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

三、中学政治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这是由它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双重性质决定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在小学“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社会发展、国情五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一致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培养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培养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觉悟的人才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2?导向作用: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中学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政治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保证作用:只有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证。

4?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主动性,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做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同自己的实际紧密结合,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人才的具有鲜明阶级性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要理直气壮地坚决反对“政治无用、理论过时”“只见,不见孔繁森”等消极论调和错误言论。

2?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要具有针对性。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教育和社会发展史、法律常识、中国近现代史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的原则。思想政治课不能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对各种社会热门话题必须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的原则。特别是一些比较棘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易于引起学生思想反差,产生疑惑的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碰撞的社会热门话题,既不能回避,又不能过多地渲染,以免把学生引向歧途。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第4篇

(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物种的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真、善、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真、善、美的尺度,就实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引导他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全部教学行为必须按规律办事。“善”体现在教学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政治观念、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美”体现在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以审美立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离开真、善就不会有美。但真、善又不等于美。只有真、善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实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让思想政治课具有审美性,也是时代的要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社会愈进步,文明愈发展,人们的爱美之心越强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日俱增,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应地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美的满足和享受。这已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美早已从狭窄的艺术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渗透。在此背景下,青少年对美的追求更为敏感、强烈和执著,他们不仅用美的标准选择服饰和生活用品,欣赏美的艺术和体育比赛,而且以审美的眼光衡量事物的价值,自觉地参加各种审美、创美活动。青少年学生十分强烈地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他们渴望欣赏到教育美,在审美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这是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也是思想政治课发展的一种趋势。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法简单灌输,教学手段陈旧单调,学生的情绪体验很不愉快,致使他们逐渐滋生厌学、弃学的念头。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办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艺术、美的生活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恩格斯曾经对无产阶级戏剧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要求:“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3页)无疑,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也应该有美育的渗透,把真、善的思想政治道德内容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具有审美性。如何使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美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渗透美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首先把握美的特性,并将这种特性变为教学艺术的特性。第一,形象性。美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美的形象是生动的、新颖的、独特的,并且符合对称、比例、变幻、多样统一等规律,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记忆,给人以想象和启示,引起人的喜悦和同情,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美就是社会生活中使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感性形象。第二,情感性。美之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创造性。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人类自告别动物界以后,就不断地进行着美的创造。任何美的劳动产品、社会现象、艺术作品都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没有人的创造,就不会有美,这不仅从历史进程来看是如此,从具体事物来看也是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艺术的进步,人类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的领域不断扩大,美的成果越来越丰富,美的程度越来越高级,足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赞叹和陶醉。第四,愉悦性。美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可以使人休息、娱乐、陶冶人的性情,能给人以清新、向上、愉悦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坚持美的形象性,把形象与知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坚持美的情感性,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导行;坚持美的创造性,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和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兴味盎然,学生愿学乐学,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2.精心筛选美的材料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等,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真可谓美不胜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十分丰富,取之不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不怕困难、浴血奋战,为反动阶级的统治和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既艰难曲折,又多姿多彩,具有使人激动,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这种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效果更佳。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不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发挥其审美作用,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3.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导入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不仅引起兴趣,而且留下悬念;课堂结束语不仅概括性强,而且有知识情感上的升华,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开合有度,使学生领悟到教学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富有独创性的板书、精美的教具(图片、录音、录像)、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式提问和质疑、少而精的论述和剖析、动静相宜的体态、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等等,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概念的讲解,原理的论证,理论的运用,都刻意求新,不仅选用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而且在方法上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体验到美的存在。所有这些,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第5篇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八年制义务教育为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Ⅲ2_并不是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二)收放自如: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以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

(三)讲解创新:理论不仅要联系实际,而且要有新意。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真正的学问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许有的教师会反问,我在讲课过程中也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有新意。比如在讲《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关系》((2)初中八年级课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英雄事迹、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

(四)实践创新:动脑动手,课堂课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剂良药。首先,要注意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予以表扬。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表彰总结。3,综合知识抢答。同样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提问。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要开创课外活动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如在讲《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进行现场讲解,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纸,观看新闻,并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感发表评论,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广播站、报纸,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上面提到的四个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仅有的方法,但它可以为初中老师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我也阅读了许多同仁写的文章,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固定的法则可以遵循。但是要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立足实际,灵活运用。依据前面我们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分析和把握,显然我们可以意识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有着较多的自由的活动时间,因而对他们的授课要加大“角色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要进行中考,时间相对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在“讲解创新和收放自如”上多下功夫。总之,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可以创新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朱菊云.“鲜活”——政治课的生命.卫生职业教育.2003,(03).

[2]胡家珍.让初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安徽教育,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