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温室效应现状

温室效应现状

温室效应现状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第1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摘要:实验室中的电子设备和化学试剂等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智能温度控制。传统的实验室温度控制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系统连接权值表现为一种静态属性相关权重,难以适应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适应校正的实验室智能温度控制算法。进行实验室温度数据的挖掘和预处理,构建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模型,采用自适应校正方法对温差进行调整,采用比例元进行温度过高情况下的微调,采用积分元进行温度过低下的微调,实现控制算法改进。基于TMS320VC5509A DSP芯片进行智能温控系统的核心电路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能有效实现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性能较好,可靠性高。

关键词 :实验室;温度控制;BP神经网络;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1?34;TP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20?0084?04

收稿日期:2015?04?25

基金项目:基于嵌入式的蔗糖结晶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桂教科研[2014]8号(YB201448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消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桂教科研[2015]2 号(KY2015LX614))

Research on laboratory’s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BP network correction algorithm

LUO Yunfa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ing 530226,China)

Abstract: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hemical reagents in laboratory need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due to theirhigh requir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with BP neural network control can not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boratory temperature self?adaptive control since the system connection weight is a kind of relativeweight of static attribute.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structure?transform BP neural network self?adap?tive correction is proposed for laborat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mining and preprocessing,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realized by the methods that the BP neural network self?adaptive control model is constructed,the adaptive correctionmethod is adopted to adjus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the proportion element is used to conduct fine adjustment of excess tem?perature,and the integral element is employed to execute fine adjustment of too low temperature. the core circuit of intelligent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 TMS320VC5509A chip wa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effectively achieve the laboratory temperature intelligent control.

Keywords:laboratory;temperature control;BP neural network;system design

0 引言

大型的实验室采用封闭设计,空气循环和温度调节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温度传感器和空调进行智能控制,对实验室温度的精确控制,对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型实验室温度传感数据状态模式的准确挖掘,以此为样本数据,实现对实验室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实验分析的精度和性能。由于实验室中的电子设备和化学试剂等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智能温度控制,研究实验室的温度自适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算法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专家的重视[1]。

在进行实验室智能温控过程中,实验室温度传感数据状态采集系统进行温度信息的感知,实现温度数据的挖掘和采集,实验室温度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热催化式测定法、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测量法、光纤吸收法、光声光谱法等,热催化式的测定方法中探测元件的寿命较短,无法在温控要求较高的实验室中进行精确测试,关于实验室温控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传统光干涉的温度控制设计方法较为复杂,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普及。更多是采用光电检测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后对温度进行检测[2 ? 4]。温度控制理论上,传统的温度控制主要从控制论出发,通过传感器数据状态模式的挖掘实现对实验室温度的精确控制,常见的如PID控制方法[5?8]。传统方法中对实验室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状态模式挖掘采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测量法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法实现数据状态模式挖掘和温度控制,方法受限于温度数据的均衡控制无法准确把握,控制效果不好[9]。而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的连接权值表现为一种静态属性相关权重,难以适应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控制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适应校正的实验室智能温控方法,并进行系统设计。首先进行实验室温度控制算法设计,然后采用DSP芯片进行实验室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现性能测试和验证,得出有效性结论。

1 实验室温度数据的挖掘和预处理

为了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本文进行实验室温度数据采集方法采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测量法,实验室温度数据的采集流程如图1所示。

结合图1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进行温度传感数据的状态模式挖掘,采用PID控制器进行实验室的温度调节和自适应控制,根据实验室温度的非线性控制特性,采用粗糙低分辨率的模糊训练集,得到实验室的温度控制模糊决策函数的输入为: 式中:Emax 表示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温度数据的模糊论域最大值;a 为常数。此时智能温控传感器系统向CTCS发送温度控制指令,得到实验室的温度传感信息包络指向性特征表示为:

随着实验室温度变化,实验室温度传感数据的自相关控制状态方程为:

式(3)表明,可以用自动模糊匹配方法实现对实验室温度数据的冲激响应特征分析,采用 来描述列实验室温度控制中心的脉冲响应频率,得到温度控制量偏差为:

温度传感器记录到的输入温度变化幅度s(t) 为一个带宽为W 的冲激响应函数,根据抽样定理,其等效低通滤波输出可以表示为:

式中:B = W 2

为实验室温度控制的带宽,温度采样间隔。输出等效低通温度调整配置权重为:

式中,温度控制的权系数α 应随控制状态和环境因素自适应变化,得到稳态误差输出为:

通过解调和A/D转换,输出实验室温度数据的挖掘结果,以此为数据基础,进行信息融合和分析,为后续控制系统提供信息输入。

2 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算法改进设计

在上述进行数据挖掘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得到了温度数据传感信息,以此作为数据源,进行温度控制。传统的实验室温度控制方法采用BP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难以适应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控制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适应校正的实验室智能温度控制算法。BP神经网络自适应校正控制算法的设计描述如下。

首先构建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模型图2 中,变结构BP 神经网络自校正系统的输入向量为第1节所述中提取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原始数据r1,r2 ,?,rn ,作为变结构BP神经网络的温度变化幅度输入,在神经网络系统中,输入层为2n 个神经元结构,温度控制偏差变化率ec ,偏差积分ed ,此时BP神经元输入为:

变结构BP神经网络采用双闭环控制,通过振幅调制使测量的实验室温度控制信号为一个低频信号,当温度控制偏差较小时进行系统细调,得到神经元的状态为:

实验室温度控制的BP神经网络第三层神经元的输出为:

式中:1和-1分别表示温度控制系统中出现温度过高和过低的情形,在限定条件下实验室温度数据的温度控制结构需要进行自适应校正,实现温差补偿,得到被控量序号( s = 1,2,…,n);BP神经元中i 为子网输入层序号( i = 1,2)。通过上述分析,采用自适应校正方法对温度的温差进行调整,得到实验室温度控制的模糊匹配系数表达式为:

在BP神经网络系统中,采用比例元进行温度过高情况下的微调,其中比例元的状态为:

采用积分元进行温度过低下的粗调,得到BP神经网络的积分元状态为:

测试温度进行粗调后的预测值,得到BP神经网络的微分元状态为:

通过上述处理,实现BP神经网络下的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温度控制系统的隐含层各神经元的输出为:

式中:s 为温度扫描周期;j 为子网中隐含层神经元序号( j = 1,2,3);wsij 为温度控制BP神经网络输入层至隐含层的连接权重值。通过上述处理,使得实验室的温度变化率、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自适应组合,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3 智能温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在上述算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本文采用DSP芯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核心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器选用了TI 公司的TMS320VC5509A,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如图3所示。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时钟发生器、部存储器、电源电路、电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器等,时钟发生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传感信息数据输入时钟变换电路中,通过CPU 及其外设所需要的工作时钟进行温度控制系统的A/D 转换和数据调节。另外温度控制系统需要进行外部存储器扩展,系统中选用了SRA,flash和SDRAM三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进行温度数据的存储和调度。温度控制系统外部存储器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

硬件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子系统为温度传感数据的波形发生器,波形发生器是依据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原理来设计的。频率精密可控,其范围为2~200 Hz,可输出两路波形,一路正弦波,一路方波。两路输出分别有同步信号输出,以供调试使用。且方波占空比可控,范围为5%~70%。幅度固定为(4±0.1)V,控制由键盘输入,并带有LCD 显示系统当前状态。该子程序的基本功能是:当接收到FPGA 给出的启动信号时,定时器3(T3)开始工作;当定时器内部计数器值达到预设的周期值时,启动ADC 转换,同时进入A/D 中断,在A/D中断子程序中完成对数据的读取,并保存到预先设定的数组里面,然后等待下一时刻中断,如此循环;当数组数据储存满时,关闭定时器,进入温度传感数据处理子程序来处理先前保存的那一组数据。并通过接入电阻使输出电压为0~10 V。VAA为+5 V电压输入,VDD,VEE为±15 V 电压供电,由此实现了实验室温度的智能控制。实验室智能温控系统的逻辑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

4 系统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测试本文设计的改进的实验室智能温控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实验,中心频率32 阶可控,可达140 kHz;根据设计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验室的温度数据采集,行实验室温度原始数据采集中,采用双通道温度信息采集传感装置,基于4位控制信号来实验室温度信息的偏差和衰减量。得到温度数据采样结果见表1。根据上述温度数据采集样本,进行温度BP 自校正控制,设温度控制的BP 神经网络的系数为:KI = 0.05 ,KP = 0.02 ,KD = 0 ;中心频率32阶可控,可达140 kHz;时钟范围为40 Hz~4.0 MHz。根据上述结果,得到温度数据的幅值采用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可见,采用本文设计方法能有效实现温度信息的提取和数据感知,为进行温度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以此为基础,调整FPGA输出波形时显示当前信号频率、方波占空比、信号幅度及衰减器衰减值,得到温度控制处理结束时显示波形和所需数据,实现智能温控,得到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可见,采用本文算法,能有效实现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对实验室温度的微调和粗调的精度都较高。

5 结语

实验室中的电子设备和化学试剂等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智能温度控制。传统的实验室温度控制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的连接权值表现为一种静态属性相关权重,难以适应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BP神经网络自适应校正的实验室智能温度控制算法。首先进行实验室温度控制算法设计,采用比例元进行温度过高情况下的微调,采用积分元进行温度过低下的粗调,测试温度进行粗调后的预测值,实现BP神经网络下的实验室温度自适应校正,然后采用DSP芯片进行实验室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时钟发生器、部存储器、电源电路、电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器等。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设计的系统能有效实现实验室温度智能控制,性能较好,可靠性高。

参考文献

[1] 雷琪.焦炉加热燃烧过程的智能集成优化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2] 王伟,吴敏,曹卫华,等.基于组合灰色预测模型的焦炉火道温度模糊专家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0,25(2):185?190.

[3] 高宪文,刘浩,赵亚平.模糊复合控制方法在焦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5,20(4):434?438.

[4] 张小冰.变频器优化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28(11):409?412.

[5] 郭伟.基于互信息的RBF神经网络结构优化设计[J].计算机科学,2013,40(6):252?255.

[6] 闻新,张兴旺,张威.基于H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观测器[J].电子学报,2015,43(7):1315?1319.

[7] 杨大为,丛杨,唐延东.基于结构化的加权联合特征表观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J].信息与控制,2015,44(3):372?378.

[8] MEI X,LING H. Robust visual tracking using L1 minimization[C]// 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puter Vision. Berlin,Germany:Springer,2009:1436?1443.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下室;结露;温度;湿度

引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屋面、厨房卫生间、外墙门窗以及地下室渗漏等问题要求越来越高,其反应也更为强烈,尤其是地下室结露问题其处理措施难度较大,因此分析地下室结露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对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 结露现象概述

结露即在温差较大、空气湿度较大的季节,当空气内饱和的水汽遇到冷热温差,室内壁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或接近墙壁表面温度,则空气内水蒸气则达到饱和状态并液化为水,水凝结后在墙体表面出现水滴附着的现象,水蒸气开始液化时的温度成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一旦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则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将在地下室墙壁或其他物体表面凝结成为水滴。该种现象尤其在地下室内墙壁、地面,特别是当地下室通风不畅并且与地下室外土壤直接接触的地下室内阴角部位表现更为突出,该现象如长期存在则会导致内墙面长霉而影响使用,该现象在北方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在南方则多发生在梅雨季节【1】。

2 地下室结露原因分析

2.1 外墙裂缝渗漏

若地下室外墙裂缝或渗漏则易造成地下室积水,湿度过大最终导致墙体潮湿、结露,该种原因导致的结露往往在裂缝部位存在明显积水、渗水,且地下室外墙内侧普遍结露,同样不存在裂缝的房间内也存在结露现象,若通过对墙面裂缝部位混凝土进行剔凿其内部含水率应从内到外均偏高;

2.2 墙体孔隙渗水

该种现象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墙内存在孔隙,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掺加抗渗剂或抗渗剂效果较差,但若由于该种现象导致则其外墙防水也已经失效,若由于该种原因导致渗水结露则对墙体任何部位进行剔凿则内部均为湿润状态。

2.3 地下室湿度偏大

在夏季高温季节,根据热传导规律,在地下室外侧土壤温度、室内温度以及地下室墙体温度间存在以下关系:土壤温度低于墙面温度及室内温度,墙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而结露现象的发生与空气湿度、温度密切相关,当高温雨季空气湿度加大,且该时段地下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并且由于地下室地势较低,内部重的空气流向低处而加大了地下室的空气湿度,并且室内长期不见阳光,导致室内空气湿度接近甚至超过饱和状态,而地下室外墙外侧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且期间温差较大,尤其当室外地下水位偏高,外墙温度偏低,内外温差大,加上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高,因此湿热空气接触到较冷的内墙面时则易形成结露现象,该种现象在新建或刚刚装修过的地下室尤为严重,由于该阶段地下室尚未完全干透,墙体或装修过的砂浆、涂料内的水分水温度上升而逐步挥发出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即增加了结露的诱因,因此更易出现结露【2】。

3 防治措施

3.1 设计要素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室排湿、通风措施,避免由于排湿及通风不良导致室内外湿度偏差大,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偏高,因此宜形成结露现象,因此应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通风及排湿措施;而一旦发生结露现象则首先可采用碘钨灯在室内连续进行烘烤以改变室内空气环境装填,加速墙面潮气消失,将墙面进行干燥;处理后则可在地下室外墙内表面做保温处理,利用保温层的隔热作用阻止周围土壤低温不能传递到外墙内表面,从而破坏结露形成的条件,使地下室内环境空气内的水汽不能在外墙内表面凝结为露珠。

3.2 施工要素

在地下室外墙、地面及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防水抗渗要求进行,切实做好防止室外水体渗漏现象,并可通过增加混凝土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来免除水分对钢筋锈蚀;在进行地下室内墙装修时应尽量将表面做成麻面状,并应保证所有的电气、线路等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潮功能,对外露金属部件应做好防锈处理;地下室内墙壁应喷涂或滚涂防结露涂料,该种材料由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制成,其防结露的机理是其吸湿性,涂料所形成的涂抹具有一定厚度且其本身为多孔性,其内部性成的具有联通的孔隙可容纳表面吸附的凝结水,该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由于温差在涂抹表面形成结露则结露水被吸收在涂膜内,从而可防止表面露珠的出现以防止结露的出现,并且涂料涂膜的吸附性越强则单位体积内所能容纳的水分越多,其防结露的效果也越好,并且贮存于涂膜内的水分在空气调价发生变化时则会从涂膜内通过蒸发现象而进入空气中,涂膜则逐步恢复干燥状态,而当水分过多导致结露现象再次出现则涂抹又可吸附凝结水而防止结露。该种涂料施工时应先按照一般涂料采用涂刷或喷涂方法进行,使用前必须将其搅拌均匀,若才搅拌过程中其粘度过大则可加入不超过5%的水分进行稀释,该种涂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3kg/m2,在容易发生结露的部位则应加大用量或增加涂刷遍数,在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8h,在涂刷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应保持表面干燥,整个涂刷过程应在结露现象生成前完成;对具有商业功能的地下室则应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措施来避免结露现象【3】。

3.3 结露收集、疏导

对于功能单一、观感要求不高的地下室可通过设置排水沟将结露水收集并排放,过程中为避免收集过程中墙面涂料面层脱落或霉变,可在观感和造价指标要求下选择低标号混合砂浆,并可采用环氧树脂防水涂料墙面,并沿墙面设置截水沟并将其通入集水井内;由于顶面温度变化较墙面变化幅度较大且其影响实际散热效果,因此应根据理论计算的热量与实测散失热量进行比较后决定截排水沟槽。

4 结语

在预防地下室结露现象时为预防地下室湿度过大可采取加强室内通风,通风措施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同时应结合混凝土导热系数偏大的现实可采取地下室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外保温,并选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等措施来降低室内外温差,并可采用专用涂料以降低结露现象,最终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寿松,吕志强.从一场虚惊中引出的教训[J]. 建设监理2006年第6期.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第3篇

摘要:冷冻室蒸发器采用多层换热片的复合立体结构,在S型制冷盘管壁外侧固定套装翅片,增加冷冻室顶部和低部两个高温区制冷量。将冷冻室按1:1划分出变温室,通过其中温度传感器控制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制冷剂回路切换,将变温室按冷冻、软冷冻、冷藏使用,也可关闭。通过横、竖盘管混排结构的丝管式冷凝器设计,借助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负荷匹配及其与毛细管制冷剂流量匹配,通过防凝露管走向及位置设计、蒸发器管道位置及走向布置和回气换热器设计,研制的BCD-186CHS直冷电冰箱最大负荷日耗电0.39度,在变温室为节能状态时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

关键词:热工学 优化设计 理论分析 直冷电冰箱 制冷系统

1 前言

电冰箱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电冰箱的产量由1991年的470万台增加到2001年的1349万台,平均年增长11.1%[1]。而电冰箱的耗电量占家用电器总耗电量的32%[2],所以,节能降耗和环保是电冰箱研发工作的重要课题,而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能力、软冷冻及变温技术优化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2 蒸发器的优化设计

研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减小冷藏、冷冻两蒸发器的面积比差值,在总面积一定情况下,尽量加大冷藏室蒸发器的面积,采用大内径蒸发管、增加蒸发管长度及双管并行排列结构等,保证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有最佳的开停比,从而保证在一定环境温度下耗电最少。第二,设计高效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是由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多个换热层片和连接所有换热层片的连接管组成的复合立体式结构[3],换热层片由多个并列S型制冷盘管构成,且在其盘管壁外侧固定套装翅片,大大增加了制冷盘管与空气间接触面积,如图1示。该蒸发器在不改变电冰箱结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冷冻室蒸发面积,增加冷冻室顶部和低部两个高温区制冷量,使其快速达到规定要求,缩短压缩机工作时间,大幅降低能耗。冷藏室采用导热粘接胶膜将压扁铜管紧紧粘在传热铝板上,并通过高粘合双面胶粘贴在冷藏室内胆上,增强传热效果。第三,合理安排蒸发器位置和制冷剂走向。据箱内自然对流情况,制冷剂流向采用逆流式换热,毛细管和回气管采用较长的并行锡焊或热塑工艺等,以提高换热效果。第四,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相结合方法,合理匹配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努力减小冰箱工作系数,避免过低蒸发压力和过高冷凝压力,达节能目的。

3 冷凝器优化设计

在优化冷凝器设计中除合理增大冷凝面积外,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3.1 设计横、竖盘管混排结构冷凝器:在冷凝器内为制冷剂气液两相状态,分析冷凝器中制冷剂流态变化和内、外部换热条件,横排管冷凝器的换热系数比竖排管冷凝器增加3倍以上,为加强流体扰动,破坏流动边界层,采用横、竖盘管相结合走向的冷凝器将会提高冷凝器换热效果,同时也可降低制冷剂流动噪声。

3.2 丝管式冷凝器代替百叶窗式冷凝器: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丝管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好,对应的制冷循环效率提高,能耗减小。

3.3 改内藏式冷凝器为外挂式:外挂式冷凝器散热条件比内藏式冷凝器好得多,对降低冷凝温度和过冷温度十分有利,可有效节能降耗。

3.4 防凝露管节能设计:从压缩机排气管至干燥过滤器出口整个高压区域皆为冷凝器负荷对应区域,包括制冷剂蒸汽的冷却、冷凝及再冷(过冷)三个过程,对应设备包括付冷凝器、主冷凝器及门边防露管。由于排气温度的不同,采用不同制冷剂时管路布置也不相同。项目研制中采用制冷剂R600a,由于采用R600a使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约55℃左右,故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先进门边防露管,再进主、副冷凝器,这样即使条件变化,门边防露管末端对应温度也高于最高环境温度,既可保证加热门框、提高防露效果,同时,在管路布置时尽量使防露管远离箱体内腔,又可减小热量向箱内传递,实现节能之目的,系统图如图2示。

4 软冷冻及变温技术设计

过高的环境温度或过低的箱内温度对电冰箱的能耗均有直接影响。环境温度过高,冷凝器散热受到影响,而冰箱内温度过低,一方面增加传热温差,另一方面需较低的蒸发温度从而降低制冷系统循环效率,甚至延长压缩机开机时间,造成能耗上升。过低的、不必要的冷冻室温度设计会加剧冰箱能耗上升。为满足消费者需要,又使冰箱降耗节能,软冷冻及变温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传统冰箱的两个温区,R室5℃,F室为-18℃,而且F室相对较大。将F室划分两区域,其一温度仍保持-18℃,其二温度为-10℃。F室内冻结物很难在短时间内用刀进行切削处理,在食用前必须解冻,此举一耗费时间,二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将F室分离出一个-10℃温区,既可使鱼、肉等食品在-7~-10℃低温下冻结,又能达到短时间内用刀进行切削处理的目的,同时,据使用冰箱需要,也可将此温区温度设定为R室温度5℃或F室温度-18℃,甚至关闭。此即所谓软冷冻及变温技术。

图2为软冷冻及变温技术设计制冷系统示意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在冷凝器中冷凝后流经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系统分为两个支路。支路一:制冷剂经变温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贮液器和回气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支路二:制冷剂经双稳态电磁阀1、冷冻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贮液器和回气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

在结构设计中,电冰箱由上而下分为冷冻室、变温室和冷藏室(变温室由冷冻室按1:1分割形成),各间室都有相对独立的蒸发器。变温室蒸发器设计时较大,满足变温室作为三星冷冻室的匹配。而该间室作为其他功能间室(如冷藏、软冷冻等)使用时,可以通过设在变温室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送至电冰箱的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据温度设定值对双稳态电磁阀的通路进行切换实现。当电冰箱启动运行时,电磁阀1、2处于通电状态,系统按照支路二形成的循环回路运行,同时变温室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变温室的温度。变温室温度若在变温室的设定温度范围内,系统按照支路二形成的循环回路继续运行。若检测到温度高于变温室设定值上限,电冰箱的控制装置使双稳态电磁阀1处于断电状态,而双稳态电磁阀2仍通电,系统按照支路一形成的循环回路运行,直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低于变温室的温度设定值下限时,双稳态电磁阀1执行通电操作,而双稳态电磁阀2断电,系统又按支路二循环回路运行。此时冷冻室和冷藏室温度继续下降,直到冷藏室温度达到标准后,压缩机停机,系统如此往复循环。这种设计,控制压缩机启停的是冷藏室温度,而变温室温度的设定及变化仅控制双稳态电磁阀的通断,以切换制冷剂流向,并不直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故可较好解决双路循环系统存在的频繁开、停机现象,既使压缩机及其附件寿命延长,又减少启动功率,耗电量也随之降低。

,根据产品的气候类型(项目研制中设计为亚热带型)确定冷冻室、冷藏室的热负荷匹配关系。在产品设计和样机试验中,反复调节系统回路各有关参数,使冷冻、冷藏室之间以及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压缩机排气量与蒸发器蒸发能力之间以及毛细管节流与蒸发温度之间达到最佳的节能匹配关系。表2是调整过程必须控制的系统关键状态点和相应的调整措施[5]。

5.1.2 在设计冰箱系统时,工作时间系数的选配非常重要。压缩机工作时间太短,启动频繁,则因启动功率大,会带来能耗的升高;如果工作时间太长,压缩机总是工作在较低蒸发温度状态,则压缩机工作效率太低,能耗也将上升。在选配压缩机时,应满足冰箱最大热负荷要求,在满足负荷要求下尽可能选用较小型号的压缩机。项目研制中选用高效压缩机,功率90W,经测定,冰箱工作时间系数适当,能耗较少,见表1。

5.1.3 制冷系统的优化匹配也包括制冷系统中制冷剂量的匹配,制冷剂量偏多或偏少都会影响制冷系统制冷效果,造成耗电增加。因此,系统的性能在其结构决定后,还必须对它的制冷剂量进行匹配试验。项目研制中采取与普通电冰箱不同的充注量试验,同时使用高精度充注系统确保最佳充注量,使系统在高效下进行工作,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5.1.4 改进节流系统,正确选择毛细管长度和管径以确定最佳毛细管流量是重要问题,与蒸发器的优化匹配、与冷凝器的优化匹配是紧密相关的。若毛细管长度较长或管径较小,节流时产生较大的压差,制冷剂流量小,蒸发温度低,压缩机排气量小,使制冷系统制冷能力减小。在设计中最初的理论计算往往只具指导意义,必须经多次试验调试才能确定。项目在调试过程中,将制冷系统各主要部件的主要状态参数点处分布感温电偶,在压缩机高、低压端安装压力表,通过各种工况的试验曲线及试验数据,借助压焓图,寻找优化制冷循环工况,确定最佳的流量和充注量。

5.2 制冷系统管路走向节能设计

5.2.1 防凝露管节能设计,文中3.4已介绍。

5.2.2 回气换热器节能设计。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如R600a、R134a等与R12一样,在系统中设置回气换热器,采用回热循环是提高制冷系数和单位容积制冷量的有效措施。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换热效率进行了强化:(1)毛细管与回气管中的制冷剂采用逆流换热;(2)毛细管和回气管采用并行锡焊(或热塑工艺)的方式;(3)尽可能增加毛细管与回气管的锡焊长度使之最终换热效率达到98%,这样可明显提高系统制冷量。

5.2.3 两大换热设备(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制冷剂管道的合理布置。两大换热设备换热能力的提高对提高系统制冷量,降低能耗十分重要,而换热能力的提高与其中制冷剂管道的合理布置紧密相关。项目研制中,冷藏室蒸发器双排并行盘管紧贴于内胆之上,冷冻室蒸发器采用分层立体结构。冷凝器设计为横、竖盘管混排结构,并采用外挂式。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蒸发器与冷凝器的换热能力,经实测,电冰箱最大负荷时日耗电仅0.39度,而在节能状态下耗电在0.35度以下。

5.2.4 在制冷系统管路走向节能设计中注意降低冰箱噪声,保证冰箱在节能的同时将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 结语

通过改进换热器结构,采用多层排列的复合立体式蒸发器设计,改单一的竖排管排列为横、竖混合排列的丝管式外挂冷凝器,借助于电冰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毛细管的优化匹配,并且借助于制冷剂管路走向节能设计等措施,通过变温控制技术的优化设计,研制的BCD-186CHS直冷电冰箱最大负荷时日耗电0.39度,而在节能状态下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与同样大小固定冷冻室容积的直冷电冰箱相比,项目研制的电冰箱,既满足消费者对温区的多方需求,又显著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1 方言.电冰箱市场需求的大趋势.家用电器科技,2002,(7):34~35

2 www.clasponline.org/download/General/2001/211/The-SL-Guidebook.pdf

3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电冰箱的蒸发器.中国,实用新型,200420010921.8.2004年5月31日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温室;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 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

1.国外发展状况

荷兰是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靠围海、围湖造田等手段扩大耕地,其依靠现代农业,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世界第三大农业出口大国。荷兰是设施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有现代温室 1.1 万hm?,全部为玻璃温室,占世界玻璃温室的1/4,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完全靠一种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日本于20 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现代设施园艺业,温室由单栋向连栋大型化结构金属化发展,到70年代为高速发展期。美国总的指导思想是搞适地栽培,温室面积约1.9万hm?,多数玻璃温室,少数是双层充气塑料薄膜温室,近几年也建造了少量聚碳酸脂板温室。以色列的现代设施园艺更具鲜明的特点,其采用大型塑料薄膜连栋温室,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生产花卉和高档蔬菜。

现代温室及配套设施已采用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和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运作,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和现代农业的亮点。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温室及配套设施,将以节能、环保和改善工作条件为核心,深入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向实质意义上的“ 工厂化”方向稳步持续快速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国内应用状况

我国的近代温室开始于本世纪30年代,大规模的温室生产在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开始。通过第一次大规模的温室引进,揭开了我国现代化温室生产、研究和普及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温室的建造面积(包括大棚) 已达120万hm?,跃居世界第一。在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科研和普及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现在高、中、低不同档次、系列化的温室产品。我国现有温室及配套设施的专业生产厂家超过50 家,生产设备基本国产化,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然而,我国商品化温室普及率很低,高、中档次的商品化温室主要被一些机关团体、军队、农场和科研等单位采用,很少被个体及一般农民采用,即使低档次的温室(20~100元/m?)也很少被普通农户所采用。普通农户采用最多的是自建的简易拱棚,约占我国温室总量的60%以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理工大学毛平教授等研究开发了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能实现对营养液系统、温度、光照、CO2施肥的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也都侧重不同领域开展了温室设施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技术方而的研究。总的来说,我国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但所研制出的控制系统,很大一部分只能实现对部分环境因子的控制或还需要人工手动控制辅助,控制效果、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日光温室环境数字式监控系统是代表现阶段国内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先进水平的典型产品。系统具体特点包括:

(1)系统采用两层结构,由智能传感器、控制设备、前台机组成底层基本结钩:多个底层结构与主计算机星形连接:

(2)主计算机是监控系统的头脑和心脏,具有监控命令、显示运行状态、数据检索和报表打印等主要功能:

(3)前台机的核心是单片机,完成数据的检测和控制:全部测量参数可自动存储,并可传送到主计算机中,在主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4)可实现对温室内外空气温湿度、CO2 浓度、土壤温湿度、叶片温度、室内光照度、覆盖物表面温度等参数的测量;

(5)能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可对排风扇、喷灌、滴灌等设备进行控制。

二、 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高质量产品需求的速度增强,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将会在高智能型、高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等方向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技术

温室生产周期长、过程复杂,温室系统是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大惯性、强干扰的复杂大系统。温室的外部环境(自然气候)以及温室内部种植作物随市场和季节的变化都具有不确定性,温室作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数学模型具有不精确性,温室的动态模型也不精确,而且只有一部分参数可以确定,而其他参数需要动态辨识。因此,温室的控制难以建模、处理和控制。而且,温室内培育的对象是具有生命的植物,其安全是首要的,温室的管理涉及市场、设备、技术、员工等诸多因素,因此,温室的管理还不能完全脱离人的干预。

模糊理论是在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电气工程系L.A-Zadah 教授1965 年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逻辑、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等方而的内容;其中模糊控制是模糊理论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成功范例。它把人的经验形式化并引入控制过程,再运用比较严密的数学处理过程,实现模糊推理,进行判断决策,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九十年代初,应用模糊控制技术的各类家电产品在日本大量上市,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反响;随之而来,工业界掀起了 模糊控制的应川热潮。模糊控制方法的应用优势,适应于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是现阶段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不仅指智能控制算法,还有包括其它方面的应用内容,如实现系统的自诊断功能等。

2.分布式系统结构

过去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了主机---终端模式(Host―Terminal Mode ),该模式通过一个主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对其它各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该种模式使用不灵活,且投入较大,可靠性较差,如果主机出现故障,将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目前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该控制系统采用了所谓服务器―客户模式(Server -Client Mode ) ,即系统中不存在一个控制中心,主要控制功能由各分布的子处理器完成:一般系统中,以可编程控制器(PLC )或单片机作为子处理器。考虑到国内经济承受能力、对可靠性的要求以及具体的使用环境(温室环境电气干扰较小),在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各个温室的控制功能一般由单片机(子处理器)完成,PC 机作为主处理器,仅实现辅助功能,脱离.主处理器,整个控制系统仍可工作。分布式控制方式具有价格低、控制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它将在现在和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广泛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

3.多因子控制方式

由于温室环境各要素特别是温湿度、光照度、CO2 浓度等存在着较强的耦合性,即某个环境要素的改变将影响到其它环境要素的状态,因此,将现行的环境要素单因子控制方式转变为多因子控制方式,是提高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关键途径之一。简单的说,就是要采明多个环境要素综合考虑的方法,来替代现行的单个环境要素分别考虑的模式。

环境要素多因子控制方式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现阶段实现有较大的难度。首先从农业技术角度来说,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还不明确:其次,算法的复杂程和要求的预算量成几何级数递增,应用单片机或PLC无法完成这种控制功能,即使应用现在通用计算机也不能保证控制的实时性。要实现环境要素多因子控制还需在相关农业技术、控制的数学模型以及具体算法方面进行大量艰苦的工作。

4.人机智能系统集成应用

温室生产过程这个复杂大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如作物模型和环境控制的制约关系、环境控制和经济运行成本的耦合关系等,更主要的是种植规划制定和温室系统运行脱离不了人为的因素,而人的行为又带有主观性质,所以,温室控制过程有许多不可确定性问题。总之,温室生产过程具有客观复杂性和认识复杂性,是一个复杂过程系统,因此,对温室的控制需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提供的新概念、新方法解决其不确定性、不精确性、部分事实、非线性、强耦合等问题。

加强控制理论同生产实际的密切结合,引入智能化方法、智能技术以及知识工程方法,形成不同形式的既简单又实用的控制结构和算法,形成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内的综合集成于一体的人机智能系统,是对温室实行先进控制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长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温室类型及性能[J]. 设施园艺,2000,1:10-11.

[2]陈国辉,郭艳玲,宋文龙.温室发展现状及我国温室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2:32.

[3] 顾寄南,毛罕平,李萍萍.温室系统综合动态模型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4):55-59.

[4]于海业,马成林,陈晓光.发达国家温室自动化研究的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254-257.

温室效应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热环境;热舒适;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80%的时间在建筑物中度过,人们渐渐认识到建筑内环境品质如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热湿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感及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1]。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已日益为人们所关心。改善室内环境,尤其是室内热湿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对热环境的评价可根据三类不同的标准:1)生存标准:由于人的体温影响体内化学反应速度,尤其是酶系统最佳工作状态的维持,只允许体温在很窄的范围内波动,因此,机体内热调节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使人在休息时能保持体温恒定在(37±0.15)℃左右,超过或低于标准体温2℃时,在短期内还可以忍受,但如持续时间太长时,就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舒适性标准:人可生存、适应的热环境往往并不一定使人感到舒适,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热环境范围内,只有一较小的范围可定义为热舒适区域;3)工作效率标准:热环境会影响人的敏感、警觉、疲乏、专注和厌烦程度,通过上述作用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产生影响。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热环境的舒适性[2]。

热舒适指标是表示人们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2O世纪初,人们便开始对人体热舒适性和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各个地区又缺乏实际的针对性的研究,降低了人们对夏季舒适性的要求。本论文通过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研究状况的回顾,对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状况

人体热舒适在ASHRAE标准中,定义为人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它通过研究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反映,得到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参数组合的最佳范围和允许范围以及实现这一条件的控制、调节方法。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参数主要有四个:空气温度、空气速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人自身参数两个:衣服热阻和劳动强度[3]。人们对热舒适性的认识和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在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就已开始了对室内热环境的研究,目前人体热舒适问题已发展成为热工学、建筑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早期的热舒适评价标准只规定室内温、湿度,最多加上送风速度要求,例如,夏季温度26℃、相对湿度50%,冬季18℃、相对湿度40%,风速≤0.125m/s等。稍后,ASHRAE(美国采暖空调制冷工程师学会)提出有效温度(ET)概念,以综合考虑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由于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与人体的辐射热交换对热舒适性影响极大,在评价房间的热舒适性时,为了综合考虑辐射影响,又相继提出了等感有效温度、合成温度、房格尔热舒适方程、平均辐射温度(MRT)、作用温度(OT)、标准有效温度(SET)、主观温度等概念和指标,对人体热舒适性评价又提高了一步。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室内热环境评价与测量的新标准化方法ISO7730,采用PMV-PPD指标评价人体热舒适性[4]。目前用于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预测评价主要指标见表1。

3.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3.1 PMV-PPD指标

Fanger的预测平均投票值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指标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最合理的评价方法,它是在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并以人体的热舒适方程和ASHRAE七点标度为出发点,对McNall等在Kansas州立大学所进行的实验得出的四种新陈代谢率情况下的热感觉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提出的表征人体热舒适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包括人体活动情况(新陈代谢率),衣着情况(服装热阻),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六个因素[1],并从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是迄今为止,考虑人体热舒适感诸多因素最全面的评价指标,但PMV-PPD评价指标只考虑稳态热环境,有一定的使用范围。PMV与PPD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室内热环境评价与测量的新标准化方法ISO 7730,并推荐可接受的热环境参数为-0.5

3.2 卡他冷却能力

卡他温度计由一根长为40mm,直径为20mm的圆柱形大温包的酒精玻璃温度计组成。温度计杆上有38℃和35℃两条标线,使用时将温度计加热到酒精柱高于38℃这一刻度。然后将其挂于流动空气中,测量酒精柱从38℃下降到35℃所需的时间。根据这一时间和每一温度计所配有的校正系数,即可计算环境的“冷却能力”。它综合了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流速的影响,但未考虑湿度的影响[6]。

3.3 有效温度

有效温度的定义为:“这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他意味着在实际环境和饱和空气环境中衣着和环境情况均相等,且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有效温度指标的建立是一项卓越的成就,使用了近50年,但曾一度认为有效温度在低温时过分强调了湿度的影响,而在高温是对湿度的影响强调不够。由于它存在一些缺陷,美国采暖制冷和空气调节工程师推荐使用新的有效温度ET*代替。

3.4 新有效温度ET*

1971年盖奇(Gagge)等人引入了皮肤湿润度的概念从而得到了新有效温度ET*提供了一个适用于穿标准服装和坐着工作的人的舒适指标。ET*的定义是:通过对身着0.6clo服装静坐在0.15m/s的空气中的人的热舒适试验,采用相对湿度50%时的空气温度作为与其冷热感相同,则后者所处环境的空气干球温度就是前者的ET*。该指标只适用于着装轻薄,活动量小,风速低的环境。

3.5 标准有效温度SET*

在ET*提出后不久,ET*的主要内容又有了扩展,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产生了目前最通用的指标--标准有效温度SET*,并且称为合理的导出指标。标准有效温度应包含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湿润度,以便确定某个人的热状态。其定义是:某个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中的温度,其相对湿度为50%,空气静止不动,在该环境中身着标准热阻服装的人若与他在实际环境和实际服装热阻条件下的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湿润度相同时,则必有相同的热损失,这个温度就是实际环境的SET*[7].

3.6热舒适指标PD(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8]

PD被定义为由空气流动而造成的人体所不希望的局部冷却。由ISO7730所示的PD计算式为:

式中 --当地空气平均风速,m/s;

--当地空气紊流强度,%。

当100%时,取=100%

3.7 主观温度

主观温度的定义为:一个具有空气温度(Ta)等于平均辐射温度(Tr),相对空气流速(v)等于0.1m/s和相对湿度50%的均匀封闭空间的温度,该环境将产生与实际环境相同的温暖感。它要求有两种数据,即居住者需要什么样的温度、以及什么样的物理变量组合会产生这一温度。主观温度取决于主观温暖感,利用环境变量表示的主观公式无论何时均可由现有的温暖感数据加以确定,因此这是由经验得出的公式[5]。

4 结合我国气候特征及国情举例说明热舒适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在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着手热舒适性的理论研究,但人体热舒适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我国的地理特征复杂,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人们生活习惯多变。因此需要对各地区进行实际的针对性的研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人们的舒适感,选择最优的评价指标,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生活或工作在非空调建筑中的舒适度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用PMV指标对我国北方地区非空调住宅建筑冬季、夏季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发现,对PMV 影响的六个因素中,空气相对湿度φ与空气流速v对PMV 的影响不大,而且,如果在空调房间内这两个值一般为定值;而对PMV 值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因素为室内空气温度ta 及服装热阻Icl ,其实人体的新陈代谢率M 对PMV 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但是在住宅建筑内,人们一般以休息为主,M 为定值。对于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技术已比较成熟也得到普及,除一些供暖条件差或室内温度过高的住宅建筑内,室内的环境几乎全部满足人们的热舒适度要求;而夏季使用空调的家庭并不是很多,在非空调住宅建筑中很大一段温度范围内,人们都处于不舒适状态,从人们舒适角度来讲,建议普及家庭空调。

5 结论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热舒适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突出表现在所有指标均未反映出某些细节的但很重要的热物理参数的影响, 这主要包括室内气温垂直变化程度、壁面热辐射均匀程度, 气流的垂直和水平分布情况等[9]。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状况、能源状况不同, 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心理期望值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全部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室内热环境热舒适理论。这就要求我国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人的生理参数及实际情况,在热环境领域尤其是在对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方面做较深入的研究,且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必须从人体的热舒适角度考虑其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曾光,田永铮,赵华,王.环境因素及综合因素对PMV指标的影响分析[J].建筑节能,2007年第3期(总第35卷第193期).

[2] 纪秀玲,李国忠,戴自祝.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评价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 2003年5月第32卷,第3期.

[3] 杨仁忠,耿世彬,张华.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与健康[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NO.1/2002第85期第23卷.

[4] 王子介.室内热舒适性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3年第3卷第2期.

[5] 周亚杰,吴昊.室内热舒适性与室内空气参数的关系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6] 袁旭东,甘文霞,黄素逸.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6月第23卷第2期.

[7] 丁秀娟,胡钦华,李奎山,郑庆红.人体热舒适研究进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14卷第1期 .

[8] 边浪,茅靳丰,刘建飞.关于热舒适型几个问题的探讨[J].专题研讨,NO.5/2005第105期第6卷.

[9] 吕旭凤,张好治.建筑室内微气候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