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第1篇

摘要:合作的课程文化含义是课程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要求建立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课程改革。目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存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师生合作不够;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与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之对策。主张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要靠许多人参与,才能赋予课程生机与活力,才能将实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重建;问题;对策

一、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现状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

教师是推进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很少能形成多层次的教师合作机制。如教师在备课遇到困难时,有时找别的教师,实在不能解决的,就放在一边,这说明,学校的合作文化不健全,学校还没能打破原有孤立封闭的体系,即使有合作,也只是本组教师的合作。这与新课程所要求的合作文化的理念相差较远。

(二)师生合作不够

新课程的理念要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课程,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题性,然而,这样的理念在学校中落实的也不是很理想。我们发现,学校也做了一些工作,如有的学校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涉及到你喜不喜欢的课程,教师是否采用讨论等方法等问题,希望从中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但还是比较肤浅,没有深入事物的实质,从讲课过程中就能反映这样的一种状况,课堂教学改变的少,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师生的合作没有实质的进展。

(三)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

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合作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中作为学校领导人的校长也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也开展一些活动,如开家长会等,以获取家长的支持。然而,实际上,校长和家长对于课程变革的说法是不一致的,校长认为家长理解课程改革,支持课程改革,而家长的观点是学校不向家长告知课程改革,家长也不了解课程改革。从两种矛盾的说法中,我们至少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排除个人的因素,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新课程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从以上问题,我们得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课程文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至少没有形成稳固的合作机制。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念理解不深入

课程文化的概念比较复杂,合作性的课程文化知识只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文化的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人,特别是校长对合作课程文化的理解方面有偏差。广大的教师对合作课程文化的了解又少,在实践中即使理解了,学校如何运作也是一个大问题。打破孤立封闭的学校文化,实行新的课程文化,建立起一定的合作机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不够

这次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合作课程文化的理念,也进行了宣传,如在实验区发放家长问卷等方式,但总的说来,宣传的效果有限。一是时间比较短,因为课程改革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在极端的时间内,让社会各界和家长转变延续已久的观念是不现实的,因此课程改革这种理念的宣传,要有长期性,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二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作为新课程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操作的层面。让学生参与课程,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家长如何参与?拥有哪些权利,如何参与?这些都涉及实际的层面,但是这种指导性的东西几乎没有。因此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只好少做或者根本不做。

(三)学校原有传统的制约

长期以来,学校中教师形成的职业文化的特点就是个人孤立主义。教师之间是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形成教育教学中各自独立的状态,这种封闭的职业文化对课程改革来起阻碍作用。教师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在短期内很难打破,要形成合作的课程文化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随着制度化学校的形成,学校逐渐的走向封闭。学校俨然乘客社会中的小社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运转,形成自我封闭的一个系统。因此,人们心目中形成这样的定势: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那是学校的专利,与自己无关。因此家长参与课程的意识也不强,这样使课程所倡导的课程文化很难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

富兰认为教师是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合作随课程实施的影响会更加深远。变革需要教师的参加,但不是脱离合作,教师孤立的加入。在日益复杂的变革中,任何单个教师绝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学校组织之内的合作是分层次的,单个教师的合作,教师小组的合作,全校教师的合作。单个教师的合作,可以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小组合作,是解决单个教师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较大的问题,有全校教师共同协商解决。教师合作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是极大的,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课程改革,才能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是课程实践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形成这种合作的机制,就要求改变以往形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者、是被动的接收器的状况。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

学校内部的合作主要是教师的合作,另外教师与学者之间的合作也不容忽视。这种合作文化的建立,需要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协调,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与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学校组织内部的合作性课程文化。

(二)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

学校组织外部的合作有家长、专家和社会人士的合作,这里主要谈论学校与家长合作的问题。学校与家长合作是新课程所倡导到理念之一,通过这种合作家长本身的角色地位发生转变,通过参与学校的课程,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实现家长角色转变,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认识,由外人变成局内人,自己是课程改革和学校共同体中一员,是学校的决策人之一。这需要大力宣传,使家长有所认识,自己的决策也会对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新课程要求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建议权和评价权。通过合作,学校应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让家长更了解学习的内容,让家长知道对学习如何评价,从家长自己的想法出发对课程有一个真实的评价,同时为课程改革提出建议,以便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

第三,家长的职责。与学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家长观察和了解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态度以及素质报告等评价学校的质量,与小教师取得联系,采取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家长既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要承担学校课程所不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内容。

另外,学校与专家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专家的对话,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第2篇

一、规范程序,使家委会的产生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家委会是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组织。家委会的产生要走群众路线,让家长自行选举负责人,订立活动规程,确定讨论议题,切不能“钦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往往流于形式——由班主任指定两三个人,使家委会沦为傀儡的地位。

要避免家委会成为摆设,就要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由学生家长自主推选,让那些重视子女教育,重视班级和学校发展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家委会中来。我们可以按年级为单位组织,明确家长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以年级学生总数的4%左右为宜。每两年改选一次,既要吸收新鲜血液,也要保留50%左右的人选。这样既有利于家委会的稳定性,也使新进入的家长有行动的标兵,以利于家委会工作的开展和发挥最大的效益。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他们的参与热情度是否高、是否懂得教育、是否有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人品是否中正。因为家委会在家校教育中起着沟通、制衡、互补的作用,也是家长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参与热情,家委会也就容易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落实职权,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家长、学校、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并作为一个教育联盟来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以达到家长间互相教育的效果,同时又使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延伸,拓展、补充学校的教育资源——这可以说是家委会的主要功能。但是,在目前的工作实际中,家委会的权利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家委会的性质、职责和权利,使他们合理合法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监督中来。

作为家委会,从家长中来,到家长中去,应该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学校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处理意见,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由于学生家长们与社会联系紧密,作为家委会成员也应该为学校去争取支持,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家委会对于学校的监督往往与书面的文字有着很大的距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听取学校报告、审议学校计划、咨询学校工作,提出办学意见和建议,这些应该是家委会应有的权利,但也只是形成在纸上,并没有“落地”。关键问题在于学校建立家委会的时候,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开放办学的重要性,没有具体举措让家长进入管理的通道。因此,作为学校要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学校有围墙,但我们的教育没有围墙,必须让家长充分参与到教育学生的行动中来。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家长和教师委员会有任免校长、选聘教师的权利,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现平等交流。虽然我们的家委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既然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就应该让家长们独立地参与到教育中来,而且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也有权参与了解和推进学校办学。所以,那种架空家委会的做法可以说是无知甚至是愚蠢的,我们应该让家长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

家委会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可以说是家委会长期存在并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要解决参与度的问题。要让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是怎样的一个“参与管理呢”?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什么情况可以向校长质询,哪些事情可以参与决策,什么教育问题可以直接介入等等。只有解决了参与度的问题,才能明确独立性的内涵和参与的规范性。其次,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表现,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家委会参与进来了,怎么表现出来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他们做出的决定或者和学校一起形成的共识,一定要体现出他们的声音,展示出他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宣传中或者在公示时让他们的建议出现在其中,以肯定他们的付出,也是对于他们存在的一种宣示。第三,学校必须有宽阔的胸怀,善于、乐于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落实的情况进行公示。再者,学校对于家委会成员的进出校园和工作方式要给予充分的权利保障,让他们可以自由独立地选定主题和工作方向,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让它们自由地出入于学校,开展工作和探讨问题。只有家委会充分独立,只有学校胸襟宽广,只有程序公正、制度明确、工作透明,才能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作为家委会,如果只在一个学校“一花独放”,可能会存在“生态”问题,不利于家委会的健康发展。如果能够建立校际的区域性家委会联合组织,那么就能更好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各校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更公正、更透明、更公开,家委会也因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力更大,对于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参与教育活动之类的工作也更全面、更深入。

三、评价展示,使家委会的工作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调动家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学年为单位,对家委会成员进行评分和表彰。可以通过校园网、校讯通、校长信箱等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来打造家校通讯工作平台,并展示在每一个家长面前。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交流教育的得失,实现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反映到学校。当然,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对家委会也能起着一个督促和监督作用。你家委会谁做了什么,如何做的,做的效果如何,一目了然。这对家委会成员是一个鞭策。而公开透明,这一点对于家委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有着其他任何方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我们在评选“优秀家长”“文明家庭”中,对于家委会中的优秀成员可以优先考虑,给予表彰、奖励,并将这些优秀家长名单、照片,以及在家委会中的工作业绩到家校网上展示风采,使他们的工作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和肯定。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进行评价。但是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一个健康合理的激励机制都是必需的,因为它是家委会能否长期存在并且不会形同虚设的重要保证。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绩效工资 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对于高校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实施绩效工资是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1 绩效工资的内涵

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将工资体系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项内容。岗位工资的确定是根据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复杂程度等评价要素来确定,工资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是根据单位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分配的主旨精神为“总量调控、政策指导、规范程序、自主分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在对苦、脏、累、险行业及其他特殊岗位的政策倾斜,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由以上可以看出,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主动权在各单位,国家只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绩效工资的基础与核心,因此绩效工资在收入水平上应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体现了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 绩效工资实施中面临的阻碍因素

2.1 经费落实问题

绩效工资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到经费的到位。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地方高校要保证绩效工资在本地区的合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地方高校在自筹能力不强和地方配套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因此,保障经费落实,是保证绩效工资长期、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

2.2 合理平衡单位内部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

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教师专业技术、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四支教职工队伍,每一支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如何看待这几支队伍的贡献和作用?如何在绩效工资中既体现向高层次人才、向一线教师倾斜,又能够兼顾几支队伍的相对公平,始终是一个难题。而处理不好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发展。目前,高校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很不平衡,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工勤岗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实施绩效工资后,各种创收要纳入绩效工资统一分配,如何增强对学院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尽量避免因学科差异导致学院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或同岗不同酬现象,同时也注意调动学院的积极性,给予院系一定的自主分配权,是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2.3 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关系

目前,地方高校也开始从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并给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收入待遇,应该说起到了应有的激励效应。但受到资金的束缚,原有的校内高层次人才在有关待遇上与之相比差异性较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校内原有的高级人才有一定的看法。如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分配激励机制,统筹各方利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2.4 国家绩效工资体系指导意见出台滞后

绩效工资作为这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活的部分,是体现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精髓,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根据岗位工资制规定,除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都将纳入到绩效工资的分配之中。高校在绩效工资方面如何进行操作,政府部门还没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3 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准备工作

虽然在绩效工资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因素,但是改革的进程是需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个高校都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积极思考,稳步推进。

3.1 尽快明确政策衔接,做好政策整合工作。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多元评价

2012年9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口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作了重要讲话。她说:“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国曾数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面对信息化的战略机遇,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注。

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九章论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创立了可汗学院,利用网络进行授课的形式被许多人接受。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浪潮,我们在思考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 建立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010年,无线网络覆盖学校。 2012年,学校教师已实现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办公、电脑备课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 2012年32个教学班多媒体设备已更新为多点触控电视。2013年,录播教室投入使用。如何让这些信息化设备更好、更快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成为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2010年“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工程启动。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构建并开通了教师办公,班主任办公,教务、政教等处室办公以及家长和学生五大平台,18个子系统。各平台间关系密切,形成真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集成系统。实现教师在学校的任何地方均可利用电脑或手机终端,通过教师办公平台查看学校通知,查询个人课表、个人教学成绩、学生成绩历史、家长联系电话,可以上传个人教案、评价学生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可以适时记录学生学校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表现。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PC或手机客户端及时查询孩子在校的表现记录,参与活动的状态和历次考试的成绩等有效信息。教务、政教等职能部门通过平台实现课程安排,考试成绩分析、教师年终考核、班级日常管理、学生管理、公寓管理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网络化处理。

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整合了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师、学生之间,教师、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流,让资源有效的共享和利用,基本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为智能化办公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开启多元评价渠道,助推学生全面成长

1.变革成绩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制度。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评价方式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过程发展,结果也不会错到哪里。有了这样的共识,又有技术设备的支持(目前教师每人配有E人E本),从本学期起学校开始了改变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变革。学期末,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简均,将由考试成绩、平时课堂学习的参与、表现、质量评价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三项内容按权重综合给出。教师通过数字校园管理系统中的教师工作平台,对学生每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等级评价,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或小组可以加分。作业评价也是如此。

这样的过程加结果式评价,可以引领教师作为学生的评价者,在关注学业结果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动机、信念、兴趣等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自我学习历程与状态的信息,也为教师提供了反馈、诊断信息。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修正。更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行为,及时发现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潜能,为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过去的学生管理,每学期发放一张家长通知书,只有考试成绩和教师对学生的年终评语,学生在校的平时表现没有任何记录。现在,通过班主任平台、政教处学生管理平台,学生在校期间任何时间或空间段的任何表现均可适时记录。从出勤到纪律,从课堂到课外,从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质量到有无违纪或奖励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三年的独特成长历程。不仅可以为高校甄别性录取提供学生个人学习、生活的详实档案,还可以为学生个人的成长设定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更便于学校、家长、学生个人及时发现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纠偏。

多元评价体系,更注重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他更关注学生达成目标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经历,关注达成目标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途径。

多元评价渠道的开通,有利于扭转过去只重成绩不及其余的片面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发展的监控,更便于学校运用事实依据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探索课改深化之路

2012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信息化试点单位,承担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部级课题,借助这一有利的推手,一场围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验探究启动了。

1.多点触控电视功能的深度开发与利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由来已久,从20世纪80年代的投影仪到20世纪90年代的多媒体,从2000年的白板到现在多点触控电视的运用,确实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但随着技术设备不断升级,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如何深度开发其使用功能,有效为教学服务成为今天的新任务。

多点触控电视是集投影仪、大屏幕、传统电视和音响功能为一体的交互式教学系统。除了常规的PPT演示功能外,还有白板、数字投影、几何画板等多种可利用功能。充分挖掘这些功能,比如白板的现场演示作用,投影的直接展示作用,几何画板的制图、多维动画演示的作用等,不仅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也会提升课堂的灵活生动性。为此,学校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开展教师活动。让会用的教师来教还不会使用的教师,并将使用的方法以文稿的形式放到学校的网站,便于教师随时学习。本学期刚刚结束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践课中,数学科石磊老师的 “几何画板中的椭圆”, 运用几何画板,研究椭圆的性质与变化,师生将几何画板用的非常精彩:形象的演示、动态的变换、动感的效果令人折服。董志茹老师“回归分析应用――实习作业”,运用Excel表格实现了数据与函数图像自动对应生成的效果,使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对点描图工作简单化,极大地节省了学习时间。

2.博客、QQ、微信等多种网络交流平台与课堂教学融合,改变了学习方式,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翻转

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人类,席卷全球。手机、电脑已基本普及,QQ、博客、微信这些快速便捷的交流平台已广泛使用。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手段让他们助推学生的学习,成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这一课题研究的重点。两年来,实验教师们一路摸索前行,从开始的PPT 加视频声像素材辅助教学,到网络内容的直接链接;从教师的博客学习任务,到学生的QQ说说截屏展示作为教学的部分内容;到如今师生利用QQ、博客、微信等交流平台,课下探讨选题的方向、选材的角度、修改的意见,课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走上讲台演示、解说。教学开始从教师如何注重自己的教向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开始转化。课堂正在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舞台。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小组成员在采集数据、阅读材料、筛选信息、遣词成文、制作PPT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合作精神;所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是教师无法教给的,是任何教学都无法取代的。学生们在每个环节所展示出的不同的个人才华,令人赞叹。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一个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的群体,他们中会有给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

3.慕课形式的校本课程和网络阅读的尝试探索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受教师个人能力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在学校、教室、正常的教学时间段进行。2013年的寒假渐渐临近,如何让学生的假期时间有效的利用,如何让他们的假期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慕课可以打破这种局限,实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和终端,就可以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师资源的课程。我们与超星公司合作,按我方要求设计学习和阅读平台,我方从超星公司的资料库中选择课程和阅读书目,发放学生选择,安排阅读任务。

慕课形式的校本课程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提供了9门选修课。系统设置了一章节学习测试不过关无法进入下一章节学习的自动检测体系,保证学习者在学完全部课程并接受测试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教师可在后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表扬或督促。

网上阅读课为高二年级的学生提供了25本可阅读书目,系统提供阅读交流平台,师生、生生可利用平台及时交流读书心得。对必读书目做出了提交读后感的要求,教师均作了批阅。

届于网上阅读交流的快捷、便利之特点,2014年清明节期间,学校又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读书征文活动,效果良好。学生的多篇文章在《包头教育报》上发表。

这一次慕课形式的校本课程和网络阅读的尝试,为我校校本课程和阅读课的开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四、利用大数据分析,探寻班级授课形式下

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可能

过去的成绩分析,主要是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的比较。当2012年采用网络阅卷系统后,系统提供给我们的成绩分析数据有几十种。可以针对年级、备课组、科任教师、学生个体提供各取所需的数据。

学校、年级组依据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分数段学生数研究各学科、各班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备课组依据试卷的效度、信度、试卷各题的难度、试卷的整体分析、难易度来改进出卷的科学性;针对学生每题得分情况分析、各题的平均分等了解判断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补漏计划。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每题得分情况、各科成绩与均分差距、学生各科有效分等数据,了解学生在过往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个体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为提高学生成绩,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银行贷款 发展 风险

一、当前全国高校的贷款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方面越发重视,在国家教育、经济这两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上,高校与银行这两辆高速前进的“列车”驶入了初步汇合的新时期,走上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全新发展道路。

1.大数额高校贷款的逐步出现

自从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进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朝阳时期,无论是扩招政策下单个学校的招生数量,还是全国各所高校整体的建设发展,都呈现大规模增长的态势。从学生角度考虑,全国高校面对着大量涌入的新生,校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从学校自身角度考虑,校园的改造建设,师资力量的引入,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升,这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由此,高校通过贷款的方式与银行合作,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大量建设资金的风潮逐渐发展起来。

2.高校与银行合作成为普遍现象

使用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资金需求的问题,渐渐被许多高校所接受,高校向银行贷款促进学校建设成为高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特有的阶段,也逐步成为这一全新发展时期的普遍现象。调查显示,高校与银行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据估计近年来高校银行贷款最高额达2000亿之多,多所高校的新兴校区建设筹集贷款多达数亿元,贷款成为高校扩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国家和政府也对高校银行贷款这一现状表现出高度重视,在国家重要会议中,高校向银行贷款来获得发展资金的方式,早已成为多方热议的重点话题。

二、高校银行贷款的需求分析

是什么导致了高校向银行贷款这一普遍现象的出现?学校走上与银行合作来获取资金以促进自身发展的道路,究其根本,高校采取这一措施出发点和诱因又是什么?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高校为何还要依靠银行贷款的资金支持。

1.高校高速发展下资金需求增长

招生数量的扩大是促使高校向银行贷款这一现象出现的起始因素,高校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稳步前进。1999年实施高校扩大招生政策后,我国各所高校的招生数量空前增长,进入21世纪高校招生人数翻番式的增加,相比扩招政策实施前高校人数的增长率更是高出数倍。这一时期下,随着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全国高校都开始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于是需求大量资金的高校与能够提供充足贷款资金的银行达成了合作。

2.财政资金不足依赖银行贷款

财政资金供给不足,成为高校向银行贷款这一情况普遍发生的诱因。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盈利能力不足,资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而且无法满足学校建设的投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加深,财政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提高,高校通过财政拨款得到的资金数额也逐年增长,但是这远不足以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需求。高速增长伴随的资金需求量巨大,财政支持的增长速度无法与之相适应,所以更大比重的资金来源要依赖银行贷款,充足的贷款又进一步增速了高校的发展步伐,资金需求量仅通过财政远远无法满足。

三、高校贷款存在相对的弊端

通过银行贷款这一途径,高校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以满足,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大笔资金如何有效利用,在资金使用时怎样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要将银行贷款投入到具有发展意义的建设项目上去,保证投入、回报平衡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相应还款能力。

1.管理不善导致资金不合理使用

高校资金投入的重点,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改善,另一方面就是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这两方面的资金使用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资金投入量大,但是收益周期较长,所以如何合理使用银行贷款向高校的财政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正确把握学校自身高速发展的前进方向,也要把握好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

2.银行与高校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高校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在银行看来高校是一个信用度较高的“大客户”,所以很多银行都积极看好高校的发展能力,并没有同时考虑可能存在的消极预期,而且高校向银行贷款时一般采取土地抵押贷款的形式,并且很多需要贷款的项目也会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这样以来,如果高校的资金使用出现问题,财务出现危机,不仅学校自身顾及不暇,银行无法及时回收资金,也会给政府增加负担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弥补银行损失,反倒增添了财政空缺。因此银行与高校合作机制的不完善,没有适当的风险预防机制,也许就会引发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

四、总结

高校使用银行贷款促进发展有着很多益处,也伴随着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这种合作方式兴起的初期阶段,实行有效的资金管理,做好全面的规划和预期,推进健康发展,规避风险,促进这种合作方式的有序进行,带动教育与经济的双向发展,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袁桂芳,李建勇.高校偿债能力分析――基于河北高校的调查.[J].大家,2010.04.

[2]尹静薇.高校负债风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