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产儿护理方法

早产儿护理方法

早产儿护理方法

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第1篇

发育支持性护理方法对早产患儿110例生长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方法对早产患儿110例生长影响。方法:对我院110例早产患儿护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发育支持性护理)和对照组(系统性护理)各55例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喂养不耐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3-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28周-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儿[1],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非常低,容易发生感染、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具有高死亡率[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方法和实践而开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在严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工作,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给予循证护理后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常规护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是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体重1150g-2050g,平均体重1550g,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为(31±2)周;治疗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体重1095-2100g,平均体重为1640g,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为(33±2)周。所有早产儿均无心肾脑部的疾病,没有先天畸形,均有自主呼吸微弱、吸吮能力差、进食量低,部分早产儿合并有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低体温等情况。两组早产儿在胎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循证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循证护理方法①建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安排组员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如何解决护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据可依和有证可循,如果有疑问必须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资深护理专家和新生儿科医生;②详细了解早产儿发育特点;③制定护理常规:所有成员负责患儿护理工作,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共同组织讨论,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保证护理诊断和措施要有据可依、有证可循。通过从期刊数据库等相关文献查找并列出护理工作要点。

122循证护理实践①注意保暖:早产儿由于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导致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中枢发育不全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其棕色脂肪含量少,所以较多见低体温患儿。保暖措施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暖箱的温度和湿度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保持相对恒定,患儿入院后立即进暖箱保暖,按照1次/4h测量体温,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②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较多,早期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其免疫力,但由于患儿吸吮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疾病,要注意合理喂养。对于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进行微量泵喂养,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③呼吸道管理: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给予采取头后仰颈肩部抬高的仰卧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及时清理呼吸道,结合托背或者刺激皮肤的方法可缓解呼吸暂停,无效者进行复苏。④避免感染和出血:早产儿免疫力差,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3],必须对患儿的口腔、皮肤、臀部加强护理。早产儿由于缺乏VitK依赖凝血因子而发生出血症,所以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来预防。⑤观察病情:早产儿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

2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也逐渐增高。由于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体温异常等问题,而肺透明膜病或窒息、感染等是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早产儿病情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和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4],细心呵护,为早产儿提供合理、有效的宫外环境。

循证护理是护理学的新型领域,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据可依,合理地分析个体差异,提出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循证实践。早产儿的护理对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非常关键,所以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循证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通过寻找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解决疑惑或者困难,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促使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工作中。本次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组,减少了感染、呼吸暂停或窒息、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患儿睡眠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维持体温恒定。说明早产儿采取循证护理的正确性,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检测结果一系列步骤解决问题[5]。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是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家属意见、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和科研成果等因素,所以循证护理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护理和医疗要求。

综上所述,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兰,王芳浅谈早产儿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43-344

[2]余桂英,邓云珍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3):35-37

[3]焦阳早产儿护理64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227

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焦虑;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52-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早产儿是指妊娠满28~37周,体重低于2 500 g的活产新生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组调查,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76%[1]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喂养和护理比正常新生儿复杂、细致。因此,早产儿娩出后立即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或新生儿观察室接受治疗和护理,造成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妇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鉴此,对52例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早产儿合并焦虑的产妇52例(孕满28~37周,早产儿体重1 000~2 500 g),产妇年龄20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产后合并症,早产儿送往NICU或新生儿观察室。

1.2 方法:将分娩早产儿产妇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期为10天,在产后当日,护理后10天各进行评价一次。采用汉密尔顿(HAMITON)焦虑量表评分,>14分可判断有焦虑,>21分有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并以减分率为效。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因早产儿转送NICU治疗造成母婴分离,产妇失去母亲角色而处于较高焦虑状态,对早产儿病情的担心,孩子不在身边的失落而使产妇焦躁、哭泣、食欲不振而影响产后身体恢复,护士应主动接近产妇,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要加倍关爱产妇,用亲切的态度,细微的护理帮助产妇消除负性情绪,平安渡过产褥期。

2.2 知识宣教: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2.3 信息支持:每天把早产儿在NICU的情况通报给产妇,并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同时可以适当安排母亲探视早产儿,在本组中,为母亲提供早产儿信息支持可以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2]。

2.4 护理: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2.5 生活护理:为产妇提供安静、单独的休息空间,避免正常产妇与婴儿同室造成的刺激。在做好护理同时,可指导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锻炼,填补空闲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3 效果评定

在分娩当日两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娩后10天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减分率≥50%为显效,≥ 25%为有效,<25%为无效,见表1。

4 护理体会

焦虑是一种与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关的忧虑和不良预感,它使人感到不安与不适[3]。早产儿娩出后由于治疗和护理的需要而分离产妇,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对早产知识缺乏了解,担心早产儿的病情和预后,加之对婴儿早产思想和物质上毫无准备或准备不足,产后心理状态脆弱,处于较高程度的烦躁、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在产后及时给予疏导,解释,提供心理援助,开展早产和早产儿护理与喂养知识宣教,给予精心细致的生活护理等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从实践结果来看,干预组总有效率96%,可明显降低母婴分离产妇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

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25.

[2] 吴丽萍,何 仲,韩冬初,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

产后焦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

[3] 邹 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

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早产儿 评估方法 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43-01

引言 早产儿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对疼痛的反应,临床护理人员常凭自我感觉及经历评估其疼痛程度导致对早产儿疼痛处置不一,给护理带来不便。药物性镇痛安全用量范围小.易引起不良反应,仅适用于强烈疼痛刺激。针对不同早产儿的个性情况,采用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技术,可减少早产儿刺激和痛苦.配合治疗.使不良后果最小化。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对早产儿操作性疼痛进行护理干预及疼痛评估,发现非药物性护理能明显缓解早产儿疼痛,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疼痛的影响。疼痛刺激可引起肌体的全身反应,如代谢增加.心血管机能不稳定.灌注减少.呼吸和免疫改变.代谢耗氧量增加.病情恢复差等[1]。疼痛引起的远期影响有发育迟缓.疼痛改变.慢性疼痛综合征和躯体不适,并导致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认知行为障碍和适应能力差等[2]。

1.2 疼痛评估方法。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PIPP)用于早产儿疼痛行为评定[3].疼痛刺激前检查早产儿胎龄,观察早产儿15秒,评价其行为状态,记录基础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疼痛刺激后,观察早产儿30秒内皱眉.挤眼.鼻唇沟加深.心率最大值.血氧饱和度最低值及行为状态。七项评分相加即PIPP得分,最低0分,最高21分。6分通常表示无疼痛;>12分表示中重度疼痛,得分越高,疼痛越显著。但病情危重.反应差的早产儿对疼痛不敏感,致评分偏低;环境中噪音.光线可使早产儿产生刺激致评分偏高。

2 方法

2.1 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不良影响的认知,尽量减少疼痛性操作,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使用无创监护技术,尽量使用静脉采血而不是足跟采血(如新生儿的苯丙酮尿症筛查),因足跟采血较静脉采血更加疼痛,对需反复采血可以植入静脉或动脉导管;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反复打扰早产儿带来的刺激,以减少应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疼痛。

2.2 营造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强光和噪音可以影响早产儿神经发育,使其处于易激惹状态。降低噪音,控制室内声音强度<60dB;在温箱外遮盖厚布,减弱光线,避免直光照射,模拟胎儿在子宫内环境。护理过程中做到:开门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减少客观打扰。同时,做好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告诉他们如何安抚孩子和保持舒适环境的方法。

2.3 音乐疗法。早产儿在行疼痛性操作前30分钟让其听近似子宫的声音(主要是母亲的心跳声)和胎教时轻柔的音乐,播放声音强度<60dB,可缓解早产儿情绪,降低早产儿心率,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降低度对疼痛的生理反应。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缓解疼痛和紧张的作用[4]。

2.4 触觉刺激。通过抚摸.摇晃.环抱.肌肤接触,让皮肤感觉器传递到中枢神经,调节儿茶酚氨,5-羟色胺的分泌平衡,使早产儿得到心理.生理上的安慰。将早产儿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椎略前弯,四肢屈曲于胸前能明显减少操作性疼痛,特别是呼吸道引起的疼痛;或运用襁褓给早产儿产生“窝巢”的感觉,能维持其不同,提高新生儿自我调节能力,以减轻疼痛。

2.5 母乳喂养。适用于吸吮力强.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通过吸吮.早产儿较屈曲以及母子亲情的交流.对视.愉悦的表情能给于其安全感,有利于缓解疼痛。Ludington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可减轻早产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说明母婴肌肤接触可减轻新生儿针刺疼痛,具有镇痛的作用[5]。

2.6 非营养性吸吮(non-nurtition sucking,NNS)疼痛操作时在早产儿口中放置煮沸消毒过的安慰奶嘴,可以增加其吸吮动作,改善胃肠功能,使早产儿安静,减轻早产儿激惹状态,减慢心率.呼吸和减小血氧饱和度的波动幅度[6];通过刺激口腔触觉受体,提高疼痛阀值,或促进直接或间接调节伤害性感觉传导的5-羟色胺释放而产生镇痛的效果。使早产儿处于安静状态,起到抚慰的作用。且NNS简便,无不良反应,有助于转移早产儿注意力。

2.7 蔗糖水。疼痛操作前1-2分钟,口服24%蔗糖水,胎龄27-31周每次0.5 ml,胎龄32-36周每次1 ml,胎龄>37周每次2 ml,最好用安慰奶嘴蘸取蔗糖水后给早产儿吸吮;对于无法吸吮或气管插管的患儿,可用注射器抽吸后滴于早产儿舌,且多次重复喂食要比一次剂量喂食止痛效果好。但是口服蔗糖水每天不应超过8次,稀释的蔗糖水储存时间不应超过24h。蔗糖水通过刺激甜味觉激活内源性阿片途径产生镇痛疗效。

3 结果 

非药物性疼痛护理干预后30秒,结合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迅速评估我科观察期内早产儿疼痛得分:1-8分。表明: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方法可缓解早产儿疼痛性操作的刺激。

4 讨论

疼痛,可影响早产儿的疾病状况,对中枢性神经产生永久性损伤和使情感紊乱。非药物性疼痛护理干预简单.安全.易行,可降低早产儿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减少刺激,影响早产儿注意力,增进护患关系和谐,促进疾病恢复;避免了药物性止痛时有抑制呼吸和依赖行强等副作用;有利于患儿成长中的性格塑造,以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质量,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Coskun V,Anand KJS.Development of Supraspinal pain processing.In:Anand K,Stevens B,eds.Pain in Neonates.2nded.Amsterdam,NY;Elsevier,2000:23-48

[2] 曹云凤.李术美.李术娟.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3):225-227

[3] 吴本清.林真珠.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315-325

[4] 陈晓英.音乐护理的功效和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l7(4):50

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7w的新生儿,生育器官不成熟,生活能力差,影响正常的正常、发育。一旦该过程中出现危险性病症,将危害生命安全[1]。调查报告显示,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早产儿中,可加快生长、发育速度。为进一步的判定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将我院早产儿的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1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早产儿中挑选120例,按分娩时间分成不同组:干预组60例,男性、女性分别22例、38例,孕周27~36w,平均(30.2±0.2)w;体重1240~2465g,平均(1856.2±12.2)g;常规组60例,男性、女性分别23例、37例,孕周28~36w,平均(30.3±0.3)w;体重1242~2468g,平均(1856.4±12.3)g。120例早产儿均不存在遗传性代谢疾病、先天畸形等,且两组早产儿的孕周、体重等临床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 临床给予常规组早产儿基础性的护理,如: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制定饮食、环境等措施,叮嘱早产儿父母给予其关心、爱护;干预组早产儿则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包括:①鸟巢式护理:将早产儿放于蓝色绒布上,并将其制成鸟巢形状。当然,该鸟巢夹层需放置高弹力棉,于底层放置水垫。使用前期需将其放于保暖箱中,待温度处于35℃左右后再放置早产儿;②抚触护理:抚触早产儿3次/d,15min/次,抚触前期需用润肤霜湿润双手,并播放轻缓型音乐,用温柔语言和早产儿交流,抚触方法:头部、面部抚触[2]。用双手拇指从早产儿的前额中央部位逐渐滑向两侧,然后再从下颌的中央部分向两侧滑动,使其形成微笑状;双手手掌面从早产儿的前额发际处向下、后滑动,直到到达后发际线,停靠于两耳乳突处,轻轻按压;胸部抚触。双手放于早产儿两侧的肋骨边缘,左手向对侧的方向缓慢滑动,直到到肩部,恢复原样,右手按照同样的方式抚触;背部抚触。将双手平放于早产儿背部,从颈部缓慢向下移动,然后用指间轻轻抚触脊柱的两侧肌肉,从颈部向顶部迂回;上肢抚触。轻轻挤捏上臂、手腕,揉搓肌肉群和相应关节,用双手拇指指腹按照先后顺序抚触拇手指,并提捏手指关节[3];下肢抚触。轻柔抚触早产儿大腿、消退、膝盖等部位,轻柔挤捏大腿至脚踝,然后抚触脚踝、足部;③父母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鼓励早产儿家属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将早产儿包好后放于父母胸前,让其感受到父母的心跳,促使其在得到父母照顾的同时,增加父母好感。此外,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还需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便于促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加快生长、发育速度[4]。

1.3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并统计临床疾病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处理数据,疾病病发率属于计数资料,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分别用%、 (x±s)表示,并分别实施χ2、t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奶量摄入和住院时间有区别,P

2.2临床疾病病况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的疾病病发率有区别,P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将相关护理措施用于实践中,可为患者提供正确、舒适的护理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我院通过将循证护理措施用于早产儿中,取得显著成效,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组的早产儿体重、奶量摄入多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疾病病发率低于常规组,P

综上,临床将循证护理用于早产儿效果显著,可促使其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刘艳春,武艳霜,廉德花,等.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113-2117.

[2]刘艳琼.早期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6):157-158.

[3]何梅香,韩叶,张英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95-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