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发展性照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效果

发展性照顾是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理念。这种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每个新生儿的个性, 根据新生儿的个性采用有差别的方案开展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以及行为的影响。为了对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护理总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针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0例重症监护早产儿,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全面的研究, 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180例重症监护早产儿, 其中男性有102例, 女性有78例, 胎龄为35~37周的有92例, 32~34周的有64例, 28~31周的有24例。出生时体重最轻的为1050 g, 最终的为2500 g, 平均体重为1987.5 g。将18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 每组90例, 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以及体重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有很强的统计可比性[1]。

1. 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于实验组的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方法进行护理。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具体方案如下。

1. 2. 1 模拟子宫环境 每2~4 h对早产儿的温度测量一次, 确保其肛温保持在37℃, 皮肤温度保持在36.5℃, 保温箱内的湿度随着早产儿日龄的增加, 从80%逐渐的过度到60%, 为防止感染确保早产儿的住院环境是相对无菌的。

1. 2. 2 保持良好的NICU护理环境 NICU护理环境中的很多因素都会给早产儿带来刺激性的影响, 例如:声光的刺激、不是、父母的分离等多种因素。对于声光刺激的影响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遮光罩遮住NICU护理环境中的强光, 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降低说话声音的分贝。在方面采用一个模拟子宫的鸟巢环境, 为患儿提供一个类似子宫内的舒适环境。定位对患儿的父母提供探视的开放时间, 使其对治疗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1. 2. 3 及时的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对于患儿的面色、哭声、呼吸、呕吐物、心率、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 根据患儿的哭声对其病情进行判断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对于挽救患儿的生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3 评定指标 对早产儿出生之后7 d、14 d的体重进行测量, 观察早产儿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对早产儿住院的时间进行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 对于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 计数采用( x-±s)的形式表示, 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如果得到P

2 结果

2. 1 早产儿的体重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在出生7 d、14 d的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出现胃残留、呕吐和腹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58±7.4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43±9.87) d,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发展性照顾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明显的增加早产儿的体重增长速度, 降低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肠胃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 同时能够明显的缩短住院的时间。综上分析可以得到发展性照顾护理对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增强早产儿的免疫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 总之, 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的护理应用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 这种护理方法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护理;重症监护室

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所获疗效良好且确切,可使早产儿生存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1-2]。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所出现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因早产儿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还未成熟和完全,因此在护理中需予以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60例,女性患儿为30例,患儿平均胎龄为33.52±2.33周,其出生体重为1880.36±132.23g,且APgar评分为8.74±1.23分,所选研究对象均满足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所制定的关于早产儿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已将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原发性呼吸暂停以及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排除[3]。经患儿资料的分析,随机将90例早产儿分为病例数各为45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在APgar评分、性别比例构成、出生体重以及胎龄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 研究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模式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其主要如下:1)鸟巢护理:即在暖箱内安置“鸟巢”,且实施预热,将早产儿放入其中,把其肩部垫起或者在其颈下垫上相应的软枕,结合早产儿自身胎龄和体重情况对温度实施调节,以免体温搏动导致早产儿呼吸暂停。2)护理和抚触护理:取俯卧位,将气管伸直,使气道阻力得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可上升,使早产儿肺顺应和动态潮气量得到有效的改善,缩短其胃排空的时间。在出生的第二天实施喂奶之前或者洗澡以后应予以抚触,涂抹润肤油。3)心理抚慰和健康教育:柔声和早产儿交流,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且尽早让产妇和婴儿皮肤接触,以增强早产儿安全感。同时还应减少一些刺激性因素,于暖箱内不可放置任何物品,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走路和说话均要轻,避免噪声刺激。此外,在出院之前还应将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重要性告知患儿家长,指导其于出院后对患儿进行语言、视听以及感知等教育。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患儿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所费时间、每日进奶量、住院时间以及每日睡眠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来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应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数据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将p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儿各观察指标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经表1中数据的分析,研究组患儿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所费时间、每日进奶量、住院时间以及每日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好,二者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各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

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d)

每日进奶量(ml)

住院时间(d)

每日睡眠时间(h)

研究组

14.7±2.4

468.0±47.3

34.6±8.4

21.3±1.6

对照组

19.9±3.5

358.2±38.5

42.6±7.5

17.0±2.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新生儿护理中出现了一种新观念,即发展性照顾,该观念所强调的是患儿作为生命个体,其行为上的呼唤和环境对于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患儿自身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护理[4]。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护理期间,经鸟巢护理、心理抚慰、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的实施,患儿于“鸟巢”中不会受到外界某些刺激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确保患儿睡眠充足,符合早产儿情感需求,有效缓解和消除了焦虑或者紧张等不良情绪的产生,经个性化以及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患儿肺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提高了其生存质量,便于患儿正常且健康地发育,在临床中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钝敏.发展性照顾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34):70.

[2] 蒋海丽,张芹.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9):1973.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护理;研究

发展性照顾是一种新生儿护理理念,其概念是减少不良刺激,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使早产儿能够适应环境的刺激,并取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它把每个早产儿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护理过程中考虑需要的个别性,注意早产儿行为上的呼唤以及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早产儿的发育护理依据

1.1胎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 早产后易发生颅内出血; 吸吮-吞咽- 呼吸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呼吸暂停; 免疫能力不成熟易发生感染; 体温控制能力不成熟, 对抗或适应外界刺激能力弱, 无体力维持某一。

1.2早产儿在子宫内外的环境变化 胎儿在于宫的环境较舒适, 声音频率低, 环境幽暗舒适, 母亲作息有规律, 羊水弹性刺激肌肉发育, 温暖; 无侵入性刺激而且在子宫包裹中具有安全感;而早产儿在宫外的环境有害因素多, 杂音分贝高, 光线明亮刺眼, 作息时间不规律, 缺乏规律的有益刺激, 疼痛无法预期, 非预期侵入性操作频率高, 而且肢体活动无边界。

1.3 NICU 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①光线和声音: NICU 的环境中光线和声音的刺激最多最随意, 而早产儿的视觉和听觉的发育最不成熟, 尤其容易受伤害。受光线的刺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机会上升, 深睡期时间短, 无法建立日夜作息规律, 体重增加缓慢, 互动时无法睁开双眼。噪音干扰婴儿的睡眠, 增加其心率导致其周围血管收缩; 突发的噪音可导致婴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哭泣、烦躁、颅内压升高、生长激素水平降低;②检查、操作和护理: 在NICU 中的婴儿接受的多种检查、操作和护理对早产儿多为不良刺激甚至有侵入性, 无告知性。这些刺激导致早产儿氧饱和度和生理状态严重不稳定, 长期发生会对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 对发育护理措施

发育支持护理是较为人性化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体现在它要求工作人员改变工作形态, 观察婴儿行为, 了解婴儿, 思考自身行为对婴儿可能有的影响后给以适当照顾, 视婴儿为主动参与的合作者, 用婴儿的行为做照顾上的指标, 由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与婴儿的父母一起组成团队, 根据婴儿的表现及需求来调整步伐, 提供适当的个人化的摆位, 个人化的喂养计划和皮肤接触的机会。针对发育支持护理采取的护理措施。

2.1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 充足的光线有利于对患儿的观察及诊疗工作的开展, 但对新生儿来讲, 不是光线越充足越好, 当光源大于60 烛光时, 就会对视网膜产生影响, 突然开灯( 50~ 100 烛光) 时, 发现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应在有监护仪保证的前提下, 用包被遮盖暖箱; 需要时开灯。避免灯光对婴儿眼睛的直射, 人为调节室内灯光亮度建立24 h 昼夜循环, 调整光线亮度, 暖箱内为25 烛光英尺( foot candles ftc) , 室内为60 ftc。特殊治疗时可调整为100 ftc。

2.2 减少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早产儿由于多呈嗜睡状态,而且自己不能主动地调节入耳音量,总是被动受各种杂乱无章的音响干扰,因此保持早产儿病室的安静更显重要。控制医护的声音查房,拿病历,及报告时,尽量小心,要求护士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s 内关注报警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吸痰时关掉呼吸机的报警;治疗、护理等集中操作,操作时动作轻柔娴熟。避免在患儿暖箱顶上记录,选择机内噪音最小的暖箱和辐射床。新生儿音响: 小于60 dB 最好。一般为20~ 40 dB, 70~ 90 dB 对NS 有损害、100 dB对听力有影响。

2.3提供非营养性吸吮 向暖箱输送音乐或在病房内播放轻柔的音乐: 对静脉营养的婴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非哺乳目的给与奶嘴使其产生吸吮动作。给予合适的安慰奶嘴, 使患儿尽快掌握复杂的吸吮动作,获得吸吮经验,而且吸吮动作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促进消化功能, 优点表现在体重增长加快。资料表明,安慰奶嘴有止痛作用, 在穿刺、治疗时由有经验护士操作,动作轻、稳、准、快,结合安慰奶嘴应用,减少哭声,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2.4婴儿抚触疗法 孕周小于34 w的早产儿让其睡水床, 以减少呼吸暂停。孕周较大, 耐受性较好的早产儿可进行扶触。抚触前和抚触中与婴儿轻声交谈, 通过与患儿皮肤的刺激和语言的交流,密切了亲情,通过腹部按摩和抚触,增加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增加婴儿的食欲,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1]。对硬肿症的患儿外加维生素E 局部按摩, 2次/d, 3~ 5 d 硬肿面积缩小, 渐吸收, 效果明显。

3结论

发展性照顾已经从最初保证早产儿的生存发展到现在要使早产儿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将发展性照顾理念运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 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2]。护士要详细向早产儿父母介绍发展性照顾的理念,使其能真正认识其重要性,使发展性照顾理念延伸到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中,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早产儿;评判性思维;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106-02

所谓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1]。临床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有注重对自己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用适当的护理方法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才能提高护理质量[2]。自 20世纪末,评判性思维在中国护理教育事业中逐渐得到重视,我院新生儿科于2009年收治了56例早产儿,在护理程序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早产儿的护理,并收到一定的成效。现将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 1~ 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早产儿56 例,男 29例,女27例,孕周:29~30周1例,31~32周7例,33~34周24例,35~36周 22例,37周2例。体重:1 500~2 000 g 22例,2 000~2 500 g 25例,2 500~3 000 g 9例。

1.2方法

在《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价标准》指导下,运用评判性思维在护理56例早产儿过程中提出护理问题,总结护理经验,以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 37周,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身长在46 cm以下的婴儿。由于出生时未足月,早产儿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胎龄越小越不易存活。为了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对胎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3]。我科全体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积极展开讨论提出护理问题,对问题进行评判性地分析、综合、推理、评估、判断、决策,在护理程序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修改,大大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能力,缩短了住院周期,存活率高。

1.2.1建立与完善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低体温、烧伤、烫伤,加强皮肤的护理。早产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内的棕色脂肪贮存量少,又因其体表面积大,散热快,不能自我提供良好的体温调节,需置于保暖箱内保暖[4]。据马小花[5]报道“鸟巢”式护理先将“鸟巢”置于暖箱内预热后,沿着早产儿身体四周围绕,制造一个类似“鸟巢”的自然环境,使其体表温度、热量集聚在“小巢”内,这就不会因反复开启暖箱门空气对流而使热量散发出去,降低环境温度波动的幅度,利于中性温度的维持。据周运蓉等报道制作了柔软、温暖、舒适、安全的“鸟巢”安置患儿。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箱内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5℃。使用“鸟巢”时,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给予患儿沐浴 1次,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严防烫伤。避免使用碱性的沐浴液,以免破坏皮肤的酸碱度。

1.2.2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提高安全用氧意识,防治氧中毒。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出现呼吸暂停和肺透明膜病。应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有无缺氧症状,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必须有相应的监测仪器,如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血气分析仪等。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人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并取得家人同意并签名。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2.3预防静脉输注时药液外渗,以免给患儿不必要的伤害。每次进行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和头部,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应使用留置针头,避免血管损伤。每次输液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当使用钙剂等易引起外渗的药物时,要严密观察,在可许的情况下,安排专人护理。当发现药液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拔出针头,穿刺处以离心的方向挤出血液,渗出部位外涂喜辽妥外用药膏。建立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输液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为3~5 min。

1.2.4建立完善新生儿的喂养制度,早产儿使用管饲喂养时,确保管饲安全。①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肠道动力不成熟,吸吮力和吞咽能力较弱,应采取合适的喂养方式。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在接受全肠道喂养的同时进行微量吸吮,可使胃肠激素和胃肠动力发生变化,加速胃肠功能成熟[6]。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用奶瓶喂奶,选择合适的奶嘴,喂奶时专人看护,禁止离岗,如离开时应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无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可采取管饲喂养法。应以母乳喂养为主,一般遵循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后取头高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积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3,则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②管饲喂养是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将胃管经口置入胃内的方法。以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为插入的长度,胃管插入后记录管的长度,每次管饲前要确认胃管在胃内,检查胃管刻度,抽取回抽物的pH值≤5.5。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管饲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严格控制流速,这样可减少经鼻留置胃管导致的通气障碍,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又能有效防止胃食管反流及防止反流物的吸入。

2结果

56 例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13 d,其中转院6例,高流量吸氧3例,留置胃管管饲喂养16例。

3讨论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主体有选择性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因此,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士才能善于思考、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和开拓 ,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7]。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大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总结护理经验,以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2]李福娟.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6):375.

[3]孙保英.36 例早产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5):3252.

[4]杨春凤,冼日凤.“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2008,14(14):2121.

[5]马小花.早产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91.

[6]申红翠,李月琴.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1):67.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3-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28周-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儿[1],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非常低,容易发生感染、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具有高死亡率[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方法和实践而开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在严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工作,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给予循证护理后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常规护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是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体重1150g-2050g,平均体重1550g,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为(31±2)周;治疗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体重1095-2100g,平均体重为1640g,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为(33±2)周。所有早产儿均无心肾脑部的疾病,没有先天畸形,均有自主呼吸微弱、吸吮能力差、进食量低,部分早产儿合并有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低体温等情况。两组早产儿在胎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循证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循证护理方法①建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安排组员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如何解决护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据可依和有证可循,如果有疑问必须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资深护理专家和新生儿科医生;②详细了解早产儿发育特点;③制定护理常规:所有成员负责患儿护理工作,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共同组织讨论,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保证护理诊断和措施要有据可依、有证可循。通过从期刊数据库等相关文献查找并列出护理工作要点。

122循证护理实践①注意保暖:早产儿由于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导致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中枢发育不全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其棕色脂肪含量少,所以较多见低体温患儿。保暖措施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暖箱的温度和湿度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保持相对恒定,患儿入院后立即进暖箱保暖,按照1次/4h测量体温,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②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较多,早期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其免疫力,但由于患儿吸吮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疾病,要注意合理喂养。对于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进行微量泵喂养,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③呼吸道管理: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给予采取头后仰颈肩部抬高的仰卧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及时清理呼吸道,结合托背或者刺激皮肤的方法可缓解呼吸暂停,无效者进行复苏。④避免感染和出血:早产儿免疫力差,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3],必须对患儿的口腔、皮肤、臀部加强护理。早产儿由于缺乏VitK依赖凝血因子而发生出血症,所以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来预防。⑤观察病情:早产儿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

2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也逐渐增高。由于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体温异常等问题,而肺透明膜病或窒息、感染等是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早产儿病情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和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4],细心呵护,为早产儿提供合理、有效的宫外环境。

循证护理是护理学的新型领域,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据可依,合理地分析个体差异,提出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循证实践。早产儿的护理对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非常关键,所以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循证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通过寻找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解决疑惑或者困难,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促使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工作中。本次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组,减少了感染、呼吸暂停或窒息、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患儿睡眠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维持体温恒定。说明早产儿采取循证护理的正确性,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检测结果一系列步骤解决问题[5]。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是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家属意见、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和科研成果等因素,所以循证护理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护理和医疗要求。

综上所述,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兰,王芳浅谈早产儿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43-344

[2]余桂英,邓云珍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3):35-37

[3]焦阳早产儿护理64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