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产儿护理要点

早产儿护理要点

早产儿护理要点

早产儿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早产儿是指孕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2012年2~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92例早产儿,除合并先天畸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以及综合治疗无效患儿。92例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呼吸较弱、吮吸能力不强、进食少、低体温、喂养不耐受等。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胎龄30~38周,平均胎龄34.2±2.5周,体重1.00~1.98Kg,平均体重1.42±0.35Kg;观察组46例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胎龄30~39周,平均胎龄34.5±2.6周,体重1.08~1.95Kg,平均体重1.43±0.38Kg。本次调研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在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下进行,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46例患儿在监护室期间行常规护理[3],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观察其不良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对其家长进行早产儿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的家长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其负性心理,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监护期间可允许家长探望,每天4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60min,在探视期间,护理人员要趁机告知家长及亲属患儿目前的健康情况。同时详细向其讲解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的不良反应,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醒要注重患儿的营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等,必要时要对产妇进行床边示范指导,如正确的抚摸方式、喂养的方法、臀部及皮肤护理、如何回应婴儿等。可将早产儿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方法通过播放宣传片和发放宣传手册等途径以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和护理技巧,另外,还需要向产妇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必要性,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4]。

1.2.2 阶段性护理干预

观察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方案,分为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2周、2~4周以及随后每月1次,制定不同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出院前护理干预

出院前,责任护士要将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详细告知家长,并根据早产儿各自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指导家长在家庭护理中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强调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预防感染。另外,告知家长早产儿定期体检及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5],并预约家访,鼓励其定期复诊,共同完成家庭个性化护理。

1.2.2.2 出院1~2周的护理

早产儿出院1~2周,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会导致早产儿感染的因素,注意卫生、通风、减少强光和噪声对其刺激,在此期间,责任护士要对早产儿进行家访,至少1次,主要检查其脐部是否愈合、黄疸是否消退,同时观察期皮肤和大小便情况,指导家长要不定时按摩早产儿的腹部,提高其消化和吸收能力。另外,观察产妇泌乳情况,指导其如何促进泌乳,提醒家长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照顾患儿。

1.2.2.3 出院2~4周护理干预

出院后2~4周可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家访形式了解早产儿的神志、肤色、饮食、大小便情况,同时了解产妇泌乳情况,再次指导产妇抚摸、按摩、视觉刺激、被动运动等的方法和技巧,促进早产儿各项生理机能正常发育。

1.2.2.4 随访

患儿出院之后,前2周至少家访1次,2~4周家访或者电话随访至少1次,以后每月1次,常规测量早产儿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变化,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同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护理要点,及时解答其心中的疑虑。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笔者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体重、摄奶量、腹泻和感染以及再住院率,评估阶段性护理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重、奶摄入量、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 1 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分析

3 讨论

早产儿在出生1月内面临着外界环境各种危险因素,包括体温、疾病、喂养耐受性等多方面问题,出院之后的家庭护理也直接影响着早产儿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育,由此,早产儿护理已经成为新生儿护理重点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其自身的疾病、皮肤、进食以及大小便的综合护理和家长护理,其中家长护理其中极其重要的作用[7]。

早产儿早期护理主要指的是在院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出院之后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技术指导,护理人员不会直接参与护理。患儿出院之后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护理技巧不够专业,存在不能将孩子健康养大的忧虑,对于患病婴儿更是手足无措,进而产生紧张、害怕、忧虑等负面情绪,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各项护理措施不当诱发各种早产儿疾病,甚至危及其生命,由此,重视阶段性护理的重要性,对降低早产儿患病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8]。阶段性护理在关注患儿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还增加了出院后较长时间的随访,更有利于从专业角度更深入了解早产儿的疾病和发育情况,及时指导患儿家长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而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早产儿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01/12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早产儿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分娩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07/12)和对照组(2012~01/06)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无窒息史;(3)家属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排除标准(1)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气支持患儿;(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3)原发性呼吸暂停;(4)失访患儿。

    1.5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院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连续性护理,内容包含院内家长培训、早产儿建档和出院后家庭随访。

    1.5.1院内护理早产儿出生后,送人暖箱进行护理,暖箱温度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腋温36.5℃、肛温37℃。暖箱内湿度根据早产儿日龄进行调节,自80%缓慢调至6O%.做好隔离。暖箱定期清洁和消毒,患儿每日行1次擦浴和脐部护理,3次抚触护理,每次抚触时间10~15min,可同时播放轻柔音乐,抚摸过程中同时以温柔的声音跟患儿说话,以目光与患儿交流。抚触自头面部、经胸部、脐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

    1.5.2院内家长培训了解主要照看早产儿的家长(一般为早产儿母亲),通过问卷调查其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出院前给予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目标、常规护理记录、护理操的动作、怀抱及抚触动作、异常情况观察等。

    1.5.3早产儿建档建立早产儿档案本,院内护理由护士记录,院外护理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护理的项目、方法、频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长对相关护理内容及时的登记到档案本中。包括:(1)日常护理,如皮肤、脐部、臀部等护理,体温、皮肤颜色、脐部情况、大小便等的观察方法和异常表现特点,体温测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观察,保护性隔离方法等;(2)明确免疫、体检、复诊时间;(3)喂养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指导母乳不足情况下如何喂养,及如何应用鱼肝油等辅食给患儿补充营养;(4)感观刺激,包括抚触、音乐播放、对患儿说话、眼神交流等。

    1.5.4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隔日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疑问,督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时、按需的各项护理。每周上门随访,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呼吸、发育等情况,测量体质量、头围、身长,检查有无黄疸,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于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O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记录护理期间疾病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早产儿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产儿护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内,当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长对于早产儿基本特点、护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护理可能存在不科学、不细致、无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影响,还可能引发各类疾病,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连续性护理尚未具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连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儿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儿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连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儿完善自我管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缓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的再住院率。

早产儿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摘要】 呼吸窘迫综合征,硬肿症,感染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 根据早产儿体温、呼吸、消化、免疫等生理和病理特点,强调加强早产儿保暖、呼吸管理、喂养、预防感染等护理的重要性,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出院。

【关键词】 早产儿 ; 护理;特点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较高,精心治疗和特别护理是早产儿成活的关键。现将对8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早产出生的8例胎儿,胎龄35周~36周。出生体重1.84~2.74千克。

2 讨论

早产儿是胎龄小于37周的婴儿。早产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呼吸窘迫综合征,硬肿症,感染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三大死亡原因。

2.1 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释放不足为主要倾向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儿22~24周时产生,于35~36周时活力明显增加,其RSO发生率与胎龄成反比。

2.2首先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于散热,糖原和棕色脂肪贮备少,产热不足。主要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性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的物理产热机制,以及产热代谢的内分泌调节功能低下。其次,早产儿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前者融点高。当体温降低时。皮脂易发生硬化。

2. 3早产儿机体抵抗力低下,与外界环境不适应。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口腔感染、脐感染,严重可致败血症。

3 护理体会

3.1 预防RDS,出生后一般情况好,呼吸尚平稳,口唇红润,哭声好,给予头罩吸氧4~6升/分,自主呼吸良好,FiO2达到0.3~0.5时,才能维持PaOz于6.65~10.64kpa者可用CPAP治疗,早期应用CPAP可减少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用CPAP后肺不张改善,功能残气量增加。通气、血流比例改善,PaO2上升PaCO2下降。氧合改善后促使表面活性物质进一步合成。

3.2 早产儿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湿度影响。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在24~36℃,相对湿度55~65%,1501~2000克者30~34~℃,小于1500克者32~34℃。出现硬肿者,体温低于30~c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暖箱温度(不超过34℃),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同时用维生素E涂擦硬肿部位。根据硬肿面积至少2~4粒,每日二次。同时以液体供给能量;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改善微循环,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1]

3.3 预防感染、肺出血及循环衰竭:及时清理呼吸道,密切观察病情,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做好口腔、脐、臀部及眼部清洁护理,每日三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勤换尿布,每小时一次,尤其出现硬肿者勤按摩,勤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其次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每日紫外线照射2小时,1:200的84消毒液擦试地面。

3.4 病情观察:工作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体温不正常,呼吸不规则或,面部或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惊厥,早期或重度黄疸,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生后3天仍有黑便、硬肿症、出血症状,24h仍无大小便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其生命就愈加的脆弱,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细心地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预防为主,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出院。2

3.5 合理有效地母乳喂养也是早产儿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母乳营养丰富,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含有多种免疫成分, 因此是婴儿最好、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低,母乳是最经济、方便的,可以每3 h 哺乳1 次。早产儿无力吸吮者,帮助母亲挤奶汁,用匙或滴管喂哺,让早产儿能吃到免疫营养价值极高的初乳。吸吮能力差者,耐心细致教会每位母亲正确喂哺姿势和含接姿势,使其掌握喂养技巧,保证足够热量,增强抗病能力。出现呕吐可考虑咽下综合征、消化道畸形等。溢奶时应将婴儿抱起头高位片刻,卧位时应侧卧。如喂养不当,抵抗力低会导致新生儿肺炎,多与空气中细菌经飞沫进入婴儿呼吸道有关。3

本次护理8名早产儿,经精心护理,除一名出现硬肿经治疗迅速缓解外,其余7名均未出现并发症。由此可见,对早产儿施以特别护理可使其顺利渡过三大难关。

参考文献

[1] 高岭,王金华,朱阿瑾,等.新生儿硬肿症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原医刊,2004,31(6):13.

早产儿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早产儿; 健康教育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新生儿科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收治早产儿95例,出院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胎龄29+1~36周,出生体重1 430~2 305 g,住院4~58 d。对照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胎龄30~36周,出生体重1 410~2 230 g,住院6~52 d。两组早产儿出院时均达到出院标准。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指导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按常规对其母亲进行一般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由专人负责按制定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对其母亲进行指导,先与其母亲交谈,根据其母亲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早产儿的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将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保暖、喂养、感染预防,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知识)印成书面资料,发放给观察组早产儿母亲,并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示范,使母亲了解护理早产儿的相关知识,掌握护理早产儿的基本操作(沐浴、喂养的正确姿势、测量体温)等。出院后每月进行一次随访,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并有针对性的纠正不良行为。

2 结果

两组早产儿患病率及再住院率比较见表1。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早产儿出院时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可减少出院后疾病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3 讨论

早产儿是特殊的人群,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并发各种疾病而需住院治疗,而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求,需要在家中进行长期的护理。早产儿出院后疾病发生与家长安全育儿教育有直接关系,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决不仅限于医院内的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靠家长来配合,把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贯穿于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本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早产儿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产儿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父母护理早产儿水平,降低再住院率,减轻家长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3]。对早产儿父母亲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把知识和技能传受给患儿父母亲,使其熟悉早产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掌握护理早产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有效的预防早产儿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疾病,使患病率降低;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父母亲护理早产儿的水平,使父母亲能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使早产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降低了早产儿的再住院率。开展早产儿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搞好优生优育工作,保障早产儿的健康,从而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因此,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住院期间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工作,它可改善早产儿疾病的预后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193.

早产儿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方法:1例孕30周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孕30周早产儿健康出院。

结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孕30周早产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08-01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pretem infant,premature infant)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身长在46cm以下的活产婴儿。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胎龄越小各种反应越差,免疫系统比足月儿差,病死率较高,是足月胎儿的20倍,主要死亡原因是窒息,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和感染。[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30周早产,气促、青紫、20分钟。患儿系其母孕30﹢4周因胎膜早破2天顺产出生,体重1500g,Apgar评分1-5-10分钟均为8-9-9分,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于20分钟前(即生后)出现气促、青紫、,病程中无发热、抽搐、嗜睡,予以吸痰处理,以“30周早产儿”急转入NICU。

2护理要点

2.1注意保暖。早产儿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故外界环境应恒定不宜波动过大。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一般体重在1500~2000g者,暖箱温度在30℃~32℃;体重在1000~1500g者,暖箱温度在32℃~34℃;体重

2.2预防感染。各种感染的预防对实行保护性隔离,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①病室保持室内恒温、恒湿及空气新鲜,采用湿式清洁、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等方法每日消毒病室。②床单及使用物品及时更换。③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闭式暖箱,坚持每周彻底消毒1次,暖箱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每天用消毒液毛巾擦拭暖箱,保证患儿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④早产儿的皮肤柔嫩,角质层很薄,受压时间过长或受大小便等污物的刺激易破损引起感染。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给患儿擦洗1次,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清洁,如患儿皮肤上胎脂较多,可用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擦去。坚持每2h翻身1次,并轻轻按摩受压皮肤。⑤每日脐部护理,有炎性分泌物时,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再用75%乙醇擦净。避免大小便污染。⑥尿布潮湿及时更换,每次换尿布时,先用温水擦净,再用护臀膏擦臀部,防止红臀发生。⑦每次接触婴儿前,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双手,感染及带菌者应调离早产儿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⑧静脉穿刺前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2.3精心喂养。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3h挤一次),然后将挤来的奶喂婴儿。用奶瓶喂奶时,孔眼不宜过大,否则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呛咳,甚至发生窒息。但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费力,引起疲劳。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使用套有橡胶管的滴管喂奶。喂养时要有耐心,喂完奶后,可让婴儿侧卧,这样即便是吐奶也不容易呛咳,能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人性肺炎或窒息。对无法实行母乳喂养的,可选择早产儿配方奶。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并伴有胃排空延迟的患儿常采用持续胃管喂养,在使用该法时,必须保证胃管的正确位置,加强巡回观察,并检查胃残余量。

2.4婴儿抚触。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施以轻柔的。在国内及国外均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患儿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可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3]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抚触要确保房间的温度适当,一般保持在20-30℃,另外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选在宝宝吃饱后1—2h清醒时为佳,不要选在吃饱后、饥饿时或想睡时。

3体会

早产儿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差,由于新生儿在母体内,突然转变为独立生活,机体内外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兼之各种生活机能尚未成熟,各种外界不良因素都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做到对早产儿进行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合理喂养,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感染,无为患儿提供一个安全有效地环境,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