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范文第1篇

《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要具备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释问题”。在高考历史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在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平时学习、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一、准确阐述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在平时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误,在阐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性的问题。如: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一些学生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结束了封建制度。而君主专制是政体,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思想上的等等,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学生却混为一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中:

第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含义又不同,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第二,完整归纳历史概念的内容,运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如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但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需要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史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用口语,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缺乏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多用历史学科语言解答。

例如:(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状况,要求对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中国封建时期农业经济的特征进行概括描述,通过调动、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要求的时代特征描述。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铁犁牛耕;③精耕细作;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教师教学中使用学科语言要规范、严谨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轻重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

一、“轻重”概念及轻重理论概述

“轻重”是《管子》轻重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定概念。它最早是指金属货币分量的轻重,后来渐变为价值大小即贵或贱的同义词,即由表现货币价值的概念演变成表现商品的贵贱的概念。

延伸到轻重理论,其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通过垄断工商业推行经济上的专制主义。正因为这种理论是研究市场上商品供求和物价“轻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封建国家如何利用商品货币的“轻重”变化,对商品货币流通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故称之为轻重论。

二、西汉武帝时期轻重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

轻重理论早期最深入的实践运用要追溯到汉王朝时期。它直接指导了桑弘羊主持的经济改革,有力地扭转了汉王朝财政收入不足的局面,促成了汉朝的鼎盛发展。当时桑弘羊对轻重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整顿和发展盐铁官营。盐铁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汉初在“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盐铁生产放任。到了武帝时期,为解决财政不足问题,桑弘羊呈诸武帝批准,对盐铁官营进行整顿。他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区主管各郡国的盐铁、均输,代表朝廷贯彻和执行有关经济政策。在整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盐铁官营事业。从此,盐铁官营以更大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

第二,推广均输。试行地区以赋税形式交给政府的物资,定为一向由工商奴隶主运往外地销售的那些土特产。上交后有多余的,由政府收购,由均输官将其运往贵价地区出售。朝廷所需的物资则用钱到价钱低的地方购买。这种办法既克服了贡输中存在的中途损耗、运费高昂等问题,还限制了工商奴隶主的投机活动,又使国家获得商业利益。

第三,实行平准。平准就是政府在京师和各商业城市进行商品买卖,“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成功,在京师设“委府”(商品仓库),贮存大量商品,作为调节物价的后盾。

桑弘羊实行的这三项政策,进一步打击了工商奴隶主的掠夺和兼并活动,使封建国家占领了主要工商业阵地,促进了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制的经济基础。而又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源泉的充裕。国家呈现“民不益(加)赋而天下(国家)用饶”的繁荣景象。

三、从管仲时代到桑弘羊轻重论呈现出的新特点

从管仲时代到桑弘羊,轻重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的同时,也经过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从而不断呈现出与《管子・轻重篇》即前期轻重理论不同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心不同

前期轻重论认为,货币和粮食是封建王朝控制全国经济,夺取“轻重之势”的关键。但是,这种把货币和粮食视为重心的思想,并不完全适用于封建国家经济管理实践。一方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二者的轻重变化对国计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封建国家人为地制造货币流通量的时多时少,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落,以操纵物价,谋取暴利,必然会引起市场活动的严重混乱,引起国民经济的剧烈的震荡,其结果弊远大于利。历史上,汉武帝几次在货币上做文章,实行货币减重。但事与愿违,却方便了富商们浑水摸鱼,是个严重的教训。另一方面,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尽管在西汉时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商品交换在整个封建经济中仍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很小比重的粮食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

鉴于封建国家通过垄断货币来掌握粮食并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故而,桑弘羊把国民经济管理的重心转向盐铁、均输和平准,以达到控制工商业,打击富商,增加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

(二)对盐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实行全面控制

前期轻重理论提出的“官山海”,主要是对盐铁的流通方面加以垄断,通过盐铁专卖,增加财政收入。他们不主张封建国家直接控制和经营铁的生产,而是提出与私人三七分成。

桑弘羊的盐铁官营,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进一步发展到干预和控制盐铁的生产过程。当时工商业中的奴隶主残余势力,不仅在盐铁的流通方面采用奴隶制经营,而且驱役大批奴隶,从事盐铁生产,而封建国家垄断经营后则用“发征”、“更徭”等徭役取代了奴隶劳动。这更彻底的铲除了奴隶制残余,使封建生产不仅在盐铁的流通领域,而且在生产领域均取得统治地位。桑弘羊的官营盐铁工业,还是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生产,人力、物力、财力都有较好的保证,有雄厚的资金和齐全的生产设备等,因此官营盐铁工业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起私营有更大优越性。

(三)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前期轻重论虽然提出了调节物价的要求,“贵贱可调”,以打击富商巨贾的投机活动。但是他所着重分析的是封建政府如何人为地造成物价的涨落,掌握时机,贱卖贱卖,以增加国库收入,稳定物价毕竟居于次要地位。

桑弘羊的经济改革,实质上也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产品,增加财政收入。但是,他比较重视稳定物价,保持市场上商品供求平衡。即使对盐铁这样为广大人民所必需的东西,也不任意加价,而是主张平价销售。更重要的是,桑弘羊建立了平准机构,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使“万物不得腾涌”。同时沉重打击了富商豪民的不法投机活动。他关于平衡物价的改革为封建政权经营商业,获取巨额盈利,提供了更稳定更充分的基础。

(四)在国民经济管理中,比较注重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搭配使用

《轻重篇》极大夸大了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作用,认为借于号令,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实际上在前期轻重论中,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并没有很好结合。

桑弘羊担任经济领导职务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在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把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主要是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桑弘羊取消了告缗令,盐铁、均输等方面的经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桑弘羊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和法令的权威作用,采用行政命令、规定等强制性手段,垄断工商业,有效地实现了西汉王朝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四、以古鉴今,轻重论的演进对我国当今经济管理实践的启迪

轻重论在汉武帝时期经过桑弘羊的充实和推广,已扩充为包括轻重之势、轻重之学和轻重之术的封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他还提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轻重论,因为“时世不同,轻重之务异也”,“轻重之制导,而利害之分明也”。轻重论虽然不可否认地存在一定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对今天仍有启发。认真剖析轻重论的思想内核,对我们当今的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国家的有效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轻重理论的实质便是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轻重论者也论证了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首先,宏观调控是平抑物价、富国富民的需要。“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余。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同时,也是消除贫富对立,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最后,轻重理论者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是减免百姓赋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措施

第一,轻重论要求封建国家掌握流通手段――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也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从而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轻重论主张国家掌握货币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现代经济保持货币稳定也有类似意义:首先,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和换算手段,便于企业换算成本和盈亏,有利于国家测算和确定主要经济比例,促进经济协调增长;其次,为商品交易提供稳定交易手段,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顺畅流通;再次,提供一个有效的支付手段,组织国民收入再分配。

第二,轻重论主张封建国家对盐、铁实行集中控制,实行国家经营,依靠官营工商业控制市场和物价。在现代社会,国家必须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及某些重要行业加以控制或垄断,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国有经济,以此确保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

第三,轻重论主张国家通过高价收购来调节供大于求的商品的供求关系,用低价抛售来抑制求大于供的商品的价格的飞涨。现代经济中,这同样是政府影响和干预市场价格形成和价格水平变动而采取的一项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例如,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在粮食收获季节,我国政府总是要求固定价格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在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较大时,通过政府吞吐储备的农产品缩小市场供求缺口,稳定市场价格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名著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晓雷.中国经济思想史[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郑学益.经世济民:与思想同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概念;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概念包含历史知识概念和历史理论概念。历史理论概念是对同类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加强历史理论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论概念,进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因而历史理论概念教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学生如何理解抽象的历史理论概念?通过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来实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这可以通过历史再现教学来实施。历史再现教学的实施能以文字材料、视听辅助手段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运用历史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内涵,从而出色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概念,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他们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如何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本课的历史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概念,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问题本质和自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针对此问题,我校初中历史备课组老师进行了以下探讨研究。

一、分析教材,提取历史概念,进行理论学习,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 集权制度”的概念

本课与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都是有关秦朝的历史,第13课重在了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灭亡的历史进程;本课重在突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教材内容分为为四个学习子目:一、“废分封,立郡县”,二、“车同轨,书同文”,三、御匈奴,筑长城,四、焚书坑儒,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军事、思想等方面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了阐释。

其中第一子目包括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机构郡县制度的建立,这是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涉及到的历史概念不仅有“中央集权制度”,还有“君主专制主义”。完整地理解“中央集权制”和“君主专制主义” 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含义 ,各项措施与建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关系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定义这两个历史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大家通过查找资料,进行斟选讨论后达成共识,给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中央集权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将国家统治权利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履行各项职责。“君主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皇帝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特点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二者联系十分密切,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但二者又是不同的,不仅内容不同,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也先后有别,中央集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专制政体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确立,到秦汉已经趋于完备而形成前所未有的皇帝独裁制度,为后代王朝所承袭直至清末。

二、分析学情,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思路,通过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历史概念

初一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但是对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很感兴趣(古代史历史故事比较多)。本课是在学习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秦朝的短暂历史和秦始皇的业绩与暴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史实,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本课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历史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应用本课历史知识引出这两个概念呢?第一次设计教学思路时,我们从课题《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入手,由执教教师直接解释中央集权的概念,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思想方面对这些措施进行总结归纳。但有老师提出异议,这两个历史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很陌生,是学习的难点,如果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效果会更好。经过多次商讨之后,大家达成共识,决定通过创设历史情景,以西周分封制的一段史料来引入新课,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创设历史情景。史书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第二步,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第三步,这一战乱局面的出现给秦朝带来了什么教训?最后水到渠成的过渡到新建立的秦朝,为统治辽阔疆域,应加强中央权力,限制地方权力,又衔接了本课学习内容:秦始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引入新课完成后进入新课学习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提取历史概念,成为教学设计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吸取第一次教训,我们首先考虑到学生应该储备一些历史知识,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理解历史概念。于是课文的第一子目由学生先看课本,再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秦始皇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皇帝制的确立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秦朝的一切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都集中在他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从这一历史知识中引导学生提取了“君主专制主义“的历史概念。

为帮助学生理解“君主专制主义“的历史概念,教学设计中加入播放《秦始皇》主题曲,让学生从歌词“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中体会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在中央设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国政。介绍他们的主要职责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三公都由皇帝任免,都对皇帝负责,国家大事都由皇帝来决定。学生再度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君主专制主义“的历史概念

3.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秦始皇废除西周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成36个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郡守、县令都是由朝廷任免,都向中央负责。学生理解郡县制后将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对比,看下表:

说说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什么不同?

最终突出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皇帝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了中央。

4.解释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透过课本《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皇帝成为最高领导者,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构成中央政府,直接对皇帝负责,郡、县是地方政府,受中央管理。最终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步理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概念,就是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中央,用这样的一套制度来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套制度就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讨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

(1)有助于中央对地方控制, 巩固了全国的统治;

(2)权力集中,便于皇帝专权;

(3)此后的历代王朝基本沿用了这种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至此,通过第一子目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概念这一教学设计圆满完成。在二、三、四子目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孔虚经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和“焚书坑儒“的视频片段顺利的完成了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军事方面、思想方面建立中央集权措施的教学设计。

三、观察课堂,反思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只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这包括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声音。教学设计时,大部分老师都认为第一子目中涉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概念学生难以掌握,其它三个子目应该不会有问题。但事与愿违,引课时当执教教师抛出西周分封制的问题时,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很快参与课堂学习中,表情兴奋,主动回答,充满了自信。学习第一子目时,学生也通过课堂储备的知识,顺理成章的归纳出了秦始皇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在建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理解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概念。尤其在播放《秦始皇》主题曲时,学生更是兴奋不已,纷纷从歌词里面寻找并体会皇帝的权力之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这节课的课堂观察,引起了我们对初中历史概念教学的思考。概念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将信息整合进综合的、复杂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历史概念教学应该是一个促使学生主动的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应该是由教师简单传递客观而确定的定义的过程。历史概念是抽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对初一学生来说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史实;知识的迁移;生活中学生能接受的事例以及教学辅助手段来阐释概念,历史概念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历史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总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他们得出认识和结论创造条件,通过历史知识的掌握构建起历史概念。教师的“语言魅力”是调动学生感官的调味剂,浅显易懂的语言,适中的语速,风趣幽默的对比(语言表述必须准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达到对历史概念理解有效途径。不仅历史概念教学如此,其它历史知识的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达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以上是我校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浅显尝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进行这样的探讨,以期促进我校初中历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年.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2.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范文第4篇

即便就世界范围来看,档案馆事业都称得上是一项既有极其纵深的历史、又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事业。对于档案馆的性质和功能把握,人们似乎已成竹在胸,而有时又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然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却无时不在地影响和制约着档案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笔者在深入档案馆进行实际调研,以及学习借鉴国内外有关档案馆的著作、论文等的基础上,就档案馆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技能中的重点问题作了较系统、全面富有创新的探讨。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档案馆的属性和功能

档案馆的属性和功能是档案馆学乃至整个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虽然较为抽象和枯燥,但对其的认识与把握,又和对档案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利用等一系列具体、生动的问题的认识与把握息息相关。探究档案馆的属性和功能,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一)档案馆的属性

属性为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本题分别就档案馆的一般属性、本质属性及多重性进行了分析。

笔者认为,社会性、服务性、文化性、政治性、行政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学术性是档案馆的一般属性。一般属性虽然不能使档案馆和其他社会机构完全区别开来,但对它的研究是认知档案馆本质属性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档案馆工作走出单一天地,开阔视野,广收并蓄,吸纳、借鉴社会上有相同禀性机构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通过收集、管理和利用对本地区或国家具有长期和永久价值的档案,为当今和未来的社会各项事业提供服务,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研究和正确把握档案馆的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在档案馆工作中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抓住主要矛盾,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更好地履行职责。

由于档案馆是个复杂多样的事物,它也存在属性上的多重性。多重性体现在:收藏性和利用性统一、行政性和学术性并重、政治性和文化性共存、开放性和封闭性结合、现实性和潜在性同在。分析、把握档案馆属性上的多重性,有利于提高我们辩证、全面地看待档案馆工作。

(二)档案馆的功能

功能,即功效、能力,是事物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产生的有利的作用。本题将档案馆的功能分为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并分别作了阐述。

收集、管理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馆的自然功能。它是由档案馆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其并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正确把握档案馆的自然功能,有助于我们在档案馆工作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是相互连结、不可分离的。自然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功能是自然功能的延伸和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外在实现形式。笔者认为现代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功能、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功能、资治襄政功能、繁荣科研功能、发展经济功能、推进民主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和休闲消遣功能。正确认识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档案馆的性质和工作原则,也有助于避免档案馆功能开发上的单打一,从而完整、全面地发挥出档案馆的作用。

二、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批判和借鉴

即便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算起,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也早已存在和发展了三千多年,而其中的两千多年又伴随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生与死。因此,研究当今中国的档案工作,是不能不探究我国封建档案工作的特征的。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

研究我国封建档案工作,当然要联系我国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历史特点。本题首先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二)我国封建社会的几种主要档案

在封建社会里,以帝王为首的统治者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使其上下沟通,运转自如,必然在官僚机构内部设置一些辅助性工作,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便应运而生。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档案也从内容和成分上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几种与专制制度密切相关的记注档案、谱牒档案、户籍档案、律法档案、甲历档案等。

(三)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中国古代的档案工作可谓光彩照人,但由于封建档案工作是植根于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和专制政治之中,统治者的长期钳制和社会制度的严重影响,使得我国封建档案工作呈现出了御用性、封锁性。僵化性、垄断性等特点。

(四)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历史贡献

中国封建档案工作对于铸造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它本身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很有长期特色的组成部分。本题提出中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历史贡献主要有六方面:第一,最高统治者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由中枢机构直接统辖;第二,把档案的搜求积累当作长治久安的大事;第三,中央档案库是皇家的重要建设;第四,以严酷的律法保护档案和档案工作;第五,档案管理讲究章法;第六,档案利用备受重视。

三、档案馆文化论

文化的讨论从来就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题从分析文化概念入手,探讨了档案馆文化的定义及其分层把握问题。

(一)文化的定义及其系统结构

虽然文化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人们对文化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承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当然,也有学者依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将文化确定为大、中、小三层含义。“大文化”涵盖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概念的哲学涵义;“中文化”多指精神层面,类似前面的狭义文化;“小文化”则是特指某些专业领域和部门,比如国家文化部管辖的团体,这是一个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概念。

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按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系统结构可以描述为五万面:第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头脑、精神支柱。第二,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第三,科学是文化的脊梁,是构成文化知识内容的最坚实的支柱,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第四,文艺是文化的血肉,文学艺术使文化有血有肉,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和内容及丰富的情感。第五,新闻出版、信息咨询事业和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事业是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神经网络和大动脉。

(二)档案馆文化的定义

所谓档案馆文化,笔者认为实质上指的并不是档案馆馆藏和档案馆设施等物质实体,也主要不是指档案馆学理论方面的精神产品,而主要是指包含在档案馆馆藏以及馆藏衍生品中的精神因素。档案馆文化消费属于发展文化消费。档案馆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档案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第二,档案馆文化服务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第三,档案馆文化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市民社会;城市市民社会

一、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

要对古典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市民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就不得不先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比较。

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指的是古希腊诸城邦国家和古罗马城邦国家的统治部族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组织样式。简言之,古典市民社会是由市民组成的城邦共同体社会。市民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市民,而不是人口和城垣。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城邦本来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这里的市民指的是那些与城邦政治共同体相关的特定身份和资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切不可把市民简单理解成居住在城邦内的所有人或者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之所以这里的市民不是指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那是因为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包含奴隶,而奴隶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自由的,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那么为什么市民不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呢?因为自由人中的妇女和那些不属于或未被纳入统治部族内部的成年男性是不具有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古典市民社会中的个体要想成为市民,那么他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个重要条件,即拥有一般自由人所不具有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权利。

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指的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复兴了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制度和思想精华,并对近代市民社会的诸多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这是市民社会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哲学界对此阶段却鲜有研究。而对此阶段对近代市民社会的影响更没有作出应有的重视。那么,这个时期市民社会的主体——市民指的又是哪些人呢?可想而知,到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商业经济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之而起的商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自由人将会要求获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这些人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并最终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成为新的市民。因此,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的市民阶层除了封建庄园的奴隶主以外,还包括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重要信息:一是在这两个时期要想成为市民就必须是自由人,而且这些自由人还应该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到了中世纪,市民的群体加大了,融入了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为将来近代市民社会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在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含义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后,下面将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各自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做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由此可见,市民社会主要属于经济方面的概念。有鉴于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对各自时代市民社会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是在爱琴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古罗马文明又是在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的殖民地文明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两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铁器制成的生产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产生了比较多的剩余产品。而与此同时,家庭成为了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导致个体对原始共同体的依赖性大大地降低。另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作物,大部分的地区都种植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部分地区还可以种植豆类和大麦粮食作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社会中不同地区具备了交换的条件。因为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之间,以及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之间可以进行交换。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家庭与家庭、氏族与氏族,以及他们与周边部族之间都要进行大量的产品交换。加上古希腊古罗马都处于地中海商业贸易的优良位置,由此就促成了发达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现象。还有就是,在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古罗马发生了部族之间的战争。这就导致胜利者和被征服部族的混同,以及原有部族与新来部族的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原来纯粹自然形成的部落组织受到很大的破坏,血缘因素占据的地位遭到削弱,随之而起的是地域因素地位的不断增强。由此,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血缘关系的被削弱,使原来属于公社的土地逐渐被家庭所拥有,并且家庭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剩余的集体土地演变为城邦的公地。这种独立的家庭私有制,对确立私有家庭之间独立、平等的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大多数平民取得了相应土地的完整所有权,也就摆脱了通过氏族共同体对贵族和早期王权的经济和人身依附,在经济上获得了与贵族阶层相平等的地位。最终,这些平民就成为了前面所说的市民。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随着外族入侵的减少,西欧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复苏,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复兴。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得货币代役租部分取代了实物和徭役代役租,使得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获得了外出做工的机会,这就使手工业者在经济上获得自由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庄园主允许手工业者外出做工,这就为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提供了事实上的可能性。这些外出和逃离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不甘做农奴,于是也定居于城市,加入了新兴的经济关系和社区,使得城市成为自由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中心和独立的社区。这样,一种新兴的经济关系就形成了,即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主平等的经济关系。新的经济关系必然要求城市建立自身的政治制度。于是,城市中的市民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又具有了政治权利,最终成为前面所说的市民。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形成这两个时期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的发展凭借的是家庭私有制的产生,而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凭借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三、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

由前文可以清楚地知道,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以及形成的经济条件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下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不同经济特征,并在分析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特征。

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在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这种私有制经济以彼此独立的市民的家庭为基本单位,虽然家庭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是这些家庭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城邦这一共同体。在这种私有制经济中,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得到了确立,同时他们对他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私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的公共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也得到了确立。有必要指出,这里的城邦共同体与之前的那些被私人人格化的封建个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是不相同的。这里的城邦共同体在事实和观念中都被看作是经济人格彼此独立和平等的私有者联合体,是共同的保障和事业。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被私人人格化了,私有者成为了共同体实体的附属物。因此,一般私有者也不过是这个国家君主的附属物,是他们的子民,没有作为共同体的共同主人的资格和观念,有的只是服从的义务。这个时期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家庭、村落乃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生活。而处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时期的人们则是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且都在努力地去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 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中的人们,由于只有家庭、村落甚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而没有政治共同体,因此无法过上幸福而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人们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并自愿组成政治共同体时才能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社会在经济方面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时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这一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当时封建庄园那种依附性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它指的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在这里,本文将把这种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前文提到的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在这两种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农民和手工业者是依附于封建庄园领主的,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在新兴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与被依附的情况。另外,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的群体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同样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新的经济关系及理念的作用下,城市居民从一开始就追求按平等参与的原则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某种全体市民共同争得的由帝王或教俗贵族授予的特许状以及缔结的共同誓约为法律根据,依法进行政治和公共利益结合的政治实体。另外,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自治共和的原则建立的,这就为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前面两段的对比分析可知,古典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明的城邦共同体。而中世纪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形成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共和为原则的政治共同体。

至此,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和比较,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为今后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特别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第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菅从进: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论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