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改良方法;苏打盐碱土;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5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2- 0055- 03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300×104hm2,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渍土集中分布区之一[1]。盐碱类型以苏打盐碱化为主,呈强碱性反应,代换性Na离子百分率(ESP)较高,对作物危害更大,出现不少的斑状光板地类型的重度盐碱地,所占比例高达总面积的41%以上[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过度开垦、超载放牧的影响,土地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严重危害着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3]。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改良剂的研究作了一些报道。Kazanskii等人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性质和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4-5]。王宇 等[6]研究表明,苏打盐碱土添加硫酸铝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王文杰 等[7]选择聚马来酸酐和聚丙烯酸对松嫩平原内陆盐碱土进行了改良试验。李取生[8]等施用TC-1号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1年后,耕层土壤溶液钠离子浓度降低26.2%~39.9%,土壤渗透性增强,团聚体增加120%~150%,水稻单产提高10.8%。这些方法对于改良盐碱土、保证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成效。本研究采用有机废弃物等作为土壤孔隙改善剂,通过改善盐碱土交换性钠含量,降低土体pH值等相结合的方法,试图综合改良盐碱地,旨在为苏打盐碱地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取生,庞治国,宋玉祥.加快立法进程,治理吉林西部盐碱荒漠化[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2):53~55.

[2]李取生,裘善文,邓伟.松嫩平原土地次生盐碱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8,18(3):268-272.

[3]王春裕,王汝镛,张素君,等.东北苏打盐渍土的性质与改良[J].土壤通报,1987,18(20):57-59.

[4]K S Kazanskii, et al.Predicting Key Polymer Properties to Reduce Erosion in Irrigated Soil[J]. Adv Polym Sci, 1992, 104: 97-133.

[5]M J Long,F S Zeng.Review on the Study of Polymer Soil Amendments[J].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0,31(5):199-202.

[6]王宇,韩兴,赵兰坡.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50-53.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范文第2篇

1、盐碱地种稻概述

1.1 盐碱地种稻

盐碱地种稻是指在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地上进行水稻种植。

1.2 盐碱地分类

盐碱地可以分为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度盐碱地。轻度盐碱地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出苗率80%左右;重度盐碱地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介于二者中间为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1.3 盐碱地改良注意事项

注意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造成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

2、盐碱地改良方法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盐碱地改良和利用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物理改良、水利改良、生物改良和化学改良为核心的四大治理体系。在此主要就灌溉洗盐、整地改良、合理培肥等方面进行论述。

2.1 灌溉洗盐

通过灌水措施使土壤盐分溶解、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同时要加台土地平整,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2.2 整地改良

要深耕深翻、适时耙地。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适时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2.3 合理培肥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机无机相结合。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对盐碱地采取绿化措施,种植耐盐碱的植物,能够起到很好的培肥土壤作用。

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很重要,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耐盐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陛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

3、盐碱地改良种稻的实践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杜蒙、林甸等地实施了盐碱地改良种稻项目,初步探索出了重度盐碱地改良种稻的处理方法。

3.1 解决盐碱地育苗问题。选择耐盐碱的水稻品种,实行客土育苗,大棚大钵体培育带蘖壮秧,提高水稻的耐盐碱能力,育苗用水为深井水。

3.2 解决盐碱高问题。一是水利措施。灌排相间,单排单灌,并增设强排泵站,便于洗盐碱,防止暴雨内涝,及时排除明水;二是改良土壤。大量应用牛粪等生物有机复合肥、盐碱地改良剂、沸石粉、稻壳粉等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采取秋翻地,通过冬季冻融交替,提高洗盐排碱效果;三是酸化措施。水稻生长关键阶段用稀硫酸调整PH值,排水后施酸调整,减轻危害。

3.3 解决本田盐碱危害及肥料固定问题。主要采取有机、生理酸性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盐碱地专用肥,大颗粒缓释肥料,增施磷肥和锌肥。施肥方法主要采取少施肥、勤施肥、叶面肥等相互配合。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栽植;土壤;问题;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严重,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显的体现,可是,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由于土壤中的问题,导致了园林绿化需要特别的养护,给养护和管理过程增大了难度,有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并不是养护和管理有误而导致的,很大一方面就是由于土壤因素,因此,一定要对土壤有深入的了解,找出土壤中存在的不利于园林栽植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来提高园林栽植和植物生长的质量。

一、我国城市主城区园林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城市土壤殊的一种,园林土壤和其他土壤有明显的区别,它主要的成分是客土,有很多的成分是添加物和外来土。在我国大多城市主城区内,园林建设所使用的土源十分复杂,土层中有很多的生土或疆土,也有不少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加上人们长期的生活活动,导致土壤结构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缺乏养分,导致主城区园林主要存在了以下问题:

1、土壤偏碱

我国大多数城市园林土壤偏碱性,PH值介于7.0到8.5之间,其中还掺杂着一部分PH大于8.5的强碱性土壤,这对于山茶、桂花、杜鹃等喜欢酸性的园林植物非常的不利,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

2、土壤缺失养分

城市主城区园林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建筑剩余土壤、山地土壤等,这些土壤有着重要的特点就是营养缺失,土壤中所含有的氮、磷和有机物质普遍较少。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市有五成以上的土壤缺乏有机物质,有四成左右的土壤缺乏有效氮,有六成左右的土壤缺乏有效磷。

3、土壤的物理性较差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时,非常容易致使大量的岩石和工程垃圾掺杂到栽植土壤里,使土壤中含有很多的水泥、石灰、碎石等杂质,如果不能将这些垃圾清理掉,将会使植物的新生根难以生长,甚至可能引发植物的枯萎。我市栽植土壤有偏高的容重,加上行人踩踏、施工压轧等原因,导致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结构,因此,土壤物理性差也是一大问题。

二、我国城市主城区园林土壤的改善对策

1、偏碱土壤的改善对策

1.1 化学方法

第一,离子中和法。离子中和法在改善偏碱性土壤中经常被用到,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的改良。此种方法的本质是将土壤里含有的碱性例子利用强酸根离子加以中和,从而使土壤的碱性得以降低。柠檬酸、硫磺等,都可以加以利用,目前,这种化学方法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改良效果。

第二,施用有机肥法

由于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将土壤中的碱性进行中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施用有机肥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碱性情况,不仅可以中和土壤碱性,还可以起到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因此它具有非常强的的螯合能力,因此,这几年来施用有机肥的方式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青睐。

1.2 工程对策

利用穴土置换的方式,也可以对土壤的现状进行改良,不过,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小面积、局部碱性土壤的改良。在开挖栽种园林植物的栽植坑时,可以将树坑适当的放大,在进行栽植工作之间,可以在树坑里放入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偏碱性栽植土,这样,植物栽植周围的土壤酸碱性就会得到改善,使树木的生命力得到维持,与此同时,树木生长时对于碱性的抗性也会逐渐提高。

1.3 生物对策

一些园林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碱能力,如海桐、木槿、柽柳、石榴、栾树、椰树、仙人掌、康乃馨等。这些园林植物都能在 pH 值 7.5~8.5的碱性土壤中生长发育。对于 pH 值 8.5 以上的强碱性土壤,因为其高碱性对土壤水肥平衡和园林植物生理代谢的强烈影响,对这些耐碱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危害,应该先改良再栽植。②栽植绿肥植物。一些绿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碱性物质,同时又能在其根部分泌酸性物质以及其根瘤腐化后能在土壤中残留酸性物质。因此,栽植绿肥植物能达到降低土壤酸碱性的目的,可以用作碱性土壤生物改良的绿肥植物有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苜蓿等。对于新建设的单位、公园、小区等绿地,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改良。

2、养分不足土壤的改良措施

2.1施用有机肥

除了上述两种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施用生物肥料的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例如,我们可以将草炭、煤炭、鸡粪等添加进土壤中,使土壤的土质变得疏松,使土壤的透气性达到植物生长的需求,这样,植物就不会出现根部坏死的现象,这对于园林土壤的改善而言,是十分积极的一种对策。

2.2化学肥料培肥

作为补充土壤养分的一种手段,化学肥料的施工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经常使用化学肥料培肥,非常容易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容易使土壤发生板结,从而使土壤环境受到影响,这对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测土配方施肥是解决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的有效途径。一种方法是测土施肥:先化验土壤,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再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计算出一个经济合理的施肥量,这是最科学、准确的施肥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配方施肥,配方肥是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特性配制化学肥料配方,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选用适合的配方,这种方法虽没有考虑土壤的状况,但也算相对合理。

3、物理性质差土壤的改良措施

第一,清除砾石和建筑垃圾 。很多栽植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砖块、玻璃、石灰和水泥,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清理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利用机器在土壤表面翻耕,找出土壤中所含的大块杂质,来清理建筑余土,使土壤成分尽量保持在干净、整洁的状态,有必要的,可以实施重新换土的方式,利用工程措施来改善土壤问题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防止压实。在进行绿地平土与植物栽植时,利用人工回填与驳运的方式,可以将机械作业减少到最小,防止土壤被压实。同时,为了保护绿地土壤,一定要禁止认为的踩踏。

第三,有机物覆盖。利用草叶、树叶、花朵、树皮等废弃有机物进行覆盖,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有效改善,还能改善环境压迫对于土壤所产生了一些不良因素,同时,还可以起到装饰、防尘等作用。

第四,利用透气水材料。为了改善乔木植物的根部透气性,我们可以采用防止人工透气管的方式,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塑料管用无纺布包裹两头,空档处填满珍珠岩,放置于树木根部,管长以从园林植物根部至地表为宜,人为地在土壤中营造出透气空间,从而使园林植物的根部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

结语:总而言之,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土壤是其中一个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对于土壤中那些不利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不可置若罔闻,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入手,来真正改善土壤成分,保证园林绿色植物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菊芳,方海兰,项建光,等.加强园林土壤质量管理确保上海园林绿化建设质量水平[J].上海标准化,2012(6):53-54.

[2] 陈修富.园林土壤及其管理保护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 ,2012,24(2):59-62.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盐碱地;原理施工;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地的绿化是园林工程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尤其在盐碱较重的区域,园林绿化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更加严格,极大地制约了园林绿化的发展。在实际的园林绿化施工中会面临许多技术问题,必须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要做好盐碱地的改良,还要重视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确保植物的存活率以及良好的观赏效果,从而推动盐碱地区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一、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

首先,盐碱地能够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可以使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升高,植物无法获取生长所需的充足的水分,甚至植物自身水分还会从根部细胞向外渗出,导致细胞无法关闭,这种情况下,植物极易干旱枯萎[1]。

其次,盐碱地容易对植物组织造成伤害。在炎热干旱的时节,盐类聚焦表土中的碳酸钠以及碳酸钾会对植物胚轴造成极大伤害,若土壤PH值较高,氢氧根离子会直接伤害植物,植物体内盐量过高会阻碍蛋白质合成,聚集大量中间代谢物,伤害植物细胞。

第三,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在钠离子的作用下,阻碍了植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抑制了磷的转移,植物因缺少营养元素而导致枯萎现象。

第四,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若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的盐度超出了植物的承受范围时,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营养状况以及膜透性都会遭到破坏,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盐碱地园林施工管理方面新技术措施

传统的盐碱地园林施工方法有物理法(包括平整地面、深耕晒垡、松土、大穴整地、灌溉与排水相结合等方法)、化学法(增施化学肥料、施用大量有机质等)以及生物法(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这些方法对土壤的改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不能满足盐碱地园林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许多新的的施工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以下分别从土壤改良、植物种类选择以及养护管理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1、土壤改良方面

(1)隔水层法

盐碱地的土壤中和地下水中的盐分较大,作为改良盐碱土的一项重要措施,隔水层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排灌系统,进行水位控制,使水位保持在不积盐的深度,再进行灌溉淋洗、蓄淡压碱,水会带走土壤中的一部分盐量。此外,还要及时排除涝水,调节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的同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达到土壤脱盐和改良利用的目的[1]。

(2)渗管排盐法

顾名思义,渗管排盐法就是通过铺设暗管让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它是大型盐碱园林改土的常用方法。铺设渗管时采取一级管和二极管结合的方式,采用封闭渗管,并保持渗管水平,水从一级管流入二极管中,最后从污水管排出。在渗管排盐时,将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既能够改良土壤又能防止生盐渍化。为防止水流倒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渗管的埋设深度、间距、纵坡等。

(3)大穴换土法

大穴换土法能够较好、较快地改变土壤盐碱状况,给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在进行大穴换土时,在穴底要铺设一定厚度的鹅卵石,阻止下层高盐水分的上升,在穴面覆盖5至10厘米的中砂,这样随着降雨或灌溉的作用,穴周围的盐分不断得到淡化,而且植物的抗盐能力也随着自身的生长在不断增强,保证植物稳定的生长[2]。

(4)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

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适用于土壤含盐量加高且排水不畅的区域,这种方法绿化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首先,挖掘一定大小的坑穴,将穴的底部夯实,为了防止下层高盐水分的上升,用水泥砂浆做出一个带有排水孔的防水层。再将周围用30厘米高的围墙包围,隔绝周围盐碱土壤;坑的底部填入20厘米厚度的碎石或煤渣,最后将优质的土壤填入到坑穴内,进行植物种植[1]。

(5)大水浇灌压盐法

大水浇灌压盐法是改良盐碱地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浇灌可以冲洗掉土壤中的易溶性有害盐类,灌溉量越大,排盐效果越好。大水浇灌的目的是灌溉压盐,第一步是溶解盐,第二步是以水排盐,第三步是减小土壤含盐量和淡化地下水。通过大水浇灌压盐能够为植物的培育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植物种类选择方面

盐碱土壤的类型有多种,各类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也有所不同,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之前,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该地区盐碱化程度,进行详细分类,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1)乡土树种

由于乡土树种在当地环境下生存多年,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因素、土壤条件和气候因子,生命力比较顽强,所以乡土树种是盐碱地园林绿化的首选。乡土树种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盐碱度,还能够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2)特色树种

根据地区盐碱化程度和植物对过量盐分的适应特点,选择适宜的抗盐碱植物。耐盐碱植物分为聚盐植物(通过吸盐来改善土壤)、泌盐植物(能够从严水利吸收水分而将盐排出体外)和不透盐性植物(适合盐渍深度较强的土壤)。

3、养护管理方面

(1)科学合理的浇灌

合理的浇灌既能保持植物水分充足又能避免返盐返碱,在高温季节,要保持植物根部和叶面的湿度,降低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根据天气和植物生长状况科学浇灌,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每次浇水必须浇透。植物第一次种植后灌溉一次,之后浇灌周期为七至十天浇两次[2]。

(2)使用盐碱地改良剂,降低其pH 值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有酸性物质和含钙物质,酸性物质通常为硫酸亚铁,中和土壤中的碱,有效降低土壤PH值,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的板结。在进行小面积的改土时,可以用食醋等有机酸,既能中和土壤中的碱,又能避免土壤板结现象的产生,并且提高植物抗病害能力,刺激植物生长。含钙物质有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由于钙离子能够替换土壤中的钠离子,进而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3)增施有机肥,

盐碱地土壤板结、贫瘠、性冷,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施加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减植物生长所需养分,还能够产生酸性物质,降低土壤碱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提高植物成活率[2]。对于保肥能力差的地区,要进行多次施肥,并混合一定量的麦糖,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园林建设水平。

5、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生长过程的松土、除草、除虫工作必不可少。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效避免盐分上移和返碱。除草可以防止杂草与植物争夺阳关、养分等,提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减少养分的损失。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把握病虫害出现的规律。在发生危害前,将病害虫控制住,以免蔓延。

此外,还要对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和防风防寒工作。定期的修剪不仅能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达到美化效果;在寒冷的冬季,要做好防风防寒工作,如乔木搭设风障,树干缠绕塑料等,并且对设施进行加固,以免设施破坏后失去防风寒作用。

三、结束语

盐碱地地园林施工管理方面新技术措施的引入十分关键,所有土壤的改良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要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灌溉、排水、排盐、换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后期还要做好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使盐碱地园林绿化工程具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改善土壤碱性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盐渍危害,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1.农区耕地土壤退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对耕作土壤的物理性状及肥力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可导致土壤退化,甚至被迫弃耕,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因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影响而弃耕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2.降低作物产量,形成低产田

土壤盐碱化是对农作物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盐碱对作物的危害是通过土壤溶液直接危害作物细胞,影响作物正常的吸收和代谢机能。

3.造成绿洲野生植被的破坏

灌区内,人们为了保证耕地土屋中盐分得到减轻,往往进行大水压盐灌溉,使地下水矿化度增高,而灌区内的夹荒地由于没有灌溉只有蒸发作用,耕地中的盐分较移到荒地中自然植被随着土壤盐含量增加而遭受破坏。

4.危害人类健康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是盐分运动的载体,又是盐分寄存的场所。灌区在引水过程中,盐分也随地表水源不断地输送到农区。如果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则进入灌区的盐分就会积存在耕地土壤和通过淋洗进入浅层地下水中,长期发展下去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水质逐渐恶化,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5.危害人类社会环境

土壤盐碱化还能危害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居民房屋倒塌,自然植被减少,土地日趋荒漠化,风沙大,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二. 灌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成因

灌区土壤盐碱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自然因素是形成条件,人为因素则促进了盐碱化的发展。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2.地形封闭,盐分无外泄条件。3.母岩和母质含盐量高。4.新开垦的耕地土壤含盐量均偏高。

( 二)人为因素:

1.水资源利用仍有许多问题,一起地下水位升高,小于临界水深2.重灌轻排达不到适宜灌排比要求3.上排下灌,灌溉水质恶化4.平原水库渗漏影响仍然很大5.土地不平整,特别是新垦地6.种植作物单一,除了粮食作物外,大部分为棉花,二养的作物苜蓿,绿肥几乎见不到,使土地用养失调7.有机肥使用量减小

三 .土壤盐渍化治理对策

根据灌区土壤盐渍化改良的发展趋势,盐渍化改良治理已经到了以流域为整体,土壤盐渍化治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得综合治理阶段。

(一)以水利改良土壤

从改良效果分析,以水利改良的方式,改良高地下水位引起的土壤 盐渍化的效果依然明显,但是排水,排盐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多样化,有明排,暗排,竖井灌排,生物排水(种树排水)等。盐碱地改良利用,最主要的水利工程措施就是排水。通过排水,一方面控制地下水位,使灌区地下水降到2m以下,使农作物不受高矿化度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排水将高矿化度水排出灌区,把从土壤淋洗到地下水中的盐分逐渐排出,使土壤逐步脱盐,达到改良盐碱地目的。在利用水利改良措施时,应以流域和灌区土壤盐渍化分区为整体,建立完善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坚持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和灌区盐渍化改良三结合的流域总体整治理规划,形成盐碱地合利用与盐渍化土壤改良并存的发展模式。同时,依据流域总体治理规划目标,山区建立配套水库,以水发电,平原在地下水位高处以电提水,降低地下水位的高度。

(二)节水技术具有节水和降低地下水位作用

使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对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十分重要。实施沟灌,,地膜覆盖灌等常规节水和膜下滴灌,喷灌,渗灌,低压管道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采用较现金有切实可行的灌水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灌溉可使作物只得到作物生长需水,而不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随土壤的不断蒸发而降低,可解决因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选的推广常规节水和高效节水技术,加长以节水为恒心的灌区配套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矛盾,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减少地的次生盐渍化。

(三)化学改良措施。

化学改良是针对碱土和苏打盐土采用的一种改良措施。常用的化学改良剂可分为三类:一是钙剂,二是钙活化剂,三是:其他改良剂,实践证明,采用农业,生物和水利改良措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从全局和流域角度建立统一完善的排水,排盐系统。

灌区土壤盐渍化改良要树立全局观,着眼于利于区域性的水盐平衡,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为充分发挥渠系排水的作用,应从全流域考虑,地方与兵团或地区与地区之间各行政单位互相配合,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正确处理上游与下游,地区与地区及农区生态环境与绿洲边缘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流于完善,完整的排水,排盐系统。以或盐碱化二级区为单元,建立统一的排碱渠和辅助排碱渠,通过主干渠把盐碱排放到总体规划的溶泄区。特别对跨流域,跨地县的骨干工程,应建立专结构,统一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请与,整修。

(五) 重视农业改良的利用。

农业改良措施在已形成的盐碱地或尚未形成盐碱化的耕地上,都有很大作用,对有盐碱的农田可起到来加快治理的作用,而对非盐碱地可起到预防作用。在农田内部采用平整土地,合理的土壤耕作,合理的栽培技术,科学培肥地力和其它措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内在的防盐,抑盐条件,不断提高肥力,改造中低产田,建成稳产高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