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急移动 Ad Hoc网络 入侵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004-02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能够在战场、救灾等环境中,提供稳定的应急通信,利用Ad Hoc网络的点对点服务,促使应急移动通信网络,在任意节点之间,构建多跳的通信路径。随着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安全保护成为网络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入侵检测方法,改善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运行环境,进而提高入侵检测方法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服务水平。

1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防御目标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运行中,要求入侵检测技术具备安全防御的目标。针对入侵检测技术,规划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安全防御目标[1]。首先是可用性目标,当入侵检测技术识别出应急移动Ad Hoc网络内的攻击行为时,此项技术应该处于可随意性的状态,根据网络提供各类型的防御服务;然后是完整性目标,入侵检测技术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提供完整的检测方法,避免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受到攻击干扰,加强应急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的控制力度;最后是安全目标,入侵检测技术保障应急移动Ad Hoc网络,可以达到安全的标准,维护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性。

2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2.1 入侵检测技术分析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应该具备入侵检测的条件[2]。入侵检测能够把控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恶意攻击行为,主动识别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正在入侵或已经入侵的攻击行为,一旦发现网络中有入侵行为,就会提供准确的攻击方法,实时保护应急移动Ad Hoc网络,能够在网络的内部、外部实行攻击保护。入侵检测技术弥补了网络防火墙的不足,具有实时保护的特征,完善了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运行环境。

2.2 入侵检测技术类型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入侵检测技术类型的划分,存有两种依据。第一种是按照应急移动Ad Hoc网络审计数据的来源划分,其可将入侵检测技术分为主机和网络两个部分: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是指入侵检测技术,审计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主机中的相关文件,通过检查主机文件,判断移动应急Ad Hoc网络的运行是否安全;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专门检测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数据流,根据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分析网络是否发生攻击,此时,入侵检测技术保护的是整个应急移动Ad Hoc网络。

第二种技术分类方法,是按照检测方法规划的,表现为三类:误用检测,将已经存在的攻击,记录到数据库内,入侵检测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获取的现行数据,与数据库对比,经过匹配后启动入侵检测方案;异常检测,规范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行为,入侵检测根据安全行为标准实行检测与监督,分析网络运行实际与规范的差异,判断是否有入侵行为;混合检测,综合误用检测与异常检测,提高入侵检测技术的实施效率,避免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出现遗漏的攻击,全面保护应急移动Ad Hoc网络。

2.3 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其系统结构有三类,分别是:(1)单节点式,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各个节点,都配置了入侵检测技术,在每个节点,都实行独立的检测,节点之间不存在相互协作或相互影响的问题,简化了系统结构;(2)分布协作式,入侵检测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设计了,用在本地检测上,节点处的入侵检测,参与全部的网络入侵检测,在协作条件下,落实入侵检测技术;(3)层次式,其为分布式协作的延伸,更适用于应急移动Ad Hoc网络,除了节点以外,入侵检测系统在簇头节点处,既监视节点安全,又监视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全局安全。

3 入侵检测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案例

该文以某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入侵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该案例中,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更为3个阶段,分析为以下几点。

3.1 攻击

应急移动Ad Hoc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入侵检测技术发现了黑洞攻击,在网络的节点处,发生了黑洞攻击,以便入侵应急移动Ad Hoc网络[3]。入侵检测时,黑洞攻击在网络节点上,更改了序列号,向网络中的节点,同时发送攻击文件,在攻陷应急移动Ad Hoc网络时,吸收网络中的数据,形成数据黑洞,导致网络中丢失大量的数据。

3.2 预处理

该案例中,入侵检测技术发现了黑洞攻击,采取了预处理技术,根据网络协议中的流量特征,经过比较后发现了黑洞攻击,处理了4个有攻击特征的节点。应急移动Ad Hoc网络,记录了安全状态下,节点的数据流量状态,入侵检测技术评估4个被攻击节点周围的临近节点,经过比对后,及时发现存在黑洞攻击的节点。

3.3 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在该网络内,识别攻击的能力强,防御的速度快,体现出了高效防御的特征[4]。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多样化的防御方法,实时、全面的保护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性,促使其在使用中,保持高效的状态。

4 结语

入侵检测技术在应急移动Ad Hoc网络中,根据网络运行的安全防御目标,积极落实各项技术的应用,必要时构建安全评价指标系统,专门用于评估入侵检测技术的实践价值,以便满足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需求。入侵检测技术具备全面性的特征,根据应急移动Ad Hoc网络的实际情况,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完善应急移动网络的通信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春晓.移Ad Hoc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 李星星.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网站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时,运维人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做出应急处理,严重地影响了网站的可用性与品牌形象权威性。二是传统的网络运维没有规范化、体系化,导致难以有效管控安全事件处理进度。

2015 年,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事件型漏洞近 2.4 万起,约是 2014 年的 2.6 倍,网络安全威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2016年中国举办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G20峰会,中国正在成为国际黑客关注的目标,尤其是中国政府网站将成为国际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

因此,为确保中国政府网站的安全、高效、可持续运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网站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发现不少网站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高危漏洞5个,中危和低危漏洞16个,网站故障率为20%。由此看来,一些政府单位的相关网站安全性面临较大威胁,如何彻底排查、修复网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现如今做好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建立一套长效的网络安全保证体系是当务之急。

为此乾冠提出部署网络安全应急移动管理平台体系的解决方案。该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网站监测平台、网站预警平台、移动应急指挥三部分构成。实现“监测、预警、服务”安全闭环式管理。

第一步,建立网站远程监测平台。网站监测平台是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监测平台,已广泛用于云平台、网站和金融机构,以云计算和数据集中化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监测方式对网站提供7×24小时实施安全监测服务。

第二步,建立网站安全预警平台。网站安全预警平台是针对网站的漏洞、可用性、篡改、挂马、暗链、坏链、DNS劫持、敏感字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获悉,并依据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

第三步,部署移动应急处置平台。当出现一个安全事件后,为了及时和统一处理,以及跟踪处理进度,可以由网站监测预警平台或者由手机App安全软件生成运维工单,每一个需要处理的故障告警均以运维工单的形式流转,既方便统一指挥和跟踪处理情况,也便于日后的统一总结分析。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网络及信息安全;现存风险;应急预案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技术水平已取得一定进步及发展,社会对于医院信息网络风险应对,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风险应对要求,医院信息网络技术重心逐步向分析现存安全风险及提出应急处理预案转变。我国多数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较为健全,以内外网核心交换设备及天融信网闸为基础,逐一构建涉及放射科、急诊、病房及门诊在内网络系统。其中,信息网络指电子信息传输通道,不止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更是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及传输信息的有力手段。鉴于此,本文针对医院网络及信息安全现存风险及应急处理预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医院信息网络现存安全风险

按风险来源,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可分为网络病毒、黑客攻击、软件漏洞及操作风险。其中,网络病毒可细分为无害型、无危险型、危险型及破坏型,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外在表现性及破坏性等鲜明特点,复制力强且迅速蔓延于信息网络中难以彻底根除,直接威胁信息网络中传输安全性,一旦医疗机构杀毒软件过于落后或更新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加剧安全风险;黑客攻击可分为破坏性攻击及非破坏性攻击,轻者非法扰乱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重者非法入侵信息网络系统盗取重要信息破坏系统内数据,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

一旦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初编程设计科学性不足或缺乏全面综合考量,存在产生软件漏洞的可能性成为黑客等不法分子的利用工具,造成破坏系统及盗取信息等問题,甚至设置木马程序及网络病毒入侵信息网络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或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大大影响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同时,IP协议中非法分子通过预测序列号等方法,可入侵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完成信息盗取及破坏系统等任务。此外,操作风险属于人为因素风险范畴,其产生原因与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旦操作人员操作流程不正确或操作经验不足极易造成操作失误客观上加剧管理难度,甚至存在引入网络病毒的可能性。

2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应急处理预案

2.1重视网络隔离

一般说来,医疗机构网络病毒、黑客攻击及木马程序均来源于信息网络外部,而为了保证医院信息网络安全性,以内网及外网为切入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利用网线接口切换内网及外网,通过设置内网及外网闸等方法,以达到有效隔离内外网切断外网木马程序、黑客供给及网络病毒,进入途径的目标充分发挥保护作用,并且不断扩大成本投入,增设非法入侵监测环节,每日定时检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内多台计算机,排除疑似入侵风险,一旦发现入侵问题立刻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非法入侵威胁数据安全。

2.2完善网络协议

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定期清理信息网络系统设置相同IP地址或相同口令,将IP地址及口令与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中计算机MAC相绑定,避免不法分子冒领IP地址,进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盗取相关信息破坏系统安全性,甚至不法分子冒领IP地址或口令受缺少计算机MAC绑定,无法顺利进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同时,利用静态及动态相结合防护技术纳入授权限制访问等机制保护静态信息安全性,以达到限制不法分子随意查阅及盗取相关信息的目标。此外,通过数据加密等方法或借助RSA加密技术能实现动态加密。

总而言之,医疗机构内部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风险,应急处理系统及健全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管理机制,对于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网络有力协调、明确分工及统一领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并且纳入重大安全事故报告机制能及时有效处理修复相关重大安全问题。

3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伴随社会不断进步及经济不断发展,未来信息化技术以无线网络为主流发展趋势,而如何保证信息网络安全性已成为每一位无线信息网络用户的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人员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立足于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及实际情况,以现存安全风险为出发点,控制不法分子非法入侵系统行为,确保医院信息网络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便捷、优质及快速的网络服务,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赢得社会及患者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飞.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处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8):224. 

[2]李畅淼.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处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1):145-146. 

[3]刘锋,吴东东,姬晓波.医疗网络与外部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方案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96-98. 

[4]姚力,冯娟,蒋昆.医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3(02):58-61.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一、物理环境安全

1、要求运维团队要定时对云平台机房设施、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系统以及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检查情况和处置结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并向办公室方面递交情况说明。

二、网络不良信息事件预案

1、发现网站群中存在不良信息。一是立即对不良信息进行撤销发布处理,第一时间消除不良影响;二是查清不良信息源的出处;三是按照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2、具体流程:

(1)核实发布信息具体栏目,立即将不良信息撤销发布。

(2)打印不良信息页面存档,并上报网站安全保障小组。

(3)如不良信息已造成扩散,应第一时间联系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删除网上不良信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做好舆论引导。

三、网络恶意攻击事件预案

(一)网站被非法攻击。

如发现网站被非法攻击、可能篡改网页内容时,应立即断开攻击源的网络连接,屏蔽攻击者的网络地址,并联系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开展溯源追查,同时报告网站安全保障小组。

(二)网站被入侵。

1、立即关闭被入侵的网站云端服务器,修改网络安全策略及协议、启用云内热备的正常服务器。同时将事件向省厅及省市相关领导报告,并向公安部门报警。

2、对被入侵的服务器进行杀毒及溯源处理,反查攻击者来源信息并暂时屏蔽其访问权限,同时对其他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3、组织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不良影响,避免负面消息进一步扩散。

4、处置结束后,由网站安全保障小组整理事件报告递交省厅及相关领导。

四、系统故障预案

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动防御;网络安全;攻击;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442-02

Design of Network Safety Attack and Defense Test Platform based on Active Defense

WANG Chao-yang

(5 Department 43 Team, Artillery Academy of the P.L.A,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Now traditional passive defense technology will not reply the behavior of unceasing increase large-scale network attac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dvantage of active defense, the article has introduced a kind of design scheme test platform abort network safety attack and defense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active defense, and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ystem from the two pieces of experiment modular abort attack and defense.

Key words: active defense; network safety; attack; defense

目前,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大量普及与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而传统的、被动防御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将越来越无法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攻击方法和手段,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是大势所趋。因此,立足现有网络设备进行攻防实验平台的设计和研究,对于未来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系统功能设计概述

1.1 主动防御技术的概念

主动防御技术是一种新的对抗网络攻击的技术,也是当今网络安全领域新兴的一个热点技术。它源于英文“Pro-active Defense”,其确切的含义为“前摄性防御”,是指由于某些机制的存在,使攻击者无法完成对攻击目标的攻击。由于这些前摄性措施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预防安全事件,因此有了通常所说的“主动防御”[1]。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能够弥补传统被动防御技术的不足,采用主机防御的思想和技术,增强和保证本地网络安全,及时发现正在进行的网络攻击,并以响应的应急机制预测和识别来自外部的未知攻击,采取各种应对防护策略阻止攻击者的各种攻击行为。

1.2 系统设计目标

目前关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防御策略理论研究的较多,但是对于很多实际应用方面还缺乏实战的指导和经验。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平台主要依据主动防御技术体系为策略手段,针对现有网管软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动防御技术体系优化,其核心在于在实验中实现系统的漏洞机理分析、安全性检测、攻击试验、安全应急响应和提供防御应对策略建议等功能,能够启发实验者认识和理解安全机理,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系统安全防护。

1.3 实验平台功能

基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平台是一个网络攻击与防御的模拟演示平台,在单机上模拟出基本的网络节点(设备),然后在这个模拟的网络环境中演示出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以可视化的结果呈现出来。该实验平台所仿真的机理和结果能够依据网络安全的需求,最终用于网络攻防测评和实战的双重目的。并可以为网络攻击和防护技能人才更好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完整地体现网络战攻防的全过程,该平台分为攻击模块与防御模块两部分。

攻击模块部分包括主机端口的扫描、检测、Web/SMB攻击模块和IDS等。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于目标系统的检测、漏洞扫描、攻击和与防护端的通讯等[2]。

防御模块部分主要是基于主动防御技术的功能要求,实现检测、防护和响应三种功能机制。即能够检测到有无攻击行为并予以显示、给出陷阱欺骗可以利用的漏洞和提供防护应对策略等,如: 网络取证、网络对抗、补丁安装、系统备份、防护工具的选购和安装、响应等。

2 攻防实验平台模型设计

2.1 设计方案

要实现网络攻防的实验,就必须在局域网环境构建仿真的Internet环境,作为攻防实验的基础和实验环境。仿真的Internet环境能实现www服务、FTP、E-mail服务、在线交互通信和数据库引擎服务等基本功能。依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该平台要实现一个集检测、攻击、防护、提供防护应对策略方案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主要是除了要实现基本的检测、攻击功能外,还必须通过向导程序引导用户认识网络攻防的机理流程,即:漏洞存在―漏洞检测(攻击模块)―攻击进行(攻击模块)―系统被破坏―补救措施(防御模块)―解决的策略方案(防御模块)[3],以更好的达到实验效果。

平台整体采用C/S模式,攻击模块为客户端,防御模块为服务器端。攻击模块进行真实的扫描、入侵和渗透攻击,防御模块从一定程度上模拟并显示受到的扫描、攻击行为,其模拟的过程是动态的,让实验者看到系统攻击和被攻击的全部入侵过程,然后提供响应的防护应对策略。攻防实验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2.2 基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体系

根据本实验平台设计的思想和策略原理,为实现主动防御的检测、防护和响应功能机制,构建基于主动防御技术的网络安全策略体系(如图2所示)。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体系的核心,防护是整个网络安全体系的前沿,防火墙被安置在局域网和Internet网络之间,可以监视并限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并防范网络内外的非法访问[4-5]。主动防御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道网络安全的立体防线,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网络系统的安全,对于未来的网络安全防护具有深远的意义。检测和响应是网络安全体系主动防御的核心,主要由网络主机漏洞扫描(包括对密码破解)、Web/SMB攻击、IDS、网络取证、蜜罐技术等应急响应系统共同实现,包括异常检测、模式发现和漏洞发现。

2.3 攻防模块设计

该实验平台的攻击模块和防御模块利用C/S模式采用特定端口进行通讯。攻击端以动作消息的形式,把进行的每一个动作发往防御端,防御模块从数据库中调用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仿真,让实验者看到和体会到自身系统受到的各种攻击。攻防模块经过TCP/IP建立连接后,开始进行扫描、检测、Web/SMB攻击和IDS等入侵行为,攻击端每一个消息的启动都会发给防御端一个标志位,防御模块经判断后,调用相关的显示和检测模块进行处理,并提供相应的防护应对策略。

3 平台的实现

3.1 主动防御思想的实现

在一个程序中,必须要通过接口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函数来实现自己的功能。同样,在平台系统中,挂接程序的API函数,就可以知道程序的进程将有什么动作,对待那些对系统有威胁的动作该怎么处理等等。实验中,采取挂接系统程序进程的API函数,对主机进程的代码进行真实的扫描,如果发现有诸如SIDT、SGDT、自定位指令等,就让进程继续运行;接下来就对系统进程调用API的情况进行监视,如果发现系统在数据的传输时违反规则,则会提示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如果发现一个诸如EXE的程序文件被进程以读写的方式打开,说明进程的线程可能想要感染PE文件,系统就会发出警告;如果进程调用了CreateRemoteThread(),则说明它可能是比较威胁的API木马进程,也会发出警告。

3.2 攻击程序模块实现

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平台的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采用动态连接库开发扫描、检测、攻击等功能模块。利用套接字变量进行TCP/IP通信,调用DLL隐式连接和显示连接,采用在DLL中封装对话框的形式,也就是把扫描、检测、攻击等功能和所需要的对话框同时封装到DLL中,然后主程序直接调用DLL[6]。实验中,可以在攻击程序模块中指定IP范围,并输入需要攻击的主机IP地址和相应的其他参数,对活动主机漏洞进行扫描和密码攻击(如图3所示);并指定IP,对其进行Web/SMB攻击,然后输出攻击的结果和在攻击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等。

3.3 防御程序模块实现

在程序的运行中,采取利用网络侦听机制监听攻击模块的每一次动作消息的形式,自动显示给用户所侦听到外部攻击行为(如图4所示:Web/SMB攻击)。该模块同样使用了WinSock类套接字进行通讯,在创建了套接字后,赋予套接字一个地址。攻击模块套接字和防御模块套接字通过建立TCP/IP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然后防御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记录,进行结果显示、网络取证、向用户提供攻击的类型及防护方法等多种应对策略。其中的蜜罐响应模块能够及时获取攻击信息,对攻击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未知攻击进行动态识别,捕获未知攻击信息并反馈给防护系统,实现系统防护能力的动态提升。

4 结束语

基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平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被动式防御手段的不完善而提出的思想模型。从模型的构建、平台的模拟和实验的效果来看,其系统从一定程度上真实的模拟了网络设备的攻防功能,可以为网络管理者和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锐,羊兴.建立基于主动防御技术的网络安全体系[J].电脑科技,2008(5).

[2] 裴斐,郑秋生,等.网络攻防训练平台设计[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2).

[3]Stuart McClure, Joel Scambray, George Kurtz. 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的机密与解决方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常有.网络安全体系结构[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5).

[5] 黄家林,张征帆.主动防御系统及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