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休闲教育 公益休闲 国民素质 机理分析

开展休闲教育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随着现代休闲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休闲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休闲相关的专业和方向,社会上各种兴趣教育、爱好教育、野外生存、拓展运动等方兴未艾,休闲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让人们学会“玩”,学会“生活”,大力提倡积极、进步、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和方式,但是,刚刚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富裕生活的多数普通公民,面对花样百出的休闲活动、休闲方式,还显得比较茫然而无所适从,尤其是去国外(境外)旅游还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许许多多的民族劣根性。中国和平崛起更多地体现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今天,提出通过休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必然联系

什么是休闲教育?什么是国民素质?如何认识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本文从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休闲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以及通过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专业教育带动国民素质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休闲”的基本属性: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超脱出来,在闲暇时间自愿从事各项非报酬性的自由活动。第一,它是一种自由选择;第二,它是一种自在心境;第三,它是一种自我教化;第四,它是一种生命存在状态。在休闲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自在的心境,并同时实现自我教化,达到健康身心、丰富生活、提升创意的效果。任何被动的、功利性的、受限制的休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闲。

休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休闲教育也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尤其是与国家义务教育的强制性相比,休闲教育完全是自愿教育、快乐教育、兴趣教育。休闲教育就是教人从小学会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学会各种形式的创造,学会对价值的判断,学会选择和规避问题的方法,学会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技能。休闲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会休闲、享受生活,感受快乐人生的乐趣和真谛。“休闲教育”意味着,应当尽早地让人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休闲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和休闲鉴赏能力,以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传授一定的技巧并要练习这些技巧,从而让人们感知“世界真奇妙、生活更美好”的本意。休闲教育是促进人在“成为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素质、国民素质的涵义。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一个人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质或者气质,实际上就是这个人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又称“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国民素质泛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国民素质不是个体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总体形象和社会风尚。相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知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具体素质,国民素质往往包含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整体状况,或者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基本素养,例如,文明程度、教育程度、精神状态和气质修养等。我们常说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怎么样,其实就是指这些国家或民族国民素质的总体水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文化璀璨”、“礼仪之邦”,就是反映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素养的自豪感。但平心而论现代国人的素质其实远不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国外旅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的总是中国人?这里面自然与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有关,但更准确的说是与不重视休闲教育有关――即使在休闲的场合,国人也显得太没有素养了,这方面既表现了国人在休闲生活方面的浮躁心态,也说明国人在闲暇时间的滥用、休闲方式的放纵等方面表现出了民族劣根性。

再次,休闲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引导国民素质提高的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和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与快乐。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强调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强调“快乐教育”的本质正是休闲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通过休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所讲的“休闲教育”,是指休闲学专家或休闲从业资深人员把从事休闲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接受者个人精神财富的社会化过程。

根据休闲教育的内容、对象以及目标不同,我们认为休闲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休闲理论与研究教育类,主要培养休闲理论、休闲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型人员;二是休闲事业经营管理及服务教育类,主要培养休闲服务与管理的从业人员;三是休闲活动兴趣爱好教育类,主要目标是引导大众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和休闲体验活动,旨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三类休闲教育都与国民素质有关,尤以第三类“休闲活动兴趣爱好教育”与提高国民素质联系更加紧密。但正如我们一直坚持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并重的观点相似,在事关休闲教育与国民素质的问题上,我们也千万不要忽视休闲基础教育和理论研究。

开展中国特色的休闲教育,我们认为可以从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两方面入手:职业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以增强休闲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劳动(工作)技能为目的,通过正规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培养休闲业管理人才;非职业教育就是要整合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和青少年等社会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人们的兴趣爱好,开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教育和培训。非职业教育与人的谋生手段无关,完全是为了丰富人的休闲生活和娱乐活动,陶冶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素养,让人们学会休闲,享受生活。开展非职业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与大专院校开展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建立完善休闲学历教育,培养休闲研究型人才

国外休闲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有比较完善的休闲学历教育体系,与我国大专院校设立旅游(管理)学士、硕士、博士系列不同,国外许多高等院校都有为休闲方面设立的休闲学士、休闲硕士、休闲博士等学历学位教育。例如,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在本科专业中设有休闲管理学士(Bachelor of Leisure Management),在研究生专业中设有休闲管理硕士(Master of Leisure Management)等。为顺应休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我国休闲教育也要加快跟进,积极开展休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培养休闲专业的研究型人才,解决休闲理论人才稀缺问题。目前国内一批高校在旅游管理等专业中纷纷设立休闲方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率先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职业教育,中山大学、成都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则开始尝试开设休闲管理本科专业,浙江大学开始招收休闲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说明休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等已经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重视。

开展国内休闲学历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适应社会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休闲教育涉及面广,高校在设立休闲专业或课程规划前要从社会人才需求以及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了解当前社会对休闲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明确本校休闲人才培养方向,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承受能力,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案。

(2)明确休闲专业特色及基本定位。首先,高校开展的休闲专业教育要有特色,即要结合当地休闲产业发展环境,结合当地的休闲文化与民俗风情,确定休闲专业方向;其次,休闲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人,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到底是培养研究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提供一般休闲服务的人员;再次,休闲业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必须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于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休闲服务。“搞休闲的不休闲”,休闲管理和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方面一开始就要向被培养者讲清楚,以免给本人今后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对休闲课程进行多元化设置。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休闲业的复杂性,休闲的多样性决定了休闲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休闲专业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了使休闲事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高校休闲教育必须与生态、人文以及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过程有意识的进行专业规划,突出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再次,休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休闲是一种体验,如果忽视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是不全面的,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后,休闲教育一定要以基础理论教育为基点,以基本的理论课程来强化休闲观念,正确指导休闲实践活动。

(4)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休闲教程。中国休闲教育刚刚起步,休闲专业的教材相当缺乏。在进行休闲专业规划时,应把编写教材作为一项重点教改课题任务来抓,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借鉴我国台湾和西方国家开展休闲教育的经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中国的国情翻译、编写一批具有国内先进、国际前沿和系统规范的休闲教程,逐步形成休闲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相关门类和体系。主要休闲教育课程有休闲概论、休闲管理、休闲发展、休闲规划、休闲设计、休闲策划以及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等内容。

(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休闲应用型人才

休闲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对休闲观念有充分的理解,更需要从休闲职业道德的高度,培养学生休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价值观念,同时懂得休闲行业的基本格局与运行规则,掌握至少一至两门必需的休闲服务技能,热爱本职工作,适宜在运动休闲产业、茶文化休闲产业以及其他休闲关联产业中工作,通过学习全面掌握休闲服务能力、休闲事业组织策划能力、休闲事业经营与管理能力、休闲市场营销能力等。与大多数人仅仅把休闲作为兴趣爱好教育不同,休闲职业技术人员的主要使命就是要让这些人的兴趣爱好变成现实,乐于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让他们学会休闲,享受生活。这也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休闲应用型(休闲服务与管理)人才目的。

结合几年来休闲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程设置,我们认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要求:

(一)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思想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身心素质,如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职业素质,如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休闲服务与管理技能等。

(二)知识结构要求:如掌握基础知识,如休闲学、旅游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如掌握休闲服务与管理、公共关系、商务礼仪、运动休闲、文化休闲、休闲养生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核心能力要求:休闲服务与管理能力,如掌握各类休闲服务技能和相关休闲事业的经营管理技能;休闲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如掌握休闲产品的策划技巧、休闲活动的策划及运作流程、具备休闲产品的推广营销能力;公关社交能力:掌握公关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熟悉基本的商务和交往礼仪等。

(四)专业资格要求:如英语(4级以上)、计算机(2级以上)以及茶艺师、调酒师、化妆师、美容师、营养师、按摩师、健身教练等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一种以上)。

根据以上能力素质要求,开展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含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五大类。经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两年来,在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休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休闲专业高等教育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开展兴趣爱好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兴趣爱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教育(业余教育或终身教育),教育对象是休闲的体验者、消费者。社会休闲教育以陶冶性情和培养人的兴趣爱好为目的,是人们学习休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完全可以引导休闲向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1)通过社会休闲教育,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对休闲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人思想观念陈旧,休闲观念庸俗化,休闲方式懒散化,以为休闲只是吃喝玩乐,没有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休闲可以充实精神和提高人们的基本素养。因此必须通过休闲教育来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提高人们对休闲的认识程度。

(2)通过社会休闲教育,推广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现实社会中,大众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仍存在不健康、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是腐朽文化,如封建迷信、旧俗陋习、黄色书刊等现象。它们无处不在,有时是潜移默化,有时是明目张胆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这些不健康、腐朽的方式,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通过休闲教育,推广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3)编制各种兴趣爱好的休闲课程。包括旅游休闲、运动休闲、娱乐休闲、文化休闲、度假休闲、保健养生、字画鉴赏以及书画、音乐、舞蹈、瑜珈、太极、武术、茶道、花道、网络游戏、股票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休闲课程,增加休闲教育的趣味化、游戏性,寓教于乐,把休闲教育与体验,如休闲与旅游、休闲与娱乐、休闲与运动、休闲与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在学校、企业、机关、部队、农村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学习公民守则、“八荣八耻”等行为规范,提倡华夏文明和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礼节礼貌,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遵守国内外旅游的一些禁忌,学会以休闲坦荡之心与世人和平相处、友善沟通。

三、公益休闲风尚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西方国家的休闲教育是从小做起,并成为所有人的一门必修课,通过休闲教育,不仅获得休闲旅游和体验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优良品德、健康身心、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参与公益活动的自觉性比我国公民高得多,在各类公益活动中,体现休闲本质的自由心态和主动意愿十分明显。因此,“公益休闲”常被被视为人生最高境界。

提出“公益休闲”的命题非常有意义,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参加公益活动已经作为大众“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传统文化观念深厚的中国,参加公益活动还常常被人们看作侍侯人的“低贱”工作而被人瞧不起,特别是那些以“义工”、“志愿者”名义去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护理危重病人、遗弃孤儿、孤寡老人的崇高行为,还鲜见作为“休闲”活动加以宣传推广,我们偶尔从媒体上看到这类报道,还多是某些影视明星或富豪们的“作秀”行为(当然也有许多是真心热爱公益事业的)。只有当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国家公民自觉自愿的一种休闲方式,“公益事业”与“休闲活动”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益休闲”才能成为社会风尚。所以我们要站在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高度,通过宣传和倡导公益活动,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公益休闲,特别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从学生素质教育抓起,从小树立起“公益活动”光荣的人生观、价值观。

“公益休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尽管在休闲的理念上,“公益休闲”会体现出个体差异(对许多人来讲可能并不喜欢“公益休闲”),许多公益活动因为“无偿”本身也不产生增加值GDP(即“休闲经济性”不显著),但作为一种文明社会提倡的公民道德行为和休闲生活方式,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公益活动”休闲的本质。要使公益活动成为人们一种休闲方式,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也就是要使“公益休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这种大背景下,有的人会选择旅游休闲、文化休闲,有的人会选择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有的人会选择公益休闲、养生休闲……即把“公益休闲”也作为一件自由、快乐的事情去做。休闲的本质是自由(不带任何勉强的),休闲的意义就是分享快乐!休闲活动对参与者来说更加轻松和愉快,甚至可以明显感受到“幸福”。这种“幸福感”在“公益休闲”活动中显的更加强烈,因为在从事公益休闲过程中你献出了爱心和真情,不仅你自己高兴,更重要的给被献爱心者带去了幸福和快乐!每年“情人节”有许多情侣去杭州吴山广场为病重患者献血,正是这种“公益休闲”快乐和幸福的体现!

所以,是否属于“休闲”,是由活动本身能否使人产生愉快的性质所决定的。当“公益休闲”也成为大家“快乐”追求时,我们离真正的文明社会也就不远了。在公益性休闲活动过程中,更可以获得自在的心境,并同时实现自我完善,达到健康身心、丰富生活、提升人格的目的。

总之,开展休闲教育,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高等院校和旅游、文化、体育等社会培训机构应给以高度重视。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休闲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挖掘我国古代丰富的休闲文化内涵,通过引进和创新相结合,休闲教育与休闲体验相结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设休闲课程或专业,在加强休闲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国民业余的、非职业的休闲教育,大大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嘉龙,郑胜华.休闲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

[2]郑胜华,刘嘉龙.我国休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7,(2):79-84.

[3]马惠娣.呼唤中国的现代休闲教育[OL].上海华东师大“中国人精神生活:特征、问题、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中国休闲网,2006-11-23.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调查分析了1999-2005年来23所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呈逐年增设趋势,选择增设的项目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的时间顺序的影响。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种类比例上占一定地位,但在教学时数比例上较低,教学由引进的老项目教师和原来的其它项目教师经过自学或简单培训后承担。新增项目课程的出现和发展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新增项目课程仍有发展的空间。建议根据学生需求,辩证地、适当地增设新的项目体育课程,可以考虑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对于已经增设的各项目课程,可以扩大其授课单元、增加其总学时数;适当增加专业师资,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建议要注意辩证思维,既要发挥新增项目课程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关键词:新增体育项目;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体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95-04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 Courses in Colleges

FU Wen-kang1, XU Xiao-dong2

(1.Nanjing University.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Jiangsu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 courses in colleges from the year of 1999 to 2005.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new sport courses have an ever-increasing tendency, and the events in these course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ime order of popular and fashionable events in society. The new sport courses have a considerable status in types and proportion, but are in a low proportion in teaching hours. What's more, the teachers responding for these courses mainly consist of newly-employed and already-employed teachers of traditional events who are self-educated or have received a short-term training in the new 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ports course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 of sport in colleges, and they still have a great capacity of growth.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should dialectically and properly offer more new sport courses, especially in some fashionable and entertaining events in society; those already-offered courses should be enriched in teaching units and total teaching hours; mo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be offered properly and training for teacher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proposes that while the new sport courses try to demonstrate their strength, the overall teaching of sport cours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 new sport courses should develop dialectically with the guide of insight into the ever-changing function of sport.

Key words: new sport events; new sport courses; function of sports

体育的功能是指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体育功能得到了发展[2]。有学者提出新时期对我国体育功能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体育健身和娱乐功能,普遍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满足人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应当是我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有学者提出体育功能有主有次,有强有弱, 但却不是固定的,而增强体质可能是体育的特有的主要的功能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相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政治背景下,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学、不同课上就很有可能不是主要功能[4]。学者田雨普提出,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中健身功能是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他分析的体育的健身作用包括促进优良品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还有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满足小康社会人们对强身、健美、休闲等体育发展的新需求[5];其他学者也有相关表述[6,7]。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体育功能论述不尽相同,却反映出一定的共识,即体育功能是不断发展的、目前体育功能除继续保持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它的健身、休闲娱乐及所具有的人文功能则突显出来,人们对体育的健身、休闲娱乐日益的重视,同时,社会上一些休闲娱乐性同时又具有锻炼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受到大众的欢迎并流行。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部分是以某种运动项目或技能为载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即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以体育项目教学来完成的。近年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增加了许多项目的体育课程,选择一些新的体育项目的技能作为选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社会中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高校,高校中体育功能的实现要通过体育课程具体去实现,高校近些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如何,高校体育课程新增体育项目都是哪些,具

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状况是否反映出了或者说符合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这些课程今后要如何发展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3所高校的体育部领导、教学秘书、资深教师、普通教师共70人,大学生34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法 问卷包括:高校公共体育新增课程开设状况调查问卷、体育部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6%、90%、96.67%。对于问卷,均采用重复测量和专家判断的方法做了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信效度。

1.2.3 访谈法 分别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状况

2.1.1 1999-2005年增设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学校数量及变化趋势 在所调查的23所学校中,各高校在1999-2005年中均增设有若干课程,各高校新增设课的具体年份各不相同,每年会有8~15所学校新增设课程。1999-2005年的详细信息如图1所示,增加课程在2001年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2003年的波动则很小,此外,各年份都是增加的,观察增设课程数的趋势线可以看出,1999-2005年新增体育课程的学校数总体上是呈上升势。如果把每年增加课程的学校的平均数与每年平均增加的新增项目课程数目一起分析,就可以估算出增设课程的学校平均每年增加的新项目课程的数目及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1 每年增加课程的学校数目

图2 每年增课的学校平均增设的课程数

以上两个数据表明,每年都会有高校新增体育课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增加这类课程,在每年增课的学校中,平均都要增加1~2门课程,这说明体育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体育课程。分析图1中2001年增课学校数量的下降,可能是与新的课程纲要正在讨论之中有关,当时为了使自己学校的改革少走弯路,很多学校持观望态度,暂停了一些改革。

2.1.2 1999-2005年各学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项目种类、分布、项目特征、增设项目的时间特点

2.1.2.1 1999-2005年各学校增加课程的各项目的种类、分布状况 从1999-2005年,在所调查的23所本科高等院校中,每个学校都在其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项目的体育课程。新增课程涉及项目种类较多,达到22项。涉及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棒垒球、高尔夫球、手球、台球、定向越野、轮滑、瑜珈、街舞、健美操、形体、健美、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舞龙舞狮、散打、跆拳道、击剑、拳击。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都选了所有项目,每个学校选择的仅是其中若干项运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选中以下新增项目的学校数目

由被选择次数可知,各高校大都比较集中地选择某些项目,被选中最多的项目分别为:健美、散打、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形体、网球、定向越野,分别都有5~9个学校选择了它们,其中健美、散打、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项目分别被30.43%~39.13%的学校选择;其次是轮滑、艺术体操、橄榄球、街舞、舞龙舞狮,分别有3~4个学校选择了这些项目;选择较少的有棒垒球、手球、击剑、高尔夫、拳击、台球,分别有1~2个学校选择了它们。

2.1.2.2 1999-2005年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项目特征 1)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体育项目的特征分析。高校新增项目课程中的运动项目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社会上各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关系密切的,社会上先有这些运动项目,高校才可能增设。近些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大量新鲜、刺激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人们对这些项目或运动有着不太相同的称谓,比如“时尚体育”[8]、“时尚运动”[9]、“新兴体育运动”[10]、“新体育运动项目”[11]。根据这些概念,总结也它们的共性特征,可以方便我们把握新增项目课程的项目特征。

以上这些概念中的体育项目,都涵盖以下几点,即:娱乐身心、新、时尚、趣味,是健康的竞技、健智、休闲、娱乐项目。这些新的运动项目在社会的推广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会做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些休闲类体育项目在推广中通过举办一些比赛,加强其竞技性特点来推动其更好地流行与发展,由此也具有一些竞技性特征,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健美、街舞、有氧拉丁、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有的项目是新近流行或引入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推动其发展中,通常淡化其竞技性,挖掘、发挥、扩大它们的休闲性特点来使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以在推广中加载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特征

2) 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新增项目的特征分析。根据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的概念及特征,表明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都可属于这些概念范畴,其中很多都可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很好的课程资源。观察上文中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除羽毛球和乒乓球外(它一直有良好群众基础,它们不属于上述几个概念的范畴,以前高校开设很少,是因为它们对场地要求较高),都可以属于以上概念中的某一个,它们与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有着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高校新增项目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大部分属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或时尚体育、时尚运动的范畴。

既然高校体育课中的新增项目大都属于上述这些概念的范畴,那么,高校新增的这些项目也就具有了上述分析中的这些特征。

3) 1999-2005年各学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中选择新增项目的时间特点。从对引入课程具体年份的统计发现,年份不同,项目选择的分布特点不同,每年都较集中在若干项目上,1999-2001年引入较多的是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健美、散打等项目,2002-2003选择跆拳道、街舞、网球、橄榄球、手球、轮滑较多,2004-2005多选择瑜珈、定向越野、轮滑、跆拳道、高尔夫、台球等。高校选择增设项目的时间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顺序时间的影响。

2.1.3 1999-2005年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种类数量与其总课程种类数量的变化及比例关系

表2 1999-2005年各校新增项目课程种类数量及

所占比例统计

如表2所示,1998年,在所调查的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已开设体育课程的项目种类总数,最少有6门,最多有13门,平均开设有8.32个项目的体育课程;在1999-2005年的几年中,各学校最少增设有1个项目的体育课程,最多增设的有13个项目的体育课程,平均增设有5.53个项目的体育课程。

再观察表2中第三行第三列数据,至2005年时,增设的课程项目数占体育课程总数目的40.62%,它与原来已有课程的比例占73.91%,新增课程占所开设项目课程总数的比例很大。从所有课程项目种类的数量看,新增项目的数量大大增加,比例已快达半数。这些统计数据是这几年新增的新增项目,不包含已有的新增课程,因为在实际调查中,在1999年前也已经有个别学校已经开设有此类类课程,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个别学校中有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项目。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这几年各高校课程增设变化较大,新增课程种类较多,在项目种类比例上占有一定地位。

2.1.4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与体育课程总教学时数状况 由上可知,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从种类上已在各学校体育课程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这只是从一个角度的反映,为此,本文还了解了各学校新增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的安排及总时数安排,以及新增项目课程的师资状况,这样就较为全面地了解到真正学习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学生人数及占总学生人数的情况,从而判断出此类体育课程开展的深度及普及面,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发展的真实状况。统计结果见表3。

由表3数据可知,新增体育课程在几年的发展中课时比例虽不断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各校的新增体育课程占到总课程比重的平均数为19.45%,从数字上看,这个比例比较低,与前面的新增课程种类占总课程数的比例有很大差距,两个数据说明虽然新增课程在种类上已大大占据一定地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但是实际的课时并不多,也就是说在所有体育课程中这种课的总量不高,只有少量的学生能真正去上这类课程,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仍是老的项目。

表3 新增项目体育课总学时占体育课程总学时比例统计

问卷统计表明有26.3%的学生因缺少名额而没选上新增项目课程。说明目前开设的新增项目体育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对新的项目的选项课还是有需求的,但是这个需求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在实践中尝试、总结。

2.1.5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师资状况

表4 1999-2005年引入师资数量及教授新增课程师资

注:引进新增项目体育教师数据统计中也包含副项是此类项目的教师。

统计结果表明,各高校是在1998年后开始不断增设课程的。增设新项目课程的学校,2005年教授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师人数平均为7.63人,在这几年中引进的教师人数平均为10.68人,按照这两个数据,需要有7.63名新增项目教师,但这几年中新增项目师资引进人数为2.78人,这几年扩招需要增加老项目教师数平均为4.07,实际引进为7.9(10.68与2.78的差额)。

通常高校引进老项目师资教授新增项目或由原来的其它项目师资转项教授新增项目。对于这些教师掌握新增项目知识、技能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通常有几种途径,自学自练、到社会上学、学校其它教师传授、培训等,最多的为前三种,分别所占的比例为32.12%、20.45%、27.36%,只有一些特殊项目是去参加一些正规的培训,如定向越野、龙舟、瑜珈等。

2.2 对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状况的分析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高校体育作为整个体育范畴的一部分,社会大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小系统的发展变化;而且高校具有对新兴事物相当敏感,有极强融合性,对文化的多元性能够理解与尊重的特点;此外,高校的主体大学生群体,也有着新奇、好尝试、热情、活力、从众、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点,所以,高校的学生群体需求能够反映当前这些体育功能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功能转变而出现及发展的这些运动项目被引入高校也有其必然性,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也必然会在高校体育中有所反映与体现。

从上述新增项目课程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新增课程的项目种类涉及22项,除羽毛球、乒乓球外均属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的范畴,新增加课程的项目表现出新颖性、时尚性、休闲性、娱乐性、锻炼性、教育性等特征。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每所高校都新增了课程,并且新增课程在种类上有较高的比例,高校选择增设项目的时间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顺序时间的影响,这种种状况都反映着一种必然,即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高校出现、发展不是偶然的、某些人心血来潮之使然,而是有其理论背景的,它吻合了体育功能的转变,是当前体育功能侧重于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反映,是新时期体育功能发展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换句话讲,高校新增课程的增加及需求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高校的课程增设改革符合了体育功能的变化。

各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种类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已开设的新增项目课程的范围很有限,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新增项目课程。既然有需求,就意味着还有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实践中可以继续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已开设或决定开设的项目要有足够的重视,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比如扩大授课单元、增加学时,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的专兼项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等。但是,学生的需求究竟有多大还未知,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上述的数据也反映出: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老项目课程所涉及的学生范围还很大,老项目课程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提示我们注意:任何事物的发展要有度。

体育的基本功能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当前体育的功能发展变化,对体育休闲娱乐功能的认识加深及重视,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或否定体育原有的功能。在体育课程中,新增项目的开设反映了实践中要求体育发挥更多、更满足需求的功能,体现出更多的价值,这是有利的一面,在重视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体质功能的发挥,若过分地、完全追求体育休闲娱乐价值,偏废、摒弃体育的基本功能等就会对体育功能的整体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

体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教育功能。这个教育是全方面的,除了身体的教育,还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合作和竞争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涉及到具体体育项目,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各有侧重的,比如说老项目课程中球类项目对于学生的团结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不可低估的,田径、体操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动作的敏捷协调以及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也是不可低估的,这可能是某些新增项目不能完全带来的。

所以,高校在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及重视其发展时,不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谨慎进行,要辩证地理解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既要注意需求,使新增项目体育课程体现出独特的特点、发挥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还要注意原有功能的发挥;既要认识到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也要充分正确认识到老项目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要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还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在实践中要辩证、理性地进行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开设及发展,反映到课程中,就是要客观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3 结论与建议

3.1 1999-2005年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状况 1) 在被调查的23所高校中,每年增设课程的学校有8~15所,并且总体呈逐年上升势。

2) 1999-2005年增设的新增项目体育课程项目种类有22种,主要分布在健美、散打、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健美操、形体。新增项目具有新颖性、休闲娱乐性、锻炼性,教育性等特征。高校选择增设的项目受当时社会上新兴、时尚项目发展流行的时间顺序的影响。

3)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数量占目前体育总课程数量的40.62%,在种类比例上占一定的地位。

4)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开设范围较小,其总学时数仅占总课程学时数的19.45%,未能满足学生需求。

5) 几年来平均增设5.53个项目课程,引进2.78名新增项目专业师资,新增项目的授课大部分由引进的老项目教师和原来的其它项目教师经过自学或简单培训后承担。

新增项目体育课程的发展吻合了体育功能的转变,是当前体育功能侧重于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反映,是体育功能发展变化在高校这一系统内的反映。新增项目课程仍有发展的空间。

3.2 建议 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并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健身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对于已经增设的项目课程,可以通过适当扩大其授课单元、增加其总学时数来满足学生需求;要适当增加专业师资,在未能引入合适专项教师或有其它综合考虑时,要中强对转项授课教师的培训,注意提高师资队伍的专兼项技能及业务能力。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辩证思维,既注意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4):5-7.

[2] 田雨普.新时期体育功能的证认识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4-16.

[3]梁晓龙. 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3-5.

[4] 谭华.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J].体育学刊,2005(1):19-21.

[5] 胡玉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功能的演变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9):17-19.

[6] 蔡俊五.时尚体育的十大特征[CP].体总网:http//省略.cn

[7] 邢小泉.提出时尚概念的原因[CP].体总网:http//省略.cn.

[8] 时尚运动与全民健身研讨会报道[CP].体总网:省略.cn.

[9] 顾晓艳,徐辉.新体育运动项目:现代人追求的时尚运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2002.

[10] 2002年8月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http//202.112.16.135.

[11] 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25(5):32-34.

[12] 王章明.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J].体育与科学,2004,25(3):75-77.

[13] 杨晶.如何在学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J].体育师友,2005(1):23-24.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大学生 网络休闲教育 探析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这种自由时间”就是指“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拓展,很多学者已把“这种自由的时间”定义为“休闲时间”。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群体的大学生,其休闲时间相比较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则更为充裕。特别是网络休闲目前已占据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较高比重,因此什么是网络休闲,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状况如何,怎样对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进行引导,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利用状况,重点了解由此引发的生活、学业等问题,研究和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对策措施,2011年5月对上海大学计算机09级本科生与11级社区学院本科生利用网络的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上网用途(学习、聊天、游戏、新闻等)与上网时间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是在随机抽取150名大二和大一学生进行。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座谈和针对典型材料的个案访谈,约有50人参与。为研究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也为分析和解释问卷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上网时间与用途:统计表明,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高的。上网用途:从问卷中看几乎所有学生在上网用途上都选了学习这一选项,但进一步访谈后,发现接近30%的同学一开始是想上网查资料学习的,但qq、飞信等聊天工具挂着,1个小时后就开始聊天或者玩游戏了。结合表三可以得出全部调查对象大概有14.6%的学生是以学习为名,最后变相为聊天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了。

(二)上网聊天情况:“交友”(20.6%)是大学生上网聊天的主要目的,有10.6%的学生是为了无聊、打发时间 上网聊天,“好玩”(14.6%)也是大学生网上聊天的主要目的。这说明大学生网上聊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28%的学生在回答“你是否在跟网友聊天时才能说明你的真实感受”时,选择了“否”。有40.6%的学生承认自己向网友撒过谎,只有12%学生表示未曾说过谎。在说谎的原因调查中,有28%的学生是为了“保持隐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有14%的学生是为了“美化自己去吸引朋友”,15.3%的学生抱着“反正没有人认识我,想干什么都可以”而为所欲为。甚至有 23.3%的学生并不认为向网友说谎是不道德的,这与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道德品质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影响着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上网玩游戏情况:从上表的调查结果结合访谈,经常玩网络游戏的主要是男生,喜欢游戏比较符合青年人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学生玩游戏的动机来看,基本是健康的。有5.3%和14%的学生认为上网玩游戏可以增长知识、锻炼手脑,有34.6%的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这说明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四)学生下网后的身心变化:网络如果使用得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有很大的益处。但部分学生在接触网络过程中,上网成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为此逃课,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屏幕前,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危害。有20.6%的学生承认下网后“经常”出现不适感,18.6%的学生“偶尔”有不适感。这些不适感主要体现为:“情绪低落与孤独感”(28%).“出现暴躁易怒情绪”(5.3%),“健康情况下降”(15.3%)。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总体来说是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但在网络休闲时间的结构(每天上网3个小时以上的同学占调研对象的三分之一)、网络休闲活动的层次(近30%的学生上网1个小时后主要目的为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休闲活动的计划性(近45%的学生上网的目的为交友、好玩、无聊打发时间。),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网络休闲技能方面存在着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的质量,就必须关注和正视这些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休闲生活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不如意之处,原因大概无外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来讲,大学生本身也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高中三年“魔鬼式”训练,终于进入大学,莘莘学子觉得可以松口气了,从而放松自己,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网络休闲生活,同时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休闲教育。少数同学更是意志消退,惰性增长,视闲暇时间无意义、无价值,以无目的、无功能的方式渡过,造成时间流逝中的“行为无效性”,从而形成“闲暇时间荒废症”。[3]其方式就是无所事事的泡在网络上来消磨时间。其后果必然造成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时间概念的断续和空间紧张的不适。

就客观因素来讲,我国高校的休闲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把休闲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总体规划。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作为正确树立休闲价值观的途径。这个中心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休闲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创造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4]1995年12月14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明确指出“各国政府可以将闲暇活动置于优先的一个方法是向教育机构提供资源,以发展成立这种机构所需的基础设施。此外,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大学生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己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开展休闲教育,特别是网络休闲教育,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网络休闲态度及行为,建立正确的网络休闲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网络休闲教育准备还很不足,在国家教育议程中,全面完整的网络休闲教育计划还没有出台,在高校也只是以活动、讲座等形式零星的对学生进行网络休闲教育指导。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高校网络休闲教育状况与大学生对网络休闲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的滞后情况,导致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大学生的网络休闲生活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具有随意性。

三、大学生网络休闲教育应对举措探析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休闲教育而言,我们才刚刚起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休闲时代即将来临,怎样确保我们在网络休闲教育方面不落后于人,使大学生能够确立积极向上的网络休闲态度或价值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在高校中推进网络休闲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一,要重视网络休闲教育。不仅要通过各种传媒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休闲”,而且要在高校加大力度开展网络休闲活动。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休闲 ”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在他们看来,“休闲”是浪费时间,唯有忘我工作方能体现人生价值。作为高校,更应利用好各种资源,搭建好的网络休闲平台,开展高质量的网络休闲活动,以期待莘莘学子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休闲素质。

第二,在休闲教育的理论构建方面,建立网络休闲教育与科研系统。[5]

目前我国鲜有大学开设有关休闲或网络休闲的任何领域的专业,应选择有相关学科基础的高校设立休闲或网络休闲类专业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任务是从事网络休闲理论、网络休闲文化、网络休闲产业等内容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网络休闲教育培养人才。

第三,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

要把网络休闲教育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快大学生网络休闲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在高校中开设独立的网络休闲教育的学科课程,把有关的网络休闲观念、网络休闲知识、网络休闲技能等介绍给学生,或通过在大学公共课程中开设有关网络休闲内容的课程,让网络休闲教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5:2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人民出版社,1975:287.

[3]张东娇,马健生.大学素养与闲暇教育.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6):78.

[4]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5.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休闲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创新

一、高职院校休闲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所在

1.休闲教育的内涵

何谓休闲教育?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认为:“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促进个人和提升休闲的价值、态度和目的的过程;是培养人对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现代基础教育,是人的素质和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管理和服务于公众的途径之一,亦是‘育化人’的重要手段。”[1]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女士从内容上对休闲教育进行了概括,认为它包括智力的、肢体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经验的;创造性地表达观念、方法、形状、色彩、声音和活动;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经验;社会参与和表达友谊、归属和协作;野外生活经验;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培养一种达到小憩、休息和松弛的平衡方法的经验和过程[2]。总体来说,休闲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是与教育相伴随的生活。同时,它又是一种教育。休闲教育就是教育者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休闲时间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开发式的教育。

2.高职院校进行休闲教育的潜在价值

(1)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所拥有的物质的多少当作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然而物质文明并不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推动。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教化和塑造作用。所以,休闲教育不仅是休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而且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休闲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有利于休闲的制度化并且能够促进休闲的平等和普及。选择大学生作为休闲教育的对象,是因为他们作为年轻人,首先被赋予了健康科学的休闲技能和应有的休闲权利。而由于其极强的可塑性、社会渗透性和传承性,他们获得的休闲观念、休闲技能和被赋予的平等休闲权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观念支持和实践传播。

(3)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休闲教育就是使人不仅仅要实现自我的现实价值,而且要实现个体的精神价值,也就是提升个体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从而完善与提升生命质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休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休闲中的自我,感知到休闲价值中的个体生命意识,在休闲时不断提高个体的休闲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二、高职学生休闲现状

我国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就意味着人的1/3的时间将在休闲中度过。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课程安排宽松了许多,加上寒暑假,他们每年有190天左右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超过全年的1/2。

然而他们对休闲的认知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工具主义地对待休闲。他们普遍认为休闲是为了消除疲惫状态,恢复良好的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活动。休闲在他们心中成了学习、工作的剂。二是消极主义的地对待休闲,认为休闲就是消磨时光。三是消费主义地对待休闲。认为休闲是金钱的派生物,它远离穷人,偏爱富人。在上述休闲观的指引下高职学生的休闲状况表现为:自我评价低、休闲的等级低、休闲的技能低、自觉度低。

所以,高度重视休闲潜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针对上述高职学生在休闲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帮助学生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正确的休闲道德观,自觉、自主地把握现实生活,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视野。

三、高职学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休闲教育是满足人的个体生命的需求,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休闲教育视野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其基本目标是不仅要为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为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做准备,而且要帮助学生丰富和内涵,提升生活境界。

1.强调学生自主管理

高职学生管理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休闲对学生管理的促进作用及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正确看待休闲的两面性,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和有效利用休闲时间。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慎独”修养。“慎独”是指在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加强大学生的“慎独”修养,能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增强自主管理和责任的领悟。

2.构建提高高职学生休闲生活的质量体系

(1)明确高职休闲教育的目标

就直接目标而言,休闲教育要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休闲素养。所谓休闲素养,即通过休闲教育的引导及个体自身休闲实践活动而逐步养成的个体较稳定的休闲态度、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习惯。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教学生“学会生存”,又要使学生“学会生活”。因此,高职生休闲教育要有针对性地传授各种休闲知识与技能。

就更深层的目标而言,是培养高职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未来生存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创造并享受现时的生活,对高职生也应这样。

(2)制定多元化的休闲课程

由于休闲业具有复杂多样性,高职院校休闲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与生态、人文及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有意识地进行合理规划。还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休闲是一种体验,如果忽视实践教育,人才培养就是不全面的,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休闲教材。

在借鉴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休闲教育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的国情,翻译、编写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系统规范的休闲教材,逐步形成休闲专业的课程体系。休闲教育课程主要有休闲概论、休闲管理、休闲发展、休闲规划、休闲设计、休闲策划、休闲旅游、休闲娱乐、休闲度假等。

3.契约式和快乐式管理并进

契约式管理强调在相互平等基础上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和恪守。高职学生强化契约式管理,首先要依照学生发展需求,建立健全能够观照学生生活全部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学生在科学规范、真实有效的制度中自觉加强管理和约束;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强化契约式管理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健康向上的休闲生活习惯,提高休闲能力,增强休闲素养,从而造就健康休闲主体。

快乐式管理首先要倾注情感关怀,让学生从情感关怀中感受到管理的轻松和快乐。其次,情感关怀不仅体现在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上,而且体现在管理方法和管理途径上。两种管理模式双管齐下必须采取包容的态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差异性需要及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管理工作目标、内容、方法、形式与手段,便捷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在个性化服务和针对性指导中领会到高校学生管理的轻松活泼,强化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沈金荣.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展望[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马惠娣.闲暇时间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102.

[3]刘文君.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现策略[J].高教研究,2010,(4):284.

[4]姚向颖,高家兴.大学生休闲障碍及休闲无聊感的调查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8,(1):15.

[5]邓文才.对休闲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闲暇;休闲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9;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8-0084-05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转变,休闲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休闲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闲暇生活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关于休闲和闲暇的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关于闲暇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借鉴。

一、闲暇和休闲的概念比较

闲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闲暇的概念在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们由于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界定的概念也不相同。“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来源于拉丁语“1icere”,其意是“许可”或“应被允许”。柏拉图就认为闲暇是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休闲四种状态。道格拉斯.H.塞索姆斯说过:“我们开始发现闲暇的意义实际就是生活的意义,闲暇是自由,自由是生活。”[1]《现代汉语词典》对闲暇的解释是:“闲”,是个会意字,古作“简”,取“门中漏月光”之意,意思是隙;而“暇”作“空”来解释,闲暇两字合起来特指时间方面的“不被占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闲暇的:“闲暇既可以从量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时间、范围、与工作的关系来规定;也可以从质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自由选择和个体满足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来规定……质的定义强调闲暇的个体本质特性,它包括内心态度和心理状态。”[2]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教授认为,闲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

概括起来,闲暇研究多是从时间、活动、心态等三个方面对概念进行解释。时间角度是闲暇最基本的一个研究角度。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认为:“闲暇时间指的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当尽完所有的应尽义务之后可自由选择和随意支配的时间。”在时间的基础之上,人们又从活动的维度来解释,把闲暇看做是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即闲暇活动。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表述的概念是:“从事与日常需求无关,处于职业、家庭和社会义务之外的活动,纯粹出于自愿的选择。”社会心理学家纽林格从心态角度认为“心态自由感是判定有无闲暇感的惟一判据。”他还特别谨慎地把自由分为绝对自由和感觉自由,并认为“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感受自由,比弄清是否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更为重要。”

本文所指的闲暇,就是在生产活动和生理活动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以某种活动来达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完善自我等目的的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状态三个方面。主要目的应当是“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天地”,其主要内容应当是体息、娱乐、学习和交往四大类。

休闲虽然不是本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但是,国内甚至国外学者在使用“闲暇”和“休闲”时,一般没有加以严格区分。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做一解释。正如美国休闲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先生所言:“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3]这是一种理想的休闲,是人的一种自由生存状态,是人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生命状态,也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方式。“休闲”注重的是在自主支配的时间里的精神享受和心理状态,是一种高级的休闲。而“闲暇”则是在空闲时间里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为了精神和心理的提升,而是为了消耗时间。

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对于闲暇和休闲都没有进行认真的分类,概念界定不是非常精确,在文中为了保持引用资料的原貌,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学者对国人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了解,在对闲暇研究进行综述时,把闲暇和休闲作为同一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引用国内专家学者论述闲暇时,也会使用“休闲”一词。

二、目前我国关于闲暇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闲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作为一门学科,闲暇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直到21世纪才引起高度重视。国内的闲暇研究经历了由外来理论引入到理论深入研究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其对闲暇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闲暇学的内涵。在中国的先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闲暇思想。《大雅·生民之计·民亦劳止》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定我王”,直接阐述了闲暇与国家安定兴盛的重要关系;《小雅·十月之交》中的“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则强调统治者应该关心人民的闲暇。老庄哲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对闲适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是体现道家闲暇思想的经典之作。比如《庄子·齐物论》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可以说闲暇思想源远流长,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勤勉为荣文化价值观念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崇尚劳动英雄,从华夏民族诞生始祖,到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年代的劳模、铁人,对勤劳品质的极度尊崇,忘我的牺牲和劳动是最光荣的信念深入人心。休闲和闲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推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生活的极大丰富,伴随着“休闲服”的叫卖声,闲暇才走进国人的生活,闲暇研究逐渐纳入学者研究的视野。

我国最早关注和倡导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闲暇研究在我国早期有几个关键时间节点。1983年,于光远先生提出要在中国高等院校开设研究游戏的课程,他说“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一门游戏的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1985年,结合国外理论和我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邓伟志撰写了《生活的觉醒——漫话生活方式》一书,对闲暇的时间和活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1992年,由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出版,成为中国闲暇时间研究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闲暇理论规范研究的开始。1995年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成立,这是我国最早将闲暇理论作为重要课题,并且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闲暇的民间学术机构。此外,王玉波、潘允康等著的《生活方式》(1986),青连斌的《城市生活方式》(1990),瞿明安的《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1993),高丙中的《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1997),王玉波、瞿明安的《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1997),王琪延的《中国人生活时间研究》(1998)等都是对闲暇生活方式展开经验研究的成果。

到了21世纪,闲暇研究进入了丰富和繁荣的时期。2001年文化部重点课题“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功结项。2004年徐明宏的《休闲城市》、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出版。2005年是闲暇学研究硕果累累的一年。“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出版了于光远先生著《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著《民闲论》,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民休闲状况调查》。同时田翠琴、齐心的《农民闲暇》,田松青的《休闲经济》,楼嘉军的《休闲新论》,章海荣和方起东的《休闲学概论》以及郭鲁芳的《休闲经济学——休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等著作也相继问世。2007年我国消费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尹世杰教授的《闲暇消费论》一书出版,2008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博士的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但是这一时期,闲暇研究仍然处于理论引入的阶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针对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二)注重实证研究,但是研究内容和选取的对象主要侧重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雅林教授为代表,我国学者开始着手开展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研究。1980年王雅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的九个城镇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调查,1982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重庆等大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1987年,以王琪延教授为代表对北京市居民进行调查,三次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主要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同时,南方以上海为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1988年对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10年来,对城市居民时间分配和闲暇生活时间的实证调查范围覆盖到全国40个城市,样本容量达6 000个。研究资料被收录到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生活统计年鉴,不仅为居民闲暇时间分配收集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更为社会学实证研究介入居民闲暇生活打下基础。2002年刘新平的《休闲中国》出版,2003年王雅林、刘耳、徐利亚的《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一书出版,该书采用时间预算研究法,第一次获得了城市在业者在实行双休制后闲暇时间分配状况和反映其闲暇生活质量的较详细的数据。2009年孟庆洁的《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一书,通过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外来人口闲暇生活的研究,揭示了劳动时间对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剥夺。

从中可以看出,几次全国较大规模实证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为我国居民闲暇生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研究只是初始阶段从时间的分配上进行分析,而且选中的研究对象也是有着工作时间区分的城市居民,从这一方面也说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计而辛苦劳动的农民闲暇是不可能进入学者视野的。

(三)研究内容主要从闲暇哲学、闲暇社会学和闲暇经济学三个视角切入

哲学层面上以马惠娣女士为突出,40多篇闲暇论文充分揭示了闲暇的涵义和实质。在《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中,马惠娣认为闲暇是一种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特定历史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和理想[4]。孙承志在《休闲哲学观思辨》中,从休闲与旅游的比较入手,对休闲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析,对比中西休闲哲学观,认为休闲是由休闲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休闲者只有立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通过休闲实现放松身心、发展智力、提高生产潜能的目的[5]。季斌认为,休闲状态是拥有古典和现代意义上的精神世界的人们自由思虑自己的存在及含义,是一种在失去任何张力的状态下,心灵自由地完成对精神和人的生存意义的寻求[6]。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撰写《休闲: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解读》一文,2008年,出版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认为休闲本身具有哲学意蕴,它是生命存在方式,表达了生命自由,是人们的一种生命追求、生活方式和发展的动力。

社会学层面上以王雅林教授为代表[7],对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居民进行时间分配的研究,开辟了我国闲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先后出版的《闲暇社会学》和《城市休闲》等著作,是建立在大量抽样调查基础上的深入研究,是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宝贵文献。

关于闲暇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这两方面。截止到2012年我国学者研究休闲经济的文章有10 698篇,可见经济方面的研究正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样蓬蓬勃勃。从经济的角度研究闲暇最早是在2000年,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撰写文章《略论休闲经济》[8],文中对闲暇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轮廓以及它的覆盖面进行了研究,率先在我国提出要加强对闲暇经济和休闲营销的研究。随后2001年在宋瑞撰写的《浅论休闲经济》[9]一文中,以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对休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加强休闲经济研究给予了回应。王雅林在《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一文中指出,休闲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GNP中将占50%以上,作为逐步兴起的支柱产业同时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10]。2005年在密云举办了以休闲经济为主题的“2005:北京休闲论坛”,于光远、任兴洲、马惠娣、何怀宏、魏小安、齐瑞岳等多位专家学者,对休闲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闲暇展开讨论,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此掀开了我国学者对闲暇经济的研究高潮。从《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11]到《临安构筑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12];从《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在我国的发展对策》[13]到《浅谈茶与休闲农业》[14];从《论经济发展中的休闲体育产业》[15],到《休闲经济时代长沙城市商业空间重构》[16],我国学者从地域到行业,从文化到经济,对休闲的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对我国休闲产业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诸多的发展对策。

三、国内闲暇理论研究的评价

(一)国内研究取得的成绩

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以社会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融入社会主要问题的研究,逐步掀起了对闲暇问题研究的热潮,为我国闲暇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的研究成绩主要表现在对闲暇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进行切入,初步构建了我国闲暇研究从概念界定到指标体系组成,从影响因素到对策举措等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结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等方面,王雅琳教授等一大批学者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目前,在中文学术搜索平台——读秀,截至2013年5月,检索“闲暇”这个词,已经有相关条目95 403,“休闲”类的有1 384 716条,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到的“闲暇”关键词的文章7 126篇,“休闲”关键词的文章45 010篇,这就充分说明了研究的繁荣景象。

但是,由于闲暇毕竟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走入国人视野的,闲暇活动开展不丰富,研究人员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关于闲暇的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很成熟的力量相比,从整体上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 研究内容初级化。尽管我国的闲暇、休闲研究作品丰富,但是从研究的内容上看,研究依旧处于初级化阶段。大多数的文章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或者翻译外国已有研究成果。从研究方式看,缺少实证性调研,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引经据典,浅尝辄止,即使有针对性的研究,更多是通过对国外的比较,谈目前存在的不足,而不是针对目前状况,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对策。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水平不同,闲暇肯定有所不同。目前,我们的研究基本还在吸收和探讨西方理论的阶段,至于中国人如何休闲,尤其是达到什么标准才算闲暇质量高,没有形成像用GDP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一样,构建一套评价和测量闲暇质量的体系框架和方法体系,这是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研究对象的狭窄化。闲暇学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化都很强的学科,但我国对闲暇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研究的片面性从地域上讲,有种城市偏好心理,学者更多是偏重城市、城镇居民、高校;从人群上划分,多数是以青年人、学生等这些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文化知识为重点的人群。搜索的文章20%是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60%是以中学生、大学生和青年人为对象。众所周知,和谐社会建设是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社会,闲暇也要考虑到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关注到社会的各阶层人员,尤其是低薪阶层、弱势群体、非在业者群体以及社会转型中的农民。

3. 研究成果分散化。目前闲暇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和片面,或从经济学视角看待,或从哲学角度看待,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规模。既然闲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体现,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多方面刻画出在整个社会变迁中闲暇的复杂多变,各层次人员的闲暇全景,尤其是缺失了在社会转型中,农民、弱势群体的闲暇生活面貌,使得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中失去了一个有潜力的视角。另外,还存在闲暇概念术语上的不一致,时而是闲暇,时而是休闲。研究交叉、雷同、简单借鉴的情况普遍存在,需要从框架结构、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休闲和闲暇进一步整合。

(三)问题与建议

总结学术界对我国闲暇研究的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闲暇生活方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减少差异性。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但是,闲暇生活状况和公共休闲设施差异性比较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闲暇生活要减少城乡差异、减少地域差异、减少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的差异,减少不同层次闲暇质量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未来人们的休闲需求总量大,而城乡休闲空间和产业供需矛盾很大,在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内人群聚集,如果管理不当则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也是我国休闲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 闲暇教育急需加强。1991年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报告,列出了未来10年最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其中就有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工作与玩乐的统一等重要指标,休闲位居首位。随着我国城镇生产率普遍提高,休闲时间必然延长。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的我国公民道德素养滑坡,人们普遍存在信仰缺失、道德底线受到冲击。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逐步深入,“八荣八耻”的道德准绳在进行不断灌输,但是社会精神生活和生活领域中存在很多问题。加上我国普遍缺乏关于休闲方式、休闲活动、娱乐、游憩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健康和低俗、消极的活动很容易充斥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避免精神层面的生活导致社会问题,除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凝聚精神合力之外,还必须对全民进行正确的闲暇观念培养。

在西方国家闲暇刚刚兴起之时同样存在很多“恶习”。1619年普鲁士《魏玛宪法》开始推行普及教育,这种普及教育是由于社会化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但是随着教育的推行,一些原本对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阅读、竞技运动、艺术欣赏在普通大众中得到了推广。18~19世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为了纠正工人阶级所谓的“两便士啤酒、姜饼义卖和画”生活习惯和审美,把他们从酒馆、赌桌和妓院中“解救”出来,成立了“恶习纠正会”,倡导展开以资产阶级价值观为主导的理性娱乐运动,使得公园、博物馆、音乐会、剧院这种高雅的地方也成为收入低廉的工薪阶层随意进入的场合,这种闲暇的教育提高了西方国家普通民众的闲暇格调和生活品味。针对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学者和专家亦应当提出进行闲暇教育的良好对策,以切实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3. 强化学科专业支撑。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批休闲研究专著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对闲暇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章海荣、方起东所撰《休闲学概论》(2005)、楼嘉军所撰《休闲新论》(2005)等著作。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休闲与游憩课程,为休闲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科和专业支撑助推力不够。主要表现在闲暇理论的专业支撑不够,社团的影响力还小,研究视野还比较窄,高校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与国际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没有带动起来。高校承担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项职能,应当发挥高校作用,把高校建成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人才培养高地、科学研究的高地,首先就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台湾高校在休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走到了大陆高校的前头,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和借鉴。二是科研院所研究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有关闲暇和休闲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学术基地很少,现有的研究单位作用也没有发挥到位。因此,加大各地科研院所作为智囊库和建言献策的基地建设,也是促进闲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托尔斯泰·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654.

[3]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5]孙承志.休闲哲学观思辨[J].社会科学家,1999,(4):38-42.

[6]季斌.休闲:洞察人的生存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54-57.

[7]王雅林,董鸿扬.闲暇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35-89.

[8]王宁.略谈休闲经济[J].中山大学学报,2000,(3):13-16.

[9]宋瑞.浅论休闲经济[J].消费经济,2001,(5):18-22.

[10]王雅林.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J].中外企业文化,2002,(2):42-43.

[11]王东宇.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J].武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5-38.

[12]张黎泽.临安构筑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J].今日浙江,2003,(11):26.

[13]黄颖.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在我国的发展对策[J].福建水产,2005,(2):11-14.

[14]陈杭芳.浅谈茶与休闲农业[J].中国茶叶,200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