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孩童休闲教育

孩童休闲教育

内容摘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并没有正比例的递增,休闲理念的缺乏正是问题的关键。而成长期的休闲教育正是我们获取科学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能力的手段,所以孩童的休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休闲教育孩童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闲暇时间与日俱增,休闲的方式也是日新月异,相对于精神世界,物欲的满足显然是狭隘和基础的。而我们大多数人所特别缺乏的正是能引导我们获得真正美好生活的科学的休闲心智,因为我们缺乏身心成长期的重要的休闲教育,它包括的内容非常繁杂:体力上、情感上、智力上和社会性的综合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它所需要的时机和条件也是非同职业教育的。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在大学教育阶段加入休闲教育,笔者对此持反对意见,理由很简单:因为休闲教育不是阶段教育,它是对人的诸多综合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它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教育,休闲教育应该从孩童抓起。

3岁前,尤其是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零岁的外部刺激,将成为大脑发育的导向。早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将编织在神经网络之中,而将来若要改变已经形成的习惯却要困难很多;这一阶段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快乐感会对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将为后来的休闲教育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而幼儿期,也就是学龄前期(3—6岁)的休闲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这一阶段的孩童一般会在幼儿园里开始新的人生历程,他们将会接触到更广泛的休闲空间和更新颖的休闲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是单一的概念“玩儿”,而对于我们来说尤其不能忽略这一时期的“玩儿”的教育,要引导孩童有质量地玩儿,不能通过简单刻意的灌输,而是需要更多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的指导。孩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或把它总括为“人类的潜能”。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休闲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这种发展随着儿童生命岁月的增长,从无意识逐步进行到有意识,从自发活动进行到自由选择活动。这一阶段的休闲教育会有助于孩童兴趣和智力的开发,为他们走入真正的人生大学堂做足准备。

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与休闲教育相关的就只有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内容也多半单调乏味,授课方式基本是千篇一律,不但没有起到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甚至遏制了孩童自然天性的发挥。而且这类课程作为辅科得不到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重视,有限的授课时间往往被所谓的主科挤占。调查表明,青少年群体学习负担普遍过重、自由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基本谈不上休闲时间的科学利用和支配,缺少该年龄段应有的生活情趣。更是因为这种休闲和学习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休闲状况的不容乐观:睡懒觉、上网吧聊天、玩游戏、逛街、谈恋爱、看影碟等单调消极的休闲方式,甚者影响了学业,普遍缺乏多角度看世界、品味和享受人生以及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一是因为刚刚“逃离”与休闲几乎无缘的“十年寒窗苦”的日子;二是因为与休闲教育几乎无缘的中小学并没有培养他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时间。直至仍是漫无目的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光阴,很快到了择业的阶段,矛盾又一次激化了:或是在数次的面试打击后对虚度光阴的幡然醒悟;或是择业后因为对社会的不适频繁地更换工作;亦或是因为对工作的实在无奈而选择了继续滞留在“具有保护性的”象牙塔里,但对今后的人生仍然没有规划和目标。这一系列的问题堆积下来,便又很容易地造成了社会“闲暇危机”的状况,而后成人们带着这样普遍的缺乏休闲理念的心态开始影响着我们宝贵的下一代,周而复始地影响到了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在开展休闲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孩童时期的休闲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保有人类自然天性、开发人类内在潜力”,具体化就是以人性化的科学的方式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便为更进一步的休闲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孩童时期具有成长的主动性和律动性,所以,施教人应该把握好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便及时地创造条件,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特别强调的是不要让“寓教于乐”成为一句空话和套话,这就要求施教人在进行休闲教育的过程中尽量消除“教授”的痕迹,让孩童在快乐的休闲状态下“无知觉”地自由地体会和接受;同时也要求施教人具有较高的休闲理念,能够从孩童的举动中准确了解孩童的天性和兴趣所在,以便运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和培养。当然,也不是要过度放纵孩童的不良行为,大方向是要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爱心,同时不要忘记关爱他人和热爱生活的美德的培养。尽管人天生有潜质,但是高质量的休闲能力一定是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具备的。

参考文献:

[1]孙林叶,董美珍.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及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0.

[2]边心.休闲教育必要性与可能性.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4.

[3]黄文琴.以色列学校休闲教育课程目标评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

[4]刘海春.休闲教育的伦理限度.学术研究.2006.5.

[5]孙林叶,孟宪文.试论休闲与休闲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6]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休闲研究译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

[7]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休闲研究译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

[8]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休闲研究译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

cpro_client=''''pandaeducpr'''';cpro_at=''''text_image'''';cpro_161=4;cpro_flush=4;cpro_w=728;cpro_h=90;cpro_template=''''text_default_728_90'''';cpro_cbd=''''#trans'''';cpro_cbg=''''#trans'''';cpro_ctitle=''''#1F3A87'''';cpro_cdesc=''''#444444'''';cpro_curl=''''#444444'''';cpro_cflush=''''#e10900'''';cpro_uap=1;cpro_cad=1;cpro_channel=8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