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第1篇

近年来,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让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改掉养尊处优的习气,坚定他们的意志,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到自信,学到培养一定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

现在的很多学生好胜心强,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挫折的打击,所以,当他们遇到挫折的环境时或者受到批评时,往往会采取不当的行为以示反抗。

困难和挫折是学生必须接受的一项考验,体育课正是进行抗 挫折教育的一个好的场所。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包括身体与心理上的应用,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体验失败,从中感悟挫折,又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一次次的成功。

教育部门或学校对学生受挫折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但大都缺乏理论支撑和方法的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方面的意义:受挫折力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课活动时,通过学习体育技能,获得一定的努力感受,从而体验到要想学好一样知识技能都可能受到挫折的干扰,从而培养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使自己的人格更健全。

2.实践方面的意义:以耐挫力培养为出发点,推动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其心理素质。

通过研究,形成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机制与措施,努力寻找有效途径,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需要理论:现代社会的一般原理。用愿望引起人的需要,再由需要引起供给,并规定着供给些什么,供给数量和发展方向。

2.控制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以上三个理论要充分运用,以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及通讯信息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

3.教育理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首要和基本观点,教育要坚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做到在实践中育人。

四、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1.挫折教育,也叫农桑挫折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受挫后的恢复能力的教育。

2.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定义,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某方面的训练,让小学生能正确面对挫折,同时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防范措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勇敢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3.如果进行了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研究,就可能找到与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有关的因素,从而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就会推动体育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全面改革。

五、研究目标

1.验证经过特别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特指抗挫折练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创编一些专门的练习,这些练习要符合儿童特点,以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能普及受挫折练习。

3.提高小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承受挫折能力与适应环境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健全的、独立的人格。

六、研究措施

(一)理论先行:研究者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体育课程标准等资料,切实转变体育教学轻视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观念,努力改进教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调查现状:先对学生进行现调查,先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选定调查的具体对象,并对所选对象进行预测;第二,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组织具体的实践操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第三,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整理,采取措施。

(三)落实措施

1.分析哪些因素制约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体育新课程标准忽视了对挫折教育的认识。(2)现在大多数学生娇生惯养,怕吃苦。(3)学生较少碰到困难或挫折,所以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多种因素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并采取对策。

2.受挫折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每一人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最终会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与每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理想信念是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具体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个方面。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教会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理性面对挫折,辩证分析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抗挫折教育有助于帮助身处逆境的学生坚定理想,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够指引他在人生迷茫的路口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耐挫力,在压力面前呈现出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和更值得付出的事情中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抗挫折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为大学生明确未来前进和奋斗的方向,让他们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满足,换位思考,懂得感恩。这样学生在面对现实挫折时,能够积极面对,在战胜挫折的历练中不断寻求发展,完善自我,积累和丰富人生阅历。

2.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不良思潮的入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已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判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学生在面临价值选择时难免会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是否具备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道路。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认知能力,改变气质、品格,将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缓解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抗挫折教育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构成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上看,其时代性和政治性较为突出,但是涉及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理论认识以及方法指引的内容较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满堂灌”和说教的方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健全可供学生锻炼和提升抗挫折能力的实践基地和方式途径,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无法较好地匹配,降低了抗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校在育人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进行阶段化划分。从大一刚入学时的懵懂、大二逐渐融入群体的青涩、大三时的迅速成长以及大四被迫融入社会这四个阶段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来自学业、感情、就业等方面的挫折和压力。高校要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挫折教育。最后,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政治性与方向性,忽视了生命观与挫折观的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突出的弊病。由于缺乏生命观的教育,大学生普遍不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这是今后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部分。

2.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抗挫折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主渠道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对榜样示范、心理教育等抗挫折教育方法的应用。教育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抗挫折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树立榜样是一种经典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正能量,使抗挫折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号召性。与此同时,心理咨询方法的应用也不够普及,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流于形式,没有长期坚持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因此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其实际需求,这样不利于提升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3.抗挫折教育效果不明显

高校目前的抗挫折教育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无法有效帮助学生排解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帮助学生疏导心中的压力,形成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正确认识,积极面对,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酸甜苦辣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在毕业季学生要面临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对策探究

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 体育教育 心理 意志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1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在优越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挫折面前表现脆弱、自我、依赖性强,整体抗挫折能力有所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在此形势下,体育教育教学应担当起挫折教育的重任。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树立良好自信心。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挫折产生的原因

当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目标和理想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可以归结为两类: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一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事故以及社会关系紧张不和谐,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教育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导致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主观因素包括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及个体自然情况及自身能力等引发挫折感。

2 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一般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让学生面临一定的困难,经受挫折的磨砺,从而培养其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能教会学生如何尽快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良好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其对挫折的排解能力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3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优势

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跟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育教学在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更占优势。其原理在于,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竞争和比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身心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更乐于分享心情,面对挑战,解决困难。为了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更要增加意志、提高抗挫能力来塑造良好心理。而对于心理较脆弱的学生来讲,体育教育教学中热烈氛围和环境能更染他们,使他们融入集体,参与集体的团结协作,在集体中体验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共同前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4.1 注重挫折教育价值,鼓励学生面对挫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了解挫折教育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施挫折教育。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使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可以磨练意志,增加能力。挫折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教会学生理性分析问题,不走极端,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挫折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它是一块绊脚石,让人却步不前;对于强者它是一块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为此,我们应首先排除对挫折的惧怕心理,敢于让学生面对一定的挫折,鼓励学生在挫折和逆境中坚强意志,增加信心,勇于面对并寻找走出逆境的途径。

4.2 言传身教,发挥体育教师主导作用

挫折教育从计划到实施,都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而教学活动又是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挫折教育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引导者。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对培养学生增加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身先示范,以个人的独特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积极面对挑战。

4.3 创设挫折情境,设定合理目标

体育教育教学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科学合理的体育目标。体育活动的难度和任务要适度,秉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克服怯懦心理,坚定自信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坚持力,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设置不同的挫折教育情境,设置不同强度的障碍和不同高度的目标。比如对外向开朗的学生,可以应用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激发其斗志达到目标;对于内向害羞的学生,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进行教育,提出适合的目标,鼓励其努力实现,增强其自信心。

4.4 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都有很大影响。由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均尚未成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寻找鲜活生动的榜样,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有了榜样的引领,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挫折,了解学习和生活上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受挫折和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肯定、自我提升,促进心理的日趋成熟。

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抗挫折心理素质 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张骞(1982- ),男,四川德阳人,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庆 401147)唐继红(1968- ),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 40003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QNJY1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3-02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19~23岁左右)是“心理断乳期”“危机期”“矛盾期”和“狂飙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应切实加强挫折教育。对正处于走向心理成熟的大学生,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曲折、坎坷,有些学生产生了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精神失常、自虐和自杀等恶性事件。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受挫状况不容乐观,引发了生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人际适应等问题。对全体大学生而言,承受挫折是他们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经历,抗挫折心理素质是他们的基本素质。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对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初,有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最早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培养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美国通过“合力整合”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依托证书制度体系实现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致力于将挫折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德国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应对面临的重大挫折,并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法国采取教育界与企业界的教育合力构筑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模式;日本将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一并列入大学生教育教学体系中,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根源、抗挫折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教育策略、挫折应对的保障系统等。由此可见,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已相对成熟,以制度形式规范了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既是传统应试教育长期忽视的内容,又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热点。综观我国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其研究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抗挫折心理训练模式,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传统高等教育的重点主要是知识教育(如学科教学、技能训练)、规范教育(德育、法纪、观念),对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兴趣、价值观、人格)的探究较少,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效的力度和范围。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心理基础。令人欣慰的是,挫折教育已受到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并已在各高校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国家先后出台了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若干文件,如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普通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教育者应培养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文件,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策探讨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引起大学生适应性困难,不是冲突、应激和挫折本身,而是当事人对它们的认知及应对策略。科学的挫折人生观并不是教育个体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让个体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在抵抗挫折中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实践中,教育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需要做到: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辩证的挫折观。教育者要让每位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将挫折视为人生经历中的一大财富,视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和推进器,有意识地利用挫折磨砺其意志,提高抗挫折心理素质。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时可能遭遇挫折和不幸,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挫折又可以被利用和转化,可以造就人才,即“挫折就是存折,不行就是万幸”。在挫折应对中,挫折认知影响着个体的挫折反应、情绪体验以及应对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头脑会形成不合理的挫折预期和认知,从而困扰个体心态,特别是他们对挫折情境或挫折事件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教育传授学生挫折求助的具体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大学生遭遇挫折时,应多向老师、同学、亲友和家长主动求助,也可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还可向社会权威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具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有强烈受挫反应的学生采用恰当的应对方法,如系统脱敏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补偿法、自我暗示法等,有效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总之,大学生遭遇挫折,教育者应设法帮助改变对挫折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辩证的挫折应对观,科学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

2.科学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及调节机制。挫折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挫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防御机制。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机制主要有积极、消极与妥协三种类型。其中,积极的防御机制是对挫折的理智性对抗,是在理智指导下采取的防御行为,能对挫折反应产生建设性成效。构建挫折防御机制包括:(1)改变策略。当个体发现用原来的方法无法实现目标时,可能降低目标,或者寻找其他方法来实现目标;(2)补偿策略。补偿是指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受挫时,选择其他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如当人们发现困难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时,寻找另一种环境的成功事件来补偿,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升华策略。升华是改变个体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即将那些为社会所不容的本能冲动净化,改变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

挫折调节机制是个体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挖掘内在潜力而实现,任何挫折的自我调节,必然伴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参与其中。构建挫折调节机制包括:(1)勇于剖析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深刻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经常反省自我,敢于面对自我,做到扬长避短、知己知彼。(2)受挫归因分析。深刻剖析导致挫折困惑的原因,从主客观条件对挫折产生的缘由进行归因分析。(3)受挫水平认知。即目前自己挫折承受力水平怎样?达到了哪种水平?(4)挫折应对策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监督、巩固和调节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成效。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都明确要求要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可见挫折教育的开展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依托):一方面,将挫折教育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采取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渗透、反思训练、宣传板报和心理剧演出等形式宣传普及挫折教育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受挫心理特点,牢固掌握正确的心理保健方法,培养健康心态。教师可通过心理咨询开展与受挫问题学生的深度访谈、沟通交流,找出内在根源,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挫折难题。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于挫折教育本身的专业性,需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需尽可能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以满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现实需要。

4.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个体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效果最终需要在特定的挫折实践中检验。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做到:

首先,注意把各项实践活动统筹规划,把抗挫折心理训练渗透至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系统化、长期化。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抵抗挫折的教育活动,如军训、夏冬令营、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培养他们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和坚忍的意志品质。

其次,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经验。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做事、积极进取,不能因为害怕挫折而不敢行动;另一方面,努力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受挫能力的有效环节:通过实践他们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容易,更加理解父母,懂得节约、学会感恩。有的高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受挫能力。如重庆市西南大学组织的大学生“三进三同”(进农村、进农户、进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生动课堂。

最后,引导大学生将远大志向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提高受挫能力。挫折实践是远大理想和目标层级的辩证统一,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的抱负水准和奋斗目标,克服因短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多动手、多思考,方能对挫折有切身体验,不断提升挫折容忍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3]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挫折教育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弹性;挫折教育;初中生

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得到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及情绪状态;亦可以理解为个人因无法扫除在其动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心理挫折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挫折主要来源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自尊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心理挫折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比如说,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挫折之后,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业态度和课堂表现,最终影响到学业成绩等。另外,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中,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带来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不同。

心理挫折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挫折,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心理挫折能有效地减少因为心理挫折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二、当代初中生的挫折教育和新视角的引入

挫折教育是为提高学生克服在遇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能力,其教育方式是在挫折发生前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或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环境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它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

面对初中生心理挫折,较为常见的应对方法为心理疏导法、心理互换法、愉悦法、形象感染法、表征性奖励法和强化暂停法。i另外,还可以根据心理挫折的不同来源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例如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有效沟通,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在学业方面采用学生 “互教” 模式等等。ii其他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概念性的应对方法,如减负降压,稳定情绪;分析原因,克服外部挫折;疏通思想,克服内部挫折;修正目标,知己知彼等。iii除了一般性的应对方法外,还有学者将不同学科领域综合交叉,提出结合音乐的挫折教育。

上述关于挫折教育的方式纷繁复杂,但都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即把挫折心理视为困难和问题,遭受心理挫折的初中生则被视为需要帮助的个体,忽视他们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对传统挫折教育的反思促进了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弹性在最近几年开始进入教育者和学者的视野,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心理弹性的含义和研究

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启发于物理力学的“弹性”概念,它是指人的心里功能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的发展现象。iv它通过保护性因素,使具备弹性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可以积极应对。

个体的心理弹性使得个体在面对挫折时能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维持平衡,会调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来抵抗压力。当压力过大或是个体无法抵抗时,则会感受到心理挫折。身心失衡之后个体可能倾向用破坏行为或行为等应对压力,或者是感受到低自尊水平、自卑、自我否定等,但是遭遇到心理挫折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发展必然受到阻碍。个体有可能恢复到平衡状态,心理弹性没有增减。而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发展。即个体经历了挫折并积极应对,激活了潜能,不光克服了挫折心理,心理弹性还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健康成长。

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本文将把视野聚焦在心理弹性与挫折教育的联结,尝试提出基于心理弹性理念下的新型的挫折教育方案。

四、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

心理弹性强调个体在遇到压力事件时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力量,把挫折视为机遇,强调在应对挫折时的保护性因素和冒险性因素。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保护性因素:它指的是个体天生的特质、能力以及后天习得的技能和自我概念。在挫折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从个体自身拥有的资源出发,引导个体关注自我本来就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客体保护性因素:它是指除了初中生自身以外其他一切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方面的保护性因素。比如说,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学校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同辈群体的支持都是构成初中生增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启示我们把挫折教育融入生活,关注初中生的潜能和能力并加以培养。心理弹性的理念让我们在着重发现初中生其优势和潜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去强化和培养。

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一个误区,即全部交给学生自己面对,老师和家长放手不管。在相信他们有能力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同时,除了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克服挫折外,老师和家长还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

提高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将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外部环境支持系统整合匹配。我们不仅需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的人们知道如何生存并获得良好的发展,更要注重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让初中生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参考文献:

[1]常玉霞.浅谈中学生心理挫折的反应及对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84-85.

[2]张亚男,夏春林,张惠春.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路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4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