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挫折教育的案例

挫折教育的案例

挫折教育的案例

挫折教育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幼儿 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幼儿也不例外。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受到细致的呵护,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危机,这种种的挫折可能会成为幼儿获得成长的契机。

1 “破碎的蛋宝宝”

一次幼儿园中班的活动课上,老师组织了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把班上的幼儿分为两队,要求每个小朋友手中拿一个小鸡蛋,这些鸡蛋是生的并没有煮过。然后让幼儿保护好蛋宝宝,跨越障碍物,比赛看哪个队先到达终点,而且能够保证鸡蛋是完好的。小朋友们明白了游戏规则后,排好队,小心翼翼地拿着老师分发的蛋宝宝,按顺序跨越障碍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步伐都比较慢,两只手捧着鸡蛋,生怕掉了或者捏破。后来,翻越障碍的动作比较熟练了,而且小朋友们都想争第一,便加快了脚步。就在爬过最后一个“小山洞”时,听到鸡蛋破碎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穿过山洞时,不小心把蛋宝宝摔在了地上。这时老师走过来,把地上的鸡蛋清理干净,小男孩则低着头在旁边站着,似乎准备接受老师的惩罚。这位老师笑了笑,又拿来了一个鸡蛋,让小男孩重新带着蛋宝宝做一遍游戏。这次小男孩更加小心,脚步放慢了,双手稳稳地捧着鸡蛋,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可是就在快到达终点时,还是在原来他摔碎鸡蛋的位置,小男孩没有站稳,手中的鸡蛋再次摔破。这一次,小男孩伤心地哭了,他也为再次打破鸡蛋而难过。老师过来安慰他,并鼓励他再试一次,可是他说什么也不敢尝试了,一直在哭。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只得草草地宣布了获胜的那一队,而结束了这节活动课。

上述的案例中,小男孩第一次摔破鸡蛋后他并没有气馁,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又试了一次。但第二次的失败尝试,彻底熄灭了男孩的自信心,让他不敢再进行尝试。难道小男孩就真的不能成功保护蛋宝宝完成游戏吗?两次失败就使他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了吗?在面对幼儿遭受挫折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幼儿抗挫折的能力?

2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许多孩子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成长,而且大多数家庭出现了“四二一”的结构。这样的家庭模式,使幼儿成为了家中的“小太阳”,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全家人都围着他转,长辈们呵护备至,完全不舍得让他们受一点点挫折与伤害。家长的关注溺爱容易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幼儿从小在蜜罐子中长大,从未受过任何委屈。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中,接受集体教育,他们就会遇到种种的困难,但是多数孩子采取逃避的态度。而且身边的每个小朋友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感觉自己很“宝贝”,不可欺负,长期相处,难免发生冲突,互不相让。这种逃避挫折的现象,如果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无处就业等挫折时,就会产生一些心理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培养幼儿的坚强意志和抗挫折能力是有益的。①

在让幼儿经历挫折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能力、经历、经验的影响,同时成人的教育方法不当会导致幼儿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可能有不知所措p失望退缩、丧失热情和信心等消极的心理效应。正如案例中的小男孩,他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后,并没有退缩和逃避,而是又尝试了一次,说明他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也增强了男孩的信心。对于连续的失败,可能超出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不敢再进行尝试。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为怕失败而逃避。每个孩子都渴望体验成功,但并不是做每件事都会一帆风顺。孩子常在遇到失败时,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对失败产生恐惧,害怕再次尝试,不愿继续接触同样的活动或玩具,由此他可能失去更多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第二,产生自我认识错觉。对于挫折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挫折认知决定了个体对待挫折的态度。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挫折ABC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即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理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②对于幼儿来说,认知水平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对遇到的困难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判断而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而且,幼儿的已有经验较少,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时,不知如何应对。案例中的小男孩在面对第二次失败时,他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他不敢再进行尝试。

第三,体质和性格。幼儿体质和性格会影响到其抗挫折的能力。③根据平时的观察发现,案例中的小男孩体质较弱,会经常感觉身体不舒服,情感脆弱,不善于与同伴交往,许多游戏和快乐的事情都不能充分地参与,眼看着同伴叽叽喳喳、生龙活虎的样子,孩子很有挫败感。加之父母和老师关怀备至,很少能遇到挫折。即使遇到困难,家长也会第一时间扫除障碍。这样就导致此幼儿意志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因此,在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时,不能盲目进行教育,要从幼儿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深入了解影响幼儿克服挫折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逐步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④

3 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从幼儿自身内部因素入手,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正确认识挫折是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前提,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对幼儿内部因素的分析,可知幼儿年龄较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渐发展。幼儿在经历挫折后,会对挫折做出本能反应,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如果多次重复挫折,便形成某种认识和理念;然后用已经形成的认识和理念对待新的挫折。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和设置活动,对幼儿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积极的挫折理念,从而学会规避不必要的挫折,正确对待乃至战胜挫折。设置的活动要依据幼儿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征,做到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并尽可能与幼儿的常规行为相吻合,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正确的挫折意识。

3.2 转变家长观念,在家庭中渗透挫折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及教育理念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目前,许多父母已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专家讲座等形式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理念的逐步转变,使得家长在教育实际行为中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对于挫折教育,可能有些家长不太理解,一时难以接受。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会逐渐意识到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在家中,孩子的表现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也是开展挫折教育最有利的场所。因此,在家庭中适当渗透挫折教育,对提升幼儿的抗挫折力是很有帮助的。

3.3 提升教师素养,在幼儿园中以多种形式开展挫折教育

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教师来实现;各项教育措施,要通过教师来落实;教育质量、幼儿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一定要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不断地学习,积极参与园本培训和教科研,吸收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把幼儿教育的规范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到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挫折教育。比如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老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动脑筋,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户外游戏中,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定期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对于比赛失败的孩子,可以采取一些惩罚的措施。还可以编排一些主题游戏,设置一定的困难情景,如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了、遇到坏人、犯了错误受到惩罚、比赛中没能得第一等。通过这些与幼儿生活比较贴近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困难,体验挫折,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⑤

4 结语

抗挫折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⑥幼儿阶段是形成这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互相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家长和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让幼儿在体验中正确认识挫折,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抗挫折的能力,逐步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使幼儿健康成长。

注释

① 于林平.论挫折教育的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7(2).

② 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6).

③ 陈艳荣.幼儿挫折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④ 晏海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尝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8(2).

挫折教育的案例范文第2篇

一、“挫折教育”的界定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据此,可将“挫折教育”界定为: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切实学到应对困境的方法与知识的一种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旨在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从而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无论对其现在还是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

1.创设“挫折”情境

要让学生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增强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例如远足、野营、登山和军训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勇于面对逆境,愿意挑战“挫折”,从而提高生存能力、生活能力。此外,教师可列举一些与“挫折”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反思。例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意志坚强的人如何走出这个山洞;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和食物,人们该怎样抗争等。通过讲解这些事例,让学生思考“挫折”的内涵及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磨炼学生的意志。

2.在比较中认识“挫折”

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中也有炮火与硝烟,新科技革命中也蕴藏着新的生态威胁,富庶文明的同时依然有贫困与愚昧,热诚敦厚的人群中不乏狡诈残暴之徒……由此可见,只有辩证地看待事物,既看到光明与美好,又看到黑暗与“挫折”,才能在今后的困境中迎难而上,勇敢出击。

三、“挫折教育”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学生而言,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挫折”,才易激发其潜能,越不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存在“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抗击“挫折”的能力。

2.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如今,一些学生往往会有不良情绪,例如骄傲自满等。为此,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让其遭受“挫折”,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当然,这种“挫折”应有一定限度,既使学生明确“挫折”的作用,又令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排除不良情绪,取得更大进步。

3.使学生享受成功

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难题,那么其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因此,应鼓励学生在“挫折”中努力学习,探究未知,求取新知,这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意义的学习。

4.让学生适应社会

挫折教育的案例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046―01

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个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若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融入社会寻求发展的。很多幼儿园和幼教机构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园在吸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分析,研究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方法,抓住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地发展。现笔者结合日常活动中几个典型的案例谈谈看法。

一、消除依赖,帮助幼儿正视挫折

案例:明明长相乖巧,听话懂事。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凡事包办,明明都上大班了,上厕所还得由妈妈陪着,吃饭穿衣都不会。妈妈每天按时“陪读”,不管遇到什么事,明明首先就会向妈妈投去求助的目光。一次,妈妈有事没来陪他,明明竟然把尿撒在了裤子上。

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家园配合消除幼儿的依赖心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父母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生活。家长逐步放弃“陪读”,让孩子慢慢适应“一个人”的生活,让孩子产生“没有人替我做,必须靠自己”的心理。时间长了,幼儿就会形成独立面对困难的习惯。

2. 教师适时帮助,让幼儿克服畏惧心理。幼儿时期,孩子都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之下,一旦离开父母的怀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时教师及时的帮助就会让幼儿面对挫折时不再恐慌,消除畏惧。

3. 及时鼓励,增强幼儿面对困难的勇气。在独立面对困难的过程中,幼儿就会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当方法得当时,家长和教师就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幼儿觉得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进而增强幼儿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尊重幼儿个性差异,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案例:彤彤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没有得奖。到教室后,一直不说话,后来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还对老师说以后再也不画画了。

许多幼儿由于家庭的影响,形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这些幼儿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在遇到挫折时,就会消极悲观,甚至一蹶不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及时疏导,改变幼儿“必须得第一”的观念;还要给幼儿树立这样的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们的优势。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不要处处流露出让幼儿争第一的想法,这将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压力。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正确客观地评价幼儿的优点和不足;并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获得面对挫折的信心。

三、坚持原则,让幼儿克服“自我优越”的倾向

案例:5岁的昊昊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愿望,家人想方设法都会满足。在幼儿园,他也成了班里的“小霸王”,他玩哪个玩具,别人碰都别想碰。站队要站前面,上厕所要先由他……老师一批评,他就发脾气、摔东西。

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孩子在家受到过多的关注,很容易产生“自我优越”心理,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听不得批评,甚至老师称赞别人他也受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从问题根源下手,坚持原则,对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绝不姑息。

1. 告诉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他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想要玩具,鼓励他自己拿,切不可让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2. 让幼儿受点冷落,不合理的要求坚决制止。

挫折教育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赏识教育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8

众所周知,作为祖国未来的儿童,应该接受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从而茁壮成长。但是,在现行的生育政策下,“4-2-1”的家庭组成模式成为常态,幼儿在家庭中享受着全方位的照顾。这种社会常态的蔓延,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产生不敢管、不想管的畏惧心态。这种教育虽然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使他们逐渐丧失了以正确的心态应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不幸的是,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挫折和挑战无处不在。因此,从娃娃抓起,坚持不懈的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们保持并养成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独立、正确的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就成为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般而言,挫折教育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即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2.挫折是不可怕的,即正视挫折的勇气教育。3.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即战胜挫折的信念教育。4.要学会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即克服挫折的务实行动教育。

赏识教育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确立的,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的教育,从而树立学生信心,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的教育模式。

自信心,也叫信心,这是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特性,即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挫折教育一定要选对合适的切入点,单纯的针对一个孩子的说服教育,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大部分是失败的。而在集体的游戏中,组织者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角色任务,在游戏中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游戏失败造成的后果及培养如何应对失败的能力,则是为许多成功的案例深刻证明着的。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人格特征及行为模式养成的黄金教育期,这需要家庭、幼儿园乃至社会的倾力配合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教育应“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这应该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幼儿的挫折教育提出的最高要求及教育标准。

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尤其实在挫折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幼儿在抗挫折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小朋友晚睡晚起,不能按时到园参加正常的活动,但经常把原因归咎为家长没有把握好时间,很多家长也为此自责;小朋友之间玩游戏,有的幼儿只能赢、不能输,输了之后就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有的小朋友在幼儿交往中畏畏缩缩,不敢进入陌生环境、抗拒融入集体,或者与他人交往有障碍,不敢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或想法……这样严重影响了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并势必对其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幼儿抗挫折教育的缺位,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我们国家近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家庭的模式一般为“4-2-1”,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幼儿的吃、穿、住、用、行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安排的妥妥帖贴。孩子在家庭中就是“小太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虚拟的顺境让他们养成了自我膨胀的狂妄,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感到万念俱灰。正式从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心理学家把这种家庭教育称之为“过度教育”,并指出,这正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依附心理的根源。

随着媒体曝光的幼儿园教师侵害幼儿案件的增多,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安全情况越来越担心。恐怕很多家长每天回家都要问问孩子:老师打你了吗?在幼儿园受欺负了吗?吃得好吗?老师吵了没有……孩子在幼儿园稍微受一点委屈,就有家长到幼儿园兴师问罪甚至大打出手。凡此种种,家长、媒体、社会给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不愿意、也没有动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恐怕就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从时展的需要看,现代社会对个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我们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正确的面对未来的生活。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挫折教育,正是对时展的正确因应。

挫折教育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挫折感 生命教育 耐挫力

一、挫折感普遍存在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人们生活中的情绪反应。车文博在《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把挫折界定为:“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常会伴随出现诸如攻击、冷漠、固执、倒退、焦虑、幻想、感受性降低及知觉范围缩小、抑郁悲观失望等消极反应症状[1]。

目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某些大学生出现挫折感,甚至病态的挫折现象。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探究其原因,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挫折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沉重压力。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市的大学生中,感觉有强烈挫折感的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56%[2]。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23.25%,80年代末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以10%的速度递增[3]。一项对全国1216万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4]。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加,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导致某些大学生出现消极、压抑、自卑、孤僻、情绪反常、交往困难乃至自杀等心理障碍问题。

李晓峰等对226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大学生受挫折的九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 大学生九种受挫类型及其比例[5]

由上表发现,选择“学校受挫感”、“就业受挫感”、“情绪受挫感”、“学业受挫感”和“交往受挫感”的人数最多,应当引起重视。如果这些挫折的状况得不到及时疏导,就容易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

这些挫折类型导致大学生产生过激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看到自杀让人触目惊心:

因学业和就业压力引起的挫折感:2014年4月,广州某大学硕士研究生,一贯学业不错,在提交硕士论文的最后期限未能按时提交,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解脱。

因求职失利引发的挫折感:2013年12月,西安21岁的大学生毕业后,去一家单位应聘没成功,选择从33楼一跃而下。

因情绪低落引起的挫折感:2012年3月,南京江宁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微博上说因情绪问题,患抑郁症,选择结束生命。

这些案例给高校教育工作者以沉重打击,发人深省:高等教育要不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内心?怎样关爱学生的内心世界,关爱学生的生命呢?生命是如此美丽,让人敬畏,尤其是大学生,风华正茂,却选择结束生命。

二、探寻挫折感的根源所在

剖析这些因就业、学业等受挫的根源,我们从社会、家庭和个人方面寻找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过于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成了工具手段,而忽略教育的根本价值,甚至无视生命的价值。“教育存在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它崇高无比的引导作用: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信、引人自爱、引人热爱生活、引人关爱生命”[6]。教育应该以主体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客体为中心的理性,它应该是关注对于人的意义,执著于人的幸福,应该在本质上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校际之间不平衡发展,校园环境给大学新生落差感,同时扩招带来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些让某些大学生无所适从。

家庭是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个体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影响社会成员心理、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家长的生活、学习习惯、情绪和家庭气氛等无形中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主型的家庭环境能够塑造个体良好的人格,而放任型、溺爱型和专制型的家庭氛围则会扭曲个体的心理。另外,现代性社会往往给社会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生活压力,带来代与代之间社会观念的冲突。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挫折感加重,产生过激行为。

大学生是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在外界看来是优秀的知识群体,被家庭和社会赋予厚重的期待,这些使他们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另外,在强调优秀和成绩等因素的时候,学校和家庭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在具有自信和勇敢的同时,表现出盲目和自负的性格,心理状态不成熟,自理能力差,耐挫力低,等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出社会,他们都要面对各种竞争,以最优的自我塑造信心,回报家庭和社会。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往往就会不知所措。这些都导致挫折的产生。

三、探究生命教育,增强耐挫力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7]。它是以个体的价值为最终目的,强调个体的自身需求,从这个层面上,生命教育应该是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以个体的潜能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善意的方式方法,启迪个体的精神世界,挖掘个体的潜能,使个体成为幸福的人。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和道德责任教育的交叉点,使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提倡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要增强大学生个体的耐挫力,就要在教育中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在此理念的引导下,转变教育观念,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并强调生命教育的教学观,摒弃唯成绩至上的观念,树立职业无贵贱之分的理念。

首先要建设一个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使大学生逐步形成对自我及社会关系之间的正确角色认知。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公民角色意识,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不负责任的结束生命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和谴责。同时,在舆论上广泛宣传,在社会上达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共识。

其次,在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师资培养的投入方面做到相对平衡,加大对边远落后地区的高校的投入力度,尽量使最直接、最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校园愉悦怡人。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完善校园的设施,尽最大可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培养心理辅导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开设生命教育课,开展耐挫教育,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信仰生命,体会生命之趣,让学生发展生命智慧,通过不断的耐挫训练,让个人变得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旭东,车文博,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科学出版社,2005.10:74.

[2]曲雪莲,等.大学生心理挫折感根源分析及解决途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09.25.

[3]方延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2002.02.20.

[4]刘龙洲.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N].大学教育科学,2004.01.

[5]李晓峰,许占权,张旭东.大学生的挫折情境、挫折感现状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