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体遗传学概念

群体遗传学概念

群体遗传学概念

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第1篇

一、“遗传”概念教学与数学知识

遗传的概念可以几种表述方式,“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套指令信息来决定其遗传的性状”。 “遗传信息包含在每一个基因当中,基因位于每一个染色体上”。 “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来决定,一个基因是一段DNA 分子,它决定机体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序列”。 在遗传概念教学中,我可以用数学的公式、比例关系及等量替换等数学知识,来加深学生对遗传的理解,方法简便、逻辑性强、容易接受。

1.数学的比例关系在基因表达中的应用

生物遗传学中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根据“中心法则”原理,可以总结出一个数学关糸式:蛋白质中肽链的条数+蛋白质中肽键数(或缩合时脱下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参加转运的tRNA数目=1/3mRNA的碱基数=1/6基因中的碱基数。例如,人的血红蛋白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下了570分子的水,问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有多少个碱基?根据上述的数学关糸式可得基因中碱基数为:(4+570)×6=3444(个)。

2.利用数学的等量替换知识计算DNA中碱基比率

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中,DNA分子中碱基比率的计算是难点,可以把生物学原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数学方法――等量替换知识结合起来计算DNA中碱基比率,这样就简单容易了。例如,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C+T)=0.2,则在另一条链中,此比为多少?在双链DNA分子中,设一条链为α,另一条链为β,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α=Tβ、Gα=Cβ、Cα=Gβ、Tα=Aβ,再利用数学的等量替换知识,可推知(Aα+Gα)/(Cα+Tα)=(Tβ+Cβ)/(Gβ+Aβ)=0.2,所以,(Aβ+Gβ)/(Cβ+Tβ)=1/0.2=5。

3.数学公式——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在基因频率计算中的应用

在生物进化的教学中,基因频率的计算比较重要,基因频率计算经常使用一个遗传平衡公式(或称哈代—温伯特定律)。该定律的数学公式表达为:(p+q)2=p2+2pq+q2它相当于数学中的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若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则p为A的基因频率,q为a的基因频率,p2为AA的基因频率,q2为aa的基因型频率,2pq为Aa的基因型频率。

例如,在某一人群中,己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分析:根据基因型中隐性性状(aa)频率为16%,则q2=0.16、q=0.4,而p=1-0.4=0.6。根据遗传平衡公式(p+q)2=p2+2pq+q2,可计算AA的频率为p2=0.36=36%,Aa的频率为2pq=0.48=48%。

二、“生态系统”概念教学与数学知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相关概念时感觉困难,其中,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教学中,利用数学方程、函数等数学知识,突破难点,找出规律。

1.数学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在种群密度调查中的应用

对动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要逐一计数动物种群的个数是困难的,人们常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动物种群的数量。利用标志重捕法来计算种群密度的大小,实际相当于数学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如果设动物种群的数量为X,第一次捕获A只,标志后放走,第二次捕获B只,其中具有标志的C只,则X∶A=B∶C,所以,X=A×B/C。例如,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A=39),第二次捕获34只鼠(B=34),其中具有标志的鼠15只(C=15),该种群鼠的数量为X=A×B/C=39×34/15=88(只)。

2.指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解释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其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如果按20%计算,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5n-1。如果按10%计算,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10n-1。不过,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n≤5),因为流经四个营养级后,能量已衰减到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程度。

3.指数函数与种群数量的增长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往往会连续增长。以某种动物为例,假定种群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该种群每年的增长速率都保持不变,那么,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λt,这是指数函数,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如果λ>1时,种群数量上升;当λ=1时,种群数量稳定;当0<λ<1时,种群数量下降;当λ=0时,种群没有繁殖,在一代中死亡。当然,种群的指数式增长只是在理论上存在,但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是不存在的,它仅仅反映的是种群增长的潜力。

三、数学知识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及不足

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第2篇

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遗传学中涉及的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例如,在讲述“相对性状”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什么是性状,待学生理解什么是性状后,再列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狗的黑毛与白毛、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等,引导学生理解相对性状。这种通过举例对概念加以归纳,再通过学生针对概念的回答加以纠错的做法,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课本实验 

高中生物遗传学涉及许多实验,若学生在学习中不加以重视,搞不清楚这些实验的内涵,就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旦考试时遇到课本之外的实验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课本实验。例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正交和反交),子一代再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命题人可以命制多种类型的题目,如“现有褐鼠和黑鼠两个种群,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判定褐鼠和黑鼠的显隐性”。这是高三生物月考试卷中的一道实验设计题,80%的学生都做错了,原因是对课本实验理解得不够透彻。由此可见,考试中的很多实验题都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课本实验。 

三、强化典型例题分析,促进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遗传学中涉及很多计算题,不少学生在遇到计算题时,总是没有解题思路。对此,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遗传学的典型例题,并强化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准确答题。例如,对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自交和自由交的问题,教师可举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如已知果蝇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灰身)和b(黑身)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Bb的果蝇自交,得到F1。 

(1)取F1中全部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中不同体色的表现型之比为多少?(灰身个体∶黑身个体=8∶1) 

(2)取F1中全部灰身个体基因型相同个体杂交(自交),则子代中不同体色的表现型之比为多少?(灰身个体∶黑身个体=5∶1) 

第(1)小题分析: 

在F1中全部灰身个体中BB占1/3,Bb占2/3,得出B的基因频率=2/3,b的基因频率=1/3。也就是说,在全部灰身组成的种群中,雄性产生B型精子的概率是2/3,产生b型精子的概率是1/3;雌性产生B型卵细胞的概率是2/3,产生b型卵细胞的概率是1/3;它们自由结合,要产生bb基因型(及黑色个体)的概率=1/3×1/3=1/9,则灰身个体的为8/9。 

第(2)小题分析: 

1/3BB→1/3BB(灰身);2/3Bb→2/3(1/4BB(灰身)∶2/4Bb(灰身)∶1/4bb(黑身)),即灰身个体:1/3+2/3×1/4+2/3×2/4=5/6,黑身个体:2/3×1/4=1/6,由此可知:灰身个体∶黑身个体=5/6∶1/6=5∶1。 

由此可以看出,在解决遗传类问题时,教师可以把一些类型相似的,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放在一起,当作典型例题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之上就能举一反三了。 

四、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解题中 

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遗传算法;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优化算法,巧妙地借鉴了达尔文的物竞天选、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具有比较好的收敛性,而且还具有智能搜索和自适应全局寻优技术,能够很好的实现使用计算机自动考试的组卷要求。其本质是一种高度并行、高效、随机、自适应的全局搜索方法。

一、遗传算法的概念

要更好的理解遗传算法,需要理解以下的一些概念:

1.串:它是一种个体的形式,在算法中表现为二进制串,易于在计算机中表示,与遗传学中的染色体有着相似的概念。

2.种群:种群是一个集合,表示的是带有特征的染色体个体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的个体的数量就称为该种群的大小,串是种群中的元素。

3.基因:在生物学中基因能够决定五种的特征,同样串中个体也是用基因表示串的特征,多个基因序列连在一起就组成串。比如:有一个串St为11011,其中的1,1,0,1,1这五个元素就为基因,它们的值称为等位基因。

4.基因位置: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是指一个基因在串中的位置,有时也简称基因位。一般情况下,基因位置在串中是从左向右计算的。基因位置与遗传学中的基因位置是相对应。

5.基因特征值:在遗传学中基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而在该算法中基因是由0和1的二进制位组成的,那么基因的特征值就相当于二进制数的权值。

6.串结构空间:串中基因的任意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就称为串结构空间,与遗传学中的基因型的集合是相对应的,这种结构空间最终就表现为特征。

7.参数空间:与遗传学中的表现型的集合是相对应,是指串空间在物理系统中的映射。

8.进化:指的是生物种族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为了能够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其生物特征不断进化、不断改良的生命现象。生物的进化是以种群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不能以个体代表整体。

9.适应度:适应度是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一个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生物能否在进化中生存下来跟其对自然界环境适应程度的高低是密切联系的。对生存环境适应度高的物种将会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物种就可以长期繁衍,代代生存;而对生存环境适应程度较低的物种,其获得繁殖的机会就较低,甚至最终会走向灭亡。

10.编码:在遗传学中,编码就是指按照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编译为基因序列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遗传信息在一个长链上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遗传编码可以看作是从表现出来的蛋白质到遗传基因的一种映射。

11.解码:解码是编码的相反过程,也就是从遗传基因到蛋白质的一种映射。

12.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时,遗传物质DNA通过复制而转移到新分裂的细胞中,旧细胞的基因也就完全复制到新的细胞中区。

13.交叉:是生物学中优胜劣汰的重要原因。是指有性生物体各自分裂产生一个子细胞,并结合产生一个新的受精卵,该过程又称为基因重组。

14.变异:是指体细胞在复制时以微小的概率发生微小的差错,从而是DNA发生了某种变异,产生了新的染色体,并表现出新的特征。

二、遗传算法实现的技术

遗传算法是否成功的应用于考试系统中,关键的问题在于编码、适应度函数的设计以及遗传算子的选择上。

1.编码

根据遗传算法的特点,在使用遗传算法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编码。编码所采用的方法也决定了解码的方法。编码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遗传操作是否能够很容易的实现,也直接决定了整个算法效率的高低,一个好的编码方法会使遗传操作易于实现,而一个差的编码方法会使遗传操作难以实现。目前,遗传算法的编码主要采用以下三类:

(1)二进制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是遗传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编码方法,编码使用的字符集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集,经过该编码方法编码后,个体基因型就是一个二进制编码符号串。但通过该编码方式的编码的长度过长,搜索空间太大,以时间浪费为代价。

(2)浮点数编码方法。二进制编码会存在连续函数离散时的映射误差,会使所求问题误差较大,不能够很好的反映特定知识特点。为了解决该缺点,人们提出了个体的浮点数编码方法,该方法是指对个体内的每个基因值都采用某一范围的一个浮点数来表示,个体编码的长度是由决策变量决定的。

(3)符号编码方法。该方法是指个体的基因值都从一个无数值含义有代码含义的符号集中选取。

2.遗传算法的操作

(1)选择算子。在遗传算法中,选择算子就是指从父代群体中采取何种方法能够选取到合适的个体遗传到下一代群体中。目前常用的选择算子方法主要有:比例选择法、无回放随机选择法、无回放余数选择法、最优保存策略法、确定式采样选择法、排序选择法等。

(2)交叉算子。在遗传算法中,交叉算子是指两个基因相互配对的染色体采用何种方法交换其中的部分基因,从而形成两个新的个体。交叉运算是遗传算法区别于其他算法的重要特征,在遗传算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优点也是其他算法所不具备的。交叉算子的设计与实现,会随着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变化,对其要求是能够产生优良的因子但对原来的特性又不能造成大的破坏。目前人们常用的交叉算子的方法主要有均匀交叉法、算术交叉法、单点交叉法、双点交叉或多点交叉法等。

(3)变异算子。在遗传算法中,变异运算指的是用将染色体编码串中的某些基因座的基因值用该基因座的其它等位基因来替换,从而形成新的个体。该运算也是产生新个体的一种方法,但只是辅助方法,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它决定了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我们把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的相互配合使用,一起完成了空间全局化与局部化的搜索,从而实现了遗传算法的寻优过程。目前人们常用的变异算子的方法有边界变异法、基本位变异法、均匀变异法、非均匀变异法等。

三、遗传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遗传算法在目标优化处理问题上是一种优秀的智能算法,基于前面对遗传算法概念和相关技术的介绍,下面利用随机算法实现自动组卷功能。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图1所示分析可知,遗传算法的实现主要经历了染色体编码、种群初始化、确定试卷适应度、选择交叉变异和产生新的试卷等几个步骤。

1.染色体的编码。染色体的编码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但其有代码长度偏长和搜索空间较大的缺点。基于这一缺点,作者提出了使用分组自然数编码策略,假设现在的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部分组成,每种题目均选择五条题目,分组自然数编码组卷后两张试卷的染色体如表1所示:

表1

其表格中表示的含义为每组编码代表一种题型,自然数编码就是对每个题型内的个体以自然数的形式编码。

2.种群的初始化。根据算法的要求,给试题库中的每个题目一个初始值,并对题目题库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公式如下:Xi=Pa|Mi-M|+Pp|Ci-C|

其中Xi是第i题的初始化值,Mi是第i题的难度,M是整体试卷设置的初始化值,Pa和Pp是难度和区分度所对应的权重值,Ci是第i题的区分度,C是试卷整体的区分度。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Xi值的越小,表明这道题目和设置的难度和区分度越接近,就越符合选取试题的要求。

3.适应度函数的确定。适应度是处理目标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本算法中的一个关键。组卷数学模型中的子函数fi(x)都大于零,本文的适应度函数确定为:

4.选择。该方法的作用就是从种群中选择出优良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种子,在本文中选择的赌方法。该方法的思想是首先计算出所有个体的适应度的总和,然后计算出每个个体适应度的大小,也就是被遗传下来的概率,最后,使用模拟的赌操作来确定每个个体会被选中的次数。

5.交叉。交叉时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单点交叉,具体过程是:在配对钱对两两配对的个体染色体根据交叉概率的大小,设置交叉点,在交叉点处互换染色体,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个体。

6.变异。变异是种族进化的一个重要内在表现,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基本位变异,具体过程是:对染色体的每个基因,根据变异概率的大小,指定概率较大的为变异位,并对其基因值求反,或者指定其它等位基因来代替。

7.最优目标策略。通过以上的交叉、变异和选择后,把新一代最好的个体与上一代最好的个体相比,如下降了,则将上一代最好的个体替换下一代最差的个体,保证新一代的个体永远不比上一代个体差,这也就是最优目标策略,也是遗传算法收敛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艳聪,刘艳柳,顾军华.小生境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智能组卷策略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2011(2):323-327.

[2]陈国良.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53-02

1 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概念,它由地域的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共同心理地域传统而来。文化遗产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远离现代文化主流有可能面临灭亡的文化内容和现象。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减弱甚至丧失往往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经过抢救,文化遗产可能重新获得生机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文化遗产并非总是和现代文明相悖,它可以重新融入并丰富、发展现代文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是渐渐远离现代文明和人们生活,基本丧失生命力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作为遗产的文化往往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尤其非物质文化,它的载体是具有地域和共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的群体。现代文明和全球化使的农耕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群体个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逐渐消失。而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母体,它给现代文明以丰富的素材、发展的灵感,成长的养料。如果传统的消亡了,现代的也无法获得持续而充分的发展。故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正使人类现代文明的明天铺路。

作为人类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退缩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角落,且濒临死亡,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排斥、忽略和拒绝,但同时现代文明又必须对非主流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吸纳、继承、扬弃和创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综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正是由于在不断的借鉴吸收融合创新中成就自我;而近代以来的落后也是源于闭关锁国拒绝接纳。事实上我们民族的好多传统的特色的最初都是外来的,甚至是舶来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联合国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提出又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由于依靠人的口口相传,其保护难度要比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人类遗产大得多。“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宗教礼仪、风俗、手工艺、建筑、计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东西比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和生活方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抢救、保存、发展濒危灭绝的传统的文化,保持和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会在精神文明这方面逐渐为我们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全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得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本质来说,它也是我们民族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宝贵财富。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昨天历史的、生活的实录,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现实,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文化部孙家正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面临程度不同的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民间文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对增强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坚持《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也正是在强调文化尊重、人类共享、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出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仅仅注重形式、单单依靠政府、苦苦追求“申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重形式

所有的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构成文化综合体。并且,这样的文化综合体不可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应当仅仅以一个物质的符号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非物质是一种价值取向、宇宙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是哲学的、生活的、语言的、艺术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现为一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语言、艺术、服饰体育音乐美术民俗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与它都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而有些地区的做法另人啼笑皆非。例如:有的县原本有几十个业余道情皮影班组,为当地农民所喜闻乐见;如今将这些业余的班组升格成中央剧团,还曾计划修建一个大剧场,并以此向文化部要求拨款。民间的演出形式一旦搬上大舞台,哪里还有原汁原味可言?在一些地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种资源,成了生财之道,同时也严重走形、变形。例如淮河地区的花鼓戏,好多地方为申报花鼓灯,请了许多舞蹈家作指导。实际上,人们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时候才跳花鼓灯,是希望不要再发大水了。如果抽掉跳花鼓灯的内蕴,保护的就只能是一个空壳。不尊重科学规律,往往是在打着保护的旗子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文化破坏!

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第5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一些国家兴起,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文化财保护法”中从“有形文化财”的概念延伸出“无形文化财”概念,并首次授予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活态民族珍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的美誉。1962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财保护法》中将文化财(即文物)分为四类:有形、无形、民俗和纪念物,正式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文物普查和保护的法定范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能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多元性、文化性等特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前提。

(一)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指具有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对“精神文化”的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传承过程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即口述、身教、观念或心理积淀等形式进行的,具有无形性、抽象性。如剪纸艺术、戏剧表演、美术工艺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由老一辈的艺术家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艺术、发展艺术。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共性特征。

(二)活态性

无论是语言、戏剧、还是传统手工艺制作或民间习俗,它们都需要借助人们的行为活动直接表现。在这些特殊的行为活动中,语言的使用、口头传说的传播是动态的;音乐、舞蹈、戏剧的表演是动态的;同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器物制作是动态的;民俗习惯的表现也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存在过程中,赋予他们以活态的特征与生命力,从而与静态形式存在的文物明显区别开来。

(三)无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一方面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如山西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人们可以感知的是一套完善精密的、无形的酒水制作工艺,而不是一台有形的酒水制造机器。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不是通过物而是通过人对“精神文化”进行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它的传承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因而是抽象的、无形的。

(四)民众性

非物质文化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以民俗为例,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指官方以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主要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其中并不包括官方的法律规章制度,也不包括上层社会有的生活习惯,尽管二者对民间风俗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五)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也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传衍,因此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以民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为例,如果说民俗的民族性获得,是受民族居住地自然条件、社会生活,以及语言、心理、信仰等文化传统制约的结果,那么,民俗的地域性更是与其所形成的区域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的特点密切相关。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对民俗区域特点的概括。

(六)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部差异,以及同一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在不同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差异。

(七)脆弱性

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没有过的危险境地,仅就戏剧表演艺术来看,其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令人心惊的现状,如广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有地方剧种18个,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毛南戏等,到上世纪末,除壮剧、彩调剧、粤剧以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短短的20年里,24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消失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脆弱性要求必须致力于对它们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截至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立法已有30多部。《文物保护法》和一些地方保护性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处于国家或地方法律的保护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这一宝贵资源免受不法侵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

(二)普及“非遗”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民众性要求“非遗”可持续发展必须普及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素材。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非遗传承的根应该在学校,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从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外,要加强“非遗”基础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争取把理论研究转化成实践成果,为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撑。

(三)创新“非遗”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无形性要求必须创新其保护方式,才能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同样,科学技术也是应对“非遗”被毁危机、扭转“非遗”保护严峻形势的关键途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非遗”资源要得到切实的保护,还必须大力发展“非遗”保护科学技术,积极培养“非遗”保护科技人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修复、传承“非遗”,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记录或整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加强区域合作管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