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二00五年**区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各乡镇、农口各部门、各涉农单位:

为是贯彻落实中央05年一号文件以及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根据全区农村经济工作会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2005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发[2005]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

二、 总体目标

2005年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9730

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5%

3.农产品商品率——85%

4.农村高中段教育普及率——60%

5.城镇人口比重——52%

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000

7.恩格尔系数——0.3

8.人口自然增长率——5‰

三、 工作要点

今年我区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五个中心”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目标,紧紧抓住盛世兴农的战略机遇,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增强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贯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年,要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实施区域布局规划为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有效利用资源、扩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一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用水难、行路难,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基本农田;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要积极采取防雹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要开发和保护耕地、荒坡、荒山、滩涂等多种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27.04万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7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00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新增机旱田1万亩,总量达到3万亩。

二是做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2005年要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调整思路,突出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建设。选用优质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上档,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势玉米和杂粮产业开发带,确保粮食安全,面积稳定在40万亩,粮食总产量1.5亿公斤。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无公害蔬菜面积要突破30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其中北田、庄子等乡镇要完成15万亩丘陵延秋茄果类蔬菜布局区建设,郭家堡、张庆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平川结球叶类蔬菜布局区建设,什贴、东阳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根茎类蔬菜布局区建设,全区要完成6万亩设施蔬菜布局区建设,其中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在种植模式上,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面积巩固30万亩规模,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推广“四个一”模式,补植补种2万亩,酸枣接大枣200万株,总产量达到2600万公斤,比上年增30%。养殖业要突出以奶牛、瘦肉型猪、禽蛋、肉羊优势区等为主的“四区”建设,使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奶牛存栏突破8000头,郭家堡、东阳新建两个500头奶牛示范小区。水果面积稳定18万亩,淘劣换优3000亩,总产1.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9.5%,推广果实套袋4000万个。

三是做强龙头企业。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交通资源、优势产业资源、气候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等),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已建设几年的福大保鲜速冻蔬菜加工出口项目和丰元枣业等项目要加大扶持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效;博瑞乳业要有突破,尽快成为大型龙头,增加辐射基地、带动农户、推动调产的能力。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科学管理,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还要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2005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1亿公斤,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四是做精品牌产品。品牌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产业化的支点、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卖点。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巩固蔬菜、红枣品牌,重点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涂河肉羊、涂河大蒜、怀仁四眼井醋,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要通过技术培训、园区示范等方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要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家。无公害认证方面,蔬菜新增产地认证20万亩,补认证西葫芦、茄子、白萝卜等品种;果品认证杏、梨等面积1000亩,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畜牧上认证“博瑞”乳品和“泽榆”猪肉。围绕市场准入制度,一是要全面完成1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的制定,并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二是打无公害“品牌”,要充分发挥蔬菜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作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特别是在西红柿、青椒、葱头等我区的主导产品上要闯响“魏榆”品牌。三是今年我区无公害蔬菜要实行市场准入,同时要加大对现有“魏榆”、“北田”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力争再创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要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2005年要在华玉香椿、丰元枣业、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500户,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2000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

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80%,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技培训达到20万人次。继续开展种植遥感监测工作。依托现有技术力量、硬件设备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服务我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区疫情测报站和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兽医站,重点建设张庆中心站。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

执法体系。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一年至少是2次。质检站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要加紧筹建,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市场营销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农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产品综合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另外,张庆乡演武要培育禽蛋交易市场。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重点在销售上要打品牌,进行一些初加工,打上“魏榆”等品牌销售,引导农民闯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商家权益,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经管办、供销社要引导农民经纪人、协会、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和提高级次,使农民在生产安排、技术指导、信息提供、销售等方面得到服务,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2005年,我区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人畜吃水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万亩造地工程以及什贴小米、香椿加工项目。2005年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63”节水项目、金贝植物园等工程。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把握和定位城镇建设,与提升产业化、促进非农化结合起来,统筹运作,加快建设具有不同产业特色和人文内涵的城镇化体系。重点抓好乌金山镇、修文镇的集镇建设,两个乡镇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筹集资金,分步推进集镇建设。同时,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聂村、大东关、北胡、小峪口、聂店、怀仁、演武、张庆、郭村、东郝、东长寿、东阳、车辋、彭村、庄子、杨方、西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要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要认真研究小城镇的产业规划,充分依托区域优势,创办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我区108经济走廊一线的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已经具备了集群经济的产业基础,要力争实现率先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其它乡镇都要考虑区域资源优势、传统产业基础,靠发展优势产业群体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路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资源可利用和环境可承载来进行规划定位,确定建设速度。今年我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素质,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

加快进城入镇务工就业和跨区域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区还有14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要认真总结去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阳光工程” 培训400人、转移3000人的任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提高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把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为定点培训单位,实施“定单”输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业。各乡镇劳动服务站、区阳光工程办要加强与劳动保障局、市区职介中心的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是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鼓励、扶持、指导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开发本地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展在市外、省外、境外的就业能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五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农业 农村 工作要点

报 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

中国共产党**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全面推动农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1.着力提升农业一产规模和效益。推行种植业高质高效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和经济作物规模。推进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增加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和池塘精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0.6万亩。加大造林力度,增加林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力争农业一产产值增幅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2.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实力。培育发展一批经营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的龙头企业,力争当年新增加工产值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家左右。结合四送一服”工作,实行区乡两级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状况动态监测,落实支持激励政策,拓展信贷融资渠道,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8%以上。

3.着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搭建农民工就业平台,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支持农民创业创新,提高经营性收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夯实农业统计基础,健全完善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力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全面完成“三农”领域补短板任务

4.加快补上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短板。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3大类21个问题、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5大类23个问题进行全面整改,集中解决“两不愁保障一安全”存在的问题。聚焦“老少病残孤”等特殊贫困群体,统筹落实好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谋划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有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5.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四好农村路”示县、示范乡镇和示范路创建,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34公里。深入推进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新增和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1.7万人,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以上,推进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升级,实现户表改造500户左右,推进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

6.加快补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补短板功能设施建设,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17所,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推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95%。

7.加快补上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短板。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N”实施路径,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完成农田水利“最后公里”治理3.15万亩,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农村宅基地复垦等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终端,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率80%以上。

8.加快补上农村生态环境短板。推深做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抓好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处理、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40%以上,畜禽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2%以上、90%以上,全面完成耕地质量类别划分任务,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

三、全面提升农业稳产保供水平

9.千方百计发展粮食生产。推动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种满种足,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2.8万亩以上、总产量20万吨左右。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保障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探索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统筹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及“两迁”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工作,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

10.千方百计恢复生猪产能。推动生猪养殖用地、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落地,引进专业养猪上市公司在我区选址落户,扩大能繁母猪数量和生猪存栏量。严格执行非洲猪瘟防控Ⅰ级响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猪生产调度,推进育肥猪保险全覆盖,确保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2017年水平。

四、全面发展乡村特色主导产业

11.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建立完善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基础项目库、签约项目库、落地建设项目库、投产达效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分类分级监测度。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区、乡两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38+N”工程实施。全区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65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85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万亩,新增家庭农场60家,培育农业生产组织3个。

12.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水果、蔬菜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积极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支持快递企业拓展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网络建设。

13.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三大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六园”,全区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到80%以上具备条件的贫困户,所有有条件的贫困村主导产业持续稳定达标。在20%以上的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推进行动。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培育各类带贫主体,健全完善带贫减贫激励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0.2万户。加强产业扶贫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五、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14.扎实推进乡村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庄分类成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从县域层面做好村庄布局优化工作。对正在实施的美丽乡村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村庄规划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各乡镇街因地制宜,逐村编修“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一张蓝图多规叠加、融合共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实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融合发展。

15.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改厕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排査整改,新改造4940户卫生厕所,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成7个省级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役,充分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建立健全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16.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2019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验收工作,启动2020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在省级中心村全面开展垃圾治理、饮水安全、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污水处理、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村庄亮化10项整治工程建设,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在美丽乡村中心村中着力打造2个示范村,培育1个重点示范村。

六、全面抓好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17.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严格宅基地管理,压实牵头和配合部门工作责任。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18.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股权证书全部发放到户。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县自査、市核查、省验收。修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落实支持政策,巩固和利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档升级工程,确保经济强村总数达到6%以上,10万元以下村控制在30%以内。

19.抓好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农村“三变”改革项目库,明确农村“三变”改革项目支撑。编制农村“三变”改革典型案例,总结和推广不同类型村的“三变”改革模式。加大乡村宣传培训力度,确保农村“三变”改革应改尽改。继续扩大“三变”入股试点,提升“三变”改革质量。充分发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作用,及时交易信息,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20.抓好农村综合执法改革。抓好执法机构挂牌、组建、人员划转工作。加快执法能力条件建设,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农业执法装备和执法人员力量。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2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五个一”提升行动,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候选人资格区乡联审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工作力度。强化乡镇纪检监察部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健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机制,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

22.切实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好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总结推广“振风超市”“文明超市”、“爱心超市”、“美德银行”等典型模式。

23.切实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区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建立区级领导干部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增强服务本领。乡镇街要加强管理服务,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工作力量。推动行政村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探索完善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三级建设试点。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和信息意识,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产品流通,搞活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规模效益,推动农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和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的部署要求,我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从2013年10月份开始,按照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站、各行政村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点,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和重点生产农户等在新农村商网注册成为商户,实现网上农产品供求信息并进行交易的工作目标,分三年试点实施。

(一)2013年底前,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站,建立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信息库,帮助指导以上符合条件的对象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鼓励选择个别农产品资源优势相对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社区)先行试点建立村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点,发展10户以上重点生产农户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

(二)2014年底前,全镇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试点行政村(社区)平均每村发展30户以上重点生产农户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开展交易。指导符合条件还未注册新农村商网的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

(三)2015年底前,全镇所有行政村(社区)都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人口在4000人以下村(社区)发展30户以上重点生产农户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人口在4000人以上村(社区)发展50户以上重点生产农户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开展交易。督促符合条件仍未注册新农村商网的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

三、实施步骤

(一)2013年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宣传启动阶段(10月31日前完成)

(1)召开全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动员会,正式启动试点。

(2)印发相关宣传资料,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的现实意义,让更多的农民、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了解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11月20日前完成)

(1)建立镇镇信息服务站。一是落实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电话机),并在门头悬挂站(点)牌和制度上墙(统一制作样式)。镇悬挂“县孚玉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站”,试点(社区)悬挂“县孚玉镇XX村(社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信息点”。二是落实人员,镇党委组织委员负责主抓该项工作,首批试点的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要确定信息员(业务操作员),负责此项工作。先行试点村要落实一名终端站点管理人员和若干名信息员。

(2)开展业务操作培训。对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及先行试点村管理人员、信息员等进行业务操作培训,使他们熟悉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

(3)开展信息服务,做好农产品网上对接服务。镇建立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信息库,指导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在规定时间内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督促终端站点管理人员、信息员为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及重点生产农户查找市场信息,根据他们对农产品的购销需求,帮助他们把农产品供求信息发送到“新农村商网”的购销对接平台,通过农产品信息网上对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3、考评验收阶段(12月10日前完成)

对各站点的工作场地、人员安排、设备配置、制度上墙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验收。

(二)2014年、2015年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年度目标任务确定试点行政村(社区),建立村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信息点,发展重点生产农户和符合条件仍未注册新农村商网的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开展交易。

四、工作职责

(一)镇主要负责工作站的建设运行,指导行政村(社区)建立村级服务工作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当地的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信息库,指导以上符合条件的对象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供求信息。

(二)村(社区)主要负责工作点的日常管理工作,选配好终端管理人员和信息员,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服务工作点规范运行,督促指导重点生产农户注册新农村商网成为商户,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三)农村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等主要指导督促各自会员(成员)注册新农村商网上成为商户,对各自会员(成员)的购销产品信息进行搜集、核实、把关,协助他们在网上购销信息,进行购销对接。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工作领导机构

镇设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明确组织委员主抓此项工作,并报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建立激励推动机制

1、建立考核工作机制。镇将把村级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纳入镇年度工作综合考核范围。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我县农村工作的重要会议。刚才,小杰同志总结了我县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新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斗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自*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明确提出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农业在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多。二是种养业结构调整进展较好,搞种养、上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深入人心,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新农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7542多万元(村或村民自筹5329万元),完成农房改造953户、村道硬底化改造72.8公里、农村饮水工程19宗、沼气建设491宗;建成农村卫生站30所、村级文化室17个;充实农村调解员108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四是林业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农村其它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农村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农村各种不稳定因素还较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长远意识、开放眼光和市场观念去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总目标,以“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减少农民、缩小农村,抓劳动力进城市、抓农副产品进超市”为指导原则,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1、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优质、高产、适应性为主要目标,不断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动植物品种,重点推广袁隆平杂交稻、优质水稻种植,大力发展具有紫金特色的三华李、荔枝、龙眼、春甜桔、金萱茶、山楂、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推广瘦肉型猪、蓝塘猪、三黄鸡养殖,逐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调整格局。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发展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这些组织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带领农民致富。

2、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县农村(包括圩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局面。为此,要按照“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封管造”并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管理;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五改”(印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工程,开展“治理农村污染源,建设新农村”活动,达到“三无四有五好”(“三无”,即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宜林荒山;“四有”,即有村庄规划、有卫生村规、有环卫队伍、有环卫设施;“五好”,即基础设施好、污染治理好、村容卫生好、绿化生态好、村民意识好),促进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抓好村庄规划,以规划促新农村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3、以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新农村建设后劲。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县、镇农技推广中心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努力使每个农户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三是要继续坚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与劳动、扶贫、科技等部门联系,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4、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为重点,建立完善新农村基本保障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县建立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尽快完善、解决城郊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使广大农村的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所有困难群众。

5、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全面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结合今年的村级换届,选好配强村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组织部门和各镇要认真组织好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扎实开展群防群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农村工作,创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扎实推进和有序发展。

一是必须做到精力到位。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夯实农业农村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突出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切实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与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使我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扎实有效,不断提高领导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必须做到投入到位。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真正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在资金的分配上,要防止“天女散花”,“遍地撒网”,不搞平均主义,保证重点工作,保证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金拨付上,实行动态管理,对发展势头好、推进力度大、项目建设标准高的村镇,重点倾斜支持。要引导农民充分发挥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投入,增加劳动积累。要大力引进外资,积极争取较大型农用工业、食品行业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涉农产业。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春节过后市委召开的一个大型会议,也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刚才,爱美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20*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对20*年全市农业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各县(市、区)就2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完成情况及20*年工作打算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都深受启发,倍受鼓舞。希望同志们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20*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下面,我再强调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是我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村深刻变化、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总的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四年丰产丰收,总产达到万吨,增长%;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连续四年增速超过两位数,首次实现连续四年每年农民增收元以上。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战略深入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1家;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累计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4万亩;畜牧养殖密集区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三大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十大农业产业链开发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扎实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振奋人心。三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农村沼气用户万户,累计达万户,解决了万农民的用气问题;完成农村安全饮水万人,累计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40.3万人;累计解决和巩固温饱贫困人口24.43万人,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39个,累计完成157个;农村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投资2.1亿元,新修乡村道路548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97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明显加强,完成“盲点村”电网改造185个,17万农民用上了电;1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快速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四是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改革稳步推行,在XX县率先开展了土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粮食、供销两系统的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四荒”拍卖造林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供销社等多项改革取得新进展。五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投入“两免一补”资金1.4亿元,共惠及学生174.7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投资550万元新建国债卫生院9所;全面推行和完善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巩固加强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驻村帮扶工作扎实进行,全市共抽调名干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驻村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协调引进项目资金余万元。六是农村党建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实施农村党建工程,全市70%以上的农村党组织达到了“五个好”标准,71%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构建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成终端接收点3634个。建成全国文明镇1个,全省文明村镇12个,全市文明村镇112个,全市73%的村庄达到了平安创建标准。

20*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力量同向合力的结果,而根本的一条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20*-20*年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核心、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更加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更强大动力。可以说,这5个中央文件围绕加强“三农”工作的主线,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构建了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搭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同时,中央又相继出台了种粮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种子补贴和免收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亲农惠农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践充分证明,中央也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这些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是符合农村实际的,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回顾我市过去的一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确实很好,成效确实显著;综观当前的变化,农业农村发展机遇确实很多,挑战确实严峻;放眼未来的发展,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确实很高,任务确实艰巨。总的来看,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农村仍是落后区域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阶段,解决好我市“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强”。“三农”问题,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在去年底中央农村会召开之前,总书记还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防止明显通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三农”工作,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必须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中央领导的讲话和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在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极端关注。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也高度重视。1月7日,省委书记XXX在省委常委会上,就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时强调指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必须要把握三个工作方向、四项原则和六个工作着力点”。结合“三农”问题针对每一个要点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三个工作方向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三农”大好形势;四个原则即重心不转移、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松劲、扶持不减力;六个着力点是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转移农民为重点、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1月12日,XXX书记又就贯彻回良玉副总理来XX视察农业农村工作指示精神时强调指出,做好我省“三农”工作,必须努力做到“四个始终不渝”。即始终不渝地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决不动摇,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决不动摇,始终不渝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决不动摇,始终不渝地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决不动摇。这两个讲话又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传达。同时,XX省长、XXX副书记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也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三农”的战略思想。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20*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这是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干部群众关切的热点,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认为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十七大提出,“要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把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重要基石,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努力方向。

二是必须要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必须要改善农村民生。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公平,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在就业方面,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社会保障方面,强调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在医疗卫生方面,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必须要保证农民平等权利。保证农民的平等权利,必须树立公平对待农民的理念,完善保证农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

因此,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形势,深刻把握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密切跟踪农业农村正在经历的广泛而复杂的变革,清醒认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务必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为重点,切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较快的有利时机,不断巩固、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是要抓好中央、省委政策措施的落实。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谨慎,要切实做好“五个三”的落实,即切实做到“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和“三个大幅度”。二是要抓好各项补贴资金的落实。要坚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农机具、测土配方施肥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项补贴力度;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要继续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二)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一是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今年粮食生产发展起点比较高、难度比较大、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推动力,推广一批优质品种;要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撑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致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力,保持农业不断增效、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要发挥改革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充分发挥基础建设的保障力,保障粮食安全丰收。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凝聚力,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机遇。

二是要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菜篮子”产品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生计。要认真研究去年以来猪肉、食用油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产销波动规律,要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认真抓好,尽快健全有关促进“菜篮子”产品生产的长效机制,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价格稳定和市场稳定。要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继续加大防控体系建设力度;要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保护,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构筑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坚固防线,让消费者吃上营养、安全、放心的食品。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四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抓紧研究制定农产品加工业政策,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附加值。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

(三)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市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脆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要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必须切实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二是要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进一步拓展农机作业领域。三是加快生态林建设。要按照省高标准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尽快制定我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我市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要实行林业生态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强化林业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设计、施工、监理等多层次的质量责任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林地林木权属,充分调动农民和造林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以发展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和人才体系建设。

随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迅速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对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比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农业科研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要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推进农业科技的转化与推广应用。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加大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力度;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有关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要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民营农业科技组织倾斜。

二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公益的支持力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

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动物疫病可追溯制度。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培育农村流通主体,促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同时,要在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免费向教育阶段提供教科书。进一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上不起学”的问题。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积极选派和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农村民办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二是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管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全市农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强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乡镇医院建设改造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监测系统,提高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能力。

三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继续加强人口控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办)创建活动。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试点工作,努力构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体系;继续做好20*年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以小康工程、奖励优惠政策、婚育新风、生殖健康服务、计划生育法规等“五进农户”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落实好“阳光生育计划”。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

四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快建设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服务新农村建设出版物的出版比例。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大力开展各级各类以“图书、戏曲、电影”为主体的文化下乡活动,实施“百部流动舞台千场演出送农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实施农村体育健身活动。

五是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和扶贫开发力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扩大保障覆盖面,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认真做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落实五保供养资金。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孤有所救、残有所助、困有所济。要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施整体推进战略。

六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进度,增加农村沼气投入,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六)以加强农村改革为重点,切实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保障和动力源泉。

一是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认真开展延包后续完善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户。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探索土地流转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到规范程序、严格审批、强化管理。

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方面,要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农村工作运行机制。在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切实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在妥善处置乡村债务方面,要在制止新债、锁定旧债的前提下,分类、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同时,要全面铺开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

三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其他改革。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发展业务,切实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治理结构,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同时,要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供销、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等改革,努力取得新的进展。

(七)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抓好试点,提高水平,以点带面。认真实施“五型农户”创建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继续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培植支柱产业。成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领导小组,全面启动辖区内各行政村的新一轮的村庄建设规划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加强街巷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房舍美化的“村容四化”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搞好“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二是树立标兵,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进一步巩固、完善市级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基础设施,切实提升标兵村建设档次。着力培养、扶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对一些基础较好的村,加大投入,有目标地进行建设,培养一批新的典型。三是增点扩面,逐步推进,辐射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和“百村示范、千村率先”的要求,启动安阳市第二批试点村,扩大试点带动作用。启动“矿业农庄”试点,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启动“爱民连心桥”项目建设,切实加大农村危桥改造力度。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全市百万农民的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高度,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清发展现状,顺应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强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一个重大原则,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法宝。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切实把“重中之重”反映在认识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上,自觉做到在感情上亲近“三农”,在思想上重视“三农”,在工作上突出“三农”,在资金投入、干部配备上支持“三农”。要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加强督察指导,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基层和千家万户。

(二)加强作风转变。要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增加对农村的了解,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干部要坚持扑下身子“真干事”、雷厉风行“快干事”、知难而进“多干事”、心系群众“干实事”,进一步形成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的良好风气,真正把精力用在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到抓工作上,对群众有“亲情感”、对事业有“责任感”、对岗位有“光荣感”,做到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富起来,靓起来,舒心起来。

(三)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配合意识、服务意识,形成齐心协力、协调一致推进“三农”工作的整体合力,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财力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财政、计划、交通、建设、国土、公路、教育、卫生、金融等部门,要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