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药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现代制药工程源自青霉素的发现和制造,发展至今,药物不仅帮助我们克服了疾病,同时也能使我们强身健体。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各国也将药物的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晚,制药工程领域人才匮乏。因此,对制药工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状分析

1.1我国制药行业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跨国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这给我国的制药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1]。然而,我国与世界制药强国比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仿制药品多、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规模小、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药物创新研究投入不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学科带头人、企业家、管理人才缺乏[2]。因此我国制药业如何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而大力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人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我国制药人才培养现状 制药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极大地制约着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药业缺乏从事制药工程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重工艺、轻工程、重设计、轻制造,重技术、轻质量管理等偏向,对工程化制药人才的培养相当薄弱。为解决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调整和加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制药业提供大批既懂制药技术、又懂工程,并擅长质量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2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概况

2.1国外制药工程硕士培养概况 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上也比较完善。纵观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是在不断协调与政府、企业、社会诸方面关系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3]。由于国情和教育基础情况的不同,国外的制药工程硕士教育经验,仅能为我国提供参考借鉴,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提高我国制药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2.2我国制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概况 2009 年全国制药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最终使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的比例达到7∶3[4]。但目前我国对如何培养制药工程硕士均处于探索阶段。制药工程作为新兴交叉整合学科,对人才的培养将任重而道远。

3我校制药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3.1培养目标与方式 我校对制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习年限为2年,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吸收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

3.2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 课程设置是保证全日制制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我校全日制制药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参照学术型硕士的设置框架,分为学位和选修课。开设应用型课程,压缩理论课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学分。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校为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如与制药企业包括青岛华仁、国风、黄海制药等,各大医院、研究所等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模式,以上单位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药物研发的全过程,对制药行业所需专门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着重培养如何解决该领域关键问题的人才。成立崂山药用植物园,让学生从中药的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提取等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王春波教授的省级课题"牛蒡根的研究"所设计的综合实验[5],涉及包括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并为牛蒡根制定山东省中药材部颁标准,填补国内中药材(牛蒡根)的质量标准体系的空白。

3.3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学校的科研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6]。我校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位论文选题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让学生独立完成论文,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1论文开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专业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并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评审。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选题在局部上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实用性、研究性、创造性。

3.3.2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人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确保更加客观、公正地检验学位论文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3.3.3论文质量监控措施 学位论文质量是制药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制药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确保培养质量。为加强论文质量的考核和评价,在论文开题6个月后进行中期筛选。在完成学位论文后,实行"双盲"评审制度,采取预答辩制度。在论文答辩阶段,聘请2名本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至少聘请1名来自企业的同行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4结论

要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制药工程硕士培养特色,主动适应行业与企业需求,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制药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培养制药行业与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制药工程硕士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国家创新型制药工程领域技术人才需求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孔学东,千荣富.中国医药产业的机遇、挑战及相应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1):76-80.

[2]颜爱民,吴浩生,殷振林.中国制药业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5):801-802.

[3]张海英,汪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63-68.

[4]昊斌,张乐乐.中美两国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8):121-122.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制药工程 专业建设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逐步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迈进,这一发展过程必将伴随着对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倾向也愈来愈明显。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合全球化生产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如何使各国的工程专业人才执业资质趋于等效,成为当今教育界、工程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制药工程专业是集药学、生物学、工程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培养从事药品生产制造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能力、产品检验等基本技能,是一个实现药物制造、注重实践的过程。如何满足制药产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制药专业人才,提升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我国乃至国际上的专业地位,一直是本专业教师思考和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探索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希望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确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办学较早,2002年时已经在生物工程专业下设立了制药工程专业方向,以三大制药中的生物制药为办学特色。本专业具有较好的学科支撑条件:第一,专业教师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第二,具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第三,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是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学院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与保藏工程实验室,设立了发酵—分离—制剂—分析—包装整条生产工程流程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可以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训练提供良好条件。 

二、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建立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体系中,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内容相对薄弱,而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内容较多。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导致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充分调研已通过认证的高水平高校,学习它们的专业工程教育理念,借鉴它们在认证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及教训;其次,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广泛调研国内外制药行业,了解它们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最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跟踪调研毕业五年后的毕业生薪酬、职称与职位晋升、职业满意度等情况,为培养出具有坚实的制药领域理论基础、完备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制药业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力求把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办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在同类教育中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三、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这一原则,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和补充一些关于前沿技术的选修课,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尤其是综合性设计实践的设置比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日常科研和各类竞赛项目。 

为了克服校内资源有限的弊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制药企业联合,利用寒假、暑假,或是最后一年的实习时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真实地接触生产实践,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熟练掌握生产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个从基础到实践的培养过程,能保证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锻炼,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制药工程是一个涉及生物、药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教师必须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基本是“由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势严重,影响到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此外,我校制药工程专业部分教师科研任务较重,疲于奔命,无法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专业化人才是一个巨大挑战。 

笔者认为,要想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制药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我校可以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如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从制药行业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既可以对专职教师进行中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又可以作为学术带头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直接把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请入讲堂,开展实践教育,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可以把本校教师送到已通过制药工程专业认证的院校或是技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进修,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复合型知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提供有利于教师安心工作的软、硬条件,保证教学时间。同时,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还可以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不仅肩负起向学生讲授专业课的任务,也要积极承担学生职业教育的指导工作。 

五、结论 

对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来说,制药工程专业认证是一个新的契机,其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我校只有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以认证的要求和标准作为指导思想,构建适合我校基本情况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才能使我们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具备理科基础、工科背景的国际化制药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药物制剂 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29

1 前言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核心课程。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而药物制剂技术就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在药品生产制备过程中的体现与应用。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能够在药物行业生产、服务和管理前线进行药品的生产操作,药物生产的技术管理,严格控制药物质量,进行药物技术开发和药物购销的全方面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学生应当有比较高的药品生产现场的操作能力和药品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并且还应当具备一定水准的药物产品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药物产品的营销能力。正因如此,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更应该具有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还要能够在操作过程中随机应变,敢于创新,能够独自挑起大梁,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开设,就正好满足了这些教育需求。

2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优势

2.1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效果好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老师一味地讲解示范,学生茫然听课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训过程当中去,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给了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

2.2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力提升快

在传统的药物制剂技术学习过程当中,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出于维护课堂秩序的目的,学生不可以在下面交头接耳,不可以讨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交流学习思想的意愿。而实训课程则不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一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地请教老师,在第一时间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而学生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解惑,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交流中逐步提高。在实训课程中,学生经常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操作前学生可以互相协商,在实训过程中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之后一起进行修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专业思维及逻辑分析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所以说,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当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研究药物制剂方面的相关技术理论。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实训课程内的任务,学生要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独立查阅资料,完成调研工作,与同学进行讨论,对所得结论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制造出理想中的药物成品。这样的实验学习过程会大大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得学生的学习信心越来越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在实训的过程中得到发挥,这就使得原本就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逐渐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进而对学习药物制剂方面的专业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这就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经过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走入社会,进入相应的工作单位进行工作。在对企业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企业对于这样培育出的人才比较满意,他们认为通过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快地投入到工作状态当中。并且相对于接受纯理论教学的学生来讲,经过实训的学生的药物制剂专业水平更高,更适合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中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较差

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当初入学的时候,普遍成绩较差。虽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考试失利,而就实际情况来说,绝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较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学习的自律性也深有不及。正是因为如此,有许多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以后,选择自暴自弃,不再认真学习,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情绪,自己不愿意学习,不听老师与家长的劝导,还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实训课程的组织上就有着许多的困难。

3.2 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

中职院校之所以开设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就是要提高学生将理念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这就是说,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掌握好药物制剂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在上理论课时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记忆,还有些学习方法不对,导致理解有偏差,使得在实训的课堂上无从下手,而老师对于这样的状况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教学进度,这样的情况会更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基础的理论知识不牢固成为了中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一大阻碍。

中职院校与高职学校及综合大学药学专业学生相比,理论知识肯定不及后两者,那么所占的优势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所以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此,就必须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和重视,加强对课程的资金设备投入,对相关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否则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就失去了其进行下去的动力。

3.4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老师实际操作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课程是中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一大挑战,相关的老师有些可能并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培训,仅仅只会理论指导学生。所以不仅学生是初次接触到这种教学方式,老师也是初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如果任课老师的能力不够,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所掌握的信息及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实现实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教授给学生最适合社会需要的相关生产,操作和管理技能。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许多老师没有相应的创新精神,固守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本,使学生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堂当中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4 提高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方法

4.1 带领学生多多参观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校开展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一定要让学生提前了解其未来的工作环境。所以,中职院校在除了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相关的制药企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真实认知能力。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前景,就业的岗位和就业环境。另外,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对药物制剂技术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初步的认识与体验。学校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可以使得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得到的专业技能知识与现实的生产操作活动联系起来,以现实工作当中的生产操作水平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校内的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需要对药物制剂技术中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形成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培养自身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意识,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打造基础。关于中职院校内的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其实验教学效果:第一,把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老师在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专业知识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的分析方法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操作标准。实验用品的称量操作,粉碎,混合,提取,过滤等技能都属于药物制剂专业的基本操作技术。根据药物制剂技术的相关工作要求,药物制剂实验当中所用到的基本操作都应当有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与督促,所以,中职院校应当制定一份学生可以人手一本的相关实验手则。第三,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当中,最好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实验的操作,不仅给了更多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独立思考,又要与同学默契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呈现最好的实验报告。

4.3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强化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实训场地,引进一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教学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接轨。同时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创新,学校的实训场地设备因为各种原因不可能随时更新更换,那么与先进企业紧密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校企教学实训结合,可以更好地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要。可以聘请企业的一些专家或高级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即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校的教学及教育提出很好地建议,逐渐改善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训课程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愿参与到学习的实践操作活动当中来。本文通过对实训课程重要性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各大中职院校能够给予实训课程以重视,改善实训课程的实施条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药物制剂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孔小英.浅析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改革[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7):66-68.

[2]高娟,郭秀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8(7):78-80.

[3]相会欣,郝艳霞.药物制剂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2,3(17):56-58.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4篇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social demand. Combined with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the colleg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ystem, effectively raise student's innovation quality, establish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idea and strengthen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so a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innovative talents.

关键词: 制药工程;教学;自主创新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teaching;independ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65-02

0 引言

制药工程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才开始在高校首次组建的新兴专业,目的是培养大量既擅长工程与管理、又精通制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国内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至今,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全国已近200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以药学、化学、工程学及生物技术为基础,并且是在上述专业技术的交叉领域形成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及实践能力,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共a同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重点就制药工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进行阐释。

1 制药工程专业特点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各大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课程:①与药物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如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②化学类基础课: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③化工类基础课:如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化工制图、化工热力学、电工电子学、化工仪表以及自动化等,以上所述的仅是专业基础课程,掌握这些基础课程后还要根据制药工艺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整个制药过程包括原料、原料的预处理、反应与分离获得原料药、利用各种工艺制成制剂而最终获得药物,因此,根据药物的生产过程,制药工程专业应开设制药工程设计、生物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制剂工程等课程,而这些也只是该专业的主要重点课程。由于制药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需要与多种学科结合并综合运用才能达到专业要求,所以,教学过程中还应开设波谱解析与应用、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剂学、GMP、药事管理及法规、三废处理技术等大量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课程间的知识渗透与结合。

2 专业方向的体现

制药工程专业可分为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化学制药三个专业方向,总体教学时应有意识淡化专业方向,而对于个体要充分体现专业方向。也就是说,教学时对于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和掌握,不存在专业方向的问题,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应一致;而对于每位学生而言,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而有秘书的研究方向,教学时应考虑为个体专业研究方向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可向学生开设各种专方向的选修课,例如:对于化学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药用高分子材料、有机反应机理、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课程;对于中药制药专业方向,可开设中药学、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

3 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

3.1 自主创新素质培养是高等人才教育的关键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等人才是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核心,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大学是培养高科技综合性人才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校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并且他们思维活跃、热情向上、勤奋肯学、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是人生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能够快速适应自主创新素质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是时候,也最为有效。

3.2 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现状有待改善 自主创新素质是指由自主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行为的整个过程。自主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浓厚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科学实践、科技综合与善于创新的能力、富有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意志、创新的勇气、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强烈的好奇心等。然而如今的大学生在自主创新意识方面与现实的实践行为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行为动机与行动倾向,大多强烈希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然而当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时却缺少必要的积极性,懒于或不屑于参与实践活动,部分学生虽然开始时热情高涨,但由于毅力较差而不能持之以恒。特别是新一代大学生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自身特有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相对单一,阅历并不丰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开发能力,创新实践贫瘠,从而阻碍了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更进一步造成他们知识面较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学科间的交叉点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全面、灵活地思考和看待问题,他们在长时间的被动学习环境中早已习以为惯,创新意识极其淡薄。高校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倘若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大学生缺乏深入实践,不但起不到有效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效果,就连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融会贯通,出现知识“消化不良”的现象。

3.3 制药工程教学中自主创新素质培养是时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而目前医药工业发展迅速,随着新版GMP的实施,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通过消化、吸收和革新,提高了我国制药工业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制药设备陈旧、制药工程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等。医药生产企业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增强实力,形成规模经济,重视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制开发。因此,缺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制药业面临的严峻现实。

制药工程大学课程包含了学生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理解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及基础理论的培养,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工艺操作技能的培养,操作和使用各种仪表、仪器能力的培养等。但由于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是普通中医院校,在校学生的工科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再加上实训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实验室不能完全代替工业化生产进行实训教学,教学效果还不理想。因此,中医院校如何克服各种现实困难,培养出拥有自主创新素质综合性人才,是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教育的根本在于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现状和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制药工程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加强教学制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利群,夏璐,许海棠,杨立芳.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05).

[2]胡桂香.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药物流专业 优化 对策

物流是通过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分配流通及物流信息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1〕。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向医药商品流通领域渗透,医药物流已不是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药品配送,而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的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错差,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现代医药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紧密联系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显然,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必然对医药物流人才需求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促使职业院校中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基本要素做出相应调整。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现代医药物流行业及企业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现代物流专业职业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建设高职医药物流专业,以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数量、人才素质变化需要的问题。

1. 医药物流专业发展的行业背景

1.1医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医药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7.5%, 远高于同期全球发展速度,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4.4%,多数行业专家预测,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医药市场[2]。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医药流通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国有或民营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并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2011年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

与国外高速发达的医药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的现代医药物流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特别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的现代医药物流外包市场,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在我国还很少。国外90%以上的跨国医药企业都有现代医药物流外包的业务,但我国国内的医药企业寻找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不到10%,绝大多数医药企业自己投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物流运输工作[3]。

1.2制约医药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医药物流理念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加之医药生产与流通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中国的医药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医药流通体系复杂,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导致医药流通环节过于繁多,药品流通费用率高,企业盈利低,配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另一方面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流通企业却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经营成本较高。而且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低,技术落后,医药产品的包装、运输、仓储标准不统一,大大增加了医药配送的难度[4]。例如,广西现有300 多家医药公司,年营业额达到1 个亿的不到20 家,大部分公司仓储、办公等方面都很落后,平均销售利润率小于1%,存在配送能力差、效率低、仓储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比重过大等状况[5]。这种物流模式造成大量的储运资源闲置,严重制约企业的运行盈利能力。

2.医药物流产业发展与医药物流专业发展的矛盾

2.1初级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的制约。事实上,行业内的医药物流业务在过去的5年间,还停留在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为适应本企业零售门店的需要而开展的仓储与内部物流配送的层面,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低而对人才的吸引力偏低。来自全国17个医药物流企业的113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医药物流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表1)。但对人才素质的满意率偏低,高达76%的被调查者认为从业人员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足,50%以上被调查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不满意。企业对人才招聘的要求中,均将综合能力放在了首位。

2.2产业的快速增长与医药物流专业建设滞后的矛盾。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及药品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医药物流产业的调整发展。随着物流技术在医药商品经营领域的渗透,以第三方物流逐渐成为医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导致医药物流人才数量需求的快速增长(表2)。

然而,医药物流专业是近年来从药学专业和药品营销中衍生的新兴专业,在社会上也需要经历一个逐渐被人认知的过程。与传统的药学类专业相比,医药物流专业的规模与其他专业规模严重失衡。企业需求情况也说明了企业对目前医药物流岗位人才的结构并不满意,对要求高职以上学历的人才总和达85.8%,但笔者所在学校,2008年开始在招收医药物流专业,连续三年招生规模分别为40、20、11人,呈显著快速下降的趋势。

2.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企业需求的矛盾。从业人员专业结构分析,受准入政策及企业医药企业用人习惯的影响,目前医药物流岗位从业人员以药学(药剂)专业人员为主。但因这些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就与物流业务的要求相距甚远。虽然学校为适应药品经营企业业务需要,已经加设了《药品仓储与养护》等课程,但修补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调整难以培养出医药物流人才所应有的专业素质,加之人才培养的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呈现,故人才培养不仅在数量增长速度上不可避免地滞后于产业发展,在培养质量上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南部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最突出不足分别是:吃苦耐劳(76.1%),敬业精神(44.6%),专业操作技能(42.4%),职业素养(32.6%),团队合作能力(31.5%);而北部企业人员认为高职生的突出不足分别是:服从领导指挥(81%),吃苦耐劳(66.7%),专业操作技能(38.1%),敬业精神(33.3%)。问卷及访谈结果表明,适合高职医药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较多,包括:仓管、配送、文员、物流营销、验收、拣货等。因企业物流设施与设备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从事医药物流岗位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略有差异,但各项能力需求的排序上却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表3)。

3.优化医药物流专业的策略

医药物流专业是近年来从药学专业和药品营销中衍生的新兴专业,其发展也需要经历孵化、培育、成长的阶段。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社会上也需要经历一个逐渐被人认知的过程,这些因素是导致医药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较明显,而招生规模却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药学(药剂)专业因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医药物流专业不同,毕业生在医药物流职业岗位从业,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的先天不足,在医药物流专业还处于相对弱势的萌芽阶段,以非医药物流专业毕业生补充医药物流岗位人才的空缺,虽不失为一种权宜之策,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医药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增长的趋势已经十分显著。要使医药物流专业健康、持续发展,职业院校应建立医药物流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3.1重构差异化的医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由于产业和发展,职业岗位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以大药学专业满足医药行业各种产业形态发展所导致的人才需求变化是不现实的,根据具体工作业务的变更和发展在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只做些修修补补的微观课程门类的调整,也难以适应现代医药物流业务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引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任务为导向的医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

重构特色化、差异化的医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必需对专业培养目标予以准确定位,着眼于两个差异:一是与面向全社会大物流系统开设的通用性物流专业课程相比,突显医药类商品特性及行业分管的规范性要求;二是与面向整个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业务的大药学(药剂)专业相比,突显现代物流技术对医药商品“流转”业务的技术特色。因此,医药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必需着眼于医药物流业务的规范性、特殊性要求;在课程的结构上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发课程,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最大限度上与医药物流工作任务接轨;在资源配置上与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内部的环境、设施、设备相适应;在教学模式上强化技能训练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首岗适应力;在教学标准上与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接轨。其次,要充分关注企业对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需求,针对目前医药物流专业毕业生从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教学进程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教学的各个过程,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可技能发展的能力。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全面、深入改革,最终实现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素质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适应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3.2适度激励保证医药物流专业规模的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从招生宣传与拓展就业市场的两个维度,开展医药物流的专业营销。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可以大力引进企业岗位人员入校实施宣传与引导,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开始引入企业开办校企合作班,以就业吸引生源;其次,可以从调整和优化本校专业结构的角度思考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大医药物流专业的培育力度;其三,深化校企合作,多向企业宣传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特点与优势,让企业充分认知医药物流专业人才在职业素养方面与一般医药类相关专业间的差异,减轻医药物流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在同类职业岗位的竞争压力。多方的协调沟通,才能保证医药物流专业的规模从而保障医药物流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3加快中高职衔接的步伐。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的三个统筹。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实施衔接 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事实上,国内各地均对“3+2”、“2+3”、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作各种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马建富等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引桥”、“接口”、“直通”三个技术设计[6]。周小雅等以制药技术专业中核心课程《制剂工艺与技术》为载体,进行了同一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衔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这些研究与实践,无疑为医药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尽管调查显示医药物流企业对中职及中职以下学历人才需求仅占总需求量比例不足2成,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在职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以提升学历水平的需求,从优化从业人员结构及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高职院校有必要将中职学校为重要生源输送地而加以高度关注,并根据中职生的专业学习、工作背景及学力水平等特点设计富有个性化特色的医药物流专业课程,从而加快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步伐,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更好、更全面地为企业、社会服务。

4.小结

综上所述,医药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在人才的学历及职业素养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为职业院校医药物流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使职业院校医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挑战。为此,必需改革医药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设置课程、修订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备优质教学资源等多方面改革和建设医药物流专业,以保证医药物流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艳.我国医药物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总第567期:140.

[2]刘兆国.医药商业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4:57.

[3]王继平.新医改下我国现代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9):2.

[4]杨辉.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及对策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9):80.

[5]罗往 黄智耀.南宁医药物流业大步向前走南宁日报[N]. 南宁日报. 2012-5-3.

[6]马建富 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理念构建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8):9.

[7]周小雅.中高职衔接的《药物制剂技术》一体化课程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