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药行业中药行业专利

专利对制药行业的重要性

专利对制药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制药行业是技术创新高度密集的行业,具有高研发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特点。一方面,从技术上讲,还原解析一种药品相对于研发来说难度要小得多,费用也低得多;另外一方面,药物的成分还必须公开,告知医生、患者以方便使用。这均导致新药非常容易被模仿制造,专利因而成为保护新药最有力的手段。当前国际上的制药巨头都是依靠专利保护其领先地位,专利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高达40%。DavidE•Webber(2003)的研究说明,相对于化学、石油、机械、金属制品、冶金、电机、仪表、办公设备、汽车、橡胶、纺织等其他行业,专利制度对制药行业创新能力的保护最强。

在缺乏研发数据时,丰富的专利数据既可以作为企业层面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替代指标,也可以作为产出替代指标。专利指标研究的权威Griliches(1990)指出,尽管存在各种困难,专利统计数据仍然是分析技术变化过程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指标。在得不到详细的研发数据时,目前专利数据至少能够作为衡量公司间发明活动水平差异的一个替代指标。在我国,上述结论有其特殊意义。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很难获得,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专利数据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利用企业层面的专利数据进行研究的尝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数据收集

医药专利数据虽然是公开的,但是要把专利数据变成可供研究使用的数据,还有不少障碍。企业实际控制的专利在专利库中记在不同的申请机构名称下,比如其分支机构的名称、企业收购的其它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原名(因为企业改制的原因,在我国企业更名的情况非常多)等等,甚至申请专利的分支机构也会更名。但是,政府专利机构收集的专利数据库只是把每一个专利记入每一个申请人名称下,不考虑申请人是否属于相同实体,也不记录更名、并购信息。

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年报、半年报以及上市材料都是向全社会公开的,信息的准确度也比较有保证,本文以上市公司医药企业为样本。由于多元化经营对利用专利数据进行的研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Griliches,1990),在选择样本时不考虑主业不够突出的医药上市公司。企业样本确定及专利数据收集的具体办法是:

首先找出深沪交易所依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标示的医药制造类公司,根据财务数据库提供的信息,选择“医药制造”业务上利润和销售收入两项都占50%以上的公司,去除不稳定因素(如主业变更),最后保留62家公司。然后,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上数据库(该数据库区分中药药品和西药)中查找各公司注册的所有药品,判断该公司绝大多数药品是中药还是西药,将该上市公司列入相应行业。最后全部上市公司按行业分为化学制药31家,中药24家,混业经营7家。为了方便对比研究,本文排除7家混业经营上市公司。最后,以各上市公司母公司和2002年纳入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为统计对象,在国家公开的专利数据库中进行全面查询,统计各公司3类专利的4年积累申请数。

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数据的比较分析

1993年到2002年间,化学药和中药两个行业共55家上市公司共申请专利825件,其中发明专利248件(约占总数的30%),实用新型专利64件(约占总数的7.8%),外观设计专利513件(占总数的62.2%)。按照专利类型和申请企业所在行业分类,55家样本企业从1993年到2002年的专利申请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数量较少

无论是化学药行业还是中药行业,外观专利在全部申请专利中均占有一半以上,中药企业甚至接近70%,平均每家中药企业拥有14.29条外观专利。化学药行业和中药行业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占总申请数的7%和9%,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化学药制造行业的发明专利占总专利申请数的39%,而中药行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只有25%的水平。

化学制药企业各类专利申请都少于中药企业

化学制药行业平均每家企业在统计范围内只申请了5~6条外观专利,而中药行业企业的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14.29条,专利申请远远比化学制药行业活跃。对比平均每家企业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化学制药行业也和中药行业有较大差距。

我国制药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水平低下

通过对样本企业中位数的分析,发现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水平较低。化学药样本企业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中位数均为0,发明专利为1,说明一半以上企业几乎没有专利申请行为。中药样本企业情况稍好一些,但是整体而言专利申请数量也非常少。专利数量平均数能够达到15条,主要得益于少数样本企业(如白云山、同仁堂)申请的专利数量非常多,是专利申请大户,拉高了样本企业整体平均水平。

制药企业专利水平与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思路

为了考察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程度,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首先对化学药样本企业和中药样本企业按照专利类型和专利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用方差分析判断组间财务数据有无显著差异;最后对结果加以分析。

因为多数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较低,每一次方差分析仅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类型专利4年积累申请数的中位数为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类,累计专利申请数小于中位数的企业称为A组,累计的专利申请数大于中位数的企业成为B组(可以分别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角度进行三次分组)。采用中位数作为分组指标,主要是因为不管是哪个分行业、哪种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数为零的企业都不少,在分组时考虑平均数会被专利申请较多的企业拉高,专利申请多、但不是特别突出的企业容易分进低专利申请组。

方差分析结果及分析

在业绩指标确定上,本文拟与盈利能力和企业规模两方面考察专利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本文选择了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是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而职工人数、资产总计是代表企业规模的2个指标。对A组和B组企业2002年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制药行业的专利申请水平总体上与企业盈利性水平和规模正相关。统计表明,在10%以下置信水平,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绝大多数都显示B组均值显著大于A组。本文选入的所有指标都是正向指标,指标值大就说明企业盈利状态好,规模大。因此,专利申请与企业绩效和规模有着总体上的正向关系。

中药行业的发明专利与企业盈利性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化学制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依照发明专利分组时,化学制药行业的两组没有一种盈利性指标和规模指标有显著差异;而中药行业的两组之间有利润总额、总资产收益率2个盈利性指标有显著差异。但中药企业在企业规模指标上没有显著区别,更加印证了两组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差异。

化学制药行业实用新型专利与企业盈利性和规模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但是在中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在依照实用新型专利对企业进行方差分析时,发现化学制药行业B组在2个盈利性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企业规模指标(职工人数、资产总计)显著高于A组,显著性水平达到5%以上。

化学制药行业外观专利与企业盈利性和规模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但是在中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在依照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进行分组时,发现化学制药行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较多的B组有3个盈利性指标非常显著地优于A组,这3个指标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此外,表示企业规模的职工人数和资产总计指标也非常显著。中药企业的两组之间业绩只有资产总计1个指标存在较显著差异,盈利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以上分析结论与我国化学药和中药现状是吻合的。在化学药行业,我国主要从事仿制制剂药生产,尤其是原料药的生产,自主研发的新药非常少。例如,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的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原料药产品,主要产地集中在我国。在缺乏研发能力,生产同质化产品的情况下,基本竞争环节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一方面,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营销提高客户的品牌认知度。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正是通过提高这两个环节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业绩。

而我国中医药行业与化学制药行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中药行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以当前资金与技术实力,中药企业通过努力,有能力进行自主研发。像太极集团、同仁堂、成都地奥这些企业正是因为拥有自己的拳头中成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收益,获得快速成长。因此,体现新药能力的发明专利与中药企业的业绩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体化;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24-02

制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调整后的整合专业,涉及化学化工、生物技术、药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内容和知识,是利用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解决制药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专业[1,2],主要学习化学、化工、药学、制药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的基本内涵,并掌握药物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具有对药品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熟悉关于药物生产、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太原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生,由原有的精细化工和工业分析两个专业整合而成,目前制药工程的专业实验主要包括天然产物提取、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等几部分,其中天然产物提取包括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蛋黄中卵磷脂的提取;药物合成包括阿司匹林和苯妥因纳的合成;药物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冰片含量、滴眼液中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银黄注射液中黄芩甙和绿原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和阿司匹林的红外光谱分析;药物制剂包括悬浮型液体制剂、乳剂、片剂等剂型的制备,但目前的实验教学尚存在以下不足:(1)各实验单独设置,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局部性,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关联性;(2)没有充分考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相互联系,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将实验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关联,导致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上述问题,依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本项目拟在制药工程现有专业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实验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关联性和延续性,以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均能得到长足的锻炼和进步。

一体化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可以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的创新型”转变。一体化教学体系可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重复开设,通过一体化整合可将教学目标及开设次序前后相关联的内容合理设计,有利于培养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型人才。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本文针对目前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的现状,拟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进行改进。

一、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思路

将目前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改革,完成并实现专业实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天然产物的提取。在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蛋黄中卵磷脂的提取实验中增加柱层析和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方法;实验中分组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采用颜色反应、红外光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手段对提取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化学药物的合成。围绕阿司匹林和苯妥因纳等化学合成药实现如下一体化过程:

二、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教师应采取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的方式,主动引导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气氛。教师除在关键环节进行把关外,对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应适当放手,充分保证学生的独立操作性,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专业真谛,进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一体化实验教学实现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剂型、药物分析等全过程的有机统一,加强实验内容的延续性、系统性及完整性。

拟采用的实施方法如下:(1)项目组成员在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与实验指导老师就一体化实验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完善和确定一体化实验方案;(2)在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体化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自愿报名、老师精心挑选”的双向选择方式完成一体化实验的初期参与人员的确定;(3)项目组成员、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就一体化实验方案再次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方法;(4)实验后组织参加一体化实验的学生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实验方案;(5)分析比较分别参加一体化实验和传统实验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及其得到的锻炼,证明一体化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验模式,进而实现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的全面一体化。

上述实施方法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三、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施目标

通过对制药工程的专业实验进行深化改革和整合,进而实现专业实验的一体化模式,加强实验的延续性、系统性及完整性,使专业实验教学实现由目前的传统实验向一体化实验模式转变,具体如下:

四、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意义

在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及继续深造硕士研究生对制药工程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要求,提出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进行改革,拟建立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药物的合成、提取、分离、提纯、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制剂研究等全过程的一体化。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药物制备技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检测方法及药物制备过程中的设备布置、连接、作用和控制等,培养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涛,苏琼.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一体化的初步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课程标准是专业建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学的指导性文本。阐述了在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并以中药专业“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为例,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确定课程性质、确立课程设计思路、建立课程目标、编排课程内容及提出实施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策略。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4.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编号:D/2013/03/093)

作者简介:田友清,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丁平,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01-05

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而重点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1]因此,在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将反映基本职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贯穿其中,以满足“职业”和“行业”标准及社会用人需求的培养目标。[2]本文以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策略。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是该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或特点,主要包括课程的定位、功能和任务等内容。性质由目标决定,并受目标引导。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根据该课程在职业岗位面向中的作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立的。中药专业的岗位面向是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购销和中药分析,并需要取得中药调剂员、中药固体(液体)制剂工、中药购销员或中药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其先修课程包括“分析化学”、“中药鉴定技术”、“实用中药化学”、“中药制剂技术”等。因此,“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被定位为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核心课及综合技术技能应用性课程。

(二)课程功能

课程功能为该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功能就是培养合格的中药检验工(高级),使其能胜任医药企业质量检验(QC)和质量控制(QA)岗位的工作职责。

(三)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该课程所担负的工作或责任,并由课程功能决定。“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事医药企业QC和QA岗位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在质检岗位上与同事相处、合作、交流及协商的能力,并养成认真、细致、诚实、可靠的品格,为从事中药分析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理念确立设计思路

理念是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在确立课程设计思路时,需要将理念贯穿其中。“能力本位”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根本理念。[3]为了达到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将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思路之中(包括课程设置依据、内容确定依据、项目编排思路及课时安排说明)。

(一)课程设置依据

课程设置依据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设置依据是《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内容确定依据

课程内容主要是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而确定的。“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内容是依据中药制剂QC和QA岗位职责要求、中药检验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对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及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而确立的。

(三)项目编排思路

项目编排思路反映课程设计理念,并指导课程内容编排。“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按照“取样前处理理化鉴别常规检查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工作过程编排内容,并遵循职业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对完成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进行整合、序化,从而设计了检验前准备、中药制剂鉴别、中药制剂常规检查、中药制剂杂质检查、中药制剂卫生学检查、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药制剂综合检测等7个项目,并分化出42项工作任务,总课时为108学时。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该门课程讲授完毕后预期学生达到的标准。为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作为核心,从适宜职业能力考量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建立课程目标。[4]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素质即素养、人格上的性质特点。知识的获得是为能力的提升服务的,而素质是在知识和能力之外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一)知识目标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知识目标以服务于能力目标的“必需、够用”为标准,以“了解、理解、掌握”为层次,结合中药检验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建立(见表1)。

(二)能力目标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能力目标以满足质检岗位要求为标准,以“会、能”为层次,结合中药检验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而建立。包括中药制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相关的仪器使用,药品标准的准确查阅,各种中药剂型分析的合理思路、规范方法和科学步骤,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判断(见表2)。

(三)素质目标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的素质目标以满足质检岗位要求为标准,以“独立、协作、开拓、组织、计划”为层次,结合中药检验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而建立。包括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热爱思考、勤于动手等职业素养的养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药品质检岗位职业习惯的养成,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形成,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的形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的养成等。

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编排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编排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是设计思路的集中反映,是课程目标落实的“土壤”。为了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采取了项目引导下的任务驱动课程模式(见图1),编排格式见表3。

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要求提出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是为课程实施提供原则性指导的规范性文本。为了有效运用课程标准,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和应有的教学效果,需要给予务实的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中应主要包括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条件、教材选编、资源开发等内容。

(一)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课程标准执行的核心环节,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等内容)。“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从而在培养学生中药制剂检验技能的同时,使其习得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反映教学实施的效果,衡量课程目标达成的程度,而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因此,教学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和精细化。为了全面反映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宜采用“五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即过程与结果、理论与技能、定量与定性、常规考核与技能竞赛、技能鉴定与企业评判相结合;并引入精细化评价方法,对仪器操作、药品检验、问题回答、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安全意识、学习精神、课堂出勤率等内容进行评价,从而综合反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师配备和实训装备配置等内容。专业教师的数量、资质和能力是考量师资情况的重要指标。“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根据质检岗位能力培养及课时量的要求,需要配备专任教师和专职实验员各1名。要求教师具有中药制剂分析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扎实的中药制剂检验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药品质检仪器操作技能,具体从事过中药制剂检验工作,并拥有中药分析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主管药师、工程师以上专业职称。实训装备配置主要包括实验设施的数量和面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种类和数量等内容。“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宜按每班48名学生配置实训室1间,该实训室应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并配有独立的电子天平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室、高效液相色谱仪室和气相色谱仪室,教学时分为16个小组执行工作任务,普通仪器按每组1套进行配备,要求能满足中药制剂检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材选编

教材是课程标准执行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因此,宜选用部级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可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规划教材《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等;也可根据课标要求及实际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整合,编写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

(五)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充足的课程资源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材选编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教学参考书和数字资源的开发。为了培养QC和QA岗位能力,“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可编写《药品质量检验仪器操作实训指导》、《中药制剂检验综合实训指导》、《中药分析工(高级)鉴定题库》等教学参考书;还可结合实验实训条件,制作设备、仪器操作和项目检测的视频,以供学生观看、模仿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Z].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12]36号.

[2]肖永刚,李明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7-9.

[3]庞世俊,姜广坤,王庆江.“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23-25.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生物制药技术 核心技能 课程体系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随着“十一五”规划等政策出台,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缺口大,人才匮乏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生物制药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给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对口就业机会小[1][2],国家劳动部颁布的工种目录中有关生物制药的工种设置也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生物制药工种。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高职教育既要有“超前意识”,满足市场需求趋势,培养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工人,又要拓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内涵”,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行业内转岗能力;既要服务企业,又要对毕业生的出路负责。

高教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与本科教育是不同的,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拟结合浙江生物制药产业与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生物制药技术核心技能的提炼入手,探讨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 核心技能

1.1 核心技能的提法

所谓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具体到本专业就是掌握和运用各项生物制药及相关技术的能力。核心技能最近提得比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各项专业技能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项或几项技能。

1.2 核心技能的特点

生物制药技术涉及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及相关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专业技能多且杂,从中提炼出能作为核心技能的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代表性,要能够体现生物制药技术的特点,代表特定的生物制药工艺,核心技能的总和要能反映生物制药各项技术与工艺的总和。

2) 通用性,通用性有两方面涵义,一是要在生物制药生产中有一定的通用性,二是能作为单元操作技术,辐射相类似的其它行业工种。

3) 独立性,核心技能应相对独立、完整,平行设立,不能包含或包含于其它核心技能。

4) 对应性,核心技能应与相关的生产岗位或职业一一对应。

5) 有机性,核心技能之间应能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3 核心技能确立的意义

核心技能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行业调研与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以“岗位―核心技能”为着眼点来规划专业建设不失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之路[3]。核心技能的“通用性”,有利于我们立足生物制药产业,拓展相关行业就业岗位,部分解决人才培养的超前性与产业发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即毕业生出路问题;核心技能的“独立性”与“对应性”,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在有限的学制中有目的地“分方向、有专攻”,进行特长培养,满足企业人才“多样性”与“专一性”的需求;核心技能的“代表性”与“有机性”,有利于打破原有专业学科格局,以技能教学为基本单元构建课程体系,以实训为核心,走“工学结合”之路。

2. 生物制药技能分析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有[4]: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的发酵生产;改造抗生素工艺技术;大力开发疫苗与酶诊断试剂;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开发靶向药物,以开发肿瘤药物为重点;发展氨基酸工业和开发甾体激素;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开发;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人体基因组的研究。而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技术可分为天然产物分离提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蛋白质工程制药等6个部分[5]。

我们对浙江及周边地区第一线人才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并作了岗位分析后发现,生物制药及相关企业中发酵车间、分离纯化相关工序车间、制剂车间、品控、化验、检验等科室部门的操作工、技术员、检验员、实验员、化验员、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QA、QC)等岗位,以及市场与售后服务部门的销售工程师、医药购销员等岗位,部分生物医药科研型企业的实验员等岗位,有大量高职层次的人才需求。

通过与企业进一步的交流,我们发现企业对上述岗位的员工素质有明确的、务实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生物医药行业综合素养,且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特长与上岗岗位相适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毕业生在具备一定职业素质的前提下,只要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特长,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这一技能特长,就是我们要从岗位职业技能中提炼出来的核心技能。

生物药物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到的技能也较多,但类似于化学工程,可将各项生产工序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操作,从而提炼出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的是生产、建设、销售第一线的人才需求,我们在提炼岗位职业技能时则要针对第一线的实际需求,剔除不适合高职学生掌握的,在生产第一线中极少涉及的生物制药专业技能,如基因操作等上游技能,重点整合在各生产工艺中具有共性的技能。

2.1 专业基本技能

包括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微生物操作技能(灭菌技术、纯培养技术)、简单生化分析技能等。该部分技能是掌握生物制药其它技能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一些实验员岗位上,亦可成为主要的岗位职业技能。

2.2 生物制药生产技能

1) 发酵生产技能

包括菌种的选育与培养技术、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技术、空气与管路设备灭菌技术、发酵设备与工艺控制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6],是劳动部颁布工种发酵工程制药工的主要岗位职业技能。

2) 生化分离生产技能

生化分离技术较多较杂,主要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碎技术、萃取和浸取技术、沉淀技术、吸附及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结晶技术、蒸发与干燥技术等[7],是劳动部颁布工种生化药品提取工的主要岗位职业技能。

3) 细胞培养技能

随着细胞工程的快速发展,生物疫苗与人源单克隆抗体企业的兴起,细胞培养技术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细胞培养技能可以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岗位职业技能方向。

2.3 分析检验技能

包括制药及相关过程中的药物分析、生物医药分析、药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药品包装检验等,主要技能可归纳为滴定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红外、紫外)、色谱分析技术(高效液相、气相)、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是劳动部颁布工种药物检验工的主要岗位职业技能。

2.4 拓展技能

以管理学、营销与谈判、药事管理学、药学综合知识为基础,主要满足生产管理、医药购销等岗位需求,是由于就业面的拓展而衍生的岗位职业技能。

2.5 分析

以上各项技能(包括生物制药各项生产技能)对应相关岗位群,通用性强,适用面广,相对独立而又有机关联,几乎囊括了适合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毕业生就业的所有岗位技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核心技能体系。在这个技能体系当中,最核心的莫过于分析检测技能与生物制药生产技能,前者通用性最强,后者专业性最强。从专业口径与就业面的拓展分析[1][8],中药制药生产技能可以嫁接到生化提取制药技能之中,而化学制药中的分析检验岗位、食品生产中的发酵生产与检验岗位、生物化工领域则与生物制药技术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生物药物的制剂生产工艺相对单一,以冻干与无菌制剂技能为要。由此可见,设立核心技能大大“拓展”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内涵”。

上述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体系,然而对于个体来说,在有限的学制中完全掌握以上所有核心技能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就业意向以及个体的兴趣爱好,选取一到两项核心技能(生化分离生产技能仍需细分),进行特长培养,这也是核心技能培养模式的特色之一,即专业上的“宽口径”与个体上的“窄口径”相结合。

3. 课程体系设置

3.1 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导,辅以实验课程;传统的高职工科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验合开一门课,教学思路还是学科式授课。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倡导“能力为本”,培养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也必须进行调整[9]。新的课程体系要以技能养成为核心,以实训课程为主线,建立核心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训课程的开设中更要打破原有的学科界定,以核心技能为轴来组织教学的开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仍然要把握“适用、够用”的原则。

3.2 分段目标制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我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采取的是“2+1”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设置,每学期均以实训(课程)为主导,培养目标明确,辅以理论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1学期,开设基本实验技能实训课程,辅以基础化学、微生物学等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与微生物操作技能。

第2学期,开设生化分析实验实训课程,辅以基础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化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能。

第3学期,前1个月,开设制药分析与检测技术实训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制药过程中所涉及的分析与检测技术;后3个月,学生进生产企业岗位实训,最后1周返校完成课程设计,对岗位实训进行总结。

第4学期,开设生物制药技术实训课程,辅以相关理论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对岗位实训中遇到的生物制药工艺的生产原理与技术(可包括发酵、生化分离、中药提取、合成制药中的生化环节、疫苗制备、制剂等)进行展开教学与实训,同时完成职业资格考证。

第5学期,前半学期以专业选修课强化学生专项专业知识,后半学期开设专项综合实训课程,实行小班授课、小组实训,实现专业内分方向、“准订单”培养、“特长培养”,同时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业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行业内转岗能力,完成“人才的组装”,即核心技能的分化养成。

第6学期,开设毕业(设计)实习课程,学生进企业完成顶岗生产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

3.3 存在问题及对策

1) 课时大幅减少下的理论课程如何开

以“倒推”的方式确立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即从核心技能出发,确立必备的技术支撑,然后确立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而确立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将对核心技能养成不是那么重要,或者生产实践中几乎用不上的理论知识砍掉,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时现场加以讲解,甚至可以结合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自学。

2) 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如何搞好素质教育

依据核心技能整合课程后课时总量大大减少,学生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增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此外,重点抓好专项综合实训课程,搞好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在岗学习”能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合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J].文教资料,2006,(10):156-157.

[2]沈光涛,常灏,黄耀江.我国的生物产业状况与前景[J].生物学通报,2006.41,(10):15-17.

[3]刘南槐.论按岗培养问题[J].职业,2007,(3):22-23.

[4]雷利芳.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之我见[J].海峡药学,2007.19,(1):104-106.

[5]滑静,杨柳,张淑萍,王虹.生物工程制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0):25-29.

[6]熊宗贵.发酵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7]孙彦.生物分离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制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药物分析 产业人才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81-0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我院制定了生物工程产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药物分析课程为本院生物工程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强应用型课程,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改革以往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以传统“重知识、重形式、重验证”为主、制约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既然药物分析是药学科学研究中的“眼睛”,那么就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让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既然是生物产业化人才,就需要培养学生强应用、复合型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速地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等相关工作,以更好服务生物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教育经费有限,普遍存在实验室数量紧缺,实验仪器陈旧、缺乏、使用率不高诸多情况,对新型大型、高精密度仪器的使用需求虽然越来越大,但仪器昂贵、数量有限,仍然难以满足学生对现代高新仪器的使用;在实验教学上,方法较为单一传统,往往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重视理论验证,而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脱节,且验证性实验占据主要份额,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观能力性缺乏、设计和操作实验的独立能力非常欠缺,难以适应社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以药物分析高标准严格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管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我国现行最高标准是国家药典,而对药典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典和规范的学习和了解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能够将课程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必备前提。

首先,将药典贯穿于药物分析课程全过程。国家药典的概况介绍使学生对药典有一个规范性了解,让其明白从事与药品有关工作的神圣使命。因国家药典每5年更新一次,随着科技的不断快速发展,药典中部分药品的检验方法也会随之更新,故有必要将最新更新部分典型的药品及检验方法进行介绍,可采取先让学生自行比较更新前后的特点及优劣,教师再集中分析讲解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国家药典的总体把握并树立起创新的意识。

其次,以药典为前提要求,开设实践型教学与实验。可结合制药企业的工作过程和药品检验部门的工作岗位需要,以药典为依据作为核心内容,开展药品检验工作程序相对应的内容:取样、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及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基本药品检验工作流程,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控制观念;进而以具体实例如阿司匹林的检验作为综合实验内容,从取样到鉴别,从杂质检查到含量的测定,均涉及方法的选择、应用及标准的判定,故而以学生小组(小团体)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逻辑性、严谨性;之后对给定的药品样本进行具体检验,样本采用盲给(即事先不告诉样本生产商及是否为合格药品),分别设立一半合格样本组和一半不合格样本组,进行对比,在实验结束后进行相互交流,探究检验结果出现差异或异常的原因;最后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出具药品检验报告的流程,虽然只是总结性书写,但此报告具有法律效应,因此不仅考查了学生的企业报告撰写能力,也强化了学生对药品检验的法律观念。

三、把药物分析当“眼睛”,注重实践分析方法的掌握

对药品进行各种分析,离不开现行各种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一些大型、高精密、自动分析仪器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等。这些仪器除了在药物分析中广泛使用外,在其它课程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甚至在其它学科如酿造领域也广泛使用。因这类仪器昂贵,难以实现学生多次操作使用的目的,为克服这一难题,可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其它运用此类仪器的课程,同步开课,这样即具备开设综合型大实验的环境与条件,围绕药物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精心挑选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实验内容,开设综合型实验,既可节省经费,又可达到学生多次使用此类仪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院现拥有省重点实验平台、实验中心平台,为改变以往脱离实际工作的教学现状,可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加大高效液相色谱等实验的开设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开设,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开设为综合型大实验(综合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课程的实验),加长实验教学时数,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选择、确立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的能力,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操作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大型仪器的能力。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中均为常用的仪器,因此可考虑开设药物分析中典型药物,如头孢呋辛酯中有关物质和异构体的检查,天然药物化学中提取分离所得的芦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仪器分析中开设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技能实验,将三者相结合,尝试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探索,使相近课程的专业知识交叉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既让学生掌握了该仪器操作及分析技能,也兼顾了药物的检查、鉴别、含量测定知识的运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药物分析的“眼睛”作用。

另外,生物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或药品检验单位的支持与合作,所谓校企合作模式,即高校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实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完生物工程基础课程后,会继而选择制药方向的专业拓展课,这部分学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拓展课后,则深入到当地合作企业进行较长时间(一年)上岗式培养,即让学生以企业职工的角色,按职工的要求,参与到制药企业研发、生产、供应、检验等流程中去,让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生物产业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在企业药物分析中的专业素养,亦弥补了因实验教学课时有限而难以实现综合性技能实验教学带来的缺憾。在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也是一种订单式培养,毕业生主要在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单位就业,既满足了企业对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结语

随着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现代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是以培养社会实际所需的具有生物专业综合能力的人才。药物分析作为本专业拓展课程和应用型课程,迫切需要以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案以更好顺应产业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现行企业中常规质量控制手段和技术,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电泳方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的不同岗位包括技术与管理岗位,用专业的眼光整体把握企业的发展态势,为社会培养所需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后备军;同时,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将为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熊魏,廖夫生,韦国兵.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

[2] 宋爱军,余环虎.多层次实验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2,(8).

[3] 阳丽,谢蒋平.提高学生学习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兴趣的实践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