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技术

制药技术范文精选

制药技术

制药技术范文第1篇

1.1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1.2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1.3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1.4冠心病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未来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制药技术范文第2篇

1.1改革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每个实验有规定的学时数,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这严重约束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贯彻。加上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本身周期长,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内完成。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改实验课为实验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进度安排实验,有机会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重新安排设计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现代实验教学的主流模式。综合性实验能涵盖更多的知识点,实验内容具有复合性,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深入学习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但实验方案是可以选择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有利于创新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通过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的连续性,加强学生对整个生物制药流程的认识,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写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1.3推广实验小组的课堂模式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往往内容多、周期长,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上升也增加了实验本身的难度,实验过程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分小组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实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开展广泛的讨论,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进行合理的实验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小组的形式能促进整个实验的实施和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了解和把握。

2鼓励学生创新和参与科研活动

2.1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的自觉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研室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的想法经过与教师探讨后可以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科研热情明显提升,有些学生做出了很好的结果甚至能总结出自己的论文。

2.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要走上科研的道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借鉴美国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教研室的学术活动让学生接触早期的科研训练。学生在参与科研实验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科学思维的熏陶和相关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3开设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

除了基本的实验教学外,本校还通过在课外开展第二课堂、参观见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是对理论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科研设计,科研思路、科研课题文献检索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研究素养。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到生物制药企业参观见习,加强了学生对整个生物技术制药流程的认识,了解了医药科研基本程序与常用试验仪器设备,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药企业典型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检验仪器等。

3重视实验总结

制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

0引言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1生物制药技术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1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1.2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1.3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1.4冠心病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未来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去年相比。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制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GMP人力资源管理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组成中,医药行业始终占有很重要的份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逐步迈入世界制药大国的行列。据统计,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00家左右,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t,位居世界第二;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2000年,我国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5大制剂的产量分别达到2778亿片、264亿支、93亿支、486亿粒和23亿瓶。中小型医药企业作为我国医药行业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在我国医药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以及我国实行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医药企业进行了GMP认证的逐步推进,无论从技术、管理、经营决策、资金等因素来说,无一不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难题。

一、中小型制药企业人才缺失现状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野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座更好的工厂。”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甚至有一些企业达到了70%。人员流动性最强的群体是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企业核心员工,由于他们掌握了管理知识、企业核心机密、销售渠道或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技术,导致了企业运营陷入短期困境。概括起来,中小型制药企业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人员如同企业的舵手,在GMP认证后,管理者和经营者没有一定的策划和经营能力,没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哪怕有再多的资金支持,企业也难有所作为。目前,能从宏观上驾驭市场、领导业务,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管理型人才在整个制药行业奇缺,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小型制药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观念、技巧、理论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2、营销人才缺乏。后GMP时代,在各个企业的硬件都没有什么区别、产品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工作倍显重要。因此,在GPM认证后需要综合营销人才,他们应掌握着营销战略的制定、营销模式的优化、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队伍的管理、营销资金的投向等知识与能力。

3、产品研发人才缺乏。近年来,伴随着跨国研发中心向中国集聚,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研发”的嬗变,国内研发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研发中心、研究机构、技术中心发展的一块“短板”,业内研发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中小型企业,压根没有新品开发部门;有些企业推出的新产品,其实也都是一些仿制和复制品种,这必然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低下。

4、一线综合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多数中小型药企存在人员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一线员工要么是没有药理知识,要么是不懂生产技术。虽然我国已在GMP中对从业人员资质做了必要的规定,但由于GMP检查的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许多制药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不合格,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员工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达不到要求,难以保证所生产药品的质量。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求大量的既有专业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来从事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工艺管理、制药设备维护等工作。

二、中小制药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1、落后的人才管理模式。中小制药企业大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管理机制,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与晋升机制,对人才的配置与选拔存在随意性,关键部门的主管往往由老总亲戚担任,没有达到人才的优化组合。企业内部缺乏先进的人才观念,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员工中造成了不公平的工作环境;工作中不尊重人才的工作成果,在管理中不注重公平原则的应用,极易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人才难以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流失就在所难免了。

2、缺乏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大型企业及三资企业,一般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关键岗位人才给予高薪待遇,企业也制定了比较严谨的工资分配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而中小制药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待遇水平普遍偏低,没有行之有效的员工分配、激励制度,没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不能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的联系起来。因此,当员工觉得其收入不能够体现自己劳动付出的价值时,他必然会趋向于更高的、更能体现其劳动价值的工资待遇,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

3、缺乏完善的工作环境。中小制药企业在规模、人员、资产拥有量及其影响力等各方面,都要小于大型股份制企业及三资企业。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难以承担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任务,人才进行工作和开发的能力受到限制,缺乏施展才能的场所、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无法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机制,员工缺少必要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难以提高其个人职业水平。这些都促使员工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天空和舞台,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抱负。

三、解决中小制药企业人才匮乏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企业重组与技术升级进程的加快,国内大部分制药企业都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并在充分考虑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人才需求规划建立具体的人才引进政策和筛选机制,对于企业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应该加大引进力度,而对于中远期规划需求的人才可通过企业内部培养或人才储备的方式来解决。引进人才不能局限于高学历的管理型人才,有着企业急需技术、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同样要下大力气挖掘。在针对高层次人才和特别紧缺人才的引进问题上,多数企业制定了一定的优待措施,包括高薪、分房、委以要职、解决家属问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启动经费等。因此,针对目前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局面,企业应该从自身发展规划出发,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通过选拔企业内部有潜质的员工进行培养以缓解需求矛盾。

2、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与激励机制。高技能人才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竞争不败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面对人才流失的困境,不少企业的领导发出这样的感叹:培育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以前企业靠行政手段留住人才的办法已经不奏效了,为留住人才许多企业都在研究新的对策,使用新的方法,以增强企业吸引力,减少人才流失。首先,中小型制药企业要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按照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并且员工所享受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要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发展而同步提高,以实现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对于有特殊贡献的技术人才,除提供正常的工资和福利外,可给予一次性重奖或根据其工作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参与利润分成。其次,中小型制药企业应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前提。如帮助员工确立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经常给予语言奖励等。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能与企业的发展规划趋于一致,这样才能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双赢。

制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指以传授或者培养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直接相关的职业中的技术技能岗位所要求的道德、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1]。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2]。

一、宁夏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概况

(一)宁夏生物制药工业快速增长。近几年,随着全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宁夏生物技术在自治区政府的扶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医药工业生产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个别品种产能居世界前列[3]。

(二)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发酵工业基地。自治区政府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医药企业开发生产抗生素类、维生素类系列原料药等发酵产品,升级换代优势原料药,扩大生产化学制药制剂等高端产品,将银川打造成生物医药发酵产业基地。

(三)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在我国大力推进医药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这就要求医药生产企业及销售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门人才组建的医药营销队伍,以适应市场深化改革的需要。

二、依据宁夏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方向确立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面向生物药物生产、药品营销等企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依据企业主要生产岗位,确定本专业主要培养生物药物发酵生产、分离提取纯化、药物制剂、药物检测、药品GMP生产管理以及药品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参见表1。

三、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公共基础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并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统一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专业课程。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4]。

(三)工学结合课程。以微生物发酵制药企业和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分析其典型行动领域,确定本专业核心能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药品经营企业分析其典型行动领域,确定本专业拓展能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技术和专业技能相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5]。专业课程体系主干课程的构建参见表2。依据国家教学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总表参见表3。

四、积极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鼓励教师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力开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活动,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加强带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行业、企业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兼职专业教师,阶段性地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授课,促进本专业教学贴近企业生产。

五、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

一方面积极建设实验室,加强开展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充分利用各类实验器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药用菌生产基地的现有条件,加强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生产实训项目并实现生产。

六、结语

生物发酵类药业以及其他化学制剂类药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因全国环境保护的要求其生产发展也积极向绿色经济转型。企业的发展转型也预示着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不断地发展改进。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渤,宁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

[2]杜倩,张民权.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8,9

[3]王旭.优化宁夏工业园区布局研究[J].北方经济,7,7

[4]庄曼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与实施路径———访徐国庆教授[J].职业教育,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