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第1篇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人很早就已从海洋的“聚宝盆”里收取“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伴随着世界的触角不断向海洋延伸,海洋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此外,中国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金属矿区。这些“蓝色国土”是我国巨大的资源宝库,能长期提供60%左右的水产品、2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约70%的原盐和足够的金属,几亿人口的沿海城镇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从海洋获取。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范畴不断向多领域拓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海洋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据《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9.3%以上,到2016年,全国的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值已占到了6.8万亿元,海洋经济释放出的巨大空间成了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O。

海洋经济蓝图已现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从关注海洋渔业、海洋盐业为主,到发展以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油气、船舶等为主的传统产业,国人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一直处于快速推进不断完善的阶段,总体布局,更是融入到了电力、生物医药、军事工程、遥感技术等多个方面。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苗壮表示,海洋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有着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基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发展要求,如今海洋经济已经晋升为国家战略,不断拓展我国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将长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至此,有了国家战略做支撑,凭借着背靠大海的优势,全国各地沿海城市动作频频,海南、广东、山东、广西、江苏等沿海大省,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纷纷出台政策并引导资金培育当地相关项目。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系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继获国务院批复,各省纷纷制定出台了海洋经济发展5年规划。《小康》记者登录各省市海洋部门官网统计发现,大连2016年实现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2728亿元,同比增长6.8%;厦门是2073.49亿元,同比增长10.2%,海南“十二五”时期海洋生产总值1050亿元,同比增长11%;江苏省海洋与渔业部门则把2017年主要预期发展目标确定在7600亿元,增速保持9%左右。不难发现,从北到南,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到海南国际旅游岛,沿海经济区相间排布,一幅完整的海洋经济版图已经跃然而出。

评价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郑苗壮表示海洋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要实现突破就必须要找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着力点,分析海洋经济供需矛盾,从而解决海洋产业结构性失衡、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带来的困扰。他建议,在推动我国经济富海再上新台阶的方向上,国家层面要不断地提高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起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管理考核机制,出台更完善的海洋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才能助推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取得更好的成效。

与此同时,在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关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统筹推进海洋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他的建议是,从国家层面继续完善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围绕“蓝色海湾”整治工程、“生态岛礁”修复工程、“智慧海洋”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来提高海洋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关键时期,蓝色经济空间拓展更是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重大契机与重要载体,我国要实现海洋经济布局从近岸海域向海岛及深远海延伸,需要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海洋产业价值链体系,同时通过集约高效地利用现有海洋资源,提高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扩大国内市场对海洋产品的需求规模和层次,国家对这些任务的部署实施,都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新常态下实现蓝色经济空间的有效拓展。”郑苗壮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阶段。随着用海规模扩大和用海强度提高,在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海洋空间需求的同时,保障海洋空间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海洋环境污染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糟糕的是,当初清澈蔚蓝的海洋,现如今正在遭受塑料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形势不断恶化,在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同样严重。以反映海洋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海水水质为例。《小康》记者从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网获悉了《2015年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7万、5.2万、4.0万、6.3万平方公里,而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1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

“从空间分布上看,海洋污染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分布在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类型也基本一致,仍然以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为主。”郑苗壮分析。

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这意味着什么?根据《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而劣于第四类海水的水质,被划定为不能适应水产养殖、海水浴场等需要,属于污染水源不适合海洋生物生存。

事实上,日益受到威胁的不只是海水,还有海洋生态系统。《公报》指出,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86%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其中,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雷州半岛西南沿岸、广西北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虽然不同海湾面临的问题不完全一样,但所有海湾生态系统都面临生境丧失和人为污染的压力。锦州湾、杭州湾两处海湾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与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栖息地生境丧失严重、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等不无关系。

一些媒体和海洋保护协会近两年抓拍到许多海洋生物受到威胁的照片,意在让更多人意识到海洋污染带来的问题。于2007 年6月1日在三亚注册成立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一直致力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该协会秘书长孟佳烨告诉《小康》记者,对海洋生物来说,海洋内的塑料垃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对于海鸟、海龟等小型动物来说,塑料袋、渔网等海洋垃圾已成公认的“杀手”。据他回忆,2016年4月,蓝丝带协会和万宁的公益团队救助过一只受伤的印度-太平洋瓶鼻海豚,在清理海豚胃肠道的堵塞物时,最终用钳子从海豚体内取出约1米长的塑料制品。孟佳烨说每年有大量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但塑料分解极慢,清理成本又很高,所以海洋塑料垃圾在海洋的积累日益严重,已经成为海洋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之一。

郑苗壮也表示,目前国家海洋局在41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海洋垃圾90%以上来源于陆地。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塑料瓶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43%;其次为塑料类和木制品类,分别占36%和11%。

新《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大惩处力度

海洋塑料垃圾影响范围之大,已经超出了目前海上垃圾的治理能力,绝大多数海上垃圾几番清理之后又会卷土重来,垃圾围困海洋的论调也开始在国内外出现。西方媒体此前公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公斤塑料被倾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该组织的专家估计,到2020年塑料废弃物的生产速度将达到1980年的9倍,每年的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这些百分百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塑料废弃物近年来已经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堆积成5个巨大的垃圾岛,而大多数塑料却无法在海洋环境中完全分解,海洋塑料要么漂浮在海面之上数月,要么沉入海底积存百年,科学家认为,这些塑料将深刻地改变乃至毒害地球的环境,海洋垃圾的破坏威力影响深远。

孟佳烨告诉《小康》记者,目前海洋垃圾的打捞成本是陆地处理的10倍以上,而漂流性非常强的海洋垃圾在处理责任上也很难分清,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也比较低。“海洋污染目前是一个困局。它的严重性和受关注程度并不相符,在污染程度上和防治投入上也不相符。”他表示,要改变海洋污染不断扩散,防止陆地垃圾通过海岸、河流、港口流入海洋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需要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防治制度,配合增强对普通大众保护环境的宣传意识,才能有效地加强各地区、各组织对海洋垃圾问题的信息共享。

据孟佳烨透露,现在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联合相关部门和组织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以此来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全国建立三十多个队伍定期去所在的海滩开展工作,同时也在做关于海洋垃圾监测方面的尝试。三亚2016年的情况是可到达的海岸线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垃圾监测,这一组数据和2010年同期做的调查相比,三亚每公里海岸线的垃圾重量减少了52%,垃圾件数减少了36%。”孟佳烨期望,未来不单在三亚,全国其他地区的海洋垃圾数量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推动我国海洋经济能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现实中,像孟佳烨一样想法的很多人都希望海洋污染问题的治理能立竿见影。事实上,对于规模较大的海洋环境修复工程,无论采用何种修复技术和工程方案,在时间上都不可能短期见效。比如,对于一个有上百公里受污染的海域,即便是采用所谓最简单的人工打捞方法,用30吨的大运船运走这些海上垃圾,也需要拉不下千次。此外,如果加上污染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等诸多环节,前后差不多也要花1年时间。而最致命的是,来自海洋的垃圾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海洋环境特别是针对海上塑料垃圾的清理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郑苗讶衔,此前修改完善的新《海洋环境保护法》或许能在制度层面能发挥作用。“加大处罚力度这是新《海洋环境保护法》最具亮点的变化,这部法修改的直接动因就是2011年康菲溢油事件,该部分是修改海环法的重要部分,也是对该事件最直接的回应。”郑苗壮表示,《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违法排放、超标排放、超量排放等4类违法行为形成约束。特别是针对存在拒不改正的,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新环保法规定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按日计罚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促使企业及时改正,遏制连续性违法行为,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与设备的投入,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兼有制裁和督促改正的作用。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当出台配套的实施办法,明确适用范围、实施程序、计罚方式等细节,确保按日计罚有章可循。”

同时,新修改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73条规定,针对4类违法行为,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者责令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同时对情节严重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这就赋予了监督管理部门更多的惩治手段,海洋环境监管将彻底摆脱缺少执法依据、威慑力不足这一困境。但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适应范围和实施程序,确保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惩治措施落到实处。

处罚不设上限也是一大亮点。《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之前,对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最高处罚不得超过30万元。这一处罚额度,在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成本过低,难以对企业形成震慑。此次修改,取消了处罚上限,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取消处罚上限,将有效发挥惩戒作用,促进用海单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第2篇

当你拿到本期的《Geek》时,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电影《海洋》已经在内地上映了。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之下,海洋,这一片占据了地球四分之三表面的蓝色领土在我们眼前缓缓铺开。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海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辽阔与壮美。海洋更是生命的起源与摇篮,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孕育和哺育着地球上的生灵。

海水吸收着太阳的热量,并把热量辐射到大气中,调节着地球的温度:海水蒸发造成了雨、雾、雷电、风的产生。人类从气候、食物、工业、能源等多个方面享受着海洋带来的恩惠,在攫取海洋中蕴含的财富同时又将生活的副产物“回馈”给海洋。然而,海洋这只摇篮在人类的影响下,日益变得残破、脏污;在残害海洋的行动中,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人类,海洋最大的威胁

在墨西哥湾和渤海湾漏油事故发生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油钻探行业对海洋环境的巨大威胁,而那些被原油覆盖的海鸟和植物、黑黢黢的海面都直观地向我们展示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据调查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中国的海域也不太平,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倍~8倍。不过油轮和钻井平台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以至于我们会觉得污染海洋的只是这些企业和它们所犯下的灾难性的过失。海洋污染,似乎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海边的居民之外,离海洋数千公里之遥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在将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输送给海洋。

就像大多数农产品一样,一颗大白菜从土地里走到我们的餐桌上的过程中,它始终离不开各种农药与化肥的“看护”。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最为普遍使用的农药为汞制剂农药。在施药过程中,一部分汞挥发散逸进入大气,随着大气中的空气流动,以降水或者降尘的方式进入海洋。当降雨来临,雨水又冲刷着植物和地面的汞制剂,将一部分带入江河,最终汇入大海。

当人类发现汞制剂农药的巨大污染后,开始逐步禁用汞制剂农药。但汞依然被大量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生产我们需要的玩具、衣服、家电……而大量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污水,也源源不断地排入海洋。不仅如此,在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同样含有汞的化合物,它们会随着燃料的燃烧以汽车尾气的方式进入大气,再随着降水和降雨进入海洋。

在汞制剂农药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后,人类开始使用氯制剂农药,其中以DDT的使用量最大。大约有三分之二的DDT随着雨水的冲刷和飞机播撒时气流的吹动进入了海洋。和DDT类似的氯制剂还有简称PCB的多氯联苯。PCB被广泛的用于电器中的绝缘体等,我们用来打游戏的电脑、降温的空调、洗衣服的洗衣机中都有它的踪影。它被合成用于制造生活用品,再通过废水、废渣和焚烧的形式通过河流和大气的循环系统进入海洋。

为了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海洋污染物远不止这些化工产品。许多人知道洗衣粉和洗涤剂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不仅仅只有洗衣粉。它们更多地来源于为了满足人类对肉、蛋、奶等食品的需要而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排放的大量粪便,以及抛洒的富含氮、磷的化肥。同样的还有我们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粪便、垃圾,这些粪便和垃圾通过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进入河流和海洋。这些有机物进入水体之后,大部分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水中的溶解氧缺乏,从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在海水富营养化后,大量有益的生物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死亡,部分适应高营养化水体的藻类开始迅速滋生,导致浒苔和赤潮泛滥,它们会进一步掠夺海水中的氧气,最终造成一个个极度缺乏氧气、鱼虾无法生存的“死亡地带”。

而那些生活在海边的居民,除了在吃穿住用的过程中对海洋造成污染之外,更为直接的污染行为就是向海水中倾倒各种垃圾:塑料袋、矿泉水瓶、食品和饮料的外包装、食物的残渣……这些固体垃圾进入海洋,让海水变脏发臭,并在海风的影响下汇集成绵延数公里的垃圾带,东太平洋上甚至出现了一个面积达176万平方公里的“垃圾漩涡”。这些垃圾不仅破坏海滨沙滩,并有可能缠绕住船舶的推进器,影响渔业生产,更有可能被海鸟、鱼类、抹香鲸等海洋生物在捕食过程中吞咽下去。无法消化的啤酒瓶盖、易拉罐和塑料制品将停留在这些动物的肠胃中,造成肠道堵塞,危及生命。

因此,在海洋的污染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辜者。每一个地球人都是污染海洋的凶手,也应该为之负起减轻海洋污染的责任。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拯救海洋,更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海洋石油泄漏污染

2011年6月,康菲公司在中国渤海湾的油田发生漏油,这次漏油事故将840平方公里的海水水质降为劣等四类。这次漏油事故,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去年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的泄漏事故――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从4月26日起,钻井平台底部的油井开始不断漏油。仅仅四天,海上就出现高达9900平方公里的浮油带。随着事态的不断扩大,油井每天泄漏出的石油从5000桶上升到12000~19000桶之间。直到7月,泄漏的油井才被封堵完毕。墨西哥湾漏出的原油随着海水与海风扩散,扩散到美国至少五个州沿岸海域。这次事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漏油事故,也是一次巨大的生态灾难。

泄漏到海中的原油会形成巨大的油膜在海面上漂浮,这些原油能溶解海鸟羽毛上的油脂,让平时充满空气的羽毛空间渗入海水,从而使羽毛失去保暖和隔水性能,降低浮力。油污也会黏住海洋哺乳动物的毛,使其丧失防水和保温的功能。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中,受污染严重的地区漂浮着浓厚的油带,这些地区的海鸟、海豹、海龟等生物被油污整个包裹。红褐色的油污具有极大的粘着力,不仅黏住了它们的羽毛和肢体,导致海鸟无法飞翔,还会堵塞住海豚、海龟的呼吸孔,导致窒息性死亡。在油膜较薄的地方’鸟类在捕食的过程中吞食下破碎的油膜和油块,这些物质严重刺激肠胃,使海鸟厌食。

随着海洋的流动和潮汐,海洋生物们在岸边和海中的巢穴也难以幸免。油污随着潮水被冲上沙滩和海边的灌木,随着洋流在海洋内部移动,沾染在它们能碰到的一切物体上。它堵住海鸟蛋和海龟蛋上的气孔,让蛋中的小生命窒息而死;它裹在鱼类生产的卵上,让卵无法孵化,使孵化出的小鱼变成畸形;泄漏的石油杀死了海鞘、海绵等生物,这些生物是鱼类、海龟的食物;漂浮的大片油膜降低了表层海水中的日光辐射量,从而引起整个地区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引起食物链与其他更高环节 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缩影。我国是铬渣最多的国家,目前的铬盐生产企业每年产生约45万吨的铬渣,历史堆积量已经超过400万吨。这些铬渣大多露天放置,没有防雨淋、放渗漏、放飞扬等防护措施。风天,铬渣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空气,再通过降雨或降尘的方式沉降到地面和水面;雨天,则通过雨水冲刷入河或是渗漏到土壤中,以地下水的形式进入水循环,从而污染土壤和大气,并最终危害海洋。

海洋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污染,可以通过在水中投放化学药剂,使其中溶解性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物质沉降,或是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进行浓缩等。不论哪一种,都面临着成本高昂、见效缓慢和可能造成药剂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把大海变成一个充满毒素的水盆,最直接的办法是减少和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在废渣和废水的处理环节进行控制,以避免各种有毒物质通过水循环和大气循环进入海洋。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对于某些鱼类要谨慎食用。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与环境保护署在2004年就发出警告,提醒准孕妇和幼儿忌食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其中包括箭鱼、鲨鱼、方头鱼、鲭鱼和罐头金枪鱼,因为其中的高汞含量会损害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

食物链中的有毒物质

污染物的富集随着食物链越往高端提升而增大,体积较大的肉食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食用浮游生物和藻类的体型较小的鱼类多。污染物一般蓄积在动物的肝、肾、肺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则较低。如镉在鱼类中的富集能力表现为内脏>骨骼>鳃>肌肉。

海洋富营养化

这个夏天,在青岛去看草原成为了青岛人的一句戏谑之语――青岛的海边,无论是农民养殖贝类和鱼类的滩涂和浅海,还是青岛人消夏游乐的海滨浴场,都被绿色的浒苔所覆盖。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五次浒苔大规模爆发,爆发的原因正是来源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在大自然的条件下,海水是高盐分、低营养化的水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低――而这两种元素常被用作于农作物施肥的化肥,它们对于许多作物而言,是促进生长的肥料。而人类自身的生活污水,包括粪便和用于洗涤的洗涤剂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氮和磷。同有毒物质一样,大面积施用的肥料也会随着地面径流和地下水循环进入大海,从而使整个海洋的水体变得富营养化。

海水的富营养化会降低整个水体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催生对氮和磷有高需求的植物繁殖,例如刚才提到的浒苔,以及由多种藻类组合而成的赤潮(在河流和湖泊内发生的叫水华)。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降低将导致大量的水生物因缺氧而死亡,而死亡的尸体在水底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将进一步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并使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沿海的渔场和滩涂被赤潮袭击之后,养殖的渔民可能血本无归。

赤潮和浒苔灾害往往表现为突然爆发,而海水富营养化的危害比爆发性的赤潮影响更为深远――在海水富营养化最为明显的河口和近海水域,水体内含氧量大幅下降,水体内生物的死亡又使海水上浑浊,上层形成大量的漂浮物阻挡阳光的射入。多个条件反复作用,最后完全摧毁了水域的生态环境,形成没有或只有少量生物的“死亡地带”(Deod zones)。目前,全球已经有多达375个地区发现了类似的死亡地带,这些死亡地带还在不断地扩大。还有一些区域虽然还未变成生物远离的死亡地带,但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失衡和退化――海水中氮含量越高,海草和珊瑚礁就越少。而海草场和珊瑚礁是许多鱼类栖息和产卵的地方。当海草场和珊瑚礁因为水体的富营养化而逐步减少、消失,海洋生物也失去了生活和繁衍的家园。除此之外,富营养的海水对水母等生物是有利的,而浮游生物和幼鱼是水母的食物。水母的大量繁殖将导致幼鱼被大量捕杀,从而降低了整个种群的数量。这种复合作用将导致海域内整个生态结构日趋简单化,影响人类的渔业收入,甚至造成一些物种的灭绝。

所幸相对于重金属和有毒物质而言,海水的富营养化可以采用养殖喜好氮、磷等营养的大型海藻来进行环保绿色型的治理。这种改进方法不仅比使用化学制剂安全,更在治理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珊瑚礁和海草场是复杂生态系统,大型海藻的种植虽然能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却无法快速地复原这些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更别提那些死气沉沉的死亡区域。同控制重金属的污染一样,减少对海水和河流的氮、磷排放,依然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海洋垃圾

也许是海洋一贯的温柔造成了人类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它进行着伤害。如果说许多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是自然灾害或迫不得已的话,那么塑料碎块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人海则完全是人类自身劣根性的体现。

人类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1875年,在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就开始出现海洋倾废,而随着人类对这种“彻底”处理废物的方式的青睐不断增加,人类便开始了长期的“科学倾废”。现如今,美国环保局已在海上划出131个倾废区,用来处理垃圾、污泥、化学药品、军工废物、放射性废弃物等,海洋倾废已然成为人类的“合理合法”举动。这种风气遍布全世界,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新西兰、韩国等沿海国家也都在马不停蹄地向海洋倾废,当然,中国也未能免俗。

在所有向海洋倾倒的固体废物中,塑料废弃物最为值得我们关注。塑料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无法自然降解的特性导致它已成为人类环保领域的头号敌人,而过高的处理成本则使得许多利欲熏心的“临时工”将塑料直接倾倒在海洋之中。在国内的很多海滨浴场,走近一看便会发现海滩上和海湾中布满了各种无法被海洋所容纳的塑料垃圾,而这些垃圾甚至来自于内陆河流各个流域的抛洒。

塑料废弃物等过量海洋倾废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会造成海洋环境和水产资源的重大损失,而且也会危及人们的健康。很多海洋动物因误食塑料而无法消化最终痛苦地死去。小的塑料碎块从海水和沉积物中吸收集中多氯双酚、多氯联苯以及杀虫剂(DDT),而多氯联苯等许多污染物会造成许多慢性疾病,像是内分泌失调、基因突变和致癌等疾病问题。此外,海水质量的不断下降和海滨环境的破坏无疑也是人们治理海洋环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对塑料污染和海洋倾废的处理大多停留在事先防范阶段,人类已产生整治和预防的意识,但是后期处理的高难度依然让当今的科技水平望而不及。因此,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开始要求采取签订国际公约的方式彼此加强海洋倾废的控制和管理:1972年在伦敦通过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为控制倾废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准则,此后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对海洋倾废作了规定,要求各国制定国内法律,以 防止、减少和控制倾倒废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各国内部的倾废法指定之路也已慢慢开展,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在从早期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向有意识的防范进步着。

海洋渔业危机

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然而养活了人类数千年的鱼类资源,却在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双重夹击下开始逐渐枯竭。在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因味道鲜美而被严重滥捕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中,东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滥捕现象极其严重,过去5年内上述两海域有产卵能力的成年金枪鱼数量骤减,预计到2012年数量将几乎降至零,当地渔业将难以维持。在中国,沿海人民喜食的大黄鱼和小黄鱼,数量已经减少到难以形成渔汛。而早在1992年,加拿大纽芬兰岛的渔业突然完全中断,渔民们无法在捕鱼季捕到原本丰产的鳕鱼,渔汛的消失在当年就造成了大约4万人失业。过度捕捞不仅破坏了鱼类的生存,也毁坏了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人们以前买来喂鱼的物种在渐渐消失,那些以鱼为食的物种也在渐渐改变习性,比如猫。这意味着渔场复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停止捕捞,它们生存的世界也已经消失了。

过度捕捞对鱼类资源的掠夺不仅仅体现在捕杀大量的鱼类,在捕鱼过程中,由于复合型拖网的使用,在捕捞的过程中大量小鱼和幼鱼被拖网一网打尽。这种拖网式作业,不仅仅打断了鱼类的生长过程,还会造成误捕。有数据显示,每捕获1吨虾,就会误捕5吨其他的生物。

同时,在捕鱼行业中,捕捞者往往倾向于捕捞金枪鱼等大体型、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这些鱼类以及其他顶级捕食者的数量因为人类的捕捞呈直线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小型鱼类的数量,例如沙丁鱼和风尾鱼,却暴涨了130%。虽然沙丁鱼和凤尾鱼同样是经济鱼种,但大型捕食性鱼类的数量的下降,却在影响整个海洋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当顶级食肉动物的队伍被人类消化时,这些小型鱼类的种群将更加趋于兴盛和暴发,而这将使生态系统变得不稳定。此外,深海鱼类一直以其高营养、低污染、肉味鲜美而受到人类的亲睐。但深海鱼类生长缓慢,成熟晚、寿命长、繁殖慢的特点导致深海鱼类种群的恢复速度极慢,容易因为过度捕捞而导致濒危甚至灭绝。

捞现象,到了2009年,几乎90%的欧洲渔场都处在过度捕捞的状态,而且根本就没有任何限制捕捞的措施。目前全世界只有不到0.1%的海域被建成海洋自然保护区,并且禁止在那里进行渔业捕捞,但全球性的过度捕捞仍然是难以控制的问题。相比之下,误捕问题通过一些廉价易用的设备倒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在渔网上加装阻止海龟通过的金属格栅或探测鼠海豚的声波发射器,以及使用“弱钩”――当上钩的猎物体重超过原定目标时,鱼钩就会被拉直,让误上钩的猎物能够逃走。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面对人类对大海肆无忌惮的侵害,海洋已用其特有的方式向人类抗议着。而目前看来人类也已经有所觉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将海洋监测技术作为控制和保护海洋最为重要的前置手段之一。而这项技术则可从多个角度加以阐述,《Geek》就从设备和系统两方面简单地介绍一下。

常用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有以下几种:声相关海流剖面测量仪,可用于深水流场测量和潜艇深水远程导航;高频地波雷达,这是获取海表面动力要素及低速移动目标的仪器;温盐深剖面仪能够在海洋调查船上定点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而合成孔径声纳则是海洋监测设备中的明星,它可以用于海洋生物追踪、海底沉积物打捞、海难救援、海底矿产勘探、地貌测绘等,这是世界上最热门和难度最大的技术之一。

除了常见的几种设备之外,配合多个区域和阶段的设备、人员组合,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存在不同的系统方式,这其中常见的有:自动监测站系统,这套系统包括近海平台、灯塔、岸站、大型导航浮标、锚系浮标等等,主要是用来测量参数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气压、表层水温、盐度等海洋物理参数;浮标系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水面或水下多参数测量仪器设备;船基自动监测系统,用多艘海洋考察船作为观测平台;用于监控大范围海域的风向、海浪、洋流等海况信息的高频地波雷达监测系统;此外还有可用于确定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的声纳系统,以及由传感器阵列和海底电缆构成的海基自动监测系统,这张海底网络可以监控海洋温度、酸度和其他指标的实时变化,未来它将能够探测太平洋和大西洋。

除了上述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如NASA的Terra等资源卫星就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中全程监视并拍摄了油污的扩散状况,为清理和防范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专业的海洋卫星还能寻找鱼群,测量大面积海域表面的温度、盐度等参数,绘制海底地形图等等。不过,以NASA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虽然高超,但面对已然开始恶化的海洋环境,依然仅仅是起到监视和预测的作用――当然,监测和后期处理都成为海洋环境改善的希望。

海洋保护之路

海洋受到侵害对人类所带来的“反馈”已然明显,海洋中的“死亡地带”正在逐年增多,而海洋环境的恶化将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行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刻不容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一个成立于1972年的联合国业务性辅助机构,从成立伊始就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各种活动当中。UNEP曾多次声明和通告,意图告知全世界的人们,海洋环境正在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并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释海洋环境遭受破坏后对人类的危害。而在诸多保护海洋所做的努力中,1995年UNEP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倡导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则堪称为UNEP为海洋环保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GPA的主旨首先是呼吁人类对自身所进行陆地活动所引起的对海洋及沿海环境的健康、繁殖及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威胁的注意力,因为意识问题是许多海洋环保问题的最本源的问题。而具体到保护措施,GPA提出在由地方、国家、区域到全球各级参与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跨领域的行动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处理淡水、沿海及海洋水环境相互间问题。要知道,UNEP是全球唯一明确提出这些措施的机构,所以说GPA的提出是UNEP的创举,在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努力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时下的海洋环保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面对已然造成的环境破坏还是力不从心,海洋环保科技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而加大投入的力度将使得世界范围内会涌现出许多全 新的治理海洋理念。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亦开始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启技术上的突破活动,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海洋环保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全球一致的努力下,许多全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人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均取得了大幅度的进步;而人类在治理海洋的经验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建立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建立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物种资源信息系统、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标准体系等多个措施使得人类在面对海洋环境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 旅游 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 经济 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 法律 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 艺术 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 科学 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 文献 :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 教育 ,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海洋环境 船舶污染 航海技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科,对于航运技术领域也是如此,它的生态自然观是我们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使得航运业乃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科学技术以及方法论为航运技术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

1 航运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与对策

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这就要求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制止和打击那些给自然界带来严重污染的国家、企业和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航运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其由于船舶的各种货物(化学危险品、油类等)、机器处所产生的含油垃圾和污水、废气(sox、nox等),以及船舶生产所产生的塑料等垃圾,给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对船舶的防污染状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下面就对船舶对海洋的污染和船舶为防止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及国际上所采取的相关对策。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据统计:全球3/4的大城市和40%的人口集中在离海岸60公里以内的地区,因此海洋的兴衰关乎到人类的存亡。但是海洋的污染不仅来源于陆地上人类的各种活动;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来自于船舶的污染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由船舶造成的操作性、事故性甚至是人为的故意行为(随意排放污油、洗舱水、压载水、乱丢各种垃圾等)所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也日益增多,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

船舶作为一个流动的工厂,为船舶提供动力的柴油机消耗燃料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油渣和污水,同样,为船舶服务的其它机械也同样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油和污水,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油轮和化学危险品船,它们的压舱及洗舱水也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海,就会对海洋生物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货运的需要及船舶生产、船员生活而造成的大量的垫舱物料,像木头和其它一些金属物品,塑料垃圾、它们又是一些不可分解的物质,显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没有意识到对海洋的伤害,于是大量的污油、污水及所有的垃圾直接倾倒入海,把海洋当作无限的垃圾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就是到了今天,由于直接处于航运第一线的各国船员素质参差不齐,也同样忽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置相关的国际法则于不顾,仍将上述各种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为了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近些年船舶防污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按照造船规范,基本上所有的船舶都装有防污染设备,污水舱、污水预处理舱柜、油水分离器等设备,通过对排出的污油进行分离,使合乎要求的污水排出舷外(当然国际防污规则对排放区域、排放种类还有严格的规定),而含油率高的放回到污水舱,所分离出来的油则通过焚烧炉烧掉。杜绝含油污水排放出海。另外,由燃油分油机所分离出来的各种油渣也是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为了消除船员生活垃圾对海洋的产生的危害,大型的船舶都装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能过厌氧型和需氧型细茵的培养,对船员及旅客所产生的粪便等进行分解。再按相关的要求排放,为了方便船舶,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专门的回收组织,如中国的上海和德国的汉堡。而这种服务都是免费的。另外,为了消除船舶对大气的污染,<<73/78防污公约>>附则vi对船舶排放的废气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为此,大型船舶柴油机排气系统都装有废气滤清系统,同时,对船用燃油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如含硫量不超过3%等。当然和陆地上一样,氟利昂在船上也开始禁止使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性的航运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营运航行的船舶数量与日俱增,使今天的海洋承受着来自船舶污染的巨大压力,而人们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清醒,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越来越感到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已迫在眉捷。为了有效地控制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以保证海洋具有较强的自身净化能力,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防污公约及附则,为世界各国对船舶的检查控制提供了国际准则。此外,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区域性的组织和国家,制定出非常严历的法律对污染海洋环境的行为者和船公司给予重罚,如<<巴黎备忘录>>国家、<<东京备忘录>>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等。在防污染与治理方面,欧洲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己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在这一点上,由于工作的便利。我感触颇深,几次到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psc检查官对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检查,船员技能的检查都非常严格,而且密西西比河和基尔运河优美的环境也不能不让人叹服。但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人们也承认对环境的破坏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觉得离自己还很远,我曾经去过的埃及的苏伊土运河口和印度的加尔各答港等地区,当船在河道里航行时,看到海面上那一层层、一片片的污油,心情非常沉重,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我国1999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国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科学技术与航运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应用到船舶上,使世界航运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航海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船舶正向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世界航运巨头如中远、中海、马士基等航运公司,纷纷建造一些大型超大型的船舶,如50万吨级的超大型油轮(中远大连有36万吨级的)、36万吨级的散装矿石船、10000标箱集装箱船(中海己在韩国订造了两艘)、14万吨级的豪华游轮以及作为居住和休闲为一体的“海上移动城市型”船舶的面世和开发;同时船舶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如液化气船、滚装船、客滚船、集装箱船、冷藏船等的相继面世和使用。随着商品的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对运输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技术含量高的运输方式和专业化船舶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传统的杂货船舶将越来越少。另外,随着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各种工程船、新能源运输船(如液化气、液态氢等高热量环保型的运输船)、水上水下的观光游览船也不断出现;随着人们对船舶的高速化追求和向往,气垫船、水翼船和喷气船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大排水量的船舶正面临高速化的迫切需要。为了提高较大型船舶的快速性,人们将另外开发体积小而输出功率大的船舶推进新技术。目前我国已开发出超导磁流体的船舶推进系统,也许在不久将来能取代传统的螺旋桨推进系统,成为各种船舶的动力来源;船舶自动化:船舶自动化己从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最初设置机舱控制室的初期自动化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无人机舱的实现,目前又发展到船舶智能化和综合化时代。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高,人们提出了驾通合一、机电合一、驾机合一的许多设想,并被国际海事组织所采纳,有的已经实现,有的将要实现。目前人们正着力研制开发“高信赖度智能化船舶”。其构成系统有:综合航行管理系统(海上自动航行系统与港内自动航行系统)、最佳航线计划系统、自动靠离泊系统、气象海况状态监视系统、装卸系统及船体状态监视/姿势控制系统等。上述许多系统正在模拟实验或实船实验之中,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在实船开始应用。

3 能源利用与轮机技术

船舶要航行,总是要消耗能源。最初的船舶航行依靠帆借助于风力航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船舶上的使用,使船舶的营运效率大大担高,但由于要携带大量的煤,使船舶的受载量受到限制。1885年内燃机的发明及后来在船舶上的广泛应用,使航运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有90%以上的船舶都采用内燃机作为船舶的动力,第一次石油危急导致的油价上涨,对轮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长冲程、大缸径柴油机得到了发展,随着能源的不断紧张,船舶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涡轮增压系统,利用柴油机废气所带走的能量,使增压器涡轮旋转,带动同轴的压气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增大了柴油机所需空气量,使柴油机的工作性能得到了改善;船舶废气锅炉,利用通过增压器后的柴油机废气对其中的能量再次利用,用来产生蒸汽,满足船舶的需要,如舱室取暖,燃油加温等等。同时现代船舶还装有造水机,对柴油机冷却水所带走的能量再利用,进行海水淡化,产生的淡水满足船舶锅炉、柴油机冷却水、冲洗货舱以及船员日用的需要,即有效地利用了柴油机冷却水中的热能,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费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最近,manb&w公司新近研制成功的tes系统对能量的更进一步的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样机已经成型。它利用柴油机的废气来带动气轮机和一个废气炉,利用废气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带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与船舶电网并联,这样在船舶正常航行后就无需发电柴油机运行,从而也就节约了发电柴油机的燃润滑油、备件及维修费用。

总之。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航运业的发展,而航运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我们航海界人士负起历史的责任,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船员,我们人生的大部分都在海上度过,减少对海洋的危害,维持良好的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对自己和子孙都是一件积功德的大事。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船舶的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能源在船舶上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使世界航运业也在一个良性、和谐的状态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diesel facts magazine 2005/3.man b&w diesel a/s, copenhagen, denmark.

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第5篇

【学习实践】

1.某班级计划在4月22日组织开展一次“我为地球洗洗脸”的环保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这次活动。

①请你根据活动主题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可行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风景秀丽的景区,常有游客乱扔垃圾,请你拟一条标语来提醒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你是环保志愿者,看到有人在乱扔垃圾,你要进行劝阻,该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因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癌症村”;因工业用煤、石油不断增加,“酸雨”成了光临地球的“常客”;由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等,这些不易在短时间腐烂的“白色垃圾”严重污染着地球的环境……

①请你以学校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国的中学生为保护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组织几位同学到附近的一家化工厂采访污水处理的情况,请你事先设计几个采访厂长的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一、地球的哭诉

水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方面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村臭水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出现了很多“癌症村”。如广东韶关市翁源县上坝村,3000多村民,从1987年至今,已有250余人因癌症而丧生;河南沈丘县黄孟营村,2400多人的村子,14年来已有114名村民因患癌症去世;湖北襄樊市翟湾村,3000多村民,近两三年来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江苏无锡市广丰村,200多户村民,几年来因癌症去世的有近20人,目前已查出的癌症患者也已近30人,占全镇癌症病人总数的60%以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钨里村,2000多村民,每年都有人死于癌症,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在这些地方,有人已经死了,有人在等待着死亡。

酸雨危害: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0%,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得不到中和,可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繁殖和发育,使土壤贫瘠化,损坏植物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还会经皮肤沉积渗透,经呼吸道吸入,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我国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有10多万公顷森林因为酸雨正在衰亡。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最近发现,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白色垃圾:白色污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理费用很高。如在一次对海洋生物的调查中发现,543只被调查的大型海鸟有84.5%在胃中找到塑料;1995年香港打捞海上塑料垃圾765.6吨,耗资1200万港元,平均每吨打捞费2518港元。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⒈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⒊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填埋作业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能很快填满场地,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⒋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种物质。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二、“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上第一个“地球日”。这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得到全美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全美有2000多万人参加了活动,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图画和图表,举行集会、游行等各种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资源。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它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资源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此后,联合国有关组织将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活动。

三、“世界地球日”主题口号展示

199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防治地质灾害

200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清洁能源

200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地质遗产保护

200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

200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0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四、环保人物介绍

“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自费20万元回收旧电池的河南新乡市环保志愿者田桂荣,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发起者“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全国第一个向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学者王灿发,报道圆明园防渗事件的第一人赵永新和上任5年摘掉全国大气污染第一帽子的太原市环保局局长梁丽明等5人获此殊荣。除此之外,还有民间自发组织评选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已故的专家贾晓淳,有企业的董事长章琦,有普通农民米启旺、王守红,有中学生潘娜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