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字: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氧化法

1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拥有量23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10位。1997年起,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接近45%,改变了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一直以工业废水治理为主的局面,开始加强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工作。1999年我国城市污水污染负荷首次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我国水污染控制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污染为主的控制,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的控制。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3.8%。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COD排放821.7万吨,占废水COD排放总量的61.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m3,造成全国1/3以上的水域受到污染。专家指出,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GNP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未来城市的最大危害就是污水。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使大量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外排,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并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加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大,使得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污水处理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水污染防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专门就城市污水处理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及技术规定,制订城市治污达标的“时间表”,加快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刻不容缓。

2.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探讨

2.1活性污泥法。

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量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归纳起来,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2)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较高,传统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多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往往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势必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3)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从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

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要求污水处理不应仅仅满足单一的水质改善,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问题,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少资源损耗为前提。

2.2生物膜法。

在污水生物处理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生物膜法处理系统适用于处理中小规模的城市废水,采用的处理构筑物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生物滤池在我国南方更为适用。随着新型填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

2.3氧化法。

氧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一。根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氧化法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化学氧化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其处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其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使用并不很多。为了达到提高处理效果,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人们开发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设备简单、运行条件温和、氧化能力强、杀菌作用强、处理彻底,因此,在水的深度处理及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有专家预测,氧化法将成为21世纪废水处理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遇到的最到的问题是技术的改良和污水处理实际落实的问题。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污水处理真正提上日程,投资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绿色和清新。

参考文献:

[1]储金宇,等·臭氧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许建华,等·水的特种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体污染 水质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Water Pollution and Control

LI Yongyan

(He'n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Sciences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Zhengzhou, He'nan 450004)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ter pollution,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and other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physical processing, chemical processing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expecting to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reality offer some help.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water quality; control method

1 水体污染概述

1.1 水体污染相关概念的厘定

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复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1.2 水体污染源

水体污染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

工业废水,包括矿工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或矿山开采、矿石洗选等过程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厕所排水、厨房洗涤排水以及沐浴、洗衣排水等。其来源除一般家庭生活污水外,还包括集体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排出的污水;农业退水,主要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废水。

1.3 水体主要污染物

1.3.1 物理性污染

(1)悬浮物污染。废水中的细小固体或胶体物质使水体污染,透光性下降,降低了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了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2)热污染。指热水排入水体使地表水升高。水温升高促进了水生植物的繁殖,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同时使水体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呼吸加快,耗氧增加等。(3)放射性污染。水肿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来自核试验、核事故对水体的污染、使用放射性材料的工农业生产、医院、科研等部门排放的废物。

1.3.2 化学性污染

(1)酸碱污染。酸性和碱性废水的污染,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缓冲作用,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同时改变了水体的pH,增加了水中的一半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等。(2)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汞、镉、铬、铅、砷等,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Zn、Cu、Co、Ni、Sn等。(3)需氧性有机物污染。虽然此类污染物一般没有毒性,但若水中含量过多,它们在分解过程中造成水中溶解氧的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

1.3.3 生物性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中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可能会引起疾病传播。

1.3.4 水质标准

与引起污染的三类污染源相应,衡量水质的标准通常也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三方面:(1)物理性指标。包括感官指标、臭、颜色、浊度、温度、悬浮物、放射性等。(2)化学性指标。包括pH、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典型有机物的含量。一般用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等综合指标来表示。(3)生物学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常以大肠菌群为指示微生物来评价水的卫生质量。

2 水体污染控制及管理

2.1 水体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保护水环境质量控制水污染,必须控制水体污染源,即对各种污染物允许排放的浓度作出规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根据污染物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动植物和水环境的影响,将污染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污染物系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利影响者。第二类污染物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物质。

2.2 水体污染控制方法

水污染控制方法,又称污水处理技术,通常概括为三大类型: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和生化控制法。

2.2.1 物理控制法

利用物理学原理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称为物理控制法(physical processes),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划分中称为一级处理法。常用的有如下方法:(1)过滤法。是常用的简便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筛网或颗粒滤料的阻留作用,出去废水中的悬浮物。(2)沉淀法。沉淀法的去除对象是污水中容易沉淀下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一般为颗粒状的泥砂物质或者是絮体状的物质。沉淀是水中的固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根据水中可沉物质的性质、凝聚性能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为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3)浮选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大量微小的气泡作为载体粘附废水中微细的疏水性悬浮固体和乳化油,使其随气泡浮上水面进而分离除去的方法。

2.2.2 化学控制法

利用化学原理处理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通常用于溶解性污染物。常用的如下方法:(1)中和法。用于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加入沉淀剂或酸度的改变可以使一些污染物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加入絮凝剂有助于胶体物质的沉淀。

中和处理方法因污水的酸碱性不同而不同。对酸性污水主要由酸性污水与碱性污水互相中和、药剂中和及过滤中和三中方法;对于碱性污水,主要由碱性污水与酸性污水相互中和、药剂中和两种。(2)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的原理去除水中氧化性或还原性污染物的方法。污水处理中最常采用的氧化剂是空气、臭氧、氯气、次氯酸钠以及漂白粉等,常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及铁屑等。(3)化学沉淀法。是指向被处理的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沉淀剂),使之与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固体生成物,然后进行固液分离,从而除去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4)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原理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2.2.3 生化控制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将水中溶解性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的方法,即生化控制法。最常用的有如下方法:(1)好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好氧微生物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处理过程中要始终使反应体系中维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因此所消耗的能量比较多。目前,该法主要用于城市污水等含有机污染物浓度不高的污水的处理。(2)厌氧生物处理法。利用艳阳微生物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溶解氧,因此消耗的能量比较少。目前,此法主要用于处理含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污水。

3 结语

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健康,我们应该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水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同时不断加强水污染控制的技术,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源头做好水体的保护工作,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有限的水资源,保证水体能够长久有效的处于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岩,陈宜Z.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张振家.环境工程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污水处理;回顾与展望;对策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不断发展壮大,致使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水资源严重浪费,使水资源短缺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1 阐述我国现状的污水处理实况

据统计,截止至2014 年第一季度,我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逾3600 座 ,其中设市城市除 日喀则市 、三沙市之外全部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共计2051座 ;全国 85.0%的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厂,共1571座 :全国县市级污水处理能力1.53 亿m?/d,较 2013 年底新增约 430万m?/d。同时,长江、黄河等水系的分支干道 35.21%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超过65.34%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多采用工艺技术,如在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作用对象下,可分为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其中又可将物理化学法、化学生物法综合使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方法的应用原理。生物法是通过采用一定的人工措施,来创造微生物的繁殖环境,从而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再利用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污染物;化学法是将化学物质投入废水中使其成为絮状物,再通过化学反应提高污水的凝结、降解等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物理法旨在去除水下的不溶解悬浮物。

在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工业产业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污水排放量过大,且许多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亟待解决。

2 概述我国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的问题点

2.1 设备及处理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国内关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但是由于处理设备、其品种、类型和型号等非常多样化,在使用过程中,极具灵活性,但是很多技术人员对操作流程不够熟练,导致技术应用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很多设备和技术需要实践进行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污泥协同处置和焚烧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依然很大,要攻克这一难题,还需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2.2 污水利用率偏低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再利用仅占污水处理的4.6%,再利用效率非常低,其中污泥的利用率只有20%。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很多生活污水都是半处理或者未完全净化就直接排出,并未实现再利用。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污水的再利用非常重要,能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解决城市供水紧张问题。所以,政府应该给予技术研发大力的支持,发展再利用技术和污泥回收利用技术,解决当前问题。

2.3 运营成本与污水利用率不成正比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一年运行成本高达101.6亿元,但是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用只有30.2%,污水处理成本过高,极大的降低了处理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很多污水处理厂还不具有成熟的技术,在规模和技术上,一味的追求新,对于成本的投入方面忽略不计,严重违背科学节能发展的理念。最终必然导致污水处理厂最后停运。针对该方面问题,政府应该鼓励多种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并且加强新的实验和研究,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分析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我国污水处理厂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未来可以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发展以下相关技术:

3.1 生物膜法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处于一种悬浮生长状态,而生物膜法则处于一种依附状态,附着在微生物的表面。生物膜法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以及生物流化床法等。所以,在未来,关于生物膜法的开发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空间。生物膜法的应用具有非常的优势,因为其存在许多硝化细菌,具有很高脱氮能力,并且其中含有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包括:好氧菌、真菌和厌氧菌等,这些菌类在去除污染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功效,都具有光谱性。大量微生物生长是整个反应器都被占据,而单位体积内的生物量远远高于活性污泥法的功效。所以,其单位体积处理污染物的能力也非常强。膜法中的微生物和食物链相比,其食物链更长,所产生能消除污染物的生物就越多。总体而言,该系统具有维护方便、能耗低,无须污泥回流等特点,是一种更加具有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工艺,因为其微生物复杂,所以对有机负荷的承受能力强,更加便于长期稳定操作。

3.2 AB法

AB法是一种新型的活性污泥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性,是对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升级,能对水中的BOD、SS、COD等物质进行高效去除,效果高于常规活性处理法。并且能节约成本,所需能耗是原来工艺的15%左右,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优势。在A段处理时,其抗冲击负荷能力非常强,对水中pH和有毒物质的影响巨大,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并且能破坏络合化学污染,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质。而且这种工艺很适合在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处理工厂中使用,例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以及纸浆厂等。在B段可以分段进行处理,适合经济水平不高的中小城市,工艺的污染产量比较大。目前,AB工作在我国的应用已经逐渐推广开来,实践也证明该工艺具有可行性,所以,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快推广和升级。

3.3 SBR技术

SBR技术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间歇式的处理工艺,运用起来操作还比较繁琐,但是目前随着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该工艺已经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活性污泥法的间歇式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该技术目前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得到广泛的推广,主要的变形工艺还有间歇式循环延时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等。这些工艺的研发和应用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4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于强化工艺升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污水和污泥的资源化程度;强化污水处理厂的责任和权益;拓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渠道;以此降低能耗,减少污泥量改善出水质,来缓解水资源危机,使城市污水回收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参考文献:

[1]李靖,佘新.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田污水 处理技术 物化 生物 化学

引言

油田污水的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四种方法。当然,油田污水中的油污大多以复杂的混合物状态存在,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处理后才会达到重新利用水质的标准。

一、物化法

1.气浮法

气浮法是较常用的物化法除去油污的方法之一。气浮法是借助于浮力,通过很多微气泡包裹在油污的周围,把油污带出水面,最终使油污与水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组成空气中的微小气泡大多是非极性分子,易与油污中的油粘合在一起,油污随着微气泡的上浮力而被快速带出水面,这样,加快油水分离的效率。气浮法较为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电解气浮法、机械碎细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由于电解气浮法存在耗电量大、管理复杂、电极易结垢等问题,故电解气浮法一般不适用于大型生产。机械碎细气浮法则是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将气泡分散分布于水中。溶气气浮法主要是通过加压或常压下将空气注入水中,并在负压或常压的状态下析出,溶气气浮法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Casaday等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IGF设计,将机器的撇油装置和气体扩散装置结合起来,能够去除颗粒较小的油污,极大的改善了出水的水质。新型的IGF设计不仅提高IGF处理油污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改进了操作方式,使得管理更加方便、安全,能耗也更低。

2.吸附法

吸附法通过亲油性材料来吸附油污中的油颗粒。活性炭是较为常用的吸附油污的材料,但是活性炭吸附量较小、成本高、不能循环利用,故无法得到广泛应用。Darlington等人研制出了水不溶性油污和水溶性油污去除法,主要分为两步,先是用酸活性膨润土组成的疏水粘土除去水不溶性油污,再用聚乙烯吡啶组成的大孔网络吸附树脂过滤除去水溶性油污,经过这两步处理过的油污的水可直接重新利用。该方法不仅经济,而且吸附量大,在日常的油田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化学法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向油田污水中加入一定计量的化学药剂,来辅助物化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如乳化油等物质,最终实现改善水质的目的。较为常用的化学法有化学混凝法、电化学法等。

1.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的技术核心在于研发新的化学药剂,来提高去污效率,扩展去污范围,因此,研究者们多致力于研究并开发新药。Thomas E.R.等人研发了有机胺来去除油污中的溶解性物质,而Doyle D.H.等人则研制出了新型的聚合物有机粘土来去除油污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在企业的日常油田污水处理中,运用化学混凝法时,大多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二元及三元共聚物作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来吸附油污。

2.电化学法

运用电化学法处理污水,不仅能降低成本,且不会造成污染。电化学法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内电解法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内电解法一般以 Fe 作为原电池的阳极,以油污中的惰性导电物质作为阴极。通电后,阴极和阳极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生成具有絮状结构、吸附力极强的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由于密度较大的油污会阻碍内电解法的化学反应速率,故此方法只适用于处理油污过程中较靠后的阶段。内电解法在处理油污的过程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流还能使油污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加快,提高微生物分解油污的效率。电化学的氧化处理主要有直接氧化处理和间接氧化处理两种。电化学的直接氧化法是通过电解作用产生的强氧化物质直接与被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分解油污中的酸性硫化物等无机物质。而间接氧化法则是不需要通过电解作用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只是把氯气作为氧化物质注入油污中,间接氧化有助于去除油污中的苯、苯酚类物质。电化学氧化法起作用的主要是氧化物质,而电化学还原法是与氧化法相对的,直接电解油污中的有机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油污中的硫化物。电化学法以其低成本、污染少等优点得到油污处理企业的广泛应用。

三、生物法

生物法是近几年比较常用的油污处理技术,也是未来处理油污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来分解油污中的物质,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油污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单一的物质,甚至能将有毒的物质通过生化作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处理法能够高效的处理油田污水,不仅费用低廉,而且无二次污染,已经广泛应用于油田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运用的比较多的油田污水处理的方法。

1.生物膜法

经过物化法去除油田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质之后,油田污水的污染物主要为溶解性有机质,而生物膜法可以去除油田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通过油田污水与生物膜的直接接触,生物膜中的固体物质与油田污水中的液体物质相互进行交换,进入生物膜内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同时膜内的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这样就促进吸收油污的良性循环,最终净化了油田污水。

2. 活性污泥法

生物法中的活性污泥是一种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主要通过微生物来吸收油田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活性污泥法主要就是用这种生物絮凝体来处理油田污水。油田污水一旦进入生物絮凝体中,其中的微生物就开始分解油污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不仅净化水质,也为自己的生长、繁殖提供能量。同时,油田污水中的胶体或不溶性物质虽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却会被生物絮凝体吸附,并与胞外酶起水解反应,最后成为微生物能够吸收的物质。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不同技术的优势以期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前提下,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峰,王增林,张建. 国内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21(02):34-37.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化;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

随着的经济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贫乏,产生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从“取水一输水一用户一排放”的单向开放型的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地取水一输水一用户一再生水”的反馈式循环流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这一重大用水模式的转变,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以下对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1.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生物处理中采用的处理工艺有:氧化塘法:Carrousel,交替式,Orbal.Phostrip法,Phoredox法,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DAT-IAT法、CASS(CAST,CASP)法、UNITANK法、MSBR法、A/O法、A2/O、A3/O、UCT法、VIP法、UASB法、一体化生化法、好氧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固定化细胞技术污水处理、生物铁法、投加生长素法、集成生化加过滤法、增加流动载体法、深井曝气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塔式生物滤池的生物膜法等等的城市污水一级、二级、深度处理法。

2.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为控制磷污染,对磷排放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标准。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此污水处理工艺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选择性增殖,并将其回流到生物系统中,使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高效除磷状态;同时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磷释放,通过化学除磷消除。这是一种高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我国现阶段,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在常规二级污水处理基础上进一步除磷的要求。

3.曝气生物滤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4.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还不能拿出很多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降低环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临的问题。在污水处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还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除去有机污染物的要求。循环间歇曝气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出水好的特点,保证了系统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二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降低30%左右,是适合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要求的工艺技术。

5.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

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污水处理工艺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CCAS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工艺CCAS上独特的优势:a曝气时,CCAS污水处理的污水和污泥处于完全理想混合状态,保证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95%;b“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c沉淀时,整个CCAS反应池处于完全理想沉淀状态,使出水悬浮物极低,低的值也保证了磷的去除效果。

6.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在生物转盘技术基础上,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优点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处理技术。旋转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提供了一种简单和可靠的污水处理方法。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转轴是唯一的转动部分,一旦机器出了故障,一般机械人员都可以进行维修。系统生物量会根据有机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补偿。附在转盘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增加时,微生物随之增加,相反,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时,微生物随之减少。所以这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负荷的突然变化和停电的影响。运行费用低,只有其他曝气污水处理系统耗电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占地面积仅相当常规活性污泥法一半。由于生物系统中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多,能够高效处理各种难降解工业污水。

7.A/O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持续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8.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艺

YBFB工艺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能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经过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离系统,进一步降低COD、NH-N、浊度等指标,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替代原有砂滤、保安过滤、超滤等冗长过滤流程,同时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寿命,降低回用水处理成本,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是世界第一套污水处理专用的无机膜分离系统,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