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 创设情境 ;兴趣 ;探究

中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笔者根据几年来中职数学教学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探究式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因此,探究式教学常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成为教学活动的归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激发探究欲望,这是探究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需要把握问题情境的分类方式。(1)利用学生完成实践式作业来产生问题情境;(2)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3)激发学生比较和对照事实现象,由此引起的问题情境;(4)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等等。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有效地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究问题的情感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动力、明确方向。

2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想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实质性问题,以寻找多种解答的方案或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如:在教学二项式时,笔者联系学生熟悉的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进行导入,问学生:“①、八月中秋是什么节?②、中秋节一般会吃什么?③、同学们喜欢吃月饼吗?④要把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吃,每个人可以分多少?⑤、如果要你来分,你会怎么分?”学生听到这些问题思维很快就活跃开了,因为八月中秋是他们每年都会过的重大节日,非常熟悉;分月饼的事情有绝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过,大脑中可以很快呈现出这种印象,不抽象。所以举手回答的学生明显比以前多了,大家都很愿意去思考,回答也非常流利。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课本中的知识,明白学习数学就是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营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3 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学习的兴趣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据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毫无兴趣。人生最大的需要就是别人的肯定。”尤其是中职生这方面的表现特别外现,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同样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两个班教学,其中一个班我用微笑的脸、表扬、肯定的语言进行教学,这堂课在轻松、愉快、和谐中顺利完成;而另外一个班,我板着脸孔,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这堂课在沉闷、压抑中进行,到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一个肯定表扬的手势,都能使学生萌生积极愉快的感觉。相反,教师过分严厉的批评,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一种压抑,甚至恐惧、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用积极姿态,满腔热情地进行教学,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4 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赏识是语言,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可以从下面两点做起:

4.1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

教学中我们学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眼神呆滞,傻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从不举手发言,这些学生都是因为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学习的自信、对学习恐惧、害怕而又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周围鄙视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可以把他们当作“另类人”,也不能去克意地打击他们,更不能心急地在短时间内要求他们改变以前的一切,定下“一步登天”“进步神速”等一些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计划,我们只要用平常心对他们,把他们跟其他同学放在同一个位置,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在教学中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因为教师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老师同样很赏识我,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心理有个警钟,老师关注着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知道自己能行、是最棒的。北京一些学生流传着“我能行”的歌中有一句“相信自己能行,才会我能行。”让学生吃透这句话,战胜自己。教师也要从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出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4.2 课堂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探究;生物教学;新课程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表现在:所需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作为老师要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技能.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是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标明确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并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这一课程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探究式教学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受到重视.因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探究性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新初中生物教材引入大量的科学发现史实,如酶的发现史、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科学的本质就渗透在这些史实中,通过回顾这些史实学生可以自己理解相关知识,领悟科学家直接经验的获得所用的研究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而学生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极为相似.其实,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是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的科学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这样我们不得不去赞叹新课程改革,我们就能充分的利用“问题探讨”“资料分析”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本人认为在生物课堂可以这样实施探究模式:

(1) 确立探究课题 每课之前都有问题探讨,这里巧妙的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发现问题,从而确立探究课题

(2) 学生探究 让各小组带着发现的问题阅读“资料分析”,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 交流结果 回答“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然后交流彼此思想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4) 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在生物实验课又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探究性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设计、动手、观察、总结、交流而体会学习价值,扩大思维领域,开发创新潜力。在选择和探求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去参与实验,从选择内容到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学生才是实验主的人,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

我们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要做阶段性总结,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更多的桃子”.

总之,战略是纲,创新是魂,质量是根.要想在高考中获得全面胜利,三方面缺一不可.探究式生物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战略,以提高学生的质量,它激发了学生探求欲望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它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美玲.生物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01(3).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侧重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然后通过讲解一些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但是在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状态,思维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三年之后,思维被教师的教学思想定型,在解题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定向思想,对于。学生在解一些创新题时,便很容易被定向思维所限制,从而发现不了解题线索。针对以上这一状况,在新课改中一些教师提出了“探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一些物理难题进行探究分析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其它教学策略辅助探究式教学,以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主题,下面我便提出几点我们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使用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这一科目时不知道应该怎么运用公式,不能理解题意,对电学中的串并联也是一知半解。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究主题时,并且让学生产生一种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式课堂中来。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即将要探究的主题进行一个情境创设,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对探究主题产生学习动机再引出探究主题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探究主题相符合,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高中生来说便不可以太过幼稚的情境,并且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

例如:教师要创建一个以“力的分析”为主题的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一个题目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人走路时,是什么力使我们前进?”在这一问题中人在走路时会有一个重力、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力、人给予脚向后的力以及向前的摩擦力。并且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与物理的亲切感。

二、合理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探究时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应该设计什么层次的难度?太难的题目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太简单的题目又对成绩好的学生不能起到提升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中,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既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分层分组探究的方式,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些偏难的探究主题,让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讨论,彼此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即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在布置一个探究题目“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楼梯间的灯泡电路图,要满足使用者在一楼可以开灯,在二楼可以关灯的功能”时,学生需要根据串并联的连接灯泡、开关以及电源,在让学生进行探究时便可以将四个人分为一组,让小组内协作,小组之间竞争,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学习,还能加快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巧妙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的\用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器材不足的缺陷,而且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学习模式的进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建设物理模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练,验证自己的设想。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布置了一个探究性题目“一颗十米外的子弹应该以什么速度开始发射才能恰好穿过第一块3cm的钢板,穿越过钢板需要消耗能量1436J,空气摩擦力可忽略不计”,这一探究性任务,如学生自己去提高计算验证自己的假设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以通过flash制作一个动画,模拟子弹穿过钢板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动画不断的测验。在传统探究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计算以及调试才能得出最后结果,如:当子弹的起始速度为108m/s时,学生通过能量守恒定律会发现不足以穿过钢板,于是便可以将速度稍微调高点,然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而且还增加了探究式教学中的趣味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可以合理的运用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巧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策略进行辅助。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探究主题,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学习相互促进,而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为学生提高优越的学习资源。但是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也要联系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年龄特征对这些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适合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整合了现代课程理论,对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世界观提出了要求,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无疑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好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组织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可以是单人独立进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研讨,甚至可以是课内、课外内容,但作为教学的主渠道,我们认为课内的探究式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自主独立或合作探讨研究,再在教师帮助下整合,深化理解,提高认识,其中探究活动是其主要过程。程序上往往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比较、制定计划、实施、结果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交流等要素;方法上往往涉及思考、讨论、实验、交流等要素。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1.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增强课堂感染力。

2.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我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及及如何控制等。

四、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知识学习与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

物理用语、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识固然可以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但是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和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将“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时应把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离开知识为载体的探究活动,甚至是赶时髦的形式探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探究也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教师要研究“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真正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上下功夫。

2.探究式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因材施教,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选题、猜想、实验设计等阶段都要围绕着“双基”进行;重视探究后学生对结论的认识;课后练习和训练要使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加强。

3.探究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范文第5篇

一、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提出问题是学习引入的一个载体,然后研究解决。因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对问题进行探究,把问题解决掉,所以,体育教师不要忽视提出问题在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第一,在情境中诱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师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把实际场景展示给学生,再配合以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需要优化问题来实现,学生常常喜欢那些具有悬念的问题,如果教师知道学生的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激发他们去积极地解决问题。第三,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提法,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事物提问,由于角度不同,所提出问题就会新颖、有趣。第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提问。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自身条件、以及他们的体育水平、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问题。提问面要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回答、解决问题。

二、善于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重在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方法,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第一,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可以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的思路,思考的内容有一定的顺序,思路要清晰;第二,指导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思维训练更完整;第三,指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质疑、敢于打破常规,这是思维个性化的表现。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要做必要的指导,教给学生怎样去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三、师生关系要融洽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气氛

研究性学习中如果有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那么,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学习关系有利于师生对话,学生的心态就会得到放松。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学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表现。对于教师而言,是对学生的尊敬与信任,相信学生一定能学习好,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学会理解,学会分享,学会互动,从而体现了教学的魅力。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心理倾向,应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者,而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好朋友,自己的地位是与学生平等的。第二,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不要用指责的方式对待学生,而是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语言亲切、给学生的感觉是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尊重、理解、支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感觉教师是自己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发表意见、大胆地练习,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