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类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地方特色院校之一,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可以培育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有待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切入,指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专业基础课体系改革原则、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最后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为例,介绍该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情况。

一、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当今,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比较少见,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则比较多,研究文献涉及七个方面。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研究。罗光强(2006)认为,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四个缺陷:第一,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或方向模糊;第二,经济学的人文知识单薄;第三,经济学规范训练不够;第四,经济学综合能力不足。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标,努力陶冶学生的经济学情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经济学能力。

关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柳晓明(2008)认为,要提高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位、多层次与学生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林(2009)认为,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分析范式晦涩,并总结五年来理论与实践摸索,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分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王雅璨(2007)认为,教学模式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采用“双语过渡”模式;教学重点必须征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教材采用应该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应该妥善处理专业教育、教材、考试与培养学习兴趣的关系。

关于教学管理改革。刘新(2008)认为,以切实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倡导成立课程组,建立课程组组长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大多注重具体单个经济类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郑秀芳(2009)认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健全、合格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并结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亟需改革当前该校专业课程体系。魏松红(2008)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认为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最基本环节。金英认为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为学生进行高层次研究夯实基础。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多为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苑梅(2009)认为目前的公共财政学本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公共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紧密结合改革实践,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点。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改革。大多数是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针对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文献较少。如都光珍(2009)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此,要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从一般角度论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较多,尤其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探讨,而对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更是无人涉及。笔者在借鉴已有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研究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

二、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认识世界、改进生活的锐利武器。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经济社会的运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动态,有助于个人决策,并改进思考方式。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推进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以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2.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现实经济生活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等给予阐述和解释。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人才市场的导向,使得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经济学,忽视了理论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减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没有突破。理论经济学是支撑经济类学科的基石,扎实的理论专业基础才能保证经济类学科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因此,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必要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

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不但可以作为经济类学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之前的一个铺垫,也为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了解经济学提供可能,尤其是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普及经济知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可能。

4.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

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利于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常见必要分析方法、应用工具类的课程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数量经济、经济数学等。二是出现了新的经济类学科专业应用系统学习平台,它可以提升本科生对应用经济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等学分设置、课程权重等存在不合理,弱化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四是专业基础课程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普及背景下,经济类学科本科生培养的共同趋向是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铸能力,寻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使经济类学科专业学生受到严格的经济学训练、陶冶经济学情操,训练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升经济学能力,塑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对农业院校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加强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有利于新时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掌握基本经济学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并形成严谨的经济学思维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和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998年7月1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促进了全国高校经济学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了经济类学科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5门必修课、8门优先选修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核心课程作为高校经济学各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其教学水平作为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评估内容之一。各高校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基本围绕这一课程体系设置要求,结合具体专业需要,设置共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

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和改革原则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是为了培育具有国际经济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他们接受了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情操,能熟练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

对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改革原则有两点。一是要考虑经济类学科的一般性、普遍性。二是要突出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兼顾经济类学科的基本要求之外,开设课程要体现出农业院校“农”的特色,课程设置需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城乡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等要求,以实现特色办学。

五、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情况

(一)概述

(二)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

投资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和投资等理论知识,熟知国家政策法规,具备实体和虚拟项目投资等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能胜任企事业、金融组织或机构、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管理等工作,适合教学、科研机构教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交叉,经、管、法和理工知识相渗透,具有从事投资活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金融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金融学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基本理论,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能力。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一)农业相关的实用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

如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几年,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粮食增产稳定。与此同时,与农业相关的各项科学技术,如种子处理技术、效果良好的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也得到了更好的推广,这加快了农作物产业的进步速度。

(二)技术教育的培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技能培训,使我国农村中出现了一批具备相应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素养的技术能手,那些经培训之后的学员成为了农业工作中的技术骨干,不仅具备相关的农业基础知识,也具备农业科技技术,使农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更强。

(三)基层的培训机构的建设相对滞后

科技工作如需在农村工作中进行推广,则必须加强对基层培训机构的建设,这将是工作的关键。但是,目前由于各省市的各级农业方面的科技培训学校以及社区中的一些教育培训资源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建立长期的、系统的培训工作,在基层的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大多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该有的培训功能,有的话也仅仅是形式,因此农民科技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基层培训形式较少

基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以教室授课的方式进行,结合网络电视、多媒体等传播方式的比例较少,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培训的效果,还影响了农民们的听课积极性。

(五)具备培训水平的人才较少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知识老化严重、年龄结构需要调整、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能适应现在科技程度较高的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较为缺乏,使得我国的农业工作进步速度提升不大、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发展。据调查,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人员基本存在学历低、学习水平较差等客观现象,加上培训人员知识逐渐老化,跟不上更新换代的速度,培训人员相应的待遇较低等都是培训人才队伍的不安定因素。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重点

(一)加强对农民的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的培训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如今的经济形势相比之前更加紧迫,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阶段。在这平稳发展的市场经济阶段,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以及挑战,市场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等的出现,将会对传统的农村的经营规模及农户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农民对现行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的了解。

(二)加强对农业相关标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

现如今,市场上已经颁布了约4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以及农药的安全生产技术,把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这样就可以让这些标准真真正正地落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并建成一系列高水平的符合标准的生产基地、全面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无公害水品、从源头上加强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的环保意识,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途径

(一)使用多种形式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1.第一线课堂。通过让农民在田间地头所设的课堂进行学习,教育形式采用非正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与培训教师的互动性,在实践操作中加强每个参训学员的培训积极性,提升学员的课堂学习效率,并可以有效的激发参训学员对各种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2.多媒体教学。除了在第一线课堂进行学习,将最新出现的各种与农业有关的科技成果带入到培训课堂中来还有另一个提高学员培训效果的方法,那就是在集中授课的时候采用多媒体的方式配合理论教学工作。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的宣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传媒也得以迅速壮大,这也就为农业科技培训的宣传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科技人员不仅要对农业科技培训质量及数量进行加强,还需要加大在各种传媒上的广告量及宣传力度,如在网络、电视机、广播、微博、微信等。这样也可以让科技培训这一名词及有关基础内容更加为农民所熟知,也就间接的提升了农民参加类似培训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在如今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建议全国各市县的农村增设农业科技培训点,每个地区的农业科技培训统一管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将对本地区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培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协调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分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四、结语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相关性,当下社会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具体的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才是可行的。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农业领域即将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疯狂渗透,农业经济必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

1.农业信息化可以扩大农业生产的活动空间

传统农业生产只限于小规模的个体化经营,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从而及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在产业链方面,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业与工业高度结合,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在信息化的调动下,农业销售可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购买、销售、支付,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虚拟领域。同时还可以开辟以农业信息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

2.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农产业结构提升

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信息参考,指引农业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供给完全由市场决定,只有充分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才能让农业结构调整符合市场规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这些又能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

3.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业资源大致可以分为资本、土地、劳动3个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中这3者联系非常单一,不能实现灵活的优化配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农业信息化通过对这3者的沟通互联,实现了3者的实时动态反馈,以信息化为中心,资本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农业信息化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科技是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广泛传播,对广大农业从业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在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信息化也能及时地反映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有一次农业技术的革新,都会形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加快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

1.信息服务是关键――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服务业

不管是政府还是农业从业者个人,都要关注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必须有一部分人从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为农业生产提品和市场的信息搜集与咨询服务,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多层次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指导农业健康高效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农村面貌发生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必须结合中国现有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2.基础设施是保障――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水平

从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农村的信息网络不仅包括农村的交通、通讯、邮电等基础设施网络,还包括农业信息网的技术平台建设。加强农村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根本条件。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的公路、通讯站、光纤、网络宽带等项目的投入。从软件方面来看,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各种媒体资源,要在广播电视方面下大力气,通过一些涉农节目和农业信息服务节目来影响农民。通过丰富多彩农业节目引起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在普及农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文化素质。

3.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农业从业者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对策

党的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并对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次从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治理转型和社会五个层面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科学发展内涵,最终实现新时代下促进乡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的目标。恩施州作为湖北民族地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贫困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内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喀斯特地貌尤为突出,生态资源也较为丰富。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注重农产品产量、规模等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却忽视了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机化肥、农药以及生产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基于此,恩施州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振兴乡村经济,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此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率。

1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生态农业的内涵、特点、效果评价、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生态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将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体系。覃道齐对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钱昕黎认为生态农业具有有机性、局限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者们在阐述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也采取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测评实施效果。孙中义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构建了南阳市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阳市生态农业进行综合效益评价。陈培彬等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三方面构建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各种模式和策略。陶明珠从思想观念、监管力度、资金投入、防止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沈虹等针对无锡市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方向、具体措施与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无锡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程洁在总结蓬莱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能实现各产业综合发展的“种一养一加一游”模式。

2恩施州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农业生产和耕作方式容易引发水土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以及生态的耦合协调发展,从而摆脱生态贫困的桎梏。近年来,恩施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诸如《恩施州2017-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等旨在打造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政策。同时,恩施州按照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品牌打造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创建了一批生态农业扶贫基地,在带动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将恩施州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

3恩施州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3.1农民思想较为传统,认知水平不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的思想高度和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状况。由于恩施州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一些老弱妇孺,广大农民群众因受教育水平不高,特别是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大多仍然沿袭着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态农业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推广。因此,要想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首先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使其愿意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展生态农业。例如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可通过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或是开展生态农业主题宣讲活动,帮助农民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使其充分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意义。

3.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田水利及灌溉等基础设施是否齐全,将直接影响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进程,进而影响到农业的产出水平和发展状况。从理论上来说,基础设施齐全与生态农业发展进程呈正相关的,即一个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越完备,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就越大,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农业的产出水平也就越高。恩施州由于受山地地形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新增农田水利等设施执行起来相对困难,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着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发展生态农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3.3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生态农业涉及不同学科领域,需要农业生产者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种植能力,也需要农业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技术指导。从农户自身来看,由于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全面,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从政府部门来看,当地政府部门在对生态农业相关知识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农户参与意识不高,再加上政府的推广手段较为单一且传统,从而导致生态农业的实际推广效果与理想目标产生了脱节。

4恩施州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4.1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在加强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层面,当地政府部门可通过大型媒体或广播等渠道,也可以集中发放一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的宣传手册,或到当地举办一场有关生态农业方面的大型主题宣讲会等方式,将现代的生态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迅速传播与扩散,从而转变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使其在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同时主动接受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层面,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培养和引进生态农业等相关专业型人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提高农村支教老师的待遇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户与政府及相关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最后,通过对农村的基层干部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其能为当地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国家应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扩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从而形成国家帮扶、企业资助、民间集资和社会集资等多途径筹资渠道。同时,根据恩施州农业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加强恩施州农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现代农业灌溉装置和灌溉技术。二是制定严格的政策和措施保护耕地,严禁将农业用地擅自用作工业建筑用地进行非农项目建设。只有加强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才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4.3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地位,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收效,但与一些世界强国的农业经济水准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上差异。因此,为了更加科学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全局发展,需切实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剖析,增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近些年,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成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众所周知的,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以及全球化市场角逐的加快,使当局意识到当下农业经济转型的情形之紧迫。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多元化挑战,农业经济的发展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农业经济管理概念的推行,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使我国农业资源进行重组优化配置,实现与国际市场相互流动多匹配的国际化合作方式,与全球经济共赢共存。

 

1.1 农产品质量怠忽

 

某些地区,为了提升农业经济指数,对农业生产管理较重视,利用各项机械技术、过度应用农药抑虫技术、积极使用新品种等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未切实考虑到开荒种植是否根据当地的地域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经济作物种植,以及这些增产增量的技术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忽了质量控制,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失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污染荒漠化,食品农药残留过量。人们食用这些农产品以后,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影响到种族的优质传承,同时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人才塑造的局限性

 

一般单位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系统的学习管理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成为符合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实运用中执行教学环节仍存在不足,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有限,单一的管理机制是否可以判断良莠不齐的人员队伍可以将经济管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否具备有效的执行能力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管理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还未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在部分乡镇准公共服务中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纳入公共财政框架,人才是经济管理中的直接参与实施者,关注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扩充其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3 核心动力匮乏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青壮年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有重返建设家乡想法的人少之又少,这些都极大影响到农村人力资源开拓的难度。同时,劳务输出地区由于重要劳动力的缺乏使劳动力向着女人化、儿童化、老年化的倾向发展,出现了很多的留守村落,在这样的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遇到很多困难。

 

1.4 管理体制薄弱

 

如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日益凸显,过去约束条件过于严格的计划经济已不能适应当前潮流。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结构间的不相顺应,管理机构存在体制的一些不足,与国内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间还是有差距的。由于处于发展上升期,一些管理者执行力欠缺,对于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举措未形成深刻的认识,相互之间的利益协调不和谐,在思想上不能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求的。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致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适应不良。

 

1.5 信息化建设短缺

 

农业经济管理中不单单是农业的生产、人才的培养、管理、消费这些内容,同时还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耕种、收成、储藏、运输、产品加工、销售、跨行业数据挖掘和研究等多环节)需要拓展分析和创新,调整生产,推动农业企业的发展,抢占市场先机,长久优势发展。但现在的农业经济管理大部分未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收集信息渠道较单一,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状态,没有能够利用大数据实现科技含量高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国际市场接轨。

 

2 农业经济管理新政策的研究

 

2.1 与时代同步关注品质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之前农产品的生产一味追求增产增销的落后思维模式已跟当前经济发展不能顺应,须顺应潮流朝着全面新颖的管理模式变革。用心分析发现如今大部分国家首要关心的问题聚集在全球化知识产业中,最为热点的问题都是对于环境的保护问题。

 

如今,基本上各行各业都要紧密围绕环境保护这个焦点来开展工作。农业是自然和经济的结合产业,是可以持续发展中的关键因素。随着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始渗入,不再用牺牲环境作为付出的代价而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而要关注、重视环境,更要关注农业生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如今,有机绿色食品已经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农业生产可以保证有机食品的来源。高质量是当今最为关注的农业产后工作,应高度重视食品的加工问题,保证食品安全。在此基础上开发绿色食品,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不断创新,改变我国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农业结构和增产模式,也将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意识更加科学。

 

2.2 人才培养创新

 

未来须要主动从国家经济、教育体制和科技变革等全面的角度将培养目标与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顺应,培养体系结构与内容的设计以及详细的培养方案应以顺应社会发展为根本。调动人才学习积极性,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规律,使管理人员不但能够掌握基本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和经营知识,并可以以系统的观点结合前沿热点问题,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卓殊的思维模式探索和解决农业问题。与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拓展见习基地,加强管理力度,规范管理体制,培养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经济管理人才。定期对管理人员责任心、业务水平、政治素质等进行查核,作为考虑其个人发展和福利待遇的依据。

 

2.3 农业经济管理动力支持

 

当下农村经济发展中,缺乏一批综合素质强、有卓识远见的队伍在农村发展建设,这样便引起农业经济管理缺少动力支持。各级政府应进行招商引资,大面积普及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鼓励外出壮年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学生返乡建设,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创立一个绿色通道,积极引导他们返回家乡发展,利用现代教育学习的本领就地取材,培养创新实用型技术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这样既可以把城市前沿文化带回农村,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可以用所学到的科学技能,为筑造新农村导入新的生机,同时缓解了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带来的的人口聚集压力,缩小了城乡差距。对于加速新农村的建设,推进国家第一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都有诸多的积极意义。

 

2.4 管理体制趋于完善的思路

 

完善适合的管理体制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管理人员需树立正确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转变旧有管理模式,增强自身工作水平,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创新。让当地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人员直接参与,共同商讨制定合理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关注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化市场,科研单位农产品研发创新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行业的科技含量,扩大发展空间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护百姓们的经济利益,以适应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我们还应关注一些针对农民的的技术培养,增加城乡沟通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多元化发展。

 

2.5 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化技术使农业经济管理向有深厚技术内涵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使农业技术传播和发展加快,提高生产率,招引更多综合素质高、见多识广的人员参与到农业经济发展建设中去,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在树立信息化管理建设意识、增强群众对信息化技术意义理解以后,没有基础设施,就很难进入信息化技术经济发展,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需要从高层面加大扶持力度,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合理,吸引培育出色人才,加快基础软硬件设施和科技服务站建设。关注市场,重新配置基础要素,为农民提供多元的选择,如过去存在因农产品生产过剩而导致滞销降低了农民经济效益,农民解决了教育、养老、农副产品收购、现货交易平台等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落后之处,利用引入互联网技术规范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将是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走向,对于解决我国三农等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大意义。

 

3 农业经济管理未来趋势思考

 

进入到新时期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作为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需要多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发展。我们需要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改变观念的基础上,使我国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具有中国特色,以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随着政府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深认识,未来在农业生产、农业管理、科研成果等多元化关联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将运用,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信息化、管理产业化、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效果。在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国家政府也会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扶持力度,调整经济结构,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