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范文第1篇

一、设问质疑,激发思维兴趣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我在教学《植物的繁殖》一课时,提问:番薯是用哪种方式繁殖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确定了番薯是用根繁殖的。我紧接着又问:萝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心想,这对于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又一番激烈的讨论在“根”和“茎”之间展开了,最后结果都说用根繁殖,没有一人说用种子繁殖的。我继续问:你们家里种过萝卜吗?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回答种过。我又问:那大家还记得用什么种的吗?这时学生才醒悟过来,改口回答:萝卜是用种子繁殖的。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二、师生和谐,营造思维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友善、激励、合作的关系,激励学生发散思维。第一,营造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与书本,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会。第二,在教学中大量投入情感,实施情感教学。师生的好心情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重要因素。教师应把好心情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让自己的好心情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用真切的感情去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则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课件辅翼,拓展思维空间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课 科学思维能力 能量

一、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广泛,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

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课学习过程中一些影响思维能力的常见现象,总结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如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等。相信这些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琳娜,等.《科学思维概述》[j].科技信息.2010,1(11).

[2]陈吉明.《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

[3]连文星,等.《浅议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紧迫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19(2).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范文第3篇

一、近几年对学生历史思维素养的考查方向

1.对不同史料形态进行合理分类、科学甄别和价值判断能力的考查。如,2009年海南卷第33题:“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答案是:“考古资料可以印证、丰富、改变人们从古籍文献中已获得的认识。”2009年海南卷第34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敦煌学所依靠的资料。”答案是:“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塑;敦煌出土文书;相关考古资料;现存汉至唐五代中外相关文献。”即是对史料分类方法和能力的考查。

2.对历史思维方法、途径和角度(视角)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如,2009年广东卷第32题:“材料一、二(略)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答案:“阶级分析、一分为二。”这些题目即是对历史研究方法、角度等方面的考查。通过研究发现,在试题中考查最为常见的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两个研究(考察)角度,上面两道题目均是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的。

3.对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结论和史学观点时所持的立场、原则、态度、倾向等方面的考查。这是对前面所述史学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如,“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答案:“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答案:“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等等,这些题目所考查的并不是对某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而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所应坚持的一般性原则。

4.对史学研究程式方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史论结合”“史料的代表性及其与结论的匹配程度”以及“研究过程的缜密性”等方面。如,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素养

1.教师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情境,引导学生以初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规范思维过程,并对不同形态的史料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执行“从史实到结论”的教学程式,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引导学生对现成史实和史论的机械性记忆与理解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素养的培养。在面对上述试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只能简单地抱怨命题偏离了“方向”,这是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在执行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史料”到“史实”再到“史识”的过程。这里,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出多样化的史料,让学生在提炼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验证教材中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并能够从中逐渐感悟、反思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性质史料的使用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甄别、判断史料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在学习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时,我提供给学生下列史料:

材料一:“今自夷人来厦开市……洋布洋棉……充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

――福州将军敬穆向道光帝所上奏折(1845年4月,23日)

材料二:“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顺德县志》(1853年)

材料三:“光绪末年,此业(指利用纱树皮大规模制造纱纸)最盛,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故纱纸之销路极广。综合三县所出,年当在四五万担之间,当时都安县城,隆山县城,那马之贡川圩等地,均有港粤收纸庄七八家。”

――千家驹等著:《广西省经济概况》(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材料四:资本主义打开广西的大门,则是在中法战争以后,直到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广西才真正受_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这个时期是传统手工业的延续,发展缓慢,变化较小。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广西社会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因而仍然维持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结构,农民种田之余从事一些手工劳动,把产品拿到市场出售,以换取自己不能制造的生活或生产用品。他们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很低,整个社会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总之,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与鸦片战争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

――刘文俊《近代广西手工业的兴革对圩镇发展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与内陆(广西)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成因及认识”等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又增加了这样两个问题:(1)有人据材料一、二得出“鸦片战争彻底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结论,你认为他的错误在哪里?(2)上述材料中能够相互佐证的有哪些?试依据其真实性的高低,将上述史料进行排序,并阐述你的理由。对于第(1)题,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史论结合的论证过程中,能够支撑该结论的史料一定是充分的,并且是典型的,否则就是证据不足,以偏概全。在本题中,材料一、二仅说明了福州和广东顺德两地的手工业受到了冲击,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主要原因是这两地被开埠通商了,而不能代表广大的内地和其他边远地区,这在材料三、四中已得到证实,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题目中的结论就错在“史料不充分,史论不合理”。对于第(2)题,笔者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界定不同形态的史料及其价值,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甄别地方志(《顺德县志》)、官方档案、将军奏折、学者著作(又分为当事人的记述和后人的研究撰述)等史料的各自价值,知道“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加工史料”)的不同价值,并形成一种善于考证的史证意识。

2.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标准对历史评价本身进行反思和再评价,形成历史思维的独特视角和科学的价值倾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过于注重评价的结果,注重对历史事件本身的评价,而忽视了从更高的层面上对该评价结果的再评价。如,对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我们仅停留在“影响”本身,即:“一方面开始瓦解东部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掠夺中国资源,强占中国市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体系中;另一方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提供了条件”等等。却很少有人对该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即:该评价结论的产生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坚持了怎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标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笔者在上述史料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6年,有人写道:“木棉梭布,东南杼轴之利甲天下,松太钱漕不误,全仗棉布,今则洋布盛行,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是以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商贾不行,生计路绌。”“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清)包世臣《安吴四种》

材料二: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竞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材料三: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开采铁矿,尤须机器西法,始能钩深致远,取精出旺。臣现已分向英、德两国聘募矿师来粤勘验,以便购机精采。倘物力稍纾,尚拟将民间需用各铁器,及煤油、火柴等物,悉行自造。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材料四: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素养 创新能力

当今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污染,生物的、化学的,这些污染对人类伤害极大;美国食物召回制度就是针对有问题的食物实施全部召回的一种常态制度,其实人类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更有甚者癌症也是吃出来的。这说明人们在对待污染和其他问题的时候的态度往往是不正确,究其原因,往往是科学素养不高所致,因此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阶段更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创新素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造就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展的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资料的收集,我就来谈谈如何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教育的问题

一、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教学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需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特别是注重开展生物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便学生被动听讲为动手、动脑的 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新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教学中充分并灵活运用这些探究活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胞,引导学生注意参照教材和挂图或投影等,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增加对植物细胞的感性认识。接着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有污点、气泡等问题进一步分析,然后变化材料重新制片,重新观察。在这一实验中,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另一方面动手练习了显微镜、制作装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1.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想象能力。一是学生有意识地去联想,二是鼓励学生去猜想、幻想,甚至于异想天开。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细胞后,发挥想象力,制作模型。学生的想象特别丰富,有的学生用塑料泡沫做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有的用塑料壳做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的同学用熟透的香蕉做液泡,有的同学用巧克力做细胞核,有的用绿豆做叶绿体,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模型很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想象力,掌握了知识点,培养了创造的成功愉悦。 2.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如在设计测量食物中能量的实验装置时,要让学生不受课本中装置的限制,要根据实验室和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装置。比如:学生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易拉罐不容易剪孔且剪口极其锋利,容易把手割伤,不安全②锥形瓶底部较大,燃烧空间很有限,花生会熄灭,能量散失多。于是学生提出改进意见:①用废弃的牛奶纸盒代替易拉罐作为防止能量流失装置。②用100ml大试管代替锥形瓶作为盛水容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燃烧,让操作更“自动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课堂;培养;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46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来源发出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可能会发出转换作用”。即根据已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经验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横向拓展、逆向深入、迁移转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针对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以八年级科学空气与生命单元第1节《空气与氧气》的教学过程设计落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设计课堂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发散,活跃课堂气氛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更能突出学生主体,也能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思考和讨论,会呈现不同的问题答案,这样就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是对空气的成分教学环节中设计的课堂问题。

引入新课时问:你对空气知道多少?

生: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有些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

问:空气究竟有什么?

生:有二氧化碳、水、氧气。

……

问:怎么证明水蒸汽的存在?

生: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在学生描述问题时,及时对不规范的语言加以更正)

又如:证明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的实验时,直接引用了课本的实验设计,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很显然,实验是失败的。接着,学生出现一片的“唏嘘”声,学生感到很失望。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呢?学生说:可能二氧化碳太少了。再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发散,问:还有其他办法解决吗?若是实验装置有缺陷,你有什么方法改进实验器材呢?

这些都是很好的开放性问题,对更多的知识进行联想,同时对感性知识与课堂知识进行开门联接,也促进学生能主动去思考,能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解决不只一条途径或不只一种方法,从中进行筛选,选出更好的方法。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改进课堂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突破实验难点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受时间、条件等的限制,科学教材演示实验很多,但学生的实验很少。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对这节内容掌握得好与不好。做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采用课本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容易漏气,同时从红磷点燃后塞到集气瓶一段时间内会漏出五氧化二磷,它有毒,会刺激人的呼吸道。所以改进了演示实验装置,引起学生好奇心,也触动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改进装置的想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涉及到集气瓶、红磷器材和氧气的体积、空气的体积、点燃等科学量。实验原理是通过燃烧红磷,消耗空气内的氧气,瓶内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水被压进集气瓶里,压进水的量与空气中氧气体积相等。也就是说:瓶子的体积不变,瓶内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体积。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用一个带活塞的玻璃筒替代原装置中的集气瓶,白磷替代红磷直接放在玻璃筒,火柴引燃改用用开水烫。实验装置改掉后,通过白磷自燃消耗掉玻璃筒内的氧气,空气体积也减小,温度冷却后,玻璃筒气压减小,玻璃筒内的活塞向内移。也就是说:玻璃筒内空气体积减小,玻璃筒内气压不变,减小的体积等于消耗掉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现象也很明显,成功地避免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同时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索精神,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成功突破实验难点。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采用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能由一点到面扩展到众多的线和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布置多角度课堂作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解题能力

课堂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它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和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业设计不能形式呆板、内容枯燥、题型单调等,这样学生会感受到疲劳和压抑,技能反而得不到发展,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若能对同一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变换,得到不同新的题目,让学生重新考虑,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下面是精心设计的课堂作业。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为了巩固记忆,要求学生填好实验记录:

1. 燃烧的现象是 。

2.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对这个题目课堂上也可进行题型变换为如下情况:

1. 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使空气中增加新的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硫 D. 细铁丝

通过这样变换,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题型都是围绕同一知识点的,同一知识点可以出不同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