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只有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水平。因此,对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自身学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相对滞后,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了西部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

1我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农村幼儿教师学历水平低意味着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城市———贵阳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比较是相对落后的,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现象。全市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从2009年10月我市对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可看出:小河区目前无一所公办幼儿园,息烽县无一所乡中心幼儿园,修文有4个乡、花溪有5个乡尚未建立乡中心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不容乐观,在幼教机构的设置和幼儿教师配备及教师专业发展上是亟待提高的。

1.1目前我市农村幼教机构的设置主要形式及硬件设施配备情况:我市目前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乡镇中心园、学前班和规模较小的民办园、家庭式托幼机构。大多数的学前班设置在各乡镇的行政村,设施极其简陋,连适合幼儿书写的桌椅都没有,大部分是用小学旧桌椅加以改造,有的甚至不加改造就进行使用,给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1.2幼儿教师配备情况:我市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结构主要有:部分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育背景的老师;而有一部分是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不具备幼儿教育背景但具备中小学教育背景的老师;另有少部分是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而不具备教师专业的老师。1.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由于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背景和学历层次的高低不一,给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困境,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

2提高我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2.1加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目前我市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教师组成较为复杂,专业幼儿教师比例较低,有些是中小学转岗教师,有些是临时聘用的教师,甚至有的学前班没有固定教师,由小学教师交替上课,没有专门的教师职数,更谈不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是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我们首先要采取稳定和固定幼儿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前班教师,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给学前班教师定编、定岗,才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学前教师队伍中去,只有成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才能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成就专业的成长。

2.2基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我园采取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

2.2.1加强非专业教师学科知识、学科教法的培训:由于当前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教师缺乏,我们一时无法获取更多的幼儿教师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分级、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努力使教师在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的方法上有一定的提高。在进行学科知识培训和学科教学法的培训中,我们要兼顾到那些没有学前教育经验的老师,先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学科教法的培训,使她们先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我园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对一些有幼儿教育专业背景且在专业发展上较好的老师,我们将以骨干教师形式推荐其参加培训,使其在培训后在教育教学上能给其他教师一些引领;对那些有师范教育背景而无学前教育背景的老师,则在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上多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向专业学科靠近,稳步向学科专业化发展。

2.2.2“阶段式”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可采取“阶段式”分级培训形式,我园还帮助教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个人专业发展成长方向,拟定个人发展规划,将教师专业成长分阶段,分别划分为:新手期、经验期、成熟期,从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可将成熟期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训,使之培训提升后带动经验型的老师往高层次提升,最后经验型的老师又帮助新手期的老师向经验型教师靠拢,这样“阶段式”的分级培训形式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梯队的形成。

2.3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参加转岗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关专业资格: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组成较为复杂,部分是小学转岗过来的教师,这些老师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缺乏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上亟待培训,而专业幼儿教师的要求使得这部分教师在岗位设置上又存在危机感,在心理上又存在压力,因此,我园通过鼓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鼓励她们参加普通话培训、幼教两学的考试,通过半年的努力,5名老师在幼教两学考试中成绩合格,5名教师中有4名教师已取得普通话合格证。

2.4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学前教育培训网点、优化培训模式:农村学前班教师大多是一个老师一个班,平时很少有外出培训机会,一涉及到教师外出培训和观摩,孩子们就得放假,在安全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学前班的教师几乎是不参加培训的,基于这种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假期培训的形式对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也可采用送课下乡、与邻近的县、乡(镇)幼儿园开展结对子活动,采取岗位互换形式对学前班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作者:唐发琼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幼儿园

参考文献: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范文第3篇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 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 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 学分,选修课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景洪市 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08-01

1 本地区农村劳动力情况

全市辖5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理委员会,共99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40.88万,其中:农业人口23.08万人,占总人口的56.47%。乡村实有劳动力资源156155人,其中:女劳动力74536人,且其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2 农民培训需求

2.1 产业需求:主要是橡胶、茶叶、咖啡管理和粗加工技术人员;畜牧、渔业养殖和疫病识别防治技术人员及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技术人才。

2.1.1橡胶产业:天然橡胶是景洪市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西双版纳州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景洪市认真分析了当前现状,查找民营橡胶与农场相比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是民营橡胶产业进一步提升的的关键。

2.1.2 咖啡、茶叶:澜沧江之隔把景洪市一分为二,分为江北、江南两个片区,江南较江北热,适宜发展橡胶,而江北适宜种植咖啡、茶叶,是景洪市除了橡胶以外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加强咖啡、茶叶的种植及加工技术的培训,提升科技含量,提高江北农民的经济收入。

2.1.3 畜牧业:畜牧兽医在景洪市发展较快,目前我市畜牧养殖模式已经由粗放型的放养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模式转变。通过加强景洪市畜牧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及村级防疫员的防疫知识和操作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养殖技术先进的畜牧养殖大户,“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畜牧养殖户发展,促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高村防疫员的防疫技术水平,促进畜牧兽医产业的快速发展。

2.1.4 水产业:景洪市渔业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养殖模式比较落后。为了尽快促进景洪市渔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渔业养殖户和渔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养殖技术及鱼病识别及防治技术的培训,促进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1.5 农机: 由于农户购买农机不到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注册落户、不检审、黑车非驾现象突出,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严重不安全隐患。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必须从农业机械管理宣传教育和农机操作使用进行培训,增强农机驾驶人对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农机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知识;增强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安全出行和安全生产意识。

2.2 培训计划

2.2.1生产经营型200人,其中:培训合作社带头人100人、种植大户50人、养殖大户50人,主要培训合作社经营管理、橡胶生产管理技术、割胶技术、咖啡种植、咖啡脱壳加工、生猪、渔业的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

2.2.2 专业技能型500人,主要培训农业工人,以一线橡胶、茶叶生产骨干为主,培训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培训需求为导向,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务农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和农村经营管理能力。

2.3 主要依据:景洪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是根据《农业部办公厅的通知》(农办科【2012】56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2014年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工作思路及要点》的文件精神,结合景洪市各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以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及一线生产能人,以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其他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为辅的培训计划。

2.4 农民培训愿望:由于农民文化教育总体水平偏低,高中以下水平占绝大部分,所以,在培训方式上,农民希望从重课堂理论知识培训转变为重在田间地头实操技能的培训,实地指导示范,手把手、面对面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农业生产及管理、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农机维修等技术,以及农村经营管理内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对农学专业前景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系统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具有各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应届本科生除外)。职业背景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差异性。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学生经过培养以后,是否都能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从事这种职业的资格,应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决定了系统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是其整个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核心。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较少,质量参差不齐少,不少教师直接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其次,在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占多数,观摩、讲座、讨论等实践性课程偏少。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数有职业背景,然而,适合不同职业背景学生选修的特色课程几乎没有。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需要的是知识更新以及更新基础上的系统化。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时纳入教学中,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合理构建和改善[3]。第三,授课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学位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在职拿一个学位,不少教师也没有将专业学位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的意识,在授课内容、过程、方式、方法及课程检验上深入研究不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理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其“更高层次任职资格”能否达到。应从学生的地域和职业背景差异出发,按照对知识的不同需求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和最新理论技术体系[4(]如图1所示)。不同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内容差异由地域差异和职业背景决定。

二、职业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社会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实实在在地摆在人类面前。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同样需要社会科学的介入。对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又要掌握经济、管理等社会学知识[5],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还要横向拓宽他们的相关知识领域,构建起“职业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特点。通过这一知识体系的学习,使该类型的研究生能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在实际农业推广工作中既能有“教练”的水平,又能有“教授”的水准[6],从而体现其“高层次”特点。

三、科学的思维知识体系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思维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形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个方面的一个课题,而在其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科学等,就有赖于研究生学习阶段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引用“思维”这一名词,旨在说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离开“研究”二字,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科学地研究问题、科学地思考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这也是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的一个标志。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方法论、思维与科学、科学研究方法等选修或必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