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范文第1篇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积极参加局党支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认真书写读书笔记,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档案部门如何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和今后档案部门一个时期服务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带着这样的问题,结合近两年开展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情况,做了一下调查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建档工作现状

做好村级建档工作对于实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传播农科知识和技术、编史修志、招商引资、解决纠纷、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我局通过联合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向全区下发《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工作的帷幕。几年来,我局在新农办、各涉农办事处的配合下,利用召开办事处工作会议、新农村示范村建档现场会,大力宣传、积极发动,并在下村专门指导、重点帮扶的基础上,规范标准、以会代训、以点带面,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新农村村级建档工作的有序开展。从新农村示范村建档情况看,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基本上是好的,是有成绩的,到目前为止,全区10个示范村、4个重点村已完成规范建档。但从全区来看,建档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村建档工作仍相当薄弱,还需档案部门和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认真研究予以解决。

二、我区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农村,普通村民由于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的影响,档案意识淡薄。同时由于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由此导致部分涉农办事处领导和村民对档案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上跟不上当前农村发展的潮流,认为经济不抓不行,档案不抓对村工作也影响不大,对档案资料的留存过问少,管理差,一些经济合同、土地转让等重要资料散落在经办人员手里,没有及时归档保存,造成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流失,使一些社会矛盾、社会纠纷无据可查,无法办理,给今后的工作造成隐患。农村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2、档案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村编制一般为3-7人,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或村主任兼文书,致使部分行政村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不明确,兼职档案人员不到位,自己负责的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自己保管,档案管理混乱,影响农村档案工作正常开展。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建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对村级组织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归档、保管、利用方面缺乏制约机制,因而造成档案材料不齐全,丢失严重。

3、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素质较低

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人才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现代化管理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学历要求、专业要求、现代化管理技能要求,而农村现有档案专职人员匮乏,学历低,一般的行政村没有专职档案员,档案工作多由兼职人员担任,档案员往往又是统计员、出纳、会计或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使档案员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同时,由于时常变动,其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工作中档案业务不熟,缺乏基本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知识,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甚至有的就简单地用牛皮袋或档案盒将应归档的材料装好,放入柜子中保管,天长日久,档案乱堆、乱放、乱存现象严重,给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4、对档案载体、内容认识不清、分类不准、材料形成量少不规范,科技档案含量低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档案,档案的内容反映着各项工作的历史面貌和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村级档案内容多是反映农业生产的,比较单一,往往不需要怎样分类就可以装订立卷保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级档案的内容除农业生产外,还有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纪检监察、换届选举、民主管理、村规民约、农村经济发展、新技术推广、土地管理、公路维修、交通运输、电线架设、村办企业、村级建设、税收、社保、计生、农民医疗、社会治安、婚姻登记等方面的内容。载体形式上除纸质档案外,还有照片、录音、录像、实物档案等,分类较细,这些文件材料,是农村政权建设,科学文化进步,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制订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凭证,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源。而大多数 村在归档时,收集的大多数是办镇下发的文件,而涉及本村自身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相当少,特别是科技档案存量更少,除与办镇或村民签订的一些合同外,几乎没有形成其它文件材料。从档案中反映不出村“两委”、村级组织工作职能以及行政村的历史面貌,难以满足农民增收需要。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1、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涉农办事处干部及村干部,特别是“两委”一班人的档案意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利用办事处、村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及其法律法规,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涉农办事处和村干部的档案意识,提高对开展村级建档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档案、理解档案、主动利用档案维护合法权益,让档案融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

2、健全机构,完善体制,制定档案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涉农办事处、村级档案管理网络,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办事处办公室综合档案室,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成立以办事处分管领导、党政办综合档案室专兼职档案人员、村书记或村主任等为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重视农村档案工作,真正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强化管理职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定期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配备政治可靠、文化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村干部或其他专业干部为兼职档案员,建立村级档案工作整理归档、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等制度,制定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及保管期限表等档案工作业务规范,不断促进和完善行政村的档案工作。

3、加强对办事处、村档案干部的档案工作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方面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将村档案人员集中到办事处,由区档案局的指导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授课,示范操作规范;另一方面也可由办事处经常组织他们到档案建档规范化程度高的村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尽快胜任本职工作。

4、强化收集,努力做好档案基础建档。农村档案是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历史面貌、村行政管理、村级建设和发展的真实反映。在日常工作活动中,要重视材料的收集,把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和上级机关有关政策性、指导性、业务性的文件,本村需要贯彻执行和今后工作具有查找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特别是办事处、村自己制发的文件资料,如村换届选举材料、村干部花名册、农村社保、合作医疗、农田区划界定协议书、扶贫开发项目、土地承包、财务管理等材料,进行立卷归档。为确保资料完整,村档案工作人员还要认真做好文件收发登记工作,每年及时将处理完毕的材料按时保质完成归档,确保村级档案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5、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由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涉及面较广,包括乡镇农科、畜牧、林业、水利等方面,因此档案部门在抓好村级建档的同时,还应积极与涉农主管部门搞好沟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根据本区农村档案工作实际,及时配套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文明乡镇、示范村争创,档案管理升级达标等目标管理办法,使建章立制真正落到实处,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开展。工作中善于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在村级建档上,要采取先易后难的作法,以示范村、重点村、先进村为重点,先建档,树立典型,以他们为示范,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争取先把架子搭起来,后充实完善,再实现逐步规范提高。

6、根据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特点,合理开发档案资源,注重实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妇女;新农村建设;认识;开拓村

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妇女是建设新农村宝贵人力资源,和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妇女的参与,离不开农村妇女的智慧和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农村妇女眼中的新农村建设。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县开拓村近几年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村”、“开发区综合先进村”、“绿化造林先进村”等称号。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获得如此多荣誉的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尽管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都搞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1.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认识

调查中,在问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时,仅9%的妇女选择了培育新型农民,9%的妇女选择了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12%的妇女选择了改善住房条件,高达24%的妇女选择了提高医疗、教育等福利,21%的妇女选择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同样21%的妇女选择了农民经济富裕,此外还有3%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重点理解集中在社会福利、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富裕上。事实上,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当然培育新型农民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任务。因此,农村妇女的理解在事实上还是和政策在重点的选择上有一些差异的。

2.认识误区

(1)误区一:“甩手掌柜”,政府为民提供新农村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农村妇女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由财政拨款,村干部着手实行,认为-政府为民提供新农村。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才是处于主体地位。政府最多只是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以政府主导作用取代农民主体作用,应当是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由政府给以科学的引导,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然而,现实中,农民已成为“甩手掌柜”,认为新农村市政府的事,是干部的事。这种认识俨然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2)误区二:城市化迷信

在问及什么样的农村新农村的时候,接近半数的妇女脱口而出的是“城市化”三个字。事实上,这种典型的城市化迷信是误导性的。一方面,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混为一谈是错误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有联系,但不能等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城市化战略所不能涵盖的。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并不能解决农村问题。用温铁军先生的话讲,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是解决了农民问题的。

(3)误区三:非农化意识形态

事实上,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农村农村妇女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非农化。众多妇女表示只想上班,不会种地,并且据调查接近六成的妇女认为新农民不用从事农业,应当直接走上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工作,获取高回报。事实上,农业三要素的流出,是市场化的结果,但这并不是非农化的表征。农业是个弱势产业,而农民在具有相对较高回报的其他行业获取较农业更高的工资收入时,助长了农村妇女的非农化意识形态。虽然说行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现象,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当然会流出弱势部门,即农业,流到工业、服务业等等。但是盲目简单的市场化的结果就是农业的衰败,农民的贫困,农村的凋敝。所以,必须走出非农化的误区。

(4)误区四:新农村就是后“华西村”

调查表明,事实上,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是表面的,甚至是片面的。受访者几乎一致的认为新农村就是华西村那样住着统一的别墅,家家有小汽车,道路交通方便,环境整洁。在她们的眼里新农村的建设就是围绕着住房,交通,环境整洁,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内容,而实质意义上的新农村关于现代农民、乡风文明等认识却很少。

3.农民的担心折射问题存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受访的农村妇女中,高达33%的妇女担心出现干部贪污的现象,同样有33%的妇女担心新农村建设只是形象工程,不能最终实现。还有15%的妇女担心部分农民不支持新农村建设,从中阻碍。值得注意的是还有9%妇女担心新农村建设要农民自己出钱。当然,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担心的。于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值得反思。

二、农村妇女对惠农的政策知晓率与满意度

1.农民对近来政策的知晓率较高,但存在年龄差异

在被列为调查对象的12项政策,即免征农业税、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农村住房建设、家电下乡、公路改造、电网改造、厕所改造、饮水安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广新能源、环境整洁。调查显示,知晓率最低的是新能源政策为45%,其次是农村住房建设为61%。而家电下乡,环境整洁以及公路改造的知晓率均达到了100%,其他政策的知晓率达到了75%以上。由此可见,开头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惠民政策还是宣传的非常到位的。

在受访者中20到30岁的年轻农村妇女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在受访的20-30岁的妇女中,知晓率最高的同样是家电下乡,环境整洁以及公路改造,均达到了100%。其他各项均比平均水平低3到9个百分点。而40到50岁的受访妇女知晓率则同比高于年轻人。

2.农村妇女对惠农政策满意度

(1)家电下乡最满意,公路改造紧随其后

在所调查的12项政策中,最显眼的就是家电下乡政策。满意率高达85%,还有15%的妇女认为一般,无一表示不满。在受访者中。近八成的农村妇女从家电下乡政策中得到实惠,这足以说明家电下乡政策的成功实施。此外,满意度较高的就是公路改造,满意率达到82%,还与18%的妇女认为一般。调查中有妇女反应部分巷道还没有实现硬质化,但整体已经实现了交通方便。因此,无一妇女表示不满意。

(2)新能源和饮水安全满意率低,意见较大

在所有调查的政策中满意率最低的就是推广新能源政策,仅13%,其不满率高达33%。事实上,据受访者反应她们家庭用的主要能源是液化气,还有少部分家庭偶尔会用柴草。由此可见,新能源政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饮水安全是仅次于新能源的意见较大的一项政策。22%的农村妇女表示不满意,据反映,妇女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改水时向农民收取较高的费用,第二就是认为所饮用的水不是真正的长江水。

(3)一般政策满意率均达50%,不满意率不超过4%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项政策外,剩余的几项政策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满意度适中,基本上符合民意。总体上满意率均达50%,不满意率不超过4%。免征农业税满意度为64%,没有人表示不满,许多农村妇女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农业补贴。新型合作医疗满意度达45%,55%的妇女表示一般,没有人表示不满意。而不语电网改造和厕所改造均为48%的妇女表示满意,4%的妇女对电网改造不满,还有3%的妇女对厕所改造不满。据了解,很多妇女对有公共厕所很满意,但是由于厕所卫生状况不佳,因此,部分妇女认为改造不好不如不改。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满意率也达到了48%,而环境整洁这一项的满意率更是达到了64%,受访妇女普遍表示村庄环境较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表示较为满意。

三、农村妇女对新农村的期望与需求

1.负担不重,但幸福感不高

据调查,49%的农村妇女表示没有负担,还有12%的妇女表示目前最沉重负担就是子女教育。调查中没有出现因家庭温饱和医疗费用成为负担的农村妇女。但是,当问及您感觉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时,高达70%的表示目前的生活只是过得去,仅27%的农村妇女表示生活幸福,还有3%的妇女表示很不幸福。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农村妇女的生活没有什么沉重的负担,但是幸福感却不高。在随后的调查中,67%的妇女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家庭和睦,30%的妇女认为子女成才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其它选项,即有一番事业以及对他人有帮助以及其他则没有妇女选择。由此可见,农村妇女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关系于其所处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氛围。

2.缺乏资金、技术和自主经营能力

在关于发展生产中最需要的得到的支持的问题调查中,高达45%的农村表示需要资金借贷,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妇女已经有创业或者从事其他事业的新想法。其次,24%的妇女需要技术培训,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到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文化、科技、技术即将成为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改变现状的从而致富的新途径。还有12%的妇女认为最需要了解市场,这足以体现部分农村妇女的高觉悟性和超前性,她们即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6%的妇女认为需要获取信息,3%的妇女需要引进设备。由此可见,缺乏资金和技术以及缺乏自主经营能力是最主要障碍,而大多数农村妇女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3.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村里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时,37%的妇女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仅次于此,27%的妇女认为村里最需要解决的是政治民主问题。经调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3%的妇女表示非常愿意,6%的妇女妇女表示愿意,还有64%的妇女表示看情况。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妇女表示不愿意,但是较之以前,更多的妇女的开始关注民主建设。农村妇女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参与村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的热情正在蔓延。

4.从事非农、高新职业

调查表明,在问及除了目前的工作您还想做什么时,有30%的妇女想做买卖赚钱,仅3%的妇女想要从事承包土地种植,而且都是年龄在40到50岁间的。没有妇女愿意从事养殖,据部分妇女反应养殖业十分辛苦并且风险很大赚不了大钱。值得注意的是55%的妇女表示没有想法,事实上这部分妇女中98%的妇女均没有农田,在企业或者工厂等地打工,靠上班赚取工资性工资。她们一方面不愿再从事农业劳动,另一方面希望工资能够上升。较多妇女反应因为自己没有技能,因此受访妇女几乎一致表示希望从事非农并且高新的工作。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及时部署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纳。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年9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年10月10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福建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山垅田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福建粮食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福建省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民盟特色,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永安大湖镇、永安畲族青水乡、梅列区台溪村、沙县夏茂镇、尤溪县洋中乡桂峰村、三元区蕉坑村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真心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盟市委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材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

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保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部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成绩和经验,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断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断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增强合力,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范文第4篇

*月*日至*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届三中全会。今天,我们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就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作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反映了全党意志,体观了人民心愿,总揽全局,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深刻精辟,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工作部署,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三中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各族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把握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就要着重领会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观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把握,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特别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一目标,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确立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重大原则。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和五项重大原则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确保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重点部署了六大制度建设。这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将形成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大意义,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强调发展观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全会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从七个方面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真正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大安排。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三中全会深刻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八个方面就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亿万农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央的政策措施,抢抓扶持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使广大农牧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农村民生加快改善。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新要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三中全会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着眼于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好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作用,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认清*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大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措施和办法,狠抓粮食生产、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农业农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明显的趋势,有力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以“四区一线”为主的农业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多元结构开始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这些成效充分证明,我们采取的措施顺应改革开放大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符合全市各族农牧民群众的期盼,必须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四区一线”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农民和牧民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有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服务能力滞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届三中全会对我们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推进农村改革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机遇。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对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牧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掀起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传达、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我市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作为各级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集中一段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宣传、调研、讨论活动,不断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

一要精心组织安排,抓紧传达学习。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要求,市委将把组织开展*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贯彻工作作为近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安排部署。近期,市委将成立专门办公室,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市党校要提前做好培训准备。市四套班子领导、有关局委办和驻市单位领导,要在市党校分别进行三天的封闭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开展以学习*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集中时间,通读原文,认真领会三中全会的政策信息,做到真学真懂。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坚定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把握机遇,务求使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做学习贯彻的表率。市四套班子领导要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和系统以及联系点的传达学习,抓紧安排部署,加强指导检查,确保不留死角。组织部门和党校要把传达、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各乡(场)镇、各部门必须高度认识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要充分利用冬闲时节,依托乡(场)镇党校、村(队)文化阵地,紧密结合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及“三下乡”等各种活动,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入开展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党关心、全民支持、全社会参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安排专题、设置专栏,既系统宣传*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全面报道我市的学习贯彻活动开展情况,使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市行政绩效考核督查中心要充分发挥督促检查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乡(场)镇、各部门就学习情况开展督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要广泛开展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各乡(场)镇、各部门要围绕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广泛开展讨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现阶段特征,结合*实际,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各族农牧民盼发展、求富裕、尽快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有针对性提出工作措施,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要通过深入的学习讨论,继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精心谋划新时期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各乡(场)镇是直接组织领导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抓,通过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想和方法,力求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农业发展的制约和困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民主管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等重要环节取得突破。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审视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找准服务三农工作的突破口,制定出台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水平,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结合实际做好调研相关工作,制定切合各单位实际的贯彻落实意见。地委、行署对传达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将于本月底组织人员分三个调研组对全地区五县二市的学习贯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各乡(场)镇、各相关部门要及早动手,做好准备,积极配合好地区调研组在*的调研工作。要认真梳理汇总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的半年工作调研及农业农村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等专项调研情况,精心提炼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深化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地区调研组提供第一手资料。各乡(场)镇、农口各部门要在学深学透、学懂弄通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际,综合调研情况,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体现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全市及各乡(场)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影响和制约全市及本乡(场)镇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症结,明确提出今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措施的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市直其它部门要从提升本部门业务工作水平及更好为“三农”服务的大局出发,制订凸显部门特色、指导性及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推动本部门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各乡(场)镇、各部门要在11月10日前,将贯彻落实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市委办公室。

三、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党的*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从明年3月开始。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超前谋划、先学一步。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筹安排,在学习内容上相互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同步进行,用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果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为明年全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要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大讨论。当前,我市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经济欠发展、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建设滞后,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市情。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只有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线,贯穿改革发展的始终,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有利于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面对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上下要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大讨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机遇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战略的认识,切实找准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和办法,为*新一轮大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要通过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对我市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成果,认真总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信心。要与我们已经形成的发展思路相结合。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到2010年把*建成在全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的目标,积极实践“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布局战略及工业强市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理解,结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的发展思路进行再深化、再认识,并不断充分、完善,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

要结合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超前谋划2009年各项工作。2009年是顺利完成“十一五”计划,力争实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尽快做好明年经济发展指标的确定和对重大项目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进行谋划、考虑、安排。要认真总结分析今年发展情况,找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科学合理地提出明年的发展速度,高起点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尤其是各乡(场)镇、各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要超前研究和考虑,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早研究应对措施,使决策部署真正起到指导全年工作的效果。

四、把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确保顺利实现今年发展目标

从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看,我们克服了低温冷害、干旱等自然灾害,整体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今年1-9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2亿元,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7.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16.3亿元,增长44.8%,其中工业11.4亿元,增长69.2%,第三产业8.3亿元,增长11.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增长22.5%。现在离年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各方面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乡(场)镇、各部门要按照“横向找位置,纵向定目标”的总要求,认真对照年初的计划进行深入自查,检查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落实完成任务的工作措施,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全力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今年的持续干旱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积极应对旱情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大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紧迫性、必要性。地区下达我市今冬明春的高新节水任务是20万亩,目前已经分解落实到各乡(场)镇。各乡(场)镇要对照任务,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应用高新节水技术意识;要深入田间地头,逐块落实高新节水地块,确保全面完成高新节水任务。对已经确定实施高新节水的地块,要抓紧做好相关准备、前期施工等工作。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各乡(场)镇、各有关部门要抢抓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冬小麦种植地块,加快播种进度,力争入冬前再播种冬小麦2万亩,确保完成今年12万亩冬小麦种植任务。要坚持把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以“科技之冬”为主要载体,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基层文化阵地为平台,将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与*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培训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在提高农牧民非农技能上下功夫,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高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和水平。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认真做好棉花收购及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全力维护棉花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各乡(场)镇要抓紧落实植树造林地块,及时整理地块,为明年春季植树造林做好充分准备,不折不扣地完成树造林工作任务。要抓紧抓好灭茬、秋翻、冬灌,保证明年的春播质量。要认真贯彻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我市现代农区畜牧业大发展。要做好牧民的动员工作,提高牧民定居点的入住率。同时抓好牲畜秋季疫病防治、饲草料储备等各项工作,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要抢抓冬季农闲时机,组织广大农牧民积极开展“五清”,进一步优化、美化、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以提高农牧民主动意识、激发农牧民主体作用发挥为重点,不断探索和完善“五清”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五清”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

二要继续推进以项目工作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既要抓紧在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又要超前谋划事关新型工业化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的重大契机,继续加大项目的储备、跑办力度。要围绕产业布局、产业配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要跟踪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力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见效。

三要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市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要求上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继续做好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重点部位、区域、单位电子视频监控和电子报警设施的配备安装;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严格落实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制度;按照自治区、地区的安排,认真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再教育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和活动;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及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梳理、妥善解决好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经济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密切关注农牧区困难群众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完成抗震安居建设任务。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救助活动,切实解决好各族群众冬季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要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的作用,利用冬季相对农闲时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做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技能,因地制宜做好劳务输出工作。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四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要按照地委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纪念活动,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目的。纪念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注意节俭,严禁借纪念活动名义从事商业活动、制作发放纪念品和摊派集资等。要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安排,认真总结我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镇西郊,省道*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县道*路、*路由南向北穿村而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为主,羽毛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年底,全村拥有耕地面积*亩,常住户*户,人口*人,有*名党员,全年实现人均纯收入*元,是全镇人均经济实力较好的村。自*年我村被确定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和关怀下,我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要目标,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各级新农村建设文件的重要精神,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大力发展我村特色经济,努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

1、积极谋划和部署,明确发展思路。今年以来,我村根据市委张秘书长的指示要求,把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年,积极谋划,确保全村新农村建设稳步快速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在*年春节前后,村两委结合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分别召开了村两委扩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着重研究和部署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村两委在去年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讨论,结合村情,确定了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为: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1238”工程(做强做大一个羽毛产业,实施好村村通和农田水利治理两项工程,抓好基层组织、文化教育和环境卫生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好八个新村庄居住点)为抓手,发展羽毛产业经济集群,扩大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突破性进展。

2、群众积极性较高,心中充满期待。在调研中感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是比较高,参与意识也比较强,心中充满对新农村美好生活的期待。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党和政府的希望和期待比以前更强烈了。

3、脚踏实地抓生产发展,不断提高村民收入。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村民对收入的增加非常重视。村两委同志积极思考,出谋划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在羽毛大户中积极宣传,鼓励他们发展,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困难,使羽毛大户发展信心足,干劲大。他们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今年以来积极筹划,扩大投资,已经有多名大户准备新建或扩建羽毛加工企业。通过上级的大力支持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我村的羽毛产业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村两委充分利用好作为省级示范村的优势,积极争取支持。自去年开始实施的部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投入300多万元,现已基本建设结束,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村两委积极征得项目治理区农户的同意,做好土地集中整体出租承包工作。现以全部出租承包出去了,进行绿色蔬菜和优质农作物的种植,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示范基地。这样也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根据各自的实际做好生产发展,确保收入能稳步持续增长。

4、加大建设项目编制申报工作力度。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积极与我村帮扶单位联系,根据村发展实际,编制了多个建设项目报告,大力争取上级单位的项目支持。我们主要针对村里的各项关系全局建设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编制报告。如: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水利部门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和渠、塘治理工程、交通部门的道路建设项目等工程。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用的地方,促进全村的新农村建设。

二、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部分村民及少数村组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尚存偏差,通过调研发现他们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的村组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要求他们这样做,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多数村组干部对怎样建设新农村感到手足无措,寄希望于上面有可资参照的模式或方案下来。总的来说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不能全面的理解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2、主导产业缺乏强劲支撑,特色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我村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的粮、猪型为主,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少且发展速度较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作为我村特色产业的羽毛加工业还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扩大发展受阻的,还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农民增收渠道较窄。除羽毛加工业外,仅有养鸡、养猪和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3、人居环境改善压力较大。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能源建设亟待加强。通过调研发现,我村有好几个村民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房、残墙断壁、路障等等。但是由于农民传统意识较重,对宅地房产存在谁占谁有思想,不肯拆除。即使拆除也要求给予经济补偿,拆除改建压力大。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民致富。由于我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硬化及改水、改厕任务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群众自筹、市县单位的帮扶资金仅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村内有相当部分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逢下雨很难进出,羽毛大户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

5、乡村债务是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年末,我村共有村级债务为*多万元。这些债务虽然通过各级的努力化解了一部分,但是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致使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这些债务也使许多好的村办项目纷纷落马,许多村干部、村民明知道有的好项目挣钱,但因缺少资金,银行又不给贷款,使得许多项目纷纷搁浅。

6、村民自治水平和村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我村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十多项民主管理制度,但村民自治工作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村级民主制度执行不严,有部分村民正确行使权利的意识还不到位,一些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只要权利,不尽义务,觉得村里的事与自己无关,只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对村里的民主决策漠不关心。

同时,存在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缺能人、强人,一些村、组干部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必须增强参与村民主管理带民的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民主。。

三、关于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对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1、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调研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关心的,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积极性。但有不少村民认为建设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就是上级给钱给物给政策,许多农民都在观望,有的原来想干的事都不干了,就等着天上掉馅饼;有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又是搞形式、走过场、瞎折腾,致使许多农村组织化、规模化的集体项目搞不成。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强引导,搞好宣传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培育造成就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只有农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不断的进行教育宣传,使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正确的认识。

2、着重抓好村级产业规划工作,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注重发挥本村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有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村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很难形成规模,更谈不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之路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办法,而且切实可行。

3、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好资源环境。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有机种植,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积极做好改水、改厕、改厨工作,全面保障群众的健康生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