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的日子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对不同的形势,先后实行了两种内容截然不同且在党内外引起了广泛争论的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显然,这两大政策均抓住了各自面临的主要矛盾,拯救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今天,当人们回顾历史,看到这两大政策成功的同时,更应当看到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循形势之发展及实践之深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调整政策,突破经典社会主义藩篱,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绩。

一、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为了赢得战争胜利

1919年3月至1920年10月协约国又先后三次组织了对苏俄大规模的武装进攻。而俄国国内的自卫军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也充当走狗,与之配合。当年8月30日,革命领袖和导师列宁又遇刺,身中两颗带毒子弹,伤势十分严重。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城市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1/8磅的面包,许多工厂因缺乏原料、燃料而停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了赢得自己的生存权利,布尔什维克党不得不竭尽全力来赢得这场战争。“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一切为了东线”、“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社会主义革命的危急关头,甚至最危急的关头到了”等就是那时候的最典型口号,也是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形势特征和政策导向的口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正是因这样残酷的形势而制定出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宣布全国为军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以保证战争需要;(2)实行余粮收集制,作为国家动员战备物资的惟一手段,作为工农产品直接交换的方式;(3)实行全部工业、商业和运输业国有化;(4)实行重要物资国家垄断制,取消自由市场,实现非现金结算,准备取消货币,急剧缩小工资差距,实行消费公社制和免费定量配给制,实行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自1918年夏至1921年初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首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内外反革命分子千方百计地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的叛乱和国外的武装干涉接连不断。而经历了4年世界大战的俄国在经济上已经陷入崩溃。这样,处于危机中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财力、物力来确保战争的胜利。因此,“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了胜利”就成为决定苏俄政治经济生活的最高原则。在这种形势下,苏俄政府实施这一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俄得以集中全国所有的财力、物力来保证前线的需要,为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奠定了胜利的物质基础,确保了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和巩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最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存在许多弊端。这种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随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中作用的发挥,加之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逐渐将这些战时的非常措施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实义政策对他们的严重束缚和带给他们的沉重负担。广大农民也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成为1920年底1921年初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政策对于战胜困难,赢得内战的胜利,保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起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正是这种近乎严酷的政策帮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这场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为国内战争所迫,也是列宁为寻求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而作的一次尝试。实践证明,直接过渡在苏俄是行不通的。

二、实行新经济政策,适应战争向和平过渡

1920年底至1921年初,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这是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1)经济困难及其原因:据统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有战前水平的2/3,粮食产量仅为战前产量的1/2,工业总产量是战前的1/3。全国各地大部分的铁路和桥梁遭到严重破坏,一半以上的火车头无法使用。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帽子等严重缺乏,在俄国寒冷的冬季,人们不得不忍受着严寒的侵袭。1921年,俄国的谷物产量只有1913年的1/5,这一年,全国有500多万人死于饥饿。那么,造成苏俄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4年的世界大战和3年的国内战争使苏俄的社会经济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第二,1920-1921俄国各地普遍发生大旱灾,粮食大幅减产;第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加剧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2)政治危机: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很快发展成为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工人的不满情绪增加。1920年秋天,全国有13个省由于农民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停止收集余粮的工作。由于富农的煽动,1921年春天,全国各地到处出现了农民的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在城市,许多工厂的工人由于对生活条件的恶化不满,纷纷罢工。在以工人、农民为主的军队中,也日益不稳定。

以此而论,若经济再不发展,国家将面临崩溃。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这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予以废弃。必须看到:在战争年代甘愿勒紧裤带以支撑工农政权的农民,此时已不能再忍受余粮收集制式的无偿征收,他们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他们现时的切身利益是相互抵触的。部分中农甚至卷入反苏维埃的活动。农民们希望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希望有宽松些的经济环境,希望有可供交换的市场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因此,此时若不抛弃已严重压抑生产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则俄共自身将被人民所抛弃。

1920年12月,标志俄共(布)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鉴于战争的结束,列宁指出:“经济任务、经济战线,现在又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和基本战线提到我们面前来了。”大会通过了被列宁誉为“第二党纲”的苏俄第一个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全俄电气化计划》。1921年3月,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开始制订并实行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的一系列新经济政策。这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内容上截

然不同,与马恩经典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理论更有明显差异。

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名义上是征集农民的余粮,但实际上农民的一部分生产生活必需粮也被征集,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后,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的征收额减少近一半,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工业方面,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对所有企业都实行国有化的做法,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一定限度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存在,把经济国有化了的中小企业发还给私人或合作社经营,并以租让、租借等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些资本主义成分有利于城乡商品交换,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为过渡时期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商业流通方面,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缔一切自由贸易、国家垄断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的做法,确认自由贸易原则,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允许自由买卖,大大活跃了市场,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经济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在分配制度方面,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在承认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制度的改革,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他们的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大大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意义

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列宁找到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特点的正确政策措施,创立了崭新的较为完整的新经济政策理论。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伟大事业中,苏俄开展了社会主义的改造;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涉和叛乱进行的保卫斗争;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分析和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对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些相互交替的革命斗争和经济改造的建设实践中,列宁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创立了崭新的较为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仅是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还包含着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并且构成了一个崭新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经济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通过“间接”、“迂回”的道路或“改良主义”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列宁关于间接、迂回过渡的思想,是他通过分析俄国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得出来的。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曾试图通过无产阶级国家法令“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结果“在经济战线遭到了惨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分析和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在1921年到1922年期间,列宁撰写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对俄国间接、迂回的过渡道路进行了论证和系统总结。主要内容有:科学地论述过渡时期的含义和必然性;从理论上阐述了过渡时期经济特征的一般性和个性,在《论粮食税》中正确分析了过渡时期的5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特征;在实践中提出了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指出采取的办法是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实现社会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结合,建立牢固的工农经济联盟。列宁认识到共产主义政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它脱离了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国情,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和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妥善解决农民问题,建立社会主义与工农的经济联盟,把它看作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把粮食税看作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指出:“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又巩固无产阶级”列宁认为工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要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小商品经济同市场、同自由贸易的密切联系,满足农民的经济利益和要求,促进农民经营的积极性,同时把小农经济的发展逐步引向社会主义轨道。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创新

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也正日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区域经济是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1]。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是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之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需要为区域创新提供强大的财力和政策支持,并通过激励、引导机制促使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创新能力与财政政策作为

1.区域创新能力与财政支持

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是指特定时空范围内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集合,其范围既有地理上的特性,又与行政区域的划分特点有关[2]。经济区域是经济基础的范畴,而行政区域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它们密切相关,行政区域的领导者担负着发展本区域内经济的重任,而任何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又离不开其所属于的行政领导者的管理与协调。 

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3]。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其组成结构主要由区域内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区域内创新管理能力和区域内研究开发能力三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在这“三种要素能力”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各有侧重: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企业应发挥主要作用;在创新管理能力方面,政府有关机构和中介机构起着关键作用;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科研机构和企业是主要影响因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个别产业群中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区域化;全球性公司所做出的决策,是寻求拥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的区域经济;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且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赋予了地区创新的潜力,并决定着单个企业的区位选择[4]。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地理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创新环境等等,其中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技术定型、工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复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财政政策有必要通过投入配置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科学文化基础。区域的创新活动又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这就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支持以增强区域创新承受风险的实力。可以说,区域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长期竞争力,而财政政策的调控参与、激励和引导以及财政政策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 

2.财政政策在培养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为 

区域经济的演化发展机制主要有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府行政干预机制。市场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促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区域经济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市场失灵现象时,政府就可以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2]。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杠杆之一的财政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实施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财政政策对培养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区域经济主要有如下功能: 

(1)协调功能[2] 

财政政策协调的对象是创新活动所涉及的有关主体,其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活动,即市场在确定企业从事什么创新、什么时候进行创新、以什么方式进行创新、给企业以什么创新回报时能为之提供决策信息,但另一方面由于创新过程内在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机制在激励创新中的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市场协调创新时的“失效”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调节;其次,经济区域的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塑成的制度,不同“区域”会以不同的制度来推动创新,这便造成了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低效率的创新制度就是创新活动中的“制度失效”,这也是重要的协调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创新财政政策进而改变低效率的制度,为区域创新创造高效的制度环境。 

(2)催化功能 

经济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其创新基础有很大的区别:一些地区创新基础较好;另一些地区创新基础较差。但往往是这些“较差地区”对新的技术机会非常敏感,渴望在产品、工艺或服务上实现重大突破。而且,对于新的技术机会,这些地区不存在太高的技术转换成本。因而,这些“较差地区”可能在区域创新生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催化功能”,就是指,财政政策应通过运用创新资源、资金、政策和制度,对“较差地区”实施有效催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策和制度促进创新基础较好的地区向“较差地区”进行创新转移[②]。 

(2)化险功能 

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高投入性,使得研究开发工作很难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专业障碍和信息障碍容易造成风险投资者信心不足;新产品进入规模扩张阶段后,由于资金短缺,往往使企业进入“死亡峡谷”。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化险”并不是回避上述风险,而是如何提供信息降低区域内企业的创新风险,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和财税政策以承担特定项目的创新风险。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重点内容;分配制度;分税制度;福利制度

一、引言

我国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的许多经济发展政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表面的、也包括本质的。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可以将其理解为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无论在任何时期,关于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以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改革的重点内容来观察,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②我国城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③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二、新时期经济制度

1.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变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有些人可能会存在一个经济发展的误区,就是容易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经济制度,什么是经济体制。①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统治阶级,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在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实际发展要求,而以此建立、维护、发展有利于领导阶级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通俗来讲,我国的经济制度就是指组织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根本原则,并且它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国家民众的一致认可,并在大家共同遵守之下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规范。②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思考,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属于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模式,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在初级发展阶段中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特征。关于经济体制,可以具体从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它主要还是在社会一定的发展基础上,所有制与产权结构在一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统一,基本属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范畴。通俗点讲,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者说是经济制度模式。如按照社会资源占有的表现方式并结合着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划分的话,可分为: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③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关系。首先,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关系,经济制度是内容,经济体制是形式。通常情况下,按照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与基础,无论是在国际上哪个国家、地区,完全不存在脱离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的经济体制。其次,经济体制的发展不会受到经济制度的限制,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一些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军事因素(战争因素)等。同时,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可以真正地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种完善、科学、系统、先进的社会经济体制,它就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反之,对于那些落后的、不合理的社会经济体制,则会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发展。2.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重点发展的方向国务院批准《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这次文件的主要内容总共包括了方面,共涉及39项2015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目标,这也是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体现,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①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②落实国家、各地区财务税收改革总体方案措施,并不断推动国家财税体制在新时期下的改革进程;③持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④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⑤推进我国金融产业结构的改革,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方案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健全金融服务业实体经济制度;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开放型的新时期环境下的经济新体制,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贸易程度;⑦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中的科技体制改革;⑧加快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关于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与见解,笔者将其具体总结为四大发展方向:①经济转型深化改革;②改善民生深化改革;③社会公平深化改革;④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走过了不少弯路,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到当前新经济发展环境,我国对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就从未停止过。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对外开放贸易程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平稳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改善。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在今后的经济制度探索与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于社会公平方面的发展。

三、新时期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1.分税制度改革关于对我国的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就从未停止过。从2010年之后,分税制度成为了我国在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分税制度改革总共包含三个部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我国的分税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至今已有21个年头。分税制度的主要社会作用就是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同时还极大的充实了国家财力(包括中央财力、政府财力)。分税制度在我国实行了21年,从总体上来看,分税制度促使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结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优点也会存在缺陷,旧事物经过实践检验后,会产生新事物。在我国分税制度实行的21年间,虽然它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的困难现象,同时还起到了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作用,但是它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逐渐突显出来,显然那种传统落后的分税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2013年的5月24号,国家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共同了财税[2013]37号文,文件宣布了将会从2013年的8月1号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开展营改增试点。此项关于分税制度的改革措施,将会有效地降低我国第三产业的负税、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将会极大的改善我国以往“重商品,轻服务”的市场经济格局。总而言之,近两年我国关于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正朝着科学、健康、稳定的方向上发展,引导者我国税收体系逐步走向合理化、公平化。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而言、还是对地方各级政府而言,这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图1中的虚线表示的是我国国家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实线表示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以上图表资料信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文学资料制作。2.分配制度改革表1为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期间,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基本情况信息;表2表示的是2000年至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信息。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正在不断的拉大,以这种发展的态势来看,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在当前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内容有很多,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经济制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从这两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来看,我国在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分配制度,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也基本都是以社会分配制度为着入点。在之前很长一段发展时期,我国在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容易将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混淆在一起;更分不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究竟是所有制制度决定着分配制度,还是分配制度决定着所有制制度?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社会财富分配的标准,而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在寻求经济体制改革路径中,比较看重企业分配制度在社会上的先进性。前几年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体制改革,包括一些政企权责分开、企业财务独立核算、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多方面。总而言之,新时期下的经济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正朝着“同股、同权、同利、同责”的方向发展。3.社会经济福利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者政府在立法政策范围之内,为社会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生活福利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公共福利制度。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等。它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保险制度,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经济政策手段,对全体社会劳动者强制征收的保险基金。但是,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其缺乏一定的社会公平。我国在社会保障改革制度上的缺陷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主要还是表现为贫富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城镇与农村经济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根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的第四条,“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这正是当前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总结

根据本文对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内容的研究与探索,可以体会到,最重要的还是在经济制度发展改革过程中,着重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对于经济制度改革的总体布局、总体目标以及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因素,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杰.2011~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研究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3):1-8.

[2]高尚全.三中全会: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起点[J].人民论坛,2013(,30):18-21.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其他经济手段不可替代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判断标尺,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弥补市场失灵,维持有效竞争,这是其他经济手段不具有的特点。环境问题具有鲜明的社会公共性,解决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市场失灵性。面对我国当前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靠市场的机制作用是不能奏效的。因此,要落实中央的战略政策,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为,迅速建立起科学可靠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用公共财政的强大力量来有所作为。从技术角度看,自然环境恶化实质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看,自然环境恶化不仅仅是经济过程中一些缺陷的偶然结果,而是出现市场失灵的结果,是由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市场对资源和环境这样的公共物品的作用往往是失灵的,为了减少资源过度损耗和环境恶化,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加以弥补,随时纠正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要发挥这种独特的作用,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在能源使用和节能行为中的外部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对此进行干预和调控,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和运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把它锻造成公共财政链条中的主导环节,让这个主导环节牵引其他环节一道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瓶颈”问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具有强制、规范的特征,其一征一免,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国家限制或鼓励的政策意图,在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必能发挥巨大作用。将是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最灵活、有效和重要的政策措施。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提高和完善环境这个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环境与生产力是不可分割两个事物。从微观角度分析,也会得出环境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结论。这种结论用农业生产力中最简单的模型即可证明:农业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耕种土地这个劳动对象,按照生产力三要素论来讲,已经形成了生产力的雏形,按系统论的多要素或五要素论来考察,科学技术和管理这两大要素也分别强化、物化和运筹到三个实体性要素中来,生产力的构成更加完整和丰富了。但这时,如果土壤里水分不足或光照期不够,农业生产力就不能正常运动,就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就证明了水和光照期这些环境因素实际上已经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这个组成部分,生产力就不完整,就很难运动并达到目的。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这些要素一样,都是构成生产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它是条件性要素。

(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实现环境权利这个最基本的人权

传统的人权理论认为,人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和发展权。通过研究发现,这样认定的人权内容还不够全面、彻底和本质,因为他们都还不是人权中最基本的内容,环境权利才是最基本的人权。因为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必要的环境就没有人的生命和生存,就更谈不上享受和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条件,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需要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和需要环境来提供资源作为劳动对象进行生产,脱离环境的经济活动是不存在的;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决定着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基础上。把环境权利提到这种高度上来认识,是人权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它不仅使人权概念有了新的内涵,而且也为人类自主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自觉地协调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自觉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锐利的思想和法律武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目的是促进节能减排,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这就当然地有利于实现环境这个最基本的人权。

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政策倾斜和战略导向的体现

社会市场主体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主体对节能及环保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收益与其自身所承担的经济成本和收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并不是始终都是经济合理的,企业对能源相关的投资并不是始终都会获得最大净现值,个人在使用能源时也不一定确保个人福利的最大化,这都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水平。通过运用适当的财政税收政策,尽可能使社会效益与市场主体自身的经济效益相一致,将有可能促进市场经济主体更加注重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使用能源。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之路,逐步建立经济与资源、能源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很好地规范、引导和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整个社会效益改善和提高方面发展,加快建立现代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一、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政策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宣传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体会和感受;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措施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宣传各高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畅通无阻的情况,并对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三、宣传目的

我校学生众多,层次不一,家庭条件各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少,我们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助学金标准、审批与发放流程等规定,及时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宣传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栏、专题工作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学校具体举措,使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及各有关科室主任、老师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此外制定了活动方案,让班主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宣传工作切实、顺利地开展。

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为把宣传工作做实、做好,我校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我校在学校主干道悬挂了"梧州高中贫困资助政策宣传月"横幅,在体育馆、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橱窗张贴了三份海报,其中自治区统一下发的两份,自制一份。

2.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2700多份,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以更方便的形式让老师、同学了解、掌握各项资助政策的内容,并让学生和家长在资料回条上签字备案。

& nbsp; 3.举行了一次以"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4. 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讨论、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勤奋学习的决心。

5. 在4月 1日晚高一高三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播放资助政策视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6.在梧州高中网站开辟"扶贫专栏",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种信息、动态及时传到网上,并组织教师通过校园网学校相关文件。

7. 校学生会广播台中午和傍晚"校园新闻"栏目做了多次主题新闻报道,播发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评论及贫困学生的受助感言。

8. 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