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财税政策

新财税政策

新财税政策

新财税政策范文第1篇

本文就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应该如何创新财政税收政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环境;中小企业;财政税收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虽然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中小企业如建筑施工企业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税收等问题。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

二、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起步发展较晚,且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速度较慢,导致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尚未得到系统的完善[1]。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开始发展以来,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降低大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利率等。但是国家目前所颁布的优惠财政税收政策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导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中,实际上特别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较少。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相对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弱势,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足将会导致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加,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没有政府更多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在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参与投资等方面均会受到限制。因此,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一)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仍然有待完善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况。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为落后,资金和科研投入均不足,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较差,难以促进企业的长远或者扩大发展[2];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加剧。加之大型企业等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空前强大。因此,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实质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合理的利用社会上的零散资源,而且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对于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应该要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殊性充分考虑在内,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大部分是从社会经济整体的角度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的角度考虑,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明显还具有较多的完善空间。

(二)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全面

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税收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就包含着税收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当前的税收政策。根据调查,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税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大部分的税收工作人员在就业前后均为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当前我国出台的系列财政税收政策了解的不够充分。这样的现状将会导致企业在进行经营与决策过程中,由于未正确把握当前的财政税收政策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三)政府科技投入不足

从科技投入方面而言,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的周转资金和生产技术发展有限,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限,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大型企业的发展相比,科技投入不足和资金有限是其发展的短板。而从我国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十分重视,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还较小。科研不足将会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后续动力,长久之后将会影响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我国科研工作的进展,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健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

根据调查,我国中小型企业虽然生产和发展的规模较小,但是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比重却较大。因此,为了稳定社会、加强经济发展,我国增幅必须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并建立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首先,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需要政府将对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只有当前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了更大力度和更加全面的财政税收优惠,中小企业才会愿意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进行技术和科研等创新,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3];其次,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小,经营者的资金投资力度有限,但是其生产所需的成本却较高。政府税收部门可以通过减免企业经营所得税等方式将企业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科研投入方面,政府也应该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科研投入的重视程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规模较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因此,完善与安全财政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政府在健全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只有秉承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财政税收政策,中小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二)积极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和营业税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小,但是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工资和税收成本。投入资金多、税收高会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更多的资金。此外,由于目前中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较高,导致工作人员的工资实际收入较低,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均必须重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政府来说,要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从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等方面着手。政府在现有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再次加大优惠力度,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资得以增长,加上企业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经历,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均会得以提升,从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所得营业税优惠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当然除了营业税政策扶持外,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个人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缓解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切实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为:第一,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仍然有待完善;第二,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全面;第三,政府科技投入不足。新经济环境下,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促进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我国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健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并积极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和营业税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陈彬.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J].时代金融,2012,27:48+55.

[2]孙桂清.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161.

新财税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一、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

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是我国政府根据科技强国和自主创新的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领域内对特定对象所制定的税收附加规定和特别规定。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1.财税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导向作用

政府根据当前围绕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财税政策,以体现政府对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的支持,从而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过程,促使经济资源向政府合意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方向流动。

2.积极的财税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

自主创新活动资金需求规模巨大,回收周期长,不确定性强,企业所面临的这种高风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财务手段来规避,但是,企业也迫切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降低风险,激励企业创新。政府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占用资金和赢利方面的风险;减少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研发投入方面的风险,增强企业抵御自主创新风险的能力。

3.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

从本质上看,积极的财税政策是政府将一部分应得的税收收入让渡给了企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则表现为成本的节省和利润的增加。积极的财税政策在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来说,积极的财税政策在降低其自主创新风险的同时,为其积累资本,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积极的财税政策可以有效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自主创新成果只有进入了实际的应用阶段,形成了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积极的财税政策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有效地促使自主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新技术的扩散。

二、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1.财政科技投入总体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量增长比较快,但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在4%左右徘徊,尤其是基础研究在整个研究开发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6%的水平,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比重在 20%左右。由于基础研究耗资大、耗时长、见效慢,企业和个人难以或者不愿在这方面过多投入,但基础研究应该是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我国现有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研发偏少,不利于国家长期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2.科技投入方式过于单一

虽然目前我国在科技资金投入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大部分资金投入仍以无偿投入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用无偿补助的单一投入模式已不能满足自主创新投入需求,科技投入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从而发挥财政科技支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不足,效果不明显

一是管理缺位。我国的科技项目、经费分别在不同部门分头管理,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协调,这样很容易导致部门间的科技开发计划难免有重复,从而导致科技资源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根据科技部和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和专利申请中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在 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二)税收政策方面

1.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存在薄弱环节

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作用在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税收政策主要偏重于对已经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经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给予优惠,而对企业创新最需要支持、也是处境最为艰难的研发过程则缺乏有力的税收支持。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上都没有利润、享受不到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几年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效益、有了利润时,又大都过了税收优惠期,结果造成一些企业实际上根本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

2.总体税制结构存在制约创新企业发展的因素

税收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上面,而目前实行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看,流转税还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由于流转税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自主创新产业的一些特点,因而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所得税优惠对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整个自主创新产业税收倾斜政策难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率。尤其是增值税,其缺陷表现得更加明显。增值税对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行增值税加重了创新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从理论上分析,现行增值税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会加重企业负担:一是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制度,在目前增值税没有普遍实行的情况下,企业在很多时候难以取得有效发票进行抵扣;三是无形资产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不能享受抵扣,而这些投入往往占创新技术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

(2)现行增值税把产品成本构成的无形资产推销、科研开发投入也作为征税依据,容易挫伤企业的创新投入积极性。

(3)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致使相关费用所含税款无法抵扣。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采用,科技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大量研究开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以及科技咨询费用等往往大于有形资产的投入,这些开支目前都不属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这无异于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挫伤了企业技术投入和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影响科技企业的发展。

3.税收政策的“特惠制”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以往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大都是以“特惠制”为特征的。所谓“特惠制”是指针对某一性质的企业、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内的企业等,主要表现为“区域特惠”、“行业特惠”。这种“特惠制”一方面使得这些企业的非科技创新收入也享受了优惠待遇,并很容易引导企业发生避税行为,一些企业为了享受这种“特惠制”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想方设法争“头衔”甚至“假注册”,助长了这些企业的“寻租”行为,一些开发区管理者为追求“政绩”,随意增加入驻企业数目,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名不符实,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另一方面还造成了同一性质的产业因所处区域不同而税负不同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的企业、甚至很多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新技术的积极性,大大局限和弱化了税收政策手段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

4.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存在政策“真空”

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缺乏对从事科研人员的优惠措施。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充分考虑个人教育投资和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个人所得税法仅有对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及规定的政府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省级以下政府及企业颁发的重大成就奖、科技进步奖仍然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利于激发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而且个人所得税没有考虑高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大的情况,没有实行税前扣除的优惠,致使居民对高层次的教育投入不足。对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征税,削弱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使得整个科研领域缺乏吸引力,也打击了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热情。

三、对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我国财税政策在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得差距,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1.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特别是对重点领域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应当在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基础上加大政府对科技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应当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度,支持自主创新重点领域,主要应加强对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投入,支持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支持战略性带头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支持、促进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

2.改变单一财政补助方式,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不同的科技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应通过贴息、有偿使用、以奖代补、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全面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3.明确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购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尚未明确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由财政部及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尚未出台,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出台了地方的政府采购目录,如上海市颁布的《2009 年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因此,应当尽快确定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使政府采购在促进技术创新上发挥更大作用。

4.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支出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支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过程中,重点是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设施投入分类进行支出绩效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二)税收政策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应加强中间环节的侧重

长期以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都集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实际上是针对结果的优惠,而对创新的过程并不给予优惠。用这个方法如果在取得收入以前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资则享受不到优惠鼓励。虽然也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作用下,企业就把重点放在引进技术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上,而对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投入不足,同时也造成生产线的重复引进和最终产品生产能力强大,而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把重点落在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转化环节上,以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2.逐实现向以间接优惠为主的模式转变

一般来说,间接优惠具有较好的政策引导性,有利于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效优惠机制,也有利于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目前发达国家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大多都主要采用间接优惠方式,我国运用的间接优惠方式较少,只占34.19%,这对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今后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再多一些采用间接优惠方式,如技术开发基金等,并适当加大诸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的税收优惠力度,逐步实现由以直接优惠为主向以间接优惠为主的模式转变,鼓励企业资金更多用于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快自主创新产业化进程。

3.推进以“普惠制”逐步取代“特惠制”

“普惠制”是相对于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所体现出的“特惠制”而言的,说的是,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不应定位在企业的所在区域上,也不应定位在企业的所属行业上,而应定位在企业所从事的项目上,经税务机关认定审核,只要企业所从事的项目符合创新要求,不论其是否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也不论其所属哪一个行业都可享受统一的科技税收优惠待遇。这就要:打破区域界限、扩大受惠行业的范围并兼顾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制定出独立的一套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4.填补政策空白激发高技术人才创新热情

首先可考虑对创新工作者给予更多的税收鼓励,比如适度扩大科技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范围,对科技发明方面的特许权使用费的获得者可视同稿酬所得减征部分个人所得税等。其次针对自主创新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房补扣除不分行政、企事业单位房改与否,一律统一标准并放宽扣除金额,允许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以公平个人所得税负担。

参考文献:

[1]梁军.构建税收激励政策 助推企业自主创新[J].经济论坛.2009(24).

[2]周华.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

[3]刘天永.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的规范性研究[J].法学杂志.2011(05).

[4]孙磊,唐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08).

新财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本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并且创造了我国GDP的60%以上份额,上缴国家税收占到总税收收入的50%,在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到75%,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的情形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必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提供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就显得很有必要。安徽作为中部地区一个不太发达的农业大省,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安徽经济发展,吸纳安徽富余劳动力和人才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面临许多困境,急需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以便在促进安徽经济在中部经济中的率先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繁荣、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来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面临着能否生存的风险,特别是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弱。目前,受世界性经济萧条大环境的影响,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出现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倒闭破产的现象,部分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因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必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根据安徽省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安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14.6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为7,913户,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融资难、贷款难等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安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不大,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发展速度较慢;二是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方面档次低、能耗高、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综合竞争力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资本积累不足。目前安徽中小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在60%左右,少数企业甚至超过100%,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以粗放经营为主,资源消耗过大,非物质要素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促进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评析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体到安徽而言,从目前的财税政策来看,虽然安徽在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也有些相应的财税激励措施,但是与其他国家、国内发达省份系统全面的财税政策与措施相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就目前安徽中小企业能够享受的财税政策做一简要分析:

(一)2006年8月29日,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安徽省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要求,推进《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的实施,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决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安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安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中,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相关细则和实施办法。

(二)2008年2月25日,为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安徽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同时,要建立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财政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此外,要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同等待遇。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09年2月2日,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意见》,要求国家和安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在创新型企业先试先行,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企业研发费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策等等,把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但是,目前我们还未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行办法。因此,结合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适时提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当前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不利影响,又面临自身资金、技术薄弱、发展势头受限的被动局面。改变这种现状,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动力,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HTtP//:

(一)真正建立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不得随意变动和挪用,力争到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省级应用技术研发经费要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财政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力度,多种方式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二)真正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两税合并后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增加了部分费用的扣除;2008年11月和2008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修订后的部分税收条款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到,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基本上带有适用对象的普遍性,所以对于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意义不大。要想真正推动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必须在税收政策的实施方面加大对扶持对象的税收优惠力度,只有在这种差别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目前,可以考虑在中小企业的所得税计算方面加大费用扣除力度,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减少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在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增加扣除,缩小税基,减少应纳税额,减轻企业税负,做到让利于企业,增强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积极性。

(三)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实施创新的主体显然是企业富有创新积极性的人才,因此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要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支持教育人才培训与科技人才需求的共享对接、建立有力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奖励制度,为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平.我省13万中小企业遭遇“钱荒”[N].安徽市场报,2008.9.5.

[2]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财教(2008)144号.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新财税政策范文第4篇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虽然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中小企业如建筑施工企业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税收等问题。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

二、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起步发展较晚,且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速度较慢,导致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尚未得到系统的完善[1]。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开始发展以来,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企业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降低大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利率等。但是国家目前所颁布的优惠财政税收政策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导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中,实际上特别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较少。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相对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弱势,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足将会导致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加,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没有政府更多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在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参与投资等方面均会受到限制。因此,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一)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仍然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况。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为落后,资金和科研投入均不足,导致企业发展的后劲较差,难以促进企业的长远或者扩大发展[2];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加剧。加之大型企业等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空前强大。因此,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实质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合理的利用社会上的零散资源,而且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对于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应该要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殊性充分考虑在内,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大部分是从社会经济整体的角度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的角度考虑,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明显还具有较多的完善空间。

(二)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全面

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税收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就包含着税收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当前的税收政策。根据调查,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税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大部分的税收工作人员在就业前后均为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当前我国出台的系列财政税收政策了解的不够充分。这样的现状将会导致企业在进行经营与决策过程中,由于未正确把握当前的财政税收政策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三)政府科技投入不足

从科技投入方面而言,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的周转资金和生产技术发展有限,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限,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大型企业的发展相比,科技投入不足和资金有限是其发展的短板。而从我国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十分重视,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还较小。科研不足将会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后续动力,长久之后将会影响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我国科研工作的进展,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健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

根据调查,我国中小型企业虽然生产和发展的规模较小,但是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比重却较大。因此,为了稳定社会、加强经济发展,我国增幅必须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并建立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首先,健全的财政税收政策需要政府将对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只有当前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了更大力度和更加全面的财政税收优惠,中小企业才会愿意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进行技术和科研等创新,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3];其次,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小,经营者的资金投资力度有限,但是其生产所需的成本却较高。政府税收部门可以通过减免企业经营所得税等方式将企业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科研投入方面,政府也应该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科研投入的重视程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规模较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因此,完善与安全财政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政府在健全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只有秉承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财政税收政策,中小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二)积极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和营业税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小,但是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工资和税收成本。投入资金多、税收高会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更多的资金。此外,由于目前中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较高,导致工作人员的工资实际收入较低,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均必须重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政府来说,要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从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等方面着手。政府在现有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再次加大优惠力度,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资得以增长,加上企业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经历,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均会得以提升,从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所得营业税优惠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当然除了营业税政策扶持外,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个人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缓解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切实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新财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县级财政税收;管理;成就;现状;策略

县级财政税收管理的有效实施能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全面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措施,但是面对经济和社会的迅速而持续的发展,在县级财政税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对传统的财税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此弥补传统财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县级财政税收管理措施改革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的县级财税管理体系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财政管理水平,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其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财政支出方面;主要表现为改进了财政支出制度和加强财税绩效管理,实行由政府集中采购和政府统一支出,并对财政支出进行了评估,使其与税收绩效挂钩。(2)预算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加强了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单一账户制度以及收支两条线制度。(3)税制改革方面;对增值税进行了改革,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营业税和消费税为辅的新型流转税制度,并且通过实行分税制度,同时实行税制转型,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改革,并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

2县级财政税收管理的问题

2.1监管工作不到位

综合分析我国的县级财政税收的问题,其中,我国县级财政税收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是导致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部分政府在改革和规划的过程中,会减少财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同时其部门的下属管理机构也会被删减,而这就使得财政部门的管理能力被削弱,从而导致大量的县级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被分配到该县政府的其它办公机构就职,并且这些被调动的人员大多是具有专业知识的财政管理人员。人才的大量调离,导致财政部门的税收管理工作因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而致使该地区的财政部门的管理落后,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免除财政管理机构,最终影响该地区的财政收支分配,导致资金混乱。

2.2财税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法律制度是体制顺畅运行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对于税收管理方面规章明显多于法律,强制力度不够,县级财政税收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享有过量的自由权,致使税收工作人为性强,随意性大。此外,我国财税体制现有法律不够系统化,相关规定也极为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财税执法部门的公允性和权威性。

2.3县级财政税收职能转型缓慢

在新时期国家倡导政府职能转型的背景下,县级财政税收管理作为一项取之于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资金调节手段,在转变自身职能方面步伐太慢,并在很长的时间内,县级财政税收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和一些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对切实改善民生、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教科文卫投资较少,从而影响了县级财政税收职能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型。

3深化县级财政税收管理的改革措施

3.1建立分级分权财政体制

要深化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之前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进行合理地划分,同时适当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压力。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政府的支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在财政权利方面要适当的给予,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并且还要控制好财政自由。此外,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方面,还需有针性的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搭配,而在当前的转移支付分配方式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实施相应的改革,以建立合理公平的资金分配体系。

3.2建立健全财税制度

想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有相应的法令作为指导,因此管理人员应建立系统的县级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从而保证既能从整体上纵览全局,又能对财税工作的细化环节进行约束,使每一个工作步骤都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应注重税收与支出管理范围的科学划分,明确税负比例,进一步加大在公共设施与社会服务方面的税收支出,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兼顾中央宏观调控与区域发展需求,对财税制度进行积极的引导与调控,以促进我国整体县级财政税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提升县级财政税收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对于各项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讲,其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它既是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也是提升其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力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县级财政税收管理效果,管理人员应首先针对人员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县级财政税收内部秩序;其次,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对人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出科学规范。

3.4确定税收范围

县级财政税收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在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时需要遵循高效、优化、市场、服务的原则来进行,以确定县级财政税收管理的范围。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规定县级财政税收的管理项目,并在税收管理中保证各级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在管理范围之内来进行管理工作,使县级财政税收的责、权、利得到统一。其次,财政部门应在管理中将税收管理纳入国家预算中,并且充分的调节管理状况,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以使整个县级财政税收管理井然有序。最后在创新县级财政税收管理方面,管理人员还需要提高财税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将县级财政税收资源进行整合,以科学、合理的原则来管理县级财政税收,使县级财政税收情况公开、透明。

3.5加强县级财政税收的内外监督

要想真正实现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就必须要重视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通过不断加强县级财政税收的内部监督来对其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行为做出合理约束,并通过制定完善的规范制度来对其内部工作实施管理,从而为管理模式的创新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加强外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也是促进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注意的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应全面满足监督机制的具体要求,并且还要积极地实施管理创新。此外,县级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采用灵活的预算方法进行县级财政税收的预算,进而促进其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相关期刊更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新疆财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新疆维吾自治区财政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会计学会

新闻采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