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新财政政策

最新财政政策

最新财政政策

最新财政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改革发展 财政对策 资金投入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在这样的水利形式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扎实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影响水利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改革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工作摆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战略工程的关键位置,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加强工作,为实现水利改革发展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一 深刻审视,全面梳理

深刻审视中央一号文件对财政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全面梳理已有的水利建设政策是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的基础性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深刻领会、把握其中精神,基本要求。纲领性的文件在宏观上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勾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将指导着各单位、各部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奋斗方向。奋斗内容、奋斗目标。只有深刻全面认识、把握中央一号文件对对财政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才能又快又好的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稳步前进。一旦对文件精神、内容、目标、要求认识产生偏颇,就很有可能造成路线错误,政策不当,徒劳无功的情况出现,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在新的财政政策出台之前,对已有的政策规定进行全面的梳理显得很有必要,不仅可以对以往的政策在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下进行重新审视,还可以对新政策的诞生孕育条件。政策意见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对已经出台且符合最新要求的政策,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额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与最新要求相悖或已过时的政策, 要按新要求重新完善和修订;对以前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新政策,应按最新部署不折不扣明确到位。

二 多管齐下,筹集资金

众所周知,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薄弱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各项水利建设资金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各级财政部门不仅要用好用足现有的各项水利专项资金的同时,广开思路、多管齐下的筹集水利建设发展资金,以尽可能的满足水利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全面高效发挥国家为主导,全社会、全国人民共同参与水利改革发展。出台水利建设资金、水资源费、南水北调基金、防洪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工程水费等水利专项财政政策。另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的进入水利建设,鼓励全民参与进来,为水利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

三 建立机制,认真落实

建立健全各种水利改革发展有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是加强财政对策的强有力保障。健全优化水利建设财政结构,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水利投入领导负责制,将水利建设投入作为各级财政部门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保证各项财政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变成空头指标,严肃追究违反国家、地方财政政策的行为。

四 增加投入,加强监管

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各项水利投入政策的总体要求为“总量大幅增加,增量显著提高,政策全面落实”。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在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对水利建设支持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水利经费在地方财政中的比例。探索发展由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输血式和造血式有机结合的财政政策,形成水利建设由国家财政主导,地方财政补充,社会资金参与,谁建设谁享用,谁使用谁买单的局面。成立水利建设基金督查小组,切实监督各项水利基金的落实情况,保障每一笔钱都用到实处,用到关键处。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对水利建设过程中,对专项资金挪用、占用、贪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举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对于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 借鉴经验,求实创新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或者水利建设先进国家的水利发展财政政策,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积极探索有力于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政策。我国水利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政政策制定的时候要高瞻远瞩,虚心学习。跟随的步伐永远跟不上创新的节奏,在总结过去水利建设财政政策、认真学习国外经验的情况下,求实创新,根据我国的水利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水利发展的财政政策,是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的最终目标。

六 结语

总的来说,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对策是关乎水利建设成败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水利情况以及中央部署的水利建设要求就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认真的工作,广开思路,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目标、有节奏、有条理的加强水利改革建设财政对策,是所制定或者修订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的好政策。让洪涝灾害等尽可能少的发生,水源供需矛盾缓和,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游本泉.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对策[J].中国水利,2011

最新财政政策范文第2篇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加今天的演讲,非常荣幸、非常激动,局党组倡导开展的读书演讲活动,目的在于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干部职工不仅在业务上合格,而且在政

治理论方面也要有较高的水平,从而为创建部级文明单位奠定基础。对此,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借此机会我就学习《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金部长的《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闪耀着理论创新的光芒。全书在总结中国财政政策运用的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较多的财政政策理论新观点,无论是从实践检验或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都具有科学性。同时,该书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财政政策调控的四条基本经验,即:财政调控必须依据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这是财政政策作用的灵魂和关键;财政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财政政策必须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取得两大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财政调控始终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是全书的精华和灵魂,也是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指南。正是在对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指导下,该书做出了带有前瞻性的判断:财政必须在不断壮大实力的基础上,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税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重点支持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四个方面的制度;通过税收、补贴和财政投入等政策手段,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总之,《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将科学发展观融入中国财政政策转向调整过程,并以此为指导,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财政政策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及创新的重要著作。

《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给了我许多感悟和启迪,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应该研究周口财政努力的方向、研究周口财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矿产资源匮乏,经济结构单一,表现在财政上:收入总量小,支出缺口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来自于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低;县乡债务包袱沉重;财供人员过多。周口财政是名副其实的“吃饭财政”、“要饭财政”。面对我市的财政困难局面,我们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用发展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思路,改革财政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尽快实现我市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把周口的事情做好。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首先,要理清思路,增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作为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大幅度增加支农投入,正确处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投入责任,大力支持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特别在财政支农资金安排和使用上,既全面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最受益的事做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

其次,要抓住关键,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逐步形成新农村建 设稳定的资金来源。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通过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

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第三,要围绕中心,着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农村经济财政“蛋糕”。积极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这个目标,把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块状经济、做优品牌产品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举措;把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形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四,要把握重点,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财政要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要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突破口,支持村庄建设和村容整治,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逐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五,提供保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支出需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目前,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系缺漏,保障不足,面向农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各项福利事业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形势决定了我们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期内可以是一个低水平的,但必须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体系,要使城乡居民在遭遇生活困境时都应当免于陷入绝望的境地,真正地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助”。

第六,强化管理,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各项制度

最新财政政策范文第3篇

依据IMF的统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虽然从危机之后的1%以下,温和上涨为3%左右,但是增长基础依然薄弱,距离上一个周期(1998-2008年)约4%的增速仍有不小距离。而且,各国财政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正在降低。一个指标性的数据是,经济危机之前(1991-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一般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未超过50%,而危机之后(2008-2015年)的年度平均值达到了65%;发展中国家虽未被政府债务严重拖累,但也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财政减债周期(期间,一般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52%降至2007年的35%),政府债务负担率重新回到年均40%左右的水平(2008-2015年)。政府债务高企和财政赤字扩张,不仅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乃至宏观政策的调控能力,而且可能触发新一轮危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本轮全球经济波动中,所处位置和所受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较之以往,中国有更大的经济体量和与世界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都与过去大不相同,理应根据新形势,做好预判和准备。目前看,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持财政刺激的合理空间、促进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将是三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历史背景: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是什么

1.中国宏观调控经验。1998年和2008年,中国实施了两次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被广泛理解为财政扩张的政治表述,而且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1998年中国做了两件以前未曾尝试过的事情:第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增加政府债务,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突破了新中国以来财政收支年度平衡和不借内外债的传统;第二,通过财政投资和政府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改变了过往计划指令式的经济调控模式,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起到决定性作用。2008年中国又将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手段进一步强化:其一,中央财政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地方配套,直指当时认为的内需不足问题;其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开始联动。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和财政收支规模之间形成纽带关系。总的来看,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互动实践,构成了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风景。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大都与财政政策高度关联。

2.怎样制定财政政策。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刺激总供给或者总需求都是财政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已有的两次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集中在扩大总需求。其中,政府投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广受世界赞誉,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的财政推动力几乎是决定性的。如若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相比较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对资金运行管理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保持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讲,与国家推动的大型工程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受益范围,属地特征也更明显。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保证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投入成为工作重点。换言之,当我们判断政府投资的作用、理解宏观调控的意义的时候,不能忽视财政政策背后所蕴含的资金筹集、规划实施和体制安排等一系列机制设计。

3.国际经验与最新理论。世界各国重拾财政政策的决心发端于2008年。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过去三十年各国认为的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的矫正。当然,如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理解不同于凯恩斯时期。首先,大多数学者认为财政乘数是否大于1,即财政资金投入1块钱能否带来经济产出多于1块钱,是判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进入精细化合作阶段。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资金存量和流量必须统一管理,既不能过分依赖货币政策倡导的数量工具,也不能过度依靠财政政策信奉的政府投资与消费。最后,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应该并重。如果不能兼顾,那么经济增长要优先于财政可持续性,但要注意此选择仅仅是短期权宜之计,财政不能长期亏空。

现实问题:如何维持财政刺激的合理空间

1.如何理解大国宏观调控:逻辑与手段。大国宏观调控的特点是经济体量大且影响深远。因此,所遵循的调控逻辑和运用的主要手段都区别于一般性理解。一方面,大国的经济体量决定了宏观调控的规模和力度更难把握。不同于小型经济体,大国宏观调控的规模往往是以万亿元为单位。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实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大规模的宏观调控讲求力度和节奏。什么时候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其结果差异可能非常大。某种程度上,宏观调控下的微观细节决定了成败。另一方面,如果把大国宏观调控置于开放经济体的环境当中,政策的外溢效应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由于中国连续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所以,一段时间里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与所涉及的市场资金流向产生了较大波动。前些年,石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快速上涨,大都与中国扩大总需求存在一定的关联。

2.如何理解新时期财政政策:激励与约束。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大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有了更多内容,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财政政策自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致力于转化为成功的政策实践。第一,要认识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正在降低。这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固定资产投资随建成数量增加和建设成本上升,其正外部性趋向于递减。财政资金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减弱。第二,财政政策受到的资金约束在增加。近年各级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放大,虽然负债投资形成了不少资产,但是很多资产不容易产生现金流,更不容易如商品住宅一样能够随时变现,进而导致了债务还本付息困难。此外,当社会福利水平上升,民生支出开始取资建设支出之后,各级政府的负担还会进一步增加。与原有的主动投资建设所致的财政负担完全不同,民生支出刚性大,减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财政政策落地面临更严格的法制与纪律监管。财政政策源于顶层设计,落地则在基层政府。特别是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跟进不可或缺。较之前两轮积极财政政策,新时期财政政策会更加规范,法制化程度也会更高。但这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新环境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率和执行效果存在着未知性。

3.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层次与角度。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第一层面的政策部署,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等位居其后。这里虽然没有重要性区分,但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先后顺序。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认识,如何使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才有章可循。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还有很大空间。货币政策的优势是灵活和精确,而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稳定和长期。连世界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也不否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协调的重要性。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财政部长在美联储政策制定会议上拥有投票权。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程度依然偏低。第二,应理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上下游关系。我们经常看到为产业和区域发展配套的财税政策。殊不知,不少配套政策并不在预期之内,既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整体性和自主性,又可能与其他政策产生拥挤效应――本可集中发力的财政资金变成了“撒胡椒面”。第三,应探讨如何令财政政策更具微观基础,即能够精确预计资金需求规模和准确获悉实施绩效。财政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其容易形成“大水漫灌”效应。财政资金低效率使用,甚至挤出社会投资或消费,都是常被诟病的问题。过去三十年,多数国家受限于财力不足和政策效果欠佳,财政政策工具长时间被束之高阁。对此,学者们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结论和实施方案,其中,应用微观经济学领域在公共投资、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支出等领域的既有成果,大都可以加以应用。

大国调控之财政政策取向:怎样协调政策

1.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中国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依然要立足于扩大总需求,而调结构的财政政策则需要从供给侧人手。可以认为,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面临两手抓的艰巨任务。为此,有如下工作亟待展开:第一,稳增长的财政政策除了体现刺激规模,还要注重实施效果。比如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效果正在显现。很多线路不仅逐渐实现盈亏平衡,而且人员与货物的快速流动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也在持续放大。因此,基础设施投资步伐还不能停顿。第二,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应在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领域着力改善民生。过去十年,关乎民生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减缓惊人。2015年同比增速为0.63%,而1991-2010年中国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的年平均值为27.85%。投资不足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正在频繁发生(如北京“7・21”暴雨等所暴露出的城市排洪、蓄洪设施老化等情况)。此外,政府投资建立的社会保障机构不仅效率偏低,而且后期运行成本极高。能不能利用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各方面都拭目以待。第三,供给侧调控还看财政政策如何给经济“减负”。眼下,企业和居民部门都承担了较重的税费负担。积极财政政策势必放大公共支出规模,对未来公共财政增收形成压力。实际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激活市场。政府的管理除了放松管制,还有降低市场参与者的成本。另外,应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只有不轻易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增加市场负担的潜在可能。

2.把握增进民生福利与财政可持续间的平衡。从过往经验看,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后,中国民生福利改善都会迈上新台阶。这往往得益于财政资金的充沛供给与福利计划的顺利实施。然而,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怎样维持民生福利与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平衡将成为新课题。为此,要做三个方面准备:其一,民生福利改善的过程,应与经济发展和财政可持续同步。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实力做好资金配给,在改善民生福利的主要领域设计路线图。竭力避免某些福利国家的财政困境和福利困境。其二,协调分区域的福利政策与财政统筹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分区域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可支配财力、区域资金缺口或者盈余都要进入预算制定的考虑范围。要制定资金缺口填补和盈余资金管理的政策预案。在没有全面摸清财力状况和做实未来福利改进计划的情况下,不建议贸然推进全国统筹。其三,做好其他财政资金填补民生支出的准备。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都要做好补充地方民生支出缺口的准备。特别是在目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个位数增长、民生财政支出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部分地方的财政可持续性或将面临进一步考验。

最新财政政策范文第4篇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轮经济上升期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使然。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政治周期”推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性因素影响以外,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迅速升温也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走出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可谓功莫大焉。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再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也不宜再以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刺激总需求扩大。对此,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选择了适度从紧的取向。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如果继续在“积极”的道路上前行,势必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另外,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仅长期建设国债就累积达到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这些都为财政运行本身带来不小压力。因此,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现行财政政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时刻。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金税、金盾和金财工程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税收实际征收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4306.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1.79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预算60.7%,这是近年来同期增收最多、增幅最大、完成进度最好的一年。虽然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放缓(如清欠出口退税、部分偏热行业引起的税收增加部分将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放慢等),但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仍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压缩赤字、减发国债和支持改革提供了可能。

其次,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缩小扩张力度,实际上在进行淡出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04年维持了3198亿元的赤字,没有安排新增赤字。随着gdp的增长,实际的赤字率(赤字/gdp)较之去年有所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由2000-2002年的每年1500亿元,调低到2003年的1400亿元,2004年又减少至1100亿元,并且明确承诺将逐步停发。(3)2003年10月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率在总体上降低了3个百分点。(4)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向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实践不仅为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心理预期,这将减少政策调整的难度和阻力。

二、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从扩张性政策逐步转向平衡性财政政策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淡出”或“转向”。但是对如何调整,调整的程度、力度和方式,调整后政策的新作用点等问题则存在争议。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把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界定清楚。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亦称自决的财政政策)和“内在稳定器”(the built-in stabilizers,亦称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又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国债和税收。平衡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亦即不应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及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应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而所谓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二是指政府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平衡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采取同幅度对冲性政策组合,比如减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组合,或者增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组合等。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周期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给予较多关注,但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还很薄弱。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正应该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总量上,平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维持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至少要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并保证不出现新的赤字。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一方面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能源、交通等瓶颈部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财政资金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实行平衡性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对冲性政策组合,努力实现预算平衡,优化支出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平衡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表述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的名称选择上可考虑三个标准:(1)是否代表了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的政策类型;(2)是否明确表明政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3)是否能准确传递政策信号,便于更多的人理解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

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名称选择,大体上有以下7种主张:(1)“适度的”或“温和的”财政政策;(2)“可持续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稳健的”财政政策;(5)“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6)“结构性”财政政策;(7)“中性”财政政策。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第一种提法,“适度”只是描述了政策的作用程度,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方向并没有指示,可以适度扩张,也可以适度紧缩,不便于引导预期,对于以上三个标准都不满足。而“温和”的提法,包含了程度减轻、柔和、适度和不过分等意思,可能会给人逐步降低和减少扩张幅度的预期,但是容易引起误解。关于“可持续”的提法,强调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收支平衡、不搞无米之炊,并使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提法带有中长期特点,但对短期宏观经济调节的导向比较模糊。至于“相机抉择”的提法,其直接混淆了财政政策的类别和具体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导向并不清楚,显然也不合适。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支撑点在于认为我国当前财政政策既然不扩张也不紧缩,那么选择稳健的提法正合适宜。其实不然,仅从“稳健”一词很难判断出政策的方向和趋势,虽然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也采取了“稳健”的提法,但是就其政策执行的实质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所以称稳健,其强调的是在松动银根、支持增长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防范金融风险。这样来,如果财政政策也称“稳健”的,则可能使人们比照货币政策来理解,而形成继续扩张的错误信号和预期。因此,这个提法不满足第二、第三条标准,显然也不合适。至于第五种提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的确存在呈现局部偏热,警惕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还没有需要进行全面紧缩的时候,而且宏观经济本身还存在再次步入通货紧缩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提法不满足第一条标准。而主张使用“结构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应该说其抓住了我国财政政策调整后的主要着力点——支持结构改革。但是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名称,它并没有标明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结构调整可以在扩张中进行,也可以在紧缩中进行,即不满足第二条标准,所以也不太合适。

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西方经典财政理论对“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 fiscal policy)并没有严格界定,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主张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政府干预主义的观点,将财政政策定位于扩张性与紧缩性之间,强调在总量上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第二层意思,其实质与平衡性财政政策是一致的。但是,平衡性财政政策有一个硬指标——预算平衡,而我国当前3198亿元赤字的削减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会给人们传递过于“严格”的信号,容易误解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此外,中性财政政策也可能被误解为政府“无所作为”和“经济中立”,不利于准确反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

据此,我们建议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应为“适中的”,“适”表明渐进和适度的意思,标识了政策的力度,同时也留下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而“中”则表明政策调整的方向,强调不偏不倚,介于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之间。“适中的财政政策”这一提法,能体现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考虑到削减赤字的渐进性,预算收支平衡应当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达成),并能体现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将“有所作为”的态度,又能反映政策调整的渐进性特征,而且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所理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我们提出的三个判断标准。

四、“适中的”财政政策实施要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适中的”财政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

建设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最核心的政策工具,迅速调减国债不仅可以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也可以比较直接地实现政策目的。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在不开工新项目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第一,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适当放缓国债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充分有效利用国债年度结转资金。建设国债资金预算规模与实际使用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决定实际扩张效应。比如,我国2003年建设国债预算规模1400亿元,而实际使用规模为1093亿元(包括2002年结转的168亿元),向2004年净结转475亿元。今年上半年在适当放慢国债资金拨付进度后,实际使用规模为246亿元,仅占今年国债可用总额1575亿元(预算规模1100亿元+上年结转475亿元)的15.6%.如果下半年保持这样的力度,全年基本上可以实现净结转1000亿元左右,这部分资金就可以全部有序地投入后续建设中。应当注意防止年底前集中投放国债资金,避免对已经取得的宏观调控效果造成冲击。

第二,停止将建设国债转为对地方政府的转借资金。近几年发行的建设国债,大部分由中央预算直接掌握,小部分转借给地方。例如,2004年计划发行的1100亿元建设国债中,有9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转借地方150亿元。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投资增长过快,按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划分,其中主要拉动力量是地方项目增长大大超过中央项目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行政性干预市场的“越位”投资行为引起的。因此,需要抑制国债资金对地方投资的直接刺激作用,明年可以考虑停止将建设国债转借给地方。为支持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和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投资,可将结转到明年的国债资金由中央预算统一支配。

第三,利用好新增财政收入资金,支持后续建设。

(二)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合理安排新增支出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上升周期,财政收入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以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便是考虑到紧缩性宏观调控加上部分减收因素(如归还出口退税欠款)的影响,导致下半年税收增长放慢,但是预计2004年全年至少仍可实现财政增收4000亿元左右,增幅可能超过去年。这部分钱的“去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财政政策调整的效果。如果不做好新增财政收入的支出预算,可能又会形成新的扩张因素。为了体现“适中的”财政政策取向,增收的财政资金最好用于支持亟待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尽快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同时,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投入。

(三)严格控制和逐渐削减财政赤字,传递“适中的”财政政策的信号

政府预算赤字常常是一国财政政策方向的重要指示器,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适中”,控制和逐步削减财政赤字也应当提上日程。当前我国各方面增支压力较大,立即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有较大难度,但是仍应严格控制赤字余额,至少在当年不出现新的赤字。可以考虑在“十一五”期间较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逐步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换言之,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应当是一个中期政策目标。而在近期内,宜采取小幅度削减财政赤字的办法,为最终实现平衡预算的中期目标创造条件。建议从编制明年预算开始,用今年新增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弥补预算赤字,并且抓紧研究制定中期内削减赤字余额的方案。即便下一年度所能削减的赤字规模并不大,但这一举动将表明政府采取“适中的”财政政策的决心,对人们的政策预期会产生明确的导向。

(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适中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公共开支可以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是强调转变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即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支持经济增长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适中的”财政政策要求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大调整。宏观经济有冷有热,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有保有压,一方面缓解当前的结构性失衡和市场供求矛盾;另一方面,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领域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不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经济过热行业,政府财政资金包括国债资金应当不再投入;对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政府开支“越位”领域,财政投入应当坚决退出;对需要加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社会保障、生态和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研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等,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

(五)在减发和停发长期建设国债的同时,不宜过快增加预算内政府投资资金

其一,应当防止因增加预算内投资而抵消财政政策的适中取向。如果把减发的国债资金大幅度转换为预算内政府投资,将会产生实际的扩张效应,不利于实现“适中的”财政政策效果。

其二,应该把建设国债的减发和停发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换的契机。如果—边减发国债,一边又相应增加预算内政府投资,有可能固化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市场化投融资将日趋活跃,投资来源日益拓宽,信贷、利率、财政贴息和税收等间接调节手段起作用的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因此,政府对投资领域的调节不能再依赖财政性投资,或直接掌握过多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而应更多地借鉴市场经济的办法,主要依靠多样化的间接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再说,目前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仍然偏重,经济建设费在各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仍然是最高的,而用于弥补“缺位”的财政支出仍然不足。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减少经济建设职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最新财政政策范文第5篇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对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分析

总体来讲,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以及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它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与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理财家们就有“量入为出”与“轻徭薄赋”等朴素的财政思想,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回升,侧重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行为的凯恩斯学说也悄然兴起。在我国,财政政策按照其作用空间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微观财政政策、中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财政政策,总量调节的财政政策与结构调节的财政政策,无论哪一种财政政策,其作用的发挥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条件都密不可分。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通过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增强消费的推动力,保持社会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第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过程,利用财政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财政政策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基点,特别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财政杠杆的倾斜,支持“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局面;第五,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此外,财政政策还有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以及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税收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对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分析

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目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政治权利为后盾,通过税收工具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参与国民收入以及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而税收政策是国家根据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确定的用以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准则。需要指出的是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总体来说,税收政策在调控经济行为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与监督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心得,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税收政策在调控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第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对劳动供给具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者放弃闲暇从而增加工作时间,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得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人们选择以闲暇代替工作,根据这一原理,加上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又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主要问题是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至关重要。第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般来说,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个人的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的边际倾向就相对较大,储蓄率也高,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以及整个社会的储蓄率。第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劳动力和资本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共同决定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第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税收作为一种调节收入分配强有力的工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通过征税不仅仅可以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还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具体来说主要有个人所得税、税收支出和社会保险税几个手段,此外,所得税的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二、我国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基本情况及其困境分析

(一)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可以将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即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具体来说,1996年以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处于一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恶性循环状态,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目标是在扩展与紧缩之间不断调整中,但基本取向是以减税让利为代表的放松政策。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加上国内消费需求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货紧缩的趋势凸显,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的趋势,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收支两个方面,通过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直接作用于投资、消费和出口,扩张力较大,见效较快。但是到了2005年的时候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和信贷扩展引发了经济过热的现象,而且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国际国内诸多不稳定因素,国家开始实施政策转型,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稳健的财政政策。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始提出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于保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效率。

(二)我国税收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基本情况

我国全国统一的税政开始于1950年1月,其基本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制定的《全国税收实施要则》,这一要则规定,除农业税外,全国统一开征14种工商税,这一税制保证了当时国家财政经济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一税制明显不符合要求,如税负不均,国家和企业的分配方式不规范,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征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1994年我国实行了工商税制改革,又称分税制改革。工商税制改革之后对经济行为的调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二是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三是统一个人所得税;四是调整、撤并和开征一些其他税种。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

(三)我国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财政税收的发展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和完善。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存在着一系列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甚至产生摩擦冲突的情况,主要是财政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失调,对经济行为的调控弱化;部分财政政策存在着相互交叉或某些税收政策的税种本身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征税的范围上就存在着交叉重叠的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政税收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如财政政策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税收要适应社会需要开辟新税种。然而在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法制化问题,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法制化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其稳定性连续性由于缺少法制或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得不到保证,其公平性和规范性仍然任重道远,如虽然我国的税费改革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政府收入的形式缺少法制规范,在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上存在诸多疏漏和薄弱环节。

三、法制化——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发展路径

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法制化是指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为依据,本着体现人民意志,按照反映财政税收决策过程规律的原则进行决策,并使财政税收决策者的权力和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公众的有效监督。笔者认为在公共财政税收模式中,法治的精神应该渗透到财政税收管理的方方面面。财政税收的法制化是实现财政税收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主要在于:财政税收决策程序的法制化;财政税收决策权力的法制化。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推进财税法制进程,注重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以法制为准绳,良好的财税法律法规是依法调控经济行为的基本前提,如在税收方面依法治税不仅仅要管好纳税人、服务好纳税人,确保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同时还要保证纳税人享有充分的涉税权利,通过合理的立法,合理体现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关系,这对于推进财税的科学合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财政税收的立法中要注意法条的可操作性,注重效率。要完善立法过程中的听证和回避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