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第1篇

1998年底,中央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部署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这次会议提出,要抓住机遇,适应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000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又做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同时还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农业联系紧密,农产品国际竞争加剧。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提高效益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判断的基本依据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以往已有本质区别,农业的发展目标将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要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将由总量矛盾转向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和质量矛盾,如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多样化的食品的需求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将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市场和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形势是确定任务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引起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系列变化。从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巨大转变:过去为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农业生产,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开始突出质量和效益;过去由于短缺而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现在有更多农产品用于发展畜牧业和各类加工业,农产品转化增值规模扩大,农业正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而过度开垦的土地,现在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恢复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现在正在加快步伐,随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对此,中央做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基本目标。近几年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明确“重中之重”战略思想

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理性分析发展现实,着眼未来宏观目标,在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提法表明,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指明了全党工作战略部署的重点。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农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须更加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生存资料,还要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如果农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大问题。其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保障,广大农村才能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广大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党对“三农”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党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展示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按照这一思想,国家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基本框架。各地都按照这一思想的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农业投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三、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放活农村经营,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最早是在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该《决定》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0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200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3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又一次强调这个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已成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从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首先,这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农业和农村依然是薄弱环节。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适应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改变过去对“三农”给得比较少、取得比较多、管得比较死的做法,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二,这是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致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央提出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三,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权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三农”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实现农民根本利益的核心,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因此,必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支持和保护,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实施,带来了“三农”工作的新变化。一是推动了“三农”政策措施的创新。按照这一方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例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实行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对农民实行补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等。二是引起了农村体制的重大变革,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农村土地制度、金融体制、文化卫生体制等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三是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实行这一方针,有力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其实质就是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这一方略的最早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首要要求。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

确立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3.23:1。如果再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同时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还要大。目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差10~15年。占全国人口近70%的乡村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6%,而仅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却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4%。在教育方面,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在医疗方面,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重高达90%,而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仅占总医疗费用的60%。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实行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绝大多数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只在个别地方起步。这些差距的存在,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三农”问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迫切要求把城乡发展统筹起来考虑和安排。只有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国际经验和教训看,凡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国家,发展都比较快,经济和社会也越来越发达;反之,则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我国新时期对“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近期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小康。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富裕广大农民的重大举措。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筹划,开始从“三农”外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开始加快打破长期约束“三农”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已经并必将进一步带来“三农”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的重大变化。按照这一方略,这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措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重大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这对促进“三农”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必将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五、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从发展情况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1.8%,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另外,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就要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新时期制定“三农”工作政策和措施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把“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作为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是贯彻落实“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重大举措,必将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也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大都把工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作消极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后,发展经济学开始重视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20世纪60年代,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强调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认为农业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而且还要提供农产品剩余。如果农业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就不能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剩余,从而使工业扩张受到阻碍。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经济学家再次强调农业发展,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粮食政策、粮食保障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及时根据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程度调整农业发展政策,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正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这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

“两减免”是对传统农业体制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对农业生产和经营征税的制度,这对过去一个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农业税收制度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退,而其制约农业发展、增加农民负担等消极作用不断增强,且征收成本高,也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极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了改革农业税收制度的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决定出台“两减免”政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进展出乎寻常地快,动作之大也是原先没有预料到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规定:“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免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国有农垦企业执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2005年,取消农业税的进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减轻、规范农村税费;第二步是取消农业税。“两减免”政策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两减免”政策的落实,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带来了我国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

“三补贴”政策使我国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补在流通环节,补在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进出口企业,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实施“三补贴”政策,彻底改变了多少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使农民成了国家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实施“三补贴”政策,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规定:对农业的国内支持主要分为“绿箱”和“黄箱”政策,“绿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没有数量限制;“黄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有直接关系、容易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对各国都有数量限制,我国的补贴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发达国家均给予其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国家农民每年人均享受到的各种农业补贴为:美国1.4万美元,欧盟1.7万美元,日本2.3万美元;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公顷土地农业补贴的幅度是:美国100~150美元,欧盟300~350美元,日本600美元左右。而我国的“黄箱”政策空间较大,2001年为134.7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0.58%,扣除农业税后为负值;“绿箱”政策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因此,实施“三补贴”政策,是我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农业保护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三项补贴政策的范围和操作方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直接补贴,即直接补给农民,这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一大历史性进步。

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预示着2000多年与农民相伴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即将终结,标志着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农业体制和政策正在朝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方向迈进。

七、采取四项农业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的成效,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项措施,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的必需要素,也是广大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耕地被乱占滥用的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由19.45亿亩减少到18.51亿亩,净减少936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872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2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考虑同期增加耕地2901万亩的因素,这5年间实际减少耕地面积1226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452万亩。而且我国耕地中的中低产田比例大,在18.51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为12.2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58%。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国家果断暂停耕地占用审批,严肃清理各种开发区和园区,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土地出让金使用、制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尽快恢复撂荒地生产、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并严格土地管理等5项紧急通知,这5个通知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中农村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

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支撑和保障。较长一个时期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投入不足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即使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投资仍然增长缓慢,2003年,全社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2002年增长3.7%。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2004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基本建设投入明显增加,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比2003年增长22.5%以上。另外,在国债资金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2004年,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小型农村基本建设的专项投入达到285亿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继续增加。国家还出台了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这样大的投入力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04年,化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民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约50元以上。同时,在种子、农药、肥料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售假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这样势必影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对此,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化肥生产和进口的税收、价格优惠政策,明确了化肥的进销差率、批零差率和零售的最高限价。政府通过大力整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厉打击随意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限量使用的“黄箱”政策,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多年来均充分利用此项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以保护农民利益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美国有“无追索权贷款”和“反周期补贴”政策,欧盟实行了“目标价格”、“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政策,日本对10类农产品实行了5种形式的价格支持政策。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所支付的补贴资金逐渐从原来的收购环节向生产环节转移。因此,我国依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根据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于2004年及时公布了早籼稻、中稻、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并完善了储备粮调节制度。

八、结语版权所有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第2篇

科学发展新要求

《新理财》:刚刚结束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您做了主题发言,最深的体会有哪些?

钱国玉:在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关键时期,财政部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问题,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理解和对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一方面,财政作为党和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包括积极财政政策,科学化精细化体现了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财政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和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时期,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强财政政策的及时性、有效性,挖掘收入增收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因此,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抓住了当前财政工作的关键,是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成效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财政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抓实抓好。

《新理财》:河南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或未来有哪些落实计划?

钱国玉:近年来,河南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如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实行“整合资金、分口切块、政府定规模、主管副省长组织协调部门定项目、财政部门汇总平衡报政府审定”的办法,不断扩大细化部门预算试点,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责任和预算执行约束力。扩大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和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规模,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坚持先立“规矩”、再分配资金,向社会广泛征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意见,增强大额资金分配使用透明度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部党组部署,着力在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严格财政监督、完善财政规章制度、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加强“双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财政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动献策战危机

《新理财》:河南一直是中部的第一大省,崛起的速度也比较快,在中国的地位也很特殊,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有哪些?

钱国玉:河南的支柱产业,大都集中于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暴露凸显。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河南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来得迟、影响深、走得慢”。去年,金融危机对沿海的影响逐步显现时,河南还处在高速增长状态,到了11、12月份,形势则急转直下。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8.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一些重要指标增长速度在全国排位后移,在中部也处在比较落后的位置。

《新理财》:今年全国“三保”任务比较困难,河南财政怎么作为?

钱国玉:落实“三保”,对农业大省河南来讲,更加困难。我们不敢懈怠,坚持一手抓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手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在困难条件下做好“三保”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强化财政调控职能作用。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先后向省委、省政府提出40多条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全部被采纳,使财政政策成为全省实现“三保”的主要措施。

二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战危机、保增长一揽子计划,采取提前预拨资金、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等措施,筹措落实近400亿元,启动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支持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文化旅游市场开拓等,支持扩大消费需求。上半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其中农村消费增长19.2%。

三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夯实增长基础。将涉企财税政策汇编成《财税服务企业指南》,向社会公开,并逐项公布政策咨询电话。对中小企业、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分类实施不同扶持政策。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取消(停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等,全年预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约200亿元。

四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困难家庭等人员就业创业,支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支持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落实社会保障对象待遇、推进廉租住房建设等,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半年,全省财政累计拨付十大实事资金328亿元。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提高政策落实力。将今年确定为“财政监督管理年”,强化“大监督”理念,健全监督机构和机制。建立中央新增投资等重点和重大支出项目通报制度,加强跟踪问效。抽调200多人,组成18个检查组,集中两个月对全省扩内需、保增长等八类重大资金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促进政策和资金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好“六大攻坚战”,落实“五大重点任务”,实施“七大行动计划”、“提速工程”,深入挖掘政策潜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拉动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的目标任务。

巧筹资金强基础

《新理财》:河南财政工作烙上了鲜明的“三农”特色,钱厅长如何巧妙运用财政杠杆撬动一个农业大省的经济发展?

钱国玉,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是河南财政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面对金融危机和50年一遇的大旱,河南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支持抗旱浇麦基础上,紧急筹措12.5亿元,实施抗旱保丰收应急灌溉工程,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239万亩,为夏粮丰收和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创造了条件。近期,又筹措5亿元开展玉米保险试点,安排1亿元用于保秋收应急项目建设,支持实施秋粮生产“450行动计划”。提前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兑现时间,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覆盖范围,简化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上半年,全省实际兑现惠农补贴87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20亿元。全省将筹措63亿元,支持改建县乡村公路和危桥、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户用沼气及农家店和配送中心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还支持实施“食用植物油倍增计划”、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龙头企业发展等,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产业集聚新引擎

《新理财》: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

府召开高规格会议,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财政具体怎么做?

钱国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决策,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财政迅速跟进,采取措施,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省财政筹措16亿元,支持通过土地整理挖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空间。筹措10亿元,支持所有县市建立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推动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改善产业集聚区发展条件。全省筹措17.9亿元,支持所有县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平台。同时,完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年底省里还将对年度新增投资超亿元的前50名集聚区实行以奖代补,进一步鼓励各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文化跨越大平台

《新理财》:河南一直在提两大战略――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文化强省战略方面,财政有什么措施来保障它?

钱国玉:文化具有独特的“反经济周期调节性”。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不少地方守着“聚宝盆”却端不上“金饭碗”。河南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困难时期文化逆势上扬规律,把加快文化发展作为应对危机、培育支柱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我们认真借鉴国内外经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支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今年以来,筹措8000万元,支持推进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充实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资本金1亿元,支持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安排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支持100家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加快改革步伐,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改造、文化信息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支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和重点文物项目保护,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研究文化会展业和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财政支持政策,不断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体制改革迎难上

《新理财》:最近部里―直在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问题,河南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钱国玉:按照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要求,我们利用危机倒逼机制,对省与市县财政体制进行了完善。在新体制设计过程中,着重在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引导市县更加关注发展质量和企业效益,更加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市县增值税增量部分省级分成20%,同时对市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地方留成部分)增量分成比例从20%调整为15%。

二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河南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的实际出发,对市县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收人,省分别集中增量部分的30%和20%。同时,对社会抚养费、罚没收入增量部分省分别集中20%,促进市县注重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三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立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逐步提高困难市县基本支出保障水平。分类实施激励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欠发达的省辖市,省分成“三税”即市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量收入,当年增量部分全额奖励市县;对经济基础较好的其他省辖市按省分成“三税”收入当年增量的60%奖励市县,其中超过全省平均增幅部分,省奖励100%,鼓励各地竞相发展。

《新理财》:河南在经济困难时期调整体制而且进展顺利,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钱国玉:促进科学发展,是河南完善省与市县财政体制的目的,也是体制调整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财政职能在跃变

《新理财》:钱厅长曾任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长期耕耘在税收一线,现在到了财政厅长的岗位上,让您感到最为难的事情是什么?而最欣慰高兴的事又有哪些?

钱国玉:税务工作相对比较单纯,财政工作包罗万象,加上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工作困难更多。作为财政部门讲,如何服务好“三保”,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财力需求和财政资金有限的矛盾,是比较为难的事情。

不过,感到欣慰的是财政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尤其是在战危机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全厅财政干部牢固树立服务大局、以人为本、主动埋单、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理念,理财观念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财政干部的理财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财政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财政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社会感知度、满意度高,这是最高兴的事情。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第3篇

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的背景日本政府近年来所制定的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被称为“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的综合性的支援体制”。它的政策重心是扩大日本农产品及食品在亚洲市场的出口份额。在上述《关于推进21世纪新农政》政策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抓住亚洲各国收人水准的提高和世界性的日本食品流行的好时机,进一步促进安全优质的日本农林水产品、食品的出口”。在许多具体的措施中,则重点性地针对亚洲市场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新的贸易政策及措施更加注重于日本自己的近邻。对于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首先,提高日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缩小农产品贸易逆差是其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结构与农业经营成本所决定,日本农产品与亚洲各国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因而,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与进口比重悬殊,两者之比约为1:20。为此,长期以来日本的农产品与食品出口,主要以拓展美欧市场为主。然而,随着近年来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为日本扩大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根据农林水产省《关于农林水产品的出日现状》(2仪科年n月)报告的数据资料显示,日本农产品(2003年度)出口的前10位国家及地区1988年与2(X)3年相比,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比重由59%增加到72%,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高达971%,由第巧位迅速上升到第5位。近年来,日本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整体情况表现一般,增长甚微;但对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各国的出口却年年扩大,2仪抖年从农产品出口总额来看,排名前10位中亚洲有6个,与1999年相比对亚洲出口增长了21%,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75%。2《X碎年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955亿日元,而对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的出口却占了约75%,达到2209亿59以〕万日元。

从图1可以看出,近6年来日本农产品出口增长最为显著的是中国,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增长。这一增长趋势实际_L也反映了亚洲各国人均国民收人的增加和购买力的提高。从东亚主要国家及地区的人均GDP增长来看,以亚洲经济发展较显著的1993年(世界银行报告首次提出“东亚的奇迹”)与日本经济复苏明显的2(X)3年相比较,中国内地、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分别由510美元、8270美元、17860美元和10710美元增加到1090美元、125(X)美元、21520美元和12540美元,各自增长了2.14倍、].51倍、1.2倍和1.17倍。相反,日本的人均GDP则由1993年的34940美元减少到2003年的33720美元,同比减少了0.0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这种趋势,为改变因农产品价格昂贵,出口困难的日本产品进人亚洲国家的生活富裕消费层提供了可能。特别是祖国大陆与台湾加人WrrO以后,为日本农产品及食品扩展进人所谓的“中华圈”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促进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成为了日本试图减小农产品贸易逆差,实现“进攻的农政”的重要的政策出发点。

其次,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促使其贸易政策调整的外部原因。从全球与亚洲区域内贸易来看,一方面世贸谈判特别是有关农产品贸易问题的谈判长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亚洲各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l人)谈判却积极开展起来,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谈判所取得的进展对日本而言是一大刺激。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内需求不仅带动了域内经济增长,也密切了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相互间的经贸联系。在日本,2003年以来流行着所谓“中国特需”(意即中国需求犹如当年朝鲜、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需对日本经济所起到的拉动、振兴效应一样)这样的提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日本对其贸易政策加以重新定位、调整。也就是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是促使日本“转守为攻”贸易政策提出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

第三,稳定的食物供给与振兴国内农业是其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国内因素。从日本国内情况来看,众所周知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是发达国家中最为低下的国家之一,平均食物热量(ealorie)自给率约40%。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综合食物局《食物供需表》的统计资料所显示,么{X)2年日本的谷物(食用*一饲料)、肉类、鱼贝类、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分别为28%(仅大米为%%)、53%、46%、83%和科%。由于出生率的低下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的不足,上述比重还有进一步趋于严峻的迹象。对此,为了应对要求日本国内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大米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呼声,以及扭转、调整日本国内农业产业发展的被动局面,振兴日本农业,同时也为获得更多农村选票对执政党的支持,日本政府通过政策、资金及技术的支持来促进国内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面向海外拓展市场,就成了执政当局一项重要的选择。所谓“转守为攻”的政策也就由此而生。“转守为攻”政策的基本内容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这一新动向,与近年来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区域内贸易愈益紧密以及日本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日本内外部这些因素所致,“进攻的农政”或“转守为攻”的政策才成为近来备受重视的问题。

关于“转守为攻”的贸易政策,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近年来日本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及食品出口的综合支援措施,亦即实施所谓的“转守为攻”的贸易政策的措施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提供和技术支持的形式,积极鼓励和协助日本企业与农业经营者将产品打人国际市场,以此扭转长期以来的日本农产品贸易巨额逆差问题。这些政策及措施主要表现为:

1.日本政府先后通过《农政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林水产省政策报告)、《关于重振农山渔村的(政策)支援》(内阁政策会议议案)和《食料、农业及农村政策》(农业白皮书)等政府方针、政策文件形式,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农产品及食品的出口,以实现“转守为攻”的政策。

2.由农林水产省先后制订,并指导执行多项促进农产品及食品出口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IRO)推进农林水产品贸易平稳增长事业(1997一2008年)事业内容:①进行海外贸易情报收集等基础调查与收集活动;②举办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的研修会;③设立探讨贸易平稳发展活动委员会。(2)民间团体组织国产农林水产品海外普及事业(20(只一20()8年)事业内容:①拓展海外市场的使命,②从事日本国产农林水产品、食品的公关宣传活动,③构筑起新产品出口的开拓事业。(3)民间团体组织确立农林水产品海外销售途径对策事业(2(X)5一2田8年)事业内容:①贸易商与生产经营者共同确立起出口对策,②提高流通效率的对策,③保护日本品牌、商标的对策,④灵活运用海外超市常设销售网点的对策,⑤日本食品及日本产食品材料的普及活动。(4)地方公共团体促进地方特色产品出口对策(2005一20(刃年)事业内容:①以海外进口商为对象的实务性的展示、拾商会,②取得进行反复的试验性出口,③在海外进行出口清单所列品种的促进销售的宣传活动,④为配合海外促进出口的宣传活动,邀请进口商考察日本,⑤开发适应海外需求的商品,重视包装。以上事业除第一项的内容是自1997年即开始实施外,其余大都是近一两年来才陆续实施的促进农产品及食品出口的对策。为落实这措施,日本政府为此投人了大量的资金。近三年来相关事业(预)经费分别为:2003年47(X)万日元,20(科年8亿粼刃万日元,同比增长了17倍。2(X)5年预算经费为4亿8100万日元(上述(l)2)(3)项事业的预算)+470亿刃万日元((4)项的预算),合高达474亿叭洲1〕万日元。其中,4)项的预算包含了作为交付各地公共团体强化农业经营与农产品口的预算。3.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贸易兴机构主持成立了‘旧本食品等外开拓委员会”,具体协助日本府与民间实施农产品与食品出口战略。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有:由

农林水产各界有识之士参加,两年时间(20()3年7月至2田54月)对‘旧本食品等的海外市开拓事业的基本战略”进行调、审议。②作为日本贸易振兴机实施的日本农林水产品、加工食出口战略,探讨在过去未曾有过相关体制、实践性的战略。③以亚为中心,根据国别提出综合性战略。

(二)日本许多地方政府也制了相应措施,积极主动地鼓励、助当地农产品与食品的出口,并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2003年5月,首先由部分地方府在日本农产品出口较有影响的取县,发起成立了“促进日本农水产品牌出口都道府县协议会”。初期有23道县参加,截至2撇5年3月已有42道府县参加(日本省级行政区划为47都道府县)。此外,各地方政府除配合上述农林水产省相关资金使用和政策实施外,还专门规划出地方预算,利用多种形式,在海外积极协助企业和经营者宣传、推广当地农产品与食品的出口。

(三)由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和外务省三部门以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共同制定、实施了“关于中小企业等出口海外市场通道的政府层面支援制度”该制度从扶持中小企业的角度,包含了促进农产品及加工食品出口的相关政策。这也是促进农产品出口,实施“转守为攻”的另一政策体现。关于“转守为攻”政策的评价日本在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的方向上是把扩大出口高品质且具有附加价值的农产品与食品作为主要目标。为此,强调通过所谓“官民协作”的形式扩大出口,即国家在设立“促进农林水产品、食品出口联络协议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相关省厅、都道府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各生产团体间的联系,实行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相互加强协作,通过不同层次及渠道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关于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这一新动向,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国相关部门及企业借鉴和关注:

其一,是近年来通过投人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力资源,主要对亚洲市场等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采取产、官、学合作,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日本农产品的推销与宣传,并且与日本食文化的普及、推广活动相结合。在这方面,突出表现于三个层次上: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推广日本农产品及食品,近年来频繁而积极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样品展销与宣传活动,国会议员及政府官员也积极游说潜在的出口对象国;二是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为核心,对有关出口对象国家的进口制度、体系以及流通状况的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并向企业、经营者提供较完善而系统的相关咨询、指导;三是部分大学及研究机构也凭借其专业优势,积极指导和协助农户、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第4篇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有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还很多。

居安恩危,未雨绸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列为明年经济工作8项主要任务的首位,提出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那么,中国经济航船能否继续平稳前行呢?

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外需求增加仍有较大空间,有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也有不少导致经济过快增长的因素。国际市场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妥善应对上述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将“好”放在“快”前,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注重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轨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有所改善,运行环境良好,各种矛盾有所缓解。只要能够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明年经济效益将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采取措施努力减少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超过10%。

但与此同时,中国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土地乱占滥用仍很普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临界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尖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O.8%。尽管第三季度单位能耗由升转降,但实现全年目标仍有很大困难。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也是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无法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央党校经济研究室主任周天勇说。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约的政策措施。

年中,《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为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从10月1日起,国家对差别电价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淘汰类企业工业用电每千瓦时加价1角钱,限制类企业加价3分钱;为进一步明确节能责任,国家把“十一五”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各地,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要从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方面,国家环保总局两次对污染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中央财政今年投入7亿多元加快治理历史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治理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

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

不久前召开的某信息产品展示会上,各种国产手机、个人电脑、彩电等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有30多种产品产量已居全球第一。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国货”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到10%,多数都是贴牌产品。

据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3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到70%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赖度超过50%,而美国、日本还不到5%。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入,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指出。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真抓实干,奋起直追,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解读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已下,目标已定,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部日前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

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数十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今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当前,在“三农”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就会引发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传递出一系列重要信息:

――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如果各地各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些措施,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稳定提供重要支撑,将使我们能够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范文第5篇

国务院总理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

会议指出,要加快实施一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工程,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确保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一要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旅游、电商等。二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小型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网改造升级、网络通信扶贫等工程。三要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和产业发展。四要做好贫困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尤其要通过深化医改、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解决好贫困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五要加大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扶持。

会议通过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确定:一是整合存量财政资金,支持各地改善贫困县义务教育突出“短板”;二是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三是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建设好一所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议还通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迈向共同富裕。

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要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若干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

《意见》提出了一批近期可操作可实施的政策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主要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第二,推进创新转型、培育发展动力。主要包括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第三,扩大开放合作、转变观念理念。主要包括打造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开展对口合作与系统培训等。第四,加强组织协调。主要包括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投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

这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全国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加大对真抓实干地方的激励支持

受到国务院表扬下年度“免督查”

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决定,根据每年国务院大督查和日常督查情况,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

《通知》提出了四个方面24项激励措施,进一步丰富了激励手段,对受表扬地区不仅在项目、资金、土地统筹安排等方面予以奖励,还在改革试点、项目布局、融资发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支持。同时,激励范围进一步扩大,统筹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更多向基层市县倾斜。《通知》还指出,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其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的市(州)、县(市、区),在下一年度国务院组织的有关实地督查中实行“免督查”。

这是建立健全督查激励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重点提出33个重大工程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7日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就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作出部署。《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要更加健全有效,农村经济发展更加繁荣协调,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农村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

《规划》突出加强了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方面的谋划。重大工程方面,设置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5个重大工程专栏、33个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方面,围绕完善和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任务举措。重大政策方面,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作用的互补配合。

《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地方债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出台

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11月14日《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印发《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的通知》。

《预案》和《指南》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按照风险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将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大)四个等级。对Ⅳ级、Ⅲ级债务风险,主要由市县政府立足自身化解;对Ⅱ级、Ⅰ级债务风险,除上述措施外,省级政府可依据市县政府申请予以适当救助。另外,当地方政府出现极大风险时,中央政府可适当指导。

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的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内贸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0%左右

11月16日,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流通升级战略,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9项主要任务和17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