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1篇

——以毛泽东为例

蒋蒙携 孙明剑 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400054

【文章摘要】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能了解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的一生,还能对该历史时期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我们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客观地评价该历史人物,还原该历史时期的客观事实。本文以毛泽东为例,论述了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关键词】

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毛泽东

1 在当前关于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分歧

1.1 关于决议的定论

从历史重要文献来说,在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决议认为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时第二位的。决议指出不应该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混淆,不应该因为毛泽东同志所犯的错误而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同时也不应该将毛泽东同志所犯的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由此可以看出,就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远远的大于过错的,毛泽东同志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然,决议也对一些中央负责人的功过是非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决议之所以能对历史人物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于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分析,实事求是。决议的科学性也对后来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得学者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明确了方向。

1.2 关于社会中评价体系和评价结论的不同之处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毛泽东的评价各有不同,大体分为三种:第一, 对毛泽东的完全个人崇拜。不可否认,在毛泽东生前的时代,一部分人对毛泽东的感情已经有一般的尊重敬佩上升到不切实际的个人崇拜,认为毛泽东是无所不能的,认为毛泽东是神的化身,把人神化,已经到达到了一种不能自拔的境界,这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毛泽东也只是普通的人,也具有共同的人的属性,过分地夸大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社会中, 一部分人不能科学的评价具有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否定了人的本性,是一种极端的唯心主义的表现。第二,对毛泽东完全的否定。在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了极大的错误,个人崇拜主义严重,例如毛泽东没有阻止“毛主席万岁”这句话,但其实,毛泽东本身非常反感个人崇拜主义,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强调反对个人主义、反对个人崇拜,就连在他即将去世的时候,也表达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清楚地认识到包括自己在内的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不可能万岁,不能搞唯心主义。第三,认为毛泽东有功也有过,但其功大于过,这是根据决议的科学评价的出来的结论,也是当今社会中多数人的看法,笔者亦是如此,认为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辩证的看待毛泽东同志的一生。

2 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2.1 巩固意识形态的地位

任何统治阶级都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维护其相应的意识形态,我们必须高度地重视意识形态, 科学评价历 史人物就是通过总结历史人物的贡献和精神, 来影响当代人的思想和活动, 这实际上是一种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来指导当代社会的人类活动。毛泽东思想是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这个三个精髓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虽然毛泽东同志已经不在,但是他的思想没有死去,他的精神没有死去, 而是以一种意识形态来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是非常可怕的,就像是没有了前进的方向,缺少了前进的动力一样。随着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了巩固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性,这也能体现出当下巩固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所以,更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评价历史人物。

2.2 执政合法性的来源

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指执政党凭借其自身力量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 要想获得这种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最核心的就是人民群众这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观点也是由此得来。人民群众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而是在直接触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的创造。科学评价历史人物,不仅仅是对某个或者某些历史人物自身的评价,也能透过对该时代历史人物的评价去还原真实的历史的情景。毛泽东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通过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能分析出在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人民群众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选择, 从而坚定了我们党之所以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

2.3 凝聚历史中关于未来发展道路的共识

有人说,历史中的人物已经逝去,没有再进行评价的价值,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之所以要对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因为其有一定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的借鉴和指导。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不仅能从历史人物中分析出过去的错误从而汲取经验教训,同时,也能透过历史人物总结出历史中关于未来发展道路的共识。毛泽东不仅在革命时期做出正确的指导,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可以这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任务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而当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与毛泽东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达成了共识。事实证明只有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凝聚历史中关于未来发展道路的共识,这对于一个国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 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3.1 历史性

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历史人物, 是历史中的人,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也应该遵循其历史性。历史人物不能抽离出其存在的那段历史时期,只有将历史人物放在其相应的历史实际环境下,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价,无论一个人多么伟大他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更不能将其放在当下,在当时的条件下来评价其价值。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历史中评价历史人物,既能看到该时代最辉煌的一面, 同时也能看到其中的局限性。毛泽东也是一个历史中的人物,无论认为他是推动了历史前进的道路还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都应该在一个前提之下, 即将其放在他所属的历史关系中去,再对他的事迹进行评价。他既受到那段历史也就是时间的制约,也受到当时历史的空间环境的制约,所以,离开历史性原则来评价历史人物是不成立的。

3.2 阶级性

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展导致了阶级的产生,除原始社会外,社会的经济结构中都存在着阶级这种人群共同体,且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一般来说, 历史人物都处于某一个阶级社会中,他们的立场、理论、观点等都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一阶级的利益。评价一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是从该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等入手,从而推导出其服务的对象,对该人物进行阶级性的分析。当然,历史人物的阶级性不是一层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阶级性的变化,不仅要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出生于哪个阶级,也应该研究随着人物自身发展,其阶级性是否有所改变,改变后为哪个阶级服务等,又或者即便是同一阶级,所走的政治道路也可能有所不同。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也就是说从出身来看, 毛泽东是隶属于农民阶级,但是随着的社会的发展和毛泽东自身的变化,毛泽东成为了无产阶级伟大的领袖,为无产阶级服务,在对毛泽东进行评价时,就应该分阶段分析其阶级性,不能笼统地评价,应该把他置于相应的阶级中去,不能脱离阶级关系,进行胡乱的评价。

3.3 全面性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站在一个角落去看,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例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其中不好的一面,因此产生偏见,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人,客观地评价该历史人物,从而也不能很好地把握该历史人物所处的整段历史。此外,因为评价的对象是某个具体的人,所以也应该注重其个性的特点,哪怕是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会造就不同的历史人物。同时,要注意主观的动机和客观的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客观的效果为依据,结合主观的动机,从而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应该片面地去评价其某一个方面,要全面地对毛泽东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毛泽东在晚年固然犯了错误,但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能夸大其过错而否定他的功绩,同时也要警惕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应当结合毛泽东的个性特点,分析其主观的动机和带来的客观效果,全面地评价毛泽东,才能更好的指导当今的实践。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明确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遵循历史性、阶级性、全面性原则,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新时期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越来越被学者所重视,在研究有关理论时更加全面,深入,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06

[2]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3] 王全权. 历史人物评价再思考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09

【作者简介】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2篇

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将相对分散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术会议,举办学术报告或讲座,收集有关信息,促进国际国内交流,从而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给有志于史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为繁荣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主体的史学理论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史学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史学走向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不断加强,并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中外史学的发展历史证明,有影响的史学家无一不是对史学理论有独特贡献的人,史学理论历来为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的发展任何时候也离不开史学理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繁荣和发展历史科学,就不能不繁荣和发展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研究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和复杂,和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往往是和社会认识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今天,史学研究也遇到了同政治经济学研究几乎同样的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宣布“历史已经终结”,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世界资本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的世界新秩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国内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鼓吹的错误倾向。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史学理论研究,对于澄清史学研究领域中的思想混乱,保证史学研究沿着科学的健康的道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国家。但是,历史学只是在得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后,才成为了一门科学。无论人类过去的历史还是今天的实践都证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列宁语)。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老前辈们之所以能在史学研究中取得开创性的重大成果,无不与他们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同时应当看到,唯物史观诞生以来的150余年,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加强史学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研究,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史学研究指导的需要,也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史学理论自身发展、不断创新的需要。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有人假借理论创新之名,行根本否定唯物史观之实。凡是离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和脱离实践基础的所谓“创新”,不仅不会是真正的创新,反而只会走到复旧的邪路上去。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3篇

新课改中历史教科书是以“模块+专题”的形式编撰的,涉及孙中山的内容涵盖多个模块和专题,这些内容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本文基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实际的教学经验,对人教版教科书涉及孙中山的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引入史学研究成果,进行粗浅的探讨:

1 结合史学研究夯实学生基础

从历史学习的角度讲,高中历史重在普及基本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但高中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课本知识,质疑某些历史事件的固有结论,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结合史学研究成果,适当引导学生涉足课本以外的知识。

通常认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导致革命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一固有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一表述科学么?为什么孙中山最终要“让位”于袁世凯?然后通过引入史学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分析武昌起义后复杂的历史条件,让学生了解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主客观原因,加深对特殊历史现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术界对“二次革命”的问题争议比较大,甚至怀疑它不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其中“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是“二次革命”中争论的焦点,对于这段研究成果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通过介绍“宋教仁案”的来龙去脉,澄清宋案至今是悬案的事实,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善后大借款的问题上,教师可从借款实际用途出发,介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当时中华民国的运行机制,明白国家面临的困难,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从而引导学生探讨“二次革命”的必要性、正当性以及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深刻认识辛亥革命后国家面临的复杂处境,最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

2 立足时代背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课程标准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2]注重探讨人物与时代的关系是历史人物教学的侧重点。涉及孙中山本人的教学,教师可以大胆设问,为什么孙中山能够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孙中山坚持革命的史实,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得出是历史选择了孙中山,从而揭示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物教学的关键。实际教学中历史人物本身的复杂导致了评价原则和方法的多元复杂。不难看出教科书对孙中山的评价基本是“丰功伟绩”“盖棺定论”式的政治评价,这样的评价难免过于单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教师可在尊重教科书的前提下,使用多种方式评价历史人物,拓展学生的思维。一般认为孙中山对辛亥革命贡献巨大,但从史实看,武昌起义之前的历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失败一度使革命陷入了低潮。基于这个史实,教师可以介绍该阶段革命史研究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孙中山长期以广东为根据地,主张由南向北推进革命,而且始终坚持海外‘输入式’的少数志士潜入沿海城镇举义的僵化模式,导致革命的局面迟迟没有进展,反倒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使革命形?莘⒄寡杆伲?并在中部的武昌胜利起义。依托该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孙中山,既看到人物进步的一面也看到其局限的一面。

3 培养历史思维揭示事件本质

“历史思维不是感知和记忆,而是需要运用形式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来解释复杂历史现象的本质”[3],历史学科有独特的思维形式和认识方法,其中重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内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多表现为被动的接受,存在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大于对历史问题的思考的弊端。随着国内外对历史教育的深入研究,历史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一点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明显的体现。

教师在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单向度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理清推动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如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迅速取胜的低烈度的革命,立宪派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就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为民政部长,汤在组织军政府方面起到了指挥作用,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在辛亥革命之后担任都督,使湖南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流血冲突。通过这些史实的引入首先让学生产生对立宪派投机革命说法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重证据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探索欲望,其次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可以使学生感悟辛亥革命发生的复杂性,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思考。再如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恰当的引入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看法,如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有人说是民族革命,有人说是“假革命”,还有人说是王朝的更替。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先思考争论,然后向学生一一解释出现这些观点的根据,最终对辛亥革命的性质进行揭示,让学生认清楚事件的本质。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人文素养 寓教于形 以情动人 学以致用 师为表率

人由一撇一捺构成,这撇代表着杰出才能,这捺代表着完善人格。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善人格,提升人、发展人”。

赵亚夫教授认为,“成熟的历史教育,以完善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即“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历史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能“听懂历史说的话”,以史为鉴,找准人生坐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当前的社会现实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历时两三百年的“人文主义(humanism)”运动,将“人文”与“人性”这些普世价值深深的植入西方社会与人群之中。而同时期的中国却是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出现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腐败成风、诚信危机、破坏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有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重建与修补伤痕累累的社会人文价值观刻不容缓。历史教育是人文社会重建的关键渠道,历史教师之责尤为重要。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寓教于形,以实现人文素养教育

教育心理学说: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学生往往印象深刻。教学中,要选择那些能表现人类美、丑、善、恶的材料,以多媒体和生动的语言为手段,寓教于形。如讲万隆会议,1955年会议召开时,美国正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总理在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为“万隆精神”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也赢得亚非国家对新中国的同情和支持。我设计三个教学环节

1.会议前的斗智斗勇

镜头一:1955年,美国政府成立“亚非会议工作小组”,影响会议,扼制中共。

镜头二:台湾当局为阻止中国出席会议和加害制造空难:载有中国先遣团会议成员的包机飞越南中国海附近时爆炸。坚持“临阵不换将”,他把机要文件全留在国内,只带一份发言稿,藏于胸前。

2.会场上的较量

镜头一:会议第一天,伊拉克对中国发难,第二天形势恶化,求同存异的发言化解了紧张局面,并号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镜头二:会议第四天,锡兰总理发表反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的威胁等言论。会议结束后和他在小会议室单独交流。后锡兰总理声明他的话只表达个人的见解。

镜头三:会议第五天与会国在是不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亚非国家相互关系的准则上发生严重争执。建议把有人不喜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改为联合国中的“和平相处”,将5项改为7项原则,并提出搁置争议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使会议又回到正确轨道。

3.会议外的声音

镜头一:黎巴嫩代表、驻美大使马利克会后向杜勒斯通报亲西方联盟瓦解,称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变强大了,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

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艰难曲折的过程,体会的外交风采和人格魅力。

二、巧设问题,以情动人,使人文素养在学生心灵中内化、升华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内在活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必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在感性中激发的情感,在理性认识中得以升华为情操。如讲“黄花岗起义”时,可利用多媒体展播“黄花岗起义”,并突出介绍林觉民的“与妻书”,激发学生对这位先烈的崇仰。在此基础上插入问题:“林觉民为什么能勇于诀别爱妻而死?”引发学生思索,小结指出:林觉民之所以“勇于就死”,是因为他以爱妻为起点,“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而清政府腐朽统治造成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民不聊生,使其心愿不能实现。于是他抱定决心“以天下人为念,当乐牺牲吾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样,林觉民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和民众的幸福,抛弃个人幸福的崇高形象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并升华为学生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操。通过这种感受和认识,其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是教师简单讲授和灌输无法比拟的。

三、学以致用,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思想活跃,关心现实,且有不少疑虑。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略学生思想“热点”和社会问题的“热点”,

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做了如下安排;首先,列表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新成果,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以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意志;第三,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遗害人类。诺贝尔的发明为和平利用,马可尼却拿他的无线电效忠法西斯;第四,科学家有国界,科学则无国界,抓住机遇可以后来居上,日本是典型;第五,当今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通过以上层层引导使学生对科技革命有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源,恰当重组、再现历史,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情操的目标。

四、师为表率,师生互动,共同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是发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的品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同时主动将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是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途径。当前人文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呼唤。面对时代的重任,我们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教育初探[M] ,未来出版社,2005.

2.庄礼伟:人的价值至上,人的权利至上[J],南风窗,2003(12S):5.

3.司恩鲁:宠爱自己[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案例 启发式教学

历史学科既是社会科学更是人文学科,其记述与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没有人怀疑它的现实功能、人文教化功能,这就是史家所谓的“知往鉴今”。“历史教育教学的人文属性主要是指历史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教师在通过教材这种媒介传递特殊的人文价值观”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自觉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成熟的历史教育,以完善人格为最高目标”,而“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即“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②。历史教师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听得懂历史说的话”,从而起到“以史为鉴”之用,收获自己的启示。在此,将一节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予以展示,并结合本课教学做了课后思考,以期求教方家,提高我们的立身之本――课堂教学。

【设计思路与教学构想】

英国的代议制,开创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对近代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了解它,对于认识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定“制度自信”,颇有帮助。作为专题七的开篇之作,学好本课,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围绕资产阶级的“民主”这一中心,以“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三个阶段为支点,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三个知识点为依托,建构主题鲜明的教学结构,在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基础上,收获人生启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问题导入与设计意图】

导入:PPT展示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生子的照片及英国王室的全家福照片,用问题导入新课:

让我们关注的目光拉回到2013年7月22日,在这天,一个人的出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的名字叫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这位小朋友何许人也?他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儿子,他出生时重3.8公斤,是英国近百年出生时最重的未来国王,英国王室近120年来第一次出现四世同堂场景。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满怀疑惑,号称民主制度颇为发达的英国为什么保留王室?又为什么会有王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较为熟悉且感兴趣的事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点出王室、王子,设置疑问、布置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

【过程设计与方法策略】

(一)争取民主

1.以线构史,归纳整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进行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在课文中有一定阐述,需要重回课本,掌握基本史实。在此,教师以线构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

1640年,革命爆发

1649年,处死国王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任何革命或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必然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就像英国诗人弥尔顿所说:“道路漫长而又曲折,地狱一出即光明。”从而收获启示一:有一条道路叫曲折。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知识储备,所以在此简单处理,用曲线勾勒,使学生快速、直观、具体地获得历史信息,同时得到启示。

2.王位浮沉,收获启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生?还是死?是废?还是立?这是个问题。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

第一次,他们选择了――处死国王

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请来国王

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进口国王

在光荣革命中,对于国王,英国人既不是处死,更不是原封不动地请来,而是采用“进口”的方式,这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智慧?――折中、妥协。在社会变革中,为实现一些政治目标,适时的妥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是一种政治智慧,从而收获启示二:有一种智慧叫妥协。

3.史学争鸣,客观评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不流血的形式结束的,这样在我国史学界长期存在一个争鸣问题,即英国光荣革命是否保守的问题,其中又以下面两种观点最具典型代表性。

观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而不是共和制度,因此它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革命。――王荣堂

观点2:将君主立宪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君主立宪不一定比共和制保守,实践证明,君主立宪体制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刘

宗绪

这个史学争鸣问题,说到底还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应该关注其形式还是内涵的问题。革命后的国王与革命前的国王的权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他逐渐沦为虚君,所以我们在评价具体事件时更应该多关注其实质而非外形;在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英国一直居于世界权力之巅,这种政治体制也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所以从实际效果看,它也是符合英国当时国情的。正如《大国崛起》中所说:“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从而收获启示三:有一种态度叫和平。

(二)确立民主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和《权利法案》的颁布息息相关的,在此罗列法案中的条款,让学生归纳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立法权)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征税权)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军事权)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召开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司法权)

同时保障了议会哪些权利?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受到弹劾或询问。(言论权)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集会权)

【设计意图】将《权利法案》内容融入材料之中,论从史出,突破课本重点。

(三)完善资产阶级民主

学生一般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立宪体制已经建成、民主已经有了充分保障,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此,笔者引用钱乘旦先生在书中的一段话引出民主完善的内容:

(威廉三世)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不对议会负责,而只以个人的身份对国王负责,议会对此毫无办法③。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这也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岁月里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尚需不断完善,变化发生在这些人担任英国国王期间:

安妮女王 乔治一世 乔治二世 乔治三世

(1702-1714) (1714-1727) (1727-1760) (1760-1820)

德国人:汉诺威王朝

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完善的内容,课本讲解较为简略,在此补充相应材料,以案例形式对责任内阁制进行讲解,化抽象为具体,以确保学生对相对陌生知识的理解。

【案例1】

“性格恬淡的安妮女王”

安妮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

安妮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往往是一件事情已经说好,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会改变初衷,接受新建议。为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取得一致意见再报告安妮,让她无可选择。

思考一:安妮女王时确立哪些政权运作原则?

【案例2】

“两个德国人治下的英国”

安妮女王去世,一个德意志的小王侯登上英国王位。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政风民情。作为外国人,即使想改变政治制度也无从下手,于是他很明智,乐得做一个安乐天子,便放手让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乔治二世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连续两个外国国王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来发展良机,内阁制由此成形。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罗伯特・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思考二:不懂英语的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力?

【案例3】

“最伟大首相之一――小威廉・皮特”

1782年,因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冲击波,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福克斯―诺思内阁被迫辞职。1783年24岁的小威廉・皮特出面组阁,赢来了议会的一片嘲讽之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他大获全胜,解散议会,并得到新议会支持,巩固了首相权力。

思考三:当议会和内阁发生矛盾时,会有几种解决方案?

从案例3中我们看到,议会和内阁之间相互牵制、彼此制衡,从而收获启示四:有一种权力叫制衡。另外,从三个案例的发展演化中可以看到,在威廉三世之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个原则在确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都是渐进的,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事物都是在渐进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收获启示五:有一种方式叫渐进。

(四)收尾:合作探究

历史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有广阔视野,善于比较。在此,进行中西比较,具体问题如下:

17、18世纪的英国和中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由道路不同所带来命运的天渊之别给我们怎样的政治启迪?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确立不久,即在经济领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封建专制体制笼罩下的中国,则在农耕文明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而英国的崛起抑或当时中国的沉沦为创新的重要性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注脚。通过中西横向比较,收获启示六:有一种精神叫创新,从而使本课主题得以升华,并为我们今天认清资产阶级民主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自信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民主提供某种启发。。

【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青年教师,笔者曾经参加过各种级别的比赛和展示课,对于公开课的教学有很多反思和感悟。在此,一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一)高中历史教学定位重点在哪?

在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背景、过程、影响范式的课堂体系并不少见。当然,这样的体系结构对学生抄录有所帮助。但是,这样的术语显然只是复习笔记上的标题,只是标注了所谓重难点,只做到此很难说教学目标已经实现。本该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被这种固定的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已经进入一种固化思维模式,他们在扮演一种对历史冷眼旁观的角色,很难领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挣扎与历史事件的激荡人心,使原本流淌着智慧和灵动的历史课堂变得了无生机。叶澜教授说:“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④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重在启迪人心智慧。在搭建课“形”时意在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正如全国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所说:“历史教师应当把侧重点放在透过历史培养国民意识和提供智慧方面。智慧是文化的深髓,只有在智慧的指导下,只是才具有力量。单纯的知识可以老化,可以过时,但融入了智慧的知识,却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⑤“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在此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当然,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还有待进一步批判、分析。

(二)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与价值渗透的问题?

袁振国先生在《解读文科教育》一文中谈道:“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⑥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教学中,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这一中心词汇出发,经过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三个阶段,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收获人生启示:有一条道路叫曲折、有一种智慧叫妥协、有一种态度叫和平、有一种权力叫制衡、有一种方式叫渐进、有一种精神叫创新。

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关注价值观的引领和励志的信念教育。布罗代尔曾说:“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⑦历史教学要强调和突出历史教育的深刻性和价值观渗透性的学科特征。在这方面,千万不要进行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让学生感受历史教育的意义。

(三)什么样的活动更有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评判历史教学优劣的主要依据是能否彰显学生的“主体活动”。于是比赛课,要么是教师将教科书中的内容问题化;要么是教师别出心裁设计诸多“历史活动”、“历史短剧”等,师生多在所谓积极互动的氛围中结束相关教学活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展现了历史教师才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创设缺乏一定的思维性和深刻性,那么这些问题就很容易沦为无效问题,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如《权利法案》有哪些内容?英国代议制确立对资产阶级的贡献大不大啊?这样的问题只需学生随声附和有或没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揣摩教师的语气应声而答,缺乏应有的思维生成,这样的问题尽可以归入无效问题这一范畴,这绝不是我们在课堂中希望看到的。

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曾感叹道:“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⑧曾几何时,我们对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投入太多关注和热情,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充斥各种高深莫测的教学策略,而对历史本身的研究,教师专业的成长被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反思本课教学,情感、态度目标实现比较成功,知识、能力目标也基本实现。课堂主题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因为好的主题是成功的一半。主题必须是和课本内容紧密相连的,并且通过它可以贯穿整个主干知识。脉络清晰是历史课堂的骨架,支撑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英国代议制确立和完善过程的讲解,以启示形式贯穿始终,主题得以升华。

本课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那么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⑨。而客观现实是教师每天忙于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战术,各种压力下历史教师心力交瘁,能投入专业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行文至此,屈原的话在我耳边萦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柴松方.历史教育:人文价值观・公民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

②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教育初探[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5.

③钱乘旦.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④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M].教育研究,2002(5):6.

⑤李惠军.来自教学一线的冷眼凝视[M].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4.

⑥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46.

⑦布罗代尔.文明的文法・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