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府安排 制度基础 政策效应 政策边界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

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同样给出了各种非市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还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一、宏观调控的经验总结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曾经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怪圈,也是宏观调控在活力与秩序面前常常面临的两难选择。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突出了调控和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微观主体放活了,宏观经济有序了,有效地解决了调控中的两难选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3年宏观调控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宏观调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治理整顿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执行宏观调控紧缩政策后,物价上涨得到遏制,通货膨胀得以缓解,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初步得到控制。二是“八五”时期的“软着陆”。启动间接宏观调控,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经济实现了“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三是“九五”时期及“十五”初期的扩大内需。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不利冲击,又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13年来的实践使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

1、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性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宏观调控,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扩大内需”与发展对外经济紧密结合;二是坚持扩大需求与调整结构、改善供给并举;三是坚持投资和消费的双向启动;四是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和协调运用。通过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支出的财政政策,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顺利完成了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反通货膨胀的预定目标。通过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的同时,积极促进出口的增长,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了通货紧缩趋的加剧,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扩大融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促进了国有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通过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出口退税率,扩大出口退税范围,扩大企业出口经营权,改善通关环境,促进了出口的较快增长。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信贷,确保了消费的稳定增长。

2、减少直接宏观调控的同时,重点加强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为主的间接调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财政资金逐步减少直接投入竞争性领域,金融调控手段也从贷款规模限额管理转变为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型管理体制,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外汇操作、再贴现等金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3、宏观调控政策适时适势灵活调整

“九五”前期,我国针对当时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随着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下降,1997年在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中求进”的政策,两次下调利率,使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1998年以后,根据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扩大,商品供给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和需求不足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形势变化,又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抑制通货紧缩,并运用灵活的经济杠杆努力“扩大内需”,这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收到了预期效果。

4、宏观调控政策的适应性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但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1998年及时灵活地提出宏观经济政策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从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调控的战略重点从出口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为立足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立足于国内需求不仅作为1999年度的短期宏观调控取向,而且确立为以后的中长期战略方针,从而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也标志着我国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

5、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宏观调控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把促进发展作为调控的作用点。无论是遇到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百年不遇的特洪涝灾害,都牢牢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变革和调整宏观调控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一方面在发展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来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我国的宏观调控逐渐走向成熟,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0年,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也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如,经济增长问题、提高消费率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加快战略性产业发展问题等,宏观调控本身也存在一个改革和完善的要求,如何通过自身的法治建设和制度创新,促使宏观调控突破体制性、政策,建立起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和咨询服务机构,使国民经济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今后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宏观调控的新阶段特征

1、宏观调控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也必须具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确定宏观调的主要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把这四大目标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目标的调整意味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具战略性、宏观性,调控行为更为市场化、法治化,适应和满足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也更有益于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2、宏观调控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外部环境来看,整个世界经济将进入重大调整阶段,动荡不安将构成其基本特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国际金融市场随时存在着金融危机复发的危险,但我国目前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实力明显不足。从内部环境来看,经济运行机制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后期”,市场化改革将深入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经济也将在确保增长速度和追求增长质量的博弈中谋求发展。在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对外开放度日益增大,各种风险不断加大且相互转化的情形下,宏观调控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直接依靠金融行政手段进行调控的做法将被逐步弱化,代之以主要依靠公开的政策法规,更多地依靠财税政策等手段,这需要更大的透明度,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

3、宏观调控特征发生了变化

一是结构性调控。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的主要矛盾正由总量转向结构,要想在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上获得双赢,就必须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将主要精力放在推进结构调整上,实施有效的结构性调控政策,在调控的手段运用方面也要更多地注意解决好对结构的调整问题。因为结构本身是一个动态性问题,始终会随着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劳永逸式的调控,更不能着眼于一次性调控,否则调控出来的结构总会落后于客观发展的变化,而应必须实施一种动态的连续性结构调控。二是开放性调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加入WTO,我国参与世界竞争和国内市场开放的步伐在加快、领域在扩大,外需和内需一起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世界经济走向的限制,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我国要在走向全面开放和WTO框架下按照国际经贸规则进行调控,必须既保持宏观经济的内部平衡,也重视对外平衡。三是融合性调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宏观与微观的融合,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融合。调控是有层次性的,它既是一个宏观上的调控问题,也是一个微观调整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只有融合、落实到微观层次上,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在微观层次自主调整基础上的宏观层次的调控才有可能实现预期效果。同时如何在融人国际市场中做好国内资源配置,站在全球范围来考虑国家资源优化配置,这也是宏观调控面对的新问题。四是动态性调控。商品从生产到价值最终实现,是商品价值由潜在的价值到实现价值的动态转化过程。同样,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整个社会经济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是由若干动态环节组合而成的链条。同时,现代经济又是一个有秩序的动态体系,一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体系都要受影响,因此,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动态监控。五是宏观性调控。在社会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出现过剩的时候,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使用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品结构调整、资本结构调整、投资成本和风险控制作为供给形成的硬性约束条件已经形成,市场供给主体的微观行为更加自主化、市场化,也更具有效率性,无需直接的宏观调控就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样的情形下,需要实施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宏观性调控,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已不再是微观主体,而是促进有效率的竞争环境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形成,实现市场机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公平性。

4、宏观调控理论有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多年来经济建设总结的经验。十六大报告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作了新的阐述。一是对政府职能作了进一步准确界定,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这一论述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对宏观调控

目标作了明确调整,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是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作了新概述,把国家计划放在宏观调控政策中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使用和各政策工具间的相互配合,重点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宏观调控理论体系。

三、宏观调控的改革和完善

1、宏观调控要有利于体制转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实施宏观调控必须有利于体制转型。一是要处理好政策效应与体制效应的关系。在拉动经济增长,实施反周期对策中,政策作用和体制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二者比较,政策的效应来得快,但它是外生变量,不能持久;体制的效应来得慢,但它是内生变量,作用持久。在转型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体制因素尚不完全具备,体制作用还会受到很大限制,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把经济增长的希望全寄托在财政货币政策上而忽视从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寻找出路。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利于体制转型,把体制效应摆在首位,不能给体制转型设置障碍。二是要处理好拉动经济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关系,积极培育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制度基础和机制因素,不能以加深潜伏的财政金融危机为代价来保持暂时的经济增长速度。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行时必须把握好“度”,在不牺牲财政金融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谋求GDP近期的快速增长。

2、宏观调控应在法治原则下运行

目前,不少基于宏观调控而实施的政策措施却背离了宏观调控的初衷,变成了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之所以发生这种偏差,关键问题就在于忽视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遵循法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要求,调控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从经济意义上看,宏观调控意味着政府退出市场竞争,成为真正的市场规则制定者与管理者;从政治学意义上讲,宏观调控意味着政府职能从管理性为主转换为服务性为主;从法律意义上讲,宏观调控则意味着政府在管理经济时,不再依赖领导者的臆断,而是遵循体现公民意愿的法律规则来进行。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去认识和实行宏观调控,都脱离不了法治原则和法制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宏观调控立法应当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立法应对宏观调控的权限范围作出明确规范;二是宏观调控主体应当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三是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遵循规范程序和公正原则。 3、宏观调控要把握好目标平衡

成功的宏观调控既是各种调控手段和方法单独发挥作用的结果,更是各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实施的成就。只有把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调控的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运用得当,才能在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四者之间寻求到宏观调控的最佳平衡点。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四个变量,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往往难以同时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因而被西方经济学称之为“神秘的四角”。但这四大目标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新阶段的发展需要,必须通过实施宏观调控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四者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平衡。在寻求四大变量的最佳平衡点时,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适时灵活地调整调控方式。

4、宏观调控要加快制度创新

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顷利实现,宏观调控的实施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尽快突破行政性资源配置体系。目前,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宏观资源配置体系中,传统的行政性配置资源方式尚未发生根本变革。主要表现在,发展中的最稀缺的资本投入仍然采取行政性配置方式,一些竞争性行业的行政管制依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等垄断行业以及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等的市场化明显偏低,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宏观调控的制度创新,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按市场经济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实行间接的、价值化的和引导性的调控,突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取消财政资金直接介入竞争性领域的分配渠道,按照“法治、监管、自律、规范”的要求,健全金融监管和运行体系,提高金融防范风险的能力。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032-05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货币政策在处理金融市场问题时的低效和不足,许多国家因此开始构建满足自身要求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期抑制金融失衡,降低系统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演化的角度看宏观审慎监管是微观审慎监管的延伸,主要政策工具也较多涉及金融范畴。因此,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执行时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特别是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也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基于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比较高的实际,中央银行提出建立逆周期的信贷调节机制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目前已实施的措施包括窗口指导、缓冲资本要求、动态拨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整按揭比例等,拟通过加强审慎管理来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本文借鉴国外成熟研究范式,通过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交互作用。

一、模型构建概述

本文对格瑞里等(Gerali et al.)建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简化和修改。引入信贷摩擦和贷款约束,在模型中添加银行部门,同时参考斯麦茨、沃特斯(Smets.E&R.Wouters)和克里斯坦(Chris-tiano)对于真实摩擦和名义摩擦的设定,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和银行的三部门经济,其中家庭分为存款家庭和贷款家庭,存款家庭将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贷款家庭和企业按抵押品价值从银行处贷款,企业生产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商品,家庭提供劳动力与资本,银行资产以贷款形式借给家庭与企业,同时其负债是存款和资本。还引入艾德里安(Adrian)和申(Shin)的金融加速器机制,并认为其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来源。

银行旨在保持资本充足率接近外生监管水平,即巴塞尔协议Ⅲ中规定的监管机构对银行实施的资本要求,从逆周期资本需求出发,银行资本由净利润累积产生,银行通过留存盈余来增加其资本存量。贷款家庭和企业行为受制于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的变动受信贷约束,银行贷款供给增加时资本与资产的比值下降,当其低于资本要求后,银行需提高贷款利率来满足监管指标。存款家庭的消费和储蓄选择由存款利率决定。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独立性体现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资本要求只影响贷款利率,而由货币政策调整的基准利率则对存贷款利率均存在直接影响。

央行作为政策当局,可以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直接影响不同家庭的消费选择。存款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当期及未来储蓄的实际收益,贷款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当期及未来贷款的实际成本。此外,贷款家庭消费选择还受制于贷款约束的拉格朗日乘数,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通过紧缩贷款约束的拉格朗日乘数,对贷款家庭的消费选择产生影响,即由于抵押品限制收紧和乘数的上升,贷款家庭支付消费和住房投资的能力减弱。注意到,宏观审慎监管的独立性源于人信贷约束的存在,在这样的框架下,当拉格朗日乘数降至零以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出现线性相关特征。

本文遵循已有研究成果中的设定,假设央行的货币政策采取泰勒规则形式,关注通胀目标与实际通胀率的差异及产出增长,基准利率具有调整刚性,央行以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为目标;将缓冲资本要求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资本要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增加(银行需要持有更多资产来供给贷款),在经济衰退时期减少。借鉴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的研究成果,假设央行将信贷作为监管金融稳定的重要指标,并对其异常行为做出相应调整。当杠杆率变大时,经济更容易受到冲击,因此模型中将损失函数目标设定为最小化信贷产出比率。此外,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指出宏观审慎监管需要缓和金融服务突然中断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本文继续假设监管部门还需注意产出波动的最小化。

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交互作用

本文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交互作用。第一种情况:两种政策合并使用,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和资本要求两种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最优组合,以稳定通胀、产出、信贷产出比率以及政策工具自身改变的波动为目标,进行两个政策损失函数的联合度量。第二种情况:两种政策独立使用,分别最小化各自的损失函数,该情况下最优政策的选择视为另一方政策已给定。

(一)技术冲击

首先考虑以技术冲击作为引起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因素的情形,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在合并使用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返回值分别为0.94和1.51,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考虑到产出的负增长,建议收紧资本要求(系数为1.96);在独立使用情况下,由于两个政策的策略完全不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体现顺周期性,而货币政策则体现强烈的逆周期特征,此时的损失由两部分政策损失函数直接加总得到,可以看出比合并使用情况下有所恶化(提高了6.1%),其中货币政策目标函数的损失增加了12.3%。

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政策工具波动:基准利率在独立使用情况下升至原利率的10倍,资本要求也扩至原来的3倍。该结果反映出央行对产出增长和顺周期行为的强烈反应,同时也意味着独立使用情况带来了较大的政策协调问题。

在独立使用的情况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关注信贷产出比的上升,将其作为信贷过热的信号,进而采取提高资本要求的操作,同时货币政策也会被诱导采取措施减轻冲击带来的影响,如此循环导致产出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中,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高资本要求的实质是信贷产出比增加的表现,而产出仍在持续下降,同时货币政策也为弥补波动而大幅降低利率,显然这样的政策决策是次优的,甚至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这种冲突源于两种政策相互独立却又共同作用于关系密切的变量之上(利率和信贷供给),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只关注金融变量,货币政策只关注产出和通胀,由于技术冲击带来信贷产出比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故产生政策操作的冲突。

表1最后一列为不存在宏观审慎监管,央行按照泰勒规则最小化其损失函数,相比合并使用情况下的均衡状态,联合损失函数基本保持不变,但利率的波动大幅下降,信贷产出比的方差也较之前的两种情况显著降低,这一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即可达到两个政策的目标,即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此时显得作用甚微。

(二)金融冲击

遵循Gerali et al.的设定,金融冲击通过信贷供给和贷款利率渠道影响实体经济,模拟结果如表2所示。在合并使用情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增长有显著影响,且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亦体现出显著的逆周期性(系数为9.48);在独立使用情况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不变,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明显变弱,损失函数值比合并使用情况下增加了6.2%。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冲击假设下与技术冲击情形下有两点主要不同:一是不存在政策冲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冲击导致产出和信贷产出比的同方向变动。二是两种政策的合并使用带来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显著成效和货币政策影响作用的削弱,这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在协助达到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偏离了其原有政策目标。

表2最后一列给出了仅使用货币政策情况下的实证结果。与技术冲击情形比较,单独使用货币政策不足以使宏观经济达到稳定,而协调不同政策工具使之有效组合,则可以对产出和信贷产出比的稳定起较大作用。

为进一步评价整体经济对银行资本受到冲击较为敏感时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重置该部分的计算,增加银行资本与资本监管要求的偏离度,该假设可理解为不发达的资本市场或融资费用昂贵时,资本具有较高的调整成本。经模拟获得以下结果:第一,调整会增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效果,当将参数值设置为5倍于Gerali et al.研究结果的基准值时,合并使用情况下的联合损失比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减少35%。第二,产出波动和信贷产出比波动大幅下降(均比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情况下减少40%~50%),然而这种下降却带来通胀率的上涨(10%),这一结果表明当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且两个政策处于合并使用情况时,货币政策将金融稳定作为目标内在化,这使得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有的损失函数目标。第三,合并使用情况下和独立使用情况下的差异显著增加,同时合并使用情况下政策组合的收益也显著增大。

三、完善我国金融调控体系的建议

在经济波动由供给冲击驱动的情况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很小,而且存在两种政策冲突的可能,这会加剧经济的波动,这种冲突主要是因为两个目标各自独立的政策共同作用于关系密切的变量而引起的。即在技术冲击下,使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效果略低于单独使用货币政策的效果,由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试图稳定信贷产出比而货币政策只关心产出和通胀,因此缺少共同目标的两种政策会加剧政策工具的波动。

当经济波动主要来自金融冲击时,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经济整体的稳定作用优于货币政策。两种政策的合并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即产出稳定、信贷产出比稳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收益的成本是基准利率和通胀率的波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在协助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有目标。如,在独立使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只关注价格稳定,而忽视金融冲击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即在金融冲击下,采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比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更有效,政策收益与银行需要调整资本偏离监管要求的成本成正比,如果在经济波动中金融冲击是主要驱动因素,那么货币政策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合并使用可有效帮助产出和信贷产出比恢复稳定。

上述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在当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同时从侧面论证,货币政策仍是稳定整体经济的主要工具,也是当前环境下无可争辩的最有效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各国央行意识到需要设计新的工具应对金融冲击,但这种新的工具并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替代,也不能被认为是全能的维护经济稳定的工具。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补充,是应对金融冲击的工具,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需十分谨慎,不当使用对经济的影响弊大于利。

我国大部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均为国家控股且运营较为稳健,因此短期内并不具备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但由于金融机构的同质性,长期看依然存在释放系统性风险隐患,央行已在2011年开始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将新的观测变量和监管工具与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相结合,以应对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变化形势。本文认为在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时应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予以关注。

(一)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经验

不管是传统框架下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职能,还是新体系中强调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规避系统性风险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都是新形势下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只关注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还要兼顾传统职能以外的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也不能完全作为政策当局施行管理措施的单一手段。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都是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有效协调两个政策的最终目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关系,金融改革应通过最大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来抵御金融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危害。

(二)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

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尚不健全,在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具的监管备忘录中,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的中央银行被隔离在外,这人为的加大了金融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协作难度。因此,在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时应尽快研究并确立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新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有效强化其职能和监管权限,以消除不必要的外部冲突。

(三)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

宏观审慎监管在应对经济波动时并非始终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宏观审慎监管而言,一方面,选择正确的时机实施监管并在适当的时点退出。另一方面,也需要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积极配合。在安排宏观审慎监管时可以尝试由中央银行和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组成金融稳定委员会,整合对我国金融稳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和信息,通过统一平台对金融市场进行整体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Gerali,A.,S.Neri,L Sessa and F.M.Signoretti,“Credit and Banking in a DSGE Model of the Euro Area”[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10,Supplement to Vol.42,No.6,pp.107-141

[2]Smets,F.and R Wouters,“An Estimated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Euro Area”[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ssociation,2003,Vol.97(3),pp.1123 1175

[3]Christiano,L.,M.Eichenbaum and C.Evans,“Nominal Rigidities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 Shock to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5,Vol.113(1),pp.1-46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 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改变停滞膨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这种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罗伯特小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典型理论是货币周期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是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小卢卡斯等人的理论,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2 理性预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小卢卡斯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始于他为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基础。他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他在为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工资,价格部分提供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在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冲突时,小卢卡斯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他试图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所以,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

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

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3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主张

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4 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不得不承认,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丽彬.理性预期观点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最新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十几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该方法由于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并引入了动态随机分析,在解释诸多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其优越性。本文首先介绍了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领域,然后利用该模型来分析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关键词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一、NOEM-DSGE模型

国际宏观经济学,也可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尤其在2003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利用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意义尤其重大。

二、NOEM-DSGE模型的应用

NOEM-DSGE模型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且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呈现出日益丰富和不断扩展的态势。在实际运用方面,NOEM-DSGE模型也开始被引入到中央银行的预测和分析当中,如欧洲中央银行的NAWM模型,美联储的SIGMA模型,IMF的GIMF模型等。具体来看,NOEM-DSGE模型的应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汇率分析。作为NOEM-DSGE的开创性文献,Obstfeld and Rogoff的“归来模型”主要关注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动态变化,为分析汇率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随后,学者们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加以扩展:Obstfeld and Rogoff和Bacchetta and van Wincoop引入不确定性,考察汇率风险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Chari et al.分析了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及持久性。Sutherland探讨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对于最优汇率政策的影响,并揭示了汇率波动性对福利的影响。Corsetti et al.解释了内生的高汇率波动性及低汇率传递效应。

(二)货币政策和规则分析。Obstfeld and Rogoff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福利、期望产出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且得出了最优货币规则。Corsetti et al.等人研究了汇率传递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Kollman和Corsetti et al.分析了最优货币规则的设计。Benigno ang benigno研究了两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合作和协调,Tervala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三)财政政策分析。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早期的研究设定较为简单,且需满足李嘉图等价条件,分析财政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突破:Ganelli and Tervala引入效用增强的政府支出,分析财政政策冲击的国际传导以及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Kumhof and Laxton在一个放弃李嘉图等价的NOEM-DSGE模型中,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最优财政政策的选择。

(四)资产价格、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和资产组合选择。Engel and Matsumoto探讨了经济人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Matsumoto研究了汇率和股票价格在技术和货币的新息冲击下的动态行为。Hnatkovska引入不完全金融市场结构和动态资产组合选择,试图在两国模型下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谜题―――股权持有的“本国偏好”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高换手率和波动性。Mercereau和Thoenissen研究了金融市场结构与实际汇率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五)模型评价和参数估计。伴随着NOEM-DSGE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理论模型的表现,以及模型参数的估计,从而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延伸至实证分析。

三、NOEM-DSGE模型下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套入NOEM-DSGE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总体上企稳向好,外国经济渐渐的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沼,大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并非一帆风顺,对我国的挑战仍然很大。

突出表现在:(1)汇率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2)货币政策方面:我国面临国外严重的通货膨胀输入本国的巨大压力;(3)财政政策方面:我国面临国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冲击。(4)金融市场方面:国内的资产价格由于外资的追捧面临巨大的上涨压力。房地产、黄金和大宗商品都面临上涨的压力。

以上结论一方面充分表明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判断非常高明:强调把重点放在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微调。以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政策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货币政策上防止因信贷过快增长引发通胀,关注通胀预期的同时,借助信贷工具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本国对于国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这也迫使我国必须实现“从外需到内需,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7(1).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56).

[3]陈云.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新方法:NOEM-DSGE模型.经济学家.2010(2).

[4]Allen,F.and D.Gale.Financial Contag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