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

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1、中小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但是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无制度或者制度落后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瓶颈,除了产品周期、技术因素等外,还有一个普遍制约的因素,那就是规章制度建设的缺失或者落后,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发展中的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板(木桶原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一套适用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全可以让企业管理事半而功倍,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企业快速发展,预防和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

2、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完整

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即时修改完善增加,而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存在这种制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更有甚者是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去指导和解决,其次表现在制度内容有漏洞,会造成企业“法律”空白,最后表现在制度的体系缺失,有企业管理制度,但是没有监督和考核制度。

3、中小企业有管理制度无执行

首先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但需要根据领导的态度来决定执行与否。这类制度本身质量不存在问题。人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假定领导的好恶,并且用实践去小心求证。结果发现这样的制度执行到后来,大家办事都不依制度而依“惯例”。制度执行缺乏原动力,如无根之草,没有生命力。

其次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执行按一定的规律。这种制度基本上也没什么质量问题,主要是执行人的问题,谁被制度制裁了的叫做“撞枪眼上了”。这种制度在执行时常常表现出时间上分布的规律性,比如一段时间抓考勤、一段时间抓企业文化等等。这种制度的执行力不足,既有领导的问题,也有员工的问题。这类制度同样没有生命力。

最后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但人们视而不见,并不一定按制度办事。这种制度存在以下可能性,一是人们知晓制度的内容,但是制度的规定不如经验更有效。二是制度的规定显然比经验有效,但就是过于理论,执行起来难度过大。三是制度再常见不过,制度编写目的看似清楚,但到了关键流程环节总是模糊化,比如关键时刻出现“据有关规定办理”等简单的词句。

4、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科学性低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制定的制度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制度虽然是以一个个文件单体的形式存在,但是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管理制度的集合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基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内容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其中,管理制度内容体系是制度建设的本体系统,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所以,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要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二、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一切违背《劳动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此外,违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法律的内容,也都是无效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实行奖惩制度,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对违反纪律的职工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贯彻“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坚持实用和民主的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简单实用,否则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同时企业管理制度一定要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要让员工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发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使得制度的产生于执行具有民主性,这有利于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自觉遵守。

3、符合前瞻性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满足企业现阶段的需要也要考虑企业的未来,不能目光短浅,还要考虑到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出台或调整,对于国家新出台或调整了的法律、法规,企业要及时对照学习,发现本企业管理制度有与之不相适应的条款,要及时修订。同时,企业在修改管理制度时,也要充分发扬民主,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切合企业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4、满足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根据企业的现状,管理制度要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部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制度体系下要分为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管理体系三个分支,三者要紧密联系,互相制约,要避免顾此失彼,各种体系之间既有相关性又有制衡性,进而保证企业稳步平衡向前发展;管理制度要符合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要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中,让制度有根可循。

三、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方向

1、加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科学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这些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企业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企业要加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为企业科学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企业现在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挑战。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般会经历如下五个阶段: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发展高阶:“理性化”,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运作;发展成熟阶段:“文化化”,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共同努力;发展自由阶段:“人性化”,企业超越理性的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为自己的企业科学地构建一个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可以帮企业在方方面面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让企业良好运作。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规章制度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系统可以由外部环境、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组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等是规章制度的外部大环境;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控制模式和组织职能则构成了规章制度的外部小环境。

企业制度建设是各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要做好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是公司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规划。而规划工作则要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有系统的规划,推动企业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

职能部门在规章制度的中观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职能部门为行使职能管理,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各种关联的规章制度集合。这些部门需要定期对本职能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因此,在中观管理层面,需要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申请立项、需求分析、起草、审核、颁布、实施、监督、评估、修订完善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

3、完善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管理体系与内容体系相对应同样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各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控制模式相匹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理控制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同的,必然会体现在不一样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的规章制度里面。例如对于战略管理型的管理控制模式,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必须要与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企业各项职能管理的全套制度,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若干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集合,即制度树。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树体系,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若干项职能制度集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内容体系架构。

对于内容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构成制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单体规章制度。单体规章制度内容建设主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从形式上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二是从内容上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形式可以从格式规范、结构清晰、文字准确等方面进行优化;内容可以从权责明确、内容完整、流程合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朝阳:中国现代企业制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 吴联生.J.佩帕德:业务流程再造[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3] 迈克尔·哈默:企业行动纲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 叶国灿: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趋势[J].管理世界,2003(2).

[5] 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 刘益平: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关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

[7] 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 PORTA LR,SILANESLD,SHLEIFER F,eta.l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J].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999,15(I1).

[10] NORTH D C.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st,1992.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中小型企业具有提高就业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股民经济发展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作用,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且信誉度较低,再加上融资成本高,形成了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束缚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根据现存的问题来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融资困难的现状仍然制约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首先,内源融资作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其风险及融资费用较低,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金并不能扩大企业的规模,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其次,我国中小型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融资在全部的外源融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再则,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很狭窄,直接融资渠道所进行的融资所占的比例很小。最后,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其资产抵抗能力较弱等原因,中小型企业从资本市场及银行进行融资的渠道受到限制。如果?源融资没有办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话,中小型企业只能通过快捷的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非正规的渠道实现融资。虽然这些非正规的融资成本较高,但是能及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其融资手续也相对简单。

三、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融资成本较高

当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时,一般都会将银行借贷作为首要途径。然而银行一般更倾向于将更多的资金留给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因为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的还款能力较强,还款来源也比较可靠,其风险性也相对较低。然而,中小型企业容易受运营资金匮乏性、市场不稳定性及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影响,随时存在倒闭的危机。这些因素也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通过银行借贷渠道来满足正常生产的资金需要,就算成功借贷,银行也会根据贷款风险来提高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增大了企业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打消了通过银行借贷来实现融资的想法。

(二)中小型企业信用度不高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整体信用环境相对较差,有一些企业借款后并没有按照协议还款,一直在拖延还款期,有一些企业甚至还因为经营不善而出现逃债行为。再加上中小型企业的运营资金较少,可抵押的资产很少,经营风险性高,而且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标准低等原因,增加了中小型企业借款的信用风险。由于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度不高,很多银行都不太愿意将更多的资金外借给中小型企业,加大了其融资难度。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相对滞后。在企业管理中,往往是由企业最高管理人员来做出决策,这样往往会容易出现决策上的错误,尤其是内部财务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有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决策者的管理素质及管理能有不强,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不利于体制改革,以至于阻碍了企业的后期发展,加大了融资难度。

四、应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存在的弱点,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与支持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出台一些利于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再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宏观指导,为其制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从而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协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法律及管理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设置中小型企业管理体系,做到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为基础,民间团体作为补充,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来促进优惠扶持政策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为其提供法律与管理问题帮助。在一定条件下,为企业提供各种所需帮助,帮助中小型企业减低其融资成本。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与帮助的同时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使与中小型企业融资相关的民间融资更规范化与合法化。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与信用建设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要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及信誉体系的建立。

要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内部管理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建立股份合作制。可以根据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来推进股份合作制,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鼓励员工自愿入股,为企业的发展开拓员工融资渠道。其次要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要避免最高决策者自行做决定的现象。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而使企业的财务明细公开化与透明化。企业的诚信问题关系到企业的信誉与形象,企业在积极偿还银行贷款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以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信用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提高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的活动。争做企业诚信优质企业,杜绝失信行为,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

(三)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构建风险投资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从多个渠道来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及实力雄厚后的企业来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就我国中小型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要实现由国内资金形成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吸引外资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最后,政府也可以建立创业投资来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初期只是有一个专利或者技术,严重缺少资金的支持,政府可以根据这一情况,以股权的形式来为有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措施

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处理各项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于中小型企业简单的会计结构,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兼职做多个岗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却用人唯亲,不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这种现象也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往往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岗,往往删繁就简,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也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这也势必会给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是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还体现在会计报告上面,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报告体系不规范,会计报表的种类不齐全,报表项目填写不完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中小企业上市的会计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也造成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四)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陈旧,观念僵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还采用着传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的现象严重,在企业内部没有成立相关的审计部门,使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始终也无法发挥出其职能。

二、改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自身的环境建设进行改善,所以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由政府对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进行制定和完善。中小型企业由于其经营规模比较小,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十分薄弱,这就从客观上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出台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府意见,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我们可以成立中小企业基金,通过多个渠道和部门,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筹资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以不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作为基本要求,力求最大可能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体系,同时,也可以通过产权变更、实施收购等方式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范围。

(二)加强对投资决策的重视,降低投资风险的产生。首先在投资的方式上,以内部投资为主,表现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资,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几方面。其次,将资金的投向进行分散,降低投资的风险,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第三,对项目投资的程序进行规范,可以对大型企业的投资程序进行借鉴,实施投资监理,对投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

(三)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控制。首先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的内容中,并且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中,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产生最佳的运行效果。其次,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不断有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资金陷入困境,因此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来缓解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对销售部门人员的责任划分,使无法按时收回的账款得到及时的回收;第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采购、销售以及领用等操作中进行严密控制,维护企业资金安全。

(三)更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对企业内部会计机构进行有效的设置,并且配备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根本准则,对企业的核算和账簿设置以及报表的编制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建立和健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影响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同时不断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入,使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通过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改造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模式,以成本和效益为核心,增强中小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使其不断走向正规的企业管理道路,促进中小型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敬忠.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9,(02)

[2]魏海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6,(09)

[3]栗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现状 优化手段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想要稳定发展的管理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关乎企业未来的运营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因此其同样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否站稳脚跟的法宝。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会帮助企业拥有最强的优势,也会帮助企业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这对企业来说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加速中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增强其优点,就要对其现有体制进行“升级”,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我国中小型企业得到良好发展。

一、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形态及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形式有待创新

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通病,公司内部员工较少,公司在此方面的投入资金也较少,因而形成大多数企业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现象。企业对人力资源资源的意识薄弱,并且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更有甚者,有些中小型企业并未正式成立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后的结果导致中小型企业公司的人员利用率低,大大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2.未完善培训制度及加强培训

薪资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是我国的部分中小型企业对此却并不重视,结果造成员工消极工作,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这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盈利效益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员工的培训制度不健全,主要原因是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引起的,使员工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由于员工较少参加相关素养培训,因此工作效率低,最终使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发展缓慢。

3.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较弱

我国当前中小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落后,因此不具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想法,对再度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不强,思想还比较传统,一直延续着过去老旧的想法做事,没意识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企业对此类管理的资金输入较少,并且公司运营资金有限,在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心有余、力不足,这也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并不能展示其真正的重要作用,削弱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企业的管理手段不适应市场的经济发展

有些中小型企业的领导可调动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把员工地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全面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但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优秀的领导班子并不多见,大多数的领导团队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现有的管理方式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匹配,在发展中没有使用到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手段,管理职能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员工奖罚准则,在工作中的积极态度也并未得到高效率的体现,因而非常严重的束缚着中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

5.未制定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

员工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一些领导团队并未真正意识到,其应以公司的发展为重,忽略了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另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的部分员工对于晋升所需必要条件认知模糊,因而在工作中从未想过做一份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身定位及以后发展信心不足,在工作时没有工作的前进动力,员工本身的潜能未被开发,因而导致企业的发展迟缓。

二、中小型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1.改善中小型企业运营模式

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会让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更为顺利与迅速,会让企业员工各司其职,进而工作更加细致认真,有助于提高运营速度和管理效率,对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和企业的盈利额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让企业的各岗位员工细分自己的工作,其对员工本身专业性知识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增强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多方面鼓励员工,激发工作斗志,能够提高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速率。

2.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我国中小型企业若是可以有效的开发、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那么对节省企业资产会有很大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完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升也会有帮助,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降低中小型企业的总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非常大的影响。

3.增加企业市场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型企业稳定发展核心部分,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浪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加企业的盈利额,因而可以直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的竞争也是其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企业的人才越多,人才素质越高,因此会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因而企业做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对企业的管理结构进行升级

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许多环节,比如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考核员工、管理员工以及员工的晋升等,这些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通过不同情况的运用,对员工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调整企业内部的员工结构,进而企业的运营效率的资源管理才会得到有效运用,才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价值。

三、对提高企业管理和优化手段

1.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

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首先要提高人力资源员工的意识水平,对员工灌输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资金的投入可以适当加大,选拔人才的时候也要用严格的制度要求员工,做到奖罚分明,充分的去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定期组织培训,全面提高员工个人素质,以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2.完善人力资源制度规章

制定更完善的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为企业招揽人才时敢于打破原有的制度,使员工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严格考核面试通过的人员,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只有把好每一道关才可以实现公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提高企业领导的素质水平

企业领导人的职业素养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领导人要应用过往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与员工达到有效贤ê椭敢,促进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结合当代的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体制。

4.提高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型制造企业 现状 ERP 对策

1.前言

虽然早在2005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信息产业部就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依然未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付诸实施。目前,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型制造企业也面临着成本持续增长、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我国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竞争力薄弱。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强竞争力既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需求,也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中小型制造企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现状概述

近年,随着我国对于创业的大力扶持,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模块。中小型制造企业拥有灵活的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然而,技术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的传统管理模式的中小型企业依然占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大多数。面临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持续提高,市场产品生命周转速度的加速,户需求个性化和差异化趋势日渐增强,传统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信息滞后、人才缺乏等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1]。ERP是重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对企业严格的信息流的控制,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库存资金周转次数、降低库存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ERP项目能改变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管理现状,促进企业发展,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迫在眉睫。

2.2 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的困境

2.2.1 企业自身问题

(1) 企业人才匮乏,员工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为了规避土地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往往把企业生产车间选在偏远的开发区,招聘一些当地的工人,造成工人及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观念差,IT人才匮乏给ERP的实施带来困难。

(2) 企业规模小,供应链管理不规范。ERP 是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思想和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最终目的软件系统[2]。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管理者错误的认为企业信息化软件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一切问题,过度依赖软件产品,放松对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ERP的成功实施必须要以企业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为基础。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混乱,各部门流程混乱,各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致使信息系统信息录入失真,缺乏连续性准确性。

(3) 企业高层对ERP认识不足。ERP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管理高层的充分支持和带头实施。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管理高层依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ERP实施中扮演的角色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4)企业对阶段性评估工作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过度依赖ERP系统。企业往往把一些管理问题也归结为ERP实施问题,过分依赖ERP系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盲目性。

2.2.2 来自市场ERP产品的困扰

(1) 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ERP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上ERP信息系统提供商、实施咨询商数目众多,但是针对性不强。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其生产地域的特殊性,大型ERP软件提供商很难针对性的去提供适合其管理的ERP产品。早已成熟的行业软件往往针对大型企业,软件灵活度低,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意义不大,小ERP软件开发商由于其成熟度不够又得不到信任。

(2) 成本高,实施风险大。ERP系统实施需要强有力地技术保障和人力保障,对于产值生产规模小的企业而言成本太高,实施风险太大;另外,我国尚未形成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缺乏市场保障,这是企业难以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3)市场混乱,ERP软件商良莠不齐,软件实施人员普遍水平低,项目投入人员投入太低,售后服务费用高昂等问题也是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的难点;

3.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实施对策

(1)重视ERP实施前期企业员工的动员工作;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尤其是地处偏远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的企业一定要重视并做好ERP项目的前期的动员工作,提高全公司对ERP项目的重视。企业可以要求软件提供商提前对企业骨干员工进行重点培训,再由骨干员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周期性宣传培训,让员工了解ERP认同ERP。

(2)做好市场调研,对各个ERP提供商的产品进行全面对比了解,积极与各ERP提供商进行交流;中小型企业要足够重视软件选择的过程,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一)软件提供商的信誉情况;(二)软件项目实施的成本,包括培训、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后期服务成本等;(三)软件与企业自身契合度等。另外,企业管理者要认真总结企业未实施ERP前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ERP服务上反映,争取重点解决。

(3)以领导为首,全员参与。ERP实施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领导的参与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ERP实施项目的失败都是由于企业高级管理层不够重视造成的。成功的ERP项目需要企业领导从软件提供商调研阶段到分阶段上线实施再到测评各个阶段都要亲自参与,并成立由企业管理人员与专业实施人员专门组成的企业ERP实施小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4)严格分阶段分模块实施ERP,做到周期性实施周期性评估。ERP实施需要一个企业与软件磨合的周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分模块实施能够减少中小型企业ERP项目实施的风险,分阶段上线实施,分阶段评估,给予IT技术人才缺失,工人文化整体水平低的中小型制造类企业足够长的时间来与软件磨合。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周期性会议评估制度,带领企业软件项目实施小组定期召开ERP评估会议,认真总结ERP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商讨解决。

(5)严格企业管理流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严格的管理流程能够确保ERP软件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只有数据的准确才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ERP软件只是一个企业决策的辅助工具,不可以过分依赖。企业要建立自身合理的管理流程,建立起内部各环节的问责机制,确保企业信息流的畅通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史益芳、王志平.管理信息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2

[2]居俊.浅析中小制造企业ERP 实施成功关键因素及实施方法.管理探索,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