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物质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纪实性;艺术性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濒临消失。随着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标志着正式开始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和记录,建立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实施内容之一。由于摄影的真实性、瞬间性、凭证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确定了摄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手段,能够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发掘、抢救、保护、记录、收集、整理资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图文并重,在信息传达上直接而又有感染力增进人类交流和理解。

基于摄影技术的成熟,如何有目的地系统地实现在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全面获取和整理保存同时不失艺术,让摄影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信息采集的同时创作出富有艺术性的作品的同时为其信息共享、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参观鉴赏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又成为新的研究话题。

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艺术的长处在于它能把民族文化艺术及民间习俗的发展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形象是摄影赖以生存的根本,形象可以使人们重温过去的景象,它可使人们饱览不可见到场景。可贵的是摄影可以记录许多可能丢失的细节,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其主要特性纪实性,也就是摄影的纪实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文献性。其特性是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根据,并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史料价值。用摄影这种技术手段拍下现在残存的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和习俗,是为了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宝贵的文化资料,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其民族产生的社会缘由和规律,给社会提供某一民俗存在的依据。有时也是为了提出民族民间艺术及民俗线索,引起世人的关注。摄影在判断分析某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民俗现象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象的文献性,同文字相比,图片传达信息的速度质量都迅速和实在。以摄影手段反映民族民风文化艺术,是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最科学,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民俗活动中的有形文化,使用摄影方法能将其完整地再现出来。

艺术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又一属性,用艺术手段进行表现,是较为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活动为载体,来体现摄影艺术的魅力。这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目的不是直接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研究服务,而是全方位的挖掘摄影艺术表现的题材,更大的发挥摄影艺术的潜力。

第二个方面:对于民族民间或艺术性较强的民俗内容,用摄影艺术再现其艺术实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其中民俗的文献价值是主要的。摄影艺术在此运用应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变化中典型瞬间作为拍摄的重点,以突出不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活动的根本内容。

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表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的艺术性,可以牺牲摄影的艺术性为代价。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和艺术性,彼此独立又相互共联、但又不是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艺术性可以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价值。同样,民俗的文献性亦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有别于一般艺术摄影特征,特别是某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的文献性越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例如民俗摄影便是以拍摄民间文化生活的纪实摄影类别,具有艺术摄影和记录摄影功能,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那些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保护废物文化遗产,在当前,摄影要发挥其优势面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进行记录,并遵循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记录性保护。其主旨是反对干预,真实记录就民俗摄影的纪实本性来说,现场抓拍是首要任务,当然当不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导演其中环节,增加画面情节性,达到增加其艺术性的特征。总之每一个优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都是摄影艺术的技法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性的结晶。(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萌.纪实与观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 宋刚明.纪实摄影:概念的“硬伤”[EB/OL].中国摄影家协会网.2011-1-25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2篇

民族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集中了使用功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精神实践及传播的各种价值,而一旦成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的载体,便会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感召力、凝聚力的凸现而折射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态,这些非物质文化积淀是艺术创作最宝贵的财富。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几千年前,这片大湿地便生存着丹顶鹤等近百种飞禽。早期在这周围生活的先民们,大多过着渔猎生活,他们对丹顶鹤长寿、忠贞、形态、舞蹈等尤为喜爱、向往,因此,后来由于大多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都,也把对丹顶鹤图腾文化传入华夏大地,有了“松鹤延年”等以鹤为题的文化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中的蒙、朝、达、鄂的舞蹈、音乐、饰案等,丹顶鹤的形象是尤为推崇的,在大庆地的文化遗存是特别珍贵的。

非物质文化体现于艺术中,是一种声音的、肢体动态的技能,于是需要代代相传、口口相承、手手相接,如民谣、传说、歌曲、舞蹈、剪纸等等,是指各种以非物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随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生活在大庆地方的蒙、达等少数民族,在歌唱上仿生,在歌唱中有鹤鸣的痕迹,而哈库麦勒舞蹈中的仿鹤飞,呼号中的仿飞禽类鸣叫,蒙古族舞蹈中揉臂、拉背等,再有丹顶鹤图案的剪纸窗花也成为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普遍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可见非物质性文化艺术在弘扬鹤文化,光大城市主题文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它对研究和推动浓郁的地方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艺术价值。

由于非物质性文化形态的特殊属性所决定,它还具有易滋生、易闪失或易缺失的明显特征,挖掘、搜集、整理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以文化艺术的综合理念去工作,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去探索,以对中华古老文明传承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才能较为完整地把文化遗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传承发展下去。所以,对非物质文化形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应通过艺术的二度创作使其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更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承价值。于是,如何在古老的文化积淀中不断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显得更加重要。近些年,我市高度重视鹤文化建设,把研究鹤文化、传播与传承鹤文化、提升鹤文化拓展成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并提到城市文化主题的地位。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鹤文化的建设力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大量搜集整理,深入开展鹤文化学术研究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组织挖掘丹顶鹤题材艺术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在多项闻名国内外的重大活动中表现不凡。著名舞蹈编导王举创作的大型舞剧《鹤鸣湖》就是以湿地生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体形象的一部艺术力作。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发展趋势

剪纸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人文观念,是一种本原艺术,并且具有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统的特点,更是我国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剪纸艺术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剪纸艺术的科学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剪纸艺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剪纸艺术具有地方特色,从我国剪纸艺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地方特色已经成为我国剪纸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祭祀、喜庆、过年等民间活动之外,还出现了具有商业需求的剪纸艺术品类,比如佛山的剪纸艺术就是已经有800多年历史、具有一定商业需求的艺术品类,在写、记得、绘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特别是写色、衬色、纯色三类刻艺更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我国剪纸艺术具有重要保护价值,从我国剪纸艺术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具有很强的保护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传承价值,这主要是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都很强,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还受到一定的局限,特别是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剪纸艺术市场化进程不快,制约了剪纸艺术的科学发展。

二、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剪纸艺术的深入分析,尽管当前我国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保护与传统意识较弱,制约了我国剪纸艺术的健康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传承化的方向发展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推动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剪纸艺术将在保护的基础上,朝着传承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工作,比如可以建立博物馆进行保护和传承,再比如还可以将剪纸艺术纳入到“文化创意”当中进行推广和传承,同时也可以采取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的传承得到拓展。比如在创作题材方面要进行创新,可以在灯具、瓷砖、衣服等应用剪纸题材,这样能够使剪纸艺术的传承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二)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剪纸艺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积极推动剪纸艺术产业化进程,提升剪纸艺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力,对传统剪纸艺术进行改造、升级和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并且要让剪纸艺术“走进企业”,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剪纸艺术,进而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更具有支撑作用,更能够推动我国剪纸艺术科学发展。

(三)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大力实施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剪纸艺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剪纸艺术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会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剪纸艺术的经济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就需要积极推动我国剪纸艺术市场化进程,将剪纸艺术与市场需求、市场趋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剪纸艺术集散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再比如还可以采取“技术+企业”的方式,使剪纸艺人与企业进行合作,提升市场化水平。通过对剪纸艺术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不断走向市场、走出国门、走向艺术,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匮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势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广大市场主体越来越重视剪纸艺术的发展,未来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传承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4篇

海德格尔很早就预言我们的社会将过渡到“图像时代”,它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不再是传统的手段,而更多采用的是影像传播的方式。作为传统生活方式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经受着读图时代的考验,部分项目在全新的社会语境濒临失传,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电视艺术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曾被视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了负面的影响力,进而受到部分精英阶层人士的责难。我们认为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也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物质支撑。

一、保护意识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主要是指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①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代浪潮冲击到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后,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实境遇。一方面,年轻一代渴望进入城市去谋求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并不满足于按照父辈的生活方式去延续传统,使得诸如传统造纸、皮影、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新鲜血液的灌注,进而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另一方面,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将关注的焦点置放于社会经济发展,许多渗透着历史文化信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部分传承人受传统观念中“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思想束缚,使得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后继无人中消失。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部分学者的呼吁下,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以电视、报纸和网络为主体的传媒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电视作为视觉艺术的呈现方式,在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保护和抢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像作为现实的直观反映,让人们看到了眼界范围以外的客观存在,影像拉近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有时间上的距离,它记录着历史,以视觉方式再现着历史。影像也影响着人类的视觉文化,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向四周不断伸展。”②电视艺术作为最具视觉冲击的影像传播手段之一,覆盖城市、乡村,其受众群体庞大,成为最具传播效力的信息传播渠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民众中建立保护的意识,电视艺术的传播优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亲民性相结合,能够对在民众头脑中建立正确的保护意识发挥积极作用。以CCTV拍摄的《鼠年说鼠》为例,它采用生肖新闻的形式将散布在民间的过年风俗加以整理,成为每年春节必备的保留节目。出现在节目中的皮影戏、过年习俗、吉祥话,对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特别是使成长在现代社会的青年一代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广大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

二、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推广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等平面媒体进行推广,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尽管社会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很多人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密集性使得它很难完全胜任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功能。但人们已习惯于以读图的方式去理解各个未知领域的事物,我们急切需要寻找到介于网络与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之间的中间地带,以它作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而电视艺术正是一种可以满足受众群体读图式信息获取方式,又能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中间形态。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以特定文化体系的历史发展作为土壤,并配合民众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在满足其审美诉求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依附于传承人之上,并以声音、图像和技艺作为外化方式为人们所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化的方式千差万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身口相传的方式加以承继,是“活”的文化化石。这一特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电视艺术所搭建的平台向外传播,并为我们保留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素材。电视艺术以声音、图像等元素作为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混合多种信息的基础上成为具有综合效应的信息传播体。因此,电视艺术能够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而这一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可宝贵的保护手段。

以民族乐曲《二泉映月》为例,这是由民间二胡演奏家华彦钧创作的二胡名曲,它融汇了作曲者个人的生命起伏,也渗透着国仇家恨的哀怨情仇。通过当时最先进的录音手段,我们才得以聆听到曲作者本人的演奏。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后人无法领略华彦钧本人的神采。对于生活在读图时代的人们来说,电视艺术带给他们的感官享受能够充分张扬审美主题的自我特性,并让审美对象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绚烂画面。当人们通过图片、影像获取的信息得以放大,也迎合了潜藏于内心的娱乐本能,从而指引人们去了解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们是在按照自我设定的方式去认识外界事物,当人们在看似无意间通过电视艺术的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际,他们是在按照信息传播主体为其设定的信息传播方式去认识事物。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项目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电视艺术作品,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广作用。

三、电视艺术在普及保护知识中的作用

电视艺术不仅具有娱乐功能,也应注重发挥“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前者是电视艺术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电视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后者是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应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和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使命。在当下的电视艺术市场中,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受到追捧。早年的《话说长江》和后来的《百家讲坛》都是此类节目的佼佼者,而近年来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则进一步促进了视觉传媒手段在普及文化知识中的特殊作用。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节目设立的初衷是聘请部分德高望重的专家向民众普及知识。但早期的收视率并不乐观,甚至一度发展到要停播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百家讲坛》早期面临的困境在于没有区分电视艺术与大学讲堂的区别,使得观众对于深奥的知识产生了疏离感。易中天“戏说三国”和于丹“评论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百家讲坛》的命运,它为电视艺术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信息沟通找寻到了传递的桥梁。通过《百家讲坛》所搭建的平台,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了丰富的知识,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部分学者对相关演讲人的讲述方式有不同的见解,但《百家讲坛》在推动民众了解传统、认识传统和学习传统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仅以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述古文物为例,瓷器、文玩、金银器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很多的文物制作方式都已失传或濒临失传,观众在通过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平台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就走入了我们的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之一,古董虽然保留着物质形态,但附着其上的精神内涵则是无形的。因此,充分依托先进的传播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改变或是丰富传承方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有效的传承发展。随着电视艺术内容的丰富,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陆续被搬上屏幕,使得更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树立起牢固的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使命。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琴艺术;历史文化;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31-02

引言:

古琴其起源、形制、审美等方面都被赋予成为与神沟通之物,从而后凌驾于普通乐器之上,作为文人音乐最重要的一部分,并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凝聚着中国传统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质。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制度、审美情趣等变化,致使古琴逐渐失去依托。古琴文化的保护是否中断过?如今古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是否可以促进古琴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历史作为基础,探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古琴艺术在除去非音乐性因素时的价值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能否促进古琴文化的传播。

一、古琴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所谓古琴凌驾于其他乐器之上,集中国传统精神内涵,是由于历史需要。西周至春秋,古琴与钟、鼓等乐器一样,流行于民间各个阶层。古琴音乐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包容性,提出“和”与“同”,认为美的准则在于“和”而非“同”,肯定古琴多样的音乐风格,而“礼乐”制度的延续为古琴与政治的联系做了很好的铺垫。至汉代《琴道》一书,首次将古琴独立于八音之外,作为乐器之首,认为古琴其起源、形制、审美等都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与神沟通之物,从此成为士修身养性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琴的起源、形制来看,同样需要历史发展的文化环境与积淀。远古时期人们的图腾崇拜与思维模式,决定了祭祀活动的乐舞表演,琴也即应运而生。所谓琴身的象征意义,如长度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宽六寸,象征天地之六合;琴上五弦、象征着五行,依次为宫、商、角、徵、羽等的形成,也与远古时期的社会实践有关。在此之上,古琴的声音特点“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因而《琴道》一书中称赞:“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首。八音广博,而琴最优。”由此可见,古琴所产生的演奏技法、声音特点等恰符合了士阶层的审美体验,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和”的准则。

事实上,虽然一直强调古琴对个人有“明仁义”的道德作用,在于端正人心而非抒感,但从实际演奏曲子的速度及节奏来看,与平和的标准又是相违背的。如蔡邕对琴人的描写“曲引兴兮繁丝抚”、“曲伸低昂,十指如雨”等,都与当时的理论不相符。从古琴本身这一乐器的角度来看,需要的是表现力的挖掘、技巧的深入,但成为政治表现的手段之时,也已失去了音乐本身的表现意义,限制了古琴的表现力,二者相互制约。

二、现代社会的古琴实践

古琴是否远离大众?原本作为主流文化的“文人琴”本仅满足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发展琴艺、琴乐的形式,导致琴的社会功能降低,与大众脱离。又由于社会变革和西学涌入,古琴这一传统文化的代表逐渐失去了文化主流的地位,传统文人自愿又或被迫的接受大众文化。在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士大夫与古琴之间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已经逐渐瓦解,一部分琴人认同西方理论,试图用西方的音乐表达方式处理古琴问题,以达到宣扬古琴的目的,尤其在新文化运动与旧文化形成冲击之后。

事实上,古琴虽未像其他乐器一样普及,但古琴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并未停止过,包括琴人角色的变化以及大量的琴社、古琴活动的建立。那么,当古琴失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抛去积淀十分深厚的文化魅力时,在20世纪诸乐器中,究竟居于何种境地?虽然古琴记谱法的革新问题一直受到琴人学着们的关注,认为古琴的普及受限源于繁琐的记谱法,但笔者以为,古琴的音响效果的改良更为重要。

在人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声波作用于人耳产生心理及生理反应,符合人类审美需求的,往往是有规律振幅的乐音体系或者是有序的噪音组织,这其中所包含了最基本的音乐要素即音高、音强、音色、还有音长。音高与音强构成了音乐的张力,使人感受到柔和、庄严等不同的情绪色彩。但若张力过大或过小,就会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舒适度会大大减弱,这也就是人的审美需求对音乐创作的限制。 然而古琴音量问题仅限于文人“自娱”的程度,若要适应现代社会“他娱”的目的,则必须扩大古琴的音量而又不失真实,以达到人类听觉的舒适度。作为经济结构下的古琴重建,不仅自身需要调整以适应社会,琴人角色与古琴制度也随之改变着。古琴民间课堂也作为一种消费传播古琴文化,招收学生,建立师生关系,逐渐打破古琴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界限。

三、“非物质遗产”下的古琴文化

实际古琴文化的魅力更多来源于其背后的文化积淀,2003年的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很好的保护了这种文化精神。如上文所述,古琴艺术从未间断,为何还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琴史・尽美》一文曰:“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既备,则为天下善琴,而可以感格幽冥,充被万物,况于人乎?况于己乎?”可谓对古琴美学思想做出了一个总结,尤对“心”的作用加以强调。而这种娱己的“心”与自然的沟通方式,洽体现了包涵着整个民族与国家精神的中国传统“礼乐”文化。那么古琴自身如声音小诸特点,反而与上文所述的有待改进的观点相违背了。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当代古琴文化的传播来自包括之前的唱片、目前的学术、传媒、市场等,将古琴逐渐以商品的形式融入大众,但对于古琴传播的解读,还是附加了太多中国传统中“修身养性”、“自然脱俗”等氛围,以烘托古琴的文化精髓。在被赋予了文化遗产的古琴活动,经济利益效应与之并存,形成新的体系,而这种带有文化象征的古琴活动,则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是“遗产”,但不会阻断大众与古琴的交流,确实可以有助于将其融入现代大众当中。透过古琴参悟人生,作为个体与文化的连接,使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既不会失去古琴这一乐器,又可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不过,其自身两千多年所形成的审美品格与艺术风格,要想适应现代社会,面向大众,必将继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环境。

四、结语

古琴这一原本普通的乐器,由于自身的特性被文人选中,地位逐渐提高并不断的积聚丰富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历史悠久、独一无二的神圣之物。但除去非音乐性的因素而言,古琴作为一种单纯的乐器,其表现力与其他乐器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古琴自身的韵味与历史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无法使人忽视其文化作用。在维护古琴艺术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古琴的传播,提升了古琴与历史整体性的价值。但现代古琴的发展必须继续调整以适应新环境,才能不断的保持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周海宏.音乐何须“懂”[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易存国.大音希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6).

[6]刘承华.古琴美学的历时性架构黄钟[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相关期刊更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中国塑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