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森林永安 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39-02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森林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繁盛则文明兴旺森林枯竭则文明衰败。从2012年开始,我国许多城市雾霾频发,使得医院急诊暴棚,呼吸科号源紧俏,急性支气管发病率不断攀升,这让更多的人们渴望走进森林,到“天然氧吧”去“洗肺”静心。这也正是永安市在2013年12月25日正式启动的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所在。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刻认识到森林永安建设是实现永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希图为森林永安建设后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森林永安建设概况

永安市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78.58%,远高于全省65.9%的平均水平。是永安发展的突出优势,更是永安市人民共有的财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兴林富民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集聚永安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永安、幸福永安、美丽永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森林永安建设的主要布局

森林永安建设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区域内所有森林的管理建设,这个区域包括服务于永安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憩的地区, 也包括行政上划为永安市范围的整个区域。即永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森林永安”建设。森林永安建设主要思路布局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一个公益性生态文明建设组织,设立一个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组建一支专业管理团队,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具体的做法包括:

成立一个组织。永安市建立了社会化、非营利性的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协会2013年12月成立,目前,已发展会员427名(家)。

设立专项资金。募集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由政府出资和志愿者协会会员捐资组成,并接受社会募捐,其中财政资金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会员及社会各方面捐资2000万元,确保每年筹集资金3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和保护重点生态区位林木,逐步实现少砍树甚至不砍树。

广泛宣传动员。全市各部门、学校、社区、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积极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宣传工作。制作播出永安市首档生态类电视专题访谈栏目――《森林会客厅》,编辑《永安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选修课程;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宣传的基础上,在全市重点路段设置路标导视宣传牌;打造宣教基地,为中小学生及市民进行定期免费开放。

建立一套规范。制定《永安市重点生态区位林创新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资金管理办法》等。

组建一支队伍。成立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指导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基金会开展工作。

建设一个平台。以森林与人类关系为主题,建设集宣教、展示及志愿活动为一体的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馆。

开展一项工作。按照“有偿自愿、公开透明、收支平衡”的原则,结合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基金的规模,逐年开展重点生态区位林购买工作。

强化一项管理。将购买后的区位林的权属变更为志愿者协会所有,采用与林地单位协商共建或租赁方案,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探索一条路径。结合永安森林实际,发展碳汇林业、林下经济、休闲旅游业等。

2.森林永安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成效显著,‘森林永安’效果超预期。”这是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在总结“森林永安”建设工作自启动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时所说的,也是全永安人民的切身感受。

2.1森林覆盖率保持平稳,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14年12月25日,永安市召开“森林永安”建设动员大会,同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设立生态文明专项基金。协会重点做三件事。一是购买重点生态区位林,每年买1万亩,10年买10万亩,再以其他方式保护10万亩;二是改造林分质量;三是做好森林管护。

按照“有偿自愿、公开透明、收支平衡”的原则,协会制定年度购买计划,逐年购买重点生态区位林。林木被购买后,林地承包经营权仍属于林农,但林木由专业队伍统一管护,确保一个轮伐期(20年)不砍,以减少采伐、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

2.2森林生态网络得到完善,纵横交错的绿色框架已初具规模。经过几年森林永安规划建设,重点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森林灾害防控工程、森林经营工程、用材林及笋竹基地建设工程、林业生物产业建设工程、林富民工程、生态文化工程等九大工程,永安逐步形成“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和城市森林管理”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纵横交错的绿色框架更是初具规模。

2.3休闲绿地合理布局,生态旅游迅速发展。通过河道整治、拆墙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建成了自行车公园、龟山公园等5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进一步完善全市路、湖、河、园等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升级改造,重新打造了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等“四绿”森林城市建设工程。“显山露水、南商北工”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景观初步形成。

二、森林永安建设的实践及理论价值

1.实践价值

在具体实践中,永安市摸索出了一条“四转一限”的主要途径。“四转”一是转变观念,即转变“要致富,上山去砍树”的传统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砍树――种树――再砍树”的思维定势;二是转换利益,即转换林业经济利益为生态效益,实现林农收入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三是转换机制,即转换林业经营、管护、投入等机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转型发展,即促进商品林向生态林方向转型发展,更好发挥森林生态效用,让全市老百姓共享森林带来的福利。“一限”就是有效限制采伐,努力实现少砍树,培育参天大树,获取更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公共利益。

1.1森林永安建设是对实现永安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许多条件:如健康的金融体系、公平的市场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等,但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有足够的生态环境容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有多大的生态环境容量,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就允许有多快的发展速度。拓展生态环境容量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减排,据专家测算,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CO2可减少0.74%,但随之而来的是GDP下降0.64%,就业岗位减少470万个。二是间接减排,就是发挥森林的碳汇作用。森林每增加1m3蓄积量,可吸收1.83tCO2,释放氧气1.62t,一辆奥迪轿车1年排放的CO2,0.9hm2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1年排放的CO?,3.2万hm2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森林城市就是拓展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发展森林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2014年4月,永安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正式签订了联合实施VCS森林管理碳汇项目的协议,这下是永安市对实现永安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

1.2森林永安建设是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是没有冲突的,绿色的未来不是梦的具体实践。森林不仅具有生态功能 还有许多经济功能可以挖掘利用,许多城市的经验表明,森林城市建设不是一项在经济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业,完全可以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森林永安建设采取的“赎买保护经营”模式, 以“百姓富”为着力点,按照“培育大资源、建设大生态、发展大产业”的思路,通过林业精深加工,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木制品加工、笋竹制品加工、生物质利用、药用植物萃取、金线莲、油茶、苗木花卉、茶业和森林旅等十大绿色林业产业链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群众财产性、政策性、劳务性等收入,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2.理论价值

森林永安建设对永安人民来说,即熟悉又陌生。从森林城市建设管理的角度概括,我们认为所谓的森林城市是指市域面积内形成健康稳定城市乡村一体化,林网水网路网相融合的,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森林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容量拓展发挥重要积极作用的城市。森林城市更突出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要求把森林当作生态系统来建设。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进一步的指导实践,永安市在进行森林永安建设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实践,形成了与永安本区域相适应的5个理念。

2.1坚持尊重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永安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保护城市自然山体、原生植被、天然水系,保持城市原生态风貌,创造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天然风貌的城市格局。注重营建城市片林、城市防护隔离林带和森林生态廊道,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注重模拟当地自然植被类型,构建乔、灌、地被相结合,多树种立体配置能演替的森林群落。要做到“三个防止”,即防止过度的整齐划一,防止对地表进行过度的水泥化、硬化,防止对植物进行过度的修剪。使森林城市形成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2.2 坚持区域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是没有国界的,更没有城乡之界。如果把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割裂开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得再好也只能叫做生态岛,不能叫生态系统。 因此搞森林城市建设主要是在三个方面搞好统筹。一是规划一体。永安市在规划中就把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进行城乡绿化一体化考虑,同时还告别把乡村突出出来,把农田生态系统、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二是投资一体。改变过去那种城市由市政投资、乡镇自己投资的二元结构,把城市、乡镇的森林建设投资统一纳入市政投资考虑。三是管理一体。过去很多地方森林的管理都是城市由园林局管、乡镇归林业局管,在森林城市建设中这种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2.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理念。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是森林城市的模式是不可以相互复制的。每一个地方的森林城市建设都要从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历史传承出发,走本地化、有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永安的特色就是要“显山露水”,重点在保护、提升和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2.4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动员的理念。森林城市中的森林是城市居民普惠式的生态福利,必须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永安市是山区城市,森林资源丰富,林农靠山吃山,难免要砍树;保护生态要护山养山,尽量不砍树。这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能否实现林农收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宜安对此深有感触。“上石村位于永安市第三水源的源头,分布在永安市水源保护区的重点生态区位林有2183亩。为了保护水源、建设森林永安,市里对重点区位林采取限制性采伐。这一措施的出台,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了永安市民的自来水安全,但对上石村来说,不能全面采伐生态区位林,就等于断了林农赚钱的路子。怎么办?”村支书陈宜安说:“好在市里又作出了赎买重点生态区位林的决定,解了林农的难。”2014年,永安市洪田镇上石村将859亩水源保护区的林地,与永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签订了林木转让合同,转让费259万元,好的林子一亩5000多元,差的一亩600多元,平均一亩3016元。仅陈宜安本人就转让了97亩人工杉木林,平均一亩3875元。

毋庸置疑森林城市的建设是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的,但是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很重要。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森林城市建设才有持久动力。 森林永安建设正是把握住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除了动员社会各界捐款赎买区位林等外,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金线莲的种植、林下红菇基地建设,林下小规模养殖等,使林农在保护森林中即收获生态效益,又收获经济效益,使森林永安建设得到全市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

2.5 坚持尊重科学,长远发展的理念。随着各级党委、 政府对森林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各地也出现了搞大投入、大动作、运动式森林城市建设倾向。永安市把森林永安建设作为永安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战略目标来推进,在2013年12月25日的动员大会讲话中,市委书记黄建平强调:要争取用10年时间减少砍伐20万亩,其中志愿者组织保护10万亩、其它措施保护10万亩;到一定阶段后,除抚育性采伐外,不再有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性采伐,实现林业发展由侧重于生产向侧重于生态的重大转变,实现“把山当田耕”到“把山当园养”的重大转折。因此,在森林永安建设过程中,坚持遵循“两个规律”做到“三个不搞”,即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搞运动式推进,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循序渐进;不搞大树进城,把山上的树和农村等其它生态系统中的树移植到农村,但我们提倡大苗进城,其根本区别在于大苗是来自于苗圃;不搞超财力投入,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不搞超出财力的工程,从而使森林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组织编写. 美丽中国. 人民出版社;

[2]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

[3]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机械工业出版社;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第2篇

在生态建设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的今天,阿克苏人的绿化意识却早已先行一步。10年前,遥感卫星在拍摄地球地貌图片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竟然出现了一抹绿色,原来是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历时20个春秋艰苦奋斗,在一片土壤贫瘠、盐碱肆虐、植物稀疏的亘古荒原上建造起的绿色奇迹――柯柯牙绿化工程。这也是目前在西北地区惟一能在卫星图片看到的人造景观。

作为沙漠边缘的绿洲,取得上述成绩已令人叹服,但阿克苏人并不满足。为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打造人居最佳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底,阿克苏市全面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阿克苏市委书记牛学兴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阿克苏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由此,阿克苏市结合实际,提出了要把城市建设成“水韵之城、国家森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城市森林建设坚持城乡统筹、生态优先、崇尚自然和林水相依、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则,努力做到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努力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最佳人居环境。

3年来,全市“创森”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城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0.3%,建成区绿地率达37.6%,绿化覆盖率达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2平方米。

阿克苏市内有阿克苏河、多浪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年地表水径流量7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达10多亿立方米。而该市的年降雨量只有74.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869.5毫米,这决定阿克苏市的绿洲建设不能“靠天吃饭”。阿克苏市突出重要河流多浪河、阿克苏河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以水建绿、以水养绿。另一方面也强化水体营造对城市景观的点睛作用。因此,该市提出了构建“六纵四横十一湖”的城市水网建设格局。通过规划建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举,发挥着景观游憩功能、生态防护功能、经济生产功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保障功能。

作为绿洲型城市,阿克苏市生态系统存在较高的风险,有限的空间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绿洲和荒漠之间处于互相的转化过程中。为保卫成果,阿克苏市先后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库克瓦什治沙绿化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沙漠节水灌溉工程等多项工程,使森林环抱新型绿洲,构筑生态安全、绿洲稳定的生态格局。

举世瞩目的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是在万古荒垣上编织出的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两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绿色长城”,从东、北、南三面将阿克苏市环绕起来,成为蔚为壮观的城郊森林和令世人惊叹的“大漠绿屏”。这是阿克苏各族军民从1986年至2007年的22年间共计80万人次参与的三期造林工程大会战取得的战果。建设23年来,累计造林7.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857.2万株,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2006年,柯柯牙防护林工程第四期和库克瓦什防护林工程第三期开始建设。如今,这两大人工防护林绿色工程,已逐渐成为一道有效阻挡黄沙的绿色森林生态长廊,显著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气候,也带动了城区绿化美化步伐。

阿克苏市又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市)之一,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带动了全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全市受防护林保护的绿洲农田面积从1978年的14.5万亩扩大到现在的80万亩,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森林植被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绿洲的社会经济承载力,风沙严重的各乡镇场粮食增产12%左右,棉花增产24%左右。

作为沙漠边缘城市,沙漠节水灌溉工程在城市森林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市先后实施了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纯井灌区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引河渠井结合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等。城区主要采用地下水,通过管道以喷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城郊的防护林、经济林等多采用取地下水通过管道以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阿克苏市的街道绿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只有单一的杨树,到了90年代初期遍及街道的也只是增加了法桐。近年来,阿克苏市积极开展优良树木品种、花卉品种的引进工作,并将成功引进的30多种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

为把阿克苏市打造成为特色鲜明、景色秀丽的森林城市,该市不仅重视街道绿化,更重视通过规划建绿,他们先后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了对《阿克苏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阿克苏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阿克苏市城市景观水系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施。截至目前,已建成多浪公园、西广场、世纪广场、胡杨公园、儿童公园、民主路游园、解放路游园、齐曼扎休闲园、博兹坦风情园等公园绿地230.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如今,全市街道绿化发展迅猛,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100%,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已占到道路用地面积的25%以上。

城区各单位积极响应,大力开展见缝插绿、庭院增绿、小区添绿、拆墙透绿、发展立体绿化等工作,市与相关单位签订《绿化达标合同责任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载绿量,扩大绿色空间,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绿。3年来,城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共新增绿地42.22公顷。

加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阿克苏市湿地面积较大,全市湿地面积共计192.06平方公里,占阿克苏市国土总面积的1.34%。这些湿地已作为重要湿地列入保护范围。近年来,阿克苏市对湿地地区植被进行了复壮、封育,以期恢复其生态原貌。对湿地内的野生动物进行有效保护,对乱捕猎杀野生动物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过有效保护,这些半荒漠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发展。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第3篇

一、加强研究提升城市绿化理念

多年来,我市绿化曾有过误区,学大连、造草坪,学南京、山野大树进城。实践结果,北方干旱缺水,养护费用高,大造草坪之风受到专家质疑;山野大树可以使城市绿化“”,但不仅成活率低,还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专家也持否定态度。专家在考察我市创建园林城市时曾指出:因地制宜,花灌草、树结合,以树为主,多品种种植。实践证明,这一绿化思路既有科学道理,也符合我市实际。由于人们对生态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些新的绿化理念应运而生,如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植物色彩对城市观赏的作用,以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等等,都丰富了城市绿化的理念。北方城市四季分明,干旱少雨究竟如何绿化,园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绿化应遵循哪些原则,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城市绿化的进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学外地经验,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城市绿化不断注入新观念、新思想,把新的理念贯穿到城市绿化建设和设计全过程。

纵览当今国内外诸多城市绿化设计和建设思想,首推城市森林的建设。在生态化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获得人们极大关注,达成了广泛共识。面对日渐突出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森林发展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核心内容。

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拿大专家就提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设想引起各国政府的热烈响应,并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城市森林建设。比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森林资源相对丰富,许多城市都是建设在森林之中,体现城中有森林,森林包围城市的特点。美国城市森林与现代建筑相辉映。从天空俯视城市,1/3是树冠、1/3是花草、1/3是建筑,构成了城市及城市森林的格局。其特点是:一是重视立法。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城市森林法》,确立了城市森林的地位;二是科学规划。目前美国城市平均树木覆盖率为27%,提出商业中心区树冠覆盖度达到15%,居民区及商业区达到25%,郊区达到50%的发展目标;三是讲究特色。多数城市都在城区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森林绿岛。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城市森林的建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高原森林城市。这座建城仅27年、人口仅200万的巴西新都,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20平方米(相当于联合国城市最佳人居环境标准的2.4倍),全市绿化覆盖率为6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森林留住了这座城市,是绿色焕发了巴西利亚蓬勃发展生机。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第一个森林城的构建,到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体现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兴起的发展势头。**市1989年正式实施“森林城”建设规划,是我国首个将“森林城”确立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在全市的5个县(市),开展了公共绿地、绿色长廊、风景林、农田防护林、村屯绿化、森林卫生城镇等工程建设。上海市在制定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中,按照“林网化与水网化”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提出了“三网、一区、多核”的上海城市森林发展布局,为新世纪上海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城市森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对人们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涵,使城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展望,有了符合我市城市绿化实际的先进绿化理念和思路,我市绿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指日可待。

二、以人为本,加大见缝插树力度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科学证实,森林能平衡二氧化碳。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森林保障和推动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森林不仅能净化城市空气,还有益人们身心健康。科学也证实,高大的水泥建筑令人心烦气躁,绿色植物则能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不难想象,人们徜徉在浓浓的绿荫下阵阵花香扑鼻嘤嘤鸟语入耳会有多么惬意。然而,我市广场、公园、道路两侧,缺的就是树木。当前,我市城区近郊已基本绿化,各段绿化隔离带也基本形成。从现实政策看,保护耕地已列入国策,占用耕地已不可能。因此,增加绿量重点应放在山岭荒地和城区内。重中之重是城区内的见缝插树,要千方百计多种树。

第一,适地栽植树木。人民广场、新世纪公园是人们的休闲场所,但缺少树木。可在人民广场绿地补植高大、常绿树种,在人造假山上多品种植树。新世纪公园要选择地块大面积种植常绿和树冠大的乔木。较宽的道路设计时可考虑多植几排树木,街心绿地也要以植树为主。

第二,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我市干旱少雨,冬春时间长,天冷风大,有些地段地下水含盐量高,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十分重要。经多年探索,林业、园林已经培育了不少适合我市生长的树种。传统树种有国槐、泡桐、法桐、合欢、银杏等。新近驯化的有桃叶卫矛、香花槐、黄花槐、白腊、杜仲、栾树、玉兰、五角枫、千头椿、楸树、槭树、新疆圆冠榆等。常绿树种除油松外还有树形美观、大方的美人松、白皮松、华山松等。这些适合我市生长的树种,在全国范围内均可生长,在栽植时可选择在黄河以北驯服2-3年的成年树。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有一误区值得注意,即植大树见效快。其实不然,植大树值得提倡,但大也要有限度,太大了,树龄过长,不仅移植难度大,也难于成活。有的绿化单位种植法桐时选择径树桩,成活率很低,即使成活,发育也不理想,一年只抽很少枝条,五年也形成不了树冠。专家认为,植大树还是选择胸径10厘米左右、最具活力树龄段为宜。

第三,提高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城市园林同森林及森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欣欣向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走进大自然,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享受森林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市民的意愿,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建设人性化园林、观赏性园林,在尽可能增加林木覆盖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建园造景的视觉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保健和精神等多方面需求。

三、统筹兼顾,保持植物的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组成最为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生境类型,成为城市鸟类、兽类和各种昆虫的栖息地。为此,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结构的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树种的选择上还是多一点好,既能美化环境,又有利于防治各种病虫害。因此,绿带要同一品种相对集中,多品种依此排序。道路植树不必强求划一,既可常绿、阔叶间隔,亦可一个路段一个树种,包括有观赏价值,又适宜城市环境的果树也可栽植,比如,柿树、楸树、山楂树等。

草坪的铺植不能完全禁绝。在气派的场院以及需要通透的地方,还是要适当种植草坪。草坪的品种一定要选好,四季青、美国兰绒草、丹麦草等均适宜我市生长。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第4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做好城市森林建设评价,特制订本指标。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的方针、政策、法制;

(二)城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保障,政策措施有力,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城市森林建设目标责任制;

(三)结合城市森林建设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城市森林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森林管护人员有编制,有机构。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森林建设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管理法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规和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的严重事件;

(三)城市森林建设有足够的科技支撑。

(四)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设立有永久的绿化和义务植树公益性宣传标牌,新闻媒体设有城市森林宣传栏目。

三、森林建设

(一)综合指标

1、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森林建设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道路、农田、水系均实现林网化;

3、通过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南方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北方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6%以上,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

4、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生态效益良好;

5、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达到一定厚度,绿化效果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6、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齐全,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7、城市森林和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管理科学、规范、及时,建有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

8、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能充分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反映当地历史、地域和民族等特色;

9、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效果;

10、森林城市绿化数据指标应达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准。

(二)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

2、组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三)古树名木保护

1、划定了保护范围,设立有标志牌、编号、档案;

2、明确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养护措施落实,树木得到有效保护。

四、解释和修订

本指标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完善。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建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着力构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乡一体、天人合一”的森林城市,为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进一步分解落实创建任务。组织实施一批绿化工程,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对照创建标准,搞好查漏补缺;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力争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下一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兴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兴森林城市将构筑“青山南踞、林网包围、五带导风、绿心居中”的空间形态和“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林水相依、城乡一体、天人合一”的城市森林景观。

(一)多方共同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善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深化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大力营造各类纪念林。努力拓展城市森林发展空间,着力培育城市休闲绿地,逐步增加公园等公共绿地,加大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的力度,提高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乔木树种比重,构建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在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森林城市的水网、路网、林网等生态网络。大力开展中幼龄林抚育、阔叶林发展和封山育林,促进幼林成林成材。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城市林木覆盖率。城郊地区应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等多种乡村绿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生态产业,有效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实施五大工程,完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1.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大型城市片林、环城林带和组团(区块)之间隔离林带;对现有以草坪、灌木为主的绿地,加快实施乔木增绿、提档升级,使乔木树种比重达到70%以上,构建各具特色、功能健全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从今年起到年,在兴中心城区栽植1.2万棵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树。

2.通道绿色林带建设工程。按照道路林荫化要求,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绿色景观林带,国省县道、乡村公路两侧要形成绿化带或行道树。加强沿海平原地区防护林建设,形成平原农区林网、城镇防护林网和山地丘陵防护林三道防线,建设区域内的公路、铁路、城区骨干道路等绿化率达到90%以上。

3.水系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海塘、河流、水库等水系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形成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曹娥江、大运河、鉴湖、镜湖水域等主要水系沿岸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和汤浦水库等水库四周及源头的生态林建设,增强涵养水源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内的河流、海塘等绿化率达到90%以上。

4.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加强汤浦水库和城郊地区1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快对针叶林的阔叶化、彩色化、多样化改造,大力推广各类优良阔叶树种和彩色树种,调整林种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森林景观,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5.森林村庄建设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力度,通过建千米林荫道、种千棵“子孙树”(经济树种),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村庄森林格局,30%以上的村庄绿化达到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或“森林村庄”标准。

通过实施五大林业重点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充分发挥间接减排、缓解城市热岛和浑浊效应、水源涵养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使兴成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的宜居城市。

(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强化森林生态保护工作,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管护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有效保护森林植被,确保无重大破坏森林事件和森林火灾发生。坚持依法治林,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严格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建立标志牌,健全长效管护制度,组建管护队伍,保护现有古树名木。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切实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市政府成立兴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政办发〔〕39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日常工作和对创建工作的综合协调。市级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能处室和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知晓率、支持率。制订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传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动态。制作户外大型广告牌和各类宣传牌,组织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开展“国际森林年”、“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义务植树活动以及以森林生态为内容的各类竞赛和盆景花卉展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