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按照省、市法制办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贯彻省政府《决定》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原创:4月28日市法制办主任工作会议之后,我县迅速贯彻落实。

1、迅速将省政府《关于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转发至各乡镇、各部门。

2、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起草了我县《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决定的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使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

3、成立了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副县长担任,各委、办、局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法制办,具体协调解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4、组织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计划在向政府常务会议汇报之后,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具体贯彻落实省、市法制办主任会议精神,公布我县贯彻《决定》的具体实施意见,聘请有关人员对参会人员进行一次《纲要》的讲座。

5、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之后。我们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对各乡镇、各部门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县级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和我县具体实施意见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意见和工作措施。

6、县政府将把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县级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和我县具体实施意见的工作情况,纳入今年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兑现奖惩,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二、按编委文件要求,我县法制机构规格为正科级,编制3人,现已配齐3人。

三、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县政府十分重视,并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纳入日程。一是强化领导,县政府建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各位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执法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了细化分解,形成了县长总负责,各位分管战线副县长具体负责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各行政执法部门也分别建立了执法责任制领导组织。对提高执法水平,提供了组织保障。原创:二是强化宣传,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新闻媒体、现场咨询、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重视行政执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县政府法制办每半年一次对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行政执法监督情况、行政执法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执法任务重的部门经常性的抽查,促进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四是强化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几年来,县政府每年都举办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聘请市办领导授课,比较系统地培训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黑龙江省规范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各部门领导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复杂矛盾的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几年来,县政府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1件,其中维持36件,撤销33件,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终止审理11件,不予受理1件,切实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六是明确主体,规范执法行为。2005年我县分别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依法确认行政处罚主体的公告》和《××县人民政府关于依法确认行政许可主体的公告》,公告的出台明确了执法及许可的事项,凡公告没公布的一律不得执行。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对粮油市场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xx市粮食局

1998年国务院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再参与粮食经营,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原来由粮食局、粮管所、粮站三级管理网络严格统一管理的粮油市场,变为由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的相对自由的粮食流通市场。20xx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后,粮油市场进一步得到了开放,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更大了,管理范围更宽了,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了,造成相应的监管力度有所下降。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市粮油供应的现状

我市不是产粮区,而是粮食销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以及蚕豆等杂粮为主,历来有种的不吃,吃的不种的传统,100多万市民的日常食用大米都是通过产粮区供应的。我市粮食从产粮区到市民手里主要通过大大小小的粮商粮贩。目前,我市在工商局注册的粮食经营户共有670多家,还不包括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走家窜户的小商小贩,估计不会少于三四百家,两者相加一共要有上千个经营个体。这么庞大的经营群体,要粮食行政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目前的人力、物力以及体制情况是不太现实的。粮食市场的监控主要依靠产区的监管和经营者的自律,销区对粮食的监控基本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食用油的情况,除了本地几家大油厂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的食用油外,其他的与粮食现状大致类是。

二、粮油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粮食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层面的问题,有执法队伍的问题,有执法对象的问题等等,是一个综合的原因,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粮食执法缺少有效的法律支持。20xx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的第407号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对粮油市场进行监管的最有效的法律武器。但是有的细化条例本身就存在缺陷,影响了执行。如《江苏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年收购量低于50吨的个体工商户(农民经纪人)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须申请粮食收购资格。这就给粮食行政部门的执行出了难题。对于不具收购资格的收购者,只要拿出这个武器,就可以挡住执法人员的查处。而且对于50吨这个数据,我们也比较难以认定。特别是对于象我们xx这样的非产粮区,主要从事收购的都是小杂粮,大都是兑换,而且周转比较快,很少有收购者能被发现有超过50吨的量。20xx年,我市仅有一家办理了粮食收购资格。仅粮食收购资格审查这一条,我们就很难执行。

2、粮食系统的执法队伍相对偏弱。目前,各地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还很不健全,专职执法人员偏少,执法能力有待进一部加强。当前,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从上到下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没有统一粮食执法机构名称,没有统一设置监督电话,粮食行政执法的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越到基层粮食行政机关,专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配备越少,甚至还存在无机构、无专职行政执法人员的状况,与县级粮食行政机关所担负的执法重任极不相称;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数系“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对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了解不深,执法能力与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相适应。象我市的粮食局共有编制13人,除去财务人员、办公室人员,真正具有执法资格的人数只不过4、5人,面对这么大的执法面,有点勉为其难。

3、多头执法造成多不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大部分条款不是由粮食局来直接执行的,而是根据职能由工商、质检、技检、卫生等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粮食行政部门一旦发现了问题,需要移交到工商部门、价格部门、质量检查部门等来执行,但处理结果到底如何,粮食行政部门就不得而之了,影响了执法的延续性与直接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积极性。有的执法工作需要几个部门一同参与,而往往因为涉及部门多,难以协调,很难形成经常执法的局面。联合执法的次数少之又少,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法律威慑。

4、粮油经营户规模小、数量多造成执法难。我市是非产粮区,因此居民日常食用大米等都是通过从产粮区引进的。经营者以个体户、流商流贩以及大量的农民经济人等为主,规模都不大,但是数量庞大。对于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粮食行政部门,监督这么多的经营者,难免有点力不从心,造成执法困难。

三、对策与措施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我看要从自律和他律同时入手。不但要通过执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等他律来督促他们规范行为,而且还要引导经营者自律,诚信经营,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粮食流通法规宣传,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条例 》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虽为有法可依提供了依据,但如果不加强宣传力度,不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那么粮食流通检查工作将很难得以有效地开展。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对粮食流通法规的宣传。首先粮食部门可用宣传车、发传单、电视走字、知识竞赛、标语口号、粮食经营者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其次法规宣传不能流于形式,应结合日常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二是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配合,按照《条例》与《办法》的规定,各负其责相互沟通与协作,既不能越权又不能扯皮推诿。

2、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粮食执法人员素质。依法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督检查,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那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们以为,加强粮食流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首当其冲的关键。其一应增加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经费。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如离开了执法人员的参与,如果没有必要的执法费用,那监督检查无异于纸上谈兵。为使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政府编制及财政部门就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从工作需要出发,及时适当增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活动的经费。其二,严格考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工作是法律与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其影响力不仅涉及到被监督检查的对象,而且还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所以严格执法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凡从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执法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都必须取得《粮食监督检查证》方可上岗执法。其三,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还必须适时成立执法大队,建立健全执行粮食监督检查任务的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等。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在作风建设中,*市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作风建设作为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保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我就我市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把作风建设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重点,列入市委20*常委会工作和党建工作要点之中,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心协力,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全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作为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部门作风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机制。年初,对全年的作风建设进行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年中,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市纪委将于8月上旬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27个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年终,结合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进行专题检查,促进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二、健全学习长效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夜学”、领导干部学分制考核及综合知识考试等学习制度,充分运用“*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兴学习之风。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全年累计不少于12天,每季安排一次理论辅导或知识讲座,每年集中2-3天组织一次作风建设专题读书会。中心组学习及机关干部“夜学”在年初提出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次数、学习效果“五落实”。把作风建设教育纳入党校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重点保证课时。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点抓住当前领导干部在执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廉洁从政规定、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八种良好风气”。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继续开辟作风建设宣传教育栏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今年2月,在全市开展了“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项目推进、破解难题、改善民生、优化环境,提出“六破六立”。通过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改革束缚创业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弊端,改正缺乏全局观、维护部门利益的做法,去除只求过得去、无所作为的思想行为,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机制

1、健全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联系制度。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直、县(市、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产业(企业)、一个低收入农户、一项重点工作或群众集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展一次以上的集中蹲点调研。蹲点时做到确定一个主题,形成一个调研报告,理出一个工作思路,帮助联系单位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4月份以来,*市级领导干部围绕实现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分别到各自联系村蹲点调研,加强工作指导,重点帮助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难题。上半年已有14位市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蹲点调研。在市级领导干部的带动下,55位市直单位负责人、220位县(市、区)领导干部、1200多名县属单位负责人、1300多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相应开展了蹲点调研,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撰写蹲点手记、蹲点感悟和“创业创新建议书”300多篇。

2、建立实事承诺制度。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县、乡每年确定为民办事十件实事,并对确定的实事内容、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等有关内容进行公示,公开承诺,确保群众知情、参与、监督权。今年3月,市直各单位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共梳理出了今年要办的实事和要做的重点工作共计461项,并将此工作作为“实事实办461”项目在《*日报》上公开。4月,市委市政府在*各主流媒体上公布了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为进一步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市委将6月定为“为民办实事推进月”,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为民办实事推进月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办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努力实现完成一批、启动一批、推动一批。市委书记陈荣高对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和市直部门“实事实办461”项目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卢子跃要求切实抓好电网、路网、水网、“天网”等“四网”建设,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各位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也都按照工作分工,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截至目前,*市全市十件大事、市区十件实事进展顺利,“实事实办461”项目已完成94项,基本完成40项,正在有序推进中327项。

三、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机制

1、推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围绕中心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每年梳理出一批难题,按照“一题一组一策”的要求,实行难题交办制,逐一落实责任领导。对确定的难题,将难题项目、责任人、破解方案、拟完成时间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市领导根据职责分工,确定一批联系的重点项目。各项目责任单位、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向联系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按照市委开展“创业创新年”活动的总体部署,5月,围绕项目推进集中开展了蹲点调研解难题活动。市级领导根据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度,分赴所联系的重点项目,通过现场进行调研、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对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协调落实,提出具体方案措施,解决了一批存在困难和问题。同时,深入有关企业,对用地用房、融资担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税费负担、招工难等重大共性问题进行调研,逐一进行分析研究,要求有关市直单位协调落实,对一些不能解决或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2、推行领导下访包案销号制度。领导干部针对所包案件,安排时间集中下访。简单问题当场解决,复杂问题落实责任时限,共性问题出台统一规定。实行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按照“谁包案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属地管理”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不推诿、不扯皮。职能部门对涉及问题跟踪督办,及时了解问题解决进度。实行难题破解销号制,问题不解决,不销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下半年*将集中开展稳定问题包案调处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化解重复上访和破解疑难问题,切实做好涉奥稳定工作,确保实现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省委提出的“三个坚决”。安排市委常委到联系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对稳定面上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安排市政府副市长对市区重点疑难案件包案化解,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开展党政领导稳定问题包案调处活动,争取7月底前基本实现息诉息访。

四、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1、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带着办法、带着感情下移工作重心,走向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挥协调、解决问题,力求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促成、业绩在一线创造。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形成党员干部在一线体察民情、化解矛盾,在一线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全面、广泛地听取群众呼声,问计于民、完善决策;解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不够,了解民情不多,具体工作不会的问题,加深对群众的感情,提高工作能力。上半年,我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群众的送服务活动,市卫生局等部门牵头开展“百名名医送医下乡服务”、“百名法律工作者送法下乡服务”、“百场戏进农村服务”、“百名农业专家送技术下乡服务”、“百场普及科技知识展”和“百名优秀教师进农村上示范课活动”等“六个百”活动;市妇联等单位在工业区水阁行政村,开展“关注外来人口,关爱母婴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等等。

2、继续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住村干部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建立住村干部双向选择机制,对住村干部进行一年一考评,三年一次双向选择。考评结果作为乡镇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对因执行制度不到位而引发的负面案例,及时查处和通报,并严肃处理当事人。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2个村,每年到村召开两次以上的“民情分析会”。同时,要求各地围绕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巩固和深化村级民主管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乡镇党委政府结合新一轮“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的实施,把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作为“创五好”工作的主要内容,加以健全和完善。自6月份开始,由市主要领导带队,到各乡镇、村进行夜谈,对“住村联心”工作情况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防汛抗灾、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开展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至目前,已组织夜访16次,走访乡镇16个、村18个。

3、加强技能型乡镇政府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明确乡镇政府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做好组织建设三个重点方面的职能定位,及时组建以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为主体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结合乡镇机构改革,以内设机构调整为契机,设立“一办若干中心”,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和末位交流淘汰制度,合理优化人员、机构配置,理顺乡镇政府的工作运行机制。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和重点工作任务设置课程,由乡镇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具体科目,规定每人每年至少取得1门以上技术证书。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把培训延伸到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示范户、低收入农户、企业主身上。依托“住村联心”流动辅导团对乡镇干部分片、分类、分批开展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乡镇干部统一参加技能考试,考试合格的,统一发给乡镇干部技能证书,并将干部的技能学习培训及认证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截止目前,全市共有3400多名乡镇干部通过技能培训,考取技能证书。坚持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市级机关向全市农村选派了4批共400多名农村工作指导员、2批共100名科技特派员,在为农村直接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极大充实了乡镇、村干部技术培训师资力量。

五、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继续开展“两减一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实施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对不符合“两创”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法予以改正、修改、取消或者废止。今年确定废止规范性文件22件,修订24件。确定修订的24件规范性文件,6件已完成修订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发文实施,有8件已基本完成修订草案。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实行重大项目审批会审制度和一般项目审批主办部门负责制度,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审批,推进审管分离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快审批管理、监督、运行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被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后续监督工作,防止借机不作为和把备案、核准变成变相审批。

2、进一步推进机关行政行为规范化。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力度,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逐步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全面推进政企分开,加快对依附于职能部门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脱钩步伐,加大监管力度。行政机关不得借行业协会、学会等名义乱收费、乱摊派,不得与行业协会会计合账或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行业协会必须独立设账。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完善对行政行为的社会监督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目前市本级电子监察系统已经完成审批平台的初步改造建设,市直34个部门已经有19个部门212个行政许可项目进行网上审批,进入电子监察系统,占全部行政许可项目的63%,实现数据自动生成,受理和办结二个节点的实时监察。

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长效机制

认真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简化公务礼仪,切实做到“同城不吃请、乡镇廉政灶、村级零招待”。财政部门严把单位接待费用核销关,按季度汇总上报。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活动必须有关规定执行。出国学习考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一律从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严格执行《*市财政性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办法》,项目概算超过一定数额的要报原批准机关重新审批。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政府投资项目逐步实行财政直接拨付资金制度。目前,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后,也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七、健全激励引导绩效考评长效机制

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效能建设、效能监察和效能投诉“三合一”工作体系。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将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作为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年初,由市委书记、市长等9位常委带队组成的检查组,到九县(市、区)对落实作风建设情况、长效机制贯彻落实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召开社会各界人员座谈会,了解他们对作风建设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推出和宣传身边的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示范教育;定期剖析典型案例,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典范,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优秀干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干部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自觉锤炼自己的作风。

八、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类监督员作用,探索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制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按照“为百姓说话,让百姓说话”的要求,整合投诉资源,健全投诉网络,完善群众诉求机制,依托“百姓热线”等载体,深化“开门听诉、公开办理”等活动。

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活动。在今年市“两会”期间,代表们对市直各部门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工作实效和社会影响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议,把评议结果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龙泉市还开展了“万人评议职能科室”、“局长作风大家评”活动。松阳县开展了“百家企业评涉工部门”、“星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加大效能监察的力度。坚持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今年1-6月,全市各级监察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1965件,已办结1902件,办结率96.8%。其中市本级受理1432件,已办结1421件,办结率99.1%。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以推进“品牌强区”为主线,加快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一)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并完善了《*区质量与品牌奖励办法》(已作为区委区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制机制优化专项行动内容之一)。积极建议区政府设立“政府质量奖”。制定了《*区2009-2010年的名牌培育规划》。年初对全区名牌产品企业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对名牌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做了分析。

(二)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确定眼镜行业作为重点行业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对眼镜行业的发展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制定了《*眼镜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初稿)。积极开展区域名牌培育工作,积极与眼镜协会沟通,筹划集体商标的注册,及制定企业联盟标准等事宜。

(三)指导企业加强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检查了23家名牌企业的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情况,对不完善之处要求企业改正。*眼镜有限公司的眼镜行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列为省质量赶超项目并上报,同时也将作为示范企业,引导行业普遍提高质量诚信管理建设。加强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将企业荣誉、企业代码信息、监督抽查信息等模块与区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了对接。

(四)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积极指导申证企业按程序和要求组织申证,对新办企业督促其限期完成取证工作。对全区19类产品共179家已取证企业按计划进行了日常巡查,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年度审查工作,1-5月份共巡查和年审了77家企业。确保了重要工业产品获证企业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积极组织15家许可证企业参加省局举办的新细则宣贯培训。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已任,强化企业质量基础

(一)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今年共申报块状产业质量提升重点项目2个,其中“新型氟塑料衬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系列标准”项目已被省局立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上半年有3家企业参与了9个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的制订。积极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我区的土鸡标准化养殖、丁岙杨梅种植、稻田养鱼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分别被列为2010年度省级、2009年度市级和2010年度市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培育项目。完善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上半年共受理企业标准备案64个。上半年共有3家企业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积极推动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申报省级服务标准试点项目1个。建立我区主要重点行业和出口产品、出口企业名录数据库,及时向主要出口企业通报黄色和红色预警信息,发送“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565份。

(二)深入开展计量工作。积极做好能源计量等相关工作,对5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计量监督检查。积极推动年耗能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对辖区内6家列入国家实行能效标识管理目录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的11类产品开展了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7家电子秤销售单位逐一进行检查,同时进行计量法律法规宣贯,并签定诚信经营承诺书。严格行政许可,加强证后监管。对辖区内的4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

(三)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的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组织实施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巡查制度,推行认证全过程监管,查处违法违规活动。上半年共巡查企业20家,辖区内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没有发生严重质量问题。

三、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要求,加大打假治劣力度

(一)重拳出击,严打制售假劣行为。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无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上半年共出动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1000余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总标值69万元,立案案件34件,到期结案率为100%,罚没总额36万元,其中罚没款1万元以上案件10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3个。

(二)开展国家、省、市统一部署的各专项执法行动。在执法检查中,努力实施“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开展对企业具体的帮促、指导、服务。一是开展“服务民生、平安节日”活动。检查农贸市场2个(次)、自选超市3家、零售商店18家,商品(外观标签等)125批次;二是开展了“关注三农、服务下乡”活动。以农药、种子、化肥、农用药膜等为重点,检查经销店10家,商品45余批次。三是开展了“服务两创、和谐安居”活动。检查了30家企业,基本都是获证或经3C认证企业的产品。四是开展了“呵护民生、保障健康”专项活动。检查企业30多家,其产品基本能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开展了仿瓷餐具的专项整治。

(三)开展监督抽查和不合格后处理工作。按时、保质的完成由我局承担或牵头的市级监督抽查及专项监督抽查任务,上半年共完成监督抽查4大类17种类,共171批次产品。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能及时严格地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后处理完成率达100%,强化整改工作的同时,认真分析各类产品的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准确地做好监督检查结果和质量分析的通报工作。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今年继续深化执法案卷自查评比制度。每季度一次,局案审会成员依据有关规范要求对部分案卷进行检查打分,将问题和不足反馈给各经办人员,督促其整改规范。依法审案,实行科室案审会,局法制员审核,局案审会三级关口制。无出现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案件。没有出现违法执法,处罚显失公正,以罚代刑等现象。创新服务举措规范行政许可审批行为。我局将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全市系统率先进驻审批中心,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办理受理、审查、告知、决定等,严格使用行政许可文书格式和行政许可印章,建立和落实各项制度和台账。积极落实“五五”普法方案,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宣贯。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四、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十小”整规工作

(一)召开动员暨现场会。4月16日,在新桥街道召开了动员会议。江少勇副区长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区政府同各整规牵头单位、各镇(街道)签订了2009年度“十小”行业整规目标责任书。与会人员会后实地考察了新桥街道食品安全示范一条街。

(二)制订工作计划,落实组织领导。4月13日,区政府制订印发了《关于2009年全面推进“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温瓯政办发〔2009〕23号文件)。区政府调整了“十小”整规领导小组,由历秀珍区长担任组长。各牵头部门和各镇街道也制订了2009年度整规计划,并全部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三)确定示范点,积极推进整规。各牵头部门和各镇街道各自确定了一个示范点或示范街。各牵头部门在示范点基础上,积极开展分类指导、标准修订等工作,并开展专项执法工作,取缔一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十小”经营户。区整治办已着手出台政策措施。

(四)开展专题宣传。各镇街道积极通过挂横幅、开辟宣传专栏,召开再动员会议等方式,各牵头部门通过印制宣传册,上门指导,召开行业分析会等方式积极营造整规氛围,提高广大“十小”业主及老百姓的整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五)落实经费。区整治办向区财政申请了2009年度“十小”整规160万工作经费,历秀珍区长已批示原则同意。

五、以确保群众“食无忧”为方向,加强食品企业监管

(一)积极推进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1月9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完成全区食品添加剂申报工作,共有112家企业提交了自查报告,其中57家没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进行了零申报。组织人员对全区45家生产糕点、酱腌菜等食品的企业和37家小作坊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了检查,抽样36批次。积极开展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检查。巡查工作中要求企业建立添加剂“专人、专柜、专档”管理,为55家企业发放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台帐。对企业申报的使用食品添加剂进行核对、审查、整理,将18家无法确定的报市局由专家组审定。

(二)推进食品生产小作坊专项整治。今年2月开始对56家米面制品、豆制品、干制海产品小作坊进行了监督检查,抽查了37批次产品,检查发现部分小作坊证照不全,安全隐患大、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4月29日,召开小作坊质量分析会,要求各小作坊寻找问题原因,认真整改落实。我局对小作坊重新进行巡查分类,分6个责任片区进行巡查、分类疏理,现共有小作坊101家,其中整改规范类57家、关停取缔类44家。取缔了小作坊10家。

(三)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抽查和专项监督检查。对31家饮用水企业进行了省抽或市抽,检验结果26家合格,合格率83.9%,比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几年来的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四)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严格实施监督抽查,认真做好后处理工作。上半年共出动288人次,巡查企业167家次,对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的12家食品企业出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饮用水、肉制品、乳制品等162批次的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查,顺利完成了各级食品监督检查计划。同时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积极落实后处理工作,上半年后处理及立案案件12起,责令整改26起,同时查处无证企业5家,立案3起,罚没款达10多万元。

(五)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保持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上半年共对15家QS取证企业进行年审,对2家取证企业进行核查,积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QS换证、复查、验证等工作,对因种种原因停产的7家食品企业,我局已报市局申请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六、以有效监控安全运行为目标,加强特种设备监察

(一)积极开展日常安全监察工作。截止到6月11日,我区共有特种设备7762台(不包括压力管道和钢瓶),上半年净增特种设备422台。深入企业进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上半年共出动200多人次,检查187家企业,整改97台隐患设备,拆除4台小作坊锅炉,捣毁5台“土锅炉”,共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2份。对8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并罚款。多次与乡镇政府联合执法,全面清理历年遗留、无法检验的特种设备隐患,对违法安装使用特种设备拒不整改的、封存无效的企业钉子户,采取停电停水、加强违章棚屋检查等综合手段,使企业自觉整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并接受行政处罚,破解了特种设备执法难问题。

(二)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一是开展“春节”、“五一”“六一”等节假期间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温州乐园,吹台山风景区、动物园等的特种设备进行了专项安全检查,发现动物园内特种设备存在安全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二是对7家市级重点监控企业按季度进行定期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深入开展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码头吊和小作坊内锅炉的专项整治。向各镇街道及有关企业单位下发了《*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排查掌握本辖区内使用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码头吊及小作坊内锅炉等的注册登记情况和检验检测情况。对非法生产、非法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升降机码头吊等进行整治,共出动58人次,共检查了29家企业,整治了15台设备。

(四)积极开展锅炉房行政许可等工作。上半年共有305台特种设备办理行政告知,核准了93个锅炉房设计方案;并在行政审批窗口增加了新用户签订安全承诺书事项,对新用户开展安全宣传,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五)开展人员培训和监察队伍建设。上半年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135人次,与经贸局合作举办了2吨以上锅炉司炉人员提高班。年初我局在各镇街道新聘请了14名安监员,建立了承担法规宣传、排查摸底、配合查处等职能的基层安监员队伍。上半年2人参加了省局的监察员培训。

七、以促进转型升级为导向,深入开展“两个年”活动

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企业服务年”和“质量与安全年”活动,于3月30日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一是积极探索实行区域监管模式。每个科室(队)除承担相应职能外,还负责联系2~3个镇街道,抓好联系片区质量安全监管。首先应用于小作坊整规,设立六个网格化片区指导组,负责对相应片区小作坊整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联系等。二是开展质量法律知识宣贯。坚持突出提高企业主法制意识和管理素质这个重点,先后召开了区汽摩配行业座谈会、小作坊座谈会等,在镇街道悬挂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内容的横幅,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三是制定出台了《*区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管方案》。明确了监管重点、内容、方法等,全力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贯彻落实四“零”四“通”,切实规范执法,深化服务。四“零”工作目标为:“热忱服务零距离、监督管理零收费、合法经营零干扰、企业群众零投诉”。四“通”执法工作方法为: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确保畅通;基本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予以变通;与法律法规要求有距离的做好疏通;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加强沟通。五是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整治。六是加快推进省眼镜质量检测中心的建设。目前选址已落实,资金正筹措解决,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八、以“两个年”活动为契机,树立质监部门良好形象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势的学习及深入基层调研等已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对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恳谈、主动上门、谈心交心等各种方式征求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局分析检查报告。局班子团结,政令畅通,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积极下基层指导和调研,起草了《区域监管服务模式的探讨》等调研报告,并进行了个人分析检查。全局党员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交流等。

(二)加强质监文化建设,强化机关党建工作。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强化责任,规范办事程序。全局同志依法行政,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服务意识,巩固了局区级文明机关和文明单位称号。积极推进质监文化建设,开展了元旦登山、参观红十三军纪念馆、打羽毛球等活动。根据区委要求成立了机关党总支,并选举产生了党总支委员会。同时,积极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年无出现干部职工违纪违规和违反效能建设现象。

(三)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和宣传工作。强化每周一学习日制度,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有关党风廉政规定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加大了质监业务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了“3.15”、安全生产月等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上半年编发动态信息60余篇,其中《A公司的涉案产品是否为外贸产品》等多篇被《省局稽查通讯》等媒体采用。积极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紧急信息无发生迟、漏、瞒报现象,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上半年,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如同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工作合力未有效形成,我局现有的人员数已难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监管力量不足。很多企业还存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现象,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环境卫生差,质量水平低下,省眼镜检测中心进展缓慢等。这些难题和不足,都还需要我们探索新方法,建立新机制,努力克服。

2009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市局和区委区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公正为重、发展为要”,认真履行职能,提供优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到行政执法公平公正,综合管理务实高效,安全监管确保到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深入推进名牌战略,深入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

全面开展眼镜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对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对规模以上企业,鼓励其实施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引导开展QC小组活动;对于中小企业,鼓励其执行《浙江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引导实施5S管理。全面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树立质量诚信制度建设示范企业。继续开展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日常巡查与年度审核工作。

二、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

以打假保建设、打假保健康、打假保旅游、打假保节日等为重点开展打假治劣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后处理工作,努力提高我区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在打击的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的整改、引导和服务力度,要通过技术服务、回头看等方式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三、巩固重点产品整治成果,全力推进“十小”整治

建立完善长效监管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继续巩固重点产品质量整治成果。继续深入开展2009年度“十小”整规工作,牵头协调组织各方力量,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多管齐下、合力攻坚,开展各项整规活动。协调指导各牵头部门开展分类指导、标准修订等工作,出台政策措施。

四、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整治,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

深入宣传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查处食品无证生产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活动。深化饮用水专项整治。加强巡查力度,提高抽查有效性,继续做好后处理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年审等工作。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

五、加强标准化工作,创新计量服务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创新平台和国家、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强制性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继续推动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

六、抓源头,重防范,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

继续从源头除隐患,抓安全,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加大监控与防范各类违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行为。继续加强对重点设备,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管力度,做到逢节必查,常抓不懈。加大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无证查处力度,强化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开展对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码头吊等的专项整治活动。

七、继续深入开展“两个年”活动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和质量与安全年活动,完善落实各项服务举措,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积极为企业帮扶解困,共同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坚决贯彻落实“保稳促调”方针政策,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应有贡献。积极落实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主体,积极开展“三个”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社会平安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八、加快省眼镜检测中心建设

加强同区政府和有关方面协调沟通,作好规划,落实经费,争取早日进场开工建设。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07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河水库前期工作

(1)*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08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08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08—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06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06]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08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07〕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