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模式原理

商业模式原理

商业模式原理

商业模式原理范文第1篇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事物。从某个角度来说,电子商务是顺应技术时展需求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新事物。电子商务自出现以来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成为了为人们提供便利生活的关键保障,年轻的消费群体对于电子商务模式高度追捧,由此对于电子商务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

2.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商务活动,整个信息交流、贸易交易都是依靠网络。当前颇受“网购族”喜欢的淘宝网、京东网、亚马逊等都是电子商务发展领域的代表。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传统的商务模式相比,高效率与虚拟化是显著的特点。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电子商务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的展示,潜在的客户通过核心词语的检索便能够找到所需要的商品。由此,通过与卖方之间的交流来确定实际的需求总量。相关信息的虚拟化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对于相关产品、服务进行了解,使得整个电子商务贸易效率更高。并且,当前电子商务贸易在快递行业的支撑下在跨区域贸易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伴随着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自身发展范畴,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企业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

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模式与传统的商务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管理领域对于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管理需要进行拓展与优化。

电子商务管理所融入的全新的信息技术操作要求是对于传统管理的挑战。当前,电子商务管理工组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对于基础的信息处理进行明确。电子商务信息的处理需要一整套的信息处理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企业的整体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配备、软件配备、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2.管理思路调整要求明确

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相关产品的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整个管理体系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其对于管理思路的调整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管理对象的调整。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与产品,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所需要纳入管理体系中的内容需要进行调整,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参与方面都成为了企业需要管理的对象。在实际的发展、运作过程中,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系统、客户网络信息统计都成为了企业需要管理的对象。对于管理对象的调整是电子商务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必然现象”,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认识到在管理对象方面的拓展影响力,提升对于管理对象、管理范畴的认识。

其次,对于管理环境的调整。管理环境对于如何开展管理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环境需要对于原有的管理思维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由此才能够达到顺应管理环境的变化的需求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认识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调整管理思路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

3.管理模式、途径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现有的管理模式来说,传统的、单纯针对员工行为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电子商务领域的需求。电子商务模式下,人们可以选用一种非常自由、灵活的方式进行工作,由此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对于各项工作的管理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国外部分半固定的办公模式是当前国际领域电子商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此类办公模式正在向国内的企业推进,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相关前卫因素将会引导着管理模式不断的优化、不断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三、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模式对于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并且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领域中去。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的管理问题却逐步突出。当前,企业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当前,企业对于电子商务模式的重要性得到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从管理角度来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优化与处理。从一定角度来说,企业对电子商务工作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清楚的看法,相关管理问题的处理角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影响力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由此在整个管理层工作的过程中,整个管理行为依然延续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对于相关管理优化、管理创新的重视性不足。

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信息、网络的依靠程度非常高。由此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管理与相关管理技术手段是紧密相连的,在部分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营管理已经收到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保障使得整体的管理活动开展非常的被动,相关企业在预留信息技术建设资金、网络安全维护资金方面非常的少,整个信息技术建设体系的投入非常的少,因此在整体的软件更新方面不及时,整体电子商务技术处理方面的维护非常滞后,对于各项体系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管理素质堪忧,管理模式僵化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内部能够适应电子商务模式管理主体相对较少,企业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升不及时已经成为了影响相关管理活动的重要问题,管理素质方面出现了缺陷由此导致了电子商务模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相对较为保守,不能够根据整体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管理者对于存在的管理问题敏感度非常低。

当前,大量的企业管理者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相关问题的处理效率低,并且所采用的手段不能够满足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对于管理的需求。从整体的管理灵活度来说,灵活度差,对于国际领域最新的管理模式知之甚少,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甚至诱发了内部之间的矛盾。

3.管理原则缺失,激励手段不足

管理原则与管理激励手段是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利进行的保障。电子商务模式下整体的工作活动开展非常的滞后,由此整体的建设情况来看,管理原则是一种具有制度性建设意义的事物,能够在内部管理活动中针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新工作特点进行有效的约束。但是从整个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管理原则的缺失已经非常的明显,整个管理活动的开展随意性过强,个人行为取代管理原则的情况非常的普遍。

管理激励手段是电子商务模式下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通过完善的激励手段能够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的优化管理方法,调动管理主体的积极性。从实际的内部管理建设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的管理激励手段相对较少,各项工作的开展所面对的工作阻力相对较大,管理主体的实际积极性无法调动。由此,缺乏管理激励制度使得整个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企业管理非常被动,管理实际能力不足。

四、完善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管理的对策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其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的同时也是的企业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完善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管理的对策应当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提高思想认识,健全保障体系

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整个管理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当前,企业的管理层首先要认识到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对于企业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由此在分析自身管理实际的能力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正确的提升管理工作、优化管理能力进行目标上的明确。由此为适应电子商务模式的需求提供一个指向,增强整体行动的效率。

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际影响力,明确信息技术保障对于内部管理有序运行的积极作用。由此,在实际的企业发展预算中,要将信息技术保障投入作为整体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经济保障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进而才能够为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

2.强化培训教育,优化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发展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企业要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与教育,通过强化培训教育来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由此来形成一个良性的素质提升循环,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电子商务领域最新的理论知识,帮助管理人员接触到科学的管理经验与方法。

在提升管理人才素质的基础上,企业要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明确当前管理模式对人才管理的关键作用,将管理模式的优化作为“基础性建设”来抓。通过学习、参考、分析国外相关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管理模式来组建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优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够照搬照抄他人的模式,要结合企业的业务情况、电子商务市场拓展情况、员工素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与调整。

3.完善管理原则,健全激励手段

要明确管理原则的关键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突出管理原则对于管理人员、员工个人行为的约束力量,将管理原则的完善作为适应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关键。当前,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参考、借鉴相关企业的管理原则建设经验,将管理原则的建设作为重点,突出整体管理工作的原则意识、原则指向性,由此才能够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提升管理的实际效力。

在完善各项管理手段、创新管理的过程中,要发挥激励体系的作用。将激励体系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点,由此明确整个管理活动的积极作用,突出管理激励在调动管理人员管理主动性、积极性方面的作用,突出激励体制对于整个工作开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健全激励手段,还能够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好完成各项管理任务,迎接市场的挑战。

商业模式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模式 创新

商务模式的概念性回顾

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s)又译为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是企业界非常流行的术语,其最基本的含义是经营企业的方式或方法。

从源头上看,商务模式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出现在管理领域的文献中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Business Models这个术语。此后,在信息管理领域,商务模式被应用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用以描述支持企业日常事务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即描述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对企业的流程、任务、数据和通讯进行建模。

20世纪80年代,商务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反映IT行业动态的文献中,而直到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并成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后,商务模式才作为企业界的时髦术语开始流行并逐步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但是此时的商务模式的内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即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的更广阔的空间。

在商务模式的概念性研究方面,上述关于商务模式的特征和组成要素的定义是目前商务模式研究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是对现有的商务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进行分类研究。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子商务是引发商务模式创新的直接原因,互联网商务模式或电子商务模式成为重要的议题。

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对商务模式的研究大多处于概念和分析框架的提出和归纳并辅以案例分析的描述性研究阶段。甚至关于商务模式的特征及其相关要素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研究者通常从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和角度阐述商务模式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研究商务模式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商务模式创新的讨论通常置于企业战略管理或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之下。这是因为在许多研究者看来,商务模式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商务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是人们关注商务模式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商务模式创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的概念。熊彼特意义上的广义的技术创新囊括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供应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等几乎涉及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的创新。其中市场创新、供应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可以纳入商务模式创新的范畴,因为它们有别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这两种与产品的生产技术直接相关的狭义的技术创新。根据翁君奕等人的研究,在改变世界的全球50家著名公司中,主要依靠商务模式创新生存和发展的公司有31家,而靠技术创新立足的公司只有14家,另有5家公司创新的贡献不明。从这个意义上看,从熊彼特广义的技术创新概念中分离出商务模式创新的概念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有必要把商务模式创新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商务模式的作用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中心的研究负责人Charles Oman博士在2000年初接受Economic Reform Today杂志采访时,从全球化的角度论述了新经济下商务模式的作用。他认为,理解目前正在发生的全球化的关键不在于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的放宽或技术变化的速度,而在于推动经济竞争的商务模式的性质。Osterwalder在谈到商务模式的演变时认为,传统上价值是通过垂直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产生和提供的,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据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在组织际合作网络中进行重组。这样的组织结构更适应那种需求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创新和快速响应的竞争环境。Slywotzky等认识到商务模式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把商务模式看成是一种将来我们都能用来制定商务战略和投资战略的重要工具。他们认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商务模式认知之争,对商务模式的投资能够协助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获胜。Amit和Zott认为在IT技术所造就的虚拟市场上,由于企业边界和产业边界变得模糊而容易跨越,包含企业、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商务模式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战略分析单元而取代传统的战略分析单元――企业或产业。技术进步是商务模式创新的动因之一,许多文献把商务模式放到一般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考察企业商务模式的作用。Chesbrough和 Rosenbloom从商务模式是企业为了从技术中获取价值而建立的合理收益架构的认识出发,认为钱德勒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安索夫等的战略管理、波特的竞争战略等理论可以看作是商务模式概念的前身,因为这些理论关注的焦点都是如何把企业的经营与机会及威胁联系起来而获取技术提供的最大价值。他们通过案例研究说明,企业倾向于对适合其商务模式的技术进行投资,有时甚至达到过度投资的程度。而对于不适合其商务模式的技术,企业通常不会投资。这是因为技术不能凭空创造价值,企业现有的商务模式可能适合也可能不适合由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潜在机会。由于商务模式决定了以多大的成本从何处取得收益,所以必须在一定的商务模式框架下对技术投资进行评价。为此,商务模式可以看成是技术开发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协调机制。Viscio和Pasternack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几百家企业的结构、职能和业绩进行的研究表明,起源于19世纪的传统商务模式对于大型的全球性企业已经过时。尽管没有对商务模式做出明确的定义,他们还是看到了现行的商务模式对一些企业的竞争力正起着阻碍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和对创新的不断激励,和以往相比企业必须更频繁地寻找价值增值的机会。为此有必要围绕企业的能力建立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这种商务模式必须能使企业灵活反应,不断创造机会,迅速抓住机会并获利;这种新商务模式应能建立一种新的领导模式以有效地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Papazoglou等在研究一体化的价值链时讨论了商务模式的作用。他们认为传统的商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全球化的市场要求,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其商务模式,需要创造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这种商务模式能够提供一种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新途径。过去20年来,商业活动不断地调适组织并改变着组织的某一部分,但这种变化的效果是有限的。现在已经到了改变组织和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方式即商务模式的时候了。Hoque等在谈到商务模式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时认为,商务模式是企业决定谁是客户及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基础,它识别成功的机会,预测和确定与战略相联的未来行动。技术专家应在价值主张、运作实施和赢利方式等3大公司战略原则的指导下识别构成商务模式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同时考虑应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建立商务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文献提出和使用商务模式概念的共同出发点是针对新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途径。商务模式的作用是在原有的或新环境条件下,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细分市场和瞄准组织结构及生产服务流程中存在的低效部位,吸收和整合企业可以使用的内外部资源,并通过各种创新加以挖掘和利用,从而为投资者和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商务模式创新的深入研究,既可以整合丛林似的众多管理理念和方法,又便于发现新的突破口和创新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商务模式创新的理论体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全球化竞争中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认识商务模式创新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不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产业的企业,商务模式已超越企业战略,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内容,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过渡和转换到何种商务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有必要从管理实践的需要出发,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各种商务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本规律,探讨商务模式的设计和评价方法,为商务模式的创新和选择提供依据,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科学地评估投资价值并制定战略。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首先,有必要在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综合现有商务模式的特征和要素的界定,提出区别于传统分析单元的商务模式特征和要素,从而建立商务模式的分析框架,为进一步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研究奠定概念性的理论基础,使商务模式传统分析单元及其理论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相对独立的分析单元。

其次,以商务模式为分析单元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在商务模式分析框架下,研究商务模式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效果,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商务模式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商务模式要素组合形式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并选择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商务模式,实现商务模式的创新,称为商务模式创新的静态选择问题。

再次,商务模式创新不仅是新创企业所面临静态选择问题,也是传统老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商务模式创新可以是一个渐进演化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激进的变革过程。同时,无论是渐进式创新还是激进式创新都存在一个创新的转化成本问题。因此需要对商务模式创新的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在动态的过程中比较其转换成本,为商务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基础。这可以称为商务模式创新的动态转换问题。

最后,由于技术创新是企业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的内在动因之一,所以需要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即从传统的所有形式的创新从属于技术创新的思维跳出来,把商务模式创新作为可以独立于技术创新的创新形式。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和验证不同类型商务模式创新与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之间的可能关系、组合类型以及典型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问题。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制、商务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约束条件和共同演化路径等。

参考资料:

1.Slywotzky, A.J. 等, 张星等译,利润模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商业模式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理论;核心竞争力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04-05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与银行再造

银行再造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变化。

在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问题和新挑战,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论、体制、方法和技术进行历史性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和竞争需要。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新特点,要求商业银行从根本上突出面向客户的市场营销功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商业银行经营特点或运行模式的改变,要求组织管理模式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或变革。

商业银行在组织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变革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以充分体现市场导向的原则、扁平化的原则和网络化的原则,就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银行再造是现代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时代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实践探索,其基本的思维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带来组织结构、权利分配、员工技能及管理制度的深刻变化,重塑银行文化,将银行经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银行再造正是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要求的反映。银行再造试图使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发展与组织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适应银行再造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组织管理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因而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当前理论学术界对于实务研究所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演进与组织管理模式变化

钱德勒(1987)探讨了层级结构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但现代工商企业的组织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结构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对处在一个社会整体经济体系中的“专业化的辅企业”(钱德勒语:钱德勒,1987;P38)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其金融专业化职能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工的深化演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组织形态也不断多样化和发生变动。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导致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商业银行新经营趋势也导致了其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适应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任何由市场和技术发展决定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类型,都对应有运行效率最高的组织管理模式。

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探讨,需要分析商业银行背后的决定和影响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商业银行,其经营管理模式通常是不同的,在相同的经营环境和资源影响下,其经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不同规模的银行来说,通常银行越大越复杂就越不重视关系贷款,这样大银行和银行购并就会减少了小企业贷款(Berger and Gregory,200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从经营方式上看,主要是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对关系贷款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的。关系借款与传统借贷的基本差别是交易过程(lend-ing process)的不同,而不是交易技术差异(lendingtechnology)。

关系贷款具有三个关键因素:

(1)银企之间往来的软信息(即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交易的;

(2)信贷官员和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经理人员拥有垄断信息;

(3)问题(由于软信息的不可交易、不可观测性)。

而建立在财务报表借款(financial statement lending)、资产抵押贷款(asset-based lending)和信贷评分(credit scoring)基础之上的交易技术,大部分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如分别在财务比率、抵押率和信用分级之上进行业务行为;关系借款则允许没有上述良好指标、信息模糊的小企业获得银行支持,这种模糊的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是通过长期接触取得的。

因此,大银行重视硬信息,小银行则对软信息重视。关系贷款造成的内部人问题可通过组织结构解决。大银行对硬信息的重视通常是与大银行组织结构严密、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模式相对应的。

(三)问题的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问题是介于管理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性课题,研究对象既不是一般的组织理论的组织定义和组织设计,也不是微观银行学的业务流程再造;而是以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和主导因素,揭示其理论内涵,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提出基本设计思想,研究其对金融体制安全与效率及商业银行以提高组织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效应。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西方组织理论作为管理经济学的一部分,经过发展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组织理论在作为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实践阶段,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经验主义层面上的一般认识。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概括,缺乏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组织理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系统地论述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历经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从全球视角对其演变的诱因及路径,进而对不同类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系统地总结其变化规律,对于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再次,商业银行不论在任何制度环境下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体制的效率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的传

导效应,剖析其组织管理模式对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影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竞争条件趋同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的效应,提出其目标模式的核心框架,为商业银行发展寻求组织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不同组织结构类型的比较研究

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首先表现在其组织制度上。现代商业银行最典型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和股份有限公司制。但也存在大量的非公司制的商业银行或类商业银行机构,这些机构也大量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或无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如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储贷协会(saving & loaning)或私人银行。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和规模如何,各种类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组织结构一般都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这些机构问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权力分配的差异,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结构类型:科层制和部门制。

科层制组织结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一层管理一层的组织结构形式,对商业银行而言,它实行总行、地区总部、城市分行的组织结构设置体系。这种结构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实客户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可获得基本的经济效益;能够迅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取得最好的收益水平,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部门制组织结构体系,就是在一个大的组织机构内部,分列出不同类型的部门,自成独立体系的组织框架结构。对商业银行而言,实行部门制的组织结构,就是按照不同的产品线设立独立的业务部门,如批发性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投资银行部门等,并且各部门之间独立存在,自成体系。

朱枫(2003)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有以下方向发展的趋势: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的“无限扁平化”和直接银行服务、矩阵式结构和网络型组织结构。

(二)组织设计原则的探讨

基于国内外银行竞争力差异,许多国内学者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缺点,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探讨(刘奎,2000;王宵勇、翟翼,2001;江进,2002;阙方平,1999;王惊奇,2003;彭纯,2003)。

江进(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要迎接挑战,摆脱目前的困境,在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方面,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任务目标原则、市场决定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提高弹性原则、协调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原则,以及随机制宜原则等。

刘奎(2001)则认为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理念:扁平化原则、团队作业原则、客户部门化、基层业务的常规化与复杂业务的集中处理等。

王惊奇(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规模经济的原则,坚持价格最大化的原则。

彭纯(2003)则认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目标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是:

以客户为中心,增强营销功能,加大营销;实行专业化和垂直型管理,提升各类机构运行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理顺前中后台关系,突出业务部门的核心地位;合理确定管理链长度和管理半径,使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顺畅、协作和均衡运作;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真正以效益目标,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真正企业化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评体系;突出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三)有关组织创新的研究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形式、手段、方向等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郧会梅(2003)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方向等有关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常见特征。商业银行从事生产信息的活动有助于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金融交易行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性投资,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组织结构对信息在组织系统内部的流通起着决定作用,故而组织创新对于解决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郧会梅(2003)认为,从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银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联系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使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由高耸转向扁平;使网络银行和契约型银行(contract banking structure)等新式银行组织结构得以出现。

(四)有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研究

1、组织结构演化的原因

运营环境的变化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使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运营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商业银行可资利用的内、外部增长机会(external and internal growth opportunity)的改变,引起银行设想的战略进而组织结构的改变。

拉佐和道格拉斯(Lazo and Douglas,1998)认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如监管放松、技术创新、因市场结构改变而来的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可以引起银行战略的改变,促使银行向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战略转变,这种战略的改变会引起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或组织轮廓(organiza-tional profiles)的变化,从而造成了相同规模银行的不同的成本结构、地理分布、产品宽度和消费群体宽度。

环境变化是否对银行战略、经营、结构变化发生影响,还要依银行的目标客户和银行大小规模有关。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1a)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并购发展变化的历程后认为:监管放松导致并购增多,银行规模增大,银行业集中度(垄断程度)的提高;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跨州经营的放松,使得美国银行界并购案大增,但大多发生在本州和本地区内,说明银行合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外来银行收购的危险;1976年-1998年间,随着美国银行业市场进出门槛的降低,全美共有11000家银行以各种形式退出或消亡,同时新设立银行6000余家,所以同时期银行数目净减少5000家。监管放松仅与集中度的增加有关,集中度的上升,引起了人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担心,大银行与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由于彼此之间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社区

银行等某些金融机构就对环境变化表现得不够敏感。由于得以保留某一类别的市场细分份额,因而环境变化就不对某些特定银行的经营战略、业务规划和组织结构等发生影响。

2、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

关于组织结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或应朝哪个方向发展,属于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动力和途径问题。该问题同样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组织结构变化,毫无疑问是为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与经营效率相关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首先与组织的规模有关。由规模经济的一般原理可知,不同规模的组织对应着不同的效率;不同水平规模的组织,又决定着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最佳具体形式。

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却认为规模并不是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因而也就自然不会成为引导商业银行组织演变的力量之一。斯旺、乔格和托马斯(Swamy,Georges and Thomas,2003)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收益生成能力原则的效率变化测量方法,利用该原则可以解释效率变化和以下变量间的关系: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非利息费用、利润边界、贷款损失比和资产质量。以上联系也用于解释大小商业银行间赢利能力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新生银行(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和老银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新生银行规模越大,越容易失败,但老银行却不。

(2)新银行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均比老银行高。

(3)效率的波动性随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效率提高银行的效率波动性比效率降低银行的效率波动性要低,效率提高意味着银行有高和稳定的收入,所以收益/费用比率的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而是时间和效率变化的函数。

(4)新生银行比老银行失败的可能性更高,老银行更有可能效率下降。

(5)新生银行的利息负担高度波动,因为新生银行不倾向于多元化,所以其利息负担对经济条件的变化高度敏感。

(6)对利息负担比率的波动性而言,效率提高的新生银行和效率降低的老银行,比效率降低的新生银行更少波动性,但比效率提高的老银行高,所以波动性并不是规模的函数。

(7)不同规模新银行的利润边界(profit margin)随效率减少呈现较高的波动性,效率提高的老银行利润边界相对稳定。

总之,规模并不是决定银行利润产生能力的必要因素。

导致商业银行规模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通常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随监管放松而来的金融自由化。杰恩和斯蒂芬(Jeon and Stephen,2002b)认为,监管放松导致了由并购和清算而来的银行合并,导致了银行规模的增大和数目的减少,但新进入减少了银行数目的减少。

也有的研究认为,市场决定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演化的方向,监管放松仅是反映了这一市场取向。克罗纳和拉何安(Kroszner and Raghuram,1997)研究了美国“G-S”法案前后的美国银行界组织结构,认为:借贷业务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分离,有利于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可信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发行价格;监管变化并非是分业经营的原因。混业经营机构的发行价格较低,所以部门结构对发行价格有影响是合理的:内部设置的部门比独立机构间更容易引起潜在冲突,这种担心使得银行发行部门对证券说明可信度的下降,所以与独立机构相比处于劣势。分业的这种变化是商业银行对市场关心内部结构可信度的反应。关于机制的银行对独立机构董事会控制越多,发行折扣越大,这表明管理控制和独立性程度可能是部分解释。只要金融市场是竞争性的和外部性小(如或明或暗的存款保险制度不存在),银行就会朝适宜的方向转化。银行直接拥有证券部并不比银行持股公司形式的证券结构更冒险,并具有融资优势;银行附属机构倾向于更具有效率。

三、研究现状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理论的研究较多,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理论体系。其理论发展及集成主要体现在皮尤的《组织理论精粹》,现代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是达夫特和罗宾斯,前者以《组织理论与设计》全面系统地对组织进行了宏观考察和理论分析,而后者则以《组织行为学》侧重于对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应该说,无论是古典的、当代的还是现代的组织理论(OT),都是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研究适应于所有组织的普遍原则,且大都以一般工商企业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商业模式原理范文第4篇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开放和激烈,现代营销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传统营销模式、电话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模式。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类营销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传统营销模式

传统营销模式是绝大部分企业选择的营销模式,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营销模式。传统营销模式又可以细分成:

1、商营销模式。企业营销主要依赖于商团队,企业在各个地区招聘区域或者独家,然后通过这些,再发展下线经销、分销、零售队伍;企业只需要负责对口联系这些商,其他工作都不需要介入。

商营销模式通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者是企业刚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新的领域,大多会选择商营销模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企业发展壮大的时间,抢占市场份额。

现代社会的各种会议营销(招商会议),基本上都属于商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新、小企业。

2、经销商(分销商)营销模式。在市场竞争很激烈的行业,或者是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多会选择经销商营销模式,这是商营销模式的一种进化。因为企业发展壮大了,同时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为了更好的开拓市场,企业必然会选择“淘汰商、重点扶持经销商”的营销政策。

这种营销模式更多适用于那些发展比较成熟、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

3、直营模式。采取这种营销模式的企业,主要业绩来源于自我经营,而不是依赖于商、经销商等渠道合作伙伴。

比如:绝大部分保险、直销企业,都是采取直营模式;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登门入户拜访、或者是扫马路等形式,来做自己的营销推广,他们这种营销模式都属于是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在某些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地区非常有成效。

传统营销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更依赖于传统营销模式。因为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客户在没有见到厂商的员工时,一般都会非常谨慎,不会提前支付款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个客户要购买房产,在这个客户没有见到房产中介和房子业主前,这个客户是不会支付购房款的——因为一套房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客户肯定不会傻兮兮的相信“网络营销”或者“电话营销”的!

所以,凡是金额较大的产品销售,脱离不了传统营销模式!

电话营销模式

电话营销模式在前几年风生水起,显得特别活跃;但是,随着消费者日益理性,加上国家政策引导,电话营销模式在很多领域开始走下坡路,并且越来越有被网络营销所替代的趋势。

电话营销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看不见产品”的企业。比如说:通过电话营销,卖证券、卖保险、卖广告……

另外,在医药、教育、婴幼儿、保健品、化妆品、工艺美术、招聘等领域,电话营销也被较为广泛的引用。

但是,整体而言,电话营销模式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话营销企业开始转向网络营销模式,包括传统营销模式。

在此,也对现在仍在从事电话营销的同仁提个建议:在做好电话营销的同时,一定要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单单只有电话营销技巧,在未来营销环境下是难以立足的!

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已经是全行业的一种趋势和潮流,也是所有企业的一种共识。

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态势不可阻挡,不过网络营销不会与传统营销相互冲突,而是有机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体来说:网络营销对金额较低的产品销售非常有帮助,甚至只要通过网络营销,就可以实现签单合作;但是,网络营销对金额较高的产品销售,无法做到“网络签单合作”。更多的时候,网络营销会帮助厂商找到客户、帮助客户找到厂商,但是在金额较大的单子时,客户和厂商还需要通过传统营销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签单”和“合作”。

所以,我们会看到: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化妆品等,通过网络营销就可以实现“合作”;低附加值的刷卡消费、网上支付也是非常流行;但是,高价格的产品,比如房子、汽车,就几乎没有通过网络来实现“交易”的!

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我们各行各业必须选择的一种营销模式了!

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

企业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与企业的产品定位、市场战略息息相关。综合来说,以下四大原则可以作为企业选择营销模式的借鉴标准:

原则之一:“看不见的产品”比较适合电话营销;低金额的产品可以重点考虑网络营销;高金额的产品必须倾向传统营销。

原则之二:不管企业采取那种主要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模式都不可或缺。

商业模式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成熟行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27-02

前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中国国家经济、政治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家们渐渐地发现曾经成功的经营经验与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一些竞争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已经无法应对新的竞争形势,过去企业的竞争优势渐变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面对企业的这种发展困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商业模式不同的定义,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的定义,即经济类、运营类和战略类。对商业模式研究较早的Timmers(1988)年认为商业模式作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一个产品、服务、信息、参与者、价值以及收入的源泉,从整个系统上给商业模式一个完整的定义。中国在学术方面对商业模式比较权威的定义为原磊(2007)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上,为股东及伙伴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一、商业模式创新必要性分析

(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了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不仅是企业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更是变成了企业竞争的焦点。原时代华纳首席技术官迈克尔・邓恩将商业模式和技术进行比较认为“一个新兴企业,它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商业公式,高技术反倒是次要的。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的立足的先决条件”,即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杨振勇也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高形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在2005年经济智库(EIU)发起的调查中,有54%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到2010年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比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更重要。

(二)同质化竞争促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行业已经度过了井喷式的快速发展时期,正进入一个产品已经普及、需求相对稳定、行业增速基本平稳、利润维持在较低水平的行业成熟期。市场类型也由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化为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成为大多数行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所谓的同质化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同质化在企业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竞争力等多方面也表现出了同质化的特点,同质化竞争不仅是企业进入微盈利的窘境,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沉重的成本压力。进行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是突破这种同质化竞争的根本出路 。

(三)知识经济时代要讲究经营智慧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的经济形式经过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历史长河,正式迈入具有21世纪知识经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从技术转化为商业模式。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雷家(2008)认为现代社会是讲究商业模式的社会,只有讲究商业模式才是讲究经营智慧;早多数竞争者讲究智慧的时代,某个企业不讲究商业模式,实际上就是不讲究经营智慧,只有讲究商业模式,企业才能通过商业模式来提炼、体现自己的经营 智慧,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立足。但是只讲究商业模式不讲究商业模式创新也无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还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企业基于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等,借鉴相关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去设计与竞争者不同的、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二、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都是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的一项经济活动同样受到企业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之前,要全面地考虑到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外部因素,不断进化的技术经济环境、竞争者和合作者组成的新的经营系统对企业创新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新技术的开发与完善,不仅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商业模式也使企业在更高的水平上获得技术所带来的收益。不仅技术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市场环境高度包容的特性,使得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资源,提高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促进企业顺利地进行商业创新。从竞争者层面来讲,竞争者商业创新的压力也使得企业不断进行商业创新。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直接拉动企业进行商业创新,这也是影响企业进行商业创新最主要的因素。

(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对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方面。首先,企业高管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学习成为推动商业模式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企业家从学习和实践中发现机会、选择合适的配置和整合资源的方式来达到减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目标。企业家拥有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在不确定环境中发现他们面临的新的机遇,必要时能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企业的目标,对企业所在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其次,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企业正处于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能力,在准确的洞察机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学习能力,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无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还是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是企业选择新的商业模式的前提。

三、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一)理念认知层面创新

商业创新要点首先在于企业家和管理者对人力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即理念认知的创新。理念的共同特点是做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做事以及做一些新的事情,这是商业模式的本质及创新的精髓。新的理念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水平的活力,是企业变革的动力,有助于企业适应环境,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商业模式的理念创新点的提出可能不是由企业家或管理者提出的,而是基层一线员工提出,但是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和管理者的理念的代表,这主要原因是基层一线工人是理念和行动之间的纽带。商业模式理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和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认知模式密切相关,而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认知模式往往体现在对动态环境的反应,在动态环境下,作为决策者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在商业模式理念认知创新中不能学习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经验,因为那样会使企业的商业模式同质化和刚性化,而失去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

(二)组织惯例层面的创新

商业模式理念认知的创新是通过组织学习改变企业家、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组织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克服隐藏在商业模式之中的组织惯例或核心能力的刚性。为克服组织惯例和核心能力刚性,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学习,强化风险意识,进行自我批判和行业内外的综合思考,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创新,使技术和企业文化,制度和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商业模式的组织惯例的创新同时还带来企业的结构、运作程序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的与企业游行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重新组合定位,即商业模式的重新定位。

(三)业务系统层面创新。

理念认知层面的创新和组织管理层面的创新的共同作用使得组织能够实时地进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重构,最终使得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组织惯例的创新为企业能力作用于资源提供了新的载体,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了运作的基础。在企业完成组织惯例的创新后,结合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创新,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调整、优化和改进,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结论

企业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能够打败竞争对手,摆脱企业发展的困境,就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对商业模式的创新途径和方法进行详细的了解,理论结合实际,在现实大环境的背景下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商业模式,突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能够实现企业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静,朱方明.成熟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9).

[2]田志龙,盘远华.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6,(1).

[3]龚丽敏,蒋诗松.试论商业模式概念的本质、研究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

[4]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5]沈永言.商业模式理论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6]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