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的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博弈 税收筹划 税收征管

一、征纳关系基本假设

1.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2.假设纳税人税前利润为R,未经筹划应纳税额为T,税收筹划成本为C, 企业税收筹划后所交税额为t,接受稽查成本为M1,选择税收筹划概率为α, (T>t+C)。

3.假设税务机关税务稽查概率为β,稽查成本为M2。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概率为λ。

4.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若查出偷、漏税,除要求补缴税款T-t外,还要处所偷税款n倍罚款,n∈[0.5,5]。

二、征纳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1.征纳双方纯战略纳什均衡。在不考虑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的条件下,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各种情形下的收益分析如下:

(1)纳税人的收益。在纳税人未税收筹划情况下,纳税人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的情况下为U=R-T- M1,在税务机关不稽查的情况下为U=R-T。

在纳税人税收筹划情况下,纳税人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的情况下为U=R-t-C- M1-λ(T-t)(1+n),这时收益为,在税务机关不稽查的情况下为U=R-t-C。

(2)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情况下,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纳税人不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M2,在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M2+λ(T-t)(1+n)。

在税务机关不稽查情况下,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纳税人不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在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博弈可以用下图的收益矩阵来表示。

对纳税人而言:如果当T-t-C>λ(T-t)(1+n)时,也就是税收筹划收益总是大于其可能因此受到的处罚时,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占优策略。对税务机关而言:如果当当M2>λ(T-t)(1+n)时,也就是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总是大于其在检查中可能取得的收益时,选择不检查是税务机关的占优策略。

2.征纳双方混合纳什均衡。在考虑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的条件下,我们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各种情形下的收益分析如下:

(1)纳税人的收益

U(α、β、λ)=(1-α)[β(R-T-M1)+(1-β)(R-T)]+α{β[R-t-C-M-λ(T-t)(1+n)]+(1-β)(R-t-C)}

令Uα’=0则有 β*=(T-t-C)/λ(T-t)(1+n)

做出税务机关征管博弈分析图1。

根据处罚力度n∈[0.5,5]来确定稽查概率并做图2,设M2/λ(T-t)为常数A,则:β=A/ (1+n)

对图1、图2分析可知:

当税务机关的实际稽查概率大于β*时,纳税人最优选择是合法筹划税额; 反之则纳税人最优选择是非法筹划税额;当稽查概率等于β*时,纳税人随机选择是否筹划。

(2)税务机关的收益

U(α、β、λ)=β{(1-α)(T-M2)+α[t-M+λ(T-t)(1+n)]}+(1-β)[(1-α)T+αt]

令Uβ’= 0 则有α* = M2/λ(T-t)(1+n)

由此可以看出,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大于α*时,税务机关应选择稽查;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小于α*时,税务机关选择不检查;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等于α*时,税务机关随机选择。

三、税收筹划、征管的博弈启示

1.税务机关要做好提高效率、加大处罚力度、加快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在法律范围内对纳税人虚假申报的偷税额处以较高的罚款,使纳税人在权衡偷税利益得失时有所顾忌,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的概率,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筹划。

2.企业(纳税人)自身必须全面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特别是要通晓税法。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税收筹划的概率,不仅与税收筹划成本有关,而且与预期税收筹划收益有关,这就要求纳税人在一定的财务管理水平下对税收筹划成本及收益进行预测,开展有的放矢的税收筹划活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做到既能使企业受益,又不违反《税法》的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纳税筹划的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词纳税筹划 所得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 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也称为纳税策划、税收筹划等。它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组织结构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设计和运筹的过程。

新企业所得税改革统一适用税率、统一税前扣除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举措意味着自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外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将不复存在。事实上,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上述差异一直是许多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次税制改革无疑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2 新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

2.1 关于纳税人的规定

按照国际的通行做法,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界定纳税人身份时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概念,以法人主体为标准纳税。居民企业要承担全面纳税义务, 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而非居民企业则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实行法人税制是企业所得税制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的纳税义务。

2.2 关于收入总额口径

旧税法采用列举法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新税法采用宽口径的收入总额概念,规定企业以货币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作为收入总额,然后剔除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等。新规定有利于掌握企业所有的收入来源,避免漏记收入。

2.3 关于税率的变化

在原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2.4 关于反避税条款

在我国原来的税法规定中,未对反避税工作作出有效的规定,新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关联方转让定价,增加了一般反避税、防范资本弱化、防范避税的避税、核定程序等反避税条款。

2.5 关于准予扣除项目

(1)工资支出:取消了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扣除,外资企业据实扣除的规定,内外资企业均可按照工资的实际支出扣除, 但税务机关有权调整不合理、不真实的工资扣除数。

(2)公益性捐赠支出:新的所得税法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而原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外资企业用于

(2)扩大的优惠政策

在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新所得税法对原有优惠项目扩大了使用范围。一是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企业应密切注意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及程序。二是增加了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企业应注意对创业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参照原各地的规定,及时进行调整,争取享受税收优惠。

3.5 与非居民企业的税收规定的筹划

居民企业包括境内所有企业以及境外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应税所得为来源于全球所得,适用25%的税率;非居民企业包括境外企业在境内设置机构场所以及在境内无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得的企业,适用20%的税率。企业应了解“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熟悉居民非居民企业不同所得来源的纳税规定。

4 体纳税筹划途径

纳税筹划的概述范文第3篇

第一章:绪论

(一) 绪论: 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税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诚信纳税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来规范、约束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我国的税收种类大致有: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而企业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很大比例,在此仅探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

第二章:本论

(一)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二) 企业所得税概述

(三) 计税依据概述

(四)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五) 税率概述

(六) 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 税收筹划概述

(八) 合理避税的方法

内容摘要:

(一) 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二) 企业所得税概述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三) 计税依据概述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四)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7.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五) 税率概述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六) 记税方法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七) 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八) 合理避税的方法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参考文献:《金融经济》2006年22期-期刊,2008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财务管理》........

结束语:本人查阅了大量的电子资料,借鉴了很多导师的思想,得出以上论文提纲,由于本人能力浅薄,提纲有很多不足,望老师体谅,并指点出不足之处,本人再加以改进。谢谢。

2011年03月24日

攥写人:xx

相关推荐:

纳税筹划的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所得税;会计核算;避税

一、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概述

1.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含义和原则

(1)纳税筹划的含义

以法律规定作为基础,在允许的范围内凭借其赋予的权利,通过正当的手段对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活动进行事前的干涉与规划,在合理范围内做到减少企业缴纳的税款或者递延所得税款的一项筹划活动叫做纳税筹划。对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

①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

纳税人涉及的纳税事物存在于各项涉及税款计算缴纳的业务中,例如在经营业务、投资业务、融资业务、理财业务等各项业务。在同一项业务中,纳税人通过运用税收法律与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合理的减少企业应负担的税款,减轻企业缴税的压力。在纳税筹划中更是清楚的界定了:纳税人中作为税款缴纳的一方是“筹划”的主体。

②纳税筹划是法律赋予纳税人的一项正当权利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作为被国家法律保护的独立法人(企业)合理的运用法律法规使得自身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是非常正当的权利。纳税人必须要无偿的对自己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纳税,那么纳税筹划作为一项自身应该拥有的经济权利是被法律所维护的。

③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系列综合性谋划活动

活动的综合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为纳税人做财务筹划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纳税筹划师,纳税筹划师的目标就是让纳税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纳税人在进行经营业务、投资业务、融资业务、理财业务等各项业务过程中,应缴纳的税种不是唯一的,应缴纳的税种中也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纳税筹划过程中要把应缴纳的不同的税种统一规划,使其应缴纳税款总额降到最低。

(2)简述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原则

只有多种纳税方案结合在一起进行优化、选择,才能使纳税筹划收获更好的效果,如果只是以负担最低的应缴纳款额作为目标可能会导致企业整体的利益受损。用整体的利益来换取纳税的负担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儿,那么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性的决策,就要做到可以使企业长期发展下去,追求企业的从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的。

②维护主体的合法利益

权利和义务是相伴而生的,任何市场经济主体拥有权利就要承担义务,同时承担义务也就有必然拥有权利,纳税人也不例外。企业一方面承担着纳税义务;另一方面也有合法权利。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是不能对应该缴纳的税款想办法偷、逃,但是对于不应该缴纳的税款企业是完全有理由拒绝的。所以说纳税筹划师帮助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③风险规避原则

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一项活动。在纳税筹划的前期,纳税筹划师会把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筹划的方案都是以趋利避害为原则。在纳税筹划的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大环境以及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纳税筹划师要随时的关注相关的信息,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为企业规避风险的同时确保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2.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现状和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因其操作都是游走在税法的边缘,就会遭遇来自各方、各种类型的风险。税收筹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最终筹划方案的失败,这就是所谓的税收筹划风险。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规避风险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认真的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合理的采取可行的措施,尽量的减少并且预防遭受风险的机率,避免无意识的偷、漏税,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1)现状

①会计核算水平低下。由于税收筹划对于筹划者的综合性与专业性要求都比较高,要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必须要对税法、经济法等相关的知识熟练的掌握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求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准的财务预测以及财务分析能力,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合算不健全、财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的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②工作重要性被管理层忽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对于偷、漏税的概念认识的很肤浅,对于触犯法律的严重性不以为然,直接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③缺乏合理的方案。我国的中小企业中的一部分是在做着所谓的税收筹划的工作,但是大都是不具有独立性的,都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及特点,也没有结合变动着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些被忽略了的因素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会导致税收筹划有很大的差异性,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

(2)风险

①变化着的税收政策。伴随着不断的变化着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各项经济政策以及结构都在不断的调整着,那么就导致税收政策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改着,那么,由于我国税收政策的不定期性以及时效性的存在,在没有及时关注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企业纳税筹划遭受很多风险。

②行政执法不规范。纳税筹划与偷、逃税都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企业负担的税款,但其在本质上的区别在于操作的合法与否。我国税务行政执法部门在确定企业操作行为是否合理、合法的时候,由于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就会导致企业税收筹划以失败告终,这也是一种税收筹划可能遭受的来自执法部门的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1.对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没有成熟的会计决策方案,对于纳税筹划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中小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决策者思想不够先进,他们的墨守成规导致其对于纳税筹划的概念认识产生了误区,认为只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的到当地政府与税务机关的许可,在纳税筹划工作中就不会存在任何的风险,那么由于无知纳税人就等同于放弃了自身本该享有的一项权利,致使企业在未来将会受到极大的经济损失。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很多管理者常常把纳税筹划、合理避税与偷、逃税的概念混为一谈,对于纳税筹划含义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都属于合法行为,本质上的区别在于,纳税筹划运用的是税法中各项优惠政策,合理避税是运用税法中存在的各种漏洞,但是偷、逃税是违反法律额行为。以下是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以及偷、逃税的详细比较:

(1)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的比较

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灵活”的运用税法规定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空白达到获利目的的行为叫做合理避税。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的区别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们的范围不同,合理避税的范围要比纳税筹划广泛,合理避税包括所有的为了减少缴纳税款负担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深层的目的不同,纳税筹划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肤浅的一味为了减少缴纳税款额,税收筹划的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的比较

从字面意思来讲就可以看出,偷、逃都是贬义词。纳税人有意识的情况下违反税收法律的规定,把实际已经发生的一些应税经济业务利得不完全上报税务部门的行为叫做偷税。纳税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违反法律规定,把实际已经发生的一些应税经济业务利得完全不上报税务部门的行为叫做逃税。纳税筹划与偷税逃税的差异在于:一是本质上差别,偷税是违法行为,纳税筹划是不违法的;二是发生的时间有差别。偷、逃税都是属于财务人员对其的“事后控制”,在应缴纳税款额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纳税筹划是属于财务人员对其的“事前控制”,在应纳税款额没有确定下来之前,通过采取一些列合理的办法,减少应纳税款额的一种行为。

2.企业对纳税筹划的风险认识不到位

纳税筹划在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纳税人只是一味的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减少自身的纳税负担,在纳税过程中普遍的存在忽略纳税风险的现象,要知道,纳税筹划是一种通过计划来提出的一种决策,那么计划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不稳定性。二是执法部门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三是纳税人本身对于纳税政策的不理解。中小企业中的相关税务方面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对于很多税收政策的新旧交替研究的深入,无法运用的实际的工作当中,更有甚者对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敏感,无法达到本岗位的要求。所以,往往会把细节、小方面忽略,出现的问题无法弥补导致纳税筹划以失败告终。

3.会计人员片面看重税负,缺乏整体设计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经营的业务也比较单一,业务量也相对较少,财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关注只停留在减少应缴纳税额上,减少应缴纳税额虽然是作为纳税筹划的直接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是一味的减少应缴纳税额而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置之不顾。要使纳税筹划方案的前期调研、中期出台以及后期实施,必须都是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的,这里的成本主要是包括设计、机会、管理、风险这几项内容。在实施纳税筹划方案后,如果纳税人获得的经济利益比纳税筹划付出的成本高,那么该项实施的纳税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方案。那么,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减少应缴纳税额的程度,还要考虑纳税筹划产生的相关的一些成本。

三、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纳税筹划的内部环境建设

(1)确立法制导向, 制定纳税筹划法制规范

纳税筹划虽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但是在进行纳税筹划所得到的结果却是有着深远影响的,这不仅会影响到纳税人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制定规范的纳税筹划相关法律,防范因纳税筹划产生的风险,从而更好的维持税收征收的秩序。在制定纳税筹划法制规范时,应当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法律对于纳税筹划的影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参照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纳税筹划行业(或执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或指引)》。

(2)提高征纳双方素质

在纳税筹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征纳双方的能力、素质。纳税筹划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涉及到切实的资金流入及流出,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拥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以及充分的实践经验。这主要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对于纳税人而言,应当具有充分的财务管理经验,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将税收总量看作一个整体,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筹划的方法,而非从单个税种的角度出发,要熟悉财会、税务的各种政策, 对于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能够运用到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中;二是对于税收机关而言,应当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服务意识,对于纳税人提出的异议要依照法律进行解释,要更新观念, 变管理为服务, 尊重纳税人的权利, 改变横冲直撞的做法, 依法治税, 不要依权治税。

(3)加强财务目标对纳税筹划的约束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影响这一目标的因素之一就是纳税支出。纳税支出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大小,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保证自身的资金安全的同时,能够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税收方面的筹划是企业追求的一项经济实惠的目标。然而,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并非是将纳税筹划作为公司的唯一目标甚至是主要目标,也就是说,在前期进行经营活动时,企业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并不是节税的,甚至是冒着加重税负的风险,此时,纳税筹划就会变得比较被动,因此,应当加强财务目标对于纳税筹划的约束,将纳税筹划的因素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目标中去,才会使公司受益。

(4)讲求成本效益原则

纳税筹划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所有的经济领域,受到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管理方式、领导人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到纳税筹划的方式方法。在制定纳税筹划的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投入的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如果节税方案复杂,纳税筹划付出的人力物力增加,节税目标压力增大,那么所投入的成本必然增加,但效果会相对理想;反之,节税方案比较简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成本相应的降低,但是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的话会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利益与风险。因此,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应到考虑的问题,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影响纳税筹划目标,又不增加企业投入的成本,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2.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进行纳税筹划时要充分考虑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将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对于所得税这一税种来说,最新的政策将会模糊区域观念,而将重点放在行业政策上。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

(1)对于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是税后利润的20%,相对于一般企业的25%有一定的优惠。但是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该企业从事的国家非限定和禁止的行业;对行业的资产、人数,所得额都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是工业类企业,总资产不能大于3000万元,总员工不得大于100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超过30万元;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企业,总资产不得大于1000万元,总员工不得超过80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于工业企业相同。

(2)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一部分可以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项目。比如企业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项目所得;企业从事国家予以政策指出的公共基础设置建设获取的项目所得;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项目的所得;企业从事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技术转让获取的收益;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如该企业为在中国设立机构的,按10%计征所得税。除此之外,企业发生的下列研发费用支出以及安置残障人士的指出,可以实行加计扣除优惠。企业发生的为研制新产品、工艺、技术发生的费用应当按照发生费用的50%加计扣除;在安置残障人员等项目上可以按其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因此,企业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尽量选择上述项目进行投入。对于成立很久的企业来说,可以选择进行研制新项目,安置残疾人,选择国家鼓励的安置就业人员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扣除金额,在总纳税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减征所得税的目的。

3.利用节税技巧在账务处理中进行纳税筹划

(1)对于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费用项目尽量做到足额列支。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宣传发生的广告费指出以及捐赠支出等。比如业务招待费是发生额的60%但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部分,这种情况看就是尽量做到充分抵扣业务招待费;为宣传公司产品及形象的广告费指出不应当超过当年收入的15%;捐赠支出指的是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这部分是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20%。因此,在所得税纳税筹划方面,应当充分考虑扣除费用的上限,尽量做到在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抵扣,才能使得应当缴纳的所得税减少。

(2)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的方式进行费用增加。某些企业通过待摊费用的调节来增加摊销额,从而减少公司利润。具体来讲,企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将待摊费用类账户的数额不按照具体规定的分摊到各个费用账户中去,使得摊销额加大,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加大,从而降低了公司利润,起到了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这种方式对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常见的节税方式,能起到缓解融资困难的作用。

(3)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这种方式是一种增加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发出存货的计价方式有很多,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等是当前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每一种计价方法将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前的所得税法中并没有对存货计价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这为企业提供的一定的节税空间,在选择存货计价方式上有了更灵活的考虑,能够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降低所得税税负,从而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提供帮助。

(4)其他方式。除了上述三种纳税筹划方式,还有很多筹划方式可供选择。比如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方式;合理选择成本分摊的方式方法,将不同年份的成本费用考虑到其中;提高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适时地增加公益性捐赠支出;在确认收入时考虑支出水平和集团整体指标,在完成指标的同时能够做到降低应税收入的目的;加强公司员工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强税收筹划的方式方法学习,提高公司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依法纳税的观念,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考虑纳税筹划的方式。总的来说,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各项运行机制的不断健全,在尊重法律、依照法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有的企业状况,通过有效合理的财务分析,得出最佳的纳税筹划方式,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的成功案例,盲目效仿其他企业的方式方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会使得企业的纳税筹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Z].2007.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成康康 .2012年第7期中旬期刊(第55-57页)[J].总第486期

[4]尤敏.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9(6)

[5]黄凤羽. 税收筹划策略、方法与案例[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6]刘蓉. 公司战略管理与税收策略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7]吕淑莹 关于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第38卷(3)2011,9

[8]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M] 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9] 银祥军 中小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 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1-25

纳税筹划的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风险;解决对策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意义

1.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也叫做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下,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前提,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以及合法、合理的管理策略事先安排、筹划企业的融资、投资和日常经营等涉税事项,通过合理避税实现企业最少缴纳税金,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纳税筹划有着合法性、预见性的特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性质和实际经营情况对纳税做出合理的谋划[1]。

2.纳税筹划的意义

首先,可以树立纳税意识,提升业务水平。企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企业本身是纳税主体,需要熟练掌握纳税筹划涉及的相法律法规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了解最新的政策变动,这样纳税筹划活动才会有效开展。企业的税务筹划人员要始终把企业的实际利益放在首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需要树立纳税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国家颁布的最新税收制度和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会提升企业的纳税意识,也让税收业务水平提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合理分配[2]。其次,完善税收法规,提高税收征管。对于企业来说,其开展税收的筹划工作是基于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动而及时进行调整的,所以,其本质就是以《税法》为政策导向的筹划行为。税务筹划对企业发展产生规范作用的同时,还可以督促税务部门对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存在不足进行规范,这样制定出的政策会更加有利于税收征管,实现国家税收的增加。最后,降低纳税风险,减少纳税成本。企业的发展是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发展导向的,其缴纳税金的多少和企业经营情况以及成本的高低有着重要关联,纳税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缴税的多少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缴税可以让企业减少纳税或延缓缴纳税金,还可以避免纳税风险问题[3]。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1.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经营风险;(2)政策风险;(3)操作风险;(4)违法风险,通过纳税筹划风险的形式可以看出,纳税筹划的风险就是企业在税务筹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税务责任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规避风险。比如说企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时承担的税务责任,或者引发企业补税、罚款,甚至由于刻意隐瞒和暗箱操作被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这样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也对国家的税收造成不利影响,没有达到税务筹划的初衷。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1)管理层的认知;(2)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3)国家的相关政策[4]。

2.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对纳税筹划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纳税筹划对企业发展和国家财务都益处良多,但是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却没有高度重视该问题,通常认为只要减轻税收负担就可以税收收益,很少思考税收筹划问题。同时,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开展纳税筹划活动会投入大量的成本、人力和物力,并且筹划的过程较为复杂,容易达不到预期的筹划效果,这些思想会导致企业税务筹划积极性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对纳税筹划理解不足,将税务筹划和避税偷税的概念混淆,没有科学的指导纳税筹划,主要有利可图就套用筹划案例,使得企业容易面临较大的风险。其次,纳税筹划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纳税筹划的关键因素,需要企业的税务筹划人员懂得财务管理、会计操作的相关知识,对税法知识有深入的掌握,同时还需要懂得法律,由此可见,纳税筹划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成本等因素,对税务筹划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纳税筹划需求。其次,企业内部如果税务筹划意识淡薄,会直接导致财务人员思想上不重视纳税筹划,在工作中会分工不明确,不能落实全责,更多的认为这是管理层的工作,这种思想就会导致纳税筹划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再次,纳税筹划政策风险问题。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基于国家的政策,可以合理减少企业税务支出。企业为减少税负会承担一定风险,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如果税务筹划人员没有及时、深刻、全面的了解国家税法政策,可能会导致筹划结果与预期发生偏差,产生筹划风险,致使税收方案筹划失败。具体说来,纳税筹划的政策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从政策选择风险分析,在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会出现竞争,而税收竞争就是直接体现,各省市在税收政策上会存在差异性。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往往会认为采取的政策是符合国家要求和地方政策精神的,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会受到惩罚,导致税务筹划失败。从政策变化风险分析,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需要我国的税法和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我国在2007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在2008年更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这说明旧税收法律制度在完善,新的税收法律制度在满足时展需要,体现出税收法律制度的时效性和不稳定性。而企业原有的纳税筹划方案是科学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随着新制度的颁布会逐渐导致方案不合理,进而出现纳税筹划风险[5]。

三、如何预防和应对纳税筹划风险

纳税筹划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自身需要具有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对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完成筹划的目标。要想预防和应对纳税筹划的风险,具体说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管理者提升对税务筹划的认识

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成员,需要强化税务筹划意识,具有正确的税务筹划思想。具体说来:需要在遵守国家税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强税金管理,以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减少税收风险,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层不仅要意识到纳税筹划的作用性,还要在具体操作中给予支持,比如积极参加税务筹划的知识培训,掌握筹划的要求和具体方法,进而开阔视野,更新管理观念,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整体战略目标,同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纳税筹划营造良好环境[6]。

2.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素质

要想成功制定和执行企业筹划方案,税务筹划人员需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中筹划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质。优秀的筹划人员不仅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还有专业的操作技能,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出最合理的筹划方案,这样企业就可以付出最少的成本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具备税收、财务管理、会计、法律等知识的掌握上,而保证人才队伍的质量,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相关的培训,因此,企业需要聘请税务、法律等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定期培训,让税务筹划人员及时了解政策的动向,对政策深刻理解,同时也能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企业也可以为税务筹划人员提供分批外派进修的机会,进而组建出素质过硬的队伍,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企业还要合理利用激励机制,这是由于纳税筹划行为和税务筹划人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税务筹划成功固然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需要把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向税务筹划人员分发,以此提升筹划人员工作积极性,这对于企业今后的纳税筹划活动都是十分有利的[7]。

3.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基于税收法律制度,企业如果选择违背法律的税务筹划,会导致纳税筹划活动失败。在具体的税务筹划工作中,对于部分企业急于求成,没有全面理解税法、套用方案、和中介机构钻税法律空子等,都是缺乏对法律和税法了解的表现,税务风险问题较为严重。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强化税务筹划风险意识,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分析税法,要关注制度的变动,以此保证正确选择出税务筹划方案,遵循严格遵守税收法律制度,达到良好的企业利益。

4.关注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变动的,所以需要企业实时关注信息动态,只有根据实际的政策变化才能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制定正确的税务筹划方案,找到风险最小的筹划决策。同时,企业为降低风险,需要建立税务筹划预警系统,一旦税收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时,系统可以结合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去分析比对,涉及到税务筹划风险的关键要素就会触发预警系统,提醒企业及时关注市场中潜在的风险,分析风险的类型和根源,进而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措施,保证纳税筹划工作顺利的进行。

5.增强与税务机关部门的沟通

税务部门的认可是判定税务筹划方案能否成功的指标,企业为了达到节税的目的,也需要税务筹划人员加强和税务机关的沟通,这是由于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不能把握其界限,如果在相关的税收政策以及纳税筹划上理解不深入,可能会让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税务筹划人员要积极为企业利益着想,加强和税务机关的联系,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得到税务机关的指导与认可,科学的完成纳税筹划工作,进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