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第1篇

一、核心考点整合

核心考点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进行考查的最基础的部分,是建构纵横历史考点知识体系的细胞,是高考历史学习“点”的功能体现。如果平时复习对核心考点知识内容没有准确掌握,形成不求甚解的程度,也就决定将来高考成绩一定不理想。因此在平时高考备考复习中,同学们最基本任务是要整合核心考点的基本内容,加强对其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概括,做到整合的考点内容要“透”、“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运用理解的功能,可以形成终身记忆考点内容的效果,这类整合形式通常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例如宗法制的整合:

通过这样的文字整合,逻辑关系清晰,宗法制的内涵、影响等方面内容清楚、准确、全面,基础历史知识得到夯实,是备考思想即“以不变应万变”的一种体现。

二、专题整合

专题内容往往是以时间为主线,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某一文明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纵向发展历程,勾勒出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是历史学习“线”的功能体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共设计了25个这样特征的专题,是高考命题考查同学们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主要载体。因此平时备考复习专题知识不仅要掌握学科主干核心考点内容,还应该学会专题整合的方法,把分散、孤立的核心考点知识纳入到直观、简约的历史科学体系中,突出历史发展阶段性和延续性,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本质,同学们的纵向历史空间、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类整合通常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的途径来到达这样的效果,例如运用思维导图以全球史观来整合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这样整合,可以清楚地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的动力、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等等,历史发展线索直观清晰,同学们可以对其历史进程有系统和全面的把握与理解,真正起到培养历史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模块整合

高中历史新课程共有三个模块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每一模块从宏观角度反映了中外某一文明内容的纵横向发展历程,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某一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反映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是历史学习“面”的功能体现。模块往往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主要对象,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主要依托。因此在平时备考复习中应该通过模块整合,既要体现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同一文明的差异性,解释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模块课程设计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模块三进行整合:

通过这样整合必修三模块知识,可以直观清晰了解中外精神文明发展历程,理解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趋势和规律,使必修三考点知识从宏观上最终形成“点”-“线”-“面”的思维网络格局,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学科思维能力。

四、通史整合

通史通常反映中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横向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重现社会历史全貌,运用某一史学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来正确理解某一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发展概况,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合力,展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观题往往以通史的形式出现,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通史备考复习中可以通过通史整合手段来实现以上目的,提高运用史观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史整合通常是打通必修、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把散见于必修、选修教材各专题中的各个考点按照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横向联系,把必修、选修内容考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史包括古代世界和古代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又应把中外每一通史分成若干历史时期,再以某一史观为指导把每一历史时期的考点整合成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新的网络知识体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古代通史:

通过这样整合过程,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全貌,揭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五、主题整合

主题角度整合就是以某一具体问题为切口,把相关的一些中外纵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放到一起,找出其差异性、相近性,分析其缘由,以形成对历史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有利于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这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一大切入口,例如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第2篇

一、复习阶段为什么要整合教材

1.整合教材是优化复习内容的需要

通过整合舍弃教材的枝节内容,保留教材的骨干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简约而集中。这样既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既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又有利于师生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突破。

整合可以使复习内容变得有序、完整而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宏观历史,便于学生加深对具体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刻理解。

2.整合是提高复习效果的迫切需要

整合教材使复习的角度和内容有别于新授课,可以有效避免雷同与重复,可以产生对学生的“新异刺激”,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整合,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纳入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记忆保持;整合把对教材内容的平面叙述变成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分析,而从不同的角度组合教材内容,又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整合特别有助于发展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整合教材是提高应试水平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宏观历史的认识,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结构上把握知识内涵,认识历史知识的价值,即使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低层次要求,也不仅仅是再认、再现孤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是强调了再认、再现的系统性、完整性、透彻性。高层次的“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整合教材的要求。教材本身是平铺直叙的平行系统,而中考命题思路则是专题形式的立体系统,因而复习过程中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就无法适应考试要求。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问答题,对整合知识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有比较精巧的、有别于原教材的整合角度;

(2)要有鲜明的历史基本主题;

(3)要对整合教材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即概括内涵、揭示特点、说明原因、分析影响、比较异同、得出结论。

整合教材是教师应该钻研的基本功。整合得好,复习内容就精而准;整合得不好,复习内容就散而废。所谓整合得好,是指抓住了基本主题,揭示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反映了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整合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要整合好教材,教师必须做到深刻理解各章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刻把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就学生而言,必须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接受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

二、整合的原则及方法

1.联系原则

历史知识有着前后相承的因果性、左右交织的关联性;历史知识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整合的依据,发现并揭示联系是整合的任务。因此,不能离开联系搞“拉郎配”。

2.主题原则

能否提炼出覆盖教材的核心内容、体现中考能力要求的鲜明主题,是决定整合质量的关键所在。复习课必须用鲜明的主题来贯串、归纳、组合历史材料。

3.复合原则

对教材的整合是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分析,处于教材支配地位的核心知识必须放在多维结构体系中反复考察,这样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内涵,认识其价值。如“新经济政策”既可以放在一国范围内看苏俄经济政策是怎样根据本国实际而调整的,也可以放在世界范围内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政策作比较,以揭示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巩固新政权的。总之,对重要的历史材料,教师和学生要学会“左顾右盼”,反复利用,对它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4.层次原则

这是指整合内容可以是多层面的,师生可以根据复习要求分层次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先从史实角度,再从理论角度整合;可以先整合单一历史现象,再整合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总之,整合要遵循由史实到史论,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5.思维原则

思维原则要求师生带着思维要求去整合。整合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堆砌和罗列。要使整合的内容具有内聚力和生成力,离不开用思维主线贯串材料,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归类、概括。思维原则还要求师生带着观点去整合,以求使整合内容涵盖知识、观点、历史思维方法三方面要求。如整合“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就必须带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观点,概括历次调整的核心内容,分析调整原因,说明政策调整的历史影响。带着观点和思维要求去整合,可以使整合的内容更深刻,更有力量,更能说明问题。

依据上述原则,整合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为核心

第一,把涵盖众多章节的重要历史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如“国民大革命”涵盖4节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复习,可以重点考察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大革命的含义、大革命的过程、结果、历史影响以及各阶层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可以分析产生大革命最终结果的原因。

第二,抓住重要历史现象产生背景条件来聚合内容,或者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来发散内容。如复习1931―1937年的历史,可以抓住“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四件大事分别考察共产党、亲英美派、爱国将领、工人农民、学生、英美等各种政治力量对待四大事变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及政治影响。

(2)以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思想为核心

第一,综合历史人物的活动,概括历史人物核心思想,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作出正确评价。

第二,分析、比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说明其历史影响。

(3)以历史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核心

可以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去整合。如整合“一战后、二战后、20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等。

(4)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核心

如19世纪晚期到“一战”前夕是特定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上垄断,政治上逐步民主化,对外扩张增强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串联若干历史材料。

(5)以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为核心

可以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用史实来说明结论。如抓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观点,就可以把各个时期资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第3篇

一、主题确立要科学化

主题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

1 以《考试说明》为本。各地的《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其中规定的一级、二级考点是试题命题内容的范围、切入点,不管试题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容不能超出范围,因此主题学习内容选择应该以《考试说明》范围为根本,以一级和二级考点中的核心主干考点为基础,整合、概括成需要学习的主题,否则偏离目标,会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

2 联系热点焦点问题。主题选择上要联系时代热点、焦点问题,使主题学习考点知识的内容能更多地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构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宏观眼光,利用从历史中吸取来的智慧,解释、评价和理解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如2012年浙江卷第39题就是以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切入点。那么,对于2013年高考而言,民生问题、中外民主与法制问题、中美中日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欧债危机问题、南海与问题、中共十、罗斯福新政开始80周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等热点、焦点问题,需要同学们有所重视。

3 便于史学范式的运用。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主要有: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整体世界史观(即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六种,目前新高考试题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史学前沿研究理论,是试题一大特色。试题通常以史学范式为手段,突出考查同学们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因此确立主题要考虑史学范式的运用,便于分析历史主题的核心问题。

4 符合命题趋势。由于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专题史形式出现的,因此也决定高考试题以主题方式出现。尤其主观题通常是以主题+材料+问题的形式呈现,涉及中外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因此主题确立应该统计、归纳前三年高考主观题涉及哪些主题,在这些主题基础上研究命题趋势,确立可能考到的主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以江苏卷为例,2010年涉及社会转型、现代化、社会习俗、思想解放等主题,2011年涉及思想解放、社会转型、现代化等主题,2012年涉及选官制度、思想认识、社会公平等主题,综合三年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重大改革与社会公平、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等主题是命题内容的重要趋势。

总之,根据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我们通常可以确立如下历史学习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执政为民、制度创新与政治文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重大改革与社会公平、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等。

二、主题学习方法要科学化

主题确立以后,我们如何以主题线索内容为依据来巩固我们一轮、二轮复习的考点知识以及提升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呢?它应该是主题学习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高效实现此项自标呢?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整合核心考点知识结构。主题考点整合应该以主题线索为依托,坚持整合综合化、规律化、系统化为原则,把考点知识整合成网络结构,形成“面——线——点”的格局,勾勒出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挖掘具体考点内涵,理解考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归纳历史发展的特征,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培养历史知识的历史空间思维能力,例如以“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砑讹”主题为例:

2 纵横比较主题内容。同学们要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辩证思维方法,对学习的主题内容进行纵横比较,揭示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探究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的原因,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科学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与规律,提高同学们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包容意识,最终使四大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主题比较:

3 运用不同范式认识同一主题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史观范式来理解:评价同一主题下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助于同学们冲破传统历史思维定势,引导大家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主题训练要科学化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第4篇

课程概念有多种释义,至今仍处于丰富发展过程之中。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①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习初中课程的终结性考试,从课程观角度审视中考命题工作,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中考命题的内容因素范围是否涵盖、对应了学科课程的内容因素范围。

课程内容包括哪些因素?“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②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生应获取的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是教材难以表现的”。③学科课程教材主要承载和对应了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而教师组织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学生实际发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则承载和对应了课程内容的经验体系。其实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就已经指出了“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④

在中考命题中,通常强调要以各地编写颁发的中考说明和学生实际使用的学科课程教材为根据,再加上受限于命题人员的临时抽调和教师的命题能力,中考命题常常局限于考查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因此,中考命题很有必要树立一种课程观视域下的中考命题导向,引导中考命题跳出“课程内容即教材”的课程认识上的缺陷,跳出“教材内容即知识”的知识绝对化的倾向,在考查学生学习、理解、建构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2016年深圳市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在如何体现历史课程的内容因素要求方面,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尝试。

一、追求能力立意

命题融入了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内容因素的考查要求,力图体现试题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的指引作用。

例如:9.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相关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升华到引导学生做历史学习笔记的学习方法上。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存在着这样几种情况,一些学生不喜欢做笔记,一些学生被动地做笔记但不知道做笔记的方式方法,一些学生盲目地做笔记而不知道做笔记的意义价值。此题在考查学生史实的同时,立意于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

10.历史纪年表能帮助我们理清朝代的更替顺序。根据下列历史纪年表,判断表中的①应该是 A.秦 B.隋 C.唐 D.元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朝代更替的相关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指向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中的历史纪年表的功能价值上。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历史朝代的起止时间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而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历史时空认知则是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教材中的历史纪年表则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单应该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指明这些教学资源的功能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建构时空观念的学习方法。

12.组织历史人物图片展需要突出主题,下列历史人物图片展的归类主题应该是

A.思想先驱 B.民族英雄

C.科学巨匠 D.艺术大师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相关历史人物的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引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人物图片展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宣传方式,学生在学校、在博物馆、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物图片展,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他们参观、组织那些历史人物图片展的时候,归纳、提炼、突出历史人物图片展的主题,既是这些活动的关键看点所在,也是举办这些活动的核心能力要求所在。

14.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时期时代诉求的是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内除国贼”

D.“民主”,“科学”

命题解析:此题将的“口号”与近代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口号放置在一起,考察时期的时代诉求。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会面对标语、口号这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就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分门别类地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在历史学习过程的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此题的命题立意,就在于对学生学习标语、口号这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给予其学习方法上的指引,引导他们从那些标语、口号中分析、把握出特定时代的特定内涵和时代主题。

二、追求素养立意

命题融入了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因素的考查要求,力图体现试题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着眼于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以此为标志,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建设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课标修订、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协同改革的新阶段。

目前教育部正组织历史学科课程专家,按照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从目前看到的有关历史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中,提炼出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核心要素,伴随这些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明确界定,高中、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考试命题必将进入到以落实、体现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根本归依的新阶段。早在2014年6月,深圳市就印发了立足于深圳市情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列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要目标和教育发展重大任务,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素养,着力于整合课程资源、发掘课程知识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逐渐成为深圳教育教学共识。

如何在考试命题中体现素养立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地中考命题普遍遇到的难题。笔者认为加强中考命题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命题人员能力水平,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要求,有机地渗透、融入到学科命题与试题之中,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课程核心素养渗透为指向,是一条追求中考命题素养立意的现实路径。2016年深圳市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在如何体现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内容因素要求方面,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尝试。

(一)时空观念考查

例如:2.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命题解析: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此题将现在山西省、山东省的简称放置到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时间及空间之中,建立了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考查了分封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8.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曾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这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 D.辛亥革命

命题解析:时空观念的考查,常常是一些单纯考查学生记忆特定史实的试题。此题如果命制成“政府曾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就变成了一道单纯考查史实记忆的试题了。此题的命题,首先考查了特定时间、空间中的特定史实,其次将命题立意扩展、拔高到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样一个历史结论上,将特定时间、空间中的特定史实放在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展变化”这样一个特定的时空、视角之中去分析其意义、认识其价值,这就拓展、丰富了试题的考查价值,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这些特定史实中,分析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习俗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其历史标识意义。因此,时空观念的考查,需要命题教师要有更加宏观的史学视野,要有更加高远的命题立意。

(二)史料实证考查

例如:4.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C.实物资料 D.影像资料

命题解析:史料实证要求对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此题依托司马迁与《史记》的相关教材内容,但不是考查学生对司马迁与《史记》相关内容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史实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命题着眼于辨别史料价值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考试做题的同时得到历史学科素养上的引导,感受、体验到“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

(三)历史理解考查

例如:11.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命题解析:历史理解是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的理解,有多种命题形式,如常见的可以问“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或直接套用教材的评价问“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这样一种直接搬用教材内容与结论的命题设问就不能体现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的考查要求,而且会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陷于强化死记硬背的困局之中。此题的设问“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既涵盖了教材中的表述“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照应到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不宜过高的现实要求,又拓展了教材的表述――“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为学生理性认识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提供了一个“脚手架”。

17.“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城市

A.锦州 B.北京 C.徐州 D.南京

命题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意义的“情感取向”试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命题形式来比较分析其“情感取向”的命题立意。一种是直接简单地设问“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城市”,试题就减少了情感的含量和情感的归依,变成了一道主要考查淮海战役与一个战役发生地之间的史实记忆联系的试题。而在题干中加入“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一方面为“缅怀淮海战役”的表述提供了历史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考查淮海战役的相关史实,还向学生传递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历史情感,同时还可以传递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典型例证,是分析国共两党人心向背的典型例证等等历史认知。

(四)历史解释考查

例如:31.(12分)创新是时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不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破旧立新,还包括政治经济新体制的创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材料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3: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这场思想革命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4: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1:材料1反映的是哪次“思想文化运动”?(1分)请列举出两位代表人物。(2分)这次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1分)

问题2:材料2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1分)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变化?(1分)

问题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是什么?(任答两点即可,2分)

问题4: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是运用什么手段“解救危机”的? (1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

命题解析: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文化运动、罗斯福新政四个知识点分布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体系之中,也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当考试命题确定了要考查这些知识点之后,命题就需要对这些史实及其历史理解,给出符合逻辑的理性解释和进行有机的命题组织。此题以具有现实感的“创新”入题,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给予“创新”以历史学科课程视角的解说,提炼出了一个历史课程的命题立意――“创新是时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不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破旧立新,还包括政治经济新体制的创设”。有了这一命题立意,不但将分散于不同章节体系的四件历史大事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而且还赋予考试命题以教学意义,让学生通过这道试题认识到,创新并不只是发生在科技领域,还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领域里的创新。

有关历史理解的命题考查,应该是对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此题在命题立意与题干设计上着力于体现历史理解的命题导向,但在对学生能力考查上还是主要落脚在所学史实的考查上,这是命题受制于中考既是选拔性考试又是学业水平考试的现实考量的结果。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肯定这样的命题尝试,因为没有命题教师立意高远的命题探索,就不可能有考查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命题与试题。

(五)历史价值观考查

例如:33.(15分)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互通有无、密不可分的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西汉时期,从中国向西延伸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材料2:15、16世纪,欧洲主导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材料3: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高新科技的发展进步,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材料4: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11期

请回答:

问题1: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沟通了哪两个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在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主要通过什么运输工具运载货物?(1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你认为哪一历史人物的功劳最大?(1分)说说你的理由。(1分)

问题2: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组织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哪两个?(2分)从图示 ①②③④四条航线中,选出哥伦布的航海线路。(1分)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问题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成果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1分)

问题4:请根据材料4美国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两条建议。(2分)

命题解析: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历史事件放置在一个逐步建立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去分析、评判、把握那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只是全球史观的观点,而且也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学路径。此题立足于“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互通有无、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历史主题,发掘出“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命题立意,提取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时代元素,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交流需要的视角去分析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价值,从交通改善的视角去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科技进步的视角去分析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推动。第四问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价值取向。此题不论是从命题立意、素材取材、命题呈现,还是实现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考查等方面,都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命题探索,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价值观的命题考查要求。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方法;死记;活用

学习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一切在于自身扎实的学习,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死记、活用。

一、死记

从理论上讲,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的考点。也就是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全面,取得高分的几率就越大。我们在求知备考问题上,绝对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而一知半解、丢三落四,必须把所学的知识全面地牢牢记住、死死记住。

现实生活中,地球上每个地点的位置均可通过经纬网准确地定位出来,从而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提供了依据。同样,教科书上的每个知识点也是可以被定位的,通过目录即可完成对每个知识点的定位。实际上,很多教师早已达到了“心中有书”的境界,他们完全可以甩开书本授课,因为书中每一章每一节有哪些知识点他们都一清二楚。通过目录,我们既可以考察知识面是否存在缺陷,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不断向“心中有书”的境界迈进。

首先,当我们看到“目录”二字时,若能马上回忆出本书有几章、每章主题,即可进入第二步。

其次,当我们看到每章的标题时,若能马上回忆出本章有几节、每节主题,即可进入第三步。

最后,当我们看到每节的标题时,若能马上回忆起本节的知识点(或考点),即完成了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核定位。若不能回忆起,建议阅读该节内容,标记出知识点(或考点)并进行强化记忆。

在考核三部曲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步,即对每节知识点的考核定位工作,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考核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记忆。这并不是说前两步属于可有可无的,因为前两步构成了我们对该书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认识。当三步有效结合起来后,我们实际上已近似还原了编者当初的写作提纲或写作构思,从而可以逐步达到“心中有书”的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与地理学科各有其特殊性,光靠目录来考核定位每个知识点是不够的。在历史中,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则还需依靠历史年表来定位。有条件的话,最好自行参考教科书编写年表。在编写时,一定要结合中外的历史史实来编写,以方便前后对比、中外对比,找出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异同等。而在地理中,各式各类的地图如地形图、洋流图、气候分布图等,则仍然依赖于平时多看地球仪、地图,可以尝试描绘那些地图。

二、活用

死记是活用的基础,活用是死记的灵魂。

当我们在对知识点进行考核定位的时候,要随时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点之间也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既存在于各自学科内部,也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比如,地理大发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我们要习惯于用联系的观点来记忆知识、思考问题,思维要全面要勇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不能光靠考试时临场发挥,更需要在定位知识的考核记忆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