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第1篇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把自身的发展定位与东北振兴的总体战略充分融合,在支持东北经济发展中尽力做出最大贡献。

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已初步显现

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牵头开展银团贷款,于2007年4月联合14家商业银行共同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300亿元的授信贷款,并已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发放;二是在贷款投放上优先满足“五点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的需要,两年多来已累计发放贷款43.8亿元用于支持长兴岛和花园口两个经济区的建设;三是为大连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战略授信累计达500亿元,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其中仅为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及胜利路改造项目就提供授信100亿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支机构,拓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区域范围。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政策有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城商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商行也纷纷作出了积极响应。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在环渤海经济区域迅速设立异地分行,其已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成都、营口成功开设五家异地分行,其中四家分行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二是发起设立大连市庄河汇通村镇银行,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20亿元,其中90%以上为涉农贷款,有效地推动了当地“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

准确进行客户定位,探索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机构,努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连银行于2007年下半年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经营部,不断优化小企业融资审批流程、及时推出适应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产品,与特定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平台拓展客户资源,认真贯彻银监会“六项机制”的要求,有效开展小企业融资服务。2009年末,小企业授信余额为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

重视金融研究和信息交流,积极为区域金融发展献计献策。城市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经济,对当地产业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应当努力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以大连银行为例,我行于2008年6月19日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全国第二家由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我行还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大连银行身处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重要阵地,也期望在促进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尽一份力。因此,我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该院由中国社科院、大连市政府、东北财经大学及大连银行共同发起创办。我行将积极参与东北亚金融研究院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并以该研究院为平台,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东北亚金融合作与交流献计献策。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进取,争取为建设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在沿海经济带设立营业网点的进程。虽然几大国有控股银行在沿海经济带的三线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在乡镇一线却呈现收缩网点的趋势;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中设立的分支机构更少,甚至没有形成基层网点。城市商业银行要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的实质性贡献,就必须尽快争取在这些地区增设网点布局。大连银行在本地网点布局上,已经在长兴岛经济开发区新设了支行,填补了网点空白。近期,我行已经成立了大连银行“五点一线”分行筹建工作组,专门负责沿海经济带营业网点建设的推进工作,已经完成了沿海经济带拟设分行的前期调研和建设规划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做精做强,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和业务特色,争取尽快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金融机构。金融中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功能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地处东北地区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发行上市、资本重组、增资扩股或战略联盟等方式尽快做大做强,寻求超常规发展之路。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应志向高远,争取在东北地区尽快发展几个能够跟招商、平安、浦发相提并论的本土商业银行。

积极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切实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动员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牵头在沿海经济带建立一到两家村镇银行。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建立10〜20家村镇银行。如果此举成功,将会对沿海经济带农村地区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积累经验、储备资源。

努力探索参股保险公司、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综合化经营道路。目前国内城商行群体中,探索综合化经营步伐比较快的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城商行这方面的工作却比较保守。建议东北地区具备一定实力的城商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之路,争取尽快出现几个市场竞争力强的金融控股集团。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

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本规模较小、贷款集中度和关联度较高、不良资产包袱较重等共性问题,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发行上市、跨区域经营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信贷业务指标方面给予适当放宽;在新业务申请方面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于支持东北产业转型的相关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贴息;对于致力于壮大总部金融力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办公用地土地租金、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金融人才个人所得税及专项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切实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尽快实现做精做强的目标,增强支持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第2篇

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下称《规划》)。事关未来20年北京城市发展方向的新《规划》甫一出炉即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编修由23位专家领衔,200多名学者参与专题研究,仅专家论证会就开了150次,由此可见北京市以及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冲十对新《规划》,媒体随后的相关报道纷纷以“北京淡化‘经济中心’”为题,有报道说:“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方面已经明确表示了不做‘经济中心’的态度”。北京曾是中国经济中心吗?如何看待新《规划》对于未来20年北京城市经济功能的定位?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系主任李国平教授。李国平教授作为新《规划》前期专题研究之一“京津冀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领衔专家,参与了《规划》出台的全过程。

“中心”与“首都”之辨

《新周刊》:与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相比,此次规划中,北京的定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国平:如果从城市性质上看,城市定位没有变化。但如果从城市发展目标上看,有一定的变化。此次规划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一。但就城市发展目标而言,我个人觉得这点非常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认为关键是一种理念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过去重视将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舞台,而轻视城市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这种变化开始认识到了城市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城市,是城市居民自己的城市。可以认为是“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新周刊》: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规划》后,各媒体的报道集中关注《规划》淡化“经济中心”的提法,甚至有媒体提出北京在“去经济化”,对此你如何看待?

李国平:此次提出的城市性质是“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它和 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1991年--20]0年)》对北京城市性质的表述没有变化,可以说上次规划就没有“经济中心”的提法,更谈不上对“经济中心”提法的淡化。

《新周刊》:北京是否曾经是中国经济中心?

李国平:这要看怎样理解“经济中心”的含义。尽管各地都在非常热中于建设这样或那样的中心,但具体什么是中心,中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恐怕多数说不请。

我认为作为经济中心应该在特定的大尺度区域空间内起到组织与联系经济活动的小尺度区域,多数是区域内的首位或特大城市。因此一方面自身应该在区域内经济总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而另一方面更应该在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动中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经济中心应该和中心以外的区域,具有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密切联系,存在大量、广泛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信息流,经济中心应该具有能够对整个区域的经济施加影响与控制能力。

如果按以上标准,北京还不能说“曾经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不过北京走向“国际城市”的道路将是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的道路。可以这样认为,北京优先发展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以及总部经济能够成功,那么成为“中国经济中心”是完全有可能的。

《新周刊》:民间有一种声音认为“上海是中国经济首都”,你如何看?

李国平:我不同意“上海是中国经济首都”的提法,权且不说上海的经济如何如何厉害,但“经济首都”的提法本身是不科学的。首都是有特定意义的词汇,首都主要是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象征性意涵的特殊城市,因此应该用“中国经济中心”而非“经济首都”。

上海是不是中国经济中心?我认为现在不是,也许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理由就是中国是不是所有的省市区都和上海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还没有对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倾向于认为现阶段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中心,而非全国。

《新周刊》:如果经济首都不是一个恰当的概念,那么目前存在“中国经济中心”吗?

李国平:中国目前还没有“中国经济中心”。

国际城市与经济控制力之惑

《新周刊》广国际城市”这一定位要求北京必须具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新《规划》却没有提“经济中心”,这二者是否矛盾?

李国平:作为本次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即“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尤其是要成为现代国际城市,经济是基础。能够对全球经济施加影响与控制的经济功能是北京建设现代国际城市所不能缺少的。事实上,从《规划》关于城市发展目标之一的“国际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策略的表述就可以看出。尽管没有提出“经济中心”,但实际上可以读出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是增强而非削弱了。

北京作为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必须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和实力,必须有强大的区域经济体作为支撑,因此我本人特别强调北京与周边区域(首都圈地区)的协同与共同发展。

《新周刊》:未来北京及周边区域谋求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李国平:应该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关键是找准京津冀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特征,调整区域内的分工体系,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并在区域产业链中承担相应职能。根据我主持的北京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首都空间发展战略一一关于营建首都圈的战略规划研究”,具体而言,即是发挥北京作为知识型区域的作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服务业以及科技文化产业,同时要推进产业和技术向周边区域的扩散和转移。发挥天津作为加上型区域的作用,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工业,既接纳北京的技术与产业扩散,同时也向周边的河北各城市转移产业和扩散技术。发挥河北各城市作为资源、加工型区域的作用,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既接纳北京、天津的技术与产业扩散,也同时向北京、天津提供输出资源、工业产品、劳动以及农副产品。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首要任务是协调跨省市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间联系与合作的便捷性,通过构筑合理的空间结构来推进区域的协调与共同发展。这在我《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一书中有明确阐述。

《新周刊》:除“首都圈”战略外,其他学者另有“环渤海经济圈”的提法,这二者有何不同?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研究;关注焦点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1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城市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进步的助力器和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1]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城市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了异常繁荣的景象,诸如生态城市管理理论、城市经营理论、城市营销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数字城市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新公共管理理论、城市治理理论等,一度成为中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理论研究的繁荣促进了中国城市管理科学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开拓和加强的研究领域。未来的中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应更加贴近城市发展的现实并指引城市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尝试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关注焦点。

一、关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研究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数字化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

闭环式管理。强调监管分离的两极城市管理体制,监督中心既负责信号输入,也负责评价结果,对整个管理系统起到全面控制作用,同时,社会公众的意见构成了监督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各个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

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的细化和深化,明确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业务流程。

动态化管理。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位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和动态化。[2]

网格化城市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推进城市管理民主化水平的提高。但如何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是如何根据自己城市的具体实际来划分“网格”(为实现精确、敏捷管理而划分的基本管理单元);二是对网格中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如何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共享;三是城市管理监督人员如何对所分管的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如何明确各级地域的责任人,从而在纵向上实现对管理空间的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四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在组织体制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两个中心,即“监督中心”和“调度中心”,实现监管分离,那么,“监督中心”如何发现问题、传递问题信息,并对问题解决情况作出评价,“调度中心”如何接收“监督中心”传递的问题信息,继而通过指挥调度解决问题;五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流程再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基本可以概括为6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以及这些环节应如何实际操作等。

二、关于城市持续创新管理的研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国际竞争、区域竞争、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聚日益聚焦于城市,要求其通过持续创新来完善和开发城市各项功能,提升城市凝聚与辐射能力,增强国际和区域竞争力。在此情形下,对城市持续创新及持续创新管理进行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亟须关注的问题。

关于城市持续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应关注如下一些问题:

(一)城市持续创新和持续创新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欧盟资助立项的“21世纪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政策研究”,于1999年提出了持续创新的两个不同定义:第一,持续创新是创新过程或产出具有持续性目标的创新;第二,持续创新是创新过程或产出具有改进环境质量目标的创新。国内有学者对持续创新也做出了界定:持续创新是创新主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创新项目(包括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3]

立足于以上对城市持续创新的认识,结合城市的特点来界定城市持续创新的内涵,需要研究下列问题:城市持续创新的主体有哪些?持续创新的过程是什么?城市持续创新的目标指向是什么?

关于城市持续创新管理的内涵界定,我们需要关注如下问题:城市政府持续创新管理的政策重点是什么?实现公共政策的手段、途径、方式分别是什么?创新管理的机制是什么?持续创新管理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是什么?

(二)城市持续创新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持续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综合特性,即城市持续创新过程具有多种创新类型、多个创新项目的集群动态系统集成特性。因此在城市持续创新管理中,如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市场创新,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城市人口管理政策创新、土地使用政策的创新、交通建设和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及城市综合管理创新等多个创新类型的有机整合,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此外,从持续创新启动项目开始,所有的创新项目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已经完成的创新项目,既解决了旧的企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或瓶颈问题,又会造成新的不平衡,是推出后续创新项目的基本原因,也为后续创新项目的实施提供重要基础条件和支持,彼此相辅相成,使整个城市持续创新过程体现出一种创新项目集群的动态集成特性。那么,如何实现先后不同的创新项目之间的协同组合,进而集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在城市持续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培育政府官员的持续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最后,城市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内各个主要城市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城市创新体系和它的联系最为密切。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城市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良好对接,是城市创新管理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城市管理系统工程的研究

由于现代城市是一定空间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核心,是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由一定历史时期中高度集中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物质设施以及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所构成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的有机整体。那么,以城市为对象的城市管理,在对城市的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与经营等行为中,就包括了城市的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等,这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管理,是一种多层次、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纵横交织的网络管理。[4]可见,对现代城市的管理,我们必须借助于系统工程的原理,找出规律,理清程序,进而可以有步骤、有章法地逐步推进,才能科学管理好一座城市。

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项管理工程的顺利完成,一般应经历如下步骤: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依据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建立公共政策运行的执行、监督程序,再调查、发现新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螺旋上升式的循环往复程序。

在这个程序的推进过程中,如下问题将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一)如何进行城市问题调查

在城市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列一些问题:城市污水排放问题、城市大气环境保护问题、城市环境噪声问题、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绿化问题、城市照明问题等,这些问题均可通过问题调查来找出其产生和演化的规律,将一些看似复杂的城市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如何进行城市问题调查呢?是采用抽样调查,还是全面普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那么抽样的依据是什么?如果采用全面普查,如何具体实施?调查之后,对调查结果,如何进行整理、分类、归纳?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加以关注的。

(二)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通过对城市问题的调查,发现问题所在,把影响城市运作的难点归纳出来。而要解决这些难点,必须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那么,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是采用技术人员攻关、技术招标,还是吸收、借鉴其它城市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技术人员攻关的做法?什么情况下采用技术招标的做法?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吸收和借鉴其他城市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问题有待研究。

(三)如何制定解决城市问题的公共政策

给出了解决现有城市问题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那么如何使这些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转化为公共政策呢?也就是要研究转化的具体程序是什么?需要哪些主体来参与这些转化?这些主体在转化的过程中分别应发挥什么作用?这些均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建立公共政策运行的执行、监督程序

在上述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完成后,必须建立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程序。执行和监督是贯彻落实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那么,具体执行的程序是什么?监督的程序是什么?执行的主体主要有哪些?监督的主体又包括哪些?执行的方法、措施、手段和工具应该是什么?执行和监督中的数据如何收集和提取?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五)如何进行再调查、发现新问题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监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问题,包括已颁布的公共政策却没有容纳进去的问题,或者是城市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那么,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如何再调查、再归纳、再总结?如何修定公共政策?这些均需要加以探讨。

此外,对于城市规划、城市开发等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技术科学,既涉及管理学又涉及其他学科的较大的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其可能要由若干单个城市管理的系统工程程序构成,这些具体程序如何有机融合,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加以研究的问题。[5]

四、关于城市联盟协同管理的研究

城市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的城市之间,在对城市发展外部环境科学预测和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风险充分考虑的基础上,为实现双方或多方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素自由流动,增强各自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松散型网络组织。[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合作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于1998年9月在韩国大田市正式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地方政府为主体组成的国际性城市联盟组织。在中国,2004年7月福建省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城市政府在厦门举行了城市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2005年4月,辽宁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组成城市联盟。城市联盟打破了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消除了城市市场壁垒,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配置了资源,同时具有协同效应,达到1+1>2或1+1+…+1>n 的创造价值效果,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城市联盟发展的特性是以市场为机制,以利益趋同为动力,有效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联盟城市多赢的局面。[7]

关于城市联盟协同管理的理论研究应关注如下问题:

一是在建立城市联盟时,各个单体城市如何准确地了解自己城市的特点以及城市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区域环境;二是各个单体城市如何依据科学的标准选择联盟的对象;三是城市之间如何进行谈判并制定周密严谨的联盟协议;四是如何建立一套确保城市联盟稳定、健康运行的机制(具体包括:相互信任的生成与维持机制、求同存异的文化融合机制、畅通灵便的信息沟通机制、快速高效的分歧化解机制等),以减少城市联盟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城市联盟之间的协调力。

五、关于世界城市管理的研究

最早对世界城市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1966年霍尔对世界城市这一概念做了经典解释:世界城市指那些已对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具体包括: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拥有大的港口、铁路和公路枢纽以及大型国际机场等;主要的金融中心;各类专业人才集聚的中心;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有发达的出版业、新闻业及无线电和电视网总部;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娱乐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据此,霍尔确定了7个世界城市:伦敦、巴黎、莱茵―鲁尔区、荷兰兰斯塔德、莫斯科、纽约及东京。1986年,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把世界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性总部);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根据这些指标,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东京等9个城市是发达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圣保罗和新加坡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

在过去的几百年内,国家一直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大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成为跨国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框架。其中世界城市作为全球化经济的空间节点,承担着世界性调控和集散功能。独立性日益增强的世界城市与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共同活跃于世界舞台。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在1997年就跨入了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按照联合国的分类,中国在1995年就已经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在全世界排第二位。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的高增长仍将持续,这些都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因此,作为中国国内有着重大影响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有必要提高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级,发展成为世界城市。

那么对于我国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特大型城市,我们在管理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首先,服务化是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趋势,生产业是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且发展生产业还有助于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因此,如何提升产业层次,特别是如何发展生产业,将成为我国世界城市管理首先应关注的问题。

其次,全球城市体系寓于全球经济体系中,单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城市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特点、地位和优势。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来说,如何加强与其他城市,特别是同一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联系,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三,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特点,我国的世界城市既要遵循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比如提高城市能级、扩充城市的服务业等,同时又要考虑城市发展中的路径依赖,那么,在中国的世界城市管理中,如何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资源禀赋等,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体现各自的特色,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应成为我们重点加以研究的问题之一。[8]

说明: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121)。

参考文献:

[1]王枫云.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2]姜爱林.网格化: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若干问题初探载[J].城市管理,2007(2).

[3]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1).

[4]孙红兵.城市持续创新:理论基础、定义、特征及基本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6(8).

[5]孙吉民.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城市管理科学的一条基本原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2).

[6]王枫云.建立我国城市政府战略联盟的构想[J].行政论坛,2007(3).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如何发展城市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