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航产业航空管制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F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航空管制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自有领空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一般都有明确的立法和规定。我国民用航空对领空的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超过民用航空范围的空域由我国国防部队――中国人民空军单位进行管理。

1我国民航业发展

我国民航业发端于中国人民空军,1980年以前实行完全军事化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开始了民航业的改革,大致可分4个阶段。1949年-1978年,实行军事化管理,民用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1987年,逐步放松市场进入时期,进入企业化管理时期,拉开了地方航空企业的序幕;1987年-2002年,民航业开始实行市场化经营机制时期;2002年以来,我国民航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民航体制改革方案》,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主要承担民用航空的安全管理,市场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职能。

2航空管制的概念

有关航空管制的的概念,由于各国在发展过程的习惯和军民航的飞行特点各不相同,存在以下几个不同的名称:航空管制、飞行管制、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制等。

航空管制(AirContrl)亦称飞行管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飞行规则,对空中飞行的航空器实施的监督控制和强制性管理的统称。主要目的是维持飞行秩序,防止航空器互撞和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

空中交通管理(airtrafficmanagement;ATM)是指为行使国家领空、保障管制空域的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包括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等。

中国的航空管制工作开始于国民政府时期。航空管制概念是我国军航的一个相对专用的概念,空中交通管理是我国民航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通用概念。

一般理解的航空管制是上面说的狭义航空管制,实际上,一切的航空行为、包括航空附属的地面设施、资源的管理、使用调度都是在依照航空管制的内容进行,航空管制可以说是所有民航行为的基本原则,是个广义的规则。

在今天,航空器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大气层到达了外层空间,航空管制的概念比空中交通管理更为全面。不仅如此,就对空中交通实施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和控制而言,航空管制的内涵及实质与空中交通管理的内涵及实质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军航实施航空管制,还是民航进行空中交通管理,均必须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中国人民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因此,本文所涉及到的航空管制(飞行管制)概念,就中国民航而言,即空中交通管理。

3我国民航放松管制政策

以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对民航业的放松管制改革为标志,至今世界各国对航空管制总体出现了政策放松的趋势。借鉴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逐步放松了对民航业的管制。但是从当前大部分国家航空管制情况来看,放松后再度出现的高集中等反复情况的不确定性来讲,民航业的管制最终是否会被竞争替代还不得而知。所以,全球各国对民航业的管制政策,还需要总结和确定,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不断改进。

4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中国航空管制政策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化的发展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的正负两面性特征。中国建国以来几十来的历史已经证明,闭关自守是行不通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将自身的建设融入到全球化发展的进程,结合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民用航空管制工作亦是如此。一是要从政策层面进行确定和谋划,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航空管制战略的出发点和着落点;二是要建立平战结合,军民联合的统一体制,坚持做到统一的航空管制法规建设、统一的管制工作程序和标准、统一的航空管制信息交换和统一的人员培训体制,充分考虑了民航和国防的需要,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三是坚持“空天一体”的中国航空发展战略,把基于陆、海、空、天基系统,进行数据的信息栅格处理和加工,对航空航天器飞行活动实施一体化控制与管理;四是着眼优化空域资源配置,逐步开放低空领域,促进民航业的深入发展。

5结语

全球化浪潮已深入人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航空管制方面,一是要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实施积极、务实与灵活航空管制战略和策略;二是要从战略高度上,不断完善航空管制政策,促进民用航空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和国土防空的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 潘卫军.空中交通管理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

[2] 孟平.中国通用航空50年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16.

[3] 傅有云.新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安全;人为因素;机务;航空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04-01

回首2011年,全球空难频发。前波兰总统夫妇及近百名高官、俄罗斯火车头冰球队均因空难遇难;中国伊春空难更打破了中国民航最高的安全记录―5.75年;俄罗斯也因空难频发,航空运输业面临重大危机。航空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是航空运输业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安全,就没有航空业的生存,更没有航空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趋完善,飞机技术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飞机事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已是主导因素,占70%-80%,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研究人为因素已有多年,并形成了一些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理论,这些理论有墨菲定律、SHEL模型、REASON模型、PEAR模型、圆盘漏洞理论、事故链理论等。这些人为因素理论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的客观性,并科学地提出最大限度避免飞行事故的方法,这些理论是用无数的维修、飞行事故换来的。现将这些理论和机务维修工作相结合,谈谈自己的认识。

1 重视人为因素的意义

人为因素已成为当今飞行安全的最大隐患,但是由于人的难于控制性等特征使得在解决人为差错问题上进展缓慢。据统计,近50年以来,机务维修造成的飞机事故占到了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机组和飞机设计。而机务人员受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影响,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方面更加复杂多变,表现出难于控制性,同时人的这些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解决机务维护的人为差错,是提高飞行安全十分有效的手段,将人为因素理论应用到机务安全体系中,对人为差错进行控制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2 现有质量安全管理的局限性

目前针对机务维修人为因素事件,主要处理方法是查清责任人,然后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者用一套标准操作程序来规范操作者的行为。这种方法很有局限性:1)只关注操作人员的差错,采取培训、惩罚、规范程序等来解决,而不是关注质量安全体系的失效问题,没有消除失效的有效措施。2)预防人为差错的措施较少,更倾向于事故发生后的管理。3)未能区分人为差错和违规操作,未能同时对个人和安全体系进行完善。

3 结合机务实际工作,应用人为因素模型

3.1 墨菲定律

“If anything can do wrong, it will.”凡是某项工作有可能出现差错,那么差错就一定会发生。这也可用概率论来解释,即使某项操作出现差错的概率很小,当这项操作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这项操作的差错便终究会发生。这就告诉我们,必然性是人为差错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墨菲定律得出:1)当差错发生时,责任人,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个客观规律,找出造成差错的真实原因,不能把差错全归因于人员责任心不强,而一贯地采取从严处罚。2)机务维护人员对可能出差错的地方不能掉以轻心,存在侥幸心理,即使是概率非常小的失误。3)找出任何有可能发生差错的地方,消除隐患的根源或加以有效的防范措施,方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2 SHEL模型和PEAR模型

SHEL的名称来自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人(liveware)。其中人是这个模型的中心,软件、硬件和环境等其他要素都必须围绕人来展开。人与软件、人与硬件、人与环境和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相匹配的条件是该模型的主要研究对象。如果这四个方面中任何一个不匹配,就容易发生差错。

PEAR模型的名称来源于其四个组成部分的首字母:人(People)、环境(Environment)、动作(Actions)、资源(Resources),该模型以做这项工作的人、他们工作的环境、他们执行的动作、完成工作所需求的资源四个模块来研究人为因素。

SHEL模型和PEAR模型在研究机务人为差错上,其本质上是一致的。两个模型里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是相一致的。PEAR模型里的资源因素和SHEL模型里的软件、硬件因素相对应。SHEL模型里人与各个界面间的配合与PEAR模型里的动作因素可以相对应。

两个模型都可以作为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研究的简单框架,展示了影响人们工作的多种人为因素。从两个模型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1)人,即机务维修者,是航空维修的主体和核心,公司的机务安全体系应着重考虑执行工作的人,包括人的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各种计划和措施的制定及实施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特点,合理分配人员结构,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2)机务维护工作的环境不理想,在夜间、露天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十分频繁。机务维护人员的健康、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受温度、湿度、清洁度、照明、噪声、工作空间等的影响。人为差错在环境不理想情况下发生概率较大,公司应该以人为本,持续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劳防用品,从而降低人为差错的发生率。同时,机务维护需要依靠工作程序、工卡、安全检查单等软件和工具工装、设施、飞机本身等硬件资源,合理准确的软件和适用的硬件是安全无误完成工作的前提。因此完善软硬件资源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3)机务维护工作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来完成工作。清晰地理解工作程序和文件、正确地使用工具设备是圆满完成工作的前提。培训是有效提高员工动作熟练的基本手段,应该加强机务人员的专项技能和操作培训、项目管理培训、工作程序培训等,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3.3 圆盘漏洞理论和事故链理论

圆盘理论认为当“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都存在缺陷,而且缺陷同时发生时,事故就会发生。事故链理论可解释为“事故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每个因素像链条的各个环节,只有当各个环节连在一起时,事故才能发生”。这两个理论大同小异,都告诉我们,每个方面的小差错都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在每个方面减少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在机务维护工作中,在人为因素上,我们应该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工作,通过互相提醒、互相检查来减少差错的发生,并设置专门质量保障人员进行检查。用概率论来解释,如果每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出差错的概率是1%,则通过互检,两人同时出错的概率是0.01%,而通过专检,三个人同时出错的概率则降低到0.000 1%。

4 结束语

总之,要真正杜绝人为差错,保证飞行安全,需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细节入手,防微杜渐。在实际的机务维护工作中,运用人为因素理论,以人为本,完善硬件、软件、环境和人员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人的本质安全”,从而提高航空运输业的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器维修人的因素课题组编著.民用航空人的因素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

[2]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3]高培建.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范文第3篇

“京沪空中快线”运营首日并未实现预想中的“快”,一方面是恶劣的天气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另一方面是地面登机手续修改也引起了一阵混乱。

8月6日,上海虹桥机场开出14个专门的办票柜台,然而早上高峰时段,不少乘客还是按照老经验直奔普通办票柜台,反而兜了个大圈子。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量非京沪线的办票柜台都“门可罗雀”,由此也可见京沪线的重要地位。

商务客价格不敏感?

有评论人士认为,目前,北京到上海动车组一等座的价格是409元,二等座的价格是327元,而一张折扣较少的机票价格在1000元左右,加上机场建设费和地面交通费用,价格为火车的3倍。由此可见,“与火车竞争”不可能是拼价格。

民航华东管理局―位参与酝酿“京沪快线”的内部人士也透露,“京沪快线”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抓牢这条“黄金线”上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务客。在今年初民航总局提出准备运作“京沪快线”时,相关机构就曾作过论证,认为这条线上的商务客大概占据了旅客总量的74%。论证的依据,是一年中携带行李往返京沪的旅客大概占26%,而商务客一般是不托运行李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商务客都对机票价格不敏感。一位民营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他们(国有企业和机关)花公款,当然无所谓价格高低,我们公司就不一样,普通员工没特别紧急的任务都是坐火车,即使我本人出门,也都叫秘书尽量订打折机票的,能省的为什么不省?”

“旺季说”并不成立

民航总局则对各地报道“五大航空公司结成价格联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甚至称“报道不属实”。

民航总局认为,媒体把“京沪空中快线统一结算价格”理解为航空公司实施价格联盟是不对的。所谓统一结算价格是指旅客自由签转航班之后,航空公司之间的结算价格,与旅客没有关系,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旅客。中国民航推出“京沪空中快线”,只是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地面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让快线真正快起来,为航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京沪快线运营之后仍继续保持原有竞争态势,各航空公司原有的销售政策没有改变,旅客仍可以享受到竞争而带来的价格实惠。

国航发言人则表示,7至10月份历来是航空运输的旺季,即使有部分航空公司推出低折扣票,大多也是为了吸引眼球,实际上低价票的数量很少。

不过,根据种种证据来看,此番“旺季”的表态也明显“不属实”。从各大订票网站的数据很容易看出,在“京沪空中快线”推出前,几乎各个时段都能买到低于8折的机票,甚至有低于5折的机票,并且这些机票的量并不小,但在8月6日后,这些低价票消失不见了。

内部结算=价格同盟

上海评论人士、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认为,从外部机制看,京沪航线的价格联盟获得了行政性支持。民航总局为了保证大型航空公司的利益,一直规定只有基地设于京沪穗当地的航空公司,才能够开设某地所存帅的始发航班。这一规定落实到“京沪空中快线”上,很可能起到排斥竞争的效果,一些新进入这条航线的非基地公司,特别是具备竞争动力的民营航空公司只能望而却步。由此,联盟内5家航空公司缺少了外来竞争的压力,给统一维持对外高价带来可能。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内控制度;审计重点分析;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3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是综合反映竣工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财务情况和建设成果的总结性报告文件。它可用以反映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基本建设支出,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的价值,是建设单位向生产使用单位办理建成财产移交、确定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依据,也是向国家或企业报账并最终转销基本建设拨款的文件,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指建设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审计人员依法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对提高竣工决算的质量,正确评价投资效益,总结建设经验,改善建设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结合最近几年从事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实践,以民航空管某航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实践案例为例,针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审核、审计重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如何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质量的有益思路方法。

一、民航空管某航路工程审计案例的基本概况

1.200×年×月5日,民航局下达《关于××航路改造工程子项任务书的批复》(民航规财函〔200×〕4××号)。

2.200×年×月26日,民航局《关于××航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民航机函〔200×〕8××号)。××航路改造工程批复投资1.4亿元,资金来源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

(1)××航路华东段。

①荣成二次雷达站工程:建设荣成(烟台)单脉冲航管二次雷达站,台址位于威海与荣成之间的杨官屯,征地9亩(含道路)。雷达站建筑面积610平方米,塔高24米,配置雷达天线罩。供电采用二路市电及一部柴油发电机。传输采用一路光纤及一路卫星。配套建设暖通、空调、给排水、道路、消防、避雷等设施。

②新建青岛航管自动化系统1套,包括:局域网3套、多雷达处理器2套、飞行计划处理器2套、雷达管制席4套、塔台管制席1套、网络数据记录仪2台、系统软件1套、雷达前置处理系统l套、GPS时钟设备及接口1套。新建青岛12席位内话系统1套,扩容威海、连云港VHF遥控系统各1信道,配置威海、连云港VHF遥控台比选器、延时器各l套,配置青岛管制员训练模拟机2台。

③青岛航管楼改造:包括机房整修、配置1套80KVAUPS、改造空调及避雷接地系统。

(2)××航路东北段。

更新大连单脉冲航管二次雷达:与更新的航管一次雷达合建,台址位于大连市西北方向的南山,为原东芝一、二次雷达站站址。雷达站建筑面积618平方米,雷达塔高13米,配置雷达天线罩。供电为二路市电及一部柴油发电机,本次新建一路市电及配置一部柴油发电机,配置1套80KVAUP。传输为一路光纤及一路微波。配套建设暖通、空调、给排水、道路、消防、避雷等设施。购置维修车l辆。

(3)××航路锦州段。

建设锦州航管单脉冲二次雷达站,台址位于锦州西北方向的阎井寺,距锦州机场8公里,征地2.7亩。雷达站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塔高15米,配置雷达天线罩。供电采用二路市电及一部柴油发电机,配置1套50 KVAUP。传输为一路光纤及一路卫星。配套建设暖通、给排水、道路、消防、避雷等设施。购置维修车l辆。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为了保证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质量的效果,在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时,首先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

1.审核内部控制情况

该航路工程由民航空管总局牵头,下面各空管分局及所属空管站分别实施,属于三级单位分别实施并对各所属分管项目进行基建财务独立核算,由民航空管局汇总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因此具有多点实施,管理分散,基建财务管理模式差异化等特点,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要面对点多分散等难度。为此对各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变得非常重要。该项目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如下:

1)该航路工程建设单位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根据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单独设立基建账,进行会计核算;2)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簿设置和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3)是否落实基建人员和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实施职能化分工和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4)是否制定了基建财务结算管理业务流程和规范的会计核算程序等;5)是否对项目建设活动中的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6)是否依据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是否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

2.在建设单位多点实施、管理分散和基建财务管理模式差异化的情况下,审计内控制度的实际遵循情况。对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执行的予以肯定; 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利、甚至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予以揭示并督促改进。

三、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重点分析

为了保证该航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重点分析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明确该航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目的及程序,是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首要工作。根据审计计划和所了解的该航路建设情况确定审计程序。

2.收集与该航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有关的各种资料并编制资料清单。如是否提供工程项目批准建设、监理、质量验收等有关文件;是否提供概算资料及招投标文件;是否提供合同及协议书;是否提供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是否提供计量支付书;是否提供有关开工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土地证等;是否提供竣工图及竣工验收证明报告;是否提供竣工决算报表及竣工决算说明书;是否提供工程监理报告;主要材料及设备发票;工程项目点交清单及财产盘点移交清单等。将已提供的资料装订成册,未提供的资料作好记录。

3.审核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应包括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等。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一般包括竣工决算报告说明书、竣工工程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及明细表、工程决算审核情况汇总表、转出投资明细表、待摊投资明细表等。

审计人员重点审核该航路工程各分管单位实施部分的决算编制工作,审核有无专门组织,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遗留问题处理是否合规,尤其涉及到的征地拆迁问题及土地证的办理问题。审核报表的真实和合法情况及竣工决算说明书的准确与真实情况。最后对经各分管单位实施部分的决算报表汇总编制的竣工决算报表进行审核。

4.审核竣工工程概况表的真实、完整性。具体包括:

1)审核占地面积:该航路工程涉及到多个地方的占地问题,因此准确地汇总核算。设计占地面积包括初步设计确定的面积和被批准的实际用地面积。审核时注意批准用地文件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并将批准计划用地与实际用地表格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表差异的原因。

2)审核建设时间:该航路工程因涉及多地实施,故要对各实施单位的开工时间进行审核,审计时注意审核:开工时间应以开工报告批复以后或开工报告批复的时间为准;竣工时间以试运行结束为标志。

3)审核完成主要工程量与工作量:该航路工程审核办法是依据××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工程结算报告与单项工程的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对照审核。审核中发现不符,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4)审核收尾工程:该航路工程所列收尾工程应与单项工程验收报告的估计相符。如果发现不符,应分析原因并作处理;根据总概算调整批复,核实尾工工程的未完工作量,留足投资。防止新增项目列作尾工项目、增加新的工程内容。

5)审核建设成本:该航路工程建设成本的审核:依据××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工程结算报告与单项工程项目按照建设成本的构成,分别编制对比表,逐一审核。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成本、设备和工器具成本及其他费用成本三项。

6)审核土建中的主要材料消耗:该航路工程主材消耗一般包括钢材、木材和水泥。审核的办法是依据××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工程结算报告对照各单项工程的竣工验收材料和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加以汇总。

5.审核竣工财务决算表的真实、完整性。主要包括:

1)审核交付使用资产和在建工程及转出投资。审核该航路工程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交付条件,移交手续是否齐全;成本核算是否准确;核实该航路工程在建工程投资完成额,核实未能全部建成、及时交付使用的原因;转出投资:审核列支依据是否充分,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真实,合规。

2)审核该航路工程库存设备器材的真实、完整性。该项目包括设备和器材两项,由于空管设备器材复杂,有的属于精密仪器仪表,有的属于系统类资产,还涉及到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问题,因此对资产价值的正确归集就成为审计的重点目标。

3)审核该航路工程应收应付款。应将应收应付款列出明细表,然后由审核人员对照明细表逐项审核,必要时进行函证。

4)审核拨款累计支出及资金结余情况。该航路工程拨款累计支出应与各实施单位的年度财务决算拨款项目的累计数一致,也应与开户银行的拨款账上的支出一致,并进行汇总才能反映其真实、完整性。

6.审核该航路工程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及明细表真实性。审计方法是:审核表中所列内容是否真实、正确,表列交付使用资产的数量、价值与实际交付使用的数量、价值是否相符,有无虚报、重报等。

7.审核待摊投资明细表的真实、正确性。该航路工程待摊投资包括征地拆迁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测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设备检验费、工程质量监理费、审计费、招投标费、其他待摊投资等。建设单位管理费主要审核其列支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审核其占总投资的比率是否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监理费、审计费、招投标费的审核,主要审核其支付标准有无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重点关注征地拆迁费的审计。

8.审核竣工决算分析说明的真实、正确性。竣工决算分析说明是竣工决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决算报表的分析和补充说明,其内容为:项目概况、资金来源情况、基本建设概算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建设成本和投资效益分析、经验教训等。

1)该航路工程的总评价。从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造价四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进度:主要说明开、竣工时间、对照合理工期和要求工期是提前延期;质量:要根据竣工验收委员会或行业质量监督部门的验收评定等级,对合格率和优良率进行说明;安全:根据人力资源和施工部门的记录,对有无设备和人身事故进行说明;造价:应对照概算造价,说明节约还是超支,用金额和百分率进行分析说明。

2)各项财务和技术经济指标及经济效益分析。

该航路工程经审计分析如下:

本项目批复投资140,160,000.00元,实际完成投资123,856,662.60元,节约投资16,303,337.40元。批复投资完成率88.37%,节约投资11.63%。全部作为交付使用资产处理。其中:交付固定资产121,332,712.86元,占比97.96%;交付无形资产(飞行数据处理系统软件)2,523,949.74元,占比2.04%。

3)审核建设项目及概算执行情况。审核该航路工程建设是否按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各单位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批复的概算执行,是否有概算外项目和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的问题,是否存在经济损失和重大质量事故。经审计分析该航路总体概算执行情况: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概算批复执行,严格控制各项支出,使得总体投资控制在批复的概算范围内。批复总投资140,160,000.00元,实际完成投资123,856,662.60元,节约投资16,303,337.40元,各单项工程均未出现超支现象。

4)该航路工程管理经验、问题和建议。

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更强调科学管理和协调配合,通过实践,对搞好工程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强化设计,加强配合;实行定期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

四、提高审计质量的有益方法

根据以上审计实践,本文认为要提高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程序。要对建设单位工程竣工决算过程涉及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尤其要增强在建设单位多点实施、管理分散和基建财务管理模式差异化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审计的极端重要性,对建设工程管理流程进行初步的评价,对内控制度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做到认识到位。

2.高度重视审计依据的重要性。掌握财政部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及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标准,适时了解政策法规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3.熟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对工程造价有关知识要有初步的了解和运用,对工程造价人员出具的竣工结算报告的内容及编制依据要有初步的了解,对其依据的合同、书证、物证及定额计价政策要熟悉。

4. 强化与相关的基建财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人员的协调配合,要注意与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技术审计相结合,因为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技术审计是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基础,要利用前面的审计成果,必要时进行延伸审计。

参考文献:

[1]陈力生,沃建荣.新编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2]高雅青,李玲,时现.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案例分析.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苗曙光.建设项目工程结算编审与筹划指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6]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航天航空概论总结范文第5篇

简介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概念、实质和特点,论述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综合运用标准化、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和认识论等理论,提出与航天器研制特点相匹配的“八步法”以及推动型号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型号研制

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开展20年来,在卫星和飞船型号研制中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在某些型号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航天器型号研制与标准化“两张皮”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有:①概念上,没有抓住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实质;②思想上,没有真正认识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重要作用;③措施上,没有形成与航天器研制特点相适应方法和机制。为使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更好地支撑企业战略转型,迫切需要对航天器型号标准化进行深入思考,以期突破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工作的“瓶颈”。

1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概念及其特点

1.1概念和实质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防科工委提出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开展标准化工作开始,随着《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标准化工作规定》(科工法[2004]176号)的,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军工企业根据自身型号特点,开展了型号标准化实践,并形成了大量文献。其中对型号标准化的定义,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实质相同。比较典型的描述是:型号标准化是为实现特定项目的研制要求,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根据研制项目的具体约束,对研制项目提出并实施一整套相互联系的标准和标准化要求的一种标准化活动。型号标准化既是标准化活动,又是型号研制活动,但首先是型号研制活动,是型号研制中的标准化活动。而上述定义强调型号标准化是一种标准化活动,作者认为,没有充分体现型号标准化是型号研制活动这一实质,容易让人误解为型号标准化是独立于型号研制的附加活动。此外,该定义还存在三点不足:①型号标准化目标只体现了用户的研制要求,没有体现承研单位能力提升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承研单位不能只考虑用户要求,而忽略自身发展的要求;②标准化原理和方法的运用不够突出,这是型号标准化的主要特征;③“一整套相互联系的标准”包含在“标准化要求”之内,表述上重复。基于对型号标准化的再认识,笔者认为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为实现特定航天器型号研制目的,运用标准化和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研制型号的具体特征,对研制型号提出并实施标准化要求的一系列型号研制活动。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实质是一系列型号研制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只有紧紧把握这一实质,才能深刻领会和理解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什么,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1.2特点

航天器型号标准化与航天器研制系统复杂、费用高、周期长、性能高、跨系统、组织协调难度大、风险高以及小批量等特点相适应,具有以下特点。

a)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系统特征明显。不但包括产品实现活动,还包括项目管理和产品保证活动。产品实现的重点是系统级和分系统级产品研制活动。

b)航天器型号标准化贯穿型号研制全过程。从概念性研究阶段(0阶段)开始,到在轨测试阶段(E阶段)结束,重点是方案设计阶段(B阶段)、初样研制阶段(C阶段)和正样研制阶段(D阶段)。

c)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紧密围绕各研制阶段特征。B阶段突出型号方案选择、技术基线全面落实;C阶段突出分配基线充分验证、生产基线最终确定和复核复算;D阶段突出固化制造工艺、按照生产基线生产制造产品和航天器出厂检查。

d)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组织能力提升和技术发展的基础。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对象是特定航天器型号,由型号项目办来推动,不但要考虑型号研制要求,还要考虑组织能力提升和技术发展等承研单位组织层面的要求。

e)航天器型号标准化主要任务是实施标准。运用标准化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研制过程中实施标准是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标准制定是组织层面的标准化行为,可以由承担该型号任务的人员来完成。

2开展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意义

2.1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型号任务圆满成功的重要保证标准

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实践的重要成果。标准是型号研制的重要依据,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保证“做事按依据”的有效工具和手段。通过实施航天器型号标准,将长期积累的航天器工程研制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型号研制中,能够规范型号研制行为、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研制质量,从而保证型号研制任务安全、可靠、高效地圆满完成。

2.2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标准的源泉和基础

标准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直接影响一个产业的竞争力。谁来制定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标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关于标准的重要实践,是标准的源泉和基础。通过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发现缺失的标准,促进新标准的产生;标准在航天器型号实践中经受检验,通过型号实践得以完善和提升;技术发展通过型号实践来探索和总结,以标准的形式来固化;型号研制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以标准的形式来传承,为型号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2.3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标准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品标准化的组成部分。通过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实践,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型号标准化的规律,探索和丰富型号标准化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优化型号标准化流程。航天器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产品,其标准化工作对于整个国防军工产品标准化工作有着示范性作用,并丰富了标准化的内涵。

3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工作方法与措施

3.1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方法———“八步法”

笔者参考ECSS-M-ST-80C:2008《空间项目管理-风险管理》、ECSS-S-ST-00C:2012《系统描述、实施与一般要求》和ISO14300-1:2001《空间系统-过程管理-第1部分:构建项目》,并结合国内航天器研制实际,提出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方法即“八步法”,如图1所示。步骤一:识别型号特征。根据相近型号的经验和教训,识别型号的项目特征和技术特征,确定型号背景、范围、规模和定位等影响型号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特征包括风险对策及政治、财政、计划、经济和合同等方面。技术特征包括任务目标(含寿命、环境)、技术复杂度、工艺、建造、质量、产品导向以及科学导向等方面。步骤二:分析型号特征,识别风险。分析型号特征,识别重大成本、计划、重大技术、关键事件和特殊约束,识别与评估固有风险和诱发风险,将风险因素写入型号文件,并判断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型号在战略、组织、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任务目标(如科学、经济或政治)、产品类型(如航天器、设备、仪器、地面支持设备)、任务特征(如轨道、寿命)、环境约束(如外部接口、内部接口)、预期成本和计划、承担义务或商务协议类型(如固定价格、赔偿费用)、设计或技术成熟度、产品复杂性、组织或合同复杂性、供应商供货状态等。步骤三:确定型号标准化要求。根据型号研制任务要求,结合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综合考虑研制周期、资源条件、技术发展、能力提升、国内外同类型号标准化状况和水平,以系统管理思想、标准化原理为指导,运用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等标准化方法,确定型号标准化要求。标准化要求主要包括:标准化目标和范围,标准实施要求,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要求,接口和互换性要求,技术文件标准化要求,各研制阶段标准化任务及协调要求等。标准化要求一般在型号方案研制阶段确定,按产品层级自上而下传递,下层级产品标准化要求要落实上一层级产品标准化要求。标准化要求可以单独成文件,也可与其他文件合并,一般系统级标准化要求单独成文件。步骤四:选择适用标准。根据前三步的结果,评估航天器标准体系与型号需求的相关性,确定型号适用标准(其引用的其他标准也适用该型号)。由于型号类型、规模和复杂性不同,各型号适用的标准不同。选用标准要考虑型号研制阶段。为了建立整体逐步实施的要求,型号早期研制阶段初始选择的适用标准要覆盖型号所有阶段,在初始选择完成后,选择满足该阶段特殊要求的标准。步骤五:完成要求。从成本、计划、技术、已识别风险及其降低策略等方面对适用标准包含的要求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型号的适用程度。每一项标准的每条要求均要评估,并将其分为三类:直接适用、修改适用和不适用。如果一项标准的所有要求均为直接适用,这项标准即为直接适用标准;如果一项标准中有修改适用的要求,这项标准则为部分适用标准;如果航天器标准中缺少相应的要求,即为不适用,该要求不是型号专用的,应生成一条新要求,并在一项航天器标准中标识出来,或从其他标准中选用,这样的要求为附加要求。附加要求应被证明是合理的,其完整的表述要记录下来。步骤六:协调要求。对型号适用的所有要求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进行评审,消除因要求冲突、重复和缺失带来的风险。步骤七:文件化要求。直接适用的标准一般通过对标准全文引用的方式实现文件化;部分适用标准的要求以及附加要求一般通过“航天器要求矩阵”的方式实现文件化。步骤八:实施、监督、反馈和评估。标准的实施以航天器型号文件为媒介,在型号研制过程中通过型号文件来实施标准。标准实施的监督与型号研制同步开展,支持标准监督的人、物、检测手段与型号研制和质量保证体系联系在一起,不独立存在。标准实施的监督在航天器各级产品研制单位之间、研制单位内部,以及型号总体直至元器件、原材料等所有层次不同环节上全方位进行。标准化评审可单独进行,也可与设计评审统一组织。与设计评审统一组织时,其评审组内应有足够的标准化专家。必要时,在型号方案研制阶段、初样设计阶段和正样研制阶段单独进行标准化转阶段评审。标准实施情况应反馈给标准化部门,为标准的维护和完善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的信息包括:标准要求的适用性分类、型号研制对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对标准或航天器标准体系修改的建议、标准制定的建议等。在型号研制任务完成后,对型号标准化要求的完成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

3.2推动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a)落实航天器型号标准化职责。航天器型号标准化通过赋予型号研制队伍相应的标准化职责来落实。型号项目办是型号标准化责任主体。型号总指挥是型号标准化第一责任人。型号行政指挥系统负责安排型号标准化计划,提供经费和其他资源保障。型号总设计师负责领导型号标准化。型号研制各级各类人员负责各自业务范围的标准化任务。企业标准化职能部门为型号标准化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并开展标准信息服务、收集型号反馈信息、组织制定标准。

b)加强以航天器标准体系为核心的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标准化信息体系包括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国内外标准及宣贯材料、标准化图书和期刊等信息资源,是实施型号标准化的重要基础。航天器标准体系是标准化信息体系的核心,包括管理标准、产品保证标准、工程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等四个系列。目前,标准化信息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型号研制的基本需要,但与型号标准化的需求相比,在数量、质量、水平、覆盖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大力加强其建设。

c)推进航天器领域标准规划。规划的目的是固化和传承载人航天、通信、导航、深空探测、遥感等领域特色技术和产品研制成果,有效支撑领域后续型号研制和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规划的作用是从组织层面对各领域型号提出标准化要求。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航天器领域型号研制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识别该领域特色技术和产品;梳理该领域特色技术和产品配套标准;提出该领域特色技术和产品标准制修订建议,以及迫切需求的航天器通用标准;规定该领域特色标准和重要航天器通用标准应在哪些型号上实施。

d)健全航天器型号标准化保障机制。航天器型号标准化必须依靠制度。要把标准化系数、标准化效益、型谱产品使用率等纳入型号评估体系,把型号标准化开展情况纳入企业科研生产评估体系,把型号标准化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人员评估体系,建立保障型号标准化顺利开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通过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型号标准化管理制度,形成型号项目办、企业科研生产管理部门、产品保证部门、信息化部门、标准化部门等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实质是一系列型号研制活动,对象是特定航天器型号,主要任务是实施标准。航天器型号研制中必须开展型号标准化,这既是型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要求,又是企业发展和标准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八步法”航天器型号标准化方法,从识别型号特征开始,到实施、监督、反馈、评估结束,是与航天器研制特点相匹配的型号标准化方法。推动航天器型号标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落实航天器型号标准化职责、加强以航天器标准体系为核心的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推进航天器领域标准规划、健全航天器型号标准化保障机制等。

参考文献:

[1]胡小莉.新形势下新产品标准化工作探讨索[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9(2).

[2].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彭洪江.卫星企业标准化管理及信息方法[D].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

[4]孙庆曼.浅议型号标准化工作管理与实践[J].航天标准化,2013(1).

[5]陶威,理海涛,陈云.标准实施问题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2(2).

[6]陶威.加强舰船装备型号标准化工作初探[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2).

[7]王良全.标准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标准化,2004(7).

[8]袁剑,刘波,徐琴.型号标准化文件体系的建立与管理[J].航天标准化,2011(2).

[9]郑朔昉,李红军,冯冰.多维视角下的型号标准化[J].标准与标准化研究,2010(2).

[10]朱宏斌.型号工程标准化[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