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仿古古建筑设计

仿古古建筑设计

仿古古建筑设计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仿古建筑;木结构;混凝土结构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121-02

收稿日期:2006-02-25

作者简介:邓晓春(1973-),女,199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内聘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 引言

中国古建筑虽然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但其独特的结构方法和布置规模始终没有改变,并且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学科,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式传统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材料选用、平面处理和艺术造型等方面都有许多自己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木结构在防火与防腐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明显,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成为可能,这也是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仿古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组合为主的受力系统,吸收了传统中国古建筑风格的精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将传统古建筑的造型、部件等,作为装饰效果,从而达到建筑上的仿古目的。以下本文将就某工程实例对此种建筑的结构设计谈几点体会,能为同行在设计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平面布局内向含蓄,层次丰富,均衡对称,空间布局灵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很早就实行了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对于建筑整体到局部的形式、尺度和做法都有相当详细的规定。中国古代建筑还独创了斗拱的结构形式,并充分运用色彩的装饰手段,使建筑物显得庄重而华丽。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有“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屋顶形式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和复合顶。

3 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

现阶段的仿古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为了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外观效果,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3.1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各受力构件的规格需满足古典建筑的模数要求,传力体系的构成极其各构件的尺度和形体完全仿照古代木结构中柱、梁、枋、檩的相应做法。

3.2屋面造型要求

屋面变化显著,造型要求高,构架体系采用了步架和举架的处理方法,使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形成了曲线优美、出檐深远的特征,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特点。

3.3建筑中有大量的具有独特装饰作用的结构构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斗拱和雀替。

斗拱:斗拱中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错落搭建的船形木块叫做拱。斗拱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特有的型制,它位于木结构梁和柱子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加大屋檐挑出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对于仿古建筑而言,因主体结构为钢筋;昆凝土,装饰常常成为斗拱的主要作用。

雀替:用于额枋(檐枋)与檐柱相交处,近似于三角形,表面有雕刻装饰的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具有辅助拉结和装饰双重功能。

4 工程实例

4.1工程概况

开福寺位于长沙城北,它是一座殿字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具有“三湘名刹”之称。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有的寺院规模已不能满足佛教事业的发展需要,自2004年开始修复扩建,大悲殿的建设就是其扩建工程子项之一。大悲殿为南方单层双重檐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200m2,总高度25m,面阔七间,共37.8m,进深六间,共30.6m。屋顶形式为歇山顶,黄色琉璃瓦铺盖,飞檐翘角,气魄雄伟,檐下为七踩斗拱。室内采用“露明造”,使空间更高大、更宽敞。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昆凝土仿木结构。

4.2大悲殿的结构体系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仿木框架结构,用SATWE程序进行整体计算,主受力框架用PK程序复核计算配筋。结构方式按照古建筑中的“叠梁式”,构架体系采用了步架和举架的处理方法,其传力途径也明显不同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屋面荷载通过T形屋面板传给屋面檩条梁,再由梁架逐层往下传递,最终通过最底层的梁传给框架柱。主受力框架立面详见图1。由于大殿建成后需供奉大尊佛像,故殿内抽掉了两根里金柱,使相临柱子间跨度分别达到了19.8m和18.6m。建筑平面图详见图2。这么大的跨度在传统古建筑中是罕见的,而为了保持室内“露明造”的完整性,在15.5m标高处设3根断面为400x1200的交叉转换梁(位于4轴、5轴、C轴上),共同支撑其上的柱子和屋面梁架体系。

4.3屋面板的设计

木结构的屋面木基层是由望板和椽组成的,这就使得仿古建筑的屋面板截面形式为T形,单向受力,板肋之间的距离很近、肋高较小见图3,加上屋面陡峻图4(大悲殿屋脊处为九五举)、造型复杂,屋面一次性全现浇施工难度很大,支模困难,混凝土浇注质量和外观效果均难保证。故将屋面板设计成叠合板,先预制单块的预应力混凝土T形板(或几块T形板组合)作为底模,再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网,用细石混凝土浇注叠合层,完成后二者形成整体共同受力。设计时按叠合前和叠合后分阶段对T形板进行强度计算、抗裂验算、挠度验算。分别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要求。

4.4斗拱和雀替的设计

在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中,斗拱是作为受力构件还是纯装饰构件?采用木结构还是钢筋;昆凝土结构?这就值得探讨了,笔者在考察其他仿古建筑时了解到其斗拱大多是采用钢筋;昆凝土预制构件,各级斗与拱之间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尺度较大时)或座浆连接(尺度较小时),斗拱在结构中为受力构件。这种做法的主要缺点是做工较粗糙、不美观,而且前者由于构件数量太多防腐和维修费用较高,后者受力不太可靠。故本工程的斗拱采用木结构,且仅作为装饰构件,不考虑其受力。屋檐荷载通过斗拱上方的现浇;昆凝土桃尖梁以及斗拱中间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传给剪力墙下方的额枋,斗和拱在桃尖梁施工前安装就位。

雀替仅作为装饰部分,不考虑其受力,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定型模板在施工现场制作。主体结构施工时在相应位置留设预埋件,预制的雀替通过预埋件与主体结构的额枋(檐枋)和檐柱焊接连接。

木斗拱与混凝土的预制雀替都是作为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不是一起现浇成型,但采取了上述方式与受力构件连接后,再经过油漆彩绘处理,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完全达到了传统木结构的艺术效果。建成后的大悲殿入口屋檐照片图4。

5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木仿古建筑,因组合形式变化大,构件形状复杂,其空间梁板的形状定型和模板、钢筋施工是最大的难题,给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探讨了一些新的思路,力求用现代的构造和装饰处理,还原其传统古代建筑的风格。大悲殿于2004年4月完成设计,同年5月开工,2005年年底建筑竣工图50

参考文献:

[1]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3.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街;仿古建筑;设计

当今,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彰显城市的文化特点,很多商业街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加入了一些仿古类型的建筑,仿古建筑通常就是指使用仿古形式的建筑材料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形式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某一个范围内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是对古建筑予以复原。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设计风格不够协调统一,仿古建筑的设计比较僵化,其次是仿古建筑的数量过多,再次就是仿古建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怎样将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关心和关注的焦点。

1 仿古建筑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当中,不同朝代的社会和文化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所以建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各不相同的,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从宫殿到陵墓,都是有每个朝代自己的特点的。比如说宋朝就是我国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宋朝使其的建筑规模要比唐代的建筑规模更小一些,但是从整体上看,宋朝的建筑风格更加的秀气,在形式上也更加的丰富,建筑的装饰也是风格迥异。就拿房木构建筑的砖石塔和墓葬来说,宋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做功精致,风格独特的作品。宋朝的建筑构件在规范和标准上也更加的细致严格,不同工种在工作的时候也有了更加细致和严格的规范。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筑当中是没有我们当前所说的仿古建筑的,那一时期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在前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融入一些新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但是在现代的商业街设计风格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一个建筑是仿某个朝代的建筑建成的。历史上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技术进行修复或者是重现的,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开发利用,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如果在历史原貌完全不存在的情况下去谈建筑还原就成为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期望。

2 现代仿古建筑的设计风格

顾名思义,仿古建筑其来源应该是古代的建筑,仿古建筑就是模仿古代建筑的形式,将古代建筑中一些比较鲜明的有特色的特点提取出来,从而展现出建筑所在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仿古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仿造,而是要在古代建筑中找到其最为重要的几个元素,之后和现代的装饰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全新技术的过程。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朝代更替的次数也比较多,在这一过程中也就使得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表现力更强,文化底蕴也更深,这对建筑设计而言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同时它也可以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当前我们所看到的仿古建筑主要都是模仿唐宋和明清时期的建筑,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式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上中式传统建筑形式,比如在建筑装饰上使用斗拱形式,创造出新式的有中国传统的建筑。然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的高潮,中国城市建筑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对西式建筑的盲目崇拜,风格的模式化使得城市变得像ctrl+c、ctrl+v一样简单。

3 仿古商业街的特性

3.1 仿古商业街的后现代性

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都是强调使用功能性,很少去强调建筑的装饰性那么从建筑的形式和意义去分析,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应属于后现代主义而且很多商业街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也运用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传统元素如果仿古商业街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那么商业街建筑就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3.2 仿古商业街的商业性

商业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商业利益因此,更多的开发商将商业街的设计采用仿古建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作为一条商业街,首先要在使用功能上遵循功能合理性,然后再进行考虑仿古性建筑设计如果要建设仿古商业街,那么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仿古、仿古的意义、仿古所传承的文化内容是什么等,以此来凸显仿古的真正用意现代人们为何钟爱百年的文化商业街,因为其更多的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就像现代社会的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如果去吃一些野菜的话,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因此,需要去考虑生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里的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建筑,如果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和传统内涵展现给人们,这些才是仿古商业街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4 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4.1 拆除重造

将旧建筑进行整体拆除,然后在拆除的位置上按照设计的年代风格进行重建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从设计方和施工方的角度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首先,对旧街道房屋进行整体拆除的话,设计者就相当于在一片空地上进行设计,根本不需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另外,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可以按照某一个年代的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在人力和物力节约大量成本这种拆除重建的方法固然有自身的优势,然而它也抹杀了人们对旧街道一些记忆,将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进行了“拆除”。

4.2 局部改造

局部改造就是在保留一些原建筑的基础上,对一些局部外观进行改造,或者是对旧街道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这也是很多旅游景点惯用的方法,将川西传统民居院落和历史商业街区相融合,形成了川西院落商街它是一条有着非常悠远历史的古老商业街我们在设计时尊重对古街原貌保护,只是对其沿街景观进行了整体包装这种局部改造的做法不但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而且可以更好的繁荣旅游产业,进而为当地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5 解析仿古商业街设计失败的原因

虽然,国内商业街更多是采用仿古建筑设计,但是没有继承原有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失去了原居民生活的气息让人们感觉到商业街的仿古建筑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换了外衣的便利商店而已。例如苏州寒山寺古街改造工程,其主要是以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苏州寒山寺为中心,因为苏州寒山寺是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古香古味的建筑群政府和开发商意识到苏州寒山寺所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于是在寒山寺的临近地段进行了商业街规划,建造出了一条在建筑风格、比例等多方面都极为相以的仿古街道从外观上观察,仿古商业街和寒山寺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不存在任何不协调的地方然而在苏州寒山寺的仿古商业街的建造时,将原有的居民全部搬迁,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

结束语

在商业街改造的过程中进行仿古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风格的一致性,同时还要充分的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使得建筑和当地的风俗文化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得整条商业街更有自己的风格和韵味,同时它也可能会成为当地的一个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宗教, 历史 ,文化, 建筑

Abstract: China,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is China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in history in the corridor of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as it always continuous successively, complete and unified development.

Keywords: religion, his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不仅仅是创造空间供人类居住和使用,其发展更是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刻有时代烙印的同时亦能反映代表当时最高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的发展程度。从金字塔开始,雅典宙斯神庙,罗马圣彼得教堂再到中国的万里长城,秦阿房宫等以及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抬头看见的高楼大厦的巨影,玻璃幕墙的闪光亦是如此。记得有一位伟人曾说过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今,当我们整天穿梭于大厦娑影下时,在期待一个又一个未来美好蓝图的时侯,作为一个建筑人,是否有必要驻足审视下当下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呢?

答案是一定的。

很有幸近几年一直有机会接触代表中国古典建筑之一的宗教文化建筑。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建筑是佛教输入中国后产生的,被后人称之为寺庙,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寺”原是政府一个部门的名称,“庙”是住宅宫室的厅堂,之于为何将供奉佛的房屋称之为寺庙,据记载最早起源是来自于中国首创的第一座以寺为名的洛阳白马寺,此后佛教建筑大多都称之为寺了。

图1:柱头转角铺作(斗栱) 图2:山门屋檐

一、仿古建筑设计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诸多朝代,渐渐形成了以宋制和清制风格为主的建筑主流风格,相比于清制建筑,宋制建筑更多的表现出了结构与建筑力与美的结合统一,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内战外患火水等自然灾害原因,宋制建筑流传下来的相对较少,另外相对于建筑类型,宗教建筑比宫廷建筑得到了多的保存。签于笔者接触多的是宋制建筑,这里主要费述的是以宋制风格为主的佛教建筑。

古建筑之主要构成:建筑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从台明台基,柱身柱础,阑额由额,乳栿月梁,斗拱蜀柱再到门扇窗件,瓦件雕花。各个建筑构件之基本功用如下:

台明尺度随建筑体量走,体量大台明则大,这样让依托的建筑彰显厚实与稳重,明身伴有雕刻则有寓意及装饰之用;柱子距柱顶处柱身有弧线收分让本为垂直的柱身立面上显得线条感优美而不简单,另外柱子之侧脚除了保证建筑本身之结构稳定性外在立面观赏性来说也显得较为敦实和独特;柱础则给予柱子底部有了较好的“收头”,柱础的样式另可显示建筑之等级;阑额由额即相当于今天我们所提的梁构件,弧线的梁身较矩形梁更优美而不突兀,另月梁的栱瓣造型则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除了具有较强的美感外,相信其形式也是古人从一种拱装样件上而出且演变而来的一种偏爱;斗栱(见图1)无疑是古典建筑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它使古人喜欢的大尺度挑檐在受制于当时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能让实施成为可能,更使厚重的屋檐(见图2)在立面中有了层次分明的建筑美感;蜀柱则有结构传力之用;瓦件的正吻和吻兽等除了装饰外还有辟邪之用。细节处比如屋檐上设置的风铎具有拒鸟筑巢之用,雀替具有结构上减短净跨艺术上亦具有丰富有趣装饰之用等等。

古建筑的每个单元构件都有其一定的意义,而现代建筑的设计除了讲究更多的内在功能和建筑立面风格外,细节处则少了很多的元素考究,这一点值得引起设计人的重视。

二、仿古建筑的发展

大凡宗教建筑在各个朝代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都离不开国家强盛的经济发展作保证,现今仿古建筑建造也亦如此,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日益强大和人民文化日益增长需求的背景下,迁建改建及重建新建的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扶持外也得到了更多社会上的募捐帮助,但是为使项目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相应投入的需更多,受制于用地面积和经济条件,建筑设计规模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制约,建筑各子项的型材鉴于经济上考量由木构改为钢混结构,施工周期由于资金等原因一长再长,施工质量粗制滥造得不到好的保证,设计创新的前进动力不足等等,一一体现。究其原因经费的制约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除了上述外,现今政府为能满足政绩要求,对想要的“东西”不具体考量,不做详细的市场排查,民心的调研,让最终复古的建筑脱离群众或具有重复性亦或发挥不出其最大的功效和社会效益,这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如何使经济效益展现建筑表现形式得到统一以及共存是我们日后努力和前进的主要方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传统而去继承传统不是很好的经验,离开传统去创新也是失败的经验,建筑是有共通性和发展规律的,新与旧是矛盾的,也是可以共存的,相对于近现代的高层建筑,低多层建筑有着更好的亲和力,仿古建筑亦是如此,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将新型材料结合运用到仿古建筑设计中亦或能有更好的经济性,也是我们可以考虑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国的文化建筑设计相比较国外建筑,与其披上一件西方传统形式的外衣倒不如披上一件中国传统形式的外衣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还更合适一些,这也是一种大胆创新,也是追求新形式的一种尝试

三、设计项目宝山寺的介绍

图3:宝山寺鸟瞰图

宝山寺位于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练祁河北岸(见图3),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六年,原名玉皇宫,后正式命名为宝山净寺。因现存房舍无完整规划,布局凌乱,多数已无保存价值,结合罗店镇的总体规划在原地块划出二十亩地坐北朝南重修完整的佛寺,用地东南为公用广场,东北为公用绿地。该项目为上海市宝山寺移地建设工程,建设用地13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54平方米。

1、总平面设计布局:

按传统寺院常规布置成三重院落,中轴线正面为天王殿,两侧法物流通处及钟鼓楼。第一个院落主体为大雄宝殿,两侧为药师殿及观音殿,均用回廊连接。第二重院落主体为藏经楼,两侧小型佛堂。第三重院落主体为法堂方丈室,两侧为僧舍斋堂寺务处等,下部半地下室设设备用房、仓库、临时宿舍等。全寺均有回廊贯通,除大殿前方集中设置一块较大硬地外其余均辟作绿化用地。

2、功能分区:第一、二重院落为对外礼佛区,第三重院落为内部生活、管理区,主要人流由正面三道门入口后,沿主轴线或回廊到达各殿。货运及内部出入口设于北侧后部。

3、建筑设计

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及四大天王、韦陀菩萨,是净土宗的典型样板,广三间、深二间副皮周匝重檐九脊顶正面出抱厦也为九脊顶。斗拱上檐为七铺作双秒双下昂一等材,下檐为五铺作单秒单下昂三等材。柱均有升起,外槽檐柱有侧脚。梁架为月梁上施平棋设带形照明,六传伏,门为实踏板门,窗为破子灵窗。

钟鼓楼:楼阁式,钻尖顶。广深各三间,楼下供奉地藏或迦兰菩萨,楼上设钟或鼓。斗拱上檐六铺作单秒双下昂。平座四铺作单秒,下檐五铺作单秒单下昂。补间用斗子蜀柱。上层檐柱退入500,平座用义柱造,栏杆用斗子蜀柱承盆唇寻杖,转角处,横向构件双向出挑。

药师、观音殿:广七间、深二间,前后乳袱对四传伏,九脊顶斗拱六铺作单秒双下昂。前面有廊子通过,双侧为客堂、祖堂。

大殿:供奉华严三圣,广七间,深四间,身内金箱斗底槽。前后乳伏对六传伏,斗拱七铺作双秒双下昂,四阿顶。檐柱有升起按七间升六寸之制。柱础仿佛光寺东大殿,莲花图案,柱有卷杀。门用实踏板门施铜钉与铺首。窗为破子灵窗。

藏经楼:楼阁式九脊顶,广五间、深四间。前后乳伏对四传伏,斗拱上檐六铺作双秒单下昂。平座五铺作出二跳华拱,下檐为五铺作单秒单下昂。

法堂僧舍等:二、三层钢混框架结构,用铝合金仿古门窗。

回廊:把头绞项造承乳伏,上置义手承脊檩,柱距3500,内院开敞,对外有墙封闭,上设直灵窗。

4、主要建筑构造作法:

屋瓦顶:望板上铺高分子合成防水卷材一层1.5mm厚,上设顺水条和掛瓦条,用铜丝绑扎固定瓦件,只用少量坐灰。瓦条脊用熨斗瓦开成需要的宽度砌成。

大木作:露明部分的柱、铺作、梁架采用优质木材,精加工,作露木纹的表面处理,草栿、檩、椽等不露明部分可用普通木材。

门窗:各殿均用木窗,僧寮可用铝合金窗表面处理的颜色尽量接近木窗,门均为木门,有实踏门板的及带直灵的格扇门二种。僧寮室内用普通木门。

室内地面:各殿均用仿青砖石板铺砌。

室外地面:石板地面采用灰白色花岗石。

石作:各殿柱礎与台明均用灰白色花岗石砌,台明用块石及石板组成用干掛法安装。石板为火烧面,块石用剁斧,台皮均用块石,剁斧面,北端钢混楼东、西、北等次要立面可用仿石喷涂。

油漆粉刷,木材面采用防腐防虫涂料,污工面采用有机硅类涂料,墙面为灰白色,梁柱等仿木构件用赭红色。

结语: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仿古建筑;智能化技术;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整体建筑行业在蓬勃的发展当中,建筑作为人类起居、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必然要吸取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多媒体、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我国园林仿古建筑的发展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大量智能化技术运用在仿古建筑的建设中。

1我国园林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在近年来较为迅速,但是对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规模来说,我国整体发展情况还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理论技术支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不能满足现代化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园林仿古建筑在运用智能化技术中,在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要想应用好智能化技术,首先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单位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专业工程人才的管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园林仿古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2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园林智能化仿古建筑项目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园林、建筑、机电等多个行业,是古典与现代化的结合,是艺术和科技的产物。因此,需要牵扯到很多技术和相关行业,对各行业都是新的挑战和机会,这就要求在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要利用最新的设备、技术,并且不断创新,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2.1经济效益

2.1.1在智能化仿古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系统集成和过程控制等先进方法,故与传统仿古建筑各系统独立建设方法相比,大约可节省20%的投资。

2.1.2采用智能化系统,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效率,从而减少人工投资。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可提高管理效率15—20%。

2.2社会效益

2.2.1智能化仿古建筑工程的建设,将改变传统仿古建筑的建设方式,改善实用性差,投资不合理等不良现象,推动仿古建筑业沿着高科技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建筑产业,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建筑技术学科发展。

2.2.2智能化仿古建筑的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完整和实用的园林元素,这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园林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智能化技术的具体运用

仿古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获得适合当今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仿古建筑物。

3.1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由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在建筑上设立红外对射探测器,在建筑各出入口及周边相应部位设有摄像机,对建筑重点防范部位进行监视,配合摄像机进行防盗报警。当有人非法越线即报警,同时触发摄像机跟踪摄像及录像。

3.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已广泛地应用到了仿古建筑防火中,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引入,使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火灾自动监测、自动报警,为及时发现和扑灭初期火灾,保护建筑物内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3多媒体系统

本系统正常情况下,可按程序设定时间自动播放视频、背景音乐,广播员可以随时插播讲话,有紧急事件时就能马上通知,工作人员可以提高警惕。遇到事故时,广播系统接到不同事故背景信号而转入事先录制好的事故自动广播或人工事故广播。

4如何加强智能化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4.1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个高水平的仿古建筑智能化施工队伍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施工队伍当中,技术人员、项目经理、质量管理人员等各个岗位的分布都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划分责任,保证整体细则的清晰详尽。在实际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上,管理团队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经验管理,保证一线施工人员具有完善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在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控制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执行,保证施工工作当中的质量问题。

4.2提高整体方案的设计水平

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离不开完善科学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方案。在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当中,整体方案是项目进行的指南针,在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上,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仿古建筑运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施工人员拥有高水平的实际技能和自身素质。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的工作进行详细控制,并且对施工设计和相关图纸文件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进行科学的分配,对整体综合布线和相关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指导。

4.4合理协调现场施工工作

园林仿古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现场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在发生问题时,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协调。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预料之外的问题时,要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管理,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在实际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积极的进行协调和管理,保证整体现场施工环境,降低现场施工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与园林仿古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运用智能化技术已经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并且在不断的普及应用当中,但是运用智能化技术与传统的仿古建筑工程的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运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和广泛参与。园林仿古建筑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园林仿古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大量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也逐渐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预见,在园林仿古建筑行业日后的发展当中,运用智能化技术是一个主流的趋势,将会对整个园林仿古建筑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不仅在单体建筑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造型已经非常丰富,而且在诸如创造群体结合、空间意境等方面的群体建筑上,也彰显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是最后一个阶段。园林领域,乃是最能体现明清建筑的成就所在。最具艺术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群有两个,一是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二是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系统建设史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表现力在持续下降,所以明清建筑的成就不高。现实情况下,明清建筑空间创造出了艺术的一面,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明清建筑的构造和建设,突出了梁、柱、檩条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消除了斗拱作为中间层次所发挥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精简了建筑结构,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使用较少的材料,却获得更大的结构建筑空间。除此之外,明清建筑还使用了大量的砖石,客观上也造就了区域砖石结构的发展和演变。在此期间,中国数量众多的无梁殿构造就反映了这一进展。

从建筑角度来看,明清时期的确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一个顶峰,大体上呈现出形体简练且细节繁琐的模式。具体体现在,官式建筑因为斗拱比例缩小,与此同时出檐的深度减少,柱比例变为细长,因此停止使用生起、侧脚、卷杀。同时梁坊比例较为沉重,减除了屋顶柔和的线条,所以呈现出了特殊的风格,即拘束又稳重、严谨。不断精炼了建筑的形式,增强了建筑的符号性。

二、仿古建筑和古建筑的区别

所谓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一定程度上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基本的传统建筑外观,蕴含了传统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但是在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又反映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从本质上讲是现代建筑作品。仿古建筑在构造时,通常也会采用水泥混凝土之类的现代材料来仿造传统的木构建筑,有的仿古建筑设计、施工时,对一些榫卯结构进行了简化,没有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有的仿古建筑会使用一些钉子这类的现代材料进行加固,而在古建筑中是很少有钉子之类的材料的。仿古建筑大多形似,而神不似。现在建造仿古建筑大多追求经济效益,不会像古建筑那样精雕细琢,这从细部雕刻件中最能反映出。有的仿古建筑设计虽然严格按照法式进行设计,但在施工时,却因施工人员水平的差异,往往造成局部的工艺差别,从而造成形似,而神不似的感觉,体现不出时代风格和建筑技艺。

三、古建筑的保护

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保护都应该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同等重要。古城在现今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规划。一方面要保留好历史本身赋予它的区域历史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遵循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整个城市、市区的重建保持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在城市改造的同时,也能做好保护古建筑,应统筹好这两个方面的整体规划。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为了吸引旅游者,很多景区装修了古建筑或木结构、木石结构的仿古建筑。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风化的岩石,才最容易因建筑结构不合理、腐蚀、虫害、老化等原因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在大兴土木前,必须是将结构的合理设计,木材含水率、病虫害防治工作着重考虑。不然,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将难以保证。古建筑保护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和大规模重建,还必须注重建筑本身及周边地区的古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在一般情况下,仿古建筑要和城市的现代建筑,形成优势互补,保持协调。

在古建筑维修工作方面,应坚持真实性,必须尽量保持古建筑本身的完好。同时也必须保护好它传达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美学性。管理者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以古建筑风格为蓝本,在建筑维修的过程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务必要将人为的破坏与损坏程度控制在最低比例。

1.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应让群众参与。组成一批人士,负责古建筑保护,促进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的范围,能满足政府部门和人们群众,共同实现保护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强化对古建筑以及仿古建筑的修葺工作。我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多数情况下,建筑损坏的主要原因往往由于木材缺乏防护,已经腐烂。其他的建筑材料也是如此。因此,需要适时地对区域古建筑进行动态的维护和修缮。

3.提高管理者对古建筑的消防安保工作力度。古建筑火灾预防措施的工作必须要做好,以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隐患。在发生火灾时,应该尽量减少建筑物损坏的概率。要加强对电源和火源的日常管理,在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安全视为重中之重。灭火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来配置各种不同的防火设备,进行合理布局。此外,借助各种有效的检测和报警系统,加强对于火灾的预测和预防技术能力。

4.加强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因为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古建筑、仿古建筑的保护理念、知识储备较为薄弱,同时专业性人才比较稀缺。尽管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里都设置了规划类专业,比如城市规划、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方向。但是大多数还没有涉及古建筑保护规划类的专业。即使已有,但是这个专业旺旺并没有受到广大学子的认可和青睐,结果就是导致专业的人才也逐渐减少、屈指可数。所以,切实需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夯实古建筑的保护理论,验证研究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是否满足现实的需要。

5.借鉴国外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知识和修复方法。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彻底解决好现今城市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较多,开创并强化了保护古建筑的新局面。

四、结语

当前,各地有众多的古建筑在维修新建。在维修新建的过程中,倘若能够做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更好地结合,建筑物建成后能够得到合理合理的保护,那么文明将可流传千年,我们子孙后代也可以继续传承历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不能仅仅依靠几句口号,文明发展也不能仅靠纸上谈兵。科技永远不应脱离实际。保护比维修更重要,技艺比面子更可靠,如果得以千年流传,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新的城市名片,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言者。

参考文献:

[1]莫让古建筑、仿古建筑沦为“最短命建筑”.大太阳建筑网[引用日期2013-03-14].

[2]古建筑、仿古建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远景古建筑专家招阳 古建筑筑、仿古建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远景古建筑专家招阳[引用日期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