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359

2015-4-6

投资者报

四大险企中,中国太保以19.3%的净利增幅垫底。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早已经给予了股价反应,去年太保股价涨幅排名行业倒数第二,不及整个保险板块翻番的幅度。

对于中国太保来说,2014年喜忧参半。喜的是2014年寿险业务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87.25亿元,同比增长16.3%,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4%,其中新业务价值率达到24.5%,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

忧的是悬在头上的利剑――产险业务,其综合成本率达到103.8%,承保六年来首次亏损与同行的距离越来越大。

在3月30日召开的业绩会上,太保董事长高国富率领管理层致歉,表示将直面严峻挑战,多管齐下加大综合成本率管控力度。为了提高业绩,改变太保产险近年发展的颓势,太保还更换了产险董事长,由顾越担任新董事长。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险承保亏损主要原因是综合成本率始终居高不下,今年目标是承保盈利。

海通证券分析师丁圣韬认为,中国太保产险业务改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好转来自一次性责任准备金计提的影响消失和产险董事长变更带来的管理改善。

产险净利下降超六成

保险行业整体发展向好,寿险行业蒸蒸日上,但是产险市场犹如冰火两重天。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但是两家发展现状截然不同。平安产品实现净利润50.4%的增长,而太保产险的净利润却下滑了60.5%,并且近六年首次出现承保亏损。

太保产险承保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成本率始终居高不下。去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103.8%,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产险前5大险种均未能实现承保盈利。而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却在逐年下降,去年为95.3%,相较2013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近几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攀升,从2012年的95.8%升至2014年的103.8%,累计升幅达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累计上升6.8个百分点,是推动综合成本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车险来看,综合成本率从2012年的97.3%升至2014年的102%,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近两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部分业务质量有所下滑;二是由于人伤赔偿标准及零配件价格的上升,案均赔款持续增长。非车险方面,综合成本率从2012年的88.9%升至112.6%,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企财险、意外健康险等部分占比较大的险种保费充足性持续下降;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责任险部分细分险种承保效益不理想;三是近年菲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及大量火灾引起赔付增长。

在业绩会上,董事长高国富也直言产险业务在发展策略、风险选择、理赔管控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去年太保集团应相关部门要求,对准备金计提做了重新评估,增加约27亿元未决理赔储备金。受此影响,产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相应提高了3.6%。增加这笔准备金计提款后,去年其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增加3.3%,至102%;非车险业务增加5.2%,至112.6%。

2015年太保产险如何走出低谷,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公司的目标是实现承保盈利。车险方面,持续优化分渠道管理体系,实现多渠道协同发展;积极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继续巩固公司在车险领域的竞争地位;强化车险风险选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理赔管控,提高车险承保盈利水平。非车险方面,从渠道拓展、成本管控、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入手,优化结构,稳定发展,改善盈利。一是完善差异化的客户发展模式,继续强化重大客户发展优势,深入挖掘中小微客户市场潜力;二是积极抓住保险新“国十条”颁布的重大机遇,加快拓展非车险新业务领域;三是加强非车险业务风险识别和品质管控,强化对分险种、分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的盈利性评估,提升优质业务占比,控制高风险行业的承保,提升非车险业务的盈利水平。

业绩不好产险换帅

2月10日,中国太保公告称:太保财险原董事长吴宗敏先生因工作安排需要提出辞职,董事会同意选举顾越为太保产险董事长。3月17日,顾越任职资格获得保监会认可。

记者猜测,由于2014年太保产险上交了不合格答卷,太保不得不进行了换帅。由于太保是一家国企,过去鲜有国企业绩不好换掉董事长的案例,此次换帅,资本市场给出的评价还颇正面。《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太保相关负责人,对此问题对方不予置评。

资料显示,吴宗敏自2011年2月起担任太保财险董事长,兼任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吴宗敏担任太保财险总经理。新任董事长顾越此前担任中国太保集团常务副总裁。

太保产险的历史也曾辉煌。2011年,太保产险盈利曾创下历史新高,综合成本率仅为93.1%,保持行业领先。此后,公司与同行的经营数据逐步拉大。2014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至103.8%,而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却在逐年下降,去年为95.3%,相较2013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综合成本率是财险用来核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如超过100%表示支出高于收入,出现亏损。99.5%的综合成本率意味着已在盈亏边缘徘徊。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用实力作证

太平养老股东的实力雄厚程度,在业内屈指可数。而其优秀的精英管理和经营团队,为公司业务发展和品牌树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据了解,太平养老在股东方面的优势非常强大,您能再介绍一下太平养老的团队情况吗?

陈正阳:太平养老是中国保险集团的成员公司。太平养老股东包括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太平保险有限公司和富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东管理的资产达到数万亿元人民币,在年金计划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为太平养老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主要股东获得权威的国际评级,为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提供了长期可靠的信用保证。

太平养老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年金专家队伍。公司拥有具备丰富经验的精算师、投资专家和IT 专家。公司高级管理层更是拥有丰富企业年金、投资、保险、财务管理和运作经验,具备国际化视野,以及丰富国际企业年金管理和运作经验的专家。

2003 年4 月,国际共保组织(IGP)选择太平养老的主要股东太平人寿作为其在中国地区的唯一成员保险公司,向其所有客户在中国地区的分支机构提供优质有效的员工

保险和养老金计划,并将该计划纳入客户的全球福利管理框架中。这一点对太平养老企业年金业务的拓展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做企业年金领域的开拓者

“用心经营,诚信服务”是太平养老的经营理念,“安全、收益、服务”是太平养老秉持的经营宗旨,太平养老积极参与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建设,力争成为国内最佳企业年金综合供应商。

职业:在国内企业年金领域,太平养老一直以开拓者的姿态出现,您能介绍一下太平养老在企业年金试点方面的主要工作吗?

陈正阳:2003 年11 月,太平养老的控股股东太平人寿经中国保监会推荐,作为保险业的唯一代表,参加辽宁省企业年金试点工作。2004 年底,辽宁省企业年金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直属的全部48 家企业积存的补充养老保险资金初步实现专业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

2004 年8 月,太平养老保险(筹)、太平人寿通过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深入沟通和协调,就辽宁省企业年金试点工作的正式签约和直属企业转保的工作内容达成了一致。由辽宁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代表政府,太平养老保险(筹)代表将来的受托人,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 年20 号令和23 号令的要求,建立标准的企业年金运作模式。

2005 年3 月,太平养老和河北省劳动厅合作召开了“河北省企业年金政策与操作实务研讨会”,有力推动了河北省的企业年金发展。

2005 年8 月举行的“江苏省企业年金论坛”,由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中国保监会江苏监管局联合主办,太平人寿和太平养老联合承办,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企业年金基金运营资格后,首个省级企业年金推动研讨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此后不久,太平养老获得了江苏标准企业年金第一单。

2005 年10 月,由公司推动和协助举办“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制度促进会”(由黑龙江省劳动保障厅和大型企业促进会联合主办、太平人寿和太平养老联合承办)的举办同样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多家企业当场与太平养老签订企业年金服务合作意向书。

2005 年9 月2 日,太平养老承办“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企业年金与保险发展论坛”相关工作,该论坛由中国保监会、大连市政府主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中央、地方各政府部门和各参会代表的高度肯定。

2005 年11 月,太平养老作为承办方之一,积极参与国家国资委主办的169 家中央企业年金培训班,太平养老所做企业年金受托管理和案例分析的演讲,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太平养老还积极参与了推动上海、广东、青岛、山东、浙江等省市的企业年金工作。

让企业年金成为真正的人才吸铁石

太平养老认为,企业年金在薪酬福利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吸引、保留、激励有技能和有承诺的员工和管理层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年金计划,是全面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竞争性的绩效薪资制度并实现吸引、保留人才的有效方法。除激励之外,企业年金也是实现福利计划保健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基本养老保障难以满足员工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情况下,通过企业年金的补充提高作用,来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是每个员工都需要的保障需求。

职业:您认为,建立企业年金需要把握哪几个方面?

陈正阳:我们认为对企业年金的把握,可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只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后才可以建立;二是企业年金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政府并不强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三是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必须满足《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对参与资格、计划模式、管理机构等的一系列规定,将方案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和管理;四是只有建立合格的、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计划,才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职业:很多企业希望能一步到位地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对此您有什么建议给我们的企业吗?

陈正阳:企业年金是一个长期的员工福利计划,需要慎重对待。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建立自己的企业年金计划。第一是前期准备阶段:了解企业年金的政策规定和其他有关情况,了解员工对退休风险、对长效激励的看法。考虑现有的薪酬体系,形成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初步设想。第二是制定企业年金方案:拟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特点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其内容一般应包括:总则、参加人员范围、资金筹集和供款方式、个人账户的建立与管理方法、年金待遇给付条件及方式、年金管理方式等内容;将《企业年金方案(草案)》交与工会/ 职工代表大会商议,意见一致后以书面形式加以认可;如果是合格型企业年金计划,还需将确定后的《企业年金方案》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由于中国企业年金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企业在设计方案时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方便以后根据情况调整。第三是签订信托合同,确定供款计划:根据企业情况和员工收入情况,确定当年或近期的具体供款金额,以及企业和员工的供款比例;选择合适的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再由受托人选择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并由受托人分别与之签订合同。至此,企业年金计划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第四是进入计划建立的实际操作,受托人为企业建立计划、账户管理人为企业年金基金建立独立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并及时记录企业年金计划信息、企业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受托人协助企业进行员工教育,发放企业年金计划说明书等。

让风险百分百规避

资产的风险问题是各大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太平养老让所有的客户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职业: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最担心资产的风险问题,您能解释一下太平养老在这方面是如何替客户考虑的?

陈正阳:首先,企业年金引进了强制托管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资产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托人必须以企业年金基金的名义在托管银行开立企业年金专户,即受托财产托管专户;二是受托人必须以企业年金名义在证券交易所开立专门的证券账户。这就形成了三相独立:一是企业年金财产与企业自有资产分离,是不受企业破产影响的独立财产,不进入清偿范围;二是实现企业年金财产与受托人自有资产的独立性,受托人不能做“损人利已”的事情;三是实现企业年金财产与受托人管理的其他资产之间的独立性,避免“拆东墙补西墙”,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使企业年金保持一方净土,不能混水摸鱼。

其次,太平养老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建立严格风险管控机制,保证客户企业年金资产的安全性。在治理机构方面,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章程和文件,明确股东权利、义务,董事会组成、权利和运行规则,经营管理层权利、义务和运行规则;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并严格按规则实施;通过组织设计和防火墙设计,确保受托、投资管理和帐户管理的独立性;明确治理主体――受托人的职责和管理流程、规则,确保履行各项受托法律责任;明确投资管理人的职责和管理流程、规范,确保履行投资管理责任;聘请法律责任人、精算责任人和外部独立审计,明确各自责任,并建立管理规则。

在治理机制方面,太平养老建立了完善的内控机制,确保所有“当事人”都依法行事,且都能按照企业年金实体的有关章程确定的目标行事。包括定期业绩评估规则;定期薪酬机制评价规则;对利益冲突状况进行识别和监视并进行纠正规则;对滥用特权信息和机密信息进行制裁的惩罚规则;对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等建立风险测量和风险管理规则。

第三,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目前资本市场的特征,设立出多种风险/ 收益特征的投资组合,客户可以进行选择。我们尤其设计了低风险的投资组合,满足客户需求。

第四,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包括对各个监管部门、对委托人、对计划参加者和受益人、对各个经办主体、对社会公众、对内部等,使得整个经营透明、公开。

普惠制≠大锅饭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所有职工”,这是一个总原则。办法明确了企业年金的普惠制原则,正面否定了只为了领导和技术骨干建立企业年金的作法。那么,普惠制意味着“人人有份、事事均等”吗?太平养老对此深入解读。

职业: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的时候,是否必须普遍覆盖,可否只针对企业的部分员工?是否需要考虑退休员工的问题?

陈正阳:普惠制并不是平均主义。一个好的企业年金计划可以体现很强的激励性。企业可以通过附加一些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合理条件(比如服务年限满半年或一年等),通过对于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企业职工,企业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或数额差别,权益归属计划等来体现激励性。这些细节可以在企业年金方案中进行明确。

在企业年金相关法规中,并没有涉及退休员工的规定,但是退休员工在历史上为企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将他们排除在外是不合适的,容易引发各种问题。我们建议企业为退休员工提供一定的补偿,可以是在企业年金方案内的,也可以是在企业年金方案之外建立其他补偿制度。另外,对于临近退休的员工来说,由于累积期间过短,他们从企业年金中获得的利益也是很少的,因此,对于他们也建议有一定的侧重或补偿。

太平养老作为首批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的背景

1.2004 年6 月7 日,由太平人寿发起设立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家正式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筹建批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日前,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宣布联合推出“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借记卡。

该卡是是工行专门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客户量身定制的一款新型金融产品,也是国内首张同时具备金融和银行保险服务功能的全国性联名芯片卡。

这款联名卡除提供工行借记卡全部金融功能外,持卡人可以通过工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等多种渠道非常便利地办理保险业务。

借记卡和保险服务两手抓

据介绍,“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分为“中国太平理财金账户卡”和“中国太平灵通卡”两种,均采用PBOC 2.0标准芯片与磁条复合介质。

芯片卡带有微晶芯片,大大增加了卡片的信息存储容量,不仅能够实现普通磁条银行卡的所有金融功能,更能够为客户提供脱机交易、非接触式交易、会员管理和积分管理等个性化智能服务。

最重要的是,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具有工商银行借记卡的全部功能。该卡具有工资、消费结算、转账汇款、存取现金、投资理财和电子现金等借记卡功能,可在工商银行、特约单位和银联成员机构等联网终端上使用。

与此同时,如果客户在工商银行柜面激活该联名卡的保险功能后,即可通过工商银行资助终端、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和中国太平官方网站办理保单信息查询、保单续期缴费、保险信息修改、保险服务预约、电子保单管理、自助购买保险以及公司信息查询等业务,还可以通过其保贷通功能,盘活保险资金,实现随时贷、随时还,实现资金的最有效利用。

今后,中国太平和工行还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持卡人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该卡的优势,例如综合对账,保险投资咨询、第三方特约商户等服务。

客户享受便捷保险服务

“银行具有网点多的优势,其网点数量远多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希望能够有效利用银行网点资源,可以让客户能够更为便捷地享受到保险服务。”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说。

与一般的保险客户不同的是,持有“工行-太平”联名卡的客户如需进行保单保全或保单贷款,不用再去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只要就近前往工行网点体验到上述保险服务即可。

作为自助服务的一种电子化媒介,持有该借记卡的客户可通过工行网点柜面、自助终端、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太平网上营业厅等途径,安全、便捷地管理在太平集团所持有的各类型保单,以及自主地选择、体验各种增值服务。

试水“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事实上,“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在中国太平与工行打造“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方面迈出划时代的一步。

太平金融有关人士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发展,金融企业间的竞争也已从单纯的产品战、价格战、服务战,发展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一个客户、多样产品、一站式服务”,必然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本次“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的,迈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上的第一步,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加速融合的特点。“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是中国第一张真正具备保险功能的芯片卡。这张芯片卡突破了以往银保联名卡的传统功能,首次实现了银行与保险综合金融服务的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一次重大创新,对于国内银保行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来说是一次伟大创举。

早在2011年,太平人寿与工行签署了三年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保险业务、银行存款业务、投资理财业务、融资业务、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企业年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近日,威创股份、中利科技新股刚刚完成网下配售,据粗略统计,保险资金约占其网下配售量的比例分别为22%、34%。险资“打新”主力军之地位难撼。

泰康人寿在此次“打新”中唱了主角,参与次数及获配股数最多。太平人寿、华泰人寿、华泰财险也动用了较多账户,参与威创股份和中利科技的网下配售。除了这些中型保险公司之外,一些不具“打新”资格的保险新军也不愿错过机会。一家上了这批“打新”榜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动用的“打新”账户,大部分都是替中小保险公司操作,即所谓的委托投资股票,业内俗称借“跑道”。

中小险企热衷“打新”,但似乎只钟爱中小盘股。在今年6月三金药业的推介会上,合众人寿、华泰保险、国泰人寿等多家中小型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询价, “打新”热情与大型保险公司相比很是高涨。

另外,家润多、万马电缆等中小盘股发行也受中小保险公司青睐,包括华安、渤海、阳光、都邦等多家中小型险企均有参与。

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更爱中小盘股的现象,一家中小规模的寿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解释:“一方面,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较有限,‘打新’收益相对比较稳健;另一方面,改革之后,中小投资者中签率相对会有所提高,对于中小型保险机构实质利好。”

与热情参与中小盘股“打新”不同,在今年11月招商证券的“打新”中,中小型险企并不是太积极。

据统计,在招商证券的网下配售中,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太平人寿合计22个账户均以7170万股的有效申购数量满额申购,在35个满额申购的账户中占比超过6成。其中,中国人保通过寿险、健康险、财产险等8个账户,合计申购51690万股,最终获配705.88万股,申购资金约160亿元。紧随其后的中国太保通过6个账户,超过133亿元的申购资金,最终获配587.47万股。中国人寿则利用7个账户,申购量达到35880万股,合计获配489.97万股,动用的申购资金达到110.98亿元。

在中国建筑的网下配售中,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这几家大型险企也出手不凡。其中,“申购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配了约5.4亿股,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配不到4.9亿股,中国平安资产管理获配4.2亿股,中国人保资产获配3亿股。

而之前“打新”热情高涨的中小险企,在这些大盘股的网下配售中,却很少出席。看来,“门当户对”似乎也成了险资“打新”的“潜规则”。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在布局养老产业方面,太保又慢了一步,不过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与其他险企高价拿地、自建社区相比,太保主导的“轻资产”模式显得更实惠。据了解,太保日前已在行业成立首家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将以开发上海中心城区市场为 起点,逐步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五年内将拓展至全国各地的一二线重点城市,借地方政府处置不良资产进行自建、改建旧楼等方式拿地。该公司首个养老项目圈定对旧物业进行改建,并预计三年内启动20余个项目,投资规模为三四十亿元。如此快速发展的计划,令众多险企刮目相看。

养老产业与健康管理相伴而生,尤其保险业新“国十条”实施以及关于健康险发展的新规出台,为险资进入健康领域不断开闸。险企除了提供健康保障外,正在延伸到健康体检、健康促进、亚健康评估、调理等多元化服务发展。例如,新华保险正在通过加大健康管理服务增强自身的业务竞争优势,新华保险已在12个城市投资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正如新华保险负责人表示,“养老社区”绝不是卖房子,要在服务配套上下功夫,同时启动健康产业,为养老社区配套提供医疗、康复、看护等服务。

在上市险企中,太保为了强化自身在健康管理领域的竞争力,近日与德国安联集团共同发起筹建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将与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同时发力,跨入养老健康领域。

由于投资渠道放开,险企投资推陈出新,不断将存款、债券、权益投资转向实业、股权、债券计划等,而欲从互联网中发现投资商机则是下一个逐利点。

据了解,目前险企借助互联网往往还停留在业务层面、服务层面,将营销和服务嫁接于互联网,进一步提高了效率。目前,险企资金投向互联网产业以追求未来的成长点和高收益铺路,其中平安率先发掘商机。

平安除了拥有自己的健康险公司外,目前旗下还建立了平安健康互联网公司,成为其互联网金融板块的重要成员,平安健康互联网公司推出一款主打在线问诊的“平安健康管家”手机应用程序(App),通过服务来积累客户资源。

目前,险企的股权投资正在向互联网服务企业渗透。据了解,力争将金融服务搬到互联网上的平安,大手笔投资国内领先的P2P汽车共享租车平台宝驾租车,并投近亿元入股凯立德,以期从车联网上分得一杯羹。目前,平安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有陆金所、万里通、网上车市、网上房市、第三方支付等。该公司定向融资时仍提及,筹集资金的一大重要用途就是布局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