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

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

摘要:文章采用文化和地理特征将南太平洋地区划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区域,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泰尔指数对2004—2015年的南太平洋岛国差异水平进行分解分析,发现:①泰尔指数处于下降态势,年际变化呈现出“减-增—减-增—减”的波动;②区际差异是影响区域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③内部差异主要受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区影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政治环境等因素是造成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太平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南太平洋岛国;泰尔指数;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是展示区域内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方式。分析和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重大意义[1]。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南太平洋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和重要的资源优势,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南太平洋岛国经济逐渐复苏。各国学者对于南太平洋地区的关注也逐年升温。叶芳等[2]对南太平洋岛国2004—2013年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显示,南太平洋各岛国经济运行起伏波动较大,具体又表现为经济规模小,经济增长持续疲软,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未来南太平洋岛国经济难以在短时间有大增长;泰奥?法尔拜恩等[3]对太平洋岛国经济现状、发展抑制因素、发展战略以及增长前景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研究得出,该地区经济发展整体依赖外援,发展前景很难预测。也有学者对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外部因素、经济现代化进程等进行了描述[4-6],但是这些研究仅是对南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进行粗略描述,未对经济差异的组成结构做出合理性的回应。笔者在研究南太平岛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前提下,考察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大小,利用泰尔指数对南太平洋地区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从而揭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差异的变动情况。

1研究区概况

南太平洋地区是太平洋南部的海域,大约在赤道以南到60°S的海域。该区域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汤加、瓦努阿图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由1万多个岛屿组成,这些岛屿分属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区。南太平洋岛国是名副其实的袖珍国,国小人少,其陆地总面积仅55万km2,总人口为750万余。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最大,陆地面积为46.28万km2,人口530万人;最小的国家瑙鲁,陆地面积仅21km2,人口约1.28万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巴布亚新几内亚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95亿美元,图瓦卢、瑙鲁则相对落后,图瓦卢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4亿美元;经济增长速度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近5年平均增速在7.6%,而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则出现负增长态势。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速在1.47%左右。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2004-2015年)中的人口数和GDP,部分缺失数据来自国家统计网站和世界经济排名数据,测度指标主要是人均GDP。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等16个很小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数据缺失,不计入其中,计入统计数据的国家和地区见表1.2.2研究方法泰尔指数(Theilindex),又称泰尔熵标准,由泰尔在1967年首次提出,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测度手段。为了对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泰尔指数分别用GDP比重加权的泰尔T指数和人口比重加权的泰尔L指数表示。本研究以南太平洋主要考察岛国为基本单元,分别用GDP和人口加权计算,可得:L=??i??jpijpi?è???÷logpij/pwij/w?è???÷(1)T=??i??jwijwi?è???÷logwij/wpij/p?è???÷(2)其中,i是按某种特征划分的组数,j分别代表美拉尼西亚区、波利尼西亚区、密克罗尼西亚区;p代表人口数,pi代表第i组人口,pij代表第i组中第j区的人口;w代表GDP,wi代表第i组的GDP,wij代表第i组中第j区的GDP。泰尔指数将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区际差距和区内差距,从而分析区际差距和区内差距对整体差异的影响。若以GDP比重加权计算,可得:T=TWR+TBR=??iwiw?è???÷??jwijwi?è???÷logwij/wipij/pi?è???÷+??iwiw?è???÷logwij/wipij/pi?è???÷(3)若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可得:L=LWR+LBR=??ipip?è???÷??jpijpi?è???÷logpij/piwij/wi?è???÷+??ipip?è???÷logpij/piwij/wi?è???÷(4)式中:TWR是以GDP比重加权的区域内部差异;TBR是以GDP比重加权的区域之间差异;LWR是以人口比重加权的区域内部差异;LBR是以人口比重加权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GDP比重加权进行测度,运用人口比重加权进行验证分析[7]。

3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

3.1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总体情况从2004—2015年的GDP与人口比重加权的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来看(表2),T与L曲线波动趋势趋同,呈下降态势。T值2004—2006年有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差异加大;2007—2012年处于下降态势,2013—2015年继续下降,经济差距总体处于缩小态势。12年间有两个拐点分别是2006年和2013年,2007年经济差异急剧下降,微观来看,在2007年考察的11个南太平洋国家GDP均出现稳步增长,经济增速较快,达到4.18%;2013年经济差异出现上升,从微观来看,考察的11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出现GDP增量下降,分属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区和波利尼西亚群岛区。3.2南太平洋三大区域区际差异依据2004—2015年泰尔指数结果,将南太平洋岛国的泰尔指数按照美拉尼西亚区、波利尼西亚区、密克罗尼西亚区划分标准进行区内与区际间的分解(表3)。以GDP权重加权区域内差异的泰尔指数由0.4738缓慢下降至0.2000,并发现其贡献率由2004年的0.5064波动下降至2015年的0.4570,而区域间差距贡献率则由2004年的0.4935波动上升至2015年的0.5429。表明与区域内差异影响相比,南太平洋岛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主要受到区域间差异的影响,且该趋势不断增强。3.3南太平洋岛国三大区域区内经济差异以GDP为权重加权,将南太平洋岛国整体区域内差异的泰尔指数按照表1区域划分标准,得出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区域内部差异对整体的贡献率(表4)。南太平洋岛国内部差异主要受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区的影响,其贡献率在90%以上。在这两个地区中密克罗尼西亚区影响显著,波动明显。2004—2007年处于上升,2008—2015年为波动式。波利尼西亚区内部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由2004年的38.94%上升到2008年的47.69%,2008年比2007年有所下降,2009—2012年处于上升,而后2013—2015年处于下降态势;美拉尼西亚区贡献率较小,其内部差异由7.66%下降至2.06%,影响有限。

4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是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政治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1经济基础区域的经济基础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从总量规模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制于原有的经济基础[8]。南太平洋国家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国土面积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交通通达率低,经济发展的条件很差,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基里巴斯、帕劳、图瓦卢等南太平洋大多数国家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增长绝对量和相对量均较小,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等美拉尼西亚群岛区域的国家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增长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较高。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帕劳2004年GDP仅为19124万美元,2015年也仅为25321万美元,增长量为6179万美元,12年间增长32.3%;而巴布亚新几内亚2004年GDP为392711万美元,2015年为1799500万美元,增长量达到1406789万美元,12年间增长358%。

4.2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自然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9]。南太平洋国家处在海岛上,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岛旅游资源,适宜发展海洋旅游业和远洋渔业。而美拉尼西亚国家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则由于国土面积大,资源丰裕,拥有铜矿和森林资源,开发能力强,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然而,汤加、帕劳、基里巴斯等波利尼西亚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区域的国家,由于交通通达状况差、游客接待能力弱,渔业开发能力不强等原因,这些国家往往经济发展较差,急需外来投资和援助。

4.3政治环境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外部保障,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贫穷国家的崛起尤其重要,甚至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走向。南太平洋国家大多数原属于西班牙、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在20世纪60—80年代纷纷独立,然而,国内遗留的宗主国后裔和土著居民之间贫富差距较大,容易造成政治动荡,同时,南太平洋国家很多居民在外国求学,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对本国的政治状况表示不满,政治改革要求强烈,容易酿成国内政治运动。近10年来,南太平洋多个国家发生国内政治动荡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波利尼西亚区域。5结论与建议研究显示,2004-2015年,南太平洋区域国家总体经济差异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中,T与L曲线波动趋势趋同且呈下降态势,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年际变化呈现出“减-增—减—增-减”的波动,2007年和2013年是主要拐点;区际差异是影响区域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南太平洋岛国内部差异主要受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区影响,其贡献率在90%以上。区域经济差异的过度扩大,会造成区域内的不稳定。南太平洋岛国地理位置突出,处于战略要塞,更重要的是其发展潜力巨大,其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由于受宗主国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差异、政治体制等诸多因素,造成南太平洋岛国国内动乱频发,影响着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南太平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国际上,打造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和新型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人道主义的援助,帮助其改善落后的交通和旅游设施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南太平洋岛国-中国经济合作论坛”、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合作平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南太之间应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特点,展开针对性的经贸合作,提升岛国的经济独立性,促进南太平洋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我国应本着进一步巩固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之间传统友谊的原则,积极发挥在南太平洋区域发展上的大国作用,为构建南太平洋良好的经济格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俊,张宜红,朱建军等.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6-60.

[2]叶芳,吴高峰.南太平洋岛国经济运行轨迹分析(2004-2013)[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4):48-57.

[3]泰奥?法尔拜恩,冬青.太平洋岛国经济:结构和当前的发展[J]南阳资料译丛,1990(3):60-69.

[4]续建宜,刘亚林.大洋洲诸独立岛国经济发展道路探析[J].亚太经济,1990(1):31-35.

[5]鲁鹏,宋秀琚.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地区主义[J].太平洋学报,2014(1):61-68.

[6]雷芳,张志兵.南太平洋岛国现代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157-159.

[7]蒋大亮,任则沛,张振克,等.非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3):34-41.

[8]赵述.基于泰尔指数的辽宁省经济差异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4):38-41.

[9]龚万达.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3):82-86.

作者:吴高峰1,叶芳2 单位:1.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办公室;2.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