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其次,在国家不断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概念也多次被提到。近年来,我国环境现状不尽人意,随着科技进步、人口增加、需求膨胀,自然资源日益衰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于是,如何将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正确的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得以体现,成为了新时代管理会计创新的重大使命。

一、管理会计的发展

从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来看。苏亚民(2007)[1]将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起,是以重视环境适应性、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和绿色管理会计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改变,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改进生态经济效率,生态型管理会计是在生态问题严重时且企业发展不得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形下,由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也是应时而改变的,所以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绿色会计、生态型管理会计就应运而生了。

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最早在《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中对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实际上这也是生态型管理会计的雏形。绿色会计指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会计学的原理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各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型管理会计就是在绿色会计的基础,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对财务、企业行为、生态成本信息进行深加工和系统整合,实现对经济过程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进行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会计信息系统。生态型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这也符合了管理会计的内部性特点。

二、生态型管理会计内涵和特征

生态型管理会计作为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针对企业的相关行为或经营活动来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和整合,采取一定的策略将成本控制到最小,并在企业的财务信息中把环境破坏的程度量化,达到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型管理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用、生态环境破坏、防治等成本进行核算与归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计量和报告,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其更加注重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倡导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生态型管理会计是将环境指标、生态指标纳入到管理会计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其特有的特征:不确定性比较突出,生态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并且一些生态指标也不好确定,由此生态型管理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和效益难以计量,环境的破坏,以至于达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涉及到的周期比较长,即使治理也不是当前期间就可以享受到的利益,复杂的特征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去衡量,这也是生态型管理会计要得到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研究方法多样。生态型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综合学科理论,也为生态型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三、生态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

在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中,以成本控制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会计阶段是属于经济效益型管理会计,而注重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倡导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阶段是生态型管理会计。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企业在进行经济效益核算时,应将生态环境成本加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的缓解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本计算中应体现生态环境成本

曲闻宇,赵明辰(2013)[2]将生态环境成本定义为:某一经济组织按照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的要求,为获得生态经济效率最大化而发生的自然资源耗费和牺牲,是需要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补偿的社会经济代价。所以企业应加入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生态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那么生态环境成本也应该被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生态环境成本,边际贡献计算公式为: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期间成本-变动生态环境成本。这样企业首先要解决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于生态环境成本的计量不像一项简单的经济业务,其计量主体难以确定,也难以客观进行计量并做出合理成本补偿。所以企业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比如:当资源的价值难以直接评估时,可以考虑采用机会成本;当生态资源价值可以使用效用来衡量时,可以采用边际成本;当公共产品没有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替代成本;对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支出的人类劳动费用,就可以采用传统计量属性等。这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成本加以考虑,从而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减少隐形的成本隐患,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在本量利分析中引入生态补偿成本

以前很多企业的发展是以污染环境和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为代价的,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本,此时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在目前的发展中应支付将后期的生态环将还原到产品生产之初的平摊费用,即生态补偿成本。对于本量利分析,企业应在计算保本点时加入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如:某一产品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生态补偿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三)做出生态成本预算

在生态型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除了生态补偿成本,也应对目前的生产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支付成本,所以在企业做全面预算时,应单独分设生态环境预算的相关内容,在企业制定预算和生产经营计划之初实现生态型预算的监管和控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监督和报告。比如:可以在业务预算方面增加生态环境成本预算内容,预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增加生态环境成本的量化,定期报告披露生态环境信息,这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报告中生态破坏程度做出调整和整治。

(四)实施生态型战略管理

生态型战略管理突出的是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企业应将生态保护提升到战略层面,加大绿色作业管理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比如:每一道生产工序上对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加以监督,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加以修正,努力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在成本控制方面,当企业有破坏生态环境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两种方案时,企业在选择方案时,应该把破坏生态环境方案成本中加入生态环境治理补偿预算成本等。企业的战略实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同企业发展成本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企业应将产品成本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动态、全面地加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四、总结语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城市;基本特征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之最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各国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我国低碳城市的概念是由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中率先提出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3 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方伟坚 (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4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人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4.1 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二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都是侧重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低碳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来进行阐述。

4.2 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

4.3 细化碳排放核算和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和测算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4.4 合理量化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键所在。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一方面需要注意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化,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控制和可操作性。此外,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可考评性,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

5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5.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

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5.2 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 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5.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5.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6 低碳城市规划的建议

在进行低碳城市探索时,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做出充分的战略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单不能盲目模仿现有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联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推动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要紧紧抓住“推动绿色发展”这个立足点。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发展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适应新常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个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用好增速回落带来的新增污染量有可能减少的机遇,化解保增长有可能带来的重污染项目集中上马的挑战,方能真正使经济发展代价更小、效益更好、排放更低、更可持续。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强化环保标准和排污总量的“硬约束”“硬指标”,以环境保护倒逼发展转型、优化经济发展。当然,转方式调结构有一个较长的见效周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博弈。各级环保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重点做好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工作,通过强化环保标准的硬约束,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

要紧紧抓住“建设法治环保”这个关键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顶层设计,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逐渐明晰。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经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越来越重要,制度建设越来越迫切各级环保部门,各级环保部门要以新《环保法》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意见的通知》出台为契机,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严惩污染犯罪,将各项环保要求和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将依法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要紧紧抓住“实施改革创新”这个支撑点。面对新常态、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环保部门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基层探索,既要有立竿见影的举措又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既要改革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老办法又要不断构建新机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信心和希望。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现代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5-0016-03

生态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1]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发展、传承的。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生态环境下诞生和成长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为当代生态文明构建树立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类自然观,建立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提倡一种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选择了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1.新疆少数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生态文明追求树立的“天人合一”的人类自然观,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都有体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主张人类要与自然融为一体。例如,维吾尔族谚语有“水是农民的血,地是农民的命。”[2]571仅这一句话就把水源、土地和人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维吾尔族祖先根据月亮的圆缺、日出日落和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现象制定出历法,当代维吾尔族人的生产生活都是按照这个历法进行。此外,什么时候猎取什么动物,牲畜什么时间等,也要按照历法确定节气进行。“时误一日是一月,月误一月是一年”[2]571这句维吾尔族谚语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柯尔克孜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山是柯尔克孜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人的母亲”这个老少皆知的谚语,反映出山水是以游牧民族为生的柯尔克孜人生存的依赖,柯尔克孜人视之为衣食父母。在现代柯尔克孜人生活的地区,一些泉水被人们视为圣水、神水。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树崇拜、山神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都体现了玄妙深奥的生态理念。

2.新疆少数民族“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

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新疆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信仰等方面都有许多“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在塔吉克人看来,世界是由“阿甫”(水)、“阿太西”(火)、“哈格”(土)、“哈风”(空气)这四种要素构成。[3]28因此,人亦是由四要素融合而生的,人的生命在于四要素相互关系的平衡中。在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动物也被视为如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人们不仅要互助仁爱,还要施仁爱于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要珍惜一草一木。保护水源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保护资源的重点。强调珍惜土地,不破坏和掠夺土地;开垦荒地的过程中不破坏水道、林场和牧物,不在清泉井水、湖泊河流、村落旁的林木草地上进行耕种;不将森林区、野生动物生活区开垦为农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一切浪费和竭泽而渔的做法都予以反对,认为资源利用要以其损耗不伤害根本为限度。因为一切生物都有一定的消毒能力、再生能力和自我补救的能力。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和爱护自然,才能保全人自身。

3.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即不是把财富的获取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基础的破坏之上,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极限内,根植于生态系统,组织人类的经济活动,并能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维吾尔族农耕方式中的“坎儿井”蕴含了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功不可没。除此之外,这种思想在法律制度、人生价值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村落(寨)选址、村落(寨)水资源生态体系与林木生态体系的营构、种植和管理。[4]64如维吾尔族院里、田边、路边的树木不允许砍伐,桑树龄满40年一般不砍伐或移栽,若挡住了门户,也只能另在别处开门。[4]65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认为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飞禽走兽到人类、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协调、有序、和谐的生态系统。人类必须尊重这个完整生态环境,与它们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我们人类必须了解和顺应万物的生态规律,不能逆规律而动。只有既谋得人类共同体内部的和平,又谋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平,才可能避免方向上的、道路选择上的失误。

4.新疆少数民族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

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新疆各少数民族形成了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既不要求禁欲,也不提倡,而是主张节欲。对自然资源、生活资料,人类理当享用和消费,但是在具体的物质消费方面,不能挥霍和浪费。如维吾尔谚语“节俭,再少也够;浪费,再多也光”“浪费是败落的开始”等,[2]527认为挥霍浪费是一种罪恶。这种思想,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类具有道德和经济的双重现实意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认为:消费不仅要适度,更要正当,将财富用于维持家人生活,接济亲属,救助残疾,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其他公共事业,只要是对人自身、他人和社会有益的开支,都是适度的消费。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控制消费水平,保持良好的水、能源、木材、矿藏、草场、湿地等资源,形成健康、自然、适度的消费。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人类被消费左右的局面。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着深邃的生态和谐伦理观,如对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对自然的义务观和善恶观等等,[5]213都反映出以公正、合作、友善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

1.整体生态观

尊重自然和整体思维是现代生态意识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整体思维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而人类对这种复杂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又很有限。因此,人类行为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时候,必须遵循审慎最小化原则。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及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人类须臾离不开自然,人类和万物不可分割,人类与自然万物只有和谐统一了,人类才能够生存、发展;反之人类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被破坏了,人类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人与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亲缘关系,有着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特点。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整体思维观念对认识环境问题不是单纯技术问题,不能单纯依赖技术路径。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创新,更需要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环境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环境破坏问题,它与和平、发展问题也密不可分。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整,更涉及到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同时协调好这三种关系,人类才能真正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生存。这些理念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2.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对于自然,人类理应怀有感恩之心。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要维护并尊重自然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征服对象,而应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朋友。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来看,在处理人与地球万物的关系时,人总是要受到更高权威的限制,即必须尊重万事万物的发展繁衍规律,尊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维护这种联系,就是要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和环境。而尊重和善待,包括严格的要求和义务,包括人类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克服人欲,克服自私,维护自然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与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关心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的美德相统一,也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尤其是相对于传统工业文明而言。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不断爆发的生态危机显示出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不和谐。因而,基于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一种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成为现代世界文明的必然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面向未来而又不断发展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要求抛弃工业文明人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力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论的生态伦理主义。

现代工业文明和消费文化,使得人似乎成了自然的主人,但实际上是人自己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并且,人对自然的工具性态度,也使得人类自身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虽然现代工业文明依仗自己的工业成就可以蔑视古代少数民族的看似原始的传统生态文化,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传统生态文化就彻底被超越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并认识到:工业文明仍然也只是一种粗犷甚至粗糙的发展方式,要寻求人类的更高意义的发展,就要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的发展的意义,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尊重自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文明形态的内容上启示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现代生态文明追求的,并不是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而是以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就已经存在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适度、节制的消费观为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不是空洞的想象,它的方式和可能性,确实地体现在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当中。人类发展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回到源泉,重新寻找真正的动力。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应当甚至必须要回到传统的生态文化中寻找可行的方案,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就提供了这一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明.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北京:光明日报,2008-11-11.

[2]周江.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全编[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3]刘明.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J].新疆:新疆社会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