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则教育的内容

规则教育的内容

规则教育的内容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第1篇

学校德育居于首要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我们的德育,从小学就开设《品德与社会》,到了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和大学的《政治》。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讲话表述中,也总是将德育作为必要话题强调再强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导似乎也贯穿始终,可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学校而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强,德育方法呆板、活动形式单一,重说教,轻实践,缺乏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生动活泼、新颖的德育形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再一次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德育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我以为,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让德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德育,本来就应该成为人生重要的内容,更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学校教育,要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在体验中融合和内化,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启迪、指导学生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实现我们的道德目标。德育培养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交往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我们的德育才有抓手,我们的德育也才能显示其实际意义。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凸显德育主题,我们可以以专题德育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道德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的、制度的、精神的诸多方面,但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塑造才显得更为关键,只有校园精神才有凝聚力,才能形成师生共有的向心力,才能促进促进学校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第二、通过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德育质量。正如前面所言,引导道德建设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制度就是规则、规范,道德教育必须和道德规范的建设与执行结合在一起。道德要靠教导,但不能仅靠教导,还必须确立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道德。有规则、没道德,久而久之,道德自会成型;有道德、没规则,久而久之,道德亦会沦丧。这就是法治的力量。社会的进步需要法规,学校德育效果也必须依靠学校德育规则的执行来达成。现有的学生在校规则就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规范,也是规则。

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多,执行少,校园内到处张贴,班主任班会课上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甚至不少学校要求学生背下来,但真正的执行却少之又少,一是有不少学校没有将《守则》《规范》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具体细化,二是对于违反了《守则》《规范》的行为没有严格的甚至是必要的惩戒措施,致使学校规则落不到实处,有时候对于一些违反规则的人或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简单地批评教育,规则失去了尊严,也必然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法律的尊严靠的是执行,没有执行法律也就没有了尊严,规则的尊严同样需要执行。所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强规则的执行。排队、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诚实守信、不乱扔杂物等基本的道德准则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中,违反了规则必须受到惩戒或提醒,而不是全社会默认和容忍一些恶习。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对于道德的教育要落实到“做人”上,也就是将人的行为、人对规则的遵守情况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的标准,而不是看一个人对道德学习了解了多少。所以,学校德育,必须强制性地执行一些规则,引导学生逐渐自觉地遵守规则。

作者:毛秀华 单位:民乐县第四中学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第2篇

一、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1.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新华网记者姚玉洁2008年5月25日报道,目前,中国约拥有全世界2.5%的汽车,然而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已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共发生交通事故32.7万起,造成8.2万人死亡,38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2亿元。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行人违章占15%。可见,驾驶员和行人违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这就表明,中国因驾驶员和行人违章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九成。因此,普及交通法规知识,让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懂得并掌握这些常识、遵循这些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也是教育部门应该担当起的主要教育职责和教育任务。

2.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24页告诉我们:“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少年儿童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取40至50的中间值45,也就是每年约有1.6万名少年儿童(绝大部分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大。通过对这些事故的全面、深入的分析,专家们认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80%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每年因缺乏安全常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无辜死亡的人数达1.28万人。不客气地说,每年1.28万少年儿童是被社会的无知、教育的无为害死的。这说明,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知识教育是多么必要和迫切啊!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注意交通安全不仅仅是驾驶员的事,更是全体公民的事。全体公民,特别是少年儿童都有接受这种教育的必要,都有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权力。每个人都有权关注自己的安全,有权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应该具备让自己受伤害的可能性降至最小的能力。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安全就多了一分保障,我们的健康就多了一分呵护,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分尊严。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当把这项内容列入义务教育必修的教学内容之中。

当全体公民都理解、掌握了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并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中国的交通形势就一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交通事故就一定会大幅降低,因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数量和财产损失的额度也一定会大幅减少。

要让人们遵守某种规则,必须先让人们了解这些规则,掌握这些规则,认同这些规则。同时,还要让人们知道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清楚不遵守规则可能会给自己或别人造成的危害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或可能受到的处罚)。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在思想上、意识上高度认同这些规则,在行为习惯上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所以说,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完全应该的,更是非常迫切的。

二、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可能性

交通法规的相关知识并不高深,都是一些常识,是每个正常社会人都能掌握的常识。

比如,“绿灯行,红灯停”“靠右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知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雨雪天要减速缓行,雾霾天除要减速缓行外,还要打开相应的灯光”,像这样的知识(规定),只要稍提醒一下,人们就能理解。至于那些画成图形的标志,就更加形象、简洁、易懂了。当然也有一些较难记、较难理解的内容和标志,但并不是什么艰深、复杂的难题,只要花点时间去学、去理解,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交通安全知识和道路交通信号(及含义)的条款内容虽然比较多,但绝大部分都简单易懂,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和繁杂的演算。只要有初中的文化水平,甚至只要有小学毕业的水平,就能理解、掌握这些常识。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是完全可能的。

三、我国中小学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

1.目前,我国中小学交通知识的教育非常零散,不全面、不系统,内容非常少,且“东一榔头,西一板斧”,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内容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很差,发散得太宽泛,具体的规则和安全知识的篇幅很少。

小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主要集中在《品德与社会》(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下同)科目中。我查阅了我校一至六年级2011-2012学年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其中一至四年级为人教版,五、六年级为科教版),这方面的内容实在少得可怜,在12册书里只有3册教材有这方面的内容。(1)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小节(18页至21页):《放学了》《平安回家》《我会看标志》。这个单元算是小学阶段针对性最强的教学内容了。(2)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中只有第3、第4小节是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的(66页至76页)。(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虽然教学内容与交通有关,但并不属于交通安全和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严格地讲,只有两个单元,共14页的教学内容与交通安全、交通规则有关。

3.初中阶段能与交通知识挂上钩的科目应该只有《思想品德》(又称《政治》)这一科,但是不管是课标还是课文,都找不到一丝一毫关于交通知识方面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虽然涉及了生命,但也没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也没有讲如何在交通方面保护自我。有关法律方面的几篇课文,同样没有涉及交通法规方面的内容。

这怎么能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呢?又怎么能让学生在交通安全中多一分保障呢?

四、在中小学进行完整系统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简要实施方案

我们有必要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完整、系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这项教育内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前,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内容(包括现在驾驶学员考驾照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

(2)使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交通法规的立法原则,如以责论处的原则、过(罪)罚相当的原则、人的生命至上的原则、各行其道的原则等。了解了这些原则能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交通法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背诵。

(3)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虽然有规则,但大家都不遵守,这就跟没有规则一个样。只有人人讲规则,人人遵守规则,才会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使学生懂得违法违规的后果,形成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违反交通法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自己。不论你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骑非机动车,还是步行,如果你违反了交通规则,结果就可能很悲惨,轻则受点伤,财产受到损失,重则有残废甚至死亡的危险。同时还极有可能伤害他人。伤害他人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不但要向受害方赔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

2.教学要求

编排教材时,小学和中学要统筹安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教育。

(1)小学低年级,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时有家长接送,但他们已经比较经常的在马路上独立行走了。这一阶段的教育,以按交通规则和按信号灯的指示安全行走的内容为主。比如,懂得“红黄绿”三种信号灯的不同含义,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过马路时,懂得如何安全过马路等。

(2)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以识别各种交通标志和按交通规则安全步行和安全骑自行车为主。

小学阶段的教学,特别是中低年级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游戏中体验,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体验。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建议每个年级至少用一个单元的课时进行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把这方面的教学当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3)初中阶段要渐次提高理论性,突出系统性,教学的内容要涵盖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部,在初三毕业前要把这些知识、法规、理论全部学完,把这个科目当做初中毕业考的必考科目。

建议在毕业考时参照汽车驾驶学员理论考试的模式进行统一的、正式的免费考试。考试时,可由交警或交通部门派人(当然也可委托教师)监考。凡达到90分及以上的(参照驾照考试合格标准),发给驾照理论考试合格证书(可同时输入个人相关的电子档案)。交通管理部门应认可这个成绩,应与驾驶员“理论考试合格证”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凡取得这个合格证(即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在以后考驾照时不需要再参加理论考试。相信几年以后,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可能会去考驾照,这样,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这方面知识,不但使他们更早、更及时地了解、掌握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不但没有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还减少了他们以后参加此类考试可能遇到的麻烦,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内容 层次 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WWw.133229.CoM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治化是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依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之中。[1]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依法治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1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立法不完善

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有法可依”。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规政策,如国务院在2004年10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2015年1月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文件基本上是以“意见”等形式实施,而不是以“立法”的形式颁布,这就使得文件提出的制度缺少了法律应有的强制性。同时,在现有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内容中,大多数还停留在原则性的宏观规定层面,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操作性。[2]

1.2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定的过程存在随意性

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法治化程度不够、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宏观化,使得高校在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定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的现象。比如由于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追究等作明确的规定,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相关规定的执行人为化、随意性的问题常常出现。同时由于相关规定都是指导性、意见性的方式予以公布推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贯彻执行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上也会出现差异,从而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的观念

有待进一步提高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公民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屡见报端,其中就包括涉及侵犯学生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以及程序性权利的案件。这些案件或多或少地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法治观念淡薄问题。同时,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生管理思想的束缚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忽视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的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的评优评奖和惩罚问题上。有些高校对学生的奖惩问题只公布结果,对奖惩的标准或依据却没有做到事先有效的公示和宣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知情权及评定结果的公正性。[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的建设思路

基于以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的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化的建设:

2.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包括组织和个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首先要求对主体的构成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的规定。中央在16号文件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又指出:“广大教职员工作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这一规定对于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毕竟是指导意见,如果能依照法律程序,由法律赋予相关个人和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则更能突显其合法性和正当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还要求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保障其权威性和可行性。再次,主体的管理也应做到法治化。目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和组织所属部门各不相同,在队伍的管理上显得比较混乱和随意,缺乏规范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因此,需要依法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在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基础上,保障队伍建设的各方面投入,完善相关人员的上岗、培训、进修资格的规定,从而更好地吸引人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队伍。

2.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治化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4]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有法律依据,内容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有系统、有层次的组合,包括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每个部分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其中最根本的是政治教育。因为政治思想包括了国家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是国家和政党的根基,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纲领、路线等内容,这些都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准确无误地灌输和引导。所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内容法律化,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实施的权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内容。而法治教育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法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中适合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内容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心理教育这一部分则主要可以利用立法的形式更好地保护高校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权益。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也应法治化。前面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治化,并不是说其教育的内容确定不变,而是说需要有稳定的状态,不能随意地删除,同时,教育内容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即内容的发展变化也应法治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展在一定的法律依据下保持前后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宪性,即内容的发展变化也必须在合乎宪法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当然,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也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法治化的有效办法。

2.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的法治化

教育的关键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把内容输送给特定的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将教育的内容输送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并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治化就是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制定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律规范,明确规定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是合法的,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等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符合法律的要求下实行,从而保证大学生的相关权益。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还可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载体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包括课堂教学、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则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们带来了可以利用的新的载体,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机遇,是因为这些新媒介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了解世界、交流思想的最主要的媒介形态,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所谓挑战,是因为这些新载体所具有的信息开放性、渠道多样性等特点会影响大学生的是非辨别,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法治化,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须选择使用恰当的载体,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通过对载体构建的原则性加以明确的规定,使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利用一定是在坚持党性、教育性和可控性等原则的基础之上,从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建立在法治化的环境下,这是我国落实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法治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的影响,在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法治的要求下,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福兴.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11-12.

[2]庞志伟.优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法治化探讨[J].学理论,2012(16):278-279.

[3]范秀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与构建途径[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12):129,135.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规则意识 语文 课堂教学 初中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初中语文教材选了一些涉及规则意识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生动活泼的故事,有的是诗歌,还有的是说明文。它们可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获得规则的知识,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愿望,进而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让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所以,教师可充分利用好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规则意识教育。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规则意识教育呢?

1 创设环境,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一个良好、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积极强化学生的行为。在教室墙壁上展示一些标语、名人名言,就能通过环境教育学生。如“请说好普通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内化种种规则,从而自觉演变成自身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朗读文本,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教学的诗歌《沁园春・长沙》时,我们可以集审美教育与规则意识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借助想象,让美丽的画面,记于心,在指导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使诗歌的人、情、景跃然纸上,让学生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把远大的抱负、如潮的激情与雄浑、壮阔的意境联系起来,读出作者的豪情万丈,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走进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怀,得到陶冶,心灵日臻“净化”,教师再稍加点拨,告诉学生词的韵律知识,让学生明白这首词之所以具有艺术魅力,正是因为词的规则。

3 利用课件,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利用图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让学生想象、对比。学生通过这种体验,慢慢地将其内化为自己对规则的形象感知,继而具有规则意识。指导学生积累热点素材,就可以精选图片,做成课件,配以文字,让学生获得教育。比如,日本遭遇地震、海啸之后,民众有序地打电话,到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清洁,都能给学生以震撼,从而明白遵守规则的可贵。于是,课件展示的规则意识,已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又像春风一样,扬起学生心中的规则意识风帆,规则意识已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4 理解文本,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规则意识的教育内容。为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段,仔细体味,自然地将规则意识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在教学《失街亭》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可以渗透规则意识教育。教育学生明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要告诫将士要遵守规则意识,这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规则意识教育。

5 指导写作,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规则意识渗透于作文教学中,增强规则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如结合习作教学中的叙事主题等进行相机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写《规则意识日记》等形式来强化规则意识教育。

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二次成功的规则意识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规则意识教育题材的作文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去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例如,岳阳河水污染的内容就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观察岳阳河水被污染的现状,了解污染的原因,了解污染前的情景,通过对比能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学生回到乡村,看到退耕还林带来的农村的可喜变化,既能写成文章,又能从灵魂深处受到深刻的规则意识教育。

6 开展语文活动,渗透规则意识教育

具有规则意识的老师不仅将具有规则意识的理念贯穿在所教的课程中,而且能够经常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6.1 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意识。比如,开展写宣传语活动,开展写警示语活动,开展征文活动,开展演讲比赛。

6.2 利用各种语文活动正确渗透规则意识教育。如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规则意识的资料并进行阅读;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口号和规则意识的设计等语文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不仅让自觉地了解规则意识,而且培养了接触社会、获取信息、与人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6.3 利用新闻报道进行规则意识教育。当今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图、文、声、色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及时了解规则意识提供了方便。我们在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习惯时,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了解那些近在咫尺,触目惊心的没有遵守规则意识导致的恶果。比如,让学生讨论醉驾导致的惨案,矿工违规操作导致的矿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讨论,这样既考验了学生捕捉信息的敏锐程度,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锻炼了口才,与此同时,我们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也得到了落实。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规则意识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心中有“规则意识”,那么语文教学中一定能成功地渗透规则意识教育,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具有规则意识,从而让学生有责任感、使命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李剑英.“以生为本”与规则意识的统一[J].内蒙古教育,2007(03)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政策法规司

司法改革论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