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考问题的思路

思考问题的思路

思考问题的思路

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群众工作能力 群众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以后,全党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集中教育活动基本结束,并取得预期效果。但我们尚需要更加深入地探析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全面推进这一传统执政资源和优势的巩固与发展。

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首先是要讨论分析为什么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其次是要讨论分析如何更好地实践群众观点。前者着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后者着重解决能力与方法的问题。认识是前提,能力是基础,方法是关键,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为什么要始终牢固坚持群众观点

正确的思想观点是一切方法的前提。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既有观点问题,又有方法问题。首先是要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这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是相当丰富的,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的讨论显得更有意义:

首先,立足于“当代”进行讨论。这个“当代”是讨论的时空背景。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多种考验,面临着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多种危险。因此,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继承、巩固、发展我们优良的执政资源。坚持和发展群众观点,推进群众路线的深化发展就是内在地契合着这一要求。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现在我们重新认识这一“传家宝”的当代价值,重新确立当代条件下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让这一“传家宝”凸显时代光芒。

其次,立足于本质内涵上进行讨论。群众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从本质意义来理解,群众观点与权力观、执政合法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一,群众观点是正确权力观的前提。群众观点与权力观之间是什么关系?“群众与权力的关系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①群众观点是正确权力观的前提。曾经提出:我们党和政府的权力来自哪里?他也鲜明地和正确地回答: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这一回答确立了人民的权力主体观。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主体,人民委托我们行使权力,因此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问题上存在着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将自己置于权力的主置,进而导致权力的官僚化和权力的异化。提出“权为民所用”,提出“权为民所赋”,并强调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就要求要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牢固坚持权力来自人民、权力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正确权力观。

第二,群众观点是执政合法性的核心。“政党一经产生,必然与其代表的那部分群众发生重要关系,即我们所说的党群关系。”②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其实质是要着力解决好党群关系问题。党群关系是执政合法性的核心问题。现实层面中党群关系的确存在一些危险现象,出现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甚至“火水关系”,这些都是权力异化的特殊表现,并将消解党的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已经发生显著改变,文化的世俗化、腐败现象以及新兴阶层的出现和利益团体的分化构成合法性的隐患。这也意味着党群关系面临新的考验。执政合法性的本质是群众的认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执政之基。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必须珍惜并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解决好党群关系,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关键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以真正改善党群关系,充分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人民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强大动力和广泛支持。

第三,群众观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关键。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高度重视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倡导通过整风的方式、通过改造思想来加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对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问题进行一系列深刻的论述。、、对加强和推进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来之人民,服务于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始终保持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获得人民的支持。

如何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贵在知行合一,我们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更要解决好实践运用问题。群众工作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实践上首先表现为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这是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重要基础。如果“本领恐慌”,没有能力做好群众工作,那也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更无法持久地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在实践上关键是要求切实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尤其是要增强群众工作的影响力、执行力、把控力、凝聚力和公信力。当前,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和已有的群众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改革创新,以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方法和路径很多,当前要重点增强以下四种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可以是一种方法,更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做好群众工作,首先是要从问题出发,充分地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实情,切合群众实际。调查研究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调查研究的目的、步骤、方法、效果以及结果运用等等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和缜密细致的考虑。调研研究既是一种能力,更反映一种作风,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必须沉得下来、潜得进去,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效果。

决策能力。决策决定方向,决策决定成效。曾经指出,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正确的决策是保证工作方向、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我们通常说“决策失误就是最大的失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不断提高决策能力,这样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决策能力具体可以表现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科学设定决策程序、采取科学决策方法,建立决策纠错和责任追查机制,这样才能达到正确决策的效果。所谓民主决策,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拜人民为师,广泛听取群众、基层干部、专家学者以及专门咨询研究机构的意见,而不是仅从自己的主观思想和个人判断出发,从以往的经验出发。为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各级领导干部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各方面意见,让群众敢讲真话和实话。所谓依法决策,就是决策的整个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对保证决策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决策法治化是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凡属重大决策,都要严格保证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合理合规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

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频发性、多样性、复杂性、阶段性等特征: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增加,社会群体更加分化;阶层意识强烈影响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群体行动和群体冲突增加;社会共享价值缺乏,难以形成社会共识等等。做好群众工作,落脚点和归宿是要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以及各种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住房、生态、医疗、养老、交通、市场运行和市场监管等等。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只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增强了信心。因此要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建立健全群众利益沟通协调和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地处理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矛盾问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充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当前尤其要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有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智商”,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更为开放和灵活的态度搞好社会沟通;要有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法商”,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有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情商”,善于沟通,把矛盾控制在源头、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

组织宣传和服务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体现,组织能力集中体现为了解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的能力、发动群众的能力、依靠群众的能力和带动群众的能力。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工作,能通过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环境氛围塑造等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各种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皈依感。为群众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解决民生为根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

怎样掌握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

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认识是前提,能力是基础,而方法则是关键。群众方法丰富多彩,要把握好以下三种方法:

善于结合。结合就是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是加强执政党与群众联系的关键。”③群众工作不是单一或者是唯一的工作,它只有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够积极发挥其作用。只有能够广泛地渗透到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才能达到其工作效果。在群众工作方法上往往有两个错误的认识:一种是以群众工作替代其他工作,一种是以其他工作替代群众工作。实际上,群众工作和其他工作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他们有着相对独立的目标、特有的任务和特殊的运行规律,互相之间不可替代,只有统筹兼顾、有机融合、广泛渗透,才能最终达到工作效果。结合还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各地区、各单位的情况千差万别,广大群众的实践更是丰富多彩的,利益需求更是广泛多样的,只有深入群众、贴近实际,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贴近群众,从现实的情况、具体的利益需求出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样才能尊重群众,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并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善于引导。用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要确立好引导的内容,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走进大众的思想深处,让群众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内涵,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要选择好的引导方式,尤其各级党政机关要切实改变文风和会风,面向群众的文件、制度和工作语言朴实易懂,便于理解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少讲“官话”、“空话”,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交心交流。要创新引导群众的载体,坚持传统载体与现代传媒方式的有机结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方式更加快捷高效,要善于利用这些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搭建更加高效的引导平台。同时,无论采取何种教育引导方式,都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教育引导的内容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群众实际需要,提高现实性和针对性。二是教育引导的形式上要新鲜活跃、喜闻乐见,“普通话”与“地方话”有机结合,群众易于理解掌握,增强教育功能和吸引力。

善于沟通。沟通协调是一个领导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责任意识问题。任何领导的组织实施,都需要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适应环境、促进发展,有利于统一思想、变现目标,有利于改善形象、树立威信。广大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较高的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掌握与群众沟通协调的方法,做到会沟通、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服务群众的能力。具体就是要善于与群众进行情感交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善于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新手段和新技能,善于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讲究与群众沟通的艺术,灵活应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当前,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与群体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仅存在着一定的、具体的利益矛盾,具有沟通协商的基础条件。这就决定我们在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把沟通协调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平等、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基础上,充分沟通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副教授;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及实施路径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13DSB005)

【注释】

①[德]艾丽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戴立兴:《政党与群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物资管理 电子采购 储备 零库存 ABC分类管理

1 前言

所谓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市场异常活跃的今天,物资管理已不能用“计划”、“配额”、“定量”等几个简单概念进行诠释,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利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铁路部门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新的尝试,在铁路建设过程当中,物资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尽快发现问题,并且快速高效的解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2 当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物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搭配结构不尽合理,分工不明确

目前,铁路部门物资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铁路物资管理人员素质与物资管理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铁路实行新的物资管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管理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计划、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等方面了解不多,对物资管理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无形中增加了物资管理的成本。再加上铁路企业不断调整整合、机构改革,造成物资系统人员不断发生变化,新人员不断加入到物资队伍中,造成部分岗位的人员搭配不合理,各个环节上的分工不明确。以至于物资管理的个别环节运作缓慢,甚至停滞。更有甚者,由于某些物资管理人员的原则性不强,导致物资管理的透明性大大降低,在不断改革的同时,造成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

2.2 设备品类复杂.标准不统一

随着铁路机车车辆技术快速发展,铁路的设施不断更新换代,新型的设备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我国铁路具有强大的惯性,使用中的设施仍然存在着一大批老旧的、濒临淘汰的配属物资,所以铁路各单位配属设备日益复杂,一个单位配属车型往往在4~5种以上。设备生产标准不统一. 同一类型的设备或同一部位的配件.由于生产厂不同往往不能通用.而且同一类型的设备往往会有多个生产厂家,物资需求品种规格繁多。这些实际情况客观上给物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3 物资采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问题

物资管理的关键是物资采购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整个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进行的管理活动。但是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物资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审核、评价不严格、不全面,在对供应商的审核、评价上,片面的重视了价格的最低,而对其资质、供应的物资质量、品牌、售后服务水平、信誉等方面忽视,致使很多经营规模大、品种全、质量好,而且经过长期合作,实践证明始终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反而排序靠后,甚至被挤出准入供应商的范围;而且进行采购的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小、数量少,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质量优良、价格优惠、信誉优秀的厂商家并没有被我们纳入到供应商的范围;采购人员对物资采购的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并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慢,很难掌握最新的产品信息、供货商信息和市场行情;物资采购透明度不高,容易使采购加上个人的因素,导致物资采购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 原则和“效益”原则,即购人情料、关系料。

2.4 物资流转效率低,资金利用率低

2003年3月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目标,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掀起了铁路建设新高潮。而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如此大的建设规模在铁路建设史上实属首次。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造成物资管理人员过分的重视物资的储备量,使大量物资资金过度使用在物资储备环节上,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3 强化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监督考核,切实提高各级物资人员的素质

物资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自身能力。对物资管理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能够坚持物资管理原则,对违反物资管理办法的行为坚决抵制。同时,物资管理人员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下新技术的要求和先进的管理办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扩展知识技能,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另外,对于采购人员还要具有超前意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价格的变化提前做出反应,尽量采取低价采购,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面对复杂的经济市场,物资采购管理人员还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顾全大局,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使物资采购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廉。同时应该利用物资管理考核、物资监察、定期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对物资管理水平检查、考核。对物资管理差、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通过一系列措施,标本兼治,尽快使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得到改善。

3.2 优化设备配属,保持设备相对统一

设备复杂多样,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技术进步车型更新的因素,有设备布局不合理的因素,也有设备购置不统一不合理的因素。设备配属的多样化必然造成设备大修、维修和日常维护需求的多样性,造成物资采购批量分散和物资储备量增加,用料单位的计划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熟悉不同系列的物资,从而给基层物资计划带来更大的难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一是物资部门应将此作为改善经营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引起路局重视,在整个路局设备配属上逐步给予解决;二是物资部门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在评标比价时避免中标厂家过于分散;三是探索建立起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机制,对主要设备选定2~3家有实力、技术领先的厂家,开展技术合作,互通信息,逐步形成以生产厂家技术革新为推动力的设备供应新机制。

3.3 认真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逐步推广电子采购

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质量,控制采购价格,提高采购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在现行的一系列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中,必须严格执行物资市场准入制度、招标采购制度和比质竞价择优采购制度。

从全球的采购发展趋势来看,电子采购将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管理者接受。电子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的协议采购: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 “吃万家饭、跑万家厂”的传统采购方式已成为历史,信息化技术给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带来了契机。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部门要建立与互联网的联接,以便快捷查寻市场资源、实时价格等信息,为采购、招标、订货等提供决策依据。要建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网络,实现物资采购、供应、储备、配送的动态管理,提高建设物资管理水平。要逐步开展电子商务,努力降低物资采购管理成本,缩短采购周期。

针对物资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纪律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监察工作,对违反物资采购原则的要坚决查处, 同时对违规违纪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严格监察,有效地减少或杜绝物资采购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3.4 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努力实现零库存物资管理

零库存是一种通过少库存以增加效益的库存管理,是一个库存管理的动态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零库存可理解为:①保证了铁路运输生产的物资供应,库存量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②虽然库存量增加了,但物资供应量增加的比例比库存量增加的比例高;③物资供应量没有变.但库存量有所降低。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零库存储备观念.才能明确本单位零库存的储备目标.树立大局的管理思想。通过各级铁路物资部门的合理分工、资源的科学配备,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重复储备,促进更多的单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零库存储备。

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就要结台实际,摸清行情,确定零库存物资项数。零库存管理的实施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市场行情有较深的了解。运用零库存控制论,推行ABC分类管理。库存控制论的核心思想是.在满足供应的前提下.物资在库时间越短越好.库存资金占用越少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因实行零库存管理而不能及时满足供应。①要按物资重要程度不同.将实行零库存的物资进行ABC分类;②对A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厂家供应的管理办法.对B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厂家、定点供销公司或代销物资站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对C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商店供应和市场自由采购相结合的办法;③需要对实行零库存管理的物资进行质量调查,实行质量动态跟踪.确保物资供应质量。

铁路物资储备要相对集中,合理分布,逐步优化。对专供物资,物资总公司要建立必要的周转储备;其它物资,各单位要按最少数量,最优分布原则,建立合理的生产储备。各单位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需要,优化储备结构,减少重复储备,逐步试行物资零库存储备,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4 总结

我国铁路物资系统经历了几十年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跟随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使铁路物资系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整体性逐步踏入了现代化管理的行列。只要铁路物资管理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在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相信我国铁路物资流通企业一定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思考 朱智辉 2007年 4月维普资讯

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第3篇

一、漾濞县城区面临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范

漾濞县是一个总人口不到11万人的小县,城区位于漾濞上街镇,面积约1.33平方公里,人口约10909人。

1、漾濞县城道路总体概况;漾濞县城有环城路、为民路、新建街、金星路、商业街、农民街6条主要城市街道,其它有文化巷、来龙巷、北门巷以及仁民街等胡同里巷,总公里程6.41公里,城区街道全部为沥青路面,有路灯照明,绿化仅为两边行道树。有4个十字路口,两处交通信号灯和执勤岗亭,城内无公共停车场,仅在新建街设临时停车线,有停车泊位40个,主街道新建街宽10米有中心标线,为民街宽10米,划有中心标线,但无标志,平均街道宽7.1米,整个城市网络骨架呈自由式结构。

2、漾濞县机动车拥量及县城内交通状况;

2009年5月止全县机动车总数为3461辆,其中货车238辆,客车55辆,农用车365辆,拖拉机223辆,摩托车2449辆,全县交通警察13人,人均管理机动车266辆,城区日平均交通流量5533车次,人均管理425.61车次,全县机动车驾驶员4152人,人均管理319.4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地人遵章率只有55%,驾驶人遵章率75%,城镇居民日均出行量为6500人次,县城街天交通高峰期人流量8300人次,车流量达2000车次,全县共设两个客运站,拥有8辆远郊公交车,由于漾濞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停放,所有车辆沿街摆放,小贩以路为市,再加上停放的大小车辆经常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是漾濞县城的交通乱点、堵点及事故隐患所在。

二、小城镇建设中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直接原因引发的思考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一个要素的滞后发展都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的各项工作都无法开展,我县城道路交通管理中交通参与者的主要表现有: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农村县城的交通日趋城市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甚至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以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区别,只图个人方便,不顾交通大局。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农村进入城区的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更是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他们把在农村长期形成的走路、开车的不良习惯带入城镇,对交通警察的正常交通管理不以为然,甚至疑惑不解,我行我素,对交通信号灯及交警的招呼漠然置之,对驾驶员的喇叭声不闻不问,再加上赶集的村民们无视交通秩序,随意摆摊置点,更使交通秩序异常混乱,异致了各种交通占道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街天,城市街道成了大卖场、垃圾、废弃物满地狼籍,造就了城市的脏、乱、杂。

(二)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思考

1、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不同步,交通设施滞后。

在近几年来漾濞县的小城镇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坑洼不平的乡村道路也随之飞速发展,县内机动车拥有量也在随着供求的需要急剧增加,与相应的公共设施不能同步发展。(1)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远远的不能满足这种增长的需要,城区道路窄,人车混行,使本已超负荷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再加上商贩林立,10米宽的路面被占去5米,有效路面更加窄小,加上行人购物等,机动车几乎不能行走,特别是在街天这一现象更为突出。(2)交通规划不全,导致了车位不够,许多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随意性非常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个别驾驶员更为突出,无视交通规则,当街停放。(3)城市建设规划不长远,建筑新设施必先占用或破坏一部分公路,忽视交通,减少公路使用期限,大大的降低了公路应有的通行率和使用率。

2、违反交通法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城市和居民的需求各种因素导致了近几年漾濞县境内三轮摩托车迅猛增加,而这些三轮摩托车驾驶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剩余劳动力或外来人口组成,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驾驶技能不高,有的甚至没有驾驶证就开始驾驶三轮摩托车,导致三轮摩托车驾驶员不了解通行条件,不了解停车规定以及其他规章制度,经常违法违章。

(三)关于“路”的思考

1、道路功能不明确;漾濞县内有国道、省道、县乡道几十条,也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这些国、省、县、乡道上各种非法占道行为经常发生;村民打场晒粮,堆放肥料,占道放置机建材料、城区道路两侧更是商业、服务业、修理业、商贩、地摊林立,道路成了既是交通又是重要商业区,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动车的通行率。有大量的公共交通、货运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形成交通类型复杂,交通密度大,交通频繁的混合交通,相互干扰,交通安全、畅通得不到保证。

2、路面设施不全;城区交通路面设施差,设备不全,路面标志远远不能满足道路交通的需要,缺少必要的停车场设施,绝大多数的车辆都是当街停放,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更加重了交通管理工作。道路没有护栏设施,行人和机动车混杂,埋下了极大的事故的隐患。

三、如何协调交通管理工作和客观现实交通环境的思考

面临着这样的一个交通现状,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如何使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中的工作步骤、工作方法来规范人、车、路、交通环境“四要素”中所存在的主、客观问题,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实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难点和关键所在,从漾濞的现实交通出发,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使人、车、路和谐发展,解决交通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治违章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一方面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县内各个乡镇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村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改变过去无视交通在公路上、大街小巷,胜似闲庭信步、无视交通信号,不顾其他交通参与者,随意停放车辆,任意穿行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二)创新管理手段、大胆管理;

加大城区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建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管理,从潜意识里给交通参与者灌输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并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大胆创新、大胆管理,如:更改上路执勤时间,提前上班执勤规范交通高峰期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经常下乡巡查乡村道路交通情况,委托偏远乡镇的派出所管理交通,加强夜间巡逻机制,减少失管、漏管现象等。不断健全管理体制,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的交通法规出发,以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管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

(三)建议政府更新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完善停车场,改变乱停乱放的停车恶习。提出意见和理由,建议政府和城建等部门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市规模及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增设交通标志和交通防护栏,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从客观上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四)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

要使县城的交通有序、畅通就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由于目前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警力配置因素,对城区的交通管理,必须联合工商、城建、交通、农机及公安诸警种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综合治理。除了日常管理外,每年定期开展统一行动,打击盗抢机动车和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打场晒粮,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镇交通安全有序,净化交通环境。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

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建设;问题;分析;思考

在我国人口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经济总量最大、运输需求最旺盛的地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对于从根本上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紧紧抓住铁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迎难而上,团结拚搏,全力推进地方铁路实现新的跨越。以常州市为例,常州市继百年沪宁铁路运行至今,直到2008年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建成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在建宁杭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沿江城际铁路和淮扬镇溧铁路。

1 建设背景

铁路建设是由铁道部和地方省级发改委根据规划报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后进行建设的。自2011年起,受国家铁路建设大环境、大形势宏观调控影响,常州市境内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基本未受影响,但由于监管模式影响,路地矛盾协调难度较大,施工单位资金紧张等原因,在建设过程中,有关遗留问题仍未及时解决。主要包括民工工资、“三改”工程、损坏地方道路桥梁、临时用地复垦、噪音扰民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在建的宁杭铁路客运专线情况更不容乐观。

2 资金筹措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投资超2200亿元,以国家投资为主,占79%,地方政府以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出资,占21%,江苏省仅占3.8%。常州市征地拆迁费用12亿元,按照省市各半原则,省级承担部分和市级承担部分均由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核定后计价入股。在建设过程中,常州市政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北部新城,配套京沪高速铁路常州北站运行,自筹资金7652万元扩建常州北站7000多平方米。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总资本金394.5亿元,按照铁道部、江苏省、上海市分占42.5%、42.5%和15%的原则,江苏省出资83.83亿元。其中省级承担70%,沿线各地市承担30%。常州市征地拆迁费用22亿元,根据省级要求,常州市6.6亿股权及其他苏、锡、镇、宁四市股权由江苏省交通控股公司代持。如此也存在一定弊端,在保证江苏省股东地位和话语权的前提下,造成地市融资和现金流压力的增加。

宁杭铁路客运专线总投资298亿元,常州市征地拆迁费用3亿元,按照省市各半原则,常州需确认股权近1.5亿元。根据常州市及辖市区财政情况,该资金由辖市溧阳市承担。在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建设溧阳南部新城,配套宁杭铁路运行,请示宁杭铁路公司扩大溧阳站规模,地方承担4000万元建设资金。

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在建的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基本上都采用“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征地拆迁,计价入股”的铁路建设模式,明显有别于此前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大多采用包干形式的资金管理,在费用清理和国家审计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拨付、使用要求变得更严更高,地方政府征地拆迁工作真正做到“花了钱,流了汗,入了股”,是一项复杂、规范、严谨的系统工作。同时在概算中征地拆迁费用初步确定后,即明确了各级政府资本金的承担比例。最终确定的征地拆迁总费用一般都高于概算的控制范围,而铁道部的概算调整工作粗放,时间滞后,给地方政府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3 建管模式

在建设过程中,京沪高速铁路成立了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总指挥部,下设苏州指挥部、蚌埠指挥部、南京长江大桥指挥部等负责现场建设管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宁杭铁路客运专线由沪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施工单位仅受监理单位监理和建设单位管理,在建设过程中,涉及路地矛盾,地方政府无有效协调机制和制约手段,造成较多遗留问题无法处理。各地市铁路办和江苏省铁路办与建设单位协调难度较大。

4 项目设计

由于2008年全国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高潮。原有铁路设计单位不堪重负,从专业角度考虑,无法引入其他设计单位形成竞争机制和分担设计工作。造成除主体工程外,其他附属工程设计的粗放、疏漏和错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变化的更新;新建道路、桥梁、航道与铁路交叉的影响;征地拆迁数量的调查;“三改”工程的调查设计;站房和线外“四电”的设计;涉及水土保持和环境评价调整的设计:声屏障的设计等等。都严重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施工单位无法及时施工和及时计量支付,造成路地矛盾的激化。

5 征地拆迁

按照有关规定和国家审计要求,征地拆迁执行的政策是地市及以上政策,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征地拆迁政策制定的时间与具体操作的时间普遍差异较大,造成征地拆迁的难度增加,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为本,又要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一些特殊问题解决和处理的难度增加。

征地方面,自2005年9月1日起均执行《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26号),直到2011年4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才进行调整,下发《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11)40号),新建铁路建设项目应按该文件标准执行。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在建的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征地均执行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26号。一是近几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价水平显著提高,二是2011年4月1日以后京沪高速铁路和宁杭客专均涉及新增用地,地方政府执行时要求采用新标准,但苏政发(2011)40号中明确规定“在此之前经依法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项目,按原征地补偿标准执行。”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有关征地拆迁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国法[2011]38号)。新建铁路项目应在各级政府根据该文件清理的基础上,制定适用的执行标准和实施细则。6“三杆”迁移

在地方政府和省市铁路办配合铁路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根据部省协议的约定,地方政府承担的任务与建设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除征地拆迁外,“三杆”迁移大多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三杆”迁移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一般都由地方铁路部门与产权单位办理相关迁移补偿手续,委托专业电力及基础管道单位施工,在铁路施工单位“三杆”迁移过程中,随意性较大,间接扰乱地方基础建设项目“三杆”迁移建设市场。建议“三杆”迁移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

7 临时用地

取弃土用地标准应按照苏政办发[2005]125号执行。

临时用地费用。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按照先支付费用后交地的原则,再由地方政府及时提供。费用包括临时用地管理费、租用补偿费和复垦保证金。临时用地管理费依据苏土计[1995]63号苏价涉[1995]第155号《关于全省土地管理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按2元/平米缴纳。租用补偿费和复垦保证金依据地市标准执行,费用由施工单位用地前一次性协议支付到位。占用非农用地的由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商定。其中,占用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计划内大临用地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虽然使用费用和复垦费用计价入股,但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颇为尴尬。根据国土部门要求,明确临时用地使用原则为“谁使用,谁复垦”,如果地方政府承担该项工作,施工单位用地的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土地节约,使用后造成现场一片狼藉,增加地方政府复垦难度,地方政府复垦后验收移交以国土部门意见为准,国土部门原则性较强,大大增加复垦成本,不利于供地单位重新使用。因此建议临时用地的使用和复垦仍由铁路建设单位负责。

8 道路水系

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施工便道和借用地方道路来保障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安装等施工需要。在铁路项目合同中,临时措施费用是总价合同,施工单位在施工便道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跨越等级河流、航道时没有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架设便桥,而是占用地方道路桥梁绕行。借用地方道路主要是指①便道施工前临时借用道路;②等级航道和大型水面段施工全过程借用地方道路绕行;③受便道施工影响,相交地方道路和水利设施的临时改移。施工单位应按照少借或短期借用的原则与产权人协商确定,对必须借用的路段及里程;应签订道路借用协议。借用期间施工单位负责做好养护工作。借用结束后,负责修复,经协议双方验收通过后,办理移交手续。

“三改”工程。是指受桥梁桩位影响,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的永久性改移道路和改移沟渠。为保障工程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维护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铁路建设单位应按照“不立新不破旧”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但是施工单位由于先要保证主体工程建设计划、设计单位设计调查严重滞后、工程资金投入不重视、不到位等因素,大多施工单位均没有及时组织实施或无法满足地方功能性要求,造成沿线群众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上访,大大增加地方政府维稳工作压力。“三改”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与产权单位共同验收,办理移交手续。

泥浆排放淤塞河道问题。土建施工单位在桥梁下部结构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随意排放泥浆,造成泥浆堵塞河道和沟渠,大多施工单位没有按照铁道部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清理或清理不到位,严重影响农田水利灌溉和水产养殖,存在严重防洪防汛安全隐患。

9 环境影响

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列车速度快,噪声大,扩散范围广,而声屏障设置存在段落缺失,即使设置了声屏障,隔音效果也很不理想。通车以来,沿线居民对噪声和震动反响强烈,连续不断。在均为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专项验收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以完善,根据敏感点的检测结果,调整概算,增加整改投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10 安全文明

江苏省铁路办具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但地市铁路办至今尚未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在铁路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加强与地方安委会和安监部门的合作和联动。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与项目管理融为一体,受建管模式影响,省市铁路办只能做好日常监管和督查工作,同时做好各级安委会和安监部门的配合工作。

创建和谐文明顺畅的建设环境,是路地双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各施工单位进场后,应按照当地重点工程建设的管理要求,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熟悉地方性法律法规,尊重民俗民风。加强施工周边环境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扬尘、噪音、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将采取执法部门联动的方式进行监管。不文明施工造成的后果由施工单位承担。

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桥梁工程;市政道路;道路工程

一、桥梁工程

(1)从基础沉入桩分析,即指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

①沉入桩的桩位需要提前控制好,墩台小桩位,必须由现场监理依据测量复核过的控制桩来复核[1]。桩位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错,即使补桩都来不及,将会直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故此在现场的监理务必要认真仔细地看透设计图纸,对设计思想和意图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斜交墩台桩位,要清楚地明确设计中所提供的辅桩与道路是垂直的还是依顺桥墩的中线,一定要明确否则会出现严重错误。小桩位可依照经纬仪来校核,同时校核施工单位的放样是否准确。

②对混凝土桩的质量要控制好,沉桩作业将受到制桩好坏的影响,例如,上节桩顶面出现不平整问题,桩面在施工时极容易破损,在严重时会影响到沉桩[2]。现场监理一定要注意,同时要采用角尺在工序抽查时,从而来保证桩顶的水平。

③为了减少土体的挤压,以保证沉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控制好打桩的次序,而次序需要依据土质与地形及桩的布置密度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规定来执行。

方法为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构筑物与桩基毗邻时,应由邻近的构筑物一侧为起始向其他方向打桩,在出现深浅桩时,要特别注意,先打深的,后打浅的。

(2)钻孔灌注桩

①要注意钻孔平台的平整性,一定要控制好。只有平台呈现水平状,才能保证钻孔的垂直。

②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需要持续性进行,保证途中不要出现停顿,且注意导管的埋入深度,一般来说,在混凝土内的埋入深度以3-10m为宜,最少不能小于2m,而最大不要大于10m[3]。

③混凝土灌注的高度分析,通常要比设计桩高,最小高度注意不要小于桩长的5%,整体不要小于2m。

(3)承台

①开挖承台时一定要注意准确及时地测量基桩的位置,关注偏差值和桩顶标高,许多施工单位都习惯于闭门制造资料,而不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现场监理必须要时刻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丈量,从而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②在对模板尺寸做抽查时,一定要注意其中心的坐标,对于模板,不要一味关注其几何尺寸,特别要注意的是模板的刚度。

(4)下部的构造,关于台身与墩柱。

①为了确保墩柱的准确位置,在承台建成之后,要及时在施工台身与墩柱之前,核对墩柱的中心座标位置。

②通常来说,模板都要采用钢模,要注意钢模的平整度与几何尺寸,刚度在出厂之前也要做好严格的检查。

(5)盖梁

不等跨的盖梁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盖梁的中线与立柱的中线,确保留有了一定的偏心值,对于这点,一般施工单位都很容易马虎[4]。易造成梁架无法上去,因此测量监理一定要对盖梁的中心坐标进行复测控制。

(6)上部结构

①对施工组织的设计要仔细审查,计算支架的稳定性与纵模搁栅的强度及其挠度,尤其是挠度,务必不能超过允许的范围,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外观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②在对模板进行检查时,要对箱梁的中级外缘与悬臂的坐标值及其标高,做好重点检查,以便确保外形的正确,一定要把握线形的顺直。

③要定时检查各类预埋件,务必要做到不漏不错。

(7)预应力空心板梁

①预应力钢筋的排列位置,梁体内各类的顶埋件位置与厂方对控制大梁起拱度的措施及其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这些在到预制厂检查时,都要特别注意。

②由于曲线上的梁的每一片尺寸都不相同,因而生产前一定要进行编号,同时注意运输及安装时,一定要严格地按照编号次序进行。

③要及时检查吊机的性能与设备的安全性,在吊装前,一定要保证安装时的安全。

二、道路工程

(1)测量的控制

①承建单位一定要注意严格把关,对其及时地督促。因为材料都是大批运进,故此一定要事先制定好进料的计划。依据材料计划,现场监理要准时通知,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对质保单进行检查,通过检验合格后,在现场,施工单位要取样复试,监理要现场见证,在复试通过后,才可用于本工程,同时现场监理要注意以一定比例进行抽检。

②现场监理应该对施工单位提供的产品规格与数量及厂家的品质招标等质量单进行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成品才能进场。监理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一定要把好进场材料验收关,监理在检查质保单与外观质量后,有权对不合要求的产品拒收或者是剔出,不允许在本工程中使用。

(2)路基的处理监控

①监督施工单位对不同土质(材料)进行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测定,报监理签认后进行填筑,必要时监理进行平行检测,抽检率1O%。线型、纵横坡、标高的放样复核,监理抽查30%。

(3)监控水泥稳定碎石的要点

①对承包该工程单位的道路基层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审查,对水泥稳定碎石搅拌厂家的资质,即提供成品及半成品的商家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一定要严格审核设备与生产工艺与施工的质量是否满足了设计的标准规范,是否满足了委托方的一些特定要求。

②对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要做到严格控制,只有委托人与监理同时确认后,才可以投入生产。

③一定要加大旁站力度,在水泥稳定碎石摊铺过程中。

④监理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在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后,要注意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覆盖起到保湿作用。

⑤内外业务要同步进行,监控过程还要注意工序完成以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到位。对成品的保护要加强力度,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必须禁止车辆的进入。

(4)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重点

①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工地的配合比要依据不同型号的沥青混合料确定,在报告中一定要详细列出混合料的含量与矿料的配合比例,同时也要注明拌和方法与拌和的温度等,此外报告中还要附上试验资料,并提供混合料的试样。

②要按照路面技术的规程进行检测执行,检测项目包括: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马歇尔稳定度等,要注意路面的外形尺寸,其中包括宽度与高程,还有横坡及平整度等的检查频率以及允许的偏差范围。

三、结论

总之,对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研究一定要从桥梁工程与道路工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要严格地做好把关,对工程中涉及的用料以及构筑准确度等都要做到精细掌握,如此才能够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9,33(8),162-163。

[2]王鹏.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8,22(1),26-27。

相关期刊更多

观察与思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航天工业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