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摘 要: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江苏县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应将投资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促进创新型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1-0052-05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综合省力的标志,县强则民富省强,县弱则民贫省弱。江苏经济之所以能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1997年实现GDP总量翻3番,全省告别贫困县,2000年总体上达到以县为单位实现小康的目标,2009年人均GDP跨过6000美元的台阶,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是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苏县域经济再次面临区域竞争新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从推进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率先”的进程和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看,还是从落实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看,放开放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是刻不容缓的关键之举。

一、正确引导投资,防止“去实业化”现象的发生

江苏省县域经济总量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2009年全省51个县(市)的户籍总人口占全省的64.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54.6%,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而强,2010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江苏占有28席,居全国第1位。其中前10强中江苏占有7席,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并列第1位,吴江、太仓和宜兴分列2、4、6位。同时,由于“长三角规划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等区域振兴政策效应的叠加,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县域经济百强县评价中,出现了“苏北速度”的现象,苏北地区2010年共有6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有两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

制造业是江苏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江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如沙钢集团、江苏阳光、红豆集团、森达等。特别是一大批中小企业的成长,向国内和世界提供丰富的价廉物美的产品,向世界输出了“江苏制造”的新概念,给江苏县域经济带来了充沛的活力。然而,得益于制造业发展的江苏县域经济,近年来却出现了制造业成本攀升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迹象。出口退税的逐步降低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大了出口成本;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升、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社保、劳保标准的提高和严格执行,提高了用工成本;原材料的不断涨价,增加了产品成本;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增加了环保成本。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江苏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环境。这种环境压力迫使部分制造业资本“不务正业”转向股市和房市,目前包括相当一部分著名制造企业在内的“副业”投资中,“炒股盖楼”成为主题,“去实业化”现象开始抬头,部分制造业企业不赚钱,也不缺钱,只是一个融资平台。金融、投资应该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如果反其道而行,这将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和资金的热钱化。因此,政府应拓宽投资的领域和空间,正确引导投资,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

当前江苏县域经济要防止“去实业化”蔓延,就必须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先发优势、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配套优势、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继续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回升,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要集中力量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二、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发展优势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江阴内外源结合型、昆山外向带动型、盱眙特色产业型、如皋靖江沿江开发型、大丰“飞地经济”型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模式。各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确立自身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竞争策略。[1]市场营销理论所揭示的理性选择之一就是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具体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演进来说,就是要实施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差异化的县域经济错位竞争策略是指依据县域范围内,对其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经济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特色、优势经济是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在于特色优势,只有富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才有生存空间。一是要进行特色化的定位,发展优势经济。每一个县域的土地、气候、水及矿产等资源状况不同,人口数量及素质、开发历史长短、原有生产基础、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由此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但有着丰厚的资源优势未必就能形成特色经济,没有资源优势也未必不能形成特色经济(昆山的IT产业、邳州的板材加工市场、如皋的造船工业等都是很好的佐证)。显然,特色经济并非资源经济,而是优势经济。

二是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化的产业。县域只有独具特色的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县域在发展自身经济过程中务必要克服“赶潮流”发展经济的陋习,应树立“以特取胜”、“以佳取胜”的特色经济新观念。不要看别人产业高级,能挣更多的钱,我们就想着要让产业高级化。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我们。正如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世界上也没有最好的产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业――适合自己的产业就是最好的产业。重要的不是什么高级不高级,而是适合不适合。因此,江苏县域经济应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一些重点的优势产业领域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形成与县域发展基础相适应、与县域产业优势相关联的差异化产业,从而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邳州的“板材经济”从卖木头、做板材到产家具,通过不断升级的“三级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市经济、富民经济。目前邳州市深加工生产线达到2500条,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出口量800万立方米,远销美国、中东、西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5%。邳州板材被列为全省100家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还捧回了“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的金字招牌,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

三是要以“差异化”为统领,实施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战略。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产业和人才已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们靠什么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由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须有人才结构的变化做支撑。因此,江苏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把其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还要充分激活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好本地的人才富矿,并以此带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本土化。近年来,如皋市抢抓沿江开发的历史机遇,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打造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最具活力城市和最佳创新创业环境城市,吸引了项目、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资源加快集聚,引进了熔盛重工总裁陈强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实践证明,“引进了一个人才,就能振兴一个企业,乃至带动一个产业。”在陈强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仅用4年时间就使熔盛重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目前手持造船订单排名世界第五、中国第一,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部级造船基地。2010年,如皋进入全国百强县第68位。

三、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文化、经济等具有特色内容的总和,是区域“名片”。当前的县域经济竞争,已经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单个企业、产业和市场之间的竞争,而是越来越表现为县域之间的整体竞争。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向心力,吸引各种资源在区域内汇集。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对区域内的企业品牌、产业集群和城市品牌,乃至对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协同整合带动作用,有效提升县域的区域竞争能力。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形成了基于国家特色的产业化集群性品牌。例如,德国的以汽车品牌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意大利的服装设计产业集群化品牌;法国的以香水等产品、巴黎等城市为代表的时尚浪漫生活方式;美国的快餐品牌、可口可乐品牌等代表的美国文化。在这些发达国家内部,又会形成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化分工,在产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化品牌群。例如,美国高科技公司集中的硅谷,德国的机床业集聚的斯图加特,印度的软件之都-班加罗尔等。

从江苏县域经济品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同样也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即以区域品牌推动县域品牌、县域品牌带动产业品牌、产业品牌拉动企业品牌的积聚,反过来,又形成了依次推动的递增关系。例如,丹阳的眼镜产业集群,昆山的IT产业集群,邳州的板材加工产业集群等。素有“淮河明珠、龙虾之都”之称的盱眙县以龙虾为媒,开展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农产品推广等活动,几年来,盱眙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拿小龙虾做出了大文章。龙虾使盱眙这个苏北相对贫困的县迅速提高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家喻户晓,从而能够在与外界的经济交往中比较容易夺得商机。通过打造“龙虾之都”这个区域品牌,盱眙县的经济发展可谓驶入了快车道。2010年1至7月份,盱眙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85亿元,同比增长55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14亿元,同比增长66.96%。

建立有效的要素整合创新机制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2]江苏县域经济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找到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点。依此规划整个区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方向,形成产业集群并支撑区域品牌的建立,最后谋划支撑其产业分工的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数量。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而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会产生特有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区域品牌。而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够强化集聚优势,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进一步打造产生互动效应,有利于产业品牌和县域经济的优化升级,以及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近年来,江苏省部分县(市)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常熟服装产业集群、昆山模具制造产业集群、丹阳钻头五金工具产业集群、兴化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

四、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防止掉进“产业梯度转移陷阱”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指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会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实现区域经济优化的产业调整目标。[3]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如果简单地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只能一味靠追随发达地区,由于梯度推进线路过长,梯度推进时间过久,偏远区域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且中间需要长期的消化、整合、完善等过程。因此,欠发达县(市)如果只立足于梯度转移,不对产业链定位进行分析,不对发达县(市)的极化效应生成一道“屏障”,依赖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缩小与发达县(市)的差距,那么,它同发达县(市)的技术和经济差距便无法缩小。如果欠发达县(市)承接了发达县(市)大量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即以效率低、技术差为特点的产业转移,很容易造成环境恶化,使产业掉进“产业梯度转移陷阱”,甚至会扩大与发达县(市)的差距。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优势,随着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升,将产业从成本高地向成本洼地迁移,则可能大大阻滞产业升级,使本应优化的生产、管理、营销、运作模式由于空间转移而得到不断复制,这就加重了惯性和惰性对发展的制约,构成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

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的流程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发生改变,而反过来由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虽然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有必备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反梯度推进理论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的理论,已在不少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如美国的犹他州本是个欠发达地区,但依靠开发计算机应用等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行列。印度加尔各答等市也是依靠软件开发等高新产业而成为“亚洲硅谷”。

因此,苏中和苏北县(市)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沿海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和资源环境人文等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站在产业链定位的高度,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当地具有较好配套基础、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还要加大自主创新,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迅速转化为综合经济优势,抢先发展高加工度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才可能在获得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谋划。依托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的辐射和带动,先前综合实力在江苏排名靠后的靖江,2009年GDP达到364亿,较之三年前增长431%。自2006年起,靖江在全国百强县位次居于苏中苏北前列,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私营个体税收、居民储蓄等7项指标多年居苏中第一、全省第八;靖江市2009年船舶产业占据江苏36%、全国11.1%的市场份额,这其中园区贡献功不可没。同样,“两江联动模式”对江阴的发展贡献也巨大,2009年江阴共有7个过亿美元产业投资项目,其中有4个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内,园区2009年对江阴市GDP的贡献接近4个百分点。

苏中苏北县(市)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广袤,土地生产率高,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和许多农作物的生产基地。苏中苏北县(市)应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品牌”农业,积极发展绿色和观光等现代农业,加快优质粮食水产、花卉、苗木、果蔬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副产品运加销企业,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具有苏中苏北县(市)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形成苏中苏北县(市)崛起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大丰市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重点“菜篮子”和“米袋子”,“绿色”食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大丰人为了人类的健康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绿色”食品。目前,大丰市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400多个,建立了果蔬、粮油、畜禽和水产等40个“绿色”产品专业市场,申报认定的无公害农户品14个,“绿色”食品10个,恒北早酥梨、海丰大米、海英菜有机食品3个。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经济健康发展

创新是县域经济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经济主要受到区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影响,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区域创新经济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具有公共产品的主要特征,其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企业对研发投资的激励降低,因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形成激励。因此,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成为促进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4]

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品牌、技术的仿制现象在县域经济中仍经常发生。这不但造成技术路径被锁定,而且会阻碍创新环境的形成,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随之增多和法制环境亦受到干扰,结果严重侵害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割裂企业的互信链条。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创新为基础,而创新往往以一定的知识产权来表现。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创新激励功能的发挥,促进县域经济创新活动,进而影响县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创新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因此,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着力营造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创新环境。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类计划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应建立专利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专利技术实施、专利奖励、专利执法及宣传,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保护和鼓励发明人、科技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近年来,江阴市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大大增强,生产研发具有自主的专利产品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有力支撑了江阴企业从“制造”向着“创造”方向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七连冠。

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监管和执法。昆山开发区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开发区成立相应机构,出台《关于加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试行办法》,设立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奖,开通知识产权服务热线,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协助企业申报科技成果、完成产品鉴定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激发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热情。区内一批跨国公司纷纷在昆山设立跨国或跨国性研发机构――恩斯克中国技术中心、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亚太研发中心等。知识产权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支撑和带动了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加强对社会关注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监管,依法规范市场主办者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切断侵权假冒商标商品的市场流通渠道;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环节的执法,严厉查处生产印制假标识、假包装物,伪造、冒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名厂址、他人质量标识,以及标识内容与标准规定不符,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战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特征与演化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2]唐玉生.珠三角、苏南、温州区域品牌演进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湖南省;经济差异;多尺度分析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异的现状、趋势、成因,并提出了许多缩小经济差异的对策和措施[1~7]。

近年,有些学者开始注重从空间尺度角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鲁凤,徐建华,陈洪安,李国平等也在此取得了很多显著的研究成果[8~15],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以期探求研究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较合适的空间尺度与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湖南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1)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公式为

(1)

式中,yi (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u是所有地区的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其公式为:

(2)

式中,yi(i=1,2,3,…,n)是第i地区人均GDP,yj (j=1,2,3,…,n)是第j地区人均GDP,u为所有地区人均GDP,n为地区个数。

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其公式为:

(3)

式中,yi和xi分别是第i个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Y和X分别代表所有地区的总GDP和总人口,n为地区个数。锡尔系数T越大,就表示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

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可以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16~18]。

为详细了解湖南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本文对湖南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14,15,16]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将湖南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湖南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则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T为:

(4)

式中,i=1,2,3…,n,代表湖南省第i个地市;是地市间差异,是第i个地市内差异的加权平均值。其中:

;;j=1,2,3…,m,代表第i个地市的第j个县;

(5)

(6)

在这里,和分别为第i市的总GDP和总人口。和分别为第i市第j县的总GDP和总人口。运用公式(4)、(5)、 (6)既能分析湖南省地市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市际差异),又能分析各地市内部各县之间的差异(即文中的县际差异),从而确定哪个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湖南省总体经济差异中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二)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区)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以地(市)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

以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区)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少数年份中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经济指标按统一规则进行处理。如统计年鉴中无相应的指标数据,但有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增长率进行计算;无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已有数据的平均增长率进行差值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湖南省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数据。

三、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在县和市尺度上分别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1990-2007年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结果(见图1)表明:第一,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走势较为一致。在县尺度上,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平稳发展,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1990-2007年均呈扩大趋势。第二,在县和市尺度上,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第三,在县和市尺度上,三个指数的曲线走势一致,但是变异系数的曲线波动起伏最明显,最能表现扩大、缩小趋势。

图1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表示的县尺度(1)和市尺度(2)上的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1990-2007

Figure 1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unan Province b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index at county scale and city scale, 1990~2007

这表明,虽然在不同尺度上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市、县尺度上,变异系数的绝对值远高于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敏感程度最高,最能贴切表现湖南省经济差异。

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在市、县尺度上的的计算结果(见图2)表明:第一,各指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均为县尺度、市尺度,县尺度上的结果一直比市尺度上大,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第二,各指数在县、市尺度上的总趋势一致,小趋势不同。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但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 湖南省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1990-2007

Figure 2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t three scales 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il index and Gini coefficient, 1990~2007.

分析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湖南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可以通过锡尔系数的分解来研究湖南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1990-2007年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见图3)表明:第一,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下降,2000年略有增大后一直下降;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1999年逐年上升,2000年略有下降后又呈上升趋势。第二,从总体趋势来说,县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市际差异的,但略有下降,相反的,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略有上升。第三,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下降、上升之后,最终有趋于稳定的趋势,2005年以后县际、市际差异的贡献率稳定且相当。

图3 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1990-2007

Figure 3 The results of two-stage nested decomposition of Theil index, 1990~2007.

分析可知,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县际差异贡献率的下降,市际差异贡献率的上升,县际、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因此不应单一注重县际或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对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结论

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不同空间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市、县尺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1993年缓慢扩大,1993-2004年发展平稳,2004年以后又呈扩大趋势;在市尺度上,湖南经济差异在1990-2007年一直呈扩大趋势。

第二,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湖南省经济差异存在差异,而且,在县尺度上湖南省经济差异波动更明显,表现在:在县尺度上,三个指数在1993-1997年表现为减小趋势,1997年以后又呈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三个指数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波动情况更能表现现实差异状况。

第三,影响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因素由县际差异到县际与市际差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分析可知,2005年以前县际差异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湖南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2005年以后县际差异和市际差异对湖南省经济差异的影响趋于相当,共同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这也表明,对于湖南省经济差异影响的研究不应仅考虑县际或市际差异的影响,而应综合考虑县际、市际差异的影响。

综合上述研究,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着湖南省经济差异的研究状况,在湖南省经济差异中县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县级尺度上表现的总体经济差异更明显,更能表现湖南省的实际经济差异状况,是研究湖南省差异的重要空间尺度。因此,在县级空间尺度上研究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是学者们应着重考虑的,这也对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湖南省经济差异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7~9.

[2]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Masahisa F, Hu D.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37.

[4]Kim TJ, Knaap GJ.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 1952~1985.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35(1):39~57.

[5]Ye Huawei.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9,23:49~59.

[6]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7]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117~125.

[8]姚波,吴诣民,刘鹏飞.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8):35~37.

[9]陈洪安,李国平.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变迁――1978~2007年[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 11 (6):82~88.

[10]苏方林,徐建华,包惠.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4,(11):45~47.

[11]鲁凤.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熊鹰,王克林,郭娴,胡卫星.湖南省地市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23 (3):37~40.

[13]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4]徐建华,鲁凤,苏芳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 24 (1):57~68.

[15]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401~407.

[1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 2006, 25(4): 710~718.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σ收敛;绝对β收敛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14-03

一、引言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 2009年全省人均GDP仅为10309元,排在全国倒数第一。由于省内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环境等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例如2009年贵阳市南明区人均GDP高达34864元,而黔西南望谟县人均GDP仅为3803元,仅为南明区的1/10。因此,分析贵州省区域空间收敛性,深入了解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县域经济收敛性研究较少,且大多是定性分析。何康宁(2006)认为“工业化、民营化、特色化、城镇化”是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文红(2009)将贵州县域经济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组,分析了第一产业对当地GDP的影响,得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性越强,贵州传统农业整体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陈厚义,刘斌(2010)对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臧忠卿(2007)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缩小地区差异。刘群、王颖(2006)对贵州全省87个县级区域,选取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8个重要指标,比较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1.研究区域与空间单元的选取

由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于1988年建区,为保证样本空间单元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时间跨度从1988年到2008年。同时,由于贵阳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较为复杂,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空间单元的一致性,将贵阳市市辖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处理。同理,遵义市的汇川区1995年建区,将其于红花岗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遵义市辖区”处理。因此,本文的县域空间单元为80个县级行政区划、“贵阳市辖区”和“遵义市辖区”共82个空间单元。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贵州各个县级空间单元的人均GDP为研究变量,数据全部来自《贵州六十年》,研究的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08年。同时,以2008 年为基年,进行物价指数调整。“贵阳市及市辖区”和“遵义市及市辖区”数据,通过当年全市数据减去下辖各个县(县级市)数据,再除以当年全市人口(除以下辖各个县人口)计算所得。

三、贵州县域经济收敛性分析

1.贵州省县域经济σ收敛性分析

所谓σ收敛,是指地区间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差异缩小的趋势(barro,1991)。对于σ收敛一般采用静态分析法,对各地区各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离散度指标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变异系数CV、区间基尼系数、区间泰尔系数等。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法,首先,分别计算贵州省各年人均GDP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其结果如图1和表1 所示:

从图1及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贵州省人均GDP变异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趋势。第一阶段为1988年至1996年,变异系数从1988年的0.634,缓慢降到了1996年的0.575,在过程中略有波动,但变异系数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为1996年至2007年,变异系数迅速从1996年的0.575增大到2007年的0.759。从1996年开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明显的分化,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第二,贵州省经济分化时间点晚于全国5年。1996至2001年为贵州快速分化期,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0.575迅速增大到了0.719。由于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这过程中,导致了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分化。国内研究基本认为,我国在1991年前后出现了经济分化,且1991年至1996年间区域总体差距扩大(林毅夫,2006;魏后凯,2007)。

第三,2008年出现“拐点”。2008年贵州人均GDP区间变异系数为0.717,相比于2001年至2007年的稳定增长趋势,出现了突然“掉头”,低于2001年的0.719。可能在未来,贵州省区域经济会出现收敛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贵州省县域经济绝对β收敛性分析

β收敛是指区域经济平均增长率与其初始经济水平负相关。(Barro,Markiw ,1991)存在β收敛,这意味着经济落后地区有着较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同时,Barro等人还证明了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Barro,1992)。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异质性,既资源禀赋、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地理等原因,可能会在绝对β收敛回归中出现遗漏变量偏差,于是Mankiw(1992)、Islam(1992)等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加入人力资本等条件变量,只要初始发展水平变量的偏系数为正,就说明该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我们采用绝对β收敛的研究方法,如上分三阶段研究贵州省县域人均GDP绝对β收敛性:即1988年至2008年整个研究区间;1988年至1996年;1996年至2007年。

估计方程为,参考Barro(1991)

其中μit为误差值,C为常数,由上式可知:β值的大小取决于初期的人均实际GDP值,而与其他参数的变化无关。因此,由上式测算出的系数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绝对β收敛。使用Eviews3.3估计,结果如下表: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首先,总体看,从1988年至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率与期初的人均GDP存在负相关关系,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间人均GDP差距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缩小。表明自1988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收敛性,高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较慢,而低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却较快,各地区间经济增长有收敛的趋势。但该模型显著性不强,缺乏解释力,故需进一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

其次,从1988至1996年期间,贵州省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性。该时期低收入地区以每年1.45%的收敛速度在追赶高收入地区,这与很多学者研究中国区域间的收敛系数十分接近。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农村,而经济落后地区绝大多数是农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此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带来了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减小,经济增长呈收敛性。

最后,从1996至2007年期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下转36页)(上接15页)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而以自由竞争为特色的市场机制能够促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充分利用市场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市场经济却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难抓住市场机遇,较难应对市场挑战,经济增长的势头必然削弱,进而拉大了和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分异现象,所以该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就不存在绝对的收敛性。其条件β收敛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结论

第一,从整体上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以1996年为分界点,呈现先收敛、再发散的“U型”趋势。与我国经济收敛趋势分界点相比晚约5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贵州省市场经济起步比全国晚5年左右。

第二,1988年至1996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绝对β收敛,落后地区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追赶较发达地区。但是这种收敛趋势并不明显,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并未明显高于较发达地区。

第三,1996年至2007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出现分化,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不存在绝对β收敛性,需进一步研究其条件收敛状况。

第四,在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县域差异出现下降趋势。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石风光、杨文举.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2008,(06).

[2]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07).

[3]张胜、郭军、陈金贤.中国省际长期经济增长绝对收敛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1,(06).

[4]马栓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03).

[5]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05).

[6]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J].经济学季刊,2004,(03).

[7]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03).

[8]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03).

[9]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10]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11]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4).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区域经济差异是历来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不同研究由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结果也不尽相同。

从研究尺度上看,学者们从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二大地带区域差异、省际差异到县域单位逐渐缩小。许召兀、李善同考察了2000年来我国对区域差距变动的趋势,发现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杨开忠对我国省区和二大地带区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的区划体系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的变动趋势;胡鞍钢、魏星以县级为单位研究了,发现从1993一2005年县际经济发展差距与省际经济差距并未出现趋同现象。

从研究方法上看,起初,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前期主要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的计算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分异度做一定量的计算。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分析了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却忽视了区域发展的空间特性,因此以空间计量为代表的空间统计技术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综合了传统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县域经济的分异进行研究。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研究认为:至2006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有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聚集趋势,并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哑铃形空间格局,认为河西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陇东、陇中、陇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川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分析县域经济分异的驭动机制,有助于形成“靶向”的区域政策,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

(1)区位条件的差异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票赋和经济区位的不同,其经济发展能力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兰州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诸如榆中县、红古区、皋兰区等周边等地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河西走廊资源充足、光热条件好,再加上地势平坦,因此该区域农业发达,其境内区域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名;华亭、嘉峪关、金昌和玉门等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当地的发展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增长总量大、速度快。而落后地区诸如甘南、临夏等地由于地处山区和高寒地区,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其资源票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要素、要素组合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构成了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2)政策和投资倾斜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经济活动聚集的因素之一。

首先,政府通过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人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采取率先投人、提高当地期待收人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向政府鼓励的区域发展,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

其次,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个数多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在交替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交互加强,逐渐形成空间网络化。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同时,对投资的倾斜也增大了甘肃省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

2013年,国家出台了政策将白银、玉门和红古区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并颁布一些列措施辅助其进行积极转型,这些优惠政策无疑成为区域发展的引导性因素,也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3)产业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产业集聚为例,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是具有强外部经济效果,而这种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是具有地区限制的,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的本地区,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聚集,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如河西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而对于落后地区诸如陇南山区、陇东地区、高寒区而言,市场化程度低,主要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因此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长期以往,发达地区依靠市场机制和良好的产业环境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地区因为要素投人不足和风险不确定性而长期陷人贫穷,最后使得两级分化,形成县域经济高度分异的格局。

三、甘肃省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实,根据引起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第二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该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发展符合市场供求的现代化产业。在河西地区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夯实农业基础的条件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高寒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应该改善灌溉条件、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结合不同市县的具体条件,培育牛羊肉加工、皮毛加工等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2)对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

一些落后地区缺乏原始的要素积累,尤其是资本的积累。对这些发展起点低、速度慢的地区,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适度的投资倾斜,辅助落后市县走上良h}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甘南、临夏等地,政府应该鼓励积极发展藏医药、民族工艺品、手工制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其次,在这类地区,培育具有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轻工业和特色手工业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3)培育新的增长极,建立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结构层次高,市场化程度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原有城市增长点的基础上,要结合区域实情,依托特色产业建立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精品小城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极,扩大经济圈的网络,增强其区域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如平凉、天水、定西等地最为区域增长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有限,要依托发展区域特色培育经济外向型的区域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