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化动机理论;中国传媒集团;因子分析;“四力”模型

一、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相关研究

关于企业国际化的动机问题,Makino等从产开发(AssetExploitation)和资产创造(AssetExploration)两个角度阐述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动机。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曾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最主要动机有:跨越关税和进口壁垒与管制;降低关税和消除高额运输成本;获得和利用当地原材料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得到了发展,关于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研究,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理论,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等。日本学者小岛清和英国学者Dunning对跨国经营动因所做的系统归纳,受到学术界普遍的认同。小岛清认为,自然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生产要素寻求型,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三类主要动因。Kojima(1978)按照动机把对外投资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东道国在自然资源、市场、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进行投资时的区位选择和投资类型。2006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有三个方面: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和母国政府对国有跨国公司规定的战略要求。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跨国直接投资并不是利用现有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主体行为,而是对于外部环境冲击的战略反应,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多表现出外部环境的要求。鲁桐对温州112家名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获取较高的利润、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是企业海外经营的主要动机。江小娟则认为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力来自于我国更多地参与国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更好地贴近国外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邢建国认为中国跨国直接投资成长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对经济主体战略的调整。而王林生等人提出:国家利益的驱动是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宏观原因;企业利益的驱动是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微观原因。由此看出,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有着不同的类型。而对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化问题,目前少有研究涉及,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导引下,探索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的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化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接下来部分将对于Dunning国际化投资动机理论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传媒产业的现状,对于中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以检验Dunning理论的实用性,以期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与现实指导。

二、Dunning的国际投资动机理论

1.资源导向型。资源导向型是以资源为导向的一种投资战略,公司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和获得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并以这些资源为母公司提品和服务。对于资源导向型国际动机而言,首先是海外寻求国内的劣势资源,主要是从国外获得本国缺少的原料,通过投资于海外的产业,开采外国的资源来补充自己的先天不足,并获得由低成本原材料带来的益处。其次,维护原料来源的稳定性,使用进口原料的企业,随时都受到国际原料市场供给状况与价格变化的影响,面临多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威胁到原料进口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位。为了防止或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厂商往往前往国外的原料产地投资设厂。最后,资源导向倾向于利用当地生产区位优势。

2.市场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是指公司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东道国市场或相邻市场的需求,实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市场战略动机来源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展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寻求型投资是基于多种导向,规避贸易风险、稳定与扩大市场。

3.效率导向型。效率导向型跨国公司更多的是利用母公司资源支持、产品大部分销售回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它们进入东道国就是要压低成本。这类跨国公司比较重视东道国的三个方面:生产要素成本、政策优惠与基础设施建设。

4.战略资产型。伴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资产的角逐,国际化经营已成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战略资产的寻求,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利用领先的世界技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利的地方配置专业化生产厂家,可以形成国际专业化生产网络。

三、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的实证检验

1.实证检验假设。进行资源型投资多是因为国内资源比较贫乏,需要资源投入比较多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并且资源性投资方式常常规模巨大,周期长,风险高,相对于传媒产业而言,受到资源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得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不属于资源导向型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Islam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如收入)与传媒产品的消费密切相关。同时,国外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便利,因此国外市场对于中国传媒集团具有较大吸引力,通过开展国际化战略,可以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因此得到第二个假设:

假设2: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市场导向型

发达国家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开展传媒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业务,能够提升传媒集团的经营效率,因此得到第三个假设:

假设3: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效率导向型

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战略是在国际化趋势大背景下,考虑外部环境的威胁与自身的优势,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通过国际化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式,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形成国际专业化生产网络,从而促进集团更好发展,因此得到第四个假设:

假设4: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战略导向型

2.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实证分析。为了探索传媒集团的国际化动机,对上海几家传媒集团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访谈基础上,结合传媒产业发展的形式,分析传媒集团机会与风险的同时,进行了问卷调研。对于问卷的设计,针对Dunning国际化动机理论的四方面,首先,考虑到资源因素,传媒集团从事国际化,除了要寻求国内劣势资源外,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传媒产业的财政支持等,都是传媒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可资利用的资源。其次,对于市场因素,主要考虑到海外市场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传媒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消费能力,且海外传媒产业巨大发展空间对于中国传媒集团也是一个极大吸引力。再次,对于效率因素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考虑追逐海外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寻觅国外的政策优惠以及利用国外便利的基础设施等。最后,对于战略导向型,传媒集团进行国际化,在利用自身优势向国外学习同时,借助国家战略导向的引导,通过培育自身竞争力从而打造国际品牌。因此,问卷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共分为16个相关的问题。总共发放了问卷65份,收回65份,剔除填写不完全的,共计回收有效问卷61份,描述性统计如表1。

由表1各个指标的得分可知,对于寻求国内劣势资源得分较低,海外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与吸引力等得分较高,寻觅国外政策优惠等得分中等,而集团闲置资金的利用、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得分较低,针对Dunning国际化动机理论的四个方面,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见表2)。

由实证的结论可知,Dunning的国际化动因模型并不能充分地解释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动机,这或许与中国传媒集团发展较缓慢,海外投资刚刚起步,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战略模式,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更多的是在外界推动下被动进行国际化战略。

四、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四力”模型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理论,对于此次调查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于研究样本采用了Kai-ser-Meyer-Olkin与Bartlett检验,根据SPSS17.0的测算,该问卷的KMO为0.753,Bartlett近似卡方为427.546,因此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于样本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分析,可以得到四个因子(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每个条目的因素载荷均大于0.559,总体方差解释率为65.47%,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并得到四个因子:

第一个因子包括海外寻求国内的劣势资源、海外稳定的经营环境、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吸引力的海外市场空间、追逐国外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寻觅国外传媒市场的政策优惠、利用国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察了国内外市场环境对于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影响,这里我们称其为市场影响因子。

第二个因子包括政府“走出去”战略导向、借助传媒产品输出国家观念、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府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协调。这里主要考虑到政府对于传媒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作用,我们称其为政府影响因子。

第三个因子包括利用国际化提升传媒集团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国际化把企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这里主要考虑到传媒集团从事国际化是为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目的,因此我们称其为品牌影响因子。

第四个因子包括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集团闲置资金的利用、集团创新能力的培育,主要是从集团自身的能力出发,考虑到集团自身资源与发展战略,因此称其为集团创新影响因子。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战略;研发;球化;本地化

1 研发活动的战略导向分析

1.1 全球化的战略基础

研发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区位,利用多个国家的科技资源,跨国界开展研发活动,即研发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活动的全球管理及成果的全球共享。实施全球化研发的跨国公司多以国际战略和全球战略为导向,所谓全球战略,是向全世界的市场推广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由此形成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效益,以取得高额利润。

在该战略下,企业以成本领先为目标,建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技术基础,集中在具有优势区位条件的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服务于全球市场,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研发。

1.2 本地化的战略基础

研发本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子公司所在地,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开展研发活动。这种策略显然与实施多国战略的跨国公司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多国战略强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实现差异化战略。因此,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用适合东道国的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充分渗入市场,抢占份额,这正是基于多国战略的研发本地化。

2 研发活动区位模式的选择

2.1 全球化的区位模式

全球化研发的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的海外研究与开发的区位,作为其全球市场的供应中心,这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研究与开发的基础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自身的规模,国际化程度和发展经营战略。能使各种因素取得平衡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最理想的区位(见图1)。

基于这些因素和全球化研发的战略动机,可以将其区位模式总结为4种:

(1)生产支撑型。

生产支撑型的R&D机构大多是为了支撑在海外的生产而设立的,为母公司在当地的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常与海外生产基地联系在一起。

实施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主要在优势地区集中建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与其密切配合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区位优势,为海外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取得成本领先,从而服务于国际市场。

(2)资源需求型。

这种类型的R&D机构主要着眼于东道国的研发资源,包括适合技术开发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成果,当地的激励和扶持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等。

大型跨国公司多在经济和科技相对发达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显然是看中了这些地区的R&D设施和基础性研究成果。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一般都是此类机构的聚集地,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也正在成为国际企业新的研发基地。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网罗和储备优秀人才也是全球化研发的重要策略和内容。

(3)市场导向型。

以全球战略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的R&D研发机构追求不同市场的一般偏好和需求,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强调标准化的技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消费者都品尝着同样的可乐,经典的口味风靡全球,长久不衰,这正是可口可乐公司立足于全球市场的产品开发所带来的效应。

(4)战略投资型。

这类R&D机构的区位选择不是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直接依据全球战略规划来考虑海外研发的全球布局。规模较大和国际化程度高的跨国公司通常采取这种方式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抢占全球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

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在当地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如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中国加入WTO后,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内地设立研发机构,显然也是看到了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

2.2 本地化的区位模式

影响本地化研发的因素与全球化研发不同,更加需要考虑到研发活动与诸多方面的相关性,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研发战略。

(1)基于区位优势的本地化。

本地化研发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但与全球化不同的是,本地化模式下对资源的利用是为了服务于东道国的市场,并非着眼于全球。因此,适合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都应从地区特点出发进行筛选和开发。另外,也有不少跨国公司受到当地相关政策的激励和吸引而设立了研发组织和机构。

(2)基于市场需求的本地化。

全球化研发是以全球市场为导向,而本地化研发则是以东道国市场为导向。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多国公司大都是以本地化研发来实现其战略目标。在深入考察当地市场的规模潜力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基础上进行研发,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使研发活动真正为市场服务,才能始终保持公司和产品在东道国的竞争优势。

2.3 研发全球化与本地化的组织形式

为了适应不同的发展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研发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以更有效的协调和管理遍布全球的研发机构,为其全球目标服务。

(1)基于研发全球化的全球集权型。

跨国公司在母国研发活动的基础上向海外扩展,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若干分支研发机构,跟踪全球市场,进行技术探索,同时,母国的研发中心仍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要执行者,这就是全球集权化的研发组织形式。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母国集权型模式集中进行研发的优势,又能兼顾全球市场,因此适合采取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

(2)基于研发本地化的多国分权型。

不同于集权型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权型是适应跨国公司经营“本地化”的趋势而产生的,因此大多用于采取多国战略的国际化公司。在该模式下,母公司将其研发职能分散到多个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海外研发中心,并对各分支机构进行协调,以实现总体战略。海外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独立研发,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从而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多国战略。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化战略;战略构架;机械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75-02

引言

对于机械装备制造业而言,一个全球性的分工体系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企业在销售、生产、配套等经营环节上对全球资源的依赖性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化,这种趋势不可逆转[1]。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国际化进程。我们必须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发展的商机,提升企业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中的生存能力。

从当前国内外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管理研究来看,大都是以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在2007年的报告《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Europe》中指出,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欧洲制造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企业人才国际化战略、投融资国际化战略以及运营国际化战略可以提升欧洲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2]。新西兰经济发展部报告《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 Case Study》(2008)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新西兰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优势就是人才竞争力强[3]。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构想,最后从构筑三个国际化平台提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近年来,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层次、水平和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创新方面: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研发平台,成为机械装备制造业拥有四项第一的国家;客户与市场方面拥有全球重大知名客户,煤炭、冶金、有色、电力、建材等领域得到全面拓展和延伸,在重大项目与核心产品上屡有建树;技术装备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技改投入,装备能力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而未来三年内国家特别支持发展的新重机工程将使中国达到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配置;管理方面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推行零缺陷管理等,使企业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

2.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不足。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国际化经营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和制约因素,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研发核心产品的能力、手段等还不够完善,现有产品的总体档次和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掌握的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有限,还没有形成能影响国际市场的世界级品牌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够强。从单个企业来看,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步入市场经济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全球销售网络,对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反馈不及时,对国际竞争规则和习惯不熟悉,抵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不强。中国企业在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跨国经营团队的管理、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控制、自身的交货状况及质量管理等方面还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二、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构想

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经深入研究和策划,可以初步确定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路、战略定位等,形成了以下的战略基本构架。

1.战略思路: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加速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行业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力争2020年把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全球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行业。

2.战略定位:立足国内资源,把市场推向国外。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定位有四种类型:一是海外市场开拓型,即立足国内资源,把市场推向国外;二是海外资源利用型,即利用海外资源,占领国内市场;三是全球市场经营型,即不仅利用全球资源,而且把市场也放在国外;四是本地市场竞争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战略类型。

三、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要成功走向国际化,当务之急是抓紧构筑三个国际化平台。

1.国际化销售平台:市场销售国际化的程度,决定着行业国际化的程度。面对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为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情况和市场需求的营销业务模式。

2.国际化采购平台:采购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质量最好、符合不同国家技术规范、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采购部门要加强对技术、法律、商务、外语的学习,提高与国外客户直接交往的能力,及时了解全球资源,建立全球配套实时报价体系,规范采购流程。建立全球化采购体制,融入国际采购链和价值链,形成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避免在紧缺资源上受制于人。

3.国际化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速度大大加快。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国际化进程:一是建立国际化知识管理系统,实时搜索、查询、集成国际最新的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专利信息,为行业的计算机辅助创新(CAI)体系服务。二是建立国际化门户网站,为搜集市场信息、开展销售和采购活动提供快速反应的路径。三是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平台,推动管理方式变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R].Washington D.C.,U.S.A.:NTIA,2006.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4-0075-05 收稿日期:2008-01-16

国内关于企业国际化的概念没有统一,我们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指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范围从国内市场已经扩展到国际市场,因此,企业的国际化不仅包括营销的国际化,而且包括观念、生产、研究与开发、资本和人才的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定,提出了许多观点各异的国际化理论(Gereffi G,2001;Omar N Toulan,2002;Grossman et al,2005)。如20世纪60年代初Slephen H.Hymer等的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RaymndVemong的产品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P・J・Buckley,M,casson.A.M.等的内部化理论及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20世纪80年代E・Porter等的便于战略链与行业竞争优势理论。

这些传统理论始终以西方各国的先发展型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虽然对我国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有些启示。但是一些观点和结论并不适用于我国这种后发展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是在一种新环境背景下,即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国际化,这种变化对跨国公司而言可以说是质的巨变。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先发展型跨国公司为基础的主流国际化理论无法准确解释后发展型的行为,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适合我国实际的后发展型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探讨。

一、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并有加快的趋势,无论是否愿意,我国企业不能置身事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一:我国企业是后发展型企业,进行国际化竞争时与老牌传统的跨国公司相比无论是在规模、技术等硬件方面还是在国际化融资、管理、营销等软件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郭铁民等,2002)。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中一直是处于一种追赶的态势,而较少能够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才资源进行开创性、前瞻性的事业;其二,由于是后发展型企业,国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早被瓜分和被经营成熟,中国品牌乃至亚洲品牌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的认可度很低。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国外的跨国公司加大了对我国企业的掠夺式跨国并购和对我国市场的蚕食鲸吞,极力把我国企业和市场纳入其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领域,并从根本上消除将来我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下的可能。现在,“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已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的基本要求。在这些并购中,中方痛失品牌、市场和产业平台的残酷事实一再重演。

当然,全球化进程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一,中国的地理、资源、市场格局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宽广选择。中国目前具有跨国投资潜力的企业大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在产品市场、要素资源选择上接受着国内、国际信息的双向辐射,由此也决定了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国际化决策过程中能够开展较为充分的方案选择。其二,中国企业的后发优势为中国企业国际素质快速提升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一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就面临最新的技术和最激烈的竞争,可以利用其机遇充分提高技术、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的素质,而不必面临转型和处理遗留的包袱。其三,相对中国更落后的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存在,为中国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梯次转移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与现状来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几乎全部属于后发展型,即:一是该企业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就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即后来者特征(姜汝祥,2004);二是该类企业的核心技术弱且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表现为技术依赖性。三是我国企业内向国际化程度高,外向国际化程度不足。内向型国际化指通过引进外国企业的产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导致国内市场国际化。外向型国际化是指通过中国企业的产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势要素走向国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实现企业的国际化。从改革开放起,我国就一直采取战略联盟、合资和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内向国际化。我国现在国际化的重点是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着重是进行外向型国际化,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输出与输入存量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是166:100,发展中国家是18:100,而我国是1.46:100。我国外向国际化经营严重滞后于内向国际化。

现今,我国外向型国际化态势是花分两枝:一枝是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来进行的,其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国际化资源配置,在国际化的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即实现开篇笔者所定义的国际化;另一枝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和战略联盟来进行的,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扩大产业链和市场。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特征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存在如下特征:第一是总体战略的“雷同化”。主要国际化企业明确提出“建世界级企业”,如:华为技术提出“世界领先企业”,上海电气提出“国际一流”,宝钢集团提出“世界一流”等,这表明,作为后发展型企业,中国大企业的战略主题是追赶,“世界级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梦想。第二是缺乏相对独立的海外战略。多数公司仅制定了总体战略,没有制定相对独立的海外战略。第三是海外战略制定与首次海外投资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小,理论与实际差距大。中国华源集团在1992年创立时就确定了跨国经营战略,但直到1997年才实施首次海外投资(李海舰,2002);海信自从1994年成立时提出“把海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大公司”的战略目标,但到2000年才开始首次投资。这显然说明国际化进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为此,我国企业今后国际化发展方向是:

第一,制定明确的国际化战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即自然资源寻求型、全

球市场寻求型和竞争资源寻求型。中国制造企业制造加工能力强,规模大,但价值链上游的研究开发、核心部件制造等较弱,我国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应尽力寻求价值链两端的资源为己所用,着重发展自然资源寻求型和竞争资源寻求型战略。

第二,培养新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从长期来看,现行我国制造企业的价格优势不能成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这种优势本身很脆弱。同时,支撑企业国际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世界级的、与企业接轨的管理体系和充满活力的企业机制。

第三,注重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进入和掌握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

(四)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国际化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规模小几乎是我国所有国际化企业的特征之一。

2、缺少适应全球化运营的国际化人才。跨国公司依靠其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待遇和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吸纳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这是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的资本。也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弱点。我国的许多国际化制造企业由于缺乏人才的培育和管理机制,从而造成国际化人才瓶颈。

3、缺乏国际化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国际权威机构的一项研究表明,R&D经费支出占企业产品销售额1%以内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据统计,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到现在还没有达到2%。

4、缺乏较强的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及资本资源、采购原材料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张方华等,2003)。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现行国外跨国企业有巨大的差距,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常常遭到封锁,自然资源的进口也面临高门槛。

5、缺少把握、控制和运筹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如何与外国政府、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打交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民族习惯、文化特征、宗教背景及法律约束等。我国许多国际化的制造企业在这方面现有能力弱,研究国际市场的意愿和能力都还远远不够,这也是当前许多企业对国际市场难以有大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刘志彪,2004)。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系统性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建立与特征

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主要由管理理念、技术研发、组织管理、企业品牌、市场营销、资本经营、人才开发、企业文化等八个因素耦合而成,这八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如图1。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定义如下:设A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S中全部要素的集合,R为元素之间所有关系的集合,A中不存在相对于R的孤立元,则该系统s可以表示为:S=(A,R)。

该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整体性。“整体大于它的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企业国际化战略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可以加快国际化步伐;对内可以凝聚企业的力量。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开放复合性和动态性。整个系统是由管理理念、技术研发、组织管理等八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成的,而且输入、输出都及其复杂的复合系统。系统具有动态的内部结构,即由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组成,这些结构成分中,既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相互适应的对应关系,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三是复杂自适应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数目较多,元素之间互相影响作用,联系与耦合十分紧密(崔和瑞等,2004)。各个元素自身就是个子系统,能通过自动调节来适应环境对其的要求。

(二)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分析

1、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结构与要素分析。

第一,管理理念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思想基础,指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规律的深入研究,国际先进企业的经营理念的积极学习和借鉴,及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的、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确定。

第二,技术研发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关键,指研发的加强投入,公司进行的技术开发和管理研究,与国外著名开发机构、企业国外技术专家的技术合作;专门的海外研究或设计中心的成立等,来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建立全球技术联盟。

第三,组织管理子系统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起支撑作用,是指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适应国际游戏规则的科学管理体系等。现阶段我国企业组织管理子系统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国际化的竞争已经不分国内外,因此,一切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都有必要学习。包括应用先进的制造与管理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企业资源计划(ERP)、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二是国际游戏规则。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推进和中国加入WTO后,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必须学习、尊重其他国家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等制度。必须按国际化的游戏规则来规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经营行为。

第四,企业品牌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核心目标。实践证明,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三个因素: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所谓品牌优势就是说消费者愿意为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支付比其竞争对手生产的质量、性能相同的产品更高的价格。一般来说,成本优势的取得所需时间最短,产品优势的取得需要较长时间,品牌优势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积累需要的时间最长,也最困难。企业品牌子系统包括:一是国际化品牌与形象策划能力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以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的竞争;二是在遵循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商标意识和名牌意识的增强。

第五,市场营销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指差异化国际市场策略策划、国际市场布局与开拓、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的建立、技术与销售服务体系的设立等的有机组合。市场营销子系统的质量是实现产品销售的关键,是企业间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对后发展型的中国企业来说市场营销子系统包括海外市场定位,市场调整。国际市场营销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等。

第六,资本经营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持续动力,指国际金融市场的筹措资金,东道国政府或银行的贷款,以设备或专利折股的合资或合作经营等多种海外筹集资金的有机组合。资本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为企业的国际化提供资金;而且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一种资金

运作机制保障以及由股东背景构成的全球化资源和视野。

第七,人才开发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关键,是指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培育、利用和开发等。企业国际化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化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与充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因子和不竭动力,现阶段我国国际化企业的人才开发子系统包括两个系统:一是全球人力资源整合子系统,即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进国际型高层管理人才、技术研究人才,并将这些人才配备到关键性的岗位上,发挥人才的智能;二是国际化人才库建设子系统,即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吸收、培养,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用人和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速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第八,企业文化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指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和这种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及企业形象等各个层面中的物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子系统(张晓辉等,2007)。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跨文化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中国企业国际化应该建立一个兼收并容、博采众长的开放式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国际化进程中增强企业文化的融合性和本土适应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培养跨文化管理能力,虚心学习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汲取优秀成果,并善于将其运用到本企业之中,打造出独特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和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不断适应当地的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市场环境,逐渐融入当地经济,加快本土化过程。

2、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企业国际化战略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哈肯的协同论(synergecic),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或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现象,这个系统在宏观上就能产生特定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一种新的有序状态。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八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管理理念子系统、企业品牌子系统及企业文化子系统在整个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处于精神层面,具有核心地位,是其它子系统之源。它们为其它子系统提供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组织管理子系统和市场营销子系统处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制度和行为层面,是精神层面三个子系统的具体化表现,它们为企业国际化目标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框架和实施平台。技术研发子系统、资本经营子系统和人才开发子系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动力因素,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子系统的物化,也是衡量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质量的主要指标。

第二,企业国际化战略子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的子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特定阶段处于和谐平衡状态,保持这些组成要素的有序状态运转,并施加作用力使子系统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以促使整个系统协调发展,即整个子系统的发展经历平衡和优化两个阶段。如资本经营子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即各种筹资方式,在企业国际化的某一阶段它按一定比例处于一个满足企业需求的平衡状态,但是当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的阶段,旧的平衡不能满足需要,就要被打破,通过优化结构建立新的平衡,即更合理的筹资方式和比例。值得指出的是通过优化而达到的新的平衡。其自身就是或就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三,企业国际化战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根据最大熵原理,封闭系统会自发走向“熵增”或“减序”。因此,该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发生物资、能量与信息“三大流”的相互作用,吸收资源、市场、政策、信息及科学技术等负熵流,以克服内部的熵增,而使系统维持一种“耗散结构”的状态,进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三、结语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第5篇

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其市值将达到60万亿-80万亿人民币。

由于人民币届时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因而以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体系将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它将成为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拥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权。

从战略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扮演何种角色?中国资本市场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一个大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到2006年底,中国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制度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已全面完成。这场制度变革具有的历史意义几乎可以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这个市场相提并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正在不断显现,一个具有共同利益基础,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机制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中国资本市场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完成而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和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系等引发的制度变革,使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平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1.股权分置的制度平台,从整体上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结构。全流通的市场结构,稳定了市场预期,使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具有共同的利益平台和共同的利益趋向,使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持续的利益动力。

2.与全流通的市场结构相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也在进行重大调整。过去,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带有鲜明的股权分置的制度烙印。而从2006年开始,以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和绿鞋机制的引入等为代表的发行制度的改革,以融资融券、信用交易和做空机制为特征的交易制度的重大调整,以市场定价为基础、以创新工具为手段的市场化购并重组机制形成等,意味着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运行规则正在形成,这些规则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核心理念。

3.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制和资金运行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风险的“放大器”功能正在消失。从1990年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到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制建立的核心理念是,把证券业理解成“类银行”。证券公司因之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挪用客户保证金,其“自营投资”必然导致自身经营风险“内生化”,从而对资本市场的风险起了不断“放大”的作用。近年来开始建立的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将对资本市场“类银行”资金运行体系产生根本性影响,也将使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放大器”的功能大幅度减弱,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源和风险结构得以改善。

4.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正在恢复。从中国银行回归A股发行和中国工商银行“A+H”发行定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市场的估值定价功能正在恢复。资产的估值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它是资本市场其它功能包括存量资产购并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

5.市场正在从追求增量融资到关注存量资源配置的转型过程中。随着股权分置的不复存在,此前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倾向――上市公司特别是其大股东对股权式增量融资近乎疯狂的偏执,将会受到市场化的利益机制的自动约束。取而代之,以购并为特征的存量资源配置行为(或存量资产的并购交易)将是市场所十分关注的。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长历史看,公司间频繁的并购行为是其资产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企业从而也是资本市场不断成长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富有生命力特征的是市场并购行为。

6.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其控股股东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由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转向企业之间的市场博弈。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实现首先是通过股东之间的内部博弈来获取的,有时甚至是以损害中小股东(流通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而实现的。这就是股权分置时代为什么会有如此频繁的关联交易,为什么会出现近乎疯狂的非理性的高溢价融资行为的原因所在。在一个全流通的市场,资产价值的市场估值机制会自动地约束大股东的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行为,甚至对大股东挪用,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都会产生抑制作用,大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上市公司资产市值的最大化才能实现,而上市公司资产市值的最大化则是由包括公司利润,核心竞争力,产业优势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这样就使大股东、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整体利益通过资产市值这个市场纽带联系在一起,到市场上去获得最大利益,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

7.全流通的市场结构使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具备建立上市公司发展长期激励机制的条件。在全流通条件下,资产市值最大化既是全体股东的共同目标,也是考核经营管理层的核心指标之一,同时,股权的全流通使得期权激励这种侧重公司长远发展,同时对经营管理层具有长期激励功能的制度得以有效建立,从而使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管理层利益三者之间得到了统一。这一点,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8.股权分置时代所形成的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体系已经分崩离析,资产价格的无差异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基本趋势是,建立在收益――风险相匹配基础上的资产价格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资产价格体系的这种结构性分离,既意味着市场投资机会的增加,也意味着市场风险的增强,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收益――风险匹配机制正在形成。

9.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最重要的外部金融环境。从资本市场成长与本币币值变动的国际经验看,一国货币的升值,客观上会导致本国货币计价资产的升值。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与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是有内在关联的。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的国际化货币时代的到来,可以预期,人民币在2010年以后,将会成为继美元之后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在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如此高的金融环境中,中国资本市场将会演变成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资产交

易中心,继而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

从以上九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2005年之前相比,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国。未来中国实现由经济大国转变成经济强国,除了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外,一个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具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创造效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而论,站在开放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角度,我们认为,到2020年,中国(内地,下同)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是:

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生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其市值将达到60万亿-80万亿人民币;

由于人民币届时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因而以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体系将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它将成为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拥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权。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我们既有历史机遇,也有现实的基础。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极正在向中国的上空漂移。我们必须顺应历史的趋势,更应把握历史的机遇。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

整体而言,那种把中国资本市场简单地定位于一种融资机制,把资本市场看成是金融体系从属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安排都是不恰当的。为了实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和政策安排。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供给来源和供给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即要对上市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对上市公司的结构进行战略转型。

从政策或者实践角度看,这一战略转型的含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必须有步骤地回归A股,这是发展和壮大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举措。截止到2006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中国国际航空已经回归A股,中国人寿已经完成了回归A股的发行审核,中国工商银行历史性地创造了“A+H”同步发行,同步上市的模式,并且将存量资产留在A股市场。在未来几年中,中石油、中移动、建设银行、中海油,神华能源、交通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铝业、中国财险、中国远洋等都应回归A股。第二,鼓励未在海外上市的符合上市条件的大型国企特别是资源型大型国企在A股市场上市,不鼓励甚至从政策上限制这类企业到海外上市。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这种战略转型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要采取积极措施让那些业绩优、规模大,并且是中国经济支柱的大型企业在内地A股逐步上市,以形成中国蓝筹股市场。只有拥有大量优质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公司,中国资本市场才能越来越多地吸引投资者进入市场,只有源源不断的优质上市公司进入市场,资本市场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赞成我国大量优质企业特别是国有特大型企业争先恐后地到海外上市。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从国家经济安全和培养我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战略角度对我国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纷纷到海外上市所提出的警示,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这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把握了中国经济的命脉,垄断了许多稀缺资源,把这些稀缺资源所创造的资源性垄断利润让境外投资者享有,这不公平,也不正常。

当然,对企业自身而言,海外上市也许是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因为纽约、香港等国际性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其大额融资的需要,也能够扩大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当我们将判断的视角从公司角度上升到国家角度,这一选择就不合适了。政府在政策设计上也不应鼓励这种选择。在新时期,优质企业已经成为上市的战略资源,成为各个国家资本市场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这从纽约,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交易所竞相赴国内推介可见一斑。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现代金融活动中,上市资源是最重要的金融资源。我们要努力把我国的优质企业留在国内资本市场,让中国国内的投资者享受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同时通过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改变中国传统的金融结构,建立一个拥有风险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有一种片面的看法是,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容纳不了特大型公司的上市,这些公司的发行和上市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压力,导致市场下跌。中国银行的回归,工商银行“A+H”的同步上市从事实上已经驳斥了这一观念。虽然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目前不是很大,存量资金也有限,但是如果发行的企业确实是具有很好投资回报的优质企业,那么大量苦于没有投资渠道的场外资金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可以提升整个市场的承接能力。只有迈出了这一步,资本市场和企业上市之间才能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

二是,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的战略转型。这种从市场需求或资金角度所提出的战略转型,核心要义是实现从单一内资市场到内外资并重的市场的转型。没有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的战略转型,中国资本市场就难以承受大型国企大规模回归A股所带来的市场压力,作为市场中流砥柱的蓝筹股集群就不可能形成,中国资本市场资产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就不可能完成,试图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的战略目标也就只能是一种不可企及的梦想。

面对大型国企大规模地回归A股和中国蓝筹股集群的形成,实现中国资本市场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战略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两条:

路径一,就中国金融体系的内部资源来说,必须超常规模地发展以集合投资为特征的证券投资基金,逐步扩大商业保险资金(主要是寿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进入市场的比例,积极稳妥地发展从事基于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具有私募性质的投资基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结构,中国资本市场才会在发展中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资本市场上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的这种战略调整,必将对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也会极大地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弹性和结构性效率,改善风险结构。

路径二,就中国金融体系的外部资源来说,必须从投资角度开放其资本市场,开放的幅度、节奏应与大型国企回归A股和蓝筹股集群形成过程相协调。资金封闭的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不了全球多极金融

中心之一极的伟业。与其着力发展QDII购买海外上市的国企股,不如让大型国企回归A股;与其担心市场承受力而把大型国企送到海外上市,不如把大型国企留在A股而同时调整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比如QFII泛化),以消除市场承受力之虞。中国资本市场如果要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不断地对外开放是一个基本要求。

从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是一个不能流动的内陆湖,而应是具有很好流动性的大海的组成部分。

中国资本市场实现战略转型的外部条件

中国资本市场要实现上述战略转型,从而到2020年实现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的战略目标,需要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我们认为,除了国民经济必须保持稳健地增长、经济规模足够大和经济结构具有相对优势的竞争力外,以下两个外部变量或者说外部环境要不断改善: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10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完全可自由兑换的国际性货币;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仅次于美元的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这种国际化变动趋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是成就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伟业的最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具有良好信用且有充分流动性和开放度的人民币,给人民币计价资产带来了持续性的良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