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文学常识

高中生文学常识

高中生文学常识

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想要学生能与外国人进行流利的交流,但是在现如今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常常以英语语法和单词为重,忽视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日常交际中的尴尬。如我们在英语课本上常讲到“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学生见到外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这些常在英语课本上出现的语句就会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运用这些语句交流,从而使外国人听到时感到很尴尬。这种尴尬是由于学生没有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缺失英语的文化意识造成的。

一、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有很多著作家通过作品阐述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语言文化影响着词义和语句的意思,如果没有这种语言文化意识,就会使这些语句缺乏真实的意思。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推广,英语学科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意义被凸显出来。而且在《英语标准》中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英语的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的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这时高中生的特性,去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从而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为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

(一)英语书面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1.深挖英语教材

教材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基础,因此教材中的设置较为齐全。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英语教材,意识到英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差别,挖掘深藏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意识,从而培养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如,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英语Unit3 Contemporary style,这一单元的主题是“fashion”,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主题,对课本深挖各国的关于“fashion”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各国的之间关于“fashion”的差异。又如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英语Unit1 Sporting event,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单元,深挖Unit1 Sporting event这一单元中深藏的体育文化差异,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认识到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深藏在语言知识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单词的基本意思后,对这一单词词汇进行扩展,让学生了解隐藏在单词后的文化意识。如高中三年级牛津版英语Unit1 Endangered animals,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濒危动物,教师在向学生教这一单元时要先有意识地把主题扩充到全球范围内,让学生有一个明确地文化意识。

(二)英语口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现实的交流中,绝大部分就是由口语完成的。但现在我国学生的英语现状是只会认,不会说,是一种“哑巴英语”的存在。这一现状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但单纯的练习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英语之间的交流。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时,要有意识地在口语教授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着重英语词汇内涵,强化口语表达

英语词汇在英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重要性不仅在英语书面上有所表F,还突出表现英语口语表达上。和我们的汉语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中国俗语,如果没有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则可能会发出疑问,即为什么要嫁给鸡和狗。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存在,他们可能与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相似也可能相似,比如在中华文化中有“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与狗这一字相关的象征性意思,这里通常表达出的是贬义的意思,在英文中同样有狗的象征意思的词语,如“lucky dog”、“my old dog”等等,但在英语中表达的意思却是褒义。如果没有理解英语中这一层含义,还把他当成我们中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则就会在交流中造成误会,以至于双方出现尴尬的局面。又如Unit1 Endangered animals这一单元中的“bear”单词,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生育这一意思后,还要扩展这一单词的其他意思,如动词意思承受,忍受,名词意思熊,并给学生讲解西方人使用这一单词时常用什么意思。

2.培养西方礼仪,了解文化差异

教师要先明白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实际交际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这一过程去帮助学生认识到真实存在的文化间的差异,理解各国间不同的礼仪风俗,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比如赞扬人的方式,我们中西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如上文中“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但在中国用“狗”称赞别人则为不礼貌。又比如在中国我们称呼别人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外在的因素,即年龄、身份等会有同志、小朋友等等的叫法。但在西方人则相比我们要简单一些,很多时候都是直呼对方的姓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重视教学这一过程,并利用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英语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的培养

什么事非语言交际呢?简单说就是借助非语言形式在交际中传递信息。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也是较为重要的存在,如我们的身势学,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美国是一个手势性很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手势,则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借助一系列对话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文化意识。

三、总结

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这门语言所掩藏的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注意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从课堂出发,着重从词汇和语句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一、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使用课标卷的省份不断增加,作为识记层级的文学常识试题将会在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种变化趋势影响了很多老师,他们认为此考点不重要,但又不敢肯定高考一定不考,只能本着全面复习、撒网捞鱼的心态,把文学常识定位在识记层级。复习内容多是静态的关于作家、作品、朝代等资料的分条罗列,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归纳。教师对文学常识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复习仅仅停留在对于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的识记上,脑海中盘旋的是熟悉的概念,并不能解决实质意义上的应用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3年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文学常识和写作题的结合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多数就概念谈概念,不会结合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虽然现实的教学让我们觉着文学常识处境尴尬,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又让我们努力思考如何借助考试引导教学。分析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会发现文学常识的考查形式在悄然改变,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做些分析。

二、文学常识试题的走向

新课程强调试题的综合性,提倡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未来对文学常识的测试,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1.文学常识和语言运用结合。如2013年四川卷的第20题,“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不仅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还要求运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这样的续写不仅有形式上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对这些文化名人或文学作品形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文学常识和阅读题结合。如2013年福建卷的文学常识试题: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慧芳,吴孙甫进来,对慧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例子中5个选项涉及的篇目大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长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都是“课标”推荐的书目;每个选项采用50-60字的语段,来简述小说的某一段“主要情节”让考生辨别正误。所谓“主要情节”,或直接指向作品主题,或精彩刻画了某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如A项叙述的是《家》中克明看到《黎明周报》与觉慧的文章一事的反应,这个情节集中展现新旧思想的冲突;C项概述的是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安置,及爱斯梅拉达对伽西莫多情感的变化,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情节。这样的考查使文学常识与学生的经典阅读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绍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此题从复述名著情节的角度来考查文学常识,不仅仅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种测试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识记作品的表层信息,要求考生能够认真阅读原著,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主要信息或核心信息。

3.文学常识和写作题结合。如2012年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登鹤雀楼》《题西林壁》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与关系”。对“由景及理”这个名词术语的理解,绝不是简单的解释就可以了,还要求学生结合所给定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设题变化,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就不仅仅停留在识记层面上了。从2012年的“由景及理”到2013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落实了课标“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这种将文学常识的考查内隐在阅读理解中进行的方式,更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引发了人们对命题思路的思考。

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一、营造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具体有效的学习环境对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使这些高中生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由此来看,这对他们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这些高中生创建具体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如果老师不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为这些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可能会消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的营造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为了共同的高考目标而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这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很重要的。而这种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符合当前新课改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践行。一个高效的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通过这种具体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而显得更加有意义,这也值得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去积极践行。

二、重视对高中生系统知识的教授,增强他们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语文学习结构框架

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有深度和层次。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有一种极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知识的系统教授,增加这些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展其广度,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他们以往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构建语文知识框架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广大的高中生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高考大关,所以老师更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教授,让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使他们适当地减轻一些学业压力。这时,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为这些高中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积极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框架的习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这些高中生在以后的语文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就会比较省力。而且,这种结构框架的构建还有利于他们知识模块的分化,这样在下次的语文考试复习之前,他们就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进行模块知识的掌握。这些高中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归纳过程中,可以分不同的专题来进行,将在考试中常见的语文知识用红笔进行重点勾画,以便重点复习。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对这些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三、注重对高中生语文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生这个群体,老师需要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答题的规范性。因为这些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这一大关,要想让自己从成千上万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在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方面就必须做出一定具体性的要求。同时,这些具体有效的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语文答题训练而一步步增强的。对于这些亟待提高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这些高中生去进行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的培养。老师根据自己的一些具体语文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建立一些积极有效的语文答题规范性的模板,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答题过程中积极践行。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践行,他们才能够深切地认识到答题规范性的好处。同时,在这种规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中,这些高中生们还能够极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从更多维度空间去进行思考。

高中生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 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48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语文任课教师,我觉得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要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出发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在我们的整个学校学习阶段、日常生活中,阅读都是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的。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就要抓住他们的学情特点,制定合理的阅读指导方案,从而全面高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最主要的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和今后的解题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指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发现,我们所教的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在之前的学前教育阶段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那个时候他们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来完成阅读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去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

在我们的教育调研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在阅读有拼音注释的简单易懂的童话书、故事书、还有少部分的缩略本的名著。这些书籍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都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增加他们对于生字词的识记能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去学习更多的生字词,这也就更加有利于开展我们之后的教学工作了。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也是一个重点。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一起来进行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希望可以给广大新入职的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进入广阔的语文图书世界。

阅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导致他们在之后步入中学更高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面对很大的难题。在这里我们的小学教师就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解题能力,进而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汉语是我们国家的母语,作为语言文化承载工具的汉语教学就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而且这种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童话故事、漫画书籍、经典古代文化常识是很感兴趣的,而且我们中华文化知识是异常丰富的,作为一名在职的语文教师,我们就要从小学阶段就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利用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古今的名著、名篇,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做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把握阅读的意义和宗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好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去记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一方面增加他们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其次,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识字教学、写作教学综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收获和提高。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可以与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地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因为,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识字的数量还较少,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也是在拼音的帮助下完成的。这就启发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识字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给学生指定任何一个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去积累并记忆生字词。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较轻,他们有相当多的时间可以去阅读、去积累,我们的教师在这个阶段就要做好引导性工作。以便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生去获得更多语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遇见很多的生字词,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利用摘抄本首先把生字词抄录下来,然后再利用早读课时间去记忆,从而形成学生个人的知识积累的一部分,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日常的阅读积累,我们的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阅读能力,这对于更加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也与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的选择有关。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所有语文任课教师都要去认真斟酌我们的阅读课程的教学,从而全面、高效地促进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

最后,针对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还要善于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充满激情地去阅读、去学习、去思考,从而全面、牢固地掌握我们的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